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课题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设计一
- 格式:docx
- 大小:16.90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这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的第二课题。
教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方法,掌握一些常见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来探究和验证化学原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化学实验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可能还不够熟练,对一些实验技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实验技能。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化学原理,体验化学的乐趣。
四. 教学重难点1.实验基本操作的掌握。
2.实验技能的提升。
3.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分组合作法等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2.实验试剂:酸碱溶液、指示剂等。
3.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实验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本节课的实验内容,讲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验证实验原理,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与实验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实验内容和所学知识,强调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与实验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第|一课时〕沉着说课本课题通过两个探究活动来加深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学科的认识 .这两个探究活动都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提炼出来的 ,会给学生以新的感受和启迪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通过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三个阶段有引导的观察 ,着重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 .对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 ,通过给出实验原理的信息和图示实验步骤等方法 ,着重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并能明确地表述探究所得到的结论 .本教案设计时 ,为使学生感受和体会到化学实验对化学的重要性和仔细观察对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特意提供了 "有关炸药的创造〞和 "青霉素的发现〞等资料 ,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学习精神 .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 ,教案设计并未着太多笔墨 ,这主要是由于课本对操作活动进行了图文并茂的安排 ,即其本身已十分详细 ,故这两局部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对学生实际操作的指导上 .另外 ,由于是第|一次亲自动手做化学实验 ,故根据学生特点组织好学生进行有条不紊的探究 ,在本课题中也显得十分重要 .因此 ,在本课题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想方法组织好学生 .由于实验报告的书写是化学学习中经常要面临的问题 ,故在第二课时特意增加厂有关化学实验报告的书写问题 ,并通过探究活动2 ,直接进行稳固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 .(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实验 .(3)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 .(1)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体会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2)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与交流 .(3)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4)能意识到化学对人类社会开展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 .教学方法提供资料一激发兴趣一活动探究一得出结论一提高认识等 .教具准备1.教师用具投影仪或相关的录像资料 .2.学生用具第|一课时:白色蜡烛、水、小刀、水槽、小试管、火柴、小烧杯、石灰水 .第二课时:集气瓶、玻璃片、水槽、饮料管、木条、胶头滴管、水、石灰水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引导学生意识到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对蜡烛燃烧的探究 .第二课时:化学实验报告的写法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投影或放录像、图片等]有关炸药的创造 .1.硝化棉(硝化纤维素):硝化棉是一种炸药 .如果点火 ,它就燃烧 .如系上雷管 ,它便爆|炸 .硝化棉用来制爆破筒、供矿井爆破(通常与硝化甘油混用)、深水爆破及制作无烟火药 .克里斯琴、舍恩拜因偶然发现了硝化棉!舍恩拜因是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化学教授 .1846年的某一天 ,他正在妻子的厨房里做化学实验 ,当时打破了一个烧瓶 .烧瓶里装了硝酸和硫酸 ,这些化学品洒了一地 .当时舍恩拜因找不着拖把 ,于是一把抓起妻子的棉围裙就去擦污迹 ,之后将围裙挂在热炉子前烤干 .当围裙枯燥到一定程度时 ,着火了 ,烧得一点不剩 .舍恩拜因就这样创造了硝化棉 .他进一步实验 ,觉得这项创造的潜力非常大 .比方 ,当战场上枪炮齐发时 ,黑色火药会造成滚滚浓烟 .浓烟熏黑了战士 ,炮膛里有灰烬 ,战场上也是乌云笼罩 .但硝化棉却可以干净地燃烧 ,不留痕迹 .舍恩拜因将此 "配方〞卖给几国政府 ,于是硝化棉生产厂家纷纷建起 .