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综合收益及其他综合收益的理解
- 格式:pdf
- 大小:636.90 KB
- 文档页数:2
何谓“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第七条中提出了“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其他综合收益,是反映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
其他综合收益概念的引入充实了利润表的内容,更加全面地反映了企业在报告期间内的经营成果。
在实务工作中,通常的做法是在没有计入利润表而直接反映在所有者权益的事项中进行甄选,汇总符合其他综合收益定义的事项,并列示在利润表中。
应划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圈内项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2006)》的规定,涉及其他综合收益的事项主要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以及现金流量套期工具利得或损失。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的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应当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符合其他综合收益的定义,一方面形成了一项利得或损失,另一方面并没有在损益表中予以确认。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的规定:“企业对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时,折算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产生主要由于对以外币列示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时,对于不同的财务报表科目采用不同的汇率进行折算引起的,该部分差额本质上属于企业的一项利得或损失,只是由于无法分配到具体的财务报表科目而一并列示在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中。
因此,此差额也符合其他综合收益的定义。
现金流量套期工具利得或损失: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的规定:“现金流量套期满足运用套期会计方法条件的,套期工具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应当直接确认为所有者权益,并单列项目反映。
”上述事项符合其他综合收益的定义,应当在利润表中予以列示。
其他综合收益的理解企业在计算利润表中的其他综合收益时,应当扣除所得税影响;在计算合并利润表中的其他综合收益时,除了扣除所得税影响以外,还需要分别计算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其他综合收益和归属于少数股东的其他综合收益。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和损失。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
2.可供出售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的汇兑差额形成的利得和损失。
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可供出售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如果期末的公允价值以外币反映,则应将折算后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间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3.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形成的利得和损失。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投资单位按其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
4.存货或自用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形成的利得和损失。
企业将作为存货或自用的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
5.金融资产的重分类形成的利得和损失。
企业因持有意图或能力发生改变,使某项投资不再适合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应当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6.套期保值(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形成的利得或损失。
7.与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相关的所得税影响所形成的利得和损失。
在实务中存在着这样的误解,认为当期所有在“资本公积一其他资本公积”科目下核算的项目,都属于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内容,但事实并非如此:1.股份支付所形成的所有者权益变动不能作为其他综合收益列报。
企业根据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授予职工或其他方的权益工具,应按确定的金额记入“管理费用”等科目,同时增加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行权日,按实际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计算确定的金额,将其从“资本公积一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转入“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一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等科目。
其他综合收益含义及涵盖内容的探讨2021年6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以下简称“解释3号”),其重大特点之一就是,对利润表列报和披露进行了适当调整,全面引入综合收益的理念,要求在利润表中净利润的基础上增加其他综合收益项目,要求在附注中详细披露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及其所得税影响,以及原计人其他综合收益、当期转入损益的金额等信息。
解释3号公布后,执行新准则的上市公司2021年报都按此进行了列报和披露,但笔者阅览多份上市公司2021年年报后,发现各公司对什么是其他综合收益,其他综合收益包括哪些明细项目存在不同的理解,其他综合收益所包含的内容更是五花八门。
究其原因,关键是对综合收益,其他综合收益的含义,披露的目的等原理不甚了解。
一、其他综合收益的含义谈其他综合收益这个概念,首先要明确综合收益的定义,但我国会计准则(包括解释3号)并未对综合收益作出明确界定。
而国际上,对综合收益则有明确定义。
1980年12月。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其第3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首次提出了综合收益(comprehensive Income)这一全新概念,并定义为:企业在报告期内除去股东投资和分配股东款以外的交易、事项和情况所产生的一切权益(净资产)的变动。
1997年,FASB正式公布了其第130号财务会计准则《报告综合收益》,明确了综合收益包括净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
其中:净收益仍由收益表提供,只反映已确认及已实现的收入(利得)和费用(损失);其他综合收益则涵盖那些已确认但未实现、平时不记人收益表而在资产负债表部分表述的项目,包括外币折算调整项目、最低退休金负债调整、现金流套期保值衍生物的利得或损失、可销售证券的利得或损失。
综合收益的理想内涵为建立在“资产负债观”基础之上的报告期内企业与所有者以外的其他各方之间的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净资产的变动额,突破了收益表的局限,把全部已确认但未实现的利得或损失纳入财务报表中;很好地结合了“当期经营利润观”和“满计当期损益观”,并加以应用;突破了传统会计收益的实现原则,引入了公允价值,使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的使用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财会类价值文档精品发布!
