关于方志敏在狱中的事迹调查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4
方志敏的典型故事
方志敏是一位著名的革命家和烈士,他的一生充满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以下是方志敏的一个典型故事:
1932年夏天,方志敏在湖南省益阳市桃花江畔潜伏期间,勇敢地救助了一位受伤的农妇,并为她的治疗垫付了医疗费用。
但是,当他逃离危险的时候,因为身上没有现金,就用自己的夹克作为抵押,在艰难条件下获得了一个红军营地的支持。
后来,当方志敏被捕后,他的夹克被用作污蔑他的证据,指控他是共产党的头目。
但方志敏仍然保持淡定,坚称自己是找到的清白和真相。
这个故事体现了方志敏的高尚品格和人格魅力,以及他对共产党事业的坚定信仰、无私奉献和无畏英勇。
他的事迹启发我们要像方志敏一样,坚定信仰、敢于拼搏,让正义之光照耀世界。
方志敏的英雄事迹篇一:关于方志敏在狱中的事迹调查关于方志敏在狱中的事迹调查姓名:李书朋13级通信2班11月23日,来到八一革命烈士纪念馆,观方志敏事迹,对其在狱中表现尤为感慨,特写此论文。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方志敏人物简介:方志敏(1899年8月21日—1935年8月6日),江西省弋阳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江西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
他历任县委书记、特委书记、省委书记、军区司令员、红十军政委、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主席团委员,党中央委员。
1900年,方志敏出生于江西弋阳县湖塘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五四”运动后,他进入江西省第一甲种工业学校读书,很快就成为南昌学联负责人之一,带领同学们猛烈抨击腐败的教育制度。
1923年,方志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方志敏在江西领导农民运动,担任江西省农民协会秘书长和主席。
1928年,他发动了弋阳、横峰起义,开展土地革命,组织工农政权,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
1934年l1月初,方志敏担任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奉命率领红军抗日先遣队北上。
当行至皖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艰苦奋战两月余,被七倍于己的敌军围困。
他带领先头部队激烈鏖战,已经脱险,而为了接应后续部队,复入重围,终因寡不敌众,于1935年1月27日在江西玉山陇首村被俘。
当时,两个国民党士兵搜遍了方志敏全身,只有一块手表和支钢笔。
方志敏被捕后,受尽了敌人的严刑拷打,他坚贞不屈,毫不动摇。
在狱中,方志敏始终不能忘怀的是共产党的事业,是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胜利。
他一边组织监狱里的同志们建立狱中党支部,积极开展对敌斗争,策划越狱;一边机警地避开敌人,争分夺秒地写文章。
在入狱的100多天里,方志敏写了《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可爱的中国》、《死!——共产主义的殉道者的记述》、《清贫》、《狱中纪实》等16篇文稿,目前仅存13篇,共13万多字,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方志敏小故事
方志敏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位革命家,他出生在安徽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
从小,方志敏就对社会的不公平感到愤慨,并立志要为贫苦人民争取权益。
方志敏在上学时,就积极参加学生运动,他组织学生罢课,要求改善教育条件。
他还秘密地宣传共产主义思想,要求农民起来反抗压迫。
后来,方志敏进入了一个大城市的大学,他加入了共产党。
在那个时期,共产党是一个被国民党政府打击的地下组织。
方志敏在校园里秘密组织革命活动,培养了一批有志青年。
一天,国民党警察突然袭击了方志敏的小组,将他们抓捕并关押起来。
在狱中,方志敏接受了重重的酷刑,但他始终坚贞不屈。
他用自己的坚韧和毅力,鼓舞着其他同志,不让他们失去信心。
最后,国民党政府宣布要处决方志敏。
在他面临死刑的时刻,他依然坚毅地说:“革命理想之光,永远燃烧不灭!”他用生命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方志敏的英勇事迹感动了世人,他成为了一位伟大的革命先烈。
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为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而努力。
方志敏故事观后感方志敏故事是一部非常感人和激励人心的故事。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可以通过坚定的信念和勇敢的行动,改变自己和这个世界。
方志敏是一个勇敢的革命者,他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然地投身到革命运动中。
他放弃了舒适的生活,选择了艰难崎岖的道路。
他积极参与组织活动,帮助共产党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
他也是一位出色的军事指挥官,带领红军打击敌人,保卫革命根据地。
方志敏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使他成为众人敬仰的榜样。
尽管方志敏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他总是保持着乐观向上的态度。
他不仅在战斗中始终保持勇敢和坚毅,而且在囚禁和折磨中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