但是硝化棉易爆 ,很难人为控制 ,不少工厂造起又炸掉 .2.硝化甘油:1847年 ,一位名叫阿斯卡尼奥·索布里罗的意大利化学家用普通甘油做化学实验 .当他工作时 ,他让甘油一滴一滴地滴进了冷态的强硝酸和硫酸的混合物里 ,结果生成了少量硝化甘油 .当索布里罗加热玻璃试管里的一滴硝化甘油时 ,发生了猛烈的爆|炸 .这种炸药远比硝化棉炸药的威力强大 ,且不易控制 .二十年后 ,艾尔弗雷德·诺贝尔发现了控制硝化甘油的方法并将其制成了甘油炸药 .3.甘油炸药:甘油炸药由硝化甘油制成 .它是艾尔弗雷德·诺贝尔于1847年创造 .当时他年仅十四岁 .不过 ,由于硝化甘油极易爆|炸 ,处理时很危险 ,当时还不能广泛使用 .诺贝尔二十九岁时 ,开始寻找使这种物质更平安的方法 ,并创造了雷管 .后来 ,诺贝尔经过研究和实验发现:硅藻土(德国北部出产的一种多孔的火山土)可吸收硝化甘油 ,且硝化甘油与硅藻土混合后丝毫未影响其爆|炸性 ,但稳定性却大大提高了 ,并且易于处理 .诺贝尔将硅藻土和硝化甘油的混合物硬化形成棒状 ,他称之为甘油炸药 .诺贝尔是一个热爱和平的人 ,他称战争是 "恐怖中的恐怖 ,一切犯罪行为中最|严重的犯罪〞 .他希望炸药用来开矿和修路 ,而不是用来消灭和屠杀人民 .诺贝尔死时非常富有 ,他决定用自己的财产设立奖金 ,每年一次颁发五个奖项给世|界杰出公民 ,而不是留给家族 .诺贝尔奖第|一次颁发是在1901年 .诺贝尔奖设立了物理、化学、医学与生理学、文学和和平奖五大项 ,1969年参加了第六项 - -经济 .[总结引入]炸药的创造只是化学诸多的研究成果之一 ,但它却告诉我们: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亦即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 .[板书]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师]说到化学实验 ,我们很自然地会想到化学实验室 .但是 ,你相信吗现在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竟是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的作坊 .此后经历了家庭个人实验室并一直开展到现在的化学实验室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有关内容 ,并引导学生观看课本图1 -12、图1 -13、图1 -14)[过渡]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 ,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 ,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 ,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 .[板书]二、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师]下面 ,就让我们通过实验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首|先 ,让我们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探究 .[板书]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师]蜡烛燃烧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种化学现象 ,那么 ,对于该现象你有没有更多的思考过呢比方说蜡烛是由什么做成的它燃烧后生成了什么除了燃烧它还具有哪些性质等等 .下面 ,就让我们来仔细观察蜡烛的燃烧 .[讲解]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要了解物质发生的变化.必须从观察入手 ,并在观察中思考 ,然后对观察到的变化条件、现象和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 .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感官 ,还可以借助仪器通过实验 ,观察物质及其变化的条件、现象和结果 .仔细的观察和思考 ,往往能导致伟大的发现 .如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对青霉素的发现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注:以下资料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用]资料:就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 ,青霉素还没有问世 ,人类频频受到细菌的 "侵袭〞而又束手无策 .妇女死于分娩 ,婴儿出生不久就夭折 ,儿童患了猩红热……即便是手指不小心扎了根刺或者皮肤划开一个微小的伤口 ,也可能因此而致命 .类似这样的人间悲剧 ,随着青霉素的发现而逐渐消失了 .弗莱明发现青霉素 ,一半靠的是机遇 ,而另一半那么靠他聪明的头脑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一战〞期间 ,弗莱明曾在皇家军队医务队服役 ,不仅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 ,而且也感受到了人类需要优质抗生素的迫切性 .当时许多士兵由于伤口感染 ,医生们无法消毒 ,只好向伤口注入各种化学抗菌物质 ,但似乎效果不大 .弗莱明在他的实验室里摆满了各种实验用的细菌培养皿 ,每天细心观察 .有一次 ,他偶尔得了感冒 ,就取下一滴鼻涕放进培养皿里 ,几周以后 ,他发现培养基上长满了金黄色的菌落 ,在鼻涕的周围 ,也有菌落生长 ,但看上去是透明的 ,就像被溶解了似的 .于是 ,一个问号在弗莱明脑海里产生了:这是否意味着鼻涕里含有某种杀菌的物质呢接下来的一周 ,弗莱明记录了更多的发现:人的皮肤、器官组织、头发、指甲甚至|有些花木、蔬菜里都含有这种溶菌物质 ,它几乎无处不在!事实上 ,它是人体内的一种天然抗菌物 ,无非当时人们没有意识到 .弗莱明把他的新发现命名为 "溶菌酶〞 .科学的发现 ,往往都有相似的一面 ,但只有有心人才会把握机遇 ,获取成功 .1928年 ,奇迹再次在弗莱明的实验室发生 .一次 ,他在清理培养皿时 ,意外地发现 ,他的葡萄球菌培养物已经被霉菌感染 .而在霉菌生长的地方 ,葡萄球菌却在迅速分解 .他小心地将霉菌别离出来 ,发现是其中的活泼物质抑制了葡萄球菌的生长 .由于这霉菌来自于青霉菌类 ,他给它取名为青霉素 .弗莱明以科学家的严谨语言向世人公布了他的发现 .此后 ,他继续不停地做实验 ,他发现 ,青霉素的 "个性太活泼〞 ,不容易稳定 ,无法将它提纯 .直到1940年牛津大学的医学研究者恩斯特·钱恩和霍华德·弗洛里引进了另一种物质 ,才将青霉素加以稳定下来并提纯 ,从而投入大量生产 .有意思的是 ,这一引进的物质就是弗莱明先前发现的 "溶菌酶〞 .一年后 ,青霉素首|次在医学上应用 . "二战〞期间 ,青霉素成为战场上神奇的抗生素 ,大显神威 ,挽救了数以万计的生命 ,被称为 "有魔力的子弹〞 .弗莱明因而被赞颂为英雄 ,1945年 .他和钱恩以及弗洛里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青霉素不仅治愈了那些受细菌感染而挣扎于死亡线上的人 ,还赋予了医生从一开始就防止人体被细菌感染的 "免疫〞能力 .