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校体育教师激励机制现状调查与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35.75 KB
- 文档页数:3
第2章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2.2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2.2.1绩效考评制度不完善,激励缺乏系统性我国大部分高校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开始了教师业绩评估工作的管理实践,一般都对教师实施了工作定额制度,进入21世纪,大部分学校实施了以“按需设岗、按岗聘任、以岗定薪、优绩优酬”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工作。
教师业绩评估成为检查教师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兑现岗位津贴、形成激励机制的一项必要而关键的手段,但是很多学校未能落实贯彻到位,习惯于传统管理模式,制定一套标准来考核所有教师,考核结果不理想。
(l)业绩量化体系本身不合理量化体系应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文件,由于高校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机构设置,不同职能部门分管教师的教学、科研等工作,在制定绩效考核体系时,往往各执一端,缺乏系统规划,各自制定考核教师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文件,涉及教师各类工作项目的权重设计缺乏统筹考虑,甚至出现交叉矛盾;业绩指标本身也不够科学、客观。
从表2.6中可看出量化体系本身存在的问题:作为一所省属重点高校,对广大教师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是“项目”中的“D级”、“C级”和“B级”也即努力奋斗一下有望实现的目标,但是其分值设置的偏低,不足以激励教师充分努力和进取,而对“A级”设置的分值又过高,根据本校和教师的现实情况又很难有达到者,因此失去意义;随着科技的日益全球化发展和论文期刊的动态变化,有些能代表论文成果水平的因素(国外发表和SCI他引次数、CJCR他引次数的影响力等),因量化体系未能给予重视和体现,不利于教师发表高水平的论文,推出高水平的成果。
(2)考评制度缺乏分级分类管理随着高校的快速发展,高校不断地引进各类师资,师资结构呈现出多层次化。
一方面大部分已走上教授、副教授岗位的老一辈教师,他们忠诚于教育事业,能吃苦,责任心强,己取得一定成绩,工作环境求稳定,执著于事业获取更大的成就。
另一方面新引进的大量年轻教师,一般学历较高、思维活跃,创新性强,但他们的需要尚未稳固下来。
试析福建省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论文关键词:工作满意度体育教师心理福建高校论文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对ms位福建省高校体育教师进行调查,从中了解到福建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及特点,结果表明:女教师的工作满意度高于男教师;不同年龄的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存在着显著差异;高学历者对工资待遇、工作压力和工作环境的满意度低于低学历者;工作满意度的高低与职称的高低成正比关系.0引言工作满意度是一个和工作生活质量相关的问题、是组织成员态度的一个特殊部分、即对特定对象的情感判断.这种态度影响人的行为、甚至身体健康.教师“工作满意度”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它是教师对其工作与所从事职业以及工作条件与状况的一种总体的、带有情感色彩的感受与看法.它不仅与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密切关系、而且与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关系.体育教师的工作非常有特色,与其它科目相比体育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形式、教学环境和承受的工作压力是有差异的,而在不同教育阶段,上述方面也会有明显差异了解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状况对于增进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和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在考虑工作满意度地域性、时间性的基础上,参照已有的工作满意度测评量表,设计调查问卷,了解福建省高校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及特点,以期达到增强学校体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方法与测量工具向福建省15所本科院校(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学院,闽江学院、福建工程学院、莆田学院、华侨大学、泉州师院、厦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漳州师院、龙岩学院、三明学院)体育教师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5份,回收率92. 5 %,其中有效问卷178份.其中男性97人,女性81人;35岁以下55人,35 -45岁86人,45岁以上37人;博士5人,硕士62人;学士111人.1.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1.3测验工具设计工作满意要素总和评定量表.量表的编制分三个步骤:1)对高校体育教师实际工作中的满意因素进行假定性分析.假定影响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的因素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具体为:①工作成就感.如体育教师工作中的成就感即所做工作得到认可和赞扬,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和兴趣,工作的发展前途等;②工作压力感.如体育教师工作中的强度、难度,包括继续教育、教学、科研以及职务晋升的压力等;③公平的报酬.工作中产生的价值与工作的实际是否一致,利益分配的公开性与公正性,晋升的机会及职称评定的公平性等;④人际关系.包括体育教师工作中的领导关系、同行或同事的关系,以及师生关系等;⑤外部环境.包括国家的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体育教师在全社会的地位,高校与经济的结合,居住区域的生活环境等;⑥体育教师人格与工作的匹配,即个体的人格特点与职业环境的匹配程度。
