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技术讲座_五_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
- 格式:pdf
- 大小:241.33 KB
- 文档页数:3
天津大学热能研究所赵军老师和李新国老师赵军天津大学自动化学院热能与制冷工程系、热能研究所副教授,系副主任,中国太阳能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能源研究会热力学与工程应用专委会委员,天津市太阳能技术研究会副秘书长,天津市电力学会锅炉分委会副主任委员。
工作近十几年来,主要从事热能工程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以及能源有效利用与转换技术的科研工作,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有“太阳能热泵系统的研究”,“太阳能压缩-喷射制冷系统的研究”,“模块化地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的研制”科研项目的鉴定。
在一级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有关论文10余篇。
现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横向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
李新国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能源工程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地热能利用,地热(源)热泵的研究开发工作,参加完成多项热泵科研和地热供暖工程设计项目,发表论文近20篇。
二十一世纪最有效的供暖、空调技术--节能环保型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什么是地源热泵地源热泵国内外发展近况地源热泵特点工作原理与分类应用方式技术经济性工质替代常见问题讨论什么是地源热泵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也称地能,包括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等)的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
地源热泵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转移。
地能分别在冬季作为热泵供暖的热源和夏季空调的冷源,即在冬季,把地能中的热量“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能中去。
通常地源热泵消耗1kW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4kW以上的热量或冷量。
与锅炉(电、燃料)供热系统相比,锅炉供热只能将90%以上的电能或70~90%的燃料内能为热量,供用户使用,因此地源热泵要比电锅炉加热节省三分之二以上的电能,比燃料锅炉节省二分之一以上的能量;由于地源热泵的热源温度全年较为稳定,一般为10~25℃,其制冷、制热系数可达3.5~4.4,与传统的空气源热泵相比,要高出40%左右,其运行费用为普通中央空调的50~60%。
地源热泵工作原理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土壤或者地下水中的热能来供暖或者制冷的设备。
它利用地下的稳定温度来提供热能,实现高效能源利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地源热泵的工作原理。
1. 热泵循环系统地源热泵系统主要由热泵机组、地源换热器、室内换热器和水泵等组成。
热泵机组是核心部件,包括压缩机、膨胀阀、冷凝器和蒸发器等。
地源换热器分为水源换热器和土壤换热器,用于吸收地下的热能。
室内换热器用于传递热能给室内空气。
2. 工作原理地源热泵工作原理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
它利用地下土壤或者地下水中的热能,通过热泵循环系统将低温热能转化为高温热能。
首先,地源换热器中的工质(普通为水或者抗冻液)通过水泵被抽送到地下。
当工质通过地下换热器时,吸收地下的热能,使工质的温度升高。
然后,升温后的工质进入热泵机组的蒸发器。
在蒸发器中,工质与低温的回路介质(普通为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使回路介质蒸发吸收热能,而工质则冷却下来。
接下来,蒸发后的回路介质被压缩机压缩,使其温度和压力升高。
高温高压的回路介质进入冷凝器,与室内换热器中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释放热能给室内空气。