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境,都要坚持下去,永不放弃。
方志敏的故事还提醒我们珍惜现在的生活和自由。
方志敏在监狱中度过了大部分人生,他被困在狭小的牢房中,生活十分艰苦。
当他最终获得自由时,他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革命事业。
这使我想起了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和自由,不要抱怨和浪费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方志敏故事中最令我敬佩的是他对人民的深情厚意。
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华民族和人民的解放事业。
他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为他们争取利益,为他们奋斗。
他的故事鼓舞着我们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永不言败。
方志敏故事让我体会到了人们的力量是无穷的。
他是一个普通人,但他的故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勇气和无私奉献精神鼓舞着我,让我相信一个人的力量是无限的。
总的来说,方志敏故事是一个充满勇气、无私奉献和乐观人生态度的故事。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应该保持乐观和坚定的信念。
方志敏的故事将激励和指引我们,继续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而奋斗。
方志敏的清贫方志敏,1899年8月21日出生于江西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原名远镇,志敏系学名。
1916年秋,入弋阳县立高等小学念书,积极投入“五四”爱国运动。
1924年在南昌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至1927年间,任中共江西省委农委书记,领导了“漆工镇暴动”。
1928年1月,当选为中共五县工委书记和武装暴动总指挥。
1931年1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团成员。
1934年11月24日,奉中央军委电令,任军政委员会主席,率红十军团北上。
1935年1月,因叛徒出卖,在怀玉山区被捕。
被捕那天,两个国民党士兵搜遍方志敏全身,除了一块手表和一支钢笔,只有两个铜板。
敌兵不相信,堂堂共产党领导,竟如此穷酸。
正如方志敏所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他正气凛然,坚贞不屈。
用敌人提供劝降的纸笔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十多篇共13万余字的文章。
1935年8月6日英勇就义,时年36岁。
今天我想就方志敏同志清贫,廉洁的人格魅力来介绍介绍他。
方志敏堪称中国共产党廉洁的楷模。
他一身正气,廉洁自爱,用自己的言行为中国共产党争得了荣誉与骄傲,也为广大党员,干部树起了一面旗帜。
廉洁,构成了方志敏最具魅力的人格力量,也成了他卓越风范的重要内涵。
在闽浙赣苏区,方志敏是主要缔造者及领导人,担负着不少重要的职务。
同时,他闻名遐迩,威震江南,是广大人民群众崇拜的英雄。
尽管如此,他始终同指战员同吃同住,丝毫没有一点特殊。
作为根据地的主要负责人,还一度兼任省苏财政部长,方志敏经手的现金,总在数百万上下。
可是,他一尘不染,一生的积蓄与财产只有几件旧褂裤及几双缝上底的线袜。
他把公款的一点一滴都用于革命事业,从来没有因私而动用其中的一分一毫。
他始终过着简朴、清贫的生活,只讲奉献不讲索取。
他始终两袖清风,成为广大军民交口称赞的模范。
方志敏被捕后,在狱中写了一篇题为《清贫》的文章。
方志敏烈士的小故事一、童年的阴影1.1 家庭背景•方志敏出生于湖南一个贫苦农家,家庭生活艰辛。
•父亲去世后,方志敏的母亲独自抚养他们兄妹三人。
1.2 学业启蒙•方志敏从小聪明好学,但因家境贫困,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
•在乡村小学的启蒙下,他开始对知识充满渴望。
二、追求光明与自由2.1 走上抗日道路•在日本侵略中国的背景下,方志敏决定投身抗日斗争。
•他积极参与地下活动,传播抗日思想。
2.2 组建地下组织•方志敏在家乡组织了一个抗日青年团体,号召更多的人加入抗日斗争。
•地下组织成员分工明确,积极进行抗日宣传和抵抗行动。
三、勇敢面对死亡3.1 被捕与残忍审讯•方志敏的抗日行动引起了日本军警的注意,他被捕入狱。
•在监狱中,方志敏经历了残酷的审讯,但他始终坚贞不屈。
3.2 忍辱负重与坚定信仰•方志敏在狱中积极学习,充实自己的思想。
•他忍辱负重,坚持自己的信仰,不向敌人屈服。
四、英勇就义与垂范后世4.1 面对死刑•方志敏被判处死刑,但他面对死亡时仍然坚定无畏。
•他以英勇的姿态走向刑场。
4.2 烈士的垂范•方志敏的牺牲激励了更多的人加入抗日斗争。
•他成为了抗战年代的英勇烈士,激励后世奋发向前。
五、方志敏精神的传承5.1 怀念与纪念•方志敏牺牲后,人们怀念他的英勇和牺牲精神。
•各地建立了纪念方志敏的纪念馆和纪念碑。
5.2 方志敏精神的传承•方志敏的牺牲精神一直被后世传颂。
•他的奋斗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六、结语•方志敏烈士的小故事展现了一个普通人追求光明与自由,为正义事业坚持不懈的故事。
•方志敏烈士以牺牲的英雄形象,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其精神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和学习。
方志敏烈士故事方志敏,那可是咱中国人都该知道的英雄啊!他的故事,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着我们前行的路。
方志敏出生在江西弋阳,一个普通却又不平凡的地方。
