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课程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837.74 KB
- 文档页数:20
大气课程设计新的体会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大气的组成、结构与功能,掌握基本的气象知识。
2. 学生能描述大气层的特点,了解各层大气对地球环境与气候的影响。
3. 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气象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气象现象的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图表、数据等分析大气层的变化,提高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观察大气现象,培养动手操作和观察思考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自然科学的热爱,激发探究大气科学的兴趣。
2. 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到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3. 学生通过学习大气科学,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气象知识体系,提高科学素养。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操作能力,但大气科学概念较为抽象,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大气的组成与结构:介绍大气层的划分、各层特点及功能,联系课本第二章内容。
- 平流层、对流层、中间层、热层的特点与作用;- 大气成分及其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2. 气象现象及其成因: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气象现象,结合课本第三章内容。
- 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的形成过程;- 气候变化与大气环流的关系。
3. 大气污染与防治:了解大气污染的种类、危害及防治措施,参考课本第四章内容。
- 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传播途径及危害;- 环保政策与大气污染防治技术。
4. 实践活动:设计气象观测、实验等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大气科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大气的基本组成、结构与功能,掌握大气层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2. 学生能够掌握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了解气候系统的工作机制。
3. 学生能够掌握气象观测的基本方法,了解常见气象现象的成因及其预报。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大气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气象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制作简单的天气预报,提高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实施简单的气象实验,提高实验操作与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大气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2. 学生能够对大气科学产生兴趣,培养主动探究自然现象的精神。
3.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大气科学,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提高对科学的敬畏之心。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大气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的教学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大气科学的基本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对大气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树立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目标的设定旨在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学习方向,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评估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大气的基本组成与结构:介绍大气层的划分、各层特点及其对地球环境的作用;涉及教材第一章内容。
2. 大气运动与气候系统:讲解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如热力环流、大气波动等,以及气候系统的构成与工作机制;涉及教材第二章内容。
3. 气象观测与预报:介绍气象观测方法、仪器设备及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涉及教材第三章内容。
4. 常见气象现象及其成因:分析台风、龙卷风、洪涝等常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防治措施;涉及教材第四章内容。
5. 气象实验与实践活动:设计简单的气象实验,如制作小型气象站、模拟大气环流等,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涉及教材第五章内容。
课程设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大气污染是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全球大多数国家都已经开始采取措施限制空气污染。
因此,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其课程设计至关重要。
首先,该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机制、防治方法和技术。
这包括大气污染的来源、成分、影响因素,以及防治措施和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具体来说,该课程将通过理论课程和实践操作,为学生提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体验,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大气污染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其次,该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大气污染的种类和来源、大气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等。
其中,控制污染的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如静电沉降、离子交换、膜分离、光化学氧化、生物反应器等。
此外,该课程还将重点介绍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国际标准、法律法规和国内状况等。
最后,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应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理论课程、实验操作、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等,以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实际应用。
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可以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总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课程设计应该贯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实现各个方面的教