最后,冷却后的回路介质经过膨胀阀降压,回到蒸发器重新循环。
3. 优势和适合性地源热泵具有以下优势和适合性:3.1 高效能源利用:地下土壤或者地下水中的热能是相对稳定的,可以充分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2 环保节能:地源热泵系统不需要燃烧燃料,减少了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友好。
3.3 适合性广泛:地源热泵适合于各种建造类型,包括住宅、商业建造和工业建造等。
3.4 稳定可靠:地下的温度相对稳定,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4. 实际应用地源热泵广泛应用于供暖和制冷领域。
在供暖方面,地源热泵可以通过热泵循环系统将地下的热能转化为高温热水或者蒸汽,用于供暖。
在制冷方面,地源热泵可以通过热泵循环系统将室内的热能传递给地下,实现室内空调制冷。
水地源热泵工作原理
水地源热泵利用地下水体或土壤中的地热能量来供暖或制冷。
其工作原理主要分为四个步骤:
1. 吸热过程:水地源热泵通过地下水井或地下水循环系统,将地下水或循环水通过水泵抽到热泵系统中。
在冬季供暖模式下,地下水或循环水的温度通常比室外空气温度高;在夏季制冷模式下,地下水或循环水的温度通常比室外空气温度低。
这样的水源温度更适合冷却压缩机和提供冷却或加热能量。
2. 压缩过程:在水泵抽出地下水或循环水后,水地源热泵将其送入压缩机中。
压缩机将地下水或循环水压缩,使其温度升高。
3. 释放热量过程:压缩机将压缩后的地下水或循环水释放到换热器中。
换热器中的冷媒吸收地下水或循环水的热量,使冷媒汽化并升高温度。
4. 制度循环过程:冷媒汽化后,通过压缩机再次压缩,使其温度进一步升高,然后将热量释放到供暖设备或制冷设备中。
根据需要,热泵将释放的热量用于加热室内空气(供暖模式)或冷却室内空气(制冷模式)。
通过这样的工作原理,水地源热泵能够高效地利用地下水体或土壤中的地热能量,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并具有较低的能源消耗。
地源热泵技术介绍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地下的热能来进行供暖、制冷和热水供应的环保能源系统。
它通过从地下的地热能源中提取热能,经过热泵的升温处理后,将热能传递到建筑物中,以供应温暖的空气或热水。
工作原理地源热泵技术的工作原理基于热泵循环系统。
首先,通过地下的地热能源,包括地下水、土壤或岩石,来提供热能。
使用一个地热井将地下的热能输送到地源热泵系统中。
地源热泵系统中的热泵通过循环制冷剂来将地下的热能吸收到蒸发器中。
然后,制冷剂在压缩机的作用下升温并变为高温高压气体。
高温高压气体通过换热器将热能传递给建筑物的供热系统,提供热水和供热。
而冷凝器中冷却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膨胀阀降温和膨胀后,变为低温低压气体,并被再次送入蒸发器中进行下一轮循环。
优势地源热泵技术相比传统供热方式具有许多优势:1.高效能源利用:地源热泵技术通过利用地下的热能,能够将一单位的电能转化为三到四单位的热能,相比传统热水锅炉等系统,能效更高。
2.环保节能:地源热泵技术利用地下的热能作为能源源,不需要燃烧燃料,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3.稳定可靠:地下地热能源的温度相对稳定,不受外界气候的影响,使地源热泵系统的供热效果更加稳定可靠。
4.长期经济性:尽管地源热泵系统的初投资较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的高能效和低运行成本将使其在长期内具有更高的经济性。
5.多功能:地源热泵技术既可用于供热,也可用于制冷。
通过翻转制冷循环,地源热泵系统可以逆向工作,将建筑物内的热量排出以实现室内的制冷。
应用领域地源热泵技术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住宅用途:地源热泵技术在供暖、制冷和热水供应方面可以有效地满足住宅的需求。
2.商业建筑:地源热泵技术在商业建筑物中应用广泛,可以实现供暖、制冷和热水供应的集中管理。
3.工业用途:地源热泵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工业领域,满足工业制造过程中的供热和制冷需求。
4.农业领域:地源热泵技术在温室、畜牧设施等农业领域也有应用,可以提供稳定的温度和湿度控制。
地源热泵水系统培训教程一、引言地源热泵水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为了更好地推广地源热泵水系统技术,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本教程旨在系统地介绍地源热泵水系统的原理、设计、施工、运行与维护等方面的知识,为广大从业者提供实用的培训教材。
