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正宇:传统的承续与超越(精)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6
文化继承创新的辩论
尊重传统还是追求创新?这是一个围绕文化继承和创新展开的重要辩论。
在当今世界,我们面临着许多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冲突,而如何在传承中融入创新,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一方面,有人认为文化传承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代表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根基和身份。
传统文化是几代人智慧的结晶,是历史的见证,是人们对生活、对自然、对社会的认知和总结。
因此,保持传统文化的纯正性和完整性,是我们应该努力去做的。
只有通过传承,我们才能够让后人了解我们的历史和传统,从而保持文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文化的创新同样重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传统文化可能会显得有些陈旧和过时。
因此,通过创新,我们可以让传统文化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使之更具有生命力和吸引力。
同时,创新也能够为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活力,激发人们对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在我看来,文化继承和创新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传统文化作为我们的根基和底色,需要得到尊重和传承;而创新则
是为了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更好地发展和传播。
因此,我们应
该在传承中注重创新,在创新中尊重传统,通过不断的对话和交流,让文化在继承和创新中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总的来说,文化继承创新的辩论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话题,需
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探讨。
只有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我们才能够真正做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3)1.2 大学语文课程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角色 (4)二、传统文化的传承 (6)2.1 课程内容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7)2.2 教学方法与策略 (8)2.3 校园文化活动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10)三、传统文化的创新 (11)3.1 创新教学内容与形式 (12)3.2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创新 (13)3.3 创新传统文化的应用与实践方式 (14)四、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策略 (16)五、实践案例分析 (17)5.1 某大学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模式介绍 (18)5.2 传统文化课程中的创新实践案例分析 (19)六、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建议 (20)6.1 当前面临的挑战分析 (22)6.2 未来发展建议与展望 (24)七、结论 (25)7.1 研究总结 (26)7.2 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展望 (27)一、内容简述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当代教育的重要课题。
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体现,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在大学语文课程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应当紧密结合,以传承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推动语文教学的深入发展。
本段落旨在简要概述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传统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精髓,必须得到妥善的传承。
而创新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能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当通过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结合现代社会的实际需求,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应用。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为文化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本段落还将强调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具体实施方式。