学目标。
借助该课程,将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有正面的影响,为大气污染治理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大气 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大气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掌握空气质量评价和污染物控制技术的基础知识。
2. 掌握大气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及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3. 了解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及其实施情况。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大气污染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控制策略。
2. 能够设计简单的空气质量监测方案,进行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
3. 能够运用大气控制工程的相关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 使学生认识到大气控制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树立绿色发展的观念。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大气控制工程的相关知识,旨在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大气污染问题,掌握防治方法,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学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大气污染概述- 大气污染的定义、类型及成因- 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及防治政策2. 空气质量评价- 空气质量指数(AQI)的计算方法- 空气质量评价标准及其应用- 常见空气质量监测项目及方法3. 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 除尘技术:旋风除尘、布袋除尘等- 脱硫、脱硝技术:干法、湿法等- 有害气体净化技术:活性炭吸附、光催化氧化等4. 大气控制工程案例分析- 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工程案例- 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治理案例- 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控制案例5. 实践活动- 空气质量监测实践活动- 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实验- 大气控制工程方案设计及讨论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本章节内容涵盖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空气质量评价、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等方面,结合教材相关章节,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
大气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大气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大气污染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2. 学生能够了解大气成分、气象要素的基本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释实际大气现象。
3. 学生能够掌握大气质量评价的方法,分析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及政策。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大气污染问题,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大气质量监测设备,进行数据收集和处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绿色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
2. 学生能够关注国内外大气环境问题,关注政策动态,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学生能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激发学习兴趣。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学科拓展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大气环境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改善大气环境贡献力量。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上述具体学习成果展开。
二、教学内容1. 大气工程基本概念:大气组成、大气层结构、大气污染源及其分类。
2. 大气污染成因与危害:大气污染物迁移与转化规律、典型大气污染事件案例分析、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3.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脱硫、脱硝、除尘技术,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技术,机动车尾气净化技术。
4. 大气质量评价与监测:大气质量评价标准、监测方法与设备、数据收集与分析。
5.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与政策: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策略。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大气工程基本概念,大气层结构及大气污染源分类。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1)一、前言空气质量关系到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和生态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空气污染已经成为全球环境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采取有效的方法来降低大气污染已经成为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掌握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本文将通过课程设计来探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对学习者在掌握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大气污染的防治技术。
通过此设计,学习者将能够掌握以下内容:•掌握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知识,了解大气污染的成因和影响;•学习大气污染防治方案的制定方法,掌握雾霾天气应急预案的制定;•学习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习大气污染监测技术和管理系统的建设。
三、课程设计内容课程设计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知识•大气污染的成因和影响;•大气环境质量指标及其评价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及其限制。
第二部分:大气污染防治方案的制定方法•雾霾天气应急预案制定;•大气污染治理规划编制。
第三部分: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烟气脱硫技术;•烟气脱硝技术;•动力煤污染物治理技术。
第四部分:大气污染监测技术和管理系统的建设•大气污染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大气环境监测技术和管理系统的建设。