大量的临床实验证明 ,青霉素是一种平安的药物 ,但也有一些人对它有过敏反响 ,少数过敏者会发生十分严重的反响 ,甚至|死亡 ,至|今 ,医生给病人打青霉素针时 ,也往往需要先做过敏试验 .与弗莱明时代相比 ,我们今天已能够生产出各类不同的青霉素 ,有口服药 ,有注射剂 .它们能够杀灭更多种的细菌 .一种少见的菌落出现在细菌培养皿上的时机是微乎其微的 ,而要被发现就更难了 ,只有爱思考且细心谨慎的人才可能通过细致的观察 ,不让任何微小的迹象逃过他的眼睛 ,奇迹往往总是这样发生的 .青霉素的发现恰好说明了这一点 .[师]现在 ,就清大家利用桌上的物品通过实验来对蜡烛及其燃烧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 .你可以按课本提示进行探究 ,也可以增加或更改某些实验观察的内容 .并将你观察到的现象描述下来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完毕后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可5~6人)交流自己的观察记录 ,并比拟谁观察到的现象多 ,谁的描述更细致、更准确 .然后取长补短、互为补充 ,准备与其他小组的结果进行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到前面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对学生不同于课本的探究内容教师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并进行评价 .如:有的同学试图去收集蜡烛熄火后产生的白烟 ,并想知道它究竟是什么有的同学用小试管或瓷碟去燎火焰或压住火焰加热 ,结果观察到其外表有黑色物质析出 ,并打滑腻感等等 .[问]通过以卜探究 .你对石蜡有了怎样的了解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得出结论 ,并板书]石蜡为白色 ,常温下呈固态 ,硬度较小 ,密度比水小 ,加热可熔化、汽化 .石蜡能在空气中燃烧 ,燃烧时发光 ,发热 .其火焰分三层 ,其中最|外层的火焰温度最|高 .石蜡燃烧生成新的物质 - -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讲解]我们刚刚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表达了化学学习的以下特点:[教师投影总结并讲解][投影内容如下](1)关注物质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 ,以及如石蜡能否燃烧、其燃烧产物能否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等等 .(2)关注物质的变化 ,如石蜡受热时是否熔化 ,燃烧时是否发光、放热并有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生成 ,等等 .(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即不是孤立地关注物质的某一种性质或变化 ,而是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描述 ,并进行比拟和分析 ,以得出可靠的结论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化学学习离不开化学实验 ,而化学实验的过程又是我们仔细观察和认真分析的过程 .同时 ,它也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处处留心皆学问![布置作业]1.参考课本 "探究活动报告〞的格式写出本次探究活动的报告(注:也可以自己设计报告的格式);2.预习探究活动② -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并在课下练习收集气体的操作 .板书设计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二、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石蜡为白色 ,常温下呈固态 ,硬度较小 ,密度比水小 ,加热可熔化、汽化 .石蜡能在空气中燃烧 .燃烧时发光 ,发热 ,其火焰分三层 ,其中最|外层的火焰温度最|高 .石蜡燃烧生成新的物质 - -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年级| 初三学科化学版本期数内容标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第|一课时〕分类索引号分类索引描述教学法主题词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第|一课时〕栏目名称教案精选供稿老师审稿老师录入一校二校审核第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CO2的反响原理 .(2)探究实验室中制备CO2的装置 .(3)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合理使用课堂资料 ,并会利用这些资料设汁实验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设计装置和制取气体的过程中获取成就感 ,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探究实验室中制取CO2的装置 ,并制取CO2 .教学方法理解资料 -一分析探究 - -归纳总结 - -反思小结 .教具准备教师用具:投影仪 .学生用具:(1)仪器:小试管、药匙、注射器、锥形瓶、平底烧瓶、烧杯、大试管、集气瓶、长颈漏斗、(带导管的)双孔塞及单孔塞、带塞子的弯导管、水槽、酒精灯;(2)药品:石灰石、碳酸钠、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木条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响原理CaCO3 +2HCl = = = =CaCl2 +CO2↑ +H2O二、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局部 .固体和固体反响反响物的状态固体和液体反响气体发生装置液体和液体反响……反响条件〔是否需要加热、加催化剂等〕密度比空气大的 - -向上排气法排空气法气体收集装置密度比空气小的 - -向上排气法排水法〔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响〕二氧化碳和氧气制取实验及相关性质比拟制取原理〔写化学方程式〕反响物的状态反响条件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或小是否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响二氧化碳氧气氢气{讨论}如何判断气体密度的大小 ?用以下仪器组装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三、制取CO2的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参加药品;3.制取收集气体 .[思考]1.如何验证所制出的气体是以CO22.如何验证集气瓶中CO2已收集满四、验证CO2气体的方法(见板书设汁)1.检验方法:将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 ,假设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生成的气体是CO2 . 