包括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设置,注重传统文学作品的讲授与分析,引入现代文化元素,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一、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民族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为基础的哲学文化,借用了现代科学上的发现,把宇宙的本质、宇宙的形成、发展变化、成熟、衰老与死亡,宇宙的归宿;人的本质,人的过去与未来,人从那里来,到那里去,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应当怎么做人;我是什么?我是谁?我在宇宙中的位置,我在宇宙运动中扮演的角色;人类社会的本质,人类社会的归宿等等都明白的告诉给人类。
把以上内容告诉给人类,是让人们明白我们做人的权力、责任和义务,让人们都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二、文化传承(一)文化传承重在文化氛围的营造文化传承问题不是一件机械性、工具性、程序性的事务,拍脑袋设立个什么智能机制,文化传承应该是一个“薰”的过程,什么叫“薰”呢?大白菜在泡菜坛的环境中变成泡菜,这个过程就是“薰”。
传统文化不是药丸子,青少年也不是机器人,所以青少年的传统文化继承应该是一个“薰”的过程。
文化传承不是建几个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背几篇古经可以传承的,不是“每一分钟,都有民间文化在消亡”可以警醒的,不是“全球问题需要中国传统文化拯救”可以忽悠的,也不是“我们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妈妈的心”之类可以煽情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成人世界的言传身教。
文化蕴含于日常情态中,成人创造了怎样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青少年就能接受到怎样的文化教育。
(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
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品质,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WORD格式--可编辑------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一、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XXX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民族文化(nal culture of China)为基础的哲学文化,借用了现代科学上的发现,把宇宙的本质、宇宙的形成、发展变化、成熟、衰老与死亡,宇宙的归宿;人的本质,人的过去与未来,人从那里来,到那里去,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应当怎么做人;我是什么?我是谁?我在宇宙中的位置,我在宇宙运动中扮演的角色;人类社会的本质,人类社会的归宿等等都明白的告诉给人类。
把以上内容告诉给人类,是让人们明白我们做人的权力、责任和义务。
让人们都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二、文化传承一)文化传承重在文化氛围的营造文化传承问题不是一件机械性、工具性、程序性的事务,拍脑袋设立个什么智能机制,文化传承应当是一个“薰”的过程,什么叫“薰”呢?大白菜在泡菜坛的情况中酿成泡菜,这个过程就是“薰”。
传统文化不是药丸子,青少年也不是机器人,所以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担当应当是一个“薰”的过程。
文化传承不是建几个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背几篇古经可以传承的,不是“每一分钟,都有民间文化在消亡”可以警醒的,不是“全球问题需要中国传统文化拯救”可以忽悠的,也不是“我们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妈妈的心”之类可以煽情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成人世界的以身作则。
文化蕴含于一样平常情态中,成人创造了怎样的传统文化进修情况,青少年就能接受到怎样的文化教育。
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
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专业资料分享--WORD花式--可编辑------的品质,以及“士不可以不XXX,任重而道远”的汗青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繁华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下第一次测试语文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在农耕文明时代,城镇主要作为行政管理中心、军事要塞、市场交易中心而存在,只有很小一部分人口能够生活在城镇工业大革命之后,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对劳动力产生巨大需求,不断吸引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带动城镇规模迅速扩大,此后,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伴相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