四、课程设计要求1.在学习后,学生应该熟悉大气污染的防治技术,并能够应用相关的知识和技术;2.学生需要完成大气污染防治方案的制定、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的应用以及大气污染监测技术和管理系统的建设等任务,并撰写实验报告;3.学生需要在规定的周期内完成任务,按时提交实验报告。
五、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
通过该课程设计,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气环流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大气环流的基本概念、形成机制及对全球气候的影响;2. 掌握主要的大气环流模式,如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极地低压带等;3. 了解大气环流与我国气候特点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图表分析大气环流的能力;2. 提高学生通过观察气象数据,预测天气变化的能力;3. 学会运用大气环流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气候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大气科学的好奇心,培养其探索精神;2. 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使其认识到大气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大气环流相关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大气环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其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大气环流基本概念:大气环流定义、大气环流形成机制;2. 大气环流模式: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极地低压带的特点及形成原因;3. 大气环流与气候关系:大气环流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大气环流与我国气候特点的联系;4. 大气环流实例分析:分析典型大气环流案例,如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5. 气象图表分析:学会使用气象图表,观察和分析大气环流变化;6. 大气环境保护:探讨大气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大气污染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组织。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第一课时:大气环流基本概念及形成机制;第二课时:大气环流模式及特点;第三课时:大气环流与气候关系;第四课时:大气环流实例分析;第五课时:气象图表分析;第六课时:大气环境保护。
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大气环流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系统地讲解大气环流的基本概念、形成机制、模式特点等理论知识,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大气课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大气的组成、结构与功能,掌握大气层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2. 学生能够掌握大气污染的类型、成因及防治措施,了解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 学生能够了解气候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与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大气现象,解释生活中的大气相关问题。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整理和分析大气数据,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描述大气现象的分布特征,提高空间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养成关注大气环境、保护地球家园的良好习惯,增强环保意识。
2. 学生能够认识到大气科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3.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大气课程,培养科学精神、团队协作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自然科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大气科学的基本概念,提高科学素养。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思考和分析能力,对科学现象充满好奇,但需引导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实例分析、实验操作等手段,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将环保意识、科学精神等融入课程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目标分解,确保学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大气的组成与结构:介绍大气层的划分、各层特点,探讨大气对地球环境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2. 大气污染与防治:分析大气污染的类型、成因,介绍防治措施及我国相关政策。
教材章节:第二章3. 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讲解气候系统的基本概念,探讨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及应对策略。
教材章节:第三章4. 大气现象与生活:结合生活中的大气现象,解释其成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教材章节:第四章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大气实验、观察,如制作简易气压计、观察天气变化等,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科学探究能力。
大气污染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掌握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和污染物类型。
2. 学生能够掌握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3.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政策、法规及主要措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大气污染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学生能够通过实地考察、数据分析等方法,评估大气污染控制措施的成效。
3. 学生能够运用科技手段,设计简单的大气污染监测和治理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大气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 学生能够关注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大气污染治理活动,提高社会参与度和公民素养。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环境科学领域,旨在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基本知识,掌握控制大气污染的方法和技能,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学生特点分析:初中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年龄阶段,对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具有很高的关注度。
他们对大气污染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深入的认识。
