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考前三个月高考生物考前抢分必做 非选择题规范练 四 含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10
案例3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第29题
(12分)某基因的反义基因可抑制该基因的表达,为研究番茄中的X基因和Y基因对其果实成熟的影响,某研究小组以番茄的非转基因植株(A组,即对照组)、反义X基因的转基因植株(B组)和反义Y基因的转基因植株(C组)为材料进行实验,在番茄植株长出果实后的不同天数(d),分别检测各组果实的乙烯释放量(果实中乙烯含量越高,乙烯的释放量就越大),结果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B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X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在C组果实中没有检测到Y基因表达的蛋白质。
可推测,A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
,
B组果实中与乙烯含量有关的基因有。
(2)三组果实中,成熟最早的是组,其原因是。
组。
如果在35天时采摘A组与B组果实,在常温下储存时间较长的应是。
309
309遗传与变异类大题
抢分关键
1.理清孟德尔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对亲子代基因型、表现型进行推导,概率求解和基因位置的判断,此类题的解题关键是灵活把握分离定律规律比,并运用相关比例结合分解组合法解答两对或两对以上基因的遗传问题,同时应熟练应用9∶3∶3∶1及其对应的基因型并结合题目情境信息解答特殊分离比问题。
2.能进行实验设计探究个体的基因型、判断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性状遗传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等。
3.伴性遗传与遗传规律结合,考查基因位置的确认及实验探究,遗传方式的判断、基因型推导和遗传概率的计算等。
4.结合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的特点考查遗传规律的应用,基因突变类型的遗传实验探究与分析。
抢分小练
1.(2018课标Ⅰ,32)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其中2、3、4号为常染色体。
已知控制长翅/残翅性状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控制灰体/黑檀体性状的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
某小组用一只无眼灰体长翅雌蝇与一只有眼灰体长翅雄蝇杂交,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
眼性别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黑檀体残翅
1/2 有眼1/2雌9∶3∶3∶1 1/2雄9∶3∶3∶1
1/2 无眼1/2雌9∶3∶3∶1 1/2雄9∶3∶3∶1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杂交结果, (填“能”或“不能”)判断控制果蝇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
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上述亲本杂交组合和杂交结果判断,显性性状是,判断依据是。
(2)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用上表中杂交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确定无眼性状的显隐性(要求: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
绝密★启用前2019届高三高考理综考前押题卷生物试题(四)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测试范围:高考全部内容。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如图表示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某种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矿质元素离子的运输既需要载体蛋白也需要ATP,所以为主动运输B.该矿质元素离子可以从低浓度处向高浓度处运输C.如果细胞膜上运输该矿质元素离子的载体蛋白被去除,则该矿质元素离子不能被运输D.运输该矿质元素离子的载体蛋白不能被重复使用【答案】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矿质元素离子的运输既需要消耗ATP也需要载体蛋白,且运输方向是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所以可以判断其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A、B两项正确。
如果运输该物质的载体蛋白被去除,则该矿质元素离子不能再被运输,C项正确。
载体蛋白可以重复使用,D项错误。
2.图甲表示果蝇卵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图乙表示该卵原细胞形成的一个卵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两图中的字母均表示对应位置上的基因。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同源染色体上最多只有三对等位基因B.图乙中的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肯定发生了基因突变C.图中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自由组合D.基因D、d的本质区别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答案】D【解析】图甲中的同源染色体上有多对等位基因,图中标出的有三对等位基因,A项错误;图乙中的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B项错误;图中的非等位基因为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发生自由组合,C项错误;基因D、d的本质区别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D项正确。
2019年全国高考生物模拟试题4及详细答案(精校版)一、选择题1. 一般成人可以有意识的控制排尿,即可以“憋尿”,这说明A. 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B. 排尿中枢位于大脑皮层C. 下丘脑可以产生抗利尿激素D. 渗透压感受器位于大脑皮层【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在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高级中枢调节起着主导的作用.解:排尿过程受低级中枢控制,但有可以有意识的控制排尿,说明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控制.故选:A.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2. 萤火虫尾部发光器能发光的机理如下图所示。
ATP快速荧光检测仪中含有荧光素、荧光素酶等物质,用来快速检测食品表面的微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TP是细胞中的能量货币,细胞中储存大量A TP为生命活动供能B. 微生物残留量越多,产生的ATP越多,所发荧光强度越强C. ATP快速荧光检测仪只能检测残留的需氧型微生物D. A TP快速荧光检测仪直接检测葡萄糖溶液也可发荧光【答案】B【解析】ATP快速荧光检测仪中含有荧光素、荧光素酶等物质,用来快速检测食品表面的微生物,原理是荧光素与A TP接触形成荧光素酰腺苷酸,后者在荧光素酶的作用下被氧气氧化发光。