二、地源热泵水系统原理1.地源热泵水系统定义地源热泵水系统是一种利用地球表面浅层土壤、地下水或地表水作为热源和热汇的热泵系统。
通过地热交换器与地下土壤、地下水或地表水进行热交换,实现冬季供暖、夏季制冷和全年生活热水供应。
2.地源热泵水系统工作原理地源热泵水系统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地热交换器、热泵机组、输配系统和控制系统。
地热交换器负责与地下土壤、地下水或地表水进行热交换,热泵机组负责制冷剂循环,实现热量的提取和排放,输配系统负责将制冷剂和冷却水输送到热泵机组和用户,控制系统负责整个系统的运行与调节。
3.地源热泵水系统优点(1)高效节能:地源热泵水系统利用地下的稳定低温能源,制冷和供暖效率高,节能效果显著。
(2)环保无污染:地源热泵水系统采用天然的地热能源,运行过程中无燃烧、无废弃物排放,对环境友好。
(3)运行稳定:地热能源稳定,不受外界气候变化影响,地源热泵水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4)一机多用:地源热泵水系统可实现冬季供暖、夏季制冷和全年生活热水供应,一机多用,降低投资成本。
三、地源热泵水系统设计1.地热交换器设计(1)地下土壤、地下水或地表水的温度、导热性能和水质等条件。
(2)建筑物的热负荷需求,确定地热交换器的容量和数量。
(3)地热交换器形式,如水平埋管、垂直埋管、地表水换热器等。
2.热泵机组选型根据建筑物的热负荷需求和地热交换器的性能,选择合适的热泵机组,包括制冷剂类型、压缩机形式、蒸发器、冷凝器等。
3.输配系统设计输配系统包括制冷剂管道、冷却水管道、阀门、水泵等,设计时需考虑系统的阻力、流量、水泵选型等因素。
4.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设计时需考虑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运行稳定性、节能效果等因素。
地源热泵工作原理引言概述: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热能进行空调和供暖的环保节能设备。
它通过地下的稳定温度来提供热能或冷能,具有高效、可靠、环保等优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源热泵的工作原理。
一、热泵循环系统1.1 蒸发器地源热泵的蒸发器是它的核心部件之一,它负责将工质(一般为制冷剂)从液体态转变为气体态。
在蒸发器中,地下的低温低压制冷剂与室内的热空气进行热交换,吸收热量并蒸发成气体。
1.2 压缩机蒸发器中蒸发的制冷剂气体被地源热泵的压缩机吸入,压缩机将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状态。
通过压缩机的工作,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均大幅度提高。
1.3 冷凝器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冷凝器,与室外的冷水或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释放热量并冷凝成液体。
冷凝器起到了将制冷剂从气体态转变为液体态的作用。
二、地热循环系统2.1 地热换热器地热换热器是地源热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地下的热能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地热换热器通常采用埋设在地下的水平或垂直地源换热器,通过与地下的土壤或地下水进行热交换,吸收地下热能。
2.2 冷却水循环系统地热换热器中的制冷剂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将地下的热能传递给制冷剂。
冷却水循环系统通过水泵将冷却水送往地热换热器,完成热交换后再将冷却水回流到地下。
2.3 热水循环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在供暖时会产生热水,通过热水循环系统将热水输送到建筑物内部,供应供暖设备或热水器使用。
热水循环系统中通常包括水泵、水管和供暖设备等组成部分。
三、热泵控制系统3.1 温度传感器地源热泵系统中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感知室内外的温度变化,通过测量温度来控制热泵的运行状态。
温度传感器通常分布在室内和室外的关键位置,将温度信号传输给控制系统。
3.2 控制器控制器是地源热泵系统的大脑,通过对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进行处理,控制热泵的启停、运行模式和运行时间等参数。
控制器可以根据需求自动调节热泵的工作状态,实现智能化控制。
3.3 保护装置地源热泵系统中的保护装置用于监测和保护系统的安全运行。