其他综合收益的理解[会计实务优质文档]
企业在计算利润表中的其他综合收益时,应当扣除所得税影响;在计算合并利润表中的其他综合收益时,除了扣除所得税影响以外,还需要分别计算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其他综合收益和归属于少数股东的其他综合收益。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和损失。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
2.可供出售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的汇兑差额形成的利得和损失。
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可供出售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如果期末的公允价值以外币反映,则应将折算后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间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3.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形成的利得和损失。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投资单位按其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
4.存货或自用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形成的利得和损失。
企业将作为存货或自用的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
5.金融资产的重分类形成的利得和损失。
企业因持有意图或能力发生改变,使某项投资不再适合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应当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6.套期保值(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形成的利得或损失。
7.与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相关的所得税影响所形成的利得和损失。
试析利润表中的“其他综合收益”一、相关名词定义及解讀(一)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会计准则规定未在当期损益中确认但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各项利得或损失。
(二)综合收益,是指企业在利润表中反映的净利润与其他综合收益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相加后的合计金额。
(三)纳税调整,是指在会计核算的利润总额与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之间产生差异时,按照会计服从税收的原则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通过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或调减应纳税所得额,消除会计与税收之间的差异。
二、其他综合收益的核算方法按照會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和一般流程,凡是应列入财务报表集中、汇总反映的经济业务,发生时均应编制记账凭证,登记在按会计科目序列排列的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中,尔后根据总分类账,结合明细分类账编制各种财务报表。
但是,无独有偶,在其他综合收益中核算的不计入当期损益的企业利得或损失,发生时并没有专门会计科目进行汇集和登记,而是直接与其他核算内容一并计入“资本公积”科目中。
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则先编报表附注,将不同内容的其他综合收益明细项目,分类排列编制其他综合收益的明细表,并同时按照所得税预期税率计算出该项目的所得税影响,作为其他综合收益的减项,再减去各该项目“前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当期转入损益的净额”,小计后与其他明细项目“小计”加总,作为填报利润表“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的依据,无须像利润表的各个损益项目那样按照损益科目发生额分析填报。
不过,会计人员应当在“资本公积”科目中单设“其他综合收益”明细科目,以便于该项目的附注披露和报表列报。
《其他综合收益明细表》格式请见本文“第五部分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和披露”。
三、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行损益其他综合收益(一)特点1.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涵义不能重分类进损益,是指相关事项发生时,一般会导致企业资产、负债和相对应的资本公积的增减变动,计入资本公积的利得或损失以后期间随着与其他资本公积的终止确认而自然终结,有时或按规定要求,将相关利得或损失转入当期未分配利润。
企业的其他综合收益(一)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其他未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
(二)其他综合收益的核算内容其他综合收益包含两类:一是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二是以后会计期间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
1.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
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主要包括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导致的变动,以及按照权益法核算因被投资单位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变动导致的权益变动,投资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确认的该部分其他综合收益项目。
2.以后会计期间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