【详解】ATP是细胞中的能量货币,但细胞中储存的A TP较少,其通过快速转化为生命活动供能,A错误;根据分析可知,微生物残留量越多,产生的ATP越多,所发荧光强度越强,B正确;ATP快速荧光检测仪能检测残留的所有能产生ATP的微生物,C错误;葡萄糖溶液中不含ATP,所以不能用A TP快速荧光检测仪检测,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ATP快速荧光检测仪的原理,根据图示弄清楚A TP快速荧光检测仪中含有的是三个成分与发光的关系。
3. 图是人们设想的宇宙飞船生态系统模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 图1中B、C、D可表示航天员所需食物、氧气和水等生活资源B. 密封飞船中的能量循环利用,可以使飞船生态系统保持长期稳定C. 分解罐的分解产物E可以向藻类植物提供多种无机盐和二氧化碳D. 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需宇航员进行调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图1中藻类植物是生产者,可通过B、C、D途径为航天员提供食物、氧气和水等生活资源,A正确;密封飞船中的物质循环利用,可以使飞船生态系统保持长期稳定,但能量需以太阳能的形式输入,以热能的形式散失,B错误;分解罐中粪便的分解产物E 可以向藻类植物提供多种无机盐和二氧化碳,C正确;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较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需宇航员进行调控,D正确。
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四)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激素、抗体、酶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B.乙酰胆碱与特定分子结合后可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C.酶和激素都具有高效性,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D.激素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一经靶细胞接受即被灭活2.四环素、链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它们有的能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形成,导致细菌在低渗环境下膨胀破裂死亡;有的能干扰细菌核糖体的形成;有的能阻止tRNA和mRNA的结合。
请根据以上事实判断下列说法正确是A.干扰细菌细胞壁形成过程是通过影响高尔基体的作用实现的B.阻止tRNA和mRNA的结合会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细菌的生长C.细菌培养中为保证细菌的渗透压稳定应在培养液中加入HCO3-等无机盐D.干扰细菌核糖体的形成可以阻止遗传信息的转录3.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产物完全不同B.及时排涝,能有效避免水稻根细胞受乳酸的毒害C.在植物叶片中,各种光合色素的含量始终保持相对稳定D.光合作用的过程中,CO2的同化速率受温度和光照强度的影响4.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其分泌活动受内脏神经的直接支配,不存在分级调节B.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多种途径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同时机体产热量低于炎热环境C.“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模拟活动本身是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再根据活动中的体会构建概念模型D.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提高肾脏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5.某地山火使原有的优势物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被野燕麦、毛雀麦等一年生草本植物所取代,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失火前后的草原生态系统均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该草原生态系统一定能演替成森林C.失火前后的优势种均为草本植物,故没有发生群落演替D.演替过程中后一阶段优势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种的消亡6.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丁四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对家族中有甲病病史的适婚青年,遗传咨询时建议生男孩B.如果调查丙病的发病率,男性的发病率一般不会高于女性C.禁止近亲结婚,可以有效降低乙病的发病概率D.丁图中夫妇再生患病女孩的概率是3/8二、非选择题(共4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共39分)29.(10分)效应T细胞可通过细胞膜上TCR受体识别肿瘤细胞上的相应抗原并进行攻击(如图1),而肿瘤细胞可通过某种机制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识别攻击,以实现免疫逃逸。
理综生物冲刺题5一、单项选择题(每题6分,共36分)1.有关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酶体释放的酶主要破坏磷脂分子,不会破坏蛋白质的结构B.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C.囊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通过囊泡转运物质也消耗能量D.当细胞癌变时,其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数量和种类可能发生改变2.细胞的某些膜结构上存在ATP合酶。
在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过程中,膜两侧存在质子(H+)浓度梯度差,ATP合酶通过质子顺梯度差的流动催化合成ATP(如右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和线粒体内膜上分布有ATP合酶B.细胞合成ATP合酶时,需要消耗能量C. ATP合酶既有催化活性,又有运输功能D.细胞呼吸过程中,原料中的H+通过形成NADPH运输到线粒体内外膜之间的空腔3.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以过氧化氢为底物,分别加入肝脏研磨液和清水进行对照实验,可验证酶的高效性B.在观察根尖分生区有丝分裂时,每一时期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可以反映出细胞周期各时期的长短C. 在“探究a-萘乙酸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当探究的a-萘乙酸溶液浓度范围较小时,浸泡插条基部几小时后,就可以扦插D.“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模型方法,模拟活动本身就是在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之后再根据活动中的体会构建概念模型4.某种植物的花色是由一对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A+、A、a)控制,A+决定黄色、A决定紫色、a决定白色,且显隐关系为A+>A>a(如A+A为黄花植株)。
正常情况下,有关该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复等位基因的产生根本上是基因重组的结果B.种群中的黄花植株之间随机交配,子代中最多会出现3种表现型、6种基因型C.一黄花植株与一紫花植株杂交,所得F1花色中黄色∶紫色 = 1∶1,说明亲本的黄花植株为杂合子,紫花植株为纯合子D.种群中黄花、紫花与白花三种植株所占比例分别表示A+、A、a三者的基因频率5.下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竞争强度弱→强→弱B.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C.t1~t2时间内甲、乙种群呈“S”增长D.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6. 拟南芥超矮生型突变体有激素合成缺陷型和激素不敏感型两种。