城镇化也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当前,我国已经顺利完成了世界上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城镇化进程。
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用了短短40多年时间完成了西方国家200年才完成的城镇化进程,创造了世界城镇化的奇迹,但是,城镇化在快速推进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些地方对人这一城镇化主体关注不够,很多长期在城镇工作、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难以享受到同本地市民相同的权益,家人难以随迁进城,造成大量农村留守儿童、老人,影响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一些地方围绕项目建设推进城镇化,存在“一切服从项目”的误区,空气、土壤、河流、湖泊等受到污染,对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历史建筑、传统街区和文物保护不力。
(摘编自《把新型城镇化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人民日报》2019年4月16日)材料二:说明:表中“一”号代表中国城镇化水平低于世界城镇化水平的绝对值,“+”号代表中国城镇化水平高于世界城镇化水平的绝对值(数据来源于《百度文库》)材料三:产业是城镇发展的经济前提,城镇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城镇扩大了,产业发展要跟上。
辩论赛传统文化的弘扬重在创新三辩稿辩题:辩论赛传统文化的弘扬重在创新三辩稿一、引言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社会的价值追求。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变革和全球化的冲击下,如何保持传统文化的活力和吸引力,成为了一个亟待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就辩论赛传统文化的弘扬重在创新这一主题进行探讨。
二、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挑战1. 传统文化的内涵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积淀。
它包括语言、习俗、艺术、哲学等方面的传统,对于人类的认知和文明进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2. 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影响,传统文化逐渐被边缘化和遗忘,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兴趣下降,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面临巨大的挑战。
三、传统文化弘扬的创新路径1. 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传统文化的弘扬需要与时俱进,将其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创造出更有吸引力的表达方式。
可以通过电影、音乐和舞台剧等形式,以传统文化为素材进行创作,使之更贴近现代人的生活和审美。
2. 利用新媒体和科技手段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传统文化的弘扬提供了新的机遇。
通过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工具,将传统文化知识传播给更广大的受众,提高其传播的效率和影响力,并激发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 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结合在教育领域,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学校课程中,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推动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中的传承。
四、对辩题的观点和理解1. 重在创新的理解对于辩论赛这一传统赛事来说,传统文化的弘扬需要借助创新的方式和手段,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年轻一代的审美观点。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应该相辅相成,而不是相互对立。
2. 创新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动力创新可以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提高它在当代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只有通过创新,我们才能将传统文化注入到新的媒体和教育中,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其魅力,从而进一步传承和弘扬。
中国哲学“超越性”问题新论作者:高翔来源:《美与时代·下》2022年第05期摘要:儒学和中国传统哲学有无“超越性”,是中外学术界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
分歧的关键在于,中西方学者都各自强调本民族哲学的局部特征,热衷于探寻中西哲学之间的差异,而不能以全人类的视野,从世界历史发展普遍规律,探寻中西方哲学思想的共同特征和民族差异性,从而推进其交流和发展。
中国哲学“超越性”问题新论尝试把“历史类型学”思想和方法,引进比较哲学研究,突破中西方学者各自的局限,以哲学“超越性”问题切入,从宏观上考察中西哲学思维的普遍规律。