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设计要点
1.热源井数目应结合工程场地情况和水文地质试验结果进行合理布置,并应满足持续出水量和完全回灌的要求。
2.热源井井管应严格封闭,井内装置应使用对地下水无污染的材料,井口处应设检查井。
3.抽水井和回灌井宜能相互转换,其问应设排气装置。
抽水管与回灌管上均应设置水样采集口及监测口。
地下水供水管道宜保温。
4.为预防和处理回灌井堵塞,设计中应考虑回扬措施,并应根据含水层的渗水性、回灌井的结构和回灌方法确定回扬次数和回扬持续时间。
5.地下水源水质应满足《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要求,当水源水质不能满足要求时,应相应采取有效的过滤、沉淀、灭藻、阻垢、除垢和防腐等措施。
6.地下水系统宜采用变流量设计,根据空调负荷的变化,动态调节地下水用水量,既尽量减少地下水用量,又充分降低地下换热系统的运行费用。
7.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采用集中设置的机组时,应根据水源水质条件确定采用直接或间接式系统。
采用分散小型单元式机组时,应设板式换热器间接换热。
8.应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使用功能经过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地下水地源热泵机组的形式,并应根据不同地区地下水的温度参数来确。
地源热泵系统工作原理
地源热泵系统是一种利用地下土壤或地下水中蕴含的地热能源进行供暖、制冷和热水加热的环保能源系统。
它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地源能源的采集、传输和利用三个阶段。
在地源能源的采集阶段,系统通过埋入地下的地热换热器(地热井或管道)与地下土壤或地下水进行热交换。
地下的温度比较稳定,一般比室外温度高于或低于一定数值,这就为地源热泵的工作提供了温差。
地热换热器中的制冷剂流经管道,通过与地下的热交换,吸收地源能源。
在地源能源的传输阶段,制冷剂将热量与冷量分离,在地下循环的管道中进行传输。
在制冷剂循环管道中有一个压缩机,它会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
这样制冷剂的温度就比地下的温度高于或低于更多,提供更高的热差。
在地源能源的利用阶段,通过管道将制冷剂传送到室内的蒸发器。
在蒸发器中,制冷剂通过膨胀阀放松压力,变成低温低压的状态。
此时,制冷剂与环境空气接触,吸收室内热量,并将冷量释放到室内。
通过以上的工作过程,地源热泵系统实现了对地下热能的采集、传输和利用,使室内的温度得到调节。
在冬季,地源热泵系统通过吸收地下的热量,将其传送至室内供暖;而在夏季,则通过吸收室内的热量,将其传送至地下进行散热,实现制冷效果。
这样的系统不仅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地源热泵系统工作原理1 概述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的恒定温度能源,实现空调供暖的环保节能设备。
该系统采用地下水源或土壤为热源、热泵机组进行加热和制冷、通过输送管道和热交换器分别向室内供热和供冷。
2 工作流程地源热泵系统主要由能力强大的热泵机组和地源热井两部分组成。
地源热井是通过钻探机将地下水井或排水管道埋在地下20至80米的深度处,利用地下温度稳定的特点,使之摄取地下热源。
热泵机组工作时,首先利用压缩机将废气的冷媒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将其流入冷凝器,释放出热量后转化成高温高压液态冷媒。
然后液态冷媒经过膨胀阀门降温降压,变成低温低压液态冷媒,再通过蒸发器吸收地源热井或地下水中传递过来的低温热量达到制热或制冷的目的。
3 工作原理地源热泵利用地下热源,充分发挥了地球的储热能力,不论气温如何变化,地下温度不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因此地源热泵以恒定的水温来吸收或释放热量。
具体工作原理是:地源热泵系统通过地下回用水管道将地下水引入冷凝器,将地下水中的废热吸收并通过喷淋式冷却系统冷却,之后地下水经过过滤、控制压力处理,由回水口回放到同一地下水源中。
热泵机组经过冷凝器和蒸发器的传输,将冷热媒外调换,从而导致热泵机组的制热或制冷效果。
4 优点地源热泵系统有极低的运行费用和环保效益,与传统暖通空调设备相比,结合清洁能源以及其他特点优势,其优点主要体现在:①节约能源②环保节能③智能可靠④可靠性高5 局限性地源热泵系统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和建筑物自身的规划设计限制,造成装置成本相对较高,涉及土地先关申请与获取手续过程较为复杂等一系列问题。