浅析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完善与创新随着高教发展的不断壮大,高校教师的队伍越来越庞大,而高校教师队伍的素质的提高对整个国家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但是,当前高校教师队伍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教师的流失率比较高、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够等等,这些问题都与高校教师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和创新有关。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完善与创新,就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升教师待遇、加强教师培训、优化教学管理、完善考核督导机制、着力构建人才梯队和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等。
一、提升教师待遇对教师而言,合理、公正的待遇是一种关键的激励机制。
只有提高教师的待遇,才能够给教师更多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提高他们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促进他们的工作稳定性和创造性。
可以通过增加工资、提高福利待遇、改善工作条件和配备高质量的教学设施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待遇水平。
并且,对于教授高档课程、取得重要科研成果、获得教学评优的教师,还可以通过奖金、青年教师证书、职称晋升等方式,加强对他们的认可和鼓励。
二、加强教师培训教师培训机制也是高校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只有具备前沿的教学理念、系统的教学方法和专业知识,才能够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学校应该提供补贴,鼓励教师参加教育培训课程和研究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
同时,学校还应该策划长期的培训机制,让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实践和提高,从而更好的适应高校教学的变化。
三、优化教学管理教学管理的优化也可以成为激励高校教师的手段。
管理者应当充分调研各种问题,制定出最有效的管理策略。
建立良好的课堂管理和教学课程质量保障体系,激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同时,还应当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加大教师评价力度,并且积极帮助新老教师之间互相沟通,让教师之间的交流不断增加。
四、完善考核督导机制考核是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重要环节,可以评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绩效。
为保证考核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属性考核打分标准严格合理,同时督导也需要注重方法科学合理,采用多种考试方式,包括教育问卷、教育观察、教学录像等多项方式,同时还应充分发挥由学生组成的旁听团的优势,用学生视角评估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教师实际情况。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现状反思与创新构想论文成动力的意思。
激励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斯蒂芬·罗宾斯在《组织行为学》一5中认为:激励是“通过高水平的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意愿,而这种努力以能够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为条件”。
在该定义中激励包含着一个因素:即努力、组织目标和需要。
努力足强度指标,包括努力的强度和努力的质量;组织目标是努力的方向和目的;需要是一种内驱力,它会产生寻求行为,去寻找能满足需要的特定日标。
1999年,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率先进行的校内分配制度改革,拉开了高校实行教师激励机制的序幕。
国内高校随之纷纷仿效,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上作积极性。
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和高教改革的内在驱动,原有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已难以适应高校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其存在的问题与弊端,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聘任制度、绩效考核、报酬体系和民主管理四个方面:1.教师聘任制度不健伞。
目前很多高校还沿袭着原来的教师职称评聘制度,造成了用人机制的僵化。
由于职称评聘制度是“一次评定,终身享用”,并且与教师的各项福利、待遇相挂钩,所以职称已经成为了教师的一种身份象征有条件要评,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评。
教师管理部门为了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往往采用论资排辈的方法评聘,妨碍了评聘的公平性和竞争性由于这种人事管理体制的限制造成了高校教师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没有竞争、缺乏活力的用人机制,妨碍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的推行与实施。
2.教师考核手段不科学。
为了测量教师的劳动,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量化的岗位聘任考核制度。
但片面地强调量化手段,却违背了高校管理和教师工作的内在规律。
就教学和科研工作而言,高水平的成果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然而量化考核在某种程度上使得教师和科研人员必须为积累一定的成果而疲于奔命,从而缺乏必要的思考、积淀及创新的时间,很难做出高水平的成果;另一方面,这种过于细化和绝对化的量化考核指标,导致很多教师在科研卜急功近利,互相之间争抢科研经费,协作精神、奉献精神明显下降。
高校教师教学激励机制问题与对策摘要:在重科研、轻教学大环境下,完善高等学校教学激励机制对于激发教师教学积极性,提高大学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文章从高校教师聘任制度不健全、高校教师报酬与教学质量相关性不高、职称评定中教学与科研激励机制失衡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教学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指出应完善教师聘任制度、健全薪酬计算制度、改革职称评定制度等,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