关键词:哲学;儒学;超越性;外在超越;内在超越一、“外在超越”概念和“西方中心主义”中国儒学和传统哲学有无“超越性”,一度成为中外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
仅在中国知网以“儒家”“超越性”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从1992年至今就有相关论文近600篇。
此外,还有多部著作也涉及到这个问题。
哲学中“超越”(Transczndenz)这个概念,在西方是中世纪才出现的,源于拉丁文动词transcendere,指跨越两个区域的界限,特别是从世俗的“此岸”世界,到神性的“彼岸”世界的逾越。
“超越”引进哲学和神学中,被赋予了不同的形而上学的意义。
在中世纪的西方国家,Transcendence一词,首先指称的是“最高者”的上帝,因为它一直是被作为“超验”的神性世界的代表。
之后康德从“超越”(Transzendenz)这一名词中,分解出“先验的”(transzendental)与“超验的”(transzendent)两个形容词,实质上肯定了除上帝的神性世界之外,人类“先验”的思维形式也是一种“超越”。
因为经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到康德的时代,基督教神学的“最高者”上帝,其地位已逐渐被人的“理性”所取代,虽然康德哲学中仍然为“上帝”保留了位置,但实际上他是将人的理性认知置于“最高者”的位置上了。
海德格尔在康德的基础上,把哲学的“超越性”区分为“先验——本质”和“超验—实存”两条路向,一方面肯定以上帝神学为代表的“超验—实存”具有超越性,另一方面也肯定“先验—本质”路向之“存在学”也具有“超越”性,代表了当代西方学者的普遍看法[1]。
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文化创新的辩论辩题正方,传统文化传承是我们民族的根基,是我们文化的灵魂。
我们应该努力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其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传统文化传承是我们民族的根基。
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它包含了我们民族的智慧、道德、审美观和生活方式。
如果我们不传承这些传统文化,我们就会失去我们民族的根基,失去我们的文化认同。
其次,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的灵魂。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它是我们文化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如果我们放弃传统文化,我们的文化就会变得空洞和失落。
名人名句中,孔子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尊重传统,学习前人的智慧。
另外,毛泽东也说过,“继承革命传统,发扬革命精神。
”这也告诉我们要继承传统,发扬传统文化的精神。
反方,现代文化创新是我们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不能停留在传统文化中,应该积极创新,适应时代的发展。
首先,现代社会发展迅速,我们需要适应新的社会需求。
传统文化固然重要,但是它也有局限性,无法完全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我们需要通过创新来适应社会的变化,满足人们的需求。
其次,现代文化创新是我们文化的活力所在。
只有不断创新,我们的文化才能与时俱进,保持活力。
如果我们停留在传统文化中,我们的文化就会变得僵化和落后。
在名人名句中,有一句话非常有名,“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不断创新,不满足于现状。
另外,马克思也说过,“传统的一切观念都是在现代的观念中蒸发。
”这也告诉我们要以现代的观念来重新审视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文化创新都有其重要性,但是我们不能片面地强调其中之一。
我们应该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现代文化创新,让我们的文化在新的时代中绽放出新的光芒。
《传承与超越》篇一一、引言在人类社会的漫长历史长河中,传承与超越始终是两个不可或缺的主题。
传承是文化的积淀,是智慧的延续;而超越则是发展的动力,是进步的源泉。
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本文将探讨传承与超越的关系,分析其在不同领域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实现有效的传承与超越。
二、传承的重要性1. 文化传承文化传承是民族精神的延续,是历史记忆的留存。
各种传统文化、艺术、风俗习惯等,都需要通过传承得以保存和发扬。
例如,中国的书法、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都是通过一代代人的传承,才得以发扬光大。
2. 知识传承知识传承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知识的积累和传承,使得人类能够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和研究,推动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三、超越的必要性1. 科技进步的推动力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和生活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要想在科技领域取得突破,必须超越现有的技术和观念,进行创新和探索。
2. 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必须不断超越现有的社会制度和观念,进行改革和创新。