2.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假设木条熄灭 ,那么说明CO2已收集满 . [探究]1能否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 ?2能否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 ?3能否用Na2CO3代替CaCO3 ?4收集满CO2的集气瓶正放还是倒放在桌面 ?[思考]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是什么[总结]1. 选择反响原理;2.选择适宜的实验装置;3.确定验证气体的方法 .板书设计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响原理CaCO3 +2HCl = = =CaCl2 +CO2↑ +H2O二、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三、制取CO2的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参加药品;3.制取收集气体 .四、验证CO2气体的方法1.检验方法:将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 ,假设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生成的气体是CO2 . 2.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假设木条熄灭 ,那么说明CO2已收集满 .五、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1.选择反响原理;2.选择适宜的实验装置;3.确定验证气体的方法 .。
2012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学背景本教案适用于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教学。
二. 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实验在化学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2.掌握几种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
3.学会如何进行科学实验并进行有效的实验记录。
三. 教学重点1.化学实验在化学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2.化学实验记录的意义和方法。
四. 教学难点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否得到提高。
五. 教学准备1.针对课本内容准备好实验器材、试剂和实验材料。
2.准备好课件,给予丰富的实验例子。
六.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列举化学实验在现代科学中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对本次实验内容进行思考。
第二步:呈现1.利用课件和实验装置进行现场演示化学实验,引导学生了解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2.利用短视频让学生观看化学实验的过程。
第三步:实验操作1.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步骤和实验指导书进行实验操作。
2.在实验中注意引导学生耐心、细致地进行操作和记录。
第四步:资料整合1.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收集,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整理实验数据,让学生对实验过程和要点有更深入的认识。
第五步:探究思考1.分析实验数据,引导学生根据所得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2.提出探究问题,并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第六步:课堂小结1.简要回顾本次实验内容,强调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难点和问题。
2.概括本次实验的目标和意义,并进行思考和总结。
七. 教学反思本次实验教学注重“实验、观察、记录和分析”四个环节,在每一环节都加强了实验思维、观察思维、分析思维和归纳思维的培养。
教师及时掌握了学生的学习状况,采用个别化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顺利完成实验,增强了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的过程具有反复性、矛盾性和发展性,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和思考能力。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1课时)一、【学习目标】1、认识到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方法。
2、把握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3、能体会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
二、【重点与难点】1、对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的体验,学会书写探究活动报告。
2、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使学生领会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三、【教法与教学工具】合作探究法,图示法、多媒体课件以及实验用品。
课时安排(2课时)四、【新课导入】设问: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化学,化学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那么化学又是以什么为基础建立的呢?讲述:大家是否还记得《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我们不要小看这个炼丹炉,其实古代炼丹炼金的作坊就是今天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
五、【教与学合作交流】自学自测:1、化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得到的。
2、古代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通过炼丹和炼金,发明了许多及一些物质的方法,为发展成为一门科学作出了贡献。
3、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实验以及对的观察、记录、分析,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的原理,学习的方法并获得新的化学知识。