教学要求:1. 教学内容要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 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运用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三个模块:模块一:大气污染基本概念及污染物1. 大气污染的定义、来源及分类。
2. 常见大气污染物(如PM2.5、SO2、NOx等)的特性和危害。
3. 教材章节:第一章 大气污染概述。
模块二: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1. 大气污染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的影响。
2. 大气污染对植物、水体、土壤等生态环境的影响。
3. 教材章节:第二章 大气污染的影响。
模块三: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及政策1. 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政策法规。
大气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气的基本概念、组成和重要性;2. 帮助学生了解大气层结构、气候系统以及大气与地球其他系统间的相互作用;3. 使学生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及大气污染的成因与防治措施。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大气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研究大气现象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图表、数据等资料进行大气环境问题探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大气科学产生兴趣,树立探索自然、关爱环境的意识;2. 增强学生的环保责任感,使其积极参与大气环境保护行动;3. 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关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提高国际视野。
本课程针对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大气科学的教学要求,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掌握大气科学的基本知识,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为我国大气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大气基本概念与组成:介绍大气层的定义、组成及其在地球系统中的作用,涉及课本第二章第一节内容。
2. 大气层结构与气候系统:讲解大气层的垂直结构、各层特点,以及大气与水、陆地、生物等系统的相互作用,涉及课本第二章第二节内容。
3. 大气现象与人类活动:探讨大气现象(如风、云、雨等)的形成原理,分析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涉及课本第二章第三节内容。
4. 大气污染与防治:阐述大气污染的类型、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为例,涉及课本第二章第四节内容。
5. 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介绍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及应对策略,讨论大气科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涉及课本第二章第五节内容。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大气基本概念与组成;第二周:大气层结构与气候系统;第三周:大气现象与人类活动;第四周:大气污染与防治;第五周: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组织,结合教材章节和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大气科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大气的垂直分层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大气垂直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的层次划分及各自特点。
2. 学生能够描述各层大气的温度、压力、成分等物理特性的变化规律。
3. 学生能够解释大气分层对天气、气候变化及航空等领域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分析气象数据,能绘制大气垂直结构示意图,展现各层特点。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与大气分层相关的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3. 学生能够运用大气分层知识,进行简单的气候模拟实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对大气垂直分层的认识,培养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2. 学生能够关注大气环境问题,树立保护大气层、预防气候变化的责任意识。
3. 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和自尊。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自然科学领域,涉及大气科学基础知识,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
学生特点:针对八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物理和地理知识基础,对大气现象充满好奇心,但缺乏系统性的认识。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二、教学内容1. 大气垂直分层的基本概念与层次划分: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的特点及各层之间的界限。
2. 大气物理特性的垂直变化规律:温度、压力、密度、成分等参数随高度的变化趋势。
3. 大气分层对天气、气候变化的影响:分析不同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以及大气层内部的热量传递和能量平衡。
4. 大气分层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航空、气象预报、环境保护等领域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大气垂直分层概念与层次划分,重点介绍对流层和平流层的特点。
第二课时:分析大气物理特性的垂直变化规律,结合教材图表进行讲解。
探索大气的组成小学自然科学课程设计自然科学课程设计:探索大气的组成引言:大气是地球表面周围呈现气态的包围层,对维持地球生命的存在至关重要。
理解大气的组成以及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小学自然科学课程的重要内容。
通过本课程设计,我们将带领学生深入探索大气的组成,以及与之相关的现象和实验,加深对环境与气候的认识。
一、大气的组成和分层结构1. 大气的组成:大气主要由氮气(78%)和氧气(21%)组成,还包含少量的水蒸气、二氧化碳、氩气等气体。
2. 大气的分层结构:(1)对流层:最接近地表的一层大气,温度随着海拔升高而逐渐下降,云朵和气象现象也在这一层发生。
(2)平流层:高空的一层大气,温度随着海拔升高而上升,大多数喷气式飞机在这一层飞行。
(3)臭氧层:位于平流层上方,含有大量臭氧,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
二、大气的现象和实验1. 水循环:水蒸气在大气中的存在和运动导致了天气变化和降水。
通过模拟水循环实验,可以让学生观察水蒸气、云、降雨的生产和运动过程,并了解水的循环特性。
2. 温度和气压:(1)实施温度实验,通过测量不同地点和不同高度的温度,学生可以了解温度随海拔升高而变化的规律,并认识到温度的不同对人体和生物的影响。
(2)进行气压实验,学生可以通过使用气压计观测气压的变化,并对气象变化做出简单的预测。
3. 空气的存在: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来直观地展示空气的存在和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如饮管实验、水杯倒置实验等。
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可以理解空气的存在及其物理特性。