四、传承与超越的平衡在传承与超越的关系中,传承是基础,超越是目标。
我们需要在传承中寻求超越,在超越中不忘传承。
在保留传统文化和知识的同时,我们要勇于创新,敢于挑战,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五、实现有效的传承与超越1. 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是实现传承与超越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育,我们可以将传统文化和知识传递给下一代,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
2. 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是超越的关键。
我们需要培养人们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敢于挑战传统观念,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
3. 开放包容的态度开放包容的态度是实现传承与超越的必要条件。
我们需要尊重不同的文化和观念,吸收其优点,摒弃其缺点,从而实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六、结论传承与超越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
传承是文化的积淀,智慧的延续;而超越则是发展的动力,进步的源泉。
传统文化的"传〃与"承〃剑雄①两千多年前,司马迁在《史记》里曾引用过一句谚语:〃百里不同风, 干里不同俗。
〃两地相距一百里,〃风〃就会不同,而相距一千里,〃俗〃也会发生变化。
〃风〃就是风气、时尚,传播虽快,但存在的时间比拟短,范围比拟小,影响有限。
〃俗"是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俗"比拟稳定, 存在的时间比拟长,范围比拟大影响比拟持续。
〃俗"如果再延续,经过长时间沉淀,就成为一种传统,往往反映在观念、制度、理论甚至信仰上。
传统需要比拟长的时间才能形成,并且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居于主要地位,是主流。
我们今天讲的〃传统文化〃,应该是过去的主流文化,它长期存在,得到大多数人认同,并且发挥主要作用。
②随着社会根底的变化,过去正确的文化观念,到了今天可能并不正确或者只是局部正确。
传统文化所依托的社会根底大多已经改变,有的甚至已经消失,所以处在激荡社会变革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正面临空前严峻的传承危机。
③今天,我们如何传承传统文化?④〃传〃就是记录、保存、延续。
对于传统文化,〃传"就是将其尽可能地原样保存下去。
〃传〃的实质,就是尽可能使它延长,尽可能使它保存原来的内容。
先把它保存下来,而且要把保存传统文化由不自觉变成自觉,由无意识变成有意识。
比方,我国一些农村可能还保存着一些古建筑。
那里的人比拟穷,建不起新房子,只能住在那些古建筑中,古建筑因而得以保存下来,这种保存就是无意识的。
可农民富裕起来后,就会拆旧房,建新房,那种对古建筑无意识的保存也就越来越不可能。
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自觉地、主动地去保存传统文化。
⑤目前,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存,仍然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功利性。
以非遗为例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可以拿到市场上换钱的,我彳I']对它就比较热心,反之那么比拟冷漠。
⑥此外,我彳门知道后人的智慧并不一定比前人强,比方金字塔的产生、玛雅文明的兴衰,今天我们仍无法用科学进行解释。
承续传统文化需要智慧和能力2009年“中国传统节庆文化论坛”召开之际,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王蒙在作关于传统节日若干思考的发言时曾经表示,一些学校要求学生穿古装诵《三字经》,有点走火入魔。
可是,名家权威的评说并未起到抽薪止沸的作用,纵观时下,学校组织学生穿古装、诵古文的热情有增无减,人们对此类事件的关注度也是甚嚣尘上,褒奖者有之,质疑者一样不乏其人。
在我看来,说学校组织这样的活动“走火入魔”,似乎欠妥,显得有点偏颇和尖刻。
这是一个涉及传统文化育人的大课题。
泱泱中华五千年文化,作为人类历史上从古至今唯一没有中断的既古老、又常新的文明,这不是哪一个民族想拥有就能拥有的一份巨大财富。
经典是文化宝库中的瑰宝,灿若星辰,异彩纷呈。
那是语言的精华,是智慧的结晶,是思想的花朵,是人性之美的灵光,是人类最纯粹的精神家园。
青少年时代,是记忆力最佳时期,也是品格形成的关键期。
这个时候,让学生多读一点传统经典,多感受一些古人胸怀,就是与大师为伴,与经典为友,以化文化精髓为其生命的血肉和灵动,从人生的起步处就站向巨人的肩头。
当然,教育是科学,更是艺术。
中华传统文化长途旅行五千年,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逐渐积累、提升起来的,是一个自然过程,不是哪个人、哪个阶级的意志所能决定的。
先秦文化不同于商周文化,更异于汉晋,唐宋元明清历代又各有增减和变化,至辛亥、“五四”时候为一大巨变,再以后,东西文化激烈碰撞,各种思想异彩纷呈,蔚成大观。
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在于如何去其糟粕,汲取其精华。
文化的延续性在于继承,文化的包容性在于开放,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继承传统文化,当然不是抱残守缺,守旧复古,而是在发掘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的基础上,对中华文化作出新的当代表述,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进化空间。
文化承继离不开一定的载体,必然要以一种外在的形式来体现。
