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管理制度-采血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 格式:docx
- 大小:16.19 KB
- 文档页数:1
检验科院内感染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院内感染的防控工作,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科室和部门,包括医务人员、患者及陪护人员。
第三条医院院内感染是指在医院内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在医院内传播和感染的现象。
第四条医院院内感染防控的宗旨是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控制院内感染的传播,保障医院内的安全。
第五条医院院内感染防控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综合性、系统性的措施,全面提高医院院内感染的防控水平。
第六条医院院内感染防控工作应坚持科学依据,依法依规进行,按照“预防、控制、消除”分阶段进行。
第七条医院院内感染防控工作的实施,要注重科学指导、规范操作、及时响应、强化管理,确保制度的严格执行。
第八条医院院内感染防控工作由医院院感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以及各科室和部门共同负责。
第二章医院院内感染的预防措施第九条医院院内感染预防的措施包括:(一)加强手卫生管理,医务人员在患者接触前后、操作前后,必须进行手卫生操作,保持双手清洁;(二)加强环境清洁消毒,定期对病房、手术室、诊疗室等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环境卫生;(三)加强医疗器械的消毒和灭菌,对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正确处理;(四)加强空气质量监测,保证医疗机构的空气质量符合标准;(五)加强医务人员的健康管理,严格执行健康检查和健康教育工作;(六)加强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发现传染病疫情及时报告并采取控制措施。
第十条医院院内感染预防的主要措施包括:(一)推行“无菌操作”,医务人员在进行手术及操作时,必须采用无菌操作技术;(二)推行“无菌包埋”,手术室内的所有医疗用品必须进行包埋处理;(三)推行“消毒隔离”,对传染病患者要进行隔离治疗,并对其周围环境进行消毒处理。
第十一条医务人员在进行各项医疗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医院的相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无误。
第十二条医院院内感染预防的文件记录、汇总和分析应定时进行,重要信息要及时报告医院院感科和管理委员会。
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基本制度3篇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基本制度11、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业务院长领导下,由院内感染管理办公室负责按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组织实施,各科室院内感染管理小组及兼职监控员负责日常工作。
2、医院职工应自觉遵守医院感染管理规定,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3、医务人员进行诊疗或护理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和消毒隔离制度,不得随意简化或变更操作程序。
4、临床医生按院内感染诊断标准对所经治的病人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对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人应完整、准确地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
兼职监控人员于每月30日对本科当月院内感染监测资料进行汇总,认真填写“院内感染月报表”,于次月6日以前报院感办。
5、各科室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并定期进行效果监测。
6、一旦发生院内感染暴发,科室在迅速控制感染流行的同时,应上报院感办,并严格保存检品协助采样,由院感办进行检测,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隐瞒或拒绝采样。
7、凡医院内使用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医疗卫生用品及消毒药械在购进前必须经院感办对其生产厂家进行“三证”审核,对其产品质量进行监测,合格后方可由相应的主管部门进购,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违反本规定自行购入,对使用中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医疗卫生用品及消毒药械,院感办将继续进行监督。
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基本制度21、认真贯彻执行《医院感染管理方法》、《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消毒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2、建立健全业务副院长领导的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组织,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及时解决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配备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并认真履行职责。
3、加强对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采取前瞻性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综合性调查方法,定期汇总、分析监测资料,全面掌握医院感染发病率、常见感染部位、危险因素、高危科室等情况,从而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当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应积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取切实有效的控制措施,遏制医院感染的流行与爆发。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篇一(一)工作人员1、严格控制手术室人员数量,私人物品一概不得进入无菌区。
面部、颈部、手部有感染者不得进入手术室。