关键词:教学激励机制;高校;教学一、引言自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教育改革逐步深化,高等教育的辐射人群越来越广,高校扩招在满足大众接受高等教育需求的同时,也面临着教育资源被稀释,教育质量严重滑坡等问题。
此外,近年来重科研轻教学的风气在国内高校愈发浓重,科研成果无论在职称评定还是在项目经费收益上都远高于教学成果。
虽然个别高校为激励教学设立高额一线教师奖项,但是对于重科研轻教学风气的改变杯水车薪。
2018年,教育部在四川成都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对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完善高等学校教学激励机制,对于改变当前重科研轻教学的氛围,提升高校教师教学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教学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一)教师聘任制度不健全。
市场经济对高校教师的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相比计划经济年代高校教师一心一意教书育人,钻研教学技能,如今更加注重提高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
高校教师的论文数量、研究课题等因素都影响着教师的聘任指标,绝大部分高校在聘任教师时都会优先参考其科研成果,即只有科研成果才是教师聘任的硬实力,这就直接导致一部分科研能力一般,但是教学能力一流的高等教育型人才被淘汰进入社会其他行业。
(二)教师报酬与教学质量相关性不高。
高校教师工资一般由国家工资和岗位津贴两部分构成,其中国家工资与教师的职称直接挂钩,与教师日常教学绩效无任何关联,由国家统一规定,岗位津贴是教师所在高校的可控部分。
教师工作激励机制调研及改进建议一. 调研背景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责任越来越重要。
而很多地方的教师工作激励机制却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一些教师失去了工作的激情和积极性。
因此,对教师工作激励机制进行调研和改进,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孩子们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 教师工作激励机制的现状当前,教师工作激励机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薪资待遇不合理:教师的薪资待遇往往不能与其努力和贡献相匹配,导致一些教师缺乏积极性。
2. 职称评定不公平:一些地方的职称评定标准不够科学合理,给了部分教师晋升职称的机会,造成了教师之间的不公平竞争现象。
3. 培训机会不足:一些教师缺乏继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机会,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三. 教师工作激励机制改进建议为了改善教师工作激励机制,提升教师的积极性和工作质量,以下是一些建议:1. 合理提高薪资待遇:可以根据教师的教学能力、学历和工作年限等因素制定薪资待遇的标准,激励教师更好地教学。
2. 建立公平的职称评定机制:完善职称评定的标准和流程,确保评定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减少不公平竞争现象的发生。
3.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增加教师的培训机会和资源,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4. 建立优秀教师表彰奖励制度:设立各类奖励机制,鼓励优秀教师在教育教学领域取得突出成绩。
5. 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待遇,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关怀。
四. 教师工作激励机制改进的重要性改进教师工作激励机制对于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的薪资待遇和公平的评定机制能够激励教师更加努力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而丰富的培训机会和优秀教师奖励制度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同时也为其他教师树立了榜样,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五. 改进教师工作激励机制的需求当前,不少教师缺乏工作激励,导致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情逐渐降低,这无疑对学生的教学效果产生了不利影响。
2013-01高教前沿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周大力魏光霞目前,高校教师激励机制虽然有了较大改善,但由于过去形成的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加之对高校教师的个体没有进行系统而深入的分析,其教师激励机制仍有许多不太完善或不太科学的地方,无法满足高校发展需要。
因此,探讨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这对于高校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当前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在高校激励机制的长期实践与探索中,通过其影响因素进行多维分析,从众多的变量中进行提炼,得出了当前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总结为以下三点。
1.激励主体职能履行存在缺失高校管理者在激励机制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但其职能履行的缺失影响着激励效能的发挥。
首先,高校激励经费保障不足。
其次,激励政策执行不力。
比如,在高校薪酬分配中,参考的因素有工龄、学历、职称、职务等,即使教师业绩不一,但是只要岗位相同,职称相同,其薪酬方面差距不太大,这样一来,使得教师感到自身的劳动价值没有在薪酬分配中得到体现。
2.激励客体的特殊性限制了激励制度的正确实施教师是高校激励过程中的客体,处于被动的位置,但因教师的特殊性而最终限制了激励制度的正确实施。
首先是高校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和创造性,他借助于自身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的长期积累,通过不断学习,将本身储备的知识借助教学或科研等形式,传授给学生,这种无法控制或监督的教师工作,给激励带来实际困难。
其次,教师思想的独立性。
再次,教师需求的多样性。
3.激励环境不完善激励环境包括社会经济等宏观因素,也包括高校组织、体系、财务、学术等中观因素,还包括高校的各种人际关系等微观因素。
在这些环境中,有某些不合理的环境因素直接或间接地给高校激励机制造成困扰。
比如,激励过分强调教师的成果,因此,高校教师为了某种成果而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论文发表或课题研究上,忽视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抑制了教师创造性潜能。