但是,体现文化的形式,并不是文化的本身。
从公祭炎黄到祭孔到清明扫墓,从大学纷纷成立国学院到要求小学生唱京剧,再到大、中学生的“成人礼”,此类活动本身无可厚非。
《传承与超越》篇一一、引言在人类社会的漫长历史长河中,传承与超越始终是两个不可或缺的主题。
传承是文化的积淀,是智慧的延续;而超越则是发展的动力,是进步的源泉。
本文旨在探讨传承与超越的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通过分析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的相互关系,阐述如何在传承中寻求超越,以实现个人、社会和文化的持续发展。
二、传承的内涵与价值传承,是指将前人的知识、技能、经验等传递给后人,使其得以延续和发展。
在人类文化的长河中,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首先,传承是文化认同的基础。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其独特性的体现,是民族认同的基石。
通过传承,人们能够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增强文化自信。
其次,传承是智慧的积累。
前人的智慧和经验是宝贵的财富,通过传承可以使这些财富得以保存和发扬。
最后,传承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只有不断地传承,才能使知识、技能和经验得以积累,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超越的必要性及意义然而,传承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寻求超越。
超越是指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和发展,实现更高的目标。
在现代社会,超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超越是个人发展的动力。
只有不断地超越自己,才能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其次,超越是社会进步的源泉。
只有不断地超越,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最后,超越是文化创新的体现。
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核心,只有不断地超越,才能推动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使其更具生命力和活力。
四、传承与超越的相互关系传承与超越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
传承为超越提供了基础和条件,而超越则是传承的发展和延续。
在传承中寻求超越,需要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注重创新和发展。
我们要学会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同时也要敢于打破陈规陋习,勇于创新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在传承中寻求超越,实现个人、社会和文化的持续发展。
五、如何在传承中寻求超越在传承中寻求超越,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增强文化自信。
2021年景德镇昌江一中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普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
其实这个对称的说法并不很清楚,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社会的秩序可以不必靠什么力量就可以维持。
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
乡土社会呢?乡土社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那么“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
合于礼的就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
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
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
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
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
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
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
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
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传统。
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人口流动很小,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
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
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着的只是四季转换,而不是时代变更。
一年一度,周而复始。
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