上呼吸道感染者,如必须进入手术室时,应戴双层口罩。
2、凡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更换手术衣裤、鞋、帽、戴口罩、头发、内衣领及袖边、裤边不得外露;外出必须穿外出衣鞋。
手术完毕,衣裤、鞋等须放到指定地点。
3、手术室一切物品概不外借,防止发生院内交叉感染。
4、手术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二)清洁与消毒1、手术室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拖布及一切卫生用品要分开使用,并有明显标志。
2、每周彻底清洗手术间一次。
室内物品全部用含氯消毒溶液擦拭。
3、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器械车、升降台、麻醉桌、无影灯、窗台等。
保持地面、桌面、墙壁及手术间各种物品清洁,无尘,无血迹。
4、手术完毕及时打扫手术间,桌面、地面,物品表面用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并行空气消毒。
5、每月对灭菌器进行生物监测一次,空气、手、物体表面进行细菌培养一次,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再次复查。
6、无菌与有菌物品分开放置。
无菌物品由专室或专柜保存,并有明显灭菌标记及灭菌日期。
无菌物品一经开封不得超过24小时。
干式无菌持物钳有效时间为4小时,并注明开封日期及时间。
7、手术间使用原则为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污染手术,特殊感染手术应在专用手术间进行。
手术开始后,各手术台的一切物品不得交叉使用。
8、手术台上的各种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压力蒸汽或环氧乙烷),使用前必须经两人核查灭菌日期或灭菌标志。
9、手术室平车内外不得交叉使用。
10、凡污染敷料、废弃组织等应放在黄色防渗漏塑料袋内,集中焚烧处理。
(三)特殊感染手术终未消毒措施特殊感染患者手术,各科室应提前与手术室联系,并在手术通知单上注明感染名称,以便于合理安排手术。
处理原则:严密隔离,选用敏感的消毒液;无行预消毒,后清洗、灭菌,必要时行双灭菌。
1、澳抗阳性手术处理(1)手术间挂隔离标志,专用消毒物品及浸泡桶,门口备鞋套。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篇一」一、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门诊病人就医特点以及疾病不同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二、严格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病人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到指定隔离室诊治,并做好必要的隔离和消毒三、接触每一例患者前后应洗手或进行手消毒,所有诊室必须设置流动水、洗手液、速干手消毒液,干手纸巾,严格手套使用指征,禁止戴手套使用手消毒液。
四、各诊室应定时通风,每日诊疗结束后进行空气消毒,做好消毒记录。
五、诊疗桌,诊疗椅、诊疗床等每天清洁,物体表面如电脑键盘、鼠标等应每日清洁,必要时用50gL含氯消毒剂擦拭。
六、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或其他可疑污染时,对于含少量血体液(<10n1)等物质溅污,可先用吸湿材料将其清除,如污渍已干涸,可使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去,然后使用含消毒液的抹布擦拭污染表面,作用30min。
对于被血体液(>10m1)等污染的物体表面,用含有效氯20xx-5000g/L消毒液的抹布覆盖污染物上吸附清除后用200mg/L含消毒液漫泡的抹布以污染表面为中心,由外向内擦拭物体表面,作用30min。
消毒过程有记录。
七、一般诊疗用品如血压计、听诊器应保持清洁,每日使用后用75%乙醇或500mg/L有效氯溶液消毒,血压计袖带每周清洗消毒一次,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应立即清洁消毒晾干备用八、所有急救器村必须在消毒有效期内使用,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并且清洁保存。
消毒用含氯消毒液现配现用,每日监测,在规定时间内使用。
注射用小包装皮肤消毒液使用时间不超过7天。
九、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置双层黄色型料袋中,进行有效封口后由专人密闭运送。
严格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
密闭转运、无害化处理和交接、登记等工作。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篇二」按照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规及相关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医疗废物分类存放,警示、标识清楚。
采血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室内布局合理。
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
2、医务人员进入室内应衣帽整洁、戴口罩,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3、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带一垫。
操作前后须洗手或手消毒。
4、酒精、碘伏使用小包装,密闭保存,打开时注明开启时间,使用时间不得超过一周。
5、使用中的消毒剂有品名、浓度及更换日期标签,并对其浓度进行化学监测:含氯制剂每天监测一次,戊二醛每周监测一次,须记录监测结果。
6、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规定,医疗废物分类投放,专人收集。
7、台面、地面每日清洁、消毒2 次。
8、每天开启紫外线灯照射消毒60分钟,记录并累计使用时间,超过1000 小时应更换灯管。
每周用95%酒精纱布擦拭灯管2次。
9、小心操作,预防刺伤。
不慎发生刺伤及被病人血液、体液喷溅入眼或污染非完整的皮肤粘膜时,应立即按规定进行处理并报告。
医疗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确保医疗卫生安全,保障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健康,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医疗感染管理是指医院对医院内感染的监测、预防和控制工作,包括感染监测、感染预防、感染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第三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科学、规范、严谨的原则,全面落实各项管理责任,确保医疗卫生安全。