还有就是高校的分配机制不太健全等原因,教师间因利益争夺而引发的冲突等也时有发生,加之高校教师没有参政议政等权力,最终导致激励效能不高。
高校体育教学中激励机制的实践与思考研究作者:何春林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09年第20期一、对激励机制的认识实践证明,一个人在受激励时,他的能力可以发挥出90%以上甚至超常发挥,未受激励时往往只能发挥出30%以下。
在一般管理学文献中,将激励定义为“调动人们积极性的过程”,这种定义虽然简单,却非常明了地指出了激励的本质,即激励的核心在于调动人的“积极性”。
人们提及的激励理论更多的是内容型激励理论,从激励的心理基础来看,所谓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从行为动机的内在驱动力—需要的角度来研究。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人们是按照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需要的顺序排列。
二、体育教学中激励机制的实践(一)切实可行的目标激励根据我国2010年远景目标,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成才规律,提高整个民族的身体素质水平,学校体育制定了总体目标,这个目标的精神并不只对学生个体的,而更多的是赋予了一种社会的责任,因此我们在体育序言课中,着重强调学生肩负的社会使命感、责任感,肩负的提高整个民族综合素质历史重任,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体育锻炼意识和动力,提高学生的价值取向。
当然,在注重社会目标的同时,在体育教学中更应体现学生个体目标和具体项目目标成分,使个人行为与社会目标相一致。
在确定个体目标和具体项目目标时,给予学生富有挑战而具有切实可行的目标定位,使学生感到目标不可能“唾手可得”,而需要“跳起来”才能达到目标的最终实现。
以“立定跳远”为例,开学初对所有学生进行原始成绩测试,以此成绩为依据,根据各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了超过原始成绩4-12厘米的考试目标,通过一学期有计划、有目标针对性的教学,5%的学生超过原始成绩12厘米的目标,28%的学生超过8厘米,62%学生超过6厘米,79%的学生超过4厘米。
有了明确的、可行的目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比以前提高了很多;同时,教学的气氛活跃了,喝彩声、掌声多了;教师的勉励、同学的鼓励使班级的团队精神更具凝聚力。
浅谈高校体育教学中激励教学法的运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体育课程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体质,提升运动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领导力和坚韧意志。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往往缺乏激励机制,学生缺乏动力和热情,影响了教学效果。
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运用激励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转变,激励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
通过搭建激励机制,为学生设立明确的目标、奖励机制和评价标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积极性。
探讨高校体育教学中激励教学法的运用对于促进学生能力的充分发展,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意义体育教学中的激励教学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就感。
通过激励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研究高校体育教学中激励教学法的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高校体育教学中激励教学法的运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动机,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效果。
高校体育教学中激励教学法的研究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
通过激励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研究高校体育教学中激励教学法的运用还可以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深入研究高校体育教学中激励教学法的运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2. 正文2.1 激励教学法的概念激励教学法是指通过创设鼓舞学生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
激励教学法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激动学生的内在驱动力,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校体育教学激励机制的实践与思考作者:陈恭鑫来源:《现代交际》2017年第12期摘要:激励机制的运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所以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也被提倡。
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管理体系,将教学效果最大化,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生活当中。
运用激励机制开展体育教学,有利于保证学习质量,提高学习效率。
本文总结了激励机制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而后提出高校体育教学运用激励机制的主要做法,供广大同仁借鉴参考。
关键词:高校激励机制体育教学实践思考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2-0131-01激励,我们从字面意思理解为激发和鼓励,高校体育教学运用激励机制正是通过鼓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当中,目的在于变被动为主动,并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激发自己的创造性。
激励机制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十分明显,有利于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水平,保证高校体育教学质量。