4. 大气污染:介绍一些常见的大气污染问题,如烟尘、二氧化硫和臭氧层受损等,并通过讨论和观察数据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大气污染对我们生活和环境的危害。
三、大气的保护与环境意识1. 节能减排:教育学生掌握合理使用能源的方法,如减少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的浪费,强调每个人的节能减排意识,为保护大气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2. 植树造林:组织学生参与植树造林活动,让他们亲自体验到植树对于改善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养成爱护植物和环境的好习惯。
大气课程设计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大气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对大气现象和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大气的组成、结构、循环和变化等基本知识;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大气的基本概念、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大气循环和变化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来说,将讲解大气的定义和特点,介绍大气的组成元素和化合物,阐述大气的层次结构和主要成分,讲解大气循环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分析大气变化的原因和影响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包括讲授法、实验法、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等。
通过讲授法,将系统地讲解大气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通过实验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大气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析实际中的大气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交流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将使用权威的教材和参考书,提供丰富的多媒体资料,包括图片、视频和动画等,以直观地展示大气的现象和过程。
同时,将配备必要的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验和观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几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将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表现等来评估。
作业方面,将布置适量的练习题和研究报告,以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考试方面,将设置期中和期末考试,考试内容将涵盖本课程的所有重要知识点,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评估结果将及时反馈给学生,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大气污染危害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大气污染的定义、成因及主要污染物种类。
2. 学生能够掌握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3.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措施及成效。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大气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2. 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查等方式,收集、整理和分析大气污染相关数据。
3. 学生能够运用图表、报告等形式,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对大气污染问题的观点和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大气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
2. 学生能够关注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认同绿色发展理念,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3. 学生能够关爱生态环境,尊重生命,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环境科学领域,旨在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提高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能力,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具备一定的分析、表达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践,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和综合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大气污染概述- 大气污染的定义、成因及分类- 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2.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大气污染对人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的影响- 大气污染与疾病的关系3. 大气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大气污染对植物、动物及生态系统的影响- 酸雨、光化学烟雾等现象的产生及危害4. 大气污染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大气污染对农业、工业、旅游业等的影响- 大气污染治理的经济成本与效益5.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与措施- 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 主要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及成效6. 大气污染案例分析- 典型大气污染事件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策略7. 大气污染防治实践- 学生实地调查大气污染状况- 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环保宣传活动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大气污染概述第二课时: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第三课时:大气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四课时:大气污染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第五课时: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与措施第六课时:大气污染案例分析第七课时:大气污染防治实践教材章节及内容对应:第一章:大气污染概述第二章: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第三章:大气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四章:大气污染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第五章: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与措施第六章:大气污染案例分析第七章:大气污染防治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和方式,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大气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大气的基本概念、结构和运动规律,培养学生对大气的科学兴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大气的基本组成和性质;•掌握大气的压力、温度和湿度等参数的分布规律;•理解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和力的作用;•认识大气中的天气系统和气候系统。