第四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分级负责制,各级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有关工作,各科室、医务人员负责认真履行管理责任。
第五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是医院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务人员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切实做好各项管理工作。
第二章医院感染监测第六条医院感染监测是指对医院内感染病例的监测和分析工作,包括感染病例的报告、调查、统计、分析等环节。
第七条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必须建立健全监测机制,明确监测范围、内容、方法、时限等,确保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第八条医院感染监测工作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各科室、医务人员负责认真履行监测工作。
第九条医院感染监测应及时准确,对发现的感染病例要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及时报告给主管部门。
第十条医院感染监测结果要及时向医务人员通报,加强对重复发生的感染病例的监测和分析,探索原因,加强预防措施。
第三章医院感染预防第十一条医院感染预防是指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和传播,包括制定感染控制政策、加强医务人员的感染预防培训、提供感染预防用品等措施。
第十二条医院感染预防工作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对感染预防的重视和意识,确保规范操作和使用感染预防用品。
第十三条医院感染预防要建立健全感染控制政策和制度,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标准,确保预防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十四条医院感染预防工作要重点针对高危人群,采取定期体检、健康宣教、定期检测等措施,及时发现感染隐患和处置。
第十五条医院感染预防工作要定期组织对医院环境、设备设施、消毒灭菌等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医院环境的卫生安全。
采血点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布局合理
实验室和处置室应设在污染区。
二、血液及血液成分应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血站供应。
三、必须严格按卫生部颁发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四、采集患者自体血、储存血液和治疗性血液成分置换术应在Ⅱ类环境中进行
五、保持环境清洁2次
染应及时用高效消毒剂处理。
六、储血设备应专用于储存血液及血液成分1次
七、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巾一带。
八、工作人员上岗前应注射乙肝疫苗
九、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收集、密闭转运、无害处理和交接登记等工作。
采血点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院内感染管理制度一、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和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和防治法实施细则》及《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医院成立院内感染控制委员会,全面领导院内感染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监控网,以医院住院患者和工作人员为监测对象,统计住院患者感染率。
三、感染管理办公室医护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科病房及重点科室工作,做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微生物学监测,督促检查预防院内感染工作。
四、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院内感染漏报率的调查,督促病房如实登记院内感染病例,杜绝漏报。
五、分析评价监测资料,并及时向有关科室和人员反馈信息,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率,将院内感染率控制在____%以内。
六、经常与检验科细菌室保持联系,了解微生物学的检验结果及抗生素耐药等情况,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七、加强院内感染管理的宣传教育,宣传院内感染监测工作的意义和监测知识,提高医护人员的监控水平。
八、拟定全院各科室计划并组织具体实施。
九、协调全院各科室的院内感染监控工作,提供业务技术指导和咨询,推广新的消毒方法和制剂。
十、对广大医务人员进行预防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做好有关消毒、隔离专业知识的技术指导工作。
病房感染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总则》的有关规定。
2、在院感科的指导下配合做好各项监测,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监测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3、患者安置原则应为。
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4、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每周空气消毒一次,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每月大扫除一次。
5、病人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____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
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并装入红色塑料袋,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物品。
6、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
检验科及实验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 引言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新发疾病,它是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