以后会计期间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主要包括:(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除减值损失和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其他综合收益”科目,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损失,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2)可供出售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的汇兑差额。
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可供出售非货币性项目,如果期末的公允价值以外币反映,则应当先将该外币按照公允价值确定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再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进行比较,其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具体来讲,对于发生的汇兑损失,借记“其他综合收益”科目,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对于发生的汇兑收益,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贷记“其他综合收益”科目。
(3)金融资产的重分类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
为采用成本或推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重分类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或账面价值作为成本或推余成本,该金融资产没有固定到期日的,与该金融资产相关、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仍然应当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在该金融资产被处置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财政部2009年6月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财会[2009]8号),其中第七条对利润表的列报内容与方式做出了适当调整,首次在财务报表中引入综合收益指标,要求在利润表中增列“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
在利润表中报告综合收益,有利于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但是该解释对其他综合收益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未做出明确规定,这给实践中上市公司相关信息的列报带来了困扰。
本文在剖析综合收益内涵的基础上,界定了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条件和内容,期望为实务工作中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提供有益的指导。
一、综合收益内涵综合收益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第3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提出,它被定义为“一个主体在某一期间与非业主方面进行交易或发生其他事项和情况所引起的权益(净资产)变动”;1997年,FASB发布第130号财务会计准则“报告综合收益”,将其划分为净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两个部分,并为综合收益的报告提供了单表式、两表式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式等选择,但回避了综合收益确认与计量两个最为敏感的问题。
纵观国际上改革收益表的思路,无一不是先构建一个框架,然后通过制定具体的会计准则往里面填充内容。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反映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反映企业净利润与其他综合收益的合计金额;企业应当在附注中详细披露“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及其所得税影响,以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当期转入损益”的金额等信息。
综合收益体现了会计报表确认思想上的“资产负债观”,只要能引起所有者权益变化(除所有者与企业交易外),都属于其核算范畴,它不仅包括经常项目还包括非经常项目,既可能来源于经营活动又可能来源于投资、筹资等活动,既反映已实现收益又反映未实现但按准则规定已确认的潜在收益。
二、其他综合收益的内涵和列报条件在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下,“其他综合收益”是指报告期内满足所有者权益确认和计量条件、能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由企业与非业主方面进行交易或发生其他事项和情况所产生的、当期不确认为损益,但未来影响损益的利得和损失。
关于“其他综合收益”“综合收益”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有几条规定是值得重视的,尤其是第3条“高危行业企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第4条“企业收到政府给予的搬迁补偿款”的会计处理意见。
其中最值得重视的,就是第7条意见,即:对利润表的调整,增设“其他综合收益”、“综合收益总额”这2项。
这是一条不小的转变。
相当多的投资人比较重视利润表,不重视资产负债表;重视当期收益,不重视潜在收益及长期盈利能力。
所谓的“其他综合收益(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在FASB那儿早有规定,“综合收益总额”被FASB称为“累积其他综合收益(Accumulated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
这样,将影响综合收益的因素,纳入了损益表正表之中报告,就足以引起投资人的重视了。
投资界的人喜欢用PE法来估值,其实不同收益的性质其差异是极大的,总而言之,按照是否是“主要经营活动”、“经常性”可以将经营活动分为4类:1、持续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收益;2、非持续经营活动产生的收益、利得和损失;3、异常利得及损失;4、此前期间的损益表报告金额调整真正对我们估值及对企业内在价值有见解的信息,就是第1类收益——持续经营活动产生的收益,这也是损益表的主体。