活动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一)、蜡烛燃烧实验:(1)点燃前,观察蜡烛为色、体、圆柱形,密度比水,质软,不溶于水。
(2)点燃时,蜡烛火焰分为三层,为、和,温导学设计一、导学目标:1、认识到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方法。
2、把握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3、能体会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对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的体验,学会书写探究活动报告。
2、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使学生领会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牛牛范文的小编为您带来的3篇《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篇一【目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认识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学会细致、准确、客观地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现象。
2、过程与方法:能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中值得探究的问题,并能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情感与价值观: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
实验准备:1、澄清石灰水,水2、蜡烛、小刀、火柴、烧杯(干燥、洁净)、集气瓶、玻璃片、水槽。
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回顾旧识:请举出你了解的生活中的可以燃烧的物质。
思维联想:怎样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实验探究:探究1:观察和描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探究指导:观察方法:运用味觉以外的感觉器官对蜡烛燃烧前、燃烧时和熄灭后进行详细的、客观的观察、描述和记录。
记录方法:课本第九页探究实验报告。
探究观察提示:1、点燃前:观察色、味、状态,形状,硬度,溶于水的性质,是否浮在水面,水里或沉入水底。
2、点燃时:发生了哪些变化?火焰的层次怎样,亮度怎能样,温度高低怎样?怎样证明它的生成物是什么?3、熄灭时:有何现象?迅速用火柴点刚熄灭的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探究参考:1、点燃前:蜡烛为圆柱形,白色固体,半透明,有轻微的气味,质地柔软。
用小刀可切割,指甲可划出痕迹,中心由细线拧成的烛芯,把切下的小块蜡烛放入水中,不溶于水且浮在水面上,说明密度比水小。
2、点燃时:蜡烛能被点燃,燃烧时较安静,并能持续燃烧,有火焰产生,火焰会随气流闪烁、摇晃,火焰上有黑烟向上冲,火焰分层次,上层火焰黄色且明亮,中层较暗,内层底部淡蓝色,把火柴梗放入烛火中,外层火焰处最先碳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1课时)单元分析本课题位于九年级化学上册起始部分,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化学活动与探究实验。
学生在化学课的第一节课上对化学学科有了一个初步印象,知道了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但是怎么研究、利用什么方法研究物质并不清楚,通过这节课将对这个问题有个完整的认识;同时在这节课中,学生将会与化学实验第一次亲密接触,怎么进行实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又是什么,将会直接影响到以后实验探究的学习。
因此,本课是化学实验的基础,对全部初中化学乃至今后的化学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增加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通过对蜡烛燃烧实验的探究,使学生掌握化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其中如何观察实验现象并规范、准确地描述实验现象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2)难点: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推理能力是本节内容的难点本单元教学策略(整个授课过程可[借助教学课件:(2)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目的:帮助教师梳理教学流程。
)第一步:组织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有关蜡烛燃烧等现象进行回忆,并设疑第二步:学生分组实验、记录,教师巡视、指导第三步:交流讨论问题第四步:填写学案、小结教具及媒体1.学生课前准备:提前一天布置家庭小实验。
取一支蜡烛,观察;将蜡烛点燃,观察燃烧过程中的现象,并记录下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初步学习观察和描述化学实验的方法。
2.初步了解实验探究的过程,在教师指导下能根据一定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出结论,学习填写探究(或实验)报告。
3.了解关注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过程等化学学科学习的特点。
4.认识实验对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实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观察实验现象并规范、准确地描述实验现象,掌握化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实验探究的方法。
【情景导入】我们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化学,化学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那么化学是以什么为基础建立的呢?讲述:大家是否还记得《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我们不要小看这个炼丹炉,其实古代炼丹和炼金的作坊就是今天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的化学成果与创造都是在实验室中反复地实验而得出的,所以说要想学好化学就必须重视化学实验。