一、激励机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一)变被动为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主动学习与被动参与的学习效果大相径庭,能够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的学生多数都爱好体育,对这门学科充满期待与好奇,这类学生都拥有强烈的求知欲,因此他们会主动地、自发地进行学习。
而学习意愿不高,比较被动的学生就需要教师采取激励机制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与求知欲,帮他们形成学习目标,从而变被动为主动,这类学生应用激励式教学学习效果较好。
(二)有助于明确教学目标,更好地完善教学过程体育本身是一门比较有趣的学科,但是众口难调,体育教师也不能保证自己的学科和授课风格能赢得所有学生的喜欢,但是激励机制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建立不同的学习目标,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不同情况不同对待。
(三)运用激励机制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表扬与肯定是促进师生关系的重要方法,激励机制的核心也正在此。
尤其是高校体育教学,运用激励机制,可以让师生更加信任彼此,尤其是在完成一些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激励机制的效用则更加明显。
完善高校教师教学激励研究及对策高校教师教学激励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对于高校教师而言,激励不仅仅是工作的动力,更是对其教学成果的肯定和认可。
本文将从高校教师教学激励的现状出发,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完善高校教师教学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高校教师教学激励的现状在当前高等教育的环境下,高校教师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教学压力,例如教学质量评估、科研任务、学生评价等。
现实中存在着一些现象,使得教师的教学激励经常受到质疑和挑战。
教学质量评估存在着一定的主观性,教师的教学成果并不一定能够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
教师的科研任务日益繁重,使得大部分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之间难以平衡,从而影响了其教学效果。
学生评价也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有时候过分注重教学方式和态度,而忽视了教学成果。
这些现象使得高校教师的教学激励体系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亟待加以解决。
二、高校教师教学激励存在的问题1.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公正。
目前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主要依赖于学生的评价和学校的督导评价,但是学生评价存在着主观性和不客观性的问题,而学校的督导评价也难以做到真正的全方位评价,使得教师的教学激励缺乏有效的依据。
2.科研任务过重。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教师的科研任务也日益加重,让大部分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之间难以平衡,从而影响了其教学效果。
教师可能因为科研任务而忽视了教学,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3.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现有的激励机制主要以教学成果作为评判标准,而忽视了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式,使得教师只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
三、对完善高校教师教学激励的对策1.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应该在教学评价上进行改革,构建科学公正的评价体系,可以利用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手段,从而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2.调整教学与科研的比重。
应鼓励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之间合理平衡,可以通过减轻科研任务、增加教学任务等方式来促进教师的教学效果。
教师激励机制优化的研究与实践教师激励机制的优化对于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增强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教育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研究和实践教师激励机制成为了教育管理者和决策者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当前教师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优化建议及实践案例等方面进行系统探讨。
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多种心理学和管理学理论。
例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类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在教育领域,教师的激励需求不仅包括经济收入,还包括职业发展、社会认同和个人成长等。
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构建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需充分考虑教师在职业生涯各个阶段的需求变化。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也为教师激励机制的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其认为,影响个体满意度的因素可以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对于教师来说,保健因素如合理的薪酬、良好的工作环境及职业安全感等虽不足以提升工作积极性,但缺乏这些要素将导致教师的不满。
激励因素如成就感、成长机会、认可度等,则能够激发教师的内在动机。
因此,在优化教师激励机制时,管理者不仅要关注保健因素的保障,还要着重提升激励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的教师激励机制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激励措施单一、缺乏个性化以及激励效果难以评估等。
很多学校仍然采用传统的薪酬激励方式,忽视了对教师内在发展需求的关注。
这种短视行为不仅难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反而可能导致教师的流失和职业倦怠。