检验科及实验室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建立健全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对于保障医疗安全至关重要。
2. 目的及范围本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并控制检验科及实验室内发生医院感染,确保患者、医护人员和访客的安全。
本制度适用于该医院的检验科及实验室管理。
3. 责任与义务3.1 检验科和实验室负责人应当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负总责,并组织相关人员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3.2 检验科和实验室员工要按照相关规定,参加医院组织的感染管理培训,增强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认识和责任感。
3.3 检验科和实验室员工要自觉遵守各项感染控制措施,如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严格执行洗手消毒等。
3.4 检验科和实验室员工要主动报告发现的疑似或确诊的医院感染病例。
4. 设备与环境管理4.1 检验科和实验室应配备符合卫生标准的检验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4.2 检验科和实验室的工作区域应保持干净整洁,及时清理和处理医疗废弃物。
4.3 检验科和实验室应定期进行环境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 材料与试剂管理5.1 检验科和实验室应对所使用的材料和试剂进行管理,保证其质量和安全。
5.2 材料和试剂的采购应符合相关规定,并进行验收,确保产品的合格和无菌。
5.3 材料和试剂的使用过程中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交叉污染。
6. 检验样本及标本管理6.1 检验样本和标本应妥善收集、标识和保存,确保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6.2 检验样本和标本的运输和存储要符合相关规定,避免交叉污染。
6.3 检验样本和标本的处理应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保证其质量和安全。
7. 感染控制措施7.1 检验科和实验室要建立健全的感染防控制度,包括手卫生、环境清洁、消毒灭菌等方面的措施。
7.2 检验科和实验室员工要按照相关规定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进行定期更换和消毒。
医学检验科采血室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Ⅰ目的
规范医学检验科采血窗口各项感染预防控制工作。
Ⅱ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医学检验科。
Ⅲ制度
一、布局合理,分清洁区和污染区。
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和标准预防原则。
三、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台面湿式擦拭,每日2次,有污染随时消毒。
每日中午紫外线照射消毒1小时,并做好登记。
四、抽血做到一人一针、一巾、一带、一管,每人次抽血后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五、采血后患者使用的棉签按医疗废物处理,防止患者带出医院或随地丢弃。
六、工作人员上岗前注射乙肝疫苗,定期检查乙型肝炎病毒抗体水平。
七、接触血液应戴手套,脱手套后进行手卫生。
一旦发生体表污染或锐器刺伤,应及时处理。
八、废弃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废血和血液污染物应分类收集统一回收处理。
Ⅳ参考依据
1.《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制度》(国卫办医函〔2019〕480号)
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
一、总则为了保障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健康,预防和控制采血室医院感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采血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采血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2. 采血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1)制定采血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2)监督、检查、指导采血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3)组织培训、宣传采血室医院感染防控知识。
(4)对采血室医院感染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处理。
三、采血室环境与设施1. 采血室应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设有采血区、样本处理区、消毒区等。
2. 采血室环境应达到II类环境要求,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
3. 采血室设施应齐全,包括采血床、采血椅、无菌物品柜、废弃物容器等。
四、工作人员管理1. 采血室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定期参加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
2. 工作人员进入采血室前应穿工作服、换工作鞋、洗手。
3.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配备完善的手卫生设施。
4. 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实施标准预防。
五、样本采集与处理1. 严格执行样本采集操作规程,确保样本采集过程的无菌性。
2. 采集后的样本应立即进行标识,并按照要求进行处理。
3. 废弃物应分类收集,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理规范进行处理。
六、消毒与隔离1. 采血室环境、设施及物品应定期进行消毒,消毒方法应符合国家卫生规范。
2. 对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应采取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3. 对感染病例或疑似感染病例,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并进行调查、处理。