他从小就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就像咱村里那最倔强的小牛犊。
你想想,在那个黑暗的年代,到处都是欺压和剥削。
可方志敏呢,他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要为穷人争口气,要为真理而奋斗!这是多么了不起啊!他就像那寒冬里的一把火,温暖着人们的心。
方志敏带领着大家闹革命,和敌人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
那场面,真的比咱过年放鞭炮还热闹呢!他不怕苦,不怕累,更不怕敌人的威胁。
敌人用高官厚禄来诱惑他,他却嗤之以鼻,说:“我方志敏可不是那种见利忘义的人!”听听,这话说得多硬气!他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
就像那石头缝里的小草,不管有多大的压力,都能顽强地生长。
他写文章,宣传革命思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真理。
他的文字,就像一把锋利的剑,直刺敌人的心脏。
有一次,方志敏被敌人包围了。
那情况多危险啊,可他一点都不慌张。
他冷静地指挥着大家突围,就像那久经沙场的将军。
最后,他们成功地突出了重围,让敌人扑了个空。
这是多么厉害啊!方志敏为了革命事业,奉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他最后被捕了,在监狱里,他遭受了非人的折磨。
但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仰,绝不向敌人低头。
他在牢房里写下了《可爱的中国》等著名篇章,那一字一句,都是他对祖国的热爱,对未来的希望。
咱现在的生活多好啊,吃得饱,穿得暖。
可这都是像方志敏这样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呀!我们能不好好珍惜吗?我们要学习方志敏的精神,勇敢地面对困难,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方志敏的故事,就像一首激昂的战歌,永远回荡在我们耳边。
他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我们要永远记住他,让他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难道我们不应该这样做吗?我们可不能辜负了方志敏等革命先烈们的期望啊!让我们一起努力,让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
方志敏清廉事迹
1934年,红七军团和红十军团合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方志敏任总司令。
1935年1月27日,他不幸被俘入狱,在狱中坚贞不屈,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名著。
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南昌英勇就义,时年36岁。
清正廉洁。
方志敏的一生集中展示了共产党人大公无私、廉洁自律的崇高品格。
他在工作生活中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
方志敏被捕时,两个国民党士兵指望发一笔意外之财,搜遍他全身,结果除了一支笔和一块旧表外,连一个铜板都没有。
方志敏:黑牢里铸就不朽丰碑作者:刘明钢来源:《红岩春秋》2016年第10期2012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方志敏全集》,共收入方志敏狱中文稿13篇。
当年,方志敏被俘,身陷囹圄,他把写作视为对党的最后贡献,以惊人毅力写下一批重要文稿和信件。
时至今日,这些文稿已成为人们研究方志敏生平和思想及狱中斗争的重要文献。
笔者现根据文稿的完稿时间先后,对它们作一个爬梳和说明,以还原历史底稿上这位共产党人的铮铮本色。
《方志敏自述》:狱中文稿的开篇之作收入《方志敏全集》的第一篇狱中文稿是(《方志敏自述》,该文写于1935年1月29日。
方志敏写道:当我到陇首团部时,团长是一个胖胖的麻子,副团长稍瘦。
他们都笑容满脸的迎了出来,表现出他们将得首功的欢悦。
他们虚伪的对我说了恭维的话,我也对他们点头笑笑。
晚间,他们要求我写点文字,我就写了几百字的略述,略述中着重说明: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我相信革命必能得到最后的胜利,我愿为革命牺牲一切等,以免他们问东问西的讨厌。
《方志敏自述》很短,只有245个字,却字字金石。
笔者曾看到刊物上登载的《方志敏自述》手迹的照片。
方志敏被俘后,国民党军为了宣扬自己的功绩,为方志敏拍了一些照片,这份(《方志敏自述》手迹也在其中,并因此保存了下来。
需要指出的是,方志敏不是在被捕当天写下《方志敏自述》的,而是被押送到上饶之后。
《我们临死以前的话》:写给中央的第一份报告《我们临死以前的话》是方志敏在南昌狱中完成的第一篇文稿,写于1935年3月25日。
方志敏自率红十军团北上突围以后就与中央失去了联系,如今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需要向中央报告。
于是,方志敏中断(《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的写作,写下《我们临死以前的话》。
《我们临死以前的话》没有称谓,标题中又有“死”字,很像遗嘱,不过,从内容看,该文更应看成是方志敏写给中央的报告。
其主要内容有:报告被俘的经过与狱中的情况;表示必死的决心;坚信革命必将成功;号召全党团结在党中央周围。
身陷囹圄视死如归的军事家方志敏作者:文|谢浩来源:《党史博采·纪实(上)》 2020年第3期方志敏是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赣东北红军和苏区创建人,中央军委确定的36名军事家之一。
1934年底,他率领红10军团先遣北上,次年初由皖南向赣东进发途中苦战七天七夜,最终被敌人抓走囚禁。
在狱中,他视死如归、不屈不挠写下《我临死以前的话》《可爱的中国》《清贫》等不朽名篇,为后世留下宝贵精神财富。