2019年高考生物选择题专练4(10套含答案)第01套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成分和基本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中的RNA可作为遗传物质直接为合成蛋白质提供模板B.氨基酸、葡萄糖和核苷酸分子均可自由通过核孔C.变形虫对食物的摄取与体内线粒体有关D.水浴加热煮沸时,DNA中的氢键和蛋白质中的肽键都会断裂,导致分子的空间结构改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糖蛋白的产生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有关B.杂合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矮茎是基因重组的结果C.只有缺失和重复两种染色体结构变异能使子代的基因数量发生改变D.衰老细胞的遗传物质一定不发生改变,癌变细胞的遗传物质一定发生改变3.人体呼吸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血液中气体含量的恒定与酸碱平衡。
若呼吸的结果与血液中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下列叙述正确是()A.人由高山刚刚搬到平原居住时,血液中氧分压增加会促进呼吸作用,呼吸频率增强,导致二氧化碳分压降低B.人由平原刚刚搬到高山居住时,体内的部分细胞进行无氧呼吸,血液中pH下降C.血中氧分压降低与二氧化碳分压升高会引起反射,增强呼吸D.手术麻醉时呼吸降低,会同时促使血液中的氧分压升高与二氧化碳分压降低4.兔子的毛色是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调控。
AA和Aa控制黑色色素的合成且等效,B基因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
其中BB将色素全部淡化,Bb只是部分淡化色素。
现有纯种黑色兔和纯种白色兔杂交,F1为黄褐色,让F1随机交配,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有几项()①F2的性状分离比为3∶6∶7 ②F2中黑色个体有2种基因型③F2中白色个体有5种基因型④F2中B的基因频率为50%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5.下列据图所作出的说明错误的是()A.图1说明该物质跨膜运输时会出现饱和现象B.图2说明此物质进出细胞时需要消耗能量C.图3说明该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D.图4说明该植物吸收K+不需载体协助6.在某一生态系统中,物种1和物种2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依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段两个种群为捕食关系,2是捕食者;BC段两个种群为共生关系,物种1随物种2的变化而变化B.在喷洒农药后的BC段体现了生态系统抵抗力的稳定性,其中物种1的抵抗力稳定性强于物种2C.在BC段物种1的数量下降的原因是喷洒的农药对物种1的影响而不是物种2的作用D.根据D点对应的数值,两物种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可以计算为(300/2000)×100%=15%第02套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最新2019年高考生物模拟试题(含答案)本试卷共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标有【加试题】。
注意事项:1.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2.在答题纸上规范作答,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
3.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1.属于多糖的是()A.脱氧核糖。
B.糖元。
C.果糖。
D.麦芽糖2.三倍体无籽西瓜的育种方式是()A.诱变育种。
B.转基因育种。
C.单倍体育种。
D.多倍体育种3.以下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蛋白质能够调节生命活动。
B.利用双缩脲试剂鉴定组织中的蛋白质时,需要水浴加热。
C.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可与多糖结合形成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
D.高温会使蛋白质变性,是因为高温破坏了蛋白质中的肽键。
4.以下关于人口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应控制在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基础上保持平衡。
B.地球升温的主要原因是臭氧层使地球的俘获热增加。
C.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可增大人类的宜居区域。
D.酸雨是指由碳和硫的氧化物引起pH低于7的降水。
5.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某植物幼苗使其生长,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组别。
平均株高(cm)清水。
16浓度甲。
20浓度乙。
38浓度丙。
51浓度丁。
13A.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幼苗的生长影响不同。
B.甲、乙、丙三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C.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丁浓度条件下幼苗不能生长。
D.实验处理的时间长短、用的植物材料和温度等条件应相同。
6.以下关于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以直接作用于甲状腺。
B.一种动物细胞可以识别多种特定的激素。
精选文档一、选择题:此题共 20 小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各项中,能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是()A.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B.孟德尔的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C.孟德尔的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D.细胞的全能性实验2.以下对于生物变异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基因突变都会遗传给后辈B.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不必定致使性状改变C .染色体变异产生的后辈都是不育的D.基因重组只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3.以下对于育种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用物理要素诱变办理可提升突变率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C.三倍体植物不可以由受精卵发育而来D.诱变获取的突变体多半表现出优秀性状4.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遗传病,隐性纯合子(aa)的患者不到成年就会死亡,可见这类突变基因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简单被裁减。
可是在非洲流行恶性疟疾(一种死亡率很高的疾病)的地域,带有这一突变基因的人(Aa )好多,频率也很稳固。