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
于是“言必尧舜”。
像这一类的传统,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
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
“礼”字本来是从示从豊。
示是指一种仪式,豊是一种祭器。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
专题01 非连续文本阅读【2022年】(2022·新高考1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
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
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
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
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
(摘自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材料二:不少评论家、诗人和诗歌读者都感觉到当代新诗创作与理论进入了一种停滞不前、缺乏生命力的状态。
由于古老的东方文化传统与汉语都不可能向西方文化和语言转化,而西方诗歌文化与语言又不可能被缺乏本民族传统意识的诗歌作者与理论家自然吸收,食洋不化的积食病就明显地出现在诗歌创作和理论中。
人们逐渐意识到对“他文化”吸收力的强弱与自己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强弱成正比,唐代之所以能广泛吸取西域民族、北方民族及佛教的文化,正因为它拥有一个秦汉以来建立的强大的中华文化传统,这传统如一个消化力极强的胃,吸收了四方异域的文化,借以繁荣本民族文化。
董正宇:传统的承续与超越作者:董正宇有评论者曾言:“以湖南文学绵延未衰的乡土化特色为例,30年代的沈从文模式与50年代的周立波模式曾经提供了极富启示意义的历史参照物。
近十年来湖南对于乡土文化的不同形态的关注和摹写都是不自觉地对于沈、周的师法开始,最终仍在沈、周模式中找到归宿的。
”①重读古华《芙蓉镇》,这一点再次得到印证。
一、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沈从文范式的延续与突破古华创作深受一代宗师沈从文的影响。
古华多次拜访过沈从文:“从1981年秋天起,到1986年春天止,我每逢进京,都必定成为他家常客。
……沈老则称我们是‘乡下人的会面’。
”沈从文阅读完《芙蓉镇》后,写信鼓励古华追求更高的文学目标:希望新一代作家中,能“多出几个契诃夫,郭哥里,用乡村人事作背景,或用这些假时髦作题材,来各自写出大量的作品”②。
古华曾撰文说:“他在写地方风俗方面达到一定高度。
这也是沈老先生的很大特点。
比如他的《边城》……那地方风味,地方风俗真写绝了。
”③景仰之情溢于言表。
在创作主张上,古华同样奉沈从文为圭臬。
沈从文以“乡下人”自居,在创作中自觉追求“牧歌”情调;古华同样声称“我是南方乡下人,身处江湖之远,既有乡下人纯朴、勤奋的一面……也有乡下人笨拙、迟钝的一面……”④他说自己的《芙蓉镇》是要“唱一曲严峻的乡村牧歌”⑤。
从身份定位到艺术追求可谓亦步亦趋。
具体到创作层面,采撷和运用方言口语话语,绘出一幅幅湘地色彩鲜明的风俗图画,传递相似的乡音乡情,同样成为古华和沈从文的共性。
打开《芙蓉镇》,首先看到的是作者对坐落在湘、粤、桂三省交界的峡谷平坝——芙蓉镇的细致描绘。
按照河——街——商铺吃食——人物的展开程式,一幅动人的“山镇风俗画”把读者引入一个优美的境界,领略到了山镇的独特韵味和山里人纯朴善良的美德。
如果细加分析,这里无论是风俗画面的展示程式,还是用来描绘风俗画面的地域方言词汇,甚至表达的句式都与沈从文的湘西作品有着惊人的相似。
试比较如下两段文字:芙蓉镇坐落在湘、粤、桂三省交界的峡谷平坝里,古来为商旅歇宿、豪杰聚义、兵家必争的关隘要地。
有一溪一河两条水路绕着镇子流过,流出镇口里把路远就汇合了,因而三面环水,是个狭长半岛似的地形。
从镇里出发,往南过渡口,可下广东;往西去,过石拱桥,是一条通向广西的大路。
——《芙蓉镇》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
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
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
——《边城》同样的小城小镇,同样的三省交界边陲之地,同样的溪水环绕……两段文字的表述何其相似。
还有,采用民歌的形式再现地域风俗人情也是沈从文与古华的共同点。
民歌是人民群众借以咏唱他们的生活风习和思想感情的,是风俗画面中最有光彩的部分。
由于湘西民歌的渗入,沈从文笔下的风俗画,往往渗润着一种清脆的乡音和亲切的乡情。
《边城》中,正当翠翠久等祖父不归,赶热闹的人众已七船八船渡完,心中因安静生出一丝寂寞和自己也不察觉的莫名其妙的追求时,作家让她以极柔和的声音唱起巫师还愿迎神的歌,希望火神、大仙“睁眼看看我们这里人”,但愿“福禄绵绵”、“风调雨顺”,祈求神的“恩惠”与“好心”。
古华《芙蓉镇》也采用了熟悉的民歌来表现湘南山区的民俗民情。
小说专门介绍了坐歌堂的风俗:“原来芙蓉镇一带山区,解放前妇女们中间盛行一种风俗歌舞——《喜歌堂》。
不论贫富,凡是黄花闺女出嫁的前夕,村镇上的姐妹、姑嫂们,必来陪伴这女子坐歌堂,轮番歌舞,唱上两天三晚。
歌词内容十分丰富,有《辞姐歌》《拜嫂歌》《劝娘歌》《骂媒歌》《怨郎歌》《轿夫歌》等百十首。
……《喜歌堂》的曲调,更有百首之多,既有山歌的朴素、风趣,又有瑶歌的清丽、柔婉。
欢乐处,山花流水;悲戚处,如诉如怨;亢奋处,回肠荡气。
洋溢着一种深厚浓郁的泥土气息。
”风俗歌舞的介绍及《喜歌堂》歌词在文本中的出现,既使作品呈现出一种特异的民歌情调与艺术韵味,又反映了山区婚嫁的传统习俗。
当然,由于时代文化语境的变迁,尽管同沈从文一样,古华描写地方民情风俗的本领是很高的,运用民歌、民间故事的手段也很纯熟。
“山镇风俗画”艺术地再现了独具湘南山区特色的芙蓉镇的地理环境、人情习俗。
但是,古华写这些只是一种手段,一种形式。
“寓政治风云于民情风俗图画”⑥才是他的终极追求。
古华希望读者关心的并非他的芙蓉树或吊脚楼,而是诸如胡玉音等人物在时代政治风云变幻中命运的升迁浮沉。