叶剑英写诗赞日:“血染东南半壁红,忍将奇迹作奇功。
”文|谢浩两条半枪闹革命方志敏1899年出生于江西省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
他7岁开始接受私塾教育,12岁时,由于家境日渐衰落,他不得不退学务农。
1916年秋,方志敏进入县立高等小学读书。
他学习成绩很好,又敢作敢为、热情正直,因此在同学们中威信很高。
受各种进步思潮影响,1917年,他倡议成立“九区青年社”,把“抱不平,均贫富”作为该社团的宗旨。
1919年,“九区青年社”改为“弋阳革命青年社”,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江西革命运动的组成部分。
是年秋,方志敏带着“工业救国”的渴望考入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由于学习能力强,善于组织领导,他很快被选为“甲工学生自治会”领导人之一。
然而,他慢慢发现这所学校在亲日分子的把持下充满了腐败,于是方志敏就带领同学们发起驱逐赵宝鸿运动,惊动了南昌城。
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他参加南昌学生联合会,组织“江西改造社”,参与《新江西》出版工作,明确提出“将黑暗的旧江西改造为光明的新江西”。
1922年6月,方志敏到达上海,找到了以卖报作为掩护的共产党员赵醒侬。
在赵醒侬的帮助下,他得以在上海大学旁听,经常听到张太雷、恽代英、瞿秋白等著名共产党人的讲课,受到党的熏陶。
不久,经赵醒侬教育,方志敏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8月,方志敏回到南昌开展革命工作,领导开办了进步社团“文化书社”。
1923年1月,江西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建立。
2、3月间,他又参与组织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旨在培养更多的革命人才。
龙源期刊网 方志敏:用生命捍卫信仰作者:来源:《实践·党的教育版》2019年第05期1934年11月初,时任红10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的方志敏,奉命率红军北上抗日,途中遭国民党重兵围追堵截,于1935年1月29日被俘。
同年8月6日,在江西南昌英勇就义,年仅36岁。
在狱中,方志敏写了《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纪实》等16篇文稿,他用敌人劝降的纸笔写下了一个共产党人对信仰的忠诚与执着。
1924年,方志敏加入中国共产党。
入党之初,他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不管阶级敌人怎样咒骂共产党,但共产党终究是人类最进步的阶级——无产阶级的政党。
它有完整的革命理论、革命纲领和最高尚的理想,它有严密的党的组织与铁的纪律,它有正确的战略和策略,它有广大经过选择而忠诚于革命事业的党员群众,并且它还有得到全党诚心爱戴的领袖……从此,我的一切,直至我的生命都交給党去了。
”被捕入狱后,方志敏写道:“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被捕后的方志敏曾回忆起这样一件事情,有两个国民党士兵在树林中发现了方志敏,他们满怀希望地想在方志敏身上发一笔横财,但是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手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之外,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
两个士兵终于知道,共产党的“大官”不同于国民党的大官。
真正的答案正如方志敏写的那样:“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
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
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地用之于革命事业……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国民党为了劝降方志敏,不择手段进行威逼利诱。
蒋介石曾指使原国民党中央监狱长“劝方自首,将功赎罪”。
在一场突然的提审中,法官“善意”地提醒方志敏不要固执己见,所谓共产主义不过是盲从,或者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实现的东西,不值得用现实的生命去换取。
江西革命英雄人物事迹在江西省南昌市西郊的梅岭,在这青松翠柏之间,安放着一位烈士仅存于世上的九块遗骨,这位烈士就是方志敏。
方志敏,江西省弋阳县人,出生于1899年8月。
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中共江西地方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团的主要创建者。
2009年9月,方志敏被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邓曾经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民族英雄方志敏,在狱中文稿中曾多次谈到共产主义信仰,并初心不移、坚定地践行着自己的誓言。
坚定的信仰是方志敏崇高革命精神和坚强革命意志的坚实基础,铸就了这位英雄气壮山河的不凡一生。
1924年,方志敏经赵醒侬介绍,在南昌加入中国共产党。
入党之初,他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不管阶级敌人怎样咒骂共产党,但共产党终究是人类最进步的阶级——无产阶级的政党。
它有完整的革命理论、革命纲领和最高尚的理想,它有严密的党的组织与铁的纪律,它有正确的战略和策略,它有广大经过选择而忠诚于革命事业的党员群众,并且它还有得到全党诚心爱戴的领袖。
”他还记下誓言:“共产党员——这是一个极尊贵的名词,我加入了共产党,做了共产党员,我是如何地引以为荣呵!从此,我的一切,直至我的生命都交给党去了。