对此现象合理解说是A.杂合子不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易感染疟疾B.杂合子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不易感染疟疾C.杂合子不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也不易感染疟疾D.杂合子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也易感染疟疾5.用 32P 、 35S 分别标志噬菌体的DNA 和蛋白质,让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则新形成的噬菌体中含有()A. 32P B. 35S C.32P 和 35S D.二者皆无6.假如一个双链 DNA 中鸟嘌呤占整个 DNA 碱基的 27% ,那么腺嘌呤占整个DNA 分子碱基的比率为A.28%B.27%C.23%D.9%7.转录,是指遗传信息的传达从()A.RNA →DNAB.DNA →RNAC.DNA →DNAD.RNA →蛋白质8.已知某转运 RNA 的一端的三个碱基次序是GAU ,它所转运的氨基酸是亮氨酸,那么决定此氨基酸的密码子是()9.下边表达所描绘的必定是同源染色体的是A.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B.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C.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D .形态特点大概同样的两条染色体10.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所拥有的共同特点是A.同源染色体的分别B.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C.同源染色体的联会D.染色体数量减半11.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的主要理论依照是①基因突变②基因重组③染色体变异④基因分别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③ C .②①③④D.③②④①12 .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TT 的个体占 18% ,Tt 的个体占 78% ,tt 的个体占4% 。
题型3表格分析类解题模板练[解题模板概述]表格题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表格的形式把生物学现象、事实、规律、原理及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呈现出来,常见表格类型有两种:数据表格和材料(过程)表格,前者以数据记录为主体,而后者以材料(处理过程)的记录为主体。
解答表格题的思维模板如下:为了探究植物体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人员在不同的温度和不同的氧含量下,测定了一定大小的新鲜菠菜叶的二氧化碳释放量(表中为相对值),其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分析回答:(1)为了能使实验数据真实地反映呼吸强度的变化,应特别注意的实验环境条件是,原因是。
(2)研究人员在对数据分析时,发现在温度、氧含量分别为的条件下所测数据最可能是错误的。
(3)图中数据反映出当氧含量从20%上升到40%时,植物的呼吸强度一般。
其原因是。
(4)就图中数据分析,蔬菜长期贮藏的最佳环境控制条件是。
此条件下植物细胞内二氧化碳的产生场所是。
(5)分析表中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植物呼吸作用强度的变化规律是。
思维导表答案(1)遮光,使叶片处于黑暗状态防止叶片进行光合作用而干扰呼吸强度的测定(2)10 ℃、1.0%(3)保持相对稳定受酶的数量限制(或受线粒体数量限制)(4)温度为3 ℃、氧含量为3.0%细胞质基质、线粒体(5)在一定温度和氧含量范围内,随着温度和氧含量的增高,呼吸作用强度增大解析(1)实验中为了防止菠菜叶片光合作用的干扰,应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2)在所列数据中,温度为10 ℃、氧含量为1.0%时的数据可能是错误的。
因为在氧气浓度从0.1%→1.0%的变化中,其他温度条件下CO2释放量是减少的,只有在10 ℃时是增大的。
也可以从氧气含量为0.1%、3.0%、10.0%、20.0%、40.0%所对应的温度从3 ℃→20 ℃,CO2释放量都是逐渐增大的,只有1.0%与10 ℃对应的CO2释放量除外。
(3)氧含量从20.0%→40.0%时,CO2释放量基本不变,外因是充足的,影响因素只能从内因分析,如酶的数量、线粒体的数量等。
保温措施1 核心知识过关练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基础知识填一填1.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共有的元素是C 、H 、O ,除此之外,蛋白质中还含有N 等元素,核酸中还含有N 、P 元素。
磷脂分子的组成元素有C 、H 、O 、N 、P ;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有C 、H 、O 、N 、Mg 。
2.在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不同氨基酸理化性质差异的原因在于R 基不同。
3.DNA 和RNA 在分子组成上的差异表现为DNA 中含有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而RNA 中含有核糖和尿嘧啶。
4.DNA 多样性的原因主要是碱基(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空间结构和数目不同;而不同蛋白质肽链组成不同的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
5.乳糖和糖原只分布于动物(动物、植物)细胞;蔗糖、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只分布于植物(动物、植物)细胞。
6.脂质主要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其中,固醇又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等。
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7.脂肪的含氢量高于糖类,因此氧化分解时耗O 2多,释放的能量也多。
8.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生物新陈代谢越旺盛,但其抗逆性相对较低。
种子晒干过程损失的主要是自由水,干种子高温烘烤出的水珠的来源主要是结合水,结合水破坏后的种子不能萌发。
9.相关实验中的颜色反应 (1)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2)还原糖+斐林试剂――→加热砖红色;(3)脂肪+苏丹Ⅲ(Ⅳ)染液→橘黄(红)色;易错易混判一判1.葡萄糖和麦芽糖可被水解,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2.脂肪酸和磷脂含有的元素相同(×)3.脂肪和生长激素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4.同质量的糖类与脂肪氧化分解,脂肪消耗的氧多,产生的水多,释放的能量也多(√) 5.高温、过酸、过碱等都会使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受到破坏,从而造成蛋白质分子失活(×)6.肽键的结构式为CO—NH,其数目在所有多肽中都是氨基酸数-1(×)7.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是同一种蛋白质(×)8.tRNA、mRNA、rRNA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9.组成DNA与ATP的元素种类不同(×)10.T2噬菌体的遗传信息贮存在RNA中(×)11.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12.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越大,生物新陈代谢越旺盛,但其抗逆性相对较小(×)。