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和实验,收集大气数据;•能够分析大气现象,解释大气现象的原因;•能够运用数学和物理知识解决大气相关问题;•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大气数据的处理和展示。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对大气的科学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培养合作精神和沟通技巧;•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大气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大气层结构、大气成分、大气压力、温度和湿度等;2.大气的运动规律: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风的产生和传播、气旋和反气旋等;3.大气的天气系统和气候系统:天气系统的基本组成、气候系统的变化规律;4.大气环境问题:大气污染、全球变暖、气候变化等。
具体的教学大纲和进度安排如下:第一周:大气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第二周:大气的运动规律;第三周:大气的天气系统和气候系统;第四周:大气环境问题。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引导学生理解大气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讨论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大气的运动规律和天气系统;3.案例分析法:分析大气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4.实验法: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大气参数,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使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大气科学导论》;2.参考书:大气物理学、大气环境学等;3.多媒体资料:大气现象的图片、视频和动画等;4.实验设备:气象站、温湿度计、风速计等。
大气课程设计通用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大气科学的基本知识,包括大气的组成、结构、循环和变化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描述大气的组成和结构,解释大气循环和变化的基本原理,并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和实验,分析大气现象的数据,并能够运用数学工具进行简单的气象计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大气环境的重要性,珍视自然资源,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大气的基本概念、大气的组成、大气的结构、大气循环和变化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大气的基本概念,包括大气的定义、特点和重要性。
2.第二章:大气的组成,包括大气中的气体成分、颗粒物质和化学成分。
3.第三章:大气的结构,包括大气层划分、大气压力和温度分布等。
4.第四章:大气循环,包括大气的水循环、能量循环和气体循环等。
5.第五章:大气变化,包括气候变化、天气变化和大气污染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大气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气象事件和环境问题,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使学生亲自体验大气现象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一本适合学生水平的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提供一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和拓展知识。
3.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和动画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大气现象和环境问题。
大气压力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大气压力的定义、产生原因和作用;掌握大气压力的测量方法和单位;了解大气压力的变化规律和应用。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大气压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液体的高度、预测天气变化等;能够使用实验设备进行大气压力的测量和观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大气压力的定义和产生原因:介绍大气压力的概念,解释大气压力的产生原因,如空气分子的碰撞和重力作用。
2.大气压力的测量方法和单位:介绍常见的测量大气压力的方法和仪器,如水银气压计和电子气压计,以及大气压力的单位巴和毫巴。
3.大气压力的变化规律:讲解大气压力的变化规律,如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等。
4.大气压力的应用:介绍大气压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天气预报、液体的高度计算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大气压力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大气压力的测量和变化规律,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力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选择一本与大气压力相关的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提供一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拓展知识。
3.多媒体资料: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用于辅助教学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实验设备:准备一定数量的实验设备,如水银气压计和电子气压计,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小组讨论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大气课程设计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大气的组成、结构及基本特性,掌握大气层的主要成分及其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2. 学生能掌握大气压力、风力等基本概念,了解气象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3. 学生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掌握全球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气象数据,能够预测天气变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大气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气象现象,培养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气象实验和观测,提高团队协作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增强对大气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 学生通过学习大气知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生态文明意识。