在实际运行中,对运行维护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地源热泵系统是一项科技含量较高、综合环保治理的全新领域,能够通过良好的规划设计及投资运营,利用先进技术实现改善空气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地源热泵系统地热水出水量和回水量计量原理地源热泵系统是一种利用地下热源进行供暖和热水供应的系统。
它通过从地下获取热能,然后将热能传递到室内供应热水。
地源热泵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地下的恒温热源——地热能来进行热交换。
系统通过埋设在地下的地源热泵回水管道将低温的回水输送到地下,然后从地下吸收地热能。
接着,地源热泵通过地源热泵出水管道将提升温度后的水送回供暖设备或热水器中供应给用户。
地源热泵系统的计量原理是通过对地热水出水量和回水量进行测量来衡量热能的利用情况。
具体的计量原理如下:1.地热水出水量的计量原理:地热水出水量是指从地源热泵系统中输出到供暖设备或热水器中的热水量。
它的计量原理是通过在地热水出水管道上安装流量计来实现。
流量计可以测量地热水的流动速度和体积。
系统将流量计测量到的地热水流速和流量转化为相应的出水量。
2.地热水回水量的计量原理:地热水回水量是指从供暖设备或热水器中回流到地源热泵系统的热水量。
它的计量原理也是通过安装在地热水回水管道上的流量计进行测量。
流量计可以记录地热水的流动速度和体积。
系统将流量计测量到的地热水流速和流量转化为相应的回水量。
地热水出水量和回水量的测量数据可以通过系统中的监测仪器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系统运行人员了解地源热泵系统的工作状态,评估热能的利用效率以及进行调整和优化。
为了保证计量的准确性,需要选择合适的流量计和监测仪器,以确保其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同时,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地源热泵系统的地热水出水量和回水量的计量原理是通过安装在相应管道上的流量计进行测量,然后将流量计测量到的地热水流速和流量转化为对应的出水量和回水量。
这些测量数据可以用于监测系统运行状态和评估热能的利用效率,从而实现系统的调整和优化。
·122·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第26卷第5期2008年10月Vol.26No.5Oct.20081地下水的类型与性质(1)地下水的类型存在于地表以下岩土空隙中的各种状态的水统称为地下水。
地表以下岩石和土体中存在的空隙,既是地下水的储存场所,又是其运移通道。
岩土空隙的多少、大小、连通性、充填程度及其分布,决定着地下水的埋藏条件。
地表以下的含水岩土分为包气带和饱水带。
位于上部岩土的空隙中,除水以外还包含空气,称为包气带或非饱和带;下部岩土的空隙被水充满,称为饱水带或饱和带。
岩土空隙中存在的水,按其物理性质可分为气态水、结合水、毛细水、重力水和固态水等形式。
这些水在地壳中的分布很有规律。
由地表向下,尽管接近地表的部分岩土比较干燥,实际上已有气态水和结合水存在;向下,岩土比较潮湿,但仍无水滴;继续向下,就到了毛细水带;再向下,便是重力水带。
井水的水面便是重力水带的水面,也即包气带和饱水带的分界面。
饱水带以下的岩层并不都是含水层,也有的是隔水层。
地下水在其中储存、渗透,并能提供相当数量水的岩层是含水层;相反,不能透过水和不能提供水,或者仅能透过与提供数量极少水的岩层是隔水层。
按其埋藏条件,地下水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3类。
上层滞水是埋藏在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
上层滞水一般埋深较浅、范围小、储水量小,受季节性影响大,适合用作农村小型供水水源,而不宜作为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的水源。
潜水是埋藏于地下第一稳定含水层之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
它的上部没有连续完整的隔水顶板,通过上部透水层可与地表相通,其自由表面称为潜水面。
潜水通过包气带与地表相连通,大气降水、地表水、凝结水通过包气带的空隙通道直接渗入补给潜水。
一般来说,潜水补给来源充裕,水量较丰富,特别是在平原地区,埋藏较浅,开采容易。
所以潜水一般可以作为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的主要水源。
承压水是充满于上下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
承压水由于有稳定的隔水顶板,水体承受静水压力,故没有自由水面,同时承压水与地表的直接联系也被隔绝,所以承压水的水温和水质等受外界的影响较小。
承压水一般埋藏较深,往往达数百米以上。
埋藏较浅的(数十米至一百米)承压水可以作为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的水源。