3-5、6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保护基础知识填一填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两方面。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为自养生物,消费者和分解者为异养生物。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2.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大基本功能。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全过程。
(1)能量的源头——阳光;(2)起点——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3)总能量——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总量;(4)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5)流动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6)能量转化: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最终散失);(7)特点: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8)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10%~20%。
4.物质循环指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反复,具有全球性。
5.生物圈在物质上是自给自足的,但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必须从系统外获得。
6.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等。
7.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以及生物种间关系的调节都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两方面: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9.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10.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资源利用加快,环境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
11.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分为潜在价值、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
12.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手段。
易错易混判一判1.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2.消费者通过自身的细胞代谢,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细菌都是分解者,但分解者并不都是细菌(×)4.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5.研究能量流动,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全部流向人类(×)6.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生物的数量(×)7.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是CO2(×)8.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会小于10%,也不会大于20%(×)9.动物同化的能量等于摄入的能量,粪便量是本营养级同化量的一部分(×)10.大气中CO2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只有光合作用(×)1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范围只是在生物之间,且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12.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其不存在于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13.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 14.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15.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16.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17.参与循环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18.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能量(√)。
1
2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基础知识填一填
1.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内含有形成完整新个体所需的全套基因。
3.衰老的细胞体积减小,细胞膜通透性改变,酶活性下降,水分减少,色素积累。
4.癌变的机理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了突变。
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5.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糖蛋白减少、易于分散和转移等特征。
癌症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至少在一个细胞中发生5~6个基因突变累积,才能赋予癌细胞所有的特征,因此老年人的患癌率较高。
6.致癌病毒可将含有的癌基因以及与致癌有关的核酸序列,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而诱发细胞癌变。
易错易混判一判
1.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一般来说,分化了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 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指的是不同组织细胞中表达的基因不同,或同一细胞在不同发育时期表达的基因不同(√)
3.不是所有的基因都能进行选择性表达,那些维持最基本的生命活动的必要基因在任何细胞、任何时期都要表达(√)
4.实验表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已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5.由未受精的蜜蜂卵细胞发育成雄蜂,证明了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6.老年人头发变白与白化病患者头发变白的根本原因不同(√)
7.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都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2019届高考考前适应性试卷生物(四)(解析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6分,共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些癌细胞中多药耐药(MDR)基因高度表达后,会使这些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抗性增强。
MDR基因表达产物是P—糖蛋白(P—gp),该蛋白位于细胞膜上有ATP 依赖性跨膜转运活性,可将药物转运至细胞外,使细胞获得耐药性。
而P—gp低水平表达的癌细胞内,某些化疗药物的浓度明显升高。
