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界的10大地理思想》读书心得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5
《改变世界的10大地理思想》读书心得
常安一中宋艳波无意间在学校借了少有的地理类书籍,但却就是用心的著作。首先正如译者后语所说的,编者认为地理学的研究的对象就是地球,或者更确切的说就是物质景观,使得上述的各种联系有了物质基础;其次就是编者认为由地球迸发出的思想,首先改变我们的知识领域,使得我们观察与思考这个世界或者这个世界的某一部分发生变化(即就是柴老师所讲的影响认识论),再反过来极可能转化为物质景观的变化,这种思想避免了西方地理学内部长期存在的自然科学与人本主义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接近中国读者的辩证法哲学观。
本书另辟蹊径,从地理学的思想角度将地理学统一在各种关系与联系之中——人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地方之间的联系、人与地方之间的联系。从书中的许多特别重要的地理概念,地图,环境决定论,人地关系,人类调适,中心的理论,城市群等,地理学家具备特殊的视角,地域性,等级概念、空间中要素的相互依赖及其空间组织。且都就是大家所写,可以瞧作就是地理学高级科普著作。
本书分为3章,世界的表达,人类的家园的世界,相互联系的万千世界
第一部分:如何描绘世界不仅仅反映我们能够观察到什么,也能够使我们以新的观点观察与
理解这个世界,因此有可能改变世界。
第二部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就是地理学永恒的论题。环境在
影响全球人类生活方面起着强
有力的作用;同时,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之初就在改变着地球。
第三部分的就是功能区,中心地与城市群构成离散的地方之间相互作用的本质与基础。
结论:地理学家将学生带到实地去教她们如何读懂地方。通过仔细的观察,学生们学会认识景观之间的联系——如工人阶级,中产阶级的房子,工厂、有毒废物的堆放处等。第二,地理学教育学生不同地方特征,通过帮助人们去理解地方之间的共性与特性,地理学使得人们理解地方之间的多样性。
两种区域比较的方法,研究区域都在威斯康星州西南部。蒙特利尔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图代表形式法,强调空间的一致性;联系或者腹地图代表功能区,强调空间组织。
法国地理学家利恩·格特曼在1960年左右使得城市群这个名词广为人知。这个术语有两种解释方法,其一就是用于命名格特曼的原始研究领域,即已经城市化的美国东北部;其二就是一般性词汇用于描述大城市区域合并的而成的城市发展第一个连绵不断的区域。
我喜欢该书谈到地方感这个论题,因为地理学中文化地理学之所以能够站的稳,不就是靠着很多实际运用,但却就是能够有众多建树,就就是其道出了很多地方感的东西。
1.无视地方,李尔王在拉斯维加斯(或者您可以说就是世界之观)
2.地方感
3.地理学中的地方史
4.完美地方感的消失
5.现代主义与无地方性
6.后现代主义地方的复活
7.地方感VS地方欺骗
8.一种有害的地方感
9.真实的尺子——地方的共性
与其说就是对该书的解读,不如说就是该书给于我这个地理学者的一个启示,就就是我们应该对于我们的知识体系熟悉,我在其中读书的时候,感觉到城市群这个概念经常说,比如我写过武汉城市圈,但就是我却对于城市群的概念来源都不知道。这样的研究与学习就是危险的,正所谓,知道历史才能创造历史。我感觉这个启示,让我对自己心中的地理知识进行一个梳理,目的就是做到有条理,有逻辑,且就是有梯度的。正所谓,每个理论知识或者观念,都必须有前提的,我感觉我们这样塔式知识体系,在地理学中就是讲的很少,至少连这样的提纲都没有让我们这些年轻学者能窥视地理学奥妙。这本书作了一个剖面尝试,我试图列一个提纲,适合地理学,尤其就是人文地理学者进阶的路子。方法有简单与复杂,那么理论也有简单与复杂。
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点,才能很好吸收更多知识,本来我们的大脑就已经很平面了,然后不断赛东西,就变成垃圾堆了。
分为理论与实践,理论按照帕蒂森的4个传统,就就是空间传统(空间组织与空间结构),人地关系;地域研究传统;地球科学传统。
地图,气象地图与GIS等就是地理学家的最先作为,描述客观世界的空间关系与结构。
世界为什么需要地理学?地理学真正为了世界做了什么?(除了在地图上所有要素标上名字?)
我们只有努力的改进这个工具,才能确保工具有生命力。
本书文章内容精悍,论述条理清晰,“术语负担轻”,不仅仅适合地理学的业内人士,也适合非地理读者,让人们能更好地了解我们人类自己,学以致用,提高处理人类与地球环境之间关系的能力,共建与谐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