但由于其补给较慢,水位下降后不易恢复,因而应注意合理开采。
(2)地下水的性质自然界中的水处于无休止的循环运动中,不断与大气、土壤和岩石等介质接触、互相作用,具有复杂的成分和理化性质。
利用地下水作为水源热泵的冷热源时,不仅应关注水源的水量,还应关注水的温度、化学成分、腐蚀度、硬度、矿化度和腐蚀性等。
地下水水温因自然地理环境、地质条件和循环深度不同而变化。
地下水的温度不受太阳辐射影响,随气温高低变化的影响较小,特别是深井水的水温基本常年不变。
不同纬度地区的地下恒温带深度不同,水温为10~22℃。
这样的温度,在夏季比大气温度低,在冬季比大气温度高,适于水源热泵的利用。
冷热源温度是影响水源热泵效率的主要因素,所以利用地下水时,应准确测出当地地下水温度。
地下水水质直接影响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
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对地下水水质的基本要求:水质澄清、稳定、无腐蚀性,不滋生微生物或生物,不结垢等。
有些地下水含有泥沙、有机物与胶体悬浮物,水质浑浊。
含砂量高的水对机组和管阀会造成磨损。
含砂量和浑浊度高的水在回灌时会造成含水层的堵塞。
用于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的水源,含砂量应小于1/200000,浑浊度应小于20mg/L 。
如果系统中装有板式换热器,则要求水源水中固体颗粒物的粒径应小于0.5mm 。
自然界水中溶有不同离子、分子、化合物和气体,使水收稿日期:2008-09-11。
作者简介:胡连营(1963-),男,辽宁营口人,研究员,硕士,从事热能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E-mail :hu-ly@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地源热泵技术讲座(五)胡连营(辽宁省能源研究所,辽宁营口115000)中图分类号:TK523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1-5292(2008)05-0122-03具有一定的酸碱度、硬度、矿化度和腐蚀性等,对系统材料有一定影响。
用于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的地下水的pH值宜为6.5~8.5。
水中Ca2十,Mg2十的总量称为总硬度,硬度大,易生垢。
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的地下水的Ca0含量应小于200mg/L。
单位容积水中所含各种离子、分子、化合物的总量称为总矿化度,用于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的地下水矿化度应小于3g/L。
水中C1-、游离CO2-等都具腐蚀性,溶解氧的存在加大了对金属管道的腐蚀破坏作用。
对腐蚀性强、硬度高的水源,应在系统中加装抗腐蚀的不锈钢换热器或钛板换热器。
2地下水源系统的利用设施(1)地下水的处理不同地区的地下水水质不同,在实际工程中应对当地地下水水质进行测试,对不符合标准的地下水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当地下水含砂量较高时,应采用过滤器或除砂设备进行处理。
目前,普遍使用体积小、除砂效率高、可在不间断供水的情况下清除水中砂粒的旋流式除砂器。
要按照处理流量选配除砂器的型号和台数。
有些水源水浑浊度较大,回灌时容易造成管井过滤器和含水层堵塞,影响供水系统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对浑浊度大的水源,可以安装净水器进行过滤。
当水中含铁量大于0.3mg/L时,应在水系统中安装除铁设备。
我国地下水中含铁量一般都超过允许值,故在使用前要进行除铁。
离子棒防垢器是一种新型、先进的水处理设备。
它具有防垢、除垢、除锈、防腐蚀等功能,功耗小,使用寿命长。
这种设备水平安装在热泵机组入口处的管路上,安装简单,不需另外设置阀门和旁通管路。
有些水源的矿化度较高,对金属的腐蚀性较强,直接进入机组会降低机组的使用寿命,如果通过水处理的办法减少矿化度,费用又很大。
通常采用加装板式换热器的中间换热方式,把水源水与机组隔离开,使机组彻底避免水源水可能产生的腐蚀作用。
对不同矿化度的地下水,宜采用不同的换热方式与设备(表1)。
(2)管井的构造热源井是抽水井和回灌井的总称,它与一般垂直地下水取水构筑物基本相同,主要有管井、大口井、辐射井等类型。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地下水埋深、含水层厚度、出水量大小、技术经济状况等条件选取热源井的形式。
管井是最普遍的一种,目前被广泛地应用在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中。
管井因井壁和含水层中进水部分均为管状结构而得名。
管井常用凿井机械开凿,又俗称机井。
