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2节 第1课时
- 格式:pptx
- 大小:3.58 MB
- 文档页数:33
第2课时血液在心脏血管系统中循环流动、血压和脉搏知能演练提升ZHINENG YANLIAN TISHENG能力提升1.下列器官中,能让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的是()。
A.肺B.胃C.肾D.肠2.正常人的心脏的四个腔中,流动着动脉血的两个腔是()。
A.左心房、右心房B.左心室、右心室C.左心房、左心室D.右心房、右心室3.图9-2-13表示人体血液流经血管a、b、c时,血液含氧量与血压的变化。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图9-2-13A.a中的血液来自心脏的左心室B.与a相比,c管壁厚,弹性大C.a中的血液是静脉血,c中的血液是动脉血D.b是身体各部分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4.图9-2-14是哺乳动物心脏内部结构及与其相连的血管示意图。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图9-2-14A.③是右心室,其肌肉壁最发达B.④收缩时部分血液可流到⑤中C.图中①是将血液运往全身去的血管D.②是肺静脉,流动脉血5.在一次医疗事故中,医生错误地将B型血输入A型血的病人体内,造成病人的上肢静脉内出现了大量的红细胞聚集团。
这些红细胞聚集团最有可能堵塞病人()。
A.脑部的毛细血管B.肺部的毛细血管C.肝脏的毛细血管D.胃部的毛细血管6.图9-2-15甲中X表示人体某器官,①②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乙表示血管①②中血液的气体含量。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图9-2-15A.血管①为肺动脉B.血管②为上、下腔静脉C.血管②内流动脉血D.X表示肺7.图9-2-16表示人体部分血管及血流方向。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9-2-16A.a血管一定是动脉B.a血管内一定流动脉血,c血管内一定流静脉血C.若b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则a、c都是微小动脉D.b血管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进行物质交换8.下列关于“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干纱布把小鱼包起来,只露出尾部B.用放大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情况C.选择尾鳍作为观察部位,是因为尾鳍薄而透明D.若观察到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则该血管为静脉9.图9-2-17是人的血液循环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
高一化学必修一课题: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课时:第一课时编号4学习目标1.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2.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3.通过对1 mol物质质量的讨论,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以及摩尔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4.通过对摩尔质量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和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学习重点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2.摩尔质量概念和相关计算学习难点1.物质的量概念及其理解2. 摩尔质量概念的建立学习任务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一>物质的量1.定义: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它是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_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n 。
<二>摩尔1.定义: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2.符号:mol3.标准:1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kg 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 6.02×10234. 计量对象: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电子、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
【注意事项】(1)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得拆开理解,也不能简化“物质量”等。
或“物质的质量”。
(2)物质的量是构建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的桥梁。
(3)“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和米、千克、秒等一样,不是物理量,不要将二者混淆。
(4)摩尔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不适用于宏观物质。
(5)“某物质的物质的量是多少”不要说成”某物质它的摩尔数是多少”(6)使用摩尔作单位时(即表示物质的量时),必须注明粒子的种类(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微观粒子),可用 化学式 指明粒子种类。
例如2mol H 、1mol H 2 、1.5 mol H 2O 等,不能这样表示:1mol 氢(指代不明)。
<三>阿伏加德罗常数1.定义: 国际上规定,1mol 粒子集体所含的微粒的个数为与 0.012kg 12C 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相同 ,约为 6.02×1023 。
日期: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课堂笔记☆§9-1压强一、压力1.定义:_______________的力。
2.产生原因:物体间________,且________。
3.单位:____________4.作用点:________________。
5.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注意:放在水平面时压力____重力;压力大小________等于重力;压力方向与重力方向________相同;____是接触力,而____是非接触力。