3.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树立科学精神,培养严谨、求实的学术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自然科学类课程,以探究和实践为主,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和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课本内容,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估。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大气的组成与结构- 大气层的划分及各层特点- 大气成分及其作用2. 气象现象与原理- 大气压力的概念及其应用- 风力的形成与作用- 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影响3. 气象观测与预测- 气象观测工具的使用方法- 气象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天气预报的基本原理4. 气候类型与分布- 全球气候类型的划分- 我国气候特点及成因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大气的组成与结构第二课时:气象现象与原理(大气压力、风力)第三课时:气象现象与原理(气候变化)第四课时:气象观测与预测第五课时:气候类型与分布教学内容与课本关联性说明:本章节内容以教材中关于大气科学的相关章节为基础,结合课程目标,系统性地组织教学。
一、课程名称大气环保二、课程目标1. 理论目标:使学生掌握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分类、来源、危害及防治方法等基本理论知识。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气环保事业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课程内容1. 大气污染基础知识- 大气组成及性质- 大气污染物的分类、来源及危害- 大气污染物的监测与评价方法2.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 源头治理技术- 过程治理技术- 终端治理技术- 环境修复技术3. 大气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 我国大气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概述- 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地方性大气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4. 大气污染案例分析- 典型大气污染事件案例分析- 大气污染治理案例分析5. 大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大气环境保护- 大气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大气环保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大气污染事件和治理案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大气环保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大气污染治理工程现场,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课程考核1. 课堂表现:20%2. 课后作业:30%3. 案例分析报告:30%4. 期末考试:20%六、课程资源1. 教材:《大气环保》2. 参考书籍:《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等3. 网络资源:相关学术网站、政府网站等4. 实践基地:大气污染治理工程现场、环保企业等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1-4周:大气污染基础知识2. 第5-8周:大气污染治理技术3. 第9-12周:大气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4. 第13-16周:大气污染案例分析5. 第17-20周:大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八、课程特色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 概述1.1设计的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煤、油为主的能源框架,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而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以燃煤为主,众所周知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污染物,尤其是向大气中排放酸性污染物,在大气迁移过程中形成酸性沉降物,即酸雨,而酸雨控制又得到广泛关注。
本设计是某燃煤采暖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主要目的就是除尘与烟气脱硫,以达到污染物排放标准,燃煤锅炉燃烧过程排放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烟尘和二氧化硫,如不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将会对周围大气环境及居民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与危害。
因此,本设计结合燃煤锅炉烟气排放特点,根据所提供的原始参数及资料,拟设计一套燃煤采暖炉房烟气除尘系统。
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净化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
通过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培养学生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1.2设计任务燃煤锅炉燃烧过程排放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烟尘和二氧化硫,如不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将会对周围大气环境及居民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与危害。
因此,本设计结合燃煤锅炉烟气排放特点,根据所提供的原始参数及资料,拟设计一套燃煤采暖炉房烟气除尘系统。
要求设计的净化系统效果好、操作方便、投资省,且出口烟气浓度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标准,即:烟尘排放浓度≤200mg/Nm3、SO排放浓度≤900mg/Nm3。
21.3原始资料锅炉型号:SZL4-13型,额定蒸发量2.8MW/h设计耗煤量:见附表。
排烟温度:160℃烟气密度(标准状态下):1.34kg/m3空气过剩系数:α=1.4排烟中飞灰占煤中灰分(不可燃成分)的比例,见附表。
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800Pa当地大气压力:97.86kPa冬季室外空气温度:-1℃空气含水(标准状态下)按0.01293kg/m3烟气其它性质按空气计算。
学号锅炉台数(台)设计耗煤量kg/(h·台)烟尘的排放因子(%)煤质组别5 3 650 27 (4)燃煤煤质如下表所示。
表燃煤煤质(按质量百分含量计,%)组别C Y H Y S Y O Y N Y W Y A Y V Y(4) 68 4 1.6 5 1 6 14.4 13 净化系统布置场地如图1所示的锅炉房北侧20m以内。
工艺流程简图锅炉旋风除尘器袋式除尘器填料塔烟囱1.4设计内容及主要程序1、编写设计计算书(1)燃煤锅炉排烟量及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2)净化系统设计方案的分析确定。
(3)除尘脱硫设备的比较和选择:确定除尘脱硫设备的类型、型号及规格,并确定其主要运行参数。
(4)管网布置及计算:确定各装置的位置及管道布置。
并计算各管段的管径、长度、烟囱高度和出口内径及系统总阻力。
(5)风机及电机的选择设计:根据净化系统所处理烟气量、烟气温度、系统总阻力等计算选择风机种类、型号及电动机的种类、型号和功率。
(6)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7)编写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按设计程序编写,包括方案的确定、设计计算、设备选择和有关设计的简图等内容。
课程设计说明书应有封面、目录、前言、正文、小结及参考文献等部分,文字应简明、通顺、内容正确完整,书写工整、装订成册。