芙蓉树或吊脚楼以及小镇的风俗人情的画面描绘,只不过充当了文本人物的若隐若现的背景和陪衬,故事情节才是小说的中心,而情节演变所要达到的目的则是折射时代政治风云对人物的摧残或庇护。
且以文本中的风俗歌舞《喜歌堂》为例作一论析。
在文本中,《喜歌堂》是和作品的故事情节有机地交织在一起的,并同人物的命运密切相关。
县剧团编导秦书田带领演员到芙蓉镇采风,把胡玉音的招亲仪式办成了一个《喜歌堂》歌舞现场表演会,并据此创编了大型反封建歌舞剧《女歌堂》。
但这个赋予了新的时代精神的歌舞剧,竟成了以后给秦书田带来数不尽的打击和屈辱的“祸根”。
反右斗争中,《女歌堂》被打成反社会主义大毒草,秦书田被戴上右派分子帽子,“文革”中受到了更大的磨难,并和胡玉音一起被罚扫了三年大街。
在扫大街中,两人逐渐产生了感情。
秦书田的命运和遭遇,同《喜歌堂》有着直接的联系,并由此把他和胡玉音的命运连到了一起。
《喜歌堂》是小说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同男女主人公的命运密切相关的。
《喜歌堂》中如怨如诉、回肠荡气的“喜歌”的引入,也是为表现人物性格服务的。
每当秦书田和胡玉音需要抒发郁积心中的亢奋、悲戚、幽怨等复杂的感情时,就唱起了那古老的或自编的“喜歌”。
特别是他们在凄风苦雨中同居以后,悲愤的心情无法倾诉,又轻声吟唱起了“喜歌”,用以抚慰自己和对方受了重创的心灵。
这些“喜歌”,既表现了他们内心的痛苦及相互间的爱慕和关切,又表现了他们对不幸命运和极左思潮的抗争。
然而,风俗歌舞《喜歌堂》在整个文本中,并未能建立自己的主体地位,未能抵达如陈思和所说的民间话语“自由自在”的生存状态⑦。
恰相反,沈从文作为一个从边城走向世界的文学大家。
他始终怀着对家乡的一片爱心,他以一个亲见、亲知、亲历的乡下人身份,用漫叙的笔调从容落墨并融进自己童年生活的经验和情思,细致地刻画了以苗族为主的湘西山区人民的生活式样和风土人情。
在《湘行散记》《湘西》《边城》《长河》等作品,自然或独立的乡土人情画面充斥着作品的全部空间,“故事”和“情节”只是隐约其中。
对沈从文而言,自然风俗画常常就是作品的主角、作品的内容,有时甚至可以为了表现自然风俗的需要让人物“消失于自然”⑧。
在这一点上,古华与沈从文的差异或者说断裂得以显现。
难怪有评论家对两人作如下比较:“如果把他们的小说当作图画;那么沈从文的作品基本上可视作山水画,人物在画面上隐藏极深,但这种风景画本身就体现了人的性格、人的自由和心灵。
而古华的作品则是人物画,自然、民情风俗只不过是图画的背景,凸现于画面的人物有着种种复杂纠葛,人物的喜怒哀乐与背景只有表象形式上的关系,导致他们生动表情的是超越背景范畴的一种力量——源于上层建筑的政治社会力量。
”⑨这种评述是十分准确的。
二、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的变迁:两种话语的龃龉与冲突相比沈从文,周立波似乎离古华这一代作家距离更近。
周立波在1958年和1962年连任湖南省文联主席,同时兼任《湖南文学》主编多年。
1950、1960年代成长起来的湘籍作家大都多多少少受到周的影响。
古华在谈到《芙蓉镇》的创作时曾有感触地说:“许多湖南籍的老作家,总是要求、劝导我们年轻一辈,要植根于生活的土壤,开阔艺术视野,写出生活情调来。
他们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范例。
”⑩事实上,古华的《芙蓉镇》与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无论题材的选择,主题的确定,还是方言土语的运用,地域文化的传达均有不少相似之处。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抛开上述传统的批评话语,从“现代性”话语的角度重新审视两个文本,可以看出两个文本都拥有两个话语体系:“现代话语”(普通话)和“民间话语”(方言)。
文本所讲述的都是外来形态的现代话语进入并试图改造本土的民间话语,但最终两者的龃龉、矛盾和冲突在“时代进程”的作用下得以消解的现代性寓言。
这种写作模式,自周立波《山乡巨变》等一系列作品起得以发源、奠定,至古华《芙蓉镇》抵达巅峰。
两种话语体系之间的纠葛从语言层面得以表现,并落实到人物关系上。
《山乡巨变》中,外来者邓秀梅是现代话语的代言人,她进入山乡,带来全新的阶级斗争理论和土改政策,这些都是现代性话语的组成部分。
在山乡,她得到了年轻一代(民间话语中向往现代话语的倾向)的支持,也受到老一辈的质疑乃至遭到不少“顽固分子”(民间话语的固守者)的抵抗。
几番反复,外来的现代话语改变了山乡,使山乡发生“巨变”(意味现代性改造的成功)。
作为一个主流作家,周立波只能顺从时代的潮流(现代性改造)来营构文本,讲述故事。
但在现代话语取得全面胜利的表象下,出于潜在的母语方言情结和现代湘籍作家共有的边缘化文化身份选择的作用,《山乡巨变》还是在强大的现代话语中展现了民间话语(方言口语)的多姿多彩和固有魅力。
与《山乡巨变》一样,《芙蓉镇》同样讲述的是一个现代性试图渗入、改造民间的故事。
可以从文本中的两个对比性鲜明的人物——李国香和胡玉音——来作一番具体阐释。
如果把芙蓉镇上米豆腐摊摊主“芙蓉姐子”胡玉音看成民间性的象征,李国香则无疑是现代性的符号。
她出场的身份是“国营饮食店”的“女经理”,是个“新近才从县商业局调来”的“外来干部”,她的出场动作是——“三脚两步走到米豆腐摊子前,立眉横眼地把戴了块‘牛眼睛’的手伸了过去:‘老乡,把你的营业许可证交出来看看!’”而当众人纷纷打圆场时,她“真想大骂一通资本主义尾巴们”。
李国香一亮相就作为“他者”站在了芙蓉镇这个民间社会之外,她的身份是由一系列“现代标示”确立的,其权威性首先体现为一套“神圣话语”。
小说多次强调李国香的口音是“一口和悦清晰的本地官话”,她讲话的内容则是“一口一个马列主义,一口一个阶级斗争,‘四清’‘四不清’。
讲三两个钟头,水都不消喝一口,咳都不会咳一声,就像是从一所专门背诵革命词句的高等学府里训练出来的”。
她工作的方式是“注重搞串联,摸情况,先分左、中、右,对全镇干部、居民‘政治排队’,确定运动依靠谁,团结谁,教育争取谁,孤立打击谁”。
而工作的目的,则是“依靠贫雇农,打击地富反坏右,打击新生的资产阶级分子”。
李国香所做的实质上是用现代阶级关系(现代话语)替代芙蓉镇延续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民间伦理(民间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