【课堂探究】探究一:探究实验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问题11:蜡烛燃烧实验探究的目的:观察蜡烛燃烧的变化,并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
问题12:对蜡烛及其燃烧探究的实验过程探究步骤观察物质的性质结论与解释观察蜡烛的制作材料烛芯棉线,外壳石蜡蜡烛由棉线和石蜡制成点燃前观察蜡烛的色、态、形、味无色、圆柱形固体、有特殊气味石蜡的物理性质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很容易切下来石蜡的硬度小将切下的石蜡放入水中浮在水面石蜡的密度较小燃烧时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燃烧的过程及火焰石蜡一边熔化,一边燃烧。
火焰分为三层石蜡具有可燃性取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在火焰上,1 s后取出最外层处先变黑,被炭化外焰温度最高用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蜡烛燃烧有水生成用一只内壁被澄清石灰水润湿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熄灭后将蜡烛熄灭烛芯上有白烟冒出石蜡蒸气被冷凝成固体用火柴点燃刚熄灭的白烟白烟燃烧白烟具有可燃性探究二:探究实验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问题21: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的目的: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第一单元课题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设计一一、课标要求: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二、重点:目标3三、难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排水取集法。
四、实验器材:蜡烛20支、火柴20盒、小烧杯20个、石灰水一杯;水槽20个、木条20根、胶头滴管20只,玻璃片40张、集气瓶40个。
五、课时:2课时。
1、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是()A 计算B 测量C 实验D 推理2、在下列气体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A 空气B 二氧化碳C 氧气D 水蒸气3、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一环是科学实验的设计,设计科学实验的步骤有:⑴充分占有资料;⑵设计合理的方案;⑶明确实验目的;⑷进行科学实验;⑸准备实验器材。
其中正确的步骤是()A ⑴⑶⑷ B ⑶⑴⑵ C ⑶⑴⑸⑷⑵ D ⑴⑸⑵⑷⑶4、用实验探究糖在水中的溶解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第一单元课题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设计一
一、课标要求:
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二、重点:目标3
三、难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排水取集法。
四、实验器材:蜡烛20支、火柴20盒、小烧杯20个、石灰水一杯;水槽20个、木条20根、胶头滴管20只,玻璃片40张、集气瓶40个。
五、课时:2课时。
六、目标实施: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
注化学上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
学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上通过实验得到的。
板书课题2
从三幅图和文字说明,我们知道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通过它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并获得化学知识。
下面我们利用实验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同学们在停电的时候可能都点过蜡烛哪只是借它来照明,看它的亮,同学们是否知道它燃烧消耗了什么物质,生成了什么物质?物质的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前、中、后有什么现象发生?哪我们今天就这个活动来发现和探究这个问题。
讲述烧杯的使用方法
下面分小组进行实验,看谁组观察到的现象最多?
阅读课本第11页。
体会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通过它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并获得化学知识。
阅读课本内容,弄清实验操作及要求
学生倾听,记忆。
探究、观察、交流、记录、汇报
巡回指导,参与活动
老师讲评:
讲述活动报告的书写
评价学生书写的活动报告
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1、讲述课本上的三个知识点
2、讲述并演示排水取气的方法
3、巡回指导,并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
4、引导学生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5、引导学生在全班交流
6、评价
小结科学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资料、进行实验、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各小组汇报探究结果
学生完善、提高,再做一次,体验自己的实验过程及观察能力。
体验到化学学习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书写活动报告
阅读课本
弄清实验探究的步骤
活动探究,并记录实验现象。
相互交流,完善活动报告,并得出结论。
各小组汇报活动中记录的实验现象和探究结论以及问题探讨。
体验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体会探究活动的步骤和方法
七、信息反馈:
1、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是()
A 计算
B 测量
C 实验
D 推理
2、在下列气体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A 空气
B 二氧化碳
C 氧气
D 水蒸气
3、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一环是科学实验的设计,设计科学实验的步骤有:⑴充分占有资料;⑵设计合理的方案;⑶明确实验目的;⑷进行科学实验;⑸准备实验器材。
其中正确的步骤是()A ⑴⑶⑷ B ⑶⑴⑵ C ⑶⑴⑸⑷⑵ D ⑴⑸⑵⑷⑶
4、用实验探究糖在水中的溶解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