七、监测与报告1. 定期对采血室环境、设施、物品进行微生物学监测。
2. 对采血室医院感染事件进行及时、准确的报告。
3. 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
八、奖惩1. 对在采血室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医院感染事件的责任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采血室院感的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采血室院感的管理,确保医疗安全,提高服务质量,制订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的采血室院感管理工作。
第三条采血室院感是指在采血室内因接触病人或使用被污染的器具等活动所引发的感染。
第四条采血室院感管理的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第五条采血室院感管理工作应当遵循便于实施、符合法规、科学合理、保证有效的原则。
第六条采血室院感管理工作是采血室主任的专项任务,由专人负责。
第七条采血室主任应当定期进行员工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员工防范院感的意识。
第八条采血室主任要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合理安排人员分工,保证在院感事件发生时及时有效地处理。
第二章采血室院感的预防第九条采血室应当定期进行院感风险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医疗人员接触疾病患者的频率、空气质量、医疗废物处理等。
第十条采血室应当建立规范的开诊收闭房制度,严格控制陪同人员和外来人员进入采血室的条件。
第十一条采血室应当加强患者信息管理,确保患者病情、诊断等信息不外泄。
第十二条采血室应当保持室内卫生,做好消毒工作,确保医疗器械的清洁和消毒。
第十三条采血室应当配备充足的个人防护装备,并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的防感染培训。
第十四条采血室应当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和处理工作,确保废物不外泄。
第十五条采血室应当建立院感事件上报制度,确保院感事件及时上报、处理。
第十六条采血室应当对院感事件进行追踪调查,并及时纠正导致院感事件的原因。
第三章采血室院感的管理第十七条采血室主任负责制定院感管理制度,明确医护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第十八条采血室应当定期组织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采血室内卫生、医疗器械消毒情况、医护人员个人防护措施等。
第十九条采血室应当建立规范的器械管理制度,明确采血室内各种医疗器械的使用标准和清洁消毒流程。
第二十条采血室应当建立完善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确保医疗废物按规定分类、存放、运输和处理。
第四章采血室院感的应急处理第二十一条采血室主任应当建立完善的院感事件应急预案,指导医护人员在院感事件发生时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
一、总则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抽血室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消毒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抽血室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本制度的制定、实施、监督和评价。
2.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抽血室主任、护士长、医护人员组成,负责以下工作:(1)建立健全抽血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2)定期对抽血室进行医院感染风险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3)对抽血室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其防控意识;(4)定期检查抽血室消毒、隔离、无菌操作等情况,确保各项操作规范;(5)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报告、调查、分析和处理。
三、抽血室环境与设施1. 抽血室应设在通风良好、光线充足的地方,保持室内整洁、卫生。
2. 抽血室应配备必要的消毒设施,如消毒液、消毒纸巾、手消毒剂等。
3. 抽血室应设置专用废物处理设施,如医疗废物垃圾桶、锐器盒等。
四、抽血操作规范1. 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患者安全。
2. 操作前,医护人员应戴好口罩、手套,洗手并做好手消毒。
3. 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采血针、采血管等医疗用品,避免交叉感染。
4. 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保持环境整洁,避免尘埃飞扬。
5. 操作后,医护人员应将用过的医疗用品放入专用废物处理设施,并进行手消毒。
五、医院感染防控措施1. 加强抽血室消毒工作,每日进行空气消毒、物体表面消毒,并做好记录。
2. 定期对抽血室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监测,确保手卫生达标。
3. 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及时报告、调查、分析和处理,防止疫情扩散。
4. 加强抽血室环境监测,对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进行定期采样检测。
5. 定期对抽血室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其防控意识。
六、奖惩制度1. 对严格执行本制度,在防控医院感染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科室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医院感染事故的个人和科室进行严肃处理,追究相关责任。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1、一次性针灸针在有效期使用;2、一次性针灸针用后,医院统一回收焚收处理。
重复使用的双灭菌。
3、无菌持物钳干式保存,每4小时更换1次,并注明起用日期和时间。
4、医务人员每次针灸治疗后认真洗手,接触特殊传染病患者用75%酒精消毒双手。
5、消毒液每天现配现用,保持有效浓度。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21、布局合理,洁污分开,通风良好,物流由污到洁,强行通过,不得逆流。