研究表明,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与教学效果密切相关,满意度高的教师在教学中更具创造力与热情。
为了优化教师激励机制,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建立多元化的激励体系,将经济激励与非经济激励结合起来。
经济激励包括基础薪酬、绩效奖金等,而非经济激励则可以通过提供专业发展机会、职业晋升通道、表彰优秀教师等方式实现。
例如,可以设立“年度优秀教师”评选,通过颁发奖状、奖金和荣誉称号等形式,给予教师充分的认同感和成就感。
浅谈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现状摘要:我国高等院校的发展已经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在对国家人才的培养和输送中提供了大量的资源,是一个良好的教学平台。
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决定院校发展平稳性的是教师资源,教师的工作态度与工作积极性的强弱表现对高等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与机遇。
教师激励制度是高校教师责任意识、保持教师工作稳定性、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的积极性等的基础制度,作者在本文中主要研究高校教师激励制度的发展概述、发展必要性、发展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这些部分来论述高校教师激励制度的现状。
关键词:高校教师;激励制度;发展现状1 我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发展概述我国高校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对于我国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是因为我国的人才培养平台不断的提高和丰富,加强了人才发展的质量和速度。
我国高校的人才发展正是因为教师素质的提高才不断的得到了自身素质的不断加强,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发展,高校之间的文化建设与教学质量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这些竞争也加剧了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的不断升华与发展,尤其是高校教师的薪酬管理与绩效考核制度,高校之间的竞争在教学平台中的提高加强了教师个人的能力与素质,在当前环境下高校部分教师出现了职业厌烦的心理疾病,从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能力上存在不足,在教师的教学水平上存在缺点和偏差,教学责任心不足,高校管理者存在较大的缺陷,工作积极性也不够强大,需要采取一些措施紧急救助与扶持,要采取相应措施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与责任感,发挥教师的主动性教学能力与创造能力,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兴趣,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校的人才培养与教育充满发展动力,让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充满活力。
2 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发展必要性高等院校作为高层次人才的荟萃之地,肩负着知识创造、文化传承、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重任。
由于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变得越来越专业化,而教师工作管理机制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仍在许多方面习惯性地沿袭传统的人事管理方式。
浅谈对学校体育教师激励机制分析与研究论文关键词:体育教师激励机制方法论文摘要:学校体育教师的培养是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已经成为加强体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对体育教师的激励机制的研究中,首先对教师的需求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对体育教师的激励的具体方法。
体育教师需求因素就是用于调动体育教师积极性采用的各种满足体育教师需要的方相;。
对激励体育教师需求因素的提取,必须建立在对体育教师个人需要进行调查、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不同的体育教师都会有不同的需求,根据体育教师下同的需求因素制定适合体育教师的激励方法。
1体育教师不同的需求因素1.1生理需求。
对食物、金钱和住房等需求都是生理需求,这类需求的级别最低,划门在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之前,总是尽力满足这类需求。
如果体育教师还在为生理需求而忙碌时,对于这一类的体育教师激励方向应该努力满足生理需求进行激励,基于这种假设,即体育教师教学工作的目的是为获得更多的报酬驱动平时的教学和比赛工作,教学巨作关心主要如何提高收人、工作的舒适等等,所以激励这一类的体育教师时,主要方法是试图利用增加比赛津贴、改善教学条件和提高福利待遇等来激励体育教师提高教学的积极睦。
1.2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
和生理需求一样,在安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之前,人们唯一关心的就是这种需求。
印讨于体育教师而言,安全需求表现为本职工作的稳定性以及有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退休福利等。
对于这一类的体育教师激励的主要方向是满足安全需求,在管理中着重利用这种体育教师对安全需要,强调工作中规章制度、职业保障、福利待遇,并且能够保证体育教师下会轻易失业。
1.3社交需求。
社交需求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
当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社交需求就会突出出来,进而产生激励作用。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中,这一层次是与前两层次截然不同的另一层次。
**高等院校体育教师激励机制的研究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激励理论摘要:体育教师在高校的教学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体育教师在高校往往属于“弱势"群体,许多合理需求得不到重视,而且在饱受非议中工作,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因此,高校必须结合有关需求激励理论,从体育教师的独特需求出发,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师的激励机制。
XX 在当今,**行**业都充满着竞争和压力,教师职业也不例外.在从古至今人们都对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