”从入党的第一天起,方志敏就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党,无论个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他都兢兢业业为党为人民工作,理想和信念从未动摇过。
1935年1月底,陷于绝境的方志敏不幸被俘,囚于南昌国民党看守所,并严辞拒绝了国民党的劝降,实践了自己“努力到死,奋斗到死”的誓言。
1935年8月,方志敏同志被秘密杀害于江西省南昌市下沙窝,时年36岁。
方志敏还在狱中写道:“心平气静地等候着那一刻儿的到来,等候着那一颗子弹,或是一刀!”他强调:“我们必须准备口号,临刑时,要高声的呼,用劲的呼,以表示我们的不屈!”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
方志敏的英雄事迹200字方志敏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党员,也是一位伟大的革命烈士。
他的英雄事迹令人敬佩,激励着无数人。
方志敏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对社会不公感到愤怒。
他在上学期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积极参与革命活动。
1926年,方志敏参加了北伐战争,为推翻封建统治而奋斗。
他在战斗中表现出色,被授予连长的军衔。
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蒋介石发动了反共高潮。
方志敏被迫离开军队,回到家乡继续革命工作。
他积极组织农民起义,为他们争取权益。
然而,他的革命活动被国民党当局发现,他被捕入狱。
在狱中,方志敏并没有被困住,他继续坚持自己的信念,积极组织狱中的共产党员进行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
他还利用狱中的时间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他的坚定信念和顽强精神感染了其他狱友,使他们坚定不移地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5年,方志敏被释放出狱。
他立即投入到抗日战争中,组织游击队,进行游击战。
他带领游击队员们与日军进行了多次战斗,取得了重大胜利。
然而,他的革命生涯在1935年被敌人的炮火中终结了。
他英勇牺牲,年仅31岁。
方志敏的英雄事迹激励着无数人。
他的坚定信念和顽强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他在困境中从不放弃,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仰。
他的牺牲精神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他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毫不犹豫地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方志敏的英雄事迹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精神,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无论是在革命斗争中,还是在个人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像方志敏一样,坚持自己的信仰,勇往直前。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成为真正的英雄,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方志敏的英雄事迹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他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党员,也是一位伟大的革命烈士。
他的精神将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走上革命的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方志敏狱中著文赞誉的三烈士作者:黄晓明来源:《党史文苑·纪实版》 2013年第1期黄晓明1935年6月23日,南昌国民党监狱阴暗的囚室内,方志敏满怀悲愤写下了《记胡海、娄梦侠、谢名仁三同志的死》一文,称赞他们“临难不屈,悲壮就死,不愧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方志敏为什么这样高度赞扬同狱难友胡海、娄梦侠、谢名仁呢?这里面隐藏着三位革命英烈从事革命斗争的曲折动人的英勇事迹。
胡海:敦厚质朴、精明灵活的土地部长胡海,1901年生于江西省吉安县(现青原区)东固一个贫农家庭。
1927年2月参加了东固农民协会,积极投入打土豪、捉劣绅、废债务的斗争。
1928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任乡农民协会主席。
1929年2月,红四军向赣南闽西进军途中,首次进入东固。
部队到达富水河边,时值春汛,河水暴涨。
为了尽快把1400多名红军送过河去,胡海组织群众来回撑船,不到半天,就把部队安全地运送过河。
毛泽东拉着胡海的手说:小兄弟,太感谢你了。
胡海回答:红军为穷人,我们为红军,应该嘛。
胡海的革命热情得到红四军干部和战士的赞扬。
1930年,胡海任赣西南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兼东固区苏维埃政府主席。
他积极贯彻毛泽东在“二七”会议上提出的抽多补少、抽肥补瘦、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的方针,使东固区的土地分配工作成为整个根据地的模范,东固呈现出一派喜人的景象。
“上有井冈山,下有东固山”的赞语在赣西南流行开来。