下列叔述正确的是A.P—gp转运蛋白转运物质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B.P—gp是由游离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合成的C.化疗药物可提高MDR基因高度表达的癌细胞比例D.提高癌细胞P-gp的活性为癌症治疗开辟了新途径【答案】C【解析】P—gp转运蛋白转运药物消耗ATP,不属于协助扩散,A错误;P—gp转运蛋白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B错误;化疗药物会对癌细胞起选择作用,P-gp 转运蛋白基因高度表达的癌细胞的抗药性强,生存下来的比例高,C正确;提高癌细胞P—gp转运蛋白的活性即提高了癌细胞的抗药性,不利于癌症的治疗,D错误。
2.下列关于生物学经典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恩格尔曼用水绵和好氧细菌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B.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C.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构建物理模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D.林德曼定量分析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发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答案】A【解析】恩格尔曼用水绵和好氧细菌进行实验,证明氧气是由叶绿体所释放,并未证明释放的O2来自水,A错误;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B正确;沃森和克里克通过物理模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C正确;林德曼通过对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发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D正确。
3.科学家通过“重新编程”小鼠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和δ细胞(分泌生长抑素),使其能够持续产生胰岛素,并将其移植到糖尿病小鼠体内,从而实现血糖的正常调控。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卷(二)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时间150分钟,共30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纸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纸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纸一并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Mg 24 S 32Cl 35.5Fe 56Cu 64Zn 65Br 80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神经递质、酶、抗体、动物激素的共同点是() A.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B. 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C.都是信息分子D.都属于生物体的功能分子2.图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
图乙表示蓝藻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中,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零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二氧化碳C.图乙中,当光照强度为b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D.图乙中,限制c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是CO2 3.某紫花植株测交,后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1∶3,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该性状可能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B.亲代紫花植株自交其后代紫花∶白花为9∶7C.测交后代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D.亲代紫花植株自交子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1/16 4.下列关于生物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是指组成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数量、种类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B.二倍体水稻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均变小C.自然选择过程中,通过直接选择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D.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的百分比将保持不变5.如图表示人体内某些信息的传递过程,箭头表示信息传递方向。
2-3遗传的基本规律基础知识填一填1.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选材恰当;(2)研究由简到繁;(3)运用统计学方法;(4)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
2.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提出的假说内容:(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3.在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演绎推理的内容有:(1)F1杂合子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隐性类型只产生一种配子。
(2)当F1与隐性类型杂交时,其子代应产生显性和隐性两种类型,且比例相等。
4.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5.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所研究的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6.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7.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2出现的四种表现型中各有一种纯合子,分别占F2的1/16,共占4/16;双显性个体占9/16;双隐性个体占1/16;重组类型占3/8。