近年来,教师由于长期工作压力而得不到及时缓解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已经是一个带有全球性的普遍问题。
我国教师职业倦怠呈上升趋势,日渐引起了学和学工的关注.在素质教育成为的主旋律的今天,体育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全面的人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又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有其自身特有的倦怠来源.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使体育教师在素质教育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其职业倦怠来源及其对身心的消极影响有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研究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缓解策略具有现实和理论意义.XX1体育教师职业的特殊性XX1.1体育教师在上课形式上有自己的特点,以户外身体活动为主要表现形式一般老师以脑力劳动为主,而体育教师的劳动从表现形式上看,绝大部分由示范动作、保护帮助、组织练习、纠正错误和场地布置等体力劳动构成的,但构成这些劳动的实质却是大量潜在的脑力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付出.XX 1。
2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施加适度的运动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使不同的心理素质和个性特征得以提高,达到育体和育心的效果;另外由于学生体质、性格、技能的明显差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个别辅导、区别对待,这与其它教学相比,体育教师的劳动量要大得多.XX1.3在同等条件下,体育教师除了完成校内的体育课,还要承担大量的群体活动、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等工作;还要面向、学校进行**种校际间的交往、竞赛,包括邀请体育教师帮助组织、裁判、等方面工作;仅就校内部分而言,他们的劳动范围就比一般教师大.体育的开展,也需要体育教师给予技术传授和,这些对扩大学校在上的影响和作用是广泛而深刻的.XX2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涵义激励机制是在组织中,激励主体系统地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并使之规范化和相对固定化,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构、方式、关系及演变规律的总和.科学的激励机制能够极大地调动活动参与者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使人全面,从而使活动获得良好的效果。
福建省高职学院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及激励机制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随着国家全民健身意识的不断提高,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普遍认识和重视。
福建省高职学院作为一所专注于职业教育的高等院校,其体育教育也具有其特殊的意义和重要性。
然而,当前仍有很多福建省高职学院的体育教师在工作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满意度问题,如工作压力大、工作量大、职业发展空间小等方面。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也会降低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从而影响学生的体育教育质量和学习效果。
因此,研究福建省高职学院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及激励机制,既有助于了解福建省高职学院体育教师的现状和问题,也有利于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促进福建省高职学院体育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福建省高职学院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并结合其个人背景和工作特点,探讨其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激励机制和改进策略,促进福建省高职学院体育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教师的满意度提升。
具体内容包括:1. 研究背景和意义。
介绍研究的起因、背景和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2.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对工作满意度和教师激励机制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综述分析,并提出研究的基本假设。
3.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对福建省高职学院体育教师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描述分析,探讨其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激励机制和改进策略。
4. 研究结果。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描述分析,得出福建省高职学院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工资、职称晋升、教学荣誉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激励机制和改进策略。
5. 结论和建议。
根据研究结果,结合相关理论和文献,对福建省高职学院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问题和激励机制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改进措施,以促进福建省高职学院体育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研究的创新性本研究有如下创新点:1. 针对福建省高职学院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问题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