1931年11月,胡海出席了在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
会后,为纪念第三次反“围剿”牺牲于东固的黄公略,决定成立公略县,任命毛泽覃为县委书记,胡海当选为苏维埃政府主席。
1933年2月,胡海调到瑞金临时中央政府工作,任中央土地人民委员部副部长兼代理部长。
毛泽东十分喜欢胡海的敦厚质朴、精明灵活的作风。
在毛泽东的关心下,土地部举办了土地革命训练班。
胡海经常到训练班讲课。
由于他刻苦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分析能力较强,实践经验丰富,他的讲课深受学员们的欢迎,为中央苏区土地革命培养了大批干部。
方志敏的英雄事迹方志敏的英雄事迹之一这篇《2014年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范文推荐》,是 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敬爱的党组织:回首这将近两个月以来的学习和工作,我觉得自己真正的是受益匪浅。
我觉得自己成长了许多,进步了许多,在思想认识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工作能力上也有所进步和提高。
作为小组长,我必须承担起自己肩头的重任,对整个小组的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密切配合班主任刘老师和班委的日常工作,尤其是搞好筹办两期分党校报记开展文艺晚会的工作。
我和大家相处十分愉快,不仅结识了好多的朋友,他们在很多方面都是非常优秀的,值得我学习的,而且在与大家的相处中收获了成长的快乐,领悟了做人的道理,尤其是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只有每时每刻都严格地要求自己,从不同方面提升自我,才能够符合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所应具备的各方面的素质和要求。
在对整个小组的工作进行统筹安排的过程中,我真切的感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以及无微不至的帮助。
特别是苏同学工作十分的辛苦,每周负责稿件的统计和宣传方面的相关事务。
赖同学除了搞好整个班级的工作之外,还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积极地参加小组的文艺节目的排练工作,他还是剧本的作者和剧中的主人公的扮演者。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组的宣传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大家投发稿件都非常积极踊跃,作为组长,我觉得应当起表率作用,累计投递稿件达篇,中投稿件达篇。
在大家的共同商讨之下,我拟定了社会实践的活动策划,并且做了前期调查工作,将社会实践的地点和时间确定下来,并且及时的通知大家,要求同学们事先了解关于伏虎山烈士墓群的相关信息。
出发时正好是中午,大家顶着火辣辣的太阳,步行前往烈士墓。
大家在烈士们前宣誓,表达了自己的崇敬之情和向先烈学习的坚定信念。
大家回忆往昔,生发出对革命烈士和我们党的无限热爱之情。
古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终究称霸中原,成一代史传佳话;今革命志士壮怀激烈,抛头颅,洒热血,书写铁血丹心。
解放初方志敏狱中遗照为何在此人家搜出,原来他为了炫耀“功劳”今天,我们看革命英烈英雄事迹的时候,很少能看到他们英勇就义时那大义凛然,浩然正气的图片,往往只是文字描述,这一方面当年的照相技术比较落后;另外是反动派为了封锁消息。
但在看方志敏烈士在英勇就义之前,有一张照片,方志敏浑身上下被捆着又粗又长的绳索,双脚被锁着沉重的脚镣,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但他仍然沉着镇静,大义凛然,这是方志敏同志留给后人唯一的一幅照片。
他的英雄形象给我们留下难以磨灭的经典形象。
解放初的1949年5月,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二十一军六十一师一部,进入浙江嵊县,在甘霖镇原桃源乡珏芝村(现属剡北乡)查获了藏匿的方志敏烈士的照片。
我们知道,方志敏是在江西怀玉山不幸被捕,在南昌下沙窝英勇就义,方志敏烈士的为何狱中遗照会出现在千里之外的嵊县,并藏匿在这里呢?原来,此地是原国民党第八军军长赵观涛的老家。
赵观涛出身于保定军官学校,是蒋介石的浙江籍同乡,正宗的嫡系部队,李当年担任江西剿匪军第一路进击军总指挥,兼任赣粤闽边区剿匪总司令部第八路司令官,第八军中将军长。
1935年2月,赵观涛部在赣浙边界怀玉山,阻击方志敏率领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叛徒告密下,方志敏不幸被捕,当时,赵观涛认为是“剿共”的一个重大胜利,要在上饶举行一个“庆祝大会”,戴着手铐脚镣的方志敏带到了台上“示众”,方志敏昂首挺立,正气浩然,“庆祝大会”草草收场。
接着,赵观涛亲率十多辆卡车的卫兵,押着方志敏的囚车,离开上饶向方志敏的老家弋阳进发,并在弋阳南街凤凰山下汽车站旁,高高地搭起—座戏台,要押方志敏回弋阳“示众”,谁知那天一大早,数千弋阳群众手拿锄头、扁担、木棍、柴刀,从磨盘山下,从信江两岸,从四面八方,向县城汽车站飞奔而来。
吓得赵观涛心寒胆冷,忙对着车队的司机和上面的士兵下令:“机枪开路,挡车者撞,冲过弋阳,直奔南昌!”可惜,几千群众,没有组织,临时赶来,只想到劫“示众台”,没想到破路拦车。
关于方志明敏的廉洁事迹方志敏曾担任中华苏维埃中央主席团委员、党中央委员、闵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十军政委等职,可谓身居高位、手握大权,又掌握着巨额公款。
然而在他心目中,共产党的高官应有的不是什么享有特权的荣耀,而是为党的事业奋斗的使命。
在工作和生活中,他始终严于律己,对家属亲友同样公心可鉴。
方志敏在家乡江西领导革命时,国民党当局视之为心腹大患,他的亲属成为受迫害的主要对象。
大伯惨遭国民党杀害,家族的房屋先后被烧毁10余次,日常生活非常艰难。
有一次,方志敏的婶婶带着他的母亲金香莲,走了几十里山路找到方志敏,想让当官的儿子拿点饷银给母亲做条裤子,再给婶婶买点食盐。