按美国FASB的处理,报告收益的报表,可以分为2张表:净收益表及综合利润表,净收益表报告经常性的收益及非常性损益,综合利润表则在此基础上再报告直接计入股东权益的未实现利得及损失。
综合利润表的格式如下:一、净利润二、其他综合利润(扣除所得税后的净值)的核算1、外汇交易调整2、未实现的证券持有利得和损失期间内产生的未实现的持有利得减:对纳入净利润中的利得重新分类调整3、最低养老金负债调整4、其他合计:综合利润(损失)国内的报表中,其实股东权益变动表的第3部分——本期增减变动金额,已经报告了这一块“综合利润”,其中第3部分“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列出了4种情形:i.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金额;ii.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影响;iii.与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相关的所得税影响;iv.其他。
浅议我国会计准则中的综合收益观综合收益是在经济学收益基础之上采用会计方法衡量的企业收益,相比传统的会计收益,它所能反映的企业收益将更为全面详细。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综合收益观念的阐述,对我国会计准则中的综合收益做了简要的概述,并进一步说明了我国引入综合收益理念的意义。
【关键词】收益综合收益利得和损失会计信息质量一、综合收益概念收益的概念最早来源于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书中,他认为收益就是在保持原有资本前提下可以消费的额度,在他看来收益就是财富的增加。
后来经济学家希克斯给出了一个比较一般性的收益概念,他在著作《价值与资本》中提到收益是指期末资产在保持期初财富的前提下,一个人所能消费的最大金额。
在早期的商品交易活动中,单独核算收益的理念并不流行,企业主一般通过期末资产总额减去期初资产总额来确定所赚取的财富。
随着复式簿记的逐渐应用,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有关收益的确认和计量问题,主要的想法就是将经济活动中所实现的收入与为实现这些收入而耗费的成本相互匹配,二者之差就是企业的收益。
20世纪3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互分离,为此企业就要通过积累利润来向股东分红,因而收益的确认对企业来说尤为重用。
之后随着企业之间所涉及的经济交易活动越来越复杂,为适应经济环境,人们开始通过不断地完善会计收益的确认计量制度以便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并使其不断地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会计收益观越发的显示出其举足轻重的地位。
综合收益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收益概念,它是在结合了经济收益和传统会计收益后以经济收益为基础提出来的,综合收益主要是在实务中尽最大的可能利用会计上的确认计量方法,将传统名义货币下的收益在考虑了货币价值变动因素后还原为实际意义上的收益。
1980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首次引入了综合收益这一会计要素,并给予了明确的解释,即综合收益是企业在会计期间,在除所有者投资和企业主派给所得以外的交易或事项引起的一切权益变动。
综合收益的具体内容
综合收益
是指企业在某一期间除与所有者以其所有者身份进行的交易之外的其他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变动。
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反映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相加后的合计金额。
其他综合收益
是指企业根据其他会计准则规定未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
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应当根据其他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分为下列两类列报:
1.在合并利润表中,企业应当在净利润项目之下单独列示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损益和归属于少数股东的损益,在综合收益总额项目之下单独列示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和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
2.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主要包括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导致的变动、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中所享有的份额等。
3.以后会计期间在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主要包括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以后会计期间在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
浅议综合收益综合收益会计理论是收益会计理论的最新发展,本文指出了综合收益的概念,并比较了综合收益和传统的会计收益。
在对综合收益优缺点的分析基础上,指出了综合收益观在我国应用的前景。
标签:综合收益传统会计收益优缺点应用前景综合收益会计理论是收益会计理论的最新发展,是公允价值计量理论在收益会计中的运用。
它也是国际会计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近年来,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广泛使用、高科技的迅速发展等,使得会计计量属性从历史成本走向公允价值,出现了大量已确认但未实现的损益项目(如持有利得或损失)。
传统的财务报告损益表以实现原则为基础,反映的只是以净收益表示的已确认并实现的财务业绩,无法全面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业绩,因此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等组织纷纷提出改革措施,认为业绩的概念是一个全面收益或综合收益,由此产生了综合收益的概念。
一、综合收益的概念根据FASB 1980年在第3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即SFAC3《企业财务报表的要素》的解释,综合收益是指“一个主体在某一期间与非业主方面进行交易或发生其他事项和情况所引起的权益(净资产)变动。