易错易混判一判1.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不同表现类型(×)2.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3.运用假说—演绎法验证的实验结果总与预期相符(×)4.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5.体细胞中成对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互不干扰(√)6.自交就是自由交配(×)7.杂合子自交n代后,子代杂合子所占比例为:1-1/2n(×)8.生物体能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9.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10.测交是让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11.在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实验中,先进行等位基因的分离,再实现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1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必须是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 13.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自交,子代的基因型有4种,比例为9∶3∶3∶1(×) 14.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15.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产生基因型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16.有n对等位基因且独立遗传的两个纯合子杂交,F1自交后代F2中有2n种基因型(×) 17.孟德尔遗传规律适用于所有生物(×)18.所有的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19.性染色体相同的个体所代表的生物均为雌性个体(×)20.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都是自由组合的(×)21.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患病男孩,则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22.每条染色体上载有许多基因可以说明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是平行的(×) 23.男性血友病患者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其外祖父( ×)。
三、遗传与变异类一、近六年考察角度解析年份题号考察角度【自由组合定律】此题考察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有关知识,意在考察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联合这些信32 息,运用所学知识与看法,经过比较、解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甲卷某些生物学识题进行解说、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图示类 )确结论的能力。
此题的难点在于显隐性的判断与亲本基因型的判断,而解答此题的重点在于对图形的解析,推测出相应的基因型,就能正确答题。
2018 【基因分别定律】此题考察基因的分别定律及其应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察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看法,经过比较、分乙卷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识题进行解说、推理,做出合32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解答此题的重点在于怎样(文字表判断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仍是X 染色体上。
述)【生物变异】此题的知识点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及基因丙卷分别定律的实质,旨在考察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重点,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对基础知识进行识记。
【基因频次计算】此题的知识点是基因频次的计算方法,基全国因分别定律的实质和应用,随机交配与自交遗传概率计算的Ⅰ不一样点,旨在考察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重点,掌握知识的内32在联系并应用有关知识综合解答问题的能力。
2018 (文字表【伴性遗传应用】此题的知识点是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述)全国用,旨在考察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重点,掌握知识的内在联Ⅱ系,并联合题干信息综合解析解答问题的能力及写出遗传图解的能力。
新课【杂交育种】此题考察杂交育种的有关知识,意在考察学生32标(文字表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析问题的能全国述) 力。
Ⅰ2018新课【伴性遗传】此题考察了伴性遗传的有关知识,学生要可以32识记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和 Y 染色体遗传病的遗传特色,标(遗传系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中,全国依据遗传特色进行有关判断;明确谱图 )Ⅱ雄性要么是显性纯合子,要么是隐性纯合子,只有雌性可能2013 2012 2011为杂合子。
四、生态类一、近六年考查角度剖析二、基本模型回归1.种群的特征内涵及相互关系。
2.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及其成因和应用。
3.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相关应用与分析。
4.群落的结构类型、特点及相互关系。
5.群落的演替及其相关规律辨析。
6.生态系统的成分及食物网分析。
7.生态系统功能的综合考查,特别是能量流动图解、物质循环图解和信息传递图解。
8.辨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原理及相关调节机制分析。
三、热点模型预测热点模型一 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规律辨析1.请根据下图种群增长的坐标曲线,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马缨丹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的有毒植物,为达到观赏目的人们把它引种到夏威夷,一段时间后,马缨丹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图中曲线 符合马缨丹疯狂蔓延的趋势。
(2)根据生态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曲线 ,若出现 段则表明人口出现了负增长。
(3)曲线Ⅰ和曲线Ⅱ代表的种群进化速度较快的是 ,其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 (一定、不一定)会发生改变。
(4)太湖蓝藻事件使太湖美丽的形象大打折扣,若曲线Ⅱ表示太湖中蓝藻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 点后,增长速率为0。
(5)依据自然界种群增长的特点,人们在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把握在 点后进行,原因是 。
答案 (1)Ⅰ (2)Ⅱ CD (3)曲线Ⅱ 一定 (4)F (5)E E 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解析(1)根据曲线可知,Ⅰ表示“J”型曲线,Ⅱ表示“S”型曲线;外来物种入侵,短时间内出现“J”型增长,即曲线Ⅰ符合马缨丹疯狂蔓延的趋势。
(2)自然环境下,人口的增长为“S”型曲线,与图中曲线Ⅱ符合;若出现CD段则表示人口数量下降,表明人口出现了负增长。
(3)曲线Ⅰ和曲线Ⅱ代表的种群中,进化速度较快的是曲线Ⅱ,因为曲线Ⅱ代表的种群其基因频率变化更大,进化的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4)太湖蓝藻事件使太湖美丽的形象大打折扣,若曲线Ⅱ表示太湖中蓝藻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F点后,增长速率,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所以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