管井按含水层的类型划分,有潜水井和承压井;按过滤器是否贯穿整个含水层划分,有完整井和非完整井。
管井一般由井室、井壁管、过滤器及沉砂管组成。
井室位于最上部,用于保护井口、安装设备、进行维护管理。
井壁管安装在非含水层处,用以支撑井孔孔壁,防止坍塌。
井管与孔口周围用粘土或水泥等不透水材料封闭,防止地面污水渗入。
过滤器俗称花管,安装在含水层处,除具有井壁管的作用外,其主要作用是滤水挡砂。
井管最底部为沉砂管,用以沉积水中泥沙,延长管井使用寿命(图1)。
由于管井兼作回灌和抽取两用,因此要承受灌抽两个方向的压力。
因此管井的构造需满足以下几点要求:①井壁管采用抗压、抗剪,防腐、防渗和无毒的管材,一般选用钢管、铸铁管、钢筋混凝土管或塑料管等。
钢管适用的井深不受限制,但应随井深加大而增大壁厚。
铸铁管适用的井深小于250m;钢筋混凝土管适用的井深小于150m。
井壁管口径的大小要根据含水层富水性、透水性及抽水设备等因素决定。
当安装抽水设备时,井壁管内径应比泵管外径大100mm。
②过滤器选用不锈钢骨架缠梯形铜丝的缠丝过滤器。
缠丝间隙按含水层颗粒确定,过滤器长度和设置部位按含水层的岩性、厚度和地层剖面结构而定。
实践证明,采用双层缠丝过滤器能增加井的单位回灌量和出水量,能延长井的使用年限,对压力回灌尤为适用。
③沉砂管材料与井壁管相同,其长度视含水层岩性和井的深度而定:井深16~30m,沉砂管长度不小于3m;井深30~90 m,沉砂管长度不小于5m;井深大于90m,沉砂管长度不小于10m。
沉砂管底部应设置在含水层底板处,以防管井下沉。
④填砾层对管井的采灌水量和使用寿命有较大影响。
砾料不能用机械碎石代替,要选择没有易溶矿物、磨圆度较好的河砾石,保证砾料的透水性,同时也防止砾料中矿物溶解而污染地下水。
增加填砾层高度和厚度,不仅有助于减少水力坡度、避免产生紊流,而且可防止灌抽水过程中因填砾层压密下沉而产生“跑砂”现象。
选择地下水源和管井取水方案时,应根据所需水量和地下水回灌需要,结合场地环境和水文地质条件,按一定灌抽比确定抽水井和回灌井数量、合理布置井位和井间距。
为防止回灌井堵塞,确保水源系统长期稳定供水,抽水井和回灌井应互相切换使用,因此各井的井深和井身结构应相近。
井中过滤器应有一定强度,以承受抽灌往复水流的压力变换。
表1不同矿化度水源的换热方式与设备地下水矿化度(mg/L)换热方式与设备<350不设换热器,采用直供连接。
350~500设置不锈钢板式换热器>500设置钛合金板式换热器图1管井的构造示意图胡连营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123··124·表2典型的灌抽比和井的布置情况含水层情况灌抽比(%)井的布置砾石>80一抽一灌中粗砂50~70一抽二灌细砂30~50一抽三灌3地下水的回灌(1)地下水回灌的问题在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中,抽水井抽出的地下水通过热泵机组进行热量交换后,再通过回灌井注入到含水层中,这个过程称为回灌。
地下水是优质的热泵冷热源,更是宝贵的淡水资源,这种双重属性决定了地下水经热交换后必须回灌。
一方面,回灌可以储能,可以为热泵机组提供持续充足的冷热源;另一方面,回灌可以保护地下水资源。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回灌措施,则可能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甚至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河道断流、海水倒灌等地质灾害。
水文地质问题的出现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问题一旦出现,基本上是无可挽回的,或挽回的成本将是非常巨大。
从某种程度上讲,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不亚于大气污染。
由于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地下水的回灌要比地下水抽取困难很多。
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回灌量不足和地下水的污染。
回灌量大小与水文地质条件、成井工艺、回灌方法等因素有关,其中水文地质条件是影响回灌量的主要因素。
目前大多数国家的地下水回灌技术尚不成熟,特别在含水层砂粒较细的情况下,回灌井极易被堵,回灌的速度大大低于抽水的速度。
对于砂粒较粗的含水层,由于孔隙较大,相对而言,回灌比较容易,表2给出了不同地质水文条件下的灌抽比和井的设置情况。
回灌井的堵塞是造成系统运行灌抽比降低的原因。
国内普遍认为,在回灌过程中,井的堵塞是不可避免的。
造成井堵塞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可以归纳为6种:悬浮物堵塞、微生物的生长、化学沉淀、气泡阻塞、黏粒膨胀和扩散、含水层细颗粒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