2、定点定时收集污物,避免在病房清点,盛放容器应洁污分开,并每日清洗消毒。
3、认真执行衣物清洁的规章制度,分类清洗。
工作服单独洗,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应单独消毒、清洗。
消毒用500mg/L含氯制剂浸泡30min,传染病污染的衣物封闭运输,先消毒后清洗。
4、清洁物品专区专柜存放。
5、工作环境保持卫生,定时开窗通风,每日用清水擦拭桌、椅、工作台面、地面二次,每周大扫除。
污染区用消毒液擦拭。
6、洗衣池(机)做到定期消毒,特别是洗可能有传染性的衣被后,就用90℃以上的热水或500mg/L含氯制剂消毒。
7、做到勤洗手,勤换工作服。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3一、布局合理,严格划分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区域之间标志明确,人物流向符合要求。
二、分设生理、隔离待产室、产房;急诊产房按感染产妇对待。
三、医务人员应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及手卫生规范,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隔离措施。
四、一次性用品与高压蒸汽灭菌物品按有效期长短分别从里到外分柜放置。
一次性用品严禁重复使用。
五、产前应做HbsAg、抗-HCV、抗-HIV等检测。
阳性者及急诊产妇在隔离待产室待产、隔离产房接生。
六、一次性医疗用品应在有效期内使用,且不得重复使用。
非一次性诊疗器械必须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供应,科室不得有自备包。
七、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各种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注射室/抽血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措施
一、医务人员上班着装整洁,操作时戴好口罩、帽子。
二、医务人员操作前后应进行手卫生,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三、注射、采血等有创操作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用。
四、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一次性医疗器械、器具应一次性使用,使用前应检查包装的完好性,有无污损,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五、抽出的药液和配制好的静脉输注用无菌液体,放置时间不应超过2h;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不应超过24h。
无菌棉球、纱布的灭菌包装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应超过24h;干罐储存无菌持物钳使用时间不应超过4h,如有污染立即更换。
六、碘伏、复合碘消毒剂、季铵盐类、氯已定类、碘酊、醇类皮肤消毒剂应注明开瓶日期或失效日期,连续使用最长不应超过7d,使用中保证使用浓度及防止污染。
盛放消毒剂进行消毒与灭菌的容器,应达到相应的消毒与灭菌水平。
七、应保持清洁、通风良好,使用空气消毒机或紫外线照射消毒二次,并有记录。
空气消毒机过滤膜每月清洗一次,有紫外线灯的每周用75%酒精擦拭紫外线灯管一次。
物体表面和地面采用清洁剂辅助清洁的湿式卫生方式,每天2次。
如遇有血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
八、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分开放置,医疗垃圾放置在黄色垃圾袋内,锐器放入锐器盒内,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容器的3/4时应封
口,由专人密闭收集、运送,统一处理。
隔离患者的医疗废弃物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中,并及时密封,统一收集处理。
血库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制度一、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____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症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消毒或灭菌处理。
二、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
耐热、耐湿物品灭菌首选物理灭菌法;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
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化学灭菌法,如环氧乙烷灭菌等,内窥镜可选用环氧乙烷灭菌或____%戊二醛浸泡灭菌。
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的方选化学方法。
三、化学灭菌或消毒,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灭菌、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
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要求进行监测。
更换灭菌剂时,必须对用于浸泡灭菌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
四、病人使用的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面罩、管路等要一人一用一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并干燥保存于消毒物品柜内。
湿化瓶应为灭菌水,每日更换或消毒。
呼吸机的螺纹管、湿化器、接头、活瓣通气阀等可拆卸部分应定期更换消毒。
五、手部皮肤的清洁和消毒执行____部《消毒技术规范》(____年版)。
六、地面的清洁与消毒。
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即时以含氯消毒剂消毒,消毒剂浓度按要求配制。
拖洗工具应有不同使用区域的标识,使用后应先消毒、洗净、再晾干。
七、医院应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对感染病人采取相应隔离制度。
血库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制度(二)一、医务人员工作期间应严格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操作时必须戴工作帽和口罩,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认真执行手卫生规范,下班、就餐、开会时应脱去工作服。