看到自己的母亲,方志敏感到非常难过。
一来自己常年在外行军打仗,没有片刻空闲侍奉双亲,二来他兄弟二人都在部队,家里田地缺耕少种,自己却没有一分钱补贴家用。
他只好含泪告诉母亲:“我是省苏维埃主席,可当的是穷人的主席。
饷银嘛,将来会发,现在没有。
家庭生活困难我也知道,但都是暂时的艰苦,将来会过上好日子的。
”1931年的一天,方志敏的朋友景德镇商会会长陈仲熙到横峰县葛源镇商谈贸易,事情办完后便来到方志敏家。
他随身带了一块墨绿色平绒布,说是给方志敏的夫人缪敏的见面礼。
缪敏拿着布想让丈夫买下来,谁知方志敏一听面色骤变,他取布上马,冲妻子大声说:“花钱买也是变相受贿!”说完策马飞奔,赶上了陈仲熙,原物奉还。
缪敏觉得很委屈,大哭了一场,方志敏回来后,劝慰她说:“谁让你是我方志敏的妻子呢?”有一次缪敏被捕,方志敏的妻兄向他要400大洋保释。
方志敏却说,我们的钱来得不容易,可以做许多事,还是另想办法。
最后还是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救出了坐了40多天牢的缪敏。
方志敏对亲人不徇私、不搞特殊,得到了亲人的理解,他坚持革命斗争的精神更是得到了亲人的支持。
这些亲人中,有为革命献出两个儿子生命的坚强母亲金香莲;有在敌人狱中割爱卖儿救侄儿的胞姐方荣;有血洒战场的模范红军团长胞弟方志慧;有为家乡农运献身的农民领袖堂兄方远杰;有清贫一生干革命的堂弟方志纯;有在危急关头“扮演”方志敏,使他得以脱险的堂弟方远雷;有在险恶环境中以生命救助红军军团长脱险的堂弟方远贵,等等。
为调动和牵制敌人,减轻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压力,(1934年)7月上旬,红七
军团改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开赴闽浙皖赣边区活动,同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会合后组成红十军团。
在国民党军队重兵堵追下,1935年1月底,红十军团遭受严重损失。
方志敏被俘后,于8月英勇就义。
他在狱中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不朽篇章,不仅发出“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铮铮誓言,还描绘了他对未来的期盼:“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
尽管这支北上抗日先遣队最终未能达成预期战略目标,方志敏也不幸被俘并于
1935年8月英勇就义,但是他留下的狱中文稿却成为党的一笔宝贵财富,方志敏精神也传承至今并发扬光大。
他潜回家乡弋阳县,决心“重起炉灶,再来干吧”,高举党的旗帜,发动农民闹革命。
头可断,而志不可夺——读《奋发向上,崇德向善》有感江口四小李虹瑾“头可断而志不可夺”——翻开《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扉页,这几个大字就深深地映入我的眼帘。
读完一整本书,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位“头可断而志不可夺”的革命者——方志敏。
方志敏,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
在一次战斗中,他寡不敌众,不幸被敌军俘虏,被捕那天,两个国民党军官搜遍他的全身,却没有一文钱,两个士兵一无所获,气急败坏地拿出手榴弹,恶狠狠地吼道:“赶快把钱交出来,不然炸死你!”可方志敏却淡淡地笑着,说:“你们不要瞎忙了,我不比你们国民党的大官,个个都有钱,清贫是我们共产党人地本色。
”在狱中,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他大义凛然,不屈不挠,处处表现出一位共产党人的“耿耿忠心,铮铮铁骨”。
他还在狱中写下了《清贫》《可爱的中国》等许多不朽的著作。
虽然囚室环境十分差,但仍然未打倒方志敏的热情。
一九三五年八月六日,方志敏英勇就义,时年三十六岁。
从方志敏的事迹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方志敏有一颗爱国爱党的忠诚的心,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红军的胜利,他坚持自己的信仰,不背叛党。
虽然身陷牢狱,他始终不忘以另一种方式同敌人斗争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头可断而志不可夺!”这种坚贞不屈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
他是中华儿女的优秀代表,用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
我知道,在我们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还有许多像方志敏那样坚贞不屈的人,他们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不畏艰险,舍身取义,无私奉献,用他们的一滴滴鲜血,染就今天-----今天,我们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今天,我们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今天,我们沐浴在阳光雨露之下……“头可断,而志不可夺”!这是一种怎样的坚定信念啊,作为新时代的主人,我们应该拥有怎样的信念、怎样的理想呢?我沉默了,我深思了,我握紧了拳头……“头可断,而志不可夺”——我翻开书,握紧笔,把这句话端端正正地写在我课本的扉页上。
它将时时提醒我,激励我——努力!努力!再努力!。
关于方志敏在狱中的事迹调查
姓名:李书朋13级通信2班
11月23日,来到八一革命烈士纪念馆,观方志敏事迹,对其在狱中表现尤为感慨,特写此论文。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
──方志敏
人物简介:方志敏(1899年8月21日—1935年8月6日),江西省弋阳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江西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