2、绘制设计图(1)工艺流程示意图。
(1)平面布置图。
应按比例绘制,锅炉房及锅炉的绘制可以简化,但应能表明建筑外形和主要结构型式。
在平面布置图中应有方位标志(指北针)。
(2)锅炉烟气除尘脱硫系统图。
应按比例绘制、标出设备、管件编号,并附明细表。
(3)主要除尘脱硫设备剖面图。
只需标出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主要尺寸),内部结构不用细画。
2.烟气量、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2.1标准状态下理论空气量Qa’=4.76×(1.867C Y+5.56H Y+0.7S Y-0.7O Y)=4.76×(1.867×68%+5.56×4%+0.7×1.6%-0.7×5%)=6.99(m3/kg)式中:C Y, H Y, S Y, O Y-分别为煤中各元素所含的质量分数。
2.2标准状态下理论湿烟气量(设空气含湿量12.93g/m3)Q’s=1.867(C Y+0.375S Y)+11.2H Y+1.24W Y+0.016Q’a+0.79Q’a+0.8N Y=1.867×(68%+0.375×1.6%)+11.2×4%+1.24×6%+0.016×6.99 +0.79×6.99+0.8×1%=7.44 (m3/kg)式中:Q’a-标准状态下理论空气量,m3/kg;W Y-煤中水分所占质量分数,%;N Y-N元素在煤中所占质量分数,%。
2.3标准状态下实际烟气量Qs=Q’s+1.016(a-1) Q’a=7.44+1.016×(1.4-1) ×6.99=10.28(m3/kg)式中:a-空气过量系数Q’s-标准状态下理论烟气量,m3/kg;Q’a-标准状态下理论空气量,m3/kg。
标准状态下烟气流量Q以m3/h计,因此,Q= Q s×设计耗煤量Q= Qs×设计耗煤量=10.28×650=6682(m3/h)2.4标准状态下烟气含尘浓度s Ysh Q Ad C ∙==28.10%4.14%27⨯×106=3.78×103 (mg/m 3)式中:d sh -排烟中飞灰占煤中灰分(不可燃成分)的质量分数,排放因子,%;A Y -煤中灰分(不可燃成分)的含量,%;Q s -标准状态下实际烟气量,m 3/kg 。
2.5标准状态下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6108.022⨯⨯=sY SO Q S C=28.10%6.18.02⨯⨯×106= 2.49×103 (mg/m 3)式中:S Y -煤中含可燃硫的质量分数;Q s -标准状态下燃煤产生的实际烟气量,m 3/kg 。
3、除尘脱硫装置的选择设计 注:本次选择先除尘后脱硫工艺 3.1(1)除尘效率CC s-=1η =1-31078.3200⨯ =94.71%(2)脱硫效率CC s-=1η =1-31049.2900⨯ =63.86%式中:C -标准状态下烟气含尘、SO 2浓度,mg/m 3;C s -标准状态下锅炉烟尘、SO 2排放标准中规定值,mg/m 3。
3.2、除尘器的选择(1)工况下烟气流量Q/= QT//T=6682×(273+160)/273=10598(m3/h)=2.94( m3/s)(2)工况下三台锅炉烟气流量Q=3×6682×(273+160)/273=31795(m3/h)=8.83( m3/s)根据工况下的烟气量、烟气温度及要求达到的除尘效率确定除尘器的种类、型号及规格。
确定除尘器的运行参数,如气流速度、压力损失等。
机械除尘器除尘效率低;电除尘器为克服高电阻率需加入调质剂,最常用为SO3增加脱硫负担;因SO2溶于水,不宜用湿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除尘效率高,选择玻璃纤维作滤料。
SDC-B-200型袋式除尘器主要性能SDC-B-200型袋式除尘器主要外形尺寸尺寸 A B C L H SDC-B-200 1450 320 500 4360 48664、脱硫装置4.1吸收剂与填料的选择采用先除尘后脱硫工艺,本设计脱硫设施采用填料塔进行吸收净化,只确定其塔径和填料层高度。
具体步骤如下:①吸收剂的选择:本设计选用石灰石浆液作为吸收液。
②填料的选择:填料可为气体液两相提供良好的传质条件。
选用的填料应满足以下基本条件:○1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润湿性;○2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多在0.45-0.95);○3对气流的阻力较小;○4尺寸适当。
通常不应大于塔径的81101~;○5耐腐性、机械强度大、造价低、堆积密度小、稳定性好等。
几种填料的特性见表1。
表1 填料特性填料类别及名义尺寸实际尺寸 (外径*高*厚)比表面积(A)/(m 2/m 3) 孔隙率/(m 2/m 3)堆积密度 (PP )/(kg/m 3)填料因子( ) /m -1陶瓷拉西环(乱堆)15 15*15*2 330 0.70 690 1020 25 25*25*2 190 0.78 505 450 4040*40*4.51260.75 577 350 50 50*50*4.5 930.81457205本设计填料选φ25×25×2的陶瓷拉西环。
4.2、最小吸收剂量min S L 的计算(1)标准状态下三台锅炉烟气流量 Q //=3Q=3×6682=20046(m 3/h )(2)进塔气体摩尔流量 V /=20046×4.221=895 (kmol/h) (3)进塔SO 2摩尔流量 V 2so =20046×6449.2×103-=0.78(kmol/h) (4)进塔SO 2摩尔比Y 1=78.089578.0-=8.7×104-(5)出塔SO 2摩尔比Y 2= Y 1(1-η)=8.7×104-×(1-63.86%)=3.1×104- (6)最小吸收剂量min S Lm =P E(E 为亨利系数,常压0℃,E=0.17KPa) =86.9717.0=1.7×103-min S L =V ×mY Y Y 121- =895×(1-89578.0)×3107.17.81.37.8-⨯-=0.9785(kmol/h) (7) 实际吸收剂量LL=2 min S L =1.975(kmol/h)4.3、液泛气速与填料塔的压降液泛气速是填料塔正常操作气速的上限。
当空塔气速超过液泛气速时,填料塔持液量迅速增加,压降急剧上升,气体夹带液沫严重,填料塔的正常操作被破坏。
填料塔的压降影响动力消耗和正常操作费用。
影响压降和液泛气速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填料的特性。
气体和液体的流量及物理性质等。
埃克特(Echert )等人提出的填料塔压降。
液泛和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见图1。
图1 填料塔液泛点与压降的通用关系图图中最上方的三条线分别为弦栅、整砌拉西环及各类型乱堆填料的液泛线,三条线左下方的线为等压降线。
图中横坐标为GL L G W W 5.0)(ρρ,纵坐标为L LG t g u ρμφψρ2.02其中,GLW W ——液气比 G ρ、L ρ——气体、液体密度,kg/m 3 (选择浆液含固体30%,此时液体密 度为1230kg/m 3 )L μ—— 液体粘度,0.72Pa ·s;φ—— 填料因子,450m-1ψ—— 水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之比;1000/1230 t u ——填料塔液泛速度0u —— 空塔气速,m/s, 0u =0.66~0.80t u g —— 重力加速度 (1)空塔气速0uWG= Q //G ρ=20046×1.34=26862(Kg/h)W L =L ·V m ·L ρ=1.957×22.4×1230=5.39×104(Kg/h) GLL G W W 5.0)(ρρ=(1.34/1230)5.0(53900/26862)=0.066 选用乱堆填料泛点线查图1通用关系图得纵坐标LLG t g u ρμφψρ2.02=0.16解得:t u =2.06 m/s 取0u =0.7t u =1.44 m/s (2)就算压降:则纵坐标LLG g u ρμφψρ2.020=(1.442x450x1/1.23x1.34x0.720.2)/(9.81x1230)=0.0784查图得压降为:1000Pa/m 4.4、填料塔塔径的计算填料塔直径D 取决于处理的气体量Q (m 3/s )和适宜的空塔气速0u ,即: D=4u Q π=44.114.33600/1059834⨯⨯⨯=2.79m进行圆整;取外径D=2.9m,壁厚50mm ,则内径d=2.8m d=uQπ4 可计算出实际烟气流速u =1.43 m/su /t u =0.69在0.66与0.80的范围内 4.5、填料塔塔高Z/的计算(1)传质单元高度H OGH OG =Ωa K VY (对于喷雾塔,a K Y =1.09×102 kmol/(m 3· h )) =895/(1.09×102×0.785×2.82) =1.33m (2)传质单元数N OG 另s=LmV=0.77 则N OG =s-11㏑[(1-s)21Y Y +s]=77.011-㏑[(1-0.77)1.37.8+0.77]=1.51(3)填料层高度Z/= H OG ·N OG =1.33×1.51=2.01m(4)应对填料层总高度的理论计算值进行修正,引入1.3-1.5的安全系数, 取Z 实际=1.4 Z/=2.01×1.4=2.81m散装填料分段高度推荐值填料类型 拉西环 矩鞍 鲍尔环 阶梯环 环矩鞍 h /D2.55~85~108~158~15/m ≤4 ≤6 ≤6 ≤6 ≤6对于拉西环填料, max h ≤4m计算得填料层高度为2.81m ,故需要分成一段来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