1、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门诊病人就医特点以及疾病不同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2、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者,应到指定隔离诊室诊治,并及时消毒.3 、健立健全日常清洁、消毒制度;各诊室要有流动水洗手设施。
4、各诊室应定时开窗通风,诊桌、诊椅等应每日清洁,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进行擦拭消毒处理。
5、血压计袖带保持清洁,被血液、体液污染应在清洁的基础上用500mg/L 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 后再清洗干净,晾干备用;血压计外壳、听诊器保持清洁,有污染时可在清洁的基础上用乙醇擦拭消毒.6、所有工作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并做好自我防护;每次诊疗操作先后必须认真洗手。
7、产生的医疗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的规定分类采集、转运和处置,禁止与生活垃圾混放。
二、1、布局合理,有流动水洗手设施.2、每日定时开窗通风,每次20—30 分钟.3 、上班时衣帽整洁,操作时戴口罩;必要时穿隔离衣、戴手套、穿高筒套鞋或者鞋套。
4、各种物体表面、地面每日用含有效氯500mg/L 消毒剂擦拭消毒。
5、使用后的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用含500mg/L 含氯消毒剂浸泡或者擦拭消毒作用30min。
6、病人的粪便加2 倍量10%-20%漂白粉乳液;呕吐物加1/5 量干漂白粉,搅匀后加盖作用2h ,再倒入厕所。
7 、每次诊疗操作后应用肥皂或者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8 、所产生的医疗废弃物严格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行管理。
1、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无菌物品过期重新灭菌。
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2、一次性使用无菌用品应去除外包装,存放在防尘良好的容器内.3、医、护人员工作时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接触病人先后、每项操作先后应洗手。
4、抽出的药液、启开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必须注明时间,超过2h 不得使用。
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h 不得使用,提倡采用小包装.5、碘伏、酒精应密闭存放,每星期更换2 次,容器每周高压灭菌2 次。
血库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制度模版一、布局合理,应有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
血液储存、发放处、成份室、采血室和输血治疗室设在清洁区,血液检验和处置室设在污染区,办公区设在半清洁区。
二、进入血库的血液及试剂必须有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许可证。
三、保持环境清洁,每日清洁桌面、地面,被血液污染的台面应用高效消毒剂处理。
四、必须严格按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的程序进行管理和操作。
五、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六、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使用管理应按《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要求执行。
七、各区洁净度的要求。
采集患者自体血、储存、发放血液应分室在ii类环境中进行,血浆置换术应在ii类环境中进行,并配备有相应的隔离设施。
八、储血冰箱应专用于储存血液及血液成份,定期清洁和消毒,防止污染。
每月对冰箱的内壁进行生物学监测并有记录,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和霉菌。
九、病人自体采集的血液应隔离储存,并设明显标志。
十、工作人员上岗前应注射乙肝疫苗,定期检查乙型肝炎病毒抗体水平。
严格按洗手指征洗手,接触血液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洗手。
配备快速手消毒剂。
一旦发生体表污染或锐器刺伤,应及时处理并登记报告。
十一、医疗废弃物品应分类处理,按《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的有关要求处理。
十二、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按医院有关规定开展工作,相关人员应按要求参加培训。
血库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制度模版(2)一、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血库医院的感染管理、消毒和隔离工作,确保医院环境清洁卫生,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疾病的传播。
制度内容包括感染管理责任、消毒措施以及隔离要求等方面。
二、感染管理责任1. 院感管理委员会血库医院应设立院感管理委员会,由相关科室负责人及感染控制专家组成,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制度,并定期开展感染控制教育和培训。
【实用】医疗技术资料
采血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室内布局合理。
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
2、医务人员进入室内应衣帽整洁、戴口罩,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3、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带一垫。
操作前后须洗手或手消毒。
4、酒精、碘伏使用小包装,密闭保存,打开时注明开启时间,使用时间不得超过一周。
5、使用中的消毒剂有品名、浓度及更换日期标签,并对其浓度进行化学监测:含氯制剂每天监测一次,戊二醛每周监测一次,须记录监测结果。
6、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规定,医疗废物分类投放,专人收集。
7、台面、地面每日清洁、消毒2 次。
8、每天开启紫外线灯照射消毒60分钟,记录并累计使用时间,超过1000 小时应更换灯管。
每周用95%酒精纱布擦拭灯管2次。
9、小心操作,预防刺伤。
不慎发生刺伤及被病人血液、体液喷溅入眼或污染非完整的皮肤粘膜时,应立即按规定进行处理并报告。
药海无涯学无止境专注医学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