它包括这一期间内除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外,一切权益上的变动。
”1997年,FASB发布了SFAS130《综合收益》,综合收益被定义为“在某一期间内,除所有者投资和向所有者分配以外的原因,所导致的权益的全部变动。
”因此,除了按GAAP确认的净利润以外,综合收益还包括其他项目,例如根据SFAS52,由于合并外国分支机构导致的未实现折算利得和损失;根据SFAS133对预期的交易进行现金流量套期保值产生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等等。
综合收益是对传统会计收益在经济学上的改造。
根据希克斯的定义,经济收益的数额取决于财富的含义和计量,财富不仅包括有形的物体和提供的劳务,而且也包括个人所拥有的所有未来服务潜能,从这种服务潜能中一个人可以获得未来收益,是未来收入的资本化价值。
由此可见,经济收益力求对所有构成资本的资源进行计价,这种计价是以预测为基础的,充分的考虑了时间的因素,是面向未来的,与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完全相关。
综合收益综合收益(Consolidated Income)是指除所有者的出资额和各种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以外的各种收入。
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1980年在第3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3)(企业财务报表的要素)(后为1985年发布的SFA C6所取代)的解释,综合收益是指“一个主体在某一期间与非业主方面进行交易或发生其他事项和情况所引起的权益(净资产)变动。
它包括这一期间内除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外,一切权益上的变动。
”简介综合收益的组成部分。
第6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认为:“虽然综合收益中各种来源的现金是同质的,但它们却可能在稳定性、风险性和可预测性上有所不同。
就是说,各种来源的综合收益特征可能彼此悬殊,这表明需要综合收益的各种组成内容的信息”。
FASB将综合收益分为基本组成部分和中介组成部分。
前者包括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
收入和费用主要产生于核心交易和事项,受管理当局控制;利得和损失是边缘性或偶发性交易以及其他事项和情况的结果,基本不受管理当局控制。
后者包括毛利额、税前经常性收益、经常性经营收益、盈利、净收益等。
后两者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盈利和净收益的关系为:盈利+前期会计调整项目的累计影响=净收益。
产生背景(一)传统会计收益的缺陷传统会计收益的报告模式是以实际交易为基础,以收益实现原则、历史成本原则、配比原则为规范的。
尽管传统会计收益客观、可检验和谨慎,但却是许多人为规则的产物。
因此,一直受到众多批评。
表现在:(1)坚持收益确定的实现原则,使计算的收益并非企业的全部收益,即未包括未实现的持产损益;(2)以现时价格计量收入、以历史成本计量费用,使成本未能得到真正回收,造成虚盈实亏;(3)历史成本计价使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资产仅是过去未分摊资产成本的余额,使资产负债表失去了意义;(4)稳健原则和配比原则都基于主观因素,使计量结果缺乏可比性。
配比原则还使得资产负债表出现了递延借项和递延贷项等模糊概念。
浅谈综合收益2006年2月新准则颁布了,无疑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发展,有创新,有突破,当然也有遗憾。
虽然新准则中没有明确提出综合收益的呈报及编制问题,但是我们也看到了一些重大变化,诸如公允价值遍地开花、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计量问题、价值变动等等变化已经用铿锵有力的事实宣布我国的会计收益已经向着综合收益迈出了实质性的坚实一步!新准则没有象国外很那样,先提出综合收益呈报问题然后解决确认计量问题,而是直接涉及了一部分确认和计量问题,这种先挖渠后开闸的做法是我们新准则的灵活与创新。
综合收益是会计殿堂里的一颗冉冉升起的璀灿的明珠,有待我们去开拓去探究。
一、综合收益的发展1776年,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中提出了收益的概念,1890年,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将收益的概念定格为“财富的增加“,并引入了企业,提出了区分”实体资本和增值收益的思想。
1946年,希克斯在《价格与资本》中指出收益是指在保持期末和期初同等富裕的情况下,可以消费的最大金额。
这些都都是经济学收益观。
随着会计学的产生和发展,会计学收益观也应运而生,会计学收益观是指在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的会计假设基础上,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运用会计学的专业方法,确定企业在一定期间实际经济交易的成果。
由于会计学收益观,具有明显的客观性、可验证性和可操作性,因而很快便得到迅速发展。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会计学的发展,随着人们对会计收益的确认、计量和分析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了传统收益的缺陷:会计收益没有考虑物价变动、持有得利、商誉以及它们价值变动对企业收益产生的影响,而只是追求可靠性、可验证性和可计量性,这显然是满足不了使用者的客观需求和要求。
于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会计学界又开始研究和发展收益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后,各种金融工具及其衍生工具纷至踏来,跨国公司不断涌现,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企业的经营活动日趋复杂,传统的遵循历史成本原则,配比原则和谨慎原则的收益再也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甚至各种人为操纵利润事件也层出不穷,种种冲突种种缺陷迫使会计学界不得不重新审视传统会计收益理论,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学界开始尝试提出,当相关性和可靠性发生予盾时,可以牺牲一点儿可验证性而增加相关性,并以此为切入点,试图形成一种全新的收益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