他历任县委书记、特委书记、省委书记、军区司令员、红十军政委、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主席团委员,党中央委员。
1900年,方志敏出生于江西弋阳县湖塘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五四”运动后,他进入江西省第一甲种工业学校读书,很快就成为南昌学联负责人之一,带领同学们猛烈抨击腐败的教育制度。
1923年,方志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方志敏在江西领导农民运动,担任江西省农民协会秘书长和主席。
1928年,他发动了弋阳、横峰起义,开展土地革命,组织工农政权,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
1934年l1月初,方志敏担任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奉命率领红军抗日先遣队北上。
当行至皖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艰苦奋战两月余,被七倍于己的敌军围困。
他带领先头部队激烈鏖战,已经脱险,而为了接应后续部队,复入重围,终因寡不敌众,于1935年1月27日在江西玉山陇首村被俘。
当时,两个国民党士兵搜遍了方志敏全身,只有一块手表和支钢笔。
方志敏被捕后,受尽了敌人的严刑拷打,他坚贞不屈,毫不动摇。
在狱中,方志敏始终不能忘怀的是共产党的事业,是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胜利。
他一边组织监狱里的同志们建立狱中党支部,积极开展对敌斗争,策划越狱;一边机警地避开敌人,争分夺秒地写文章。
在入狱的100多天里,方志敏写了《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可爱的中国》、《死!——共产主义的殉道者的记述》、《清贫》、《狱中纪实》等16篇文稿,目前仅存13篇,共13万多字,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遗墨中,方志敏着笔最多的,是他的反思,他认为,要把“十余年斗争的经验,特别是这次失败的血的教训”,用笔写出来,贡献给党。
4月20日,方志敏撰就约五千余字的《在狱致全体同志书》,这是写给赣东北、闽北、皖赣、皖南各负责同志的一封信,总结了闽浙赣苏区几年斗争的经验教训,共有八点。
在这封“致同志书”中,记载了方志敏对路线、肃反、策反和革命工作的诸多思考。
这些真知灼见如果能够早些被同志们收到,或许能够在此后的革命中少走不少弯路。
但可惜
的是,这封信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明昭天日。
方志敏认为,闽浙赣苏区之所以在1931年至1933年相当顺利的环境下却没有得到发展,“实不能不归咎于右倾保护主义”,为此,他希望同志们“以后要分配最好的力量去做红军工作”,“更加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十分艰苦耐劳地教育群众,坚决的站在群众前面”。
对于苏区一度出现的肃反,方志敏痛定思痛地反思:“错放一个反革命分子与错处分一个革命同志,其损害党和革命利益是同样的”,今后要反对“过分夸大反革命的力量,蔑视党和苏维埃政治力量和威信,对同志之不信任和多怀疑”。
总结既有的教训,方志敏分析,“理论与实践之不相联系”是最大的问题,要“将目前发生各种实际问题拿来与党的理论、党的决议联系起来说明和解释,这样来提高同志的能力”。
信中最后深情嘱托,北上抗日先遣队失利后,“斗争条件将更加艰苦”,“大家都要咬紧牙关,不怕困难,不怕危险,不怕劳苦,发扬布尔塞维克最高的积极性、顽强性、坚持性”,“我这次最感痛苦的,就是失却了为党努力的机会”。
在敌人反复劝降时,劝降者都承认方志敏是一个革命者,但指责他只顾工农的利益,忽视了民族的利益。
方志敏回答说:“真正为工农阶级谋解放的人,才正是为民族谋解放的人。
”为此,方志敏写下了一万六千余字的《可爱的中国》:
这篇像小说又不像小说的东西,乃是在看管我们的官人们监视之下写的。
所以只能比较含糊其辞地写。
这是说明一个×××(即共产党)员,是爱护国家的,而且比谁都不落后以打破那些武断者诬蔑的谰言!
《可爱的中国》并没有像其他狱中作品那样着眼于革命工作。
这篇作品得以流芳,是因为字里行间,满溢着一名革命者对祖国的赤诚热爱。
在这样细腻而温柔的文字面前,相信没有几个人不被感动——
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
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的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的携手了。
……假如我还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假如我不能生存——死了,我流血的地方,或者我瘗骨的地方,或许会长出一朵可爱的花来,这朵花你们就看做是我的精诚的寄托吧!
从方志敏的事迹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方志敏有一颗爱国爱党的忠诚的心,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红军的胜利,他坚持自己的信仰,不背叛党。
虽然身陷牢狱,他始终不忘以另一种方式同敌人斗争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头可断而志不可夺!”这种坚贞不屈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
他是中华儿女的优秀代表,用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
作为新时代的主人,我们一定要继承先辈们的革命遗志,珍惜今天的和平环境、幸福生活让我们从现在做起,铭记先辈们的英雄事迹,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