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方法:(1)________法:①控制________相同,比较压力大小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②控制________相同,比较受力面积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
(2)________法:观察比较____________,来比较____________。
实验器材:小桌、海绵、砝码实验过程:(1)对比____两图,在受力面积相同时,改变________,比较压力作用效果。
(2)对比____两图,在压力相同时,改变________,比较压力作用效果。
实验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____,压力作用效果越________。
在压力大小一定时,受力面积越____,压力作用效果越________。
交流提高:(1)本实验中不能比较甲和丙探究“压力大小”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原因是________。
也不能比较甲和丙探究“受力面积大小”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原因是________。
(2)将小桌和砝码放在木板上,受到压强不变,但压力作用效果不同,原因是________。
(3)将砖块延竖直方向切开,两块受力面积不同,但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不能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 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本课时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主要讲述美国工业生产的特点、主要的工业分布和主要城市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在信息的接收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受有趣的感性知识。
若平铺直叙地讲述学生会感到枯燥,接受起来较为困难。
同时,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要抓住学生特点,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而美国作为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它在军事工业、尖端技术领域、高新技术产业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国家特点十分突出。
所以,在教学中可充分把握美国这一特点,有效整合知识,力求生动有趣、高效直观。
教学重点:运用资料了解美国工业的分布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运用资料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导入新课日常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产品是美国生产的?请列举一些产品或品牌。
提示:可口可乐、苹果手机、福特汽车、佳洁士牙膏等。
教师过渡: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它的工业产品遍布世界,我们在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
今天我们就来全面认识美国的工业状况。
二、探究新知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相关正文以及“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图”,结合地理图册P36“美国本土工业布局图”,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的工业生产有什么特征?提示:生产规模大,技术先进。
(2)说说美国有哪些主要工业部门。
提示:钢铁、汽车、化学、电子、宇航、石油、飞机制造、军火等。
(3)美国有哪些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提示:军事工业、尖端技术。
(4)找找美国主要的工业城市。
提示: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洛杉矶、休斯敦、新奥尔良、华盛顿、纽约、波士顿、底特律等。
(5)美国最大的工业区是什么?工业区的分布有什么特点?提示:东北工业区。
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教师拓展:美国主要工业区和工业城市的分布概况及有利发展条件:2.教师提问:美国为什么能长期保持世界上最发达工业国家的地位?学生回答。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1课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解释和验证[学习目标] 1.结合教材P9图1-6,分析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2.结合教材P11图1-8,阐明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相关假说.3.结合教材P11图1-9,阐明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过程,并归纳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知识点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实验过程(正交、反交)2.实验分析(1)亲本具有的两对相对性状08黄色与绿色①子叶颜色:□09圆粒与皱粒②种子形状:□(2)F1性状类型分析①子叶颜色:全为黄色⇒□10黄色对□11绿色为显性②种子形状:全为圆粒⇒□12圆粒对□13皱粒为显性(3)F2的性状类型分析16分离定律,决定不同相对性状①黄色∶绿色=□143∶1,圆粒∶皱粒=□153∶1⇒每对相对性状都遵循□17互不干扰的.的遗传因子是□②不同性状之间发生了新的组合③亲本类型: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 ④重组类型:□22黄色皱粒和□23绿色圆粒问题探究 两对相对性状中9∶3∶3∶1数量比与一对相对性状中3∶1有什么关系?提示:从数学角度分析,9∶3∶3∶1是(3∶1)2,即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是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结果3∶1的乘积.问题探究 由F 1→F 2能否判断性状显隐性?提示:可以判断显隐性,分别从子叶颜色和种子形状上看,黄色――→⊗黄色+绿色,圆粒――→⊗圆粒+皱粒,绿色和皱粒为新出现的性状即为隐性性状.问题探究 孟德尔在F 2中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提示:不同性状之间的自由组合,即黄色既可以与圆粒组合又可以与皱粒组合,绿色也可以分别与圆粒和皱粒组合.[例1] 孟德尔用纯种黄圆豌豆与纯种绿皱豌豆做杂交实验,下列哪项能体现不同性状的自由组合( )A .F 2中有黄圆、黄皱、绿圆、绿皱4种性状表现B .F 1全部是黄色圆粒C .F 2中出现了黄圆和绿皱2种类型D .F 2中黄圆和绿皱各占总数的3/16解题分析 子叶颜色有两种性状,黄色与绿色,种子形状有两种性状,圆粒与皱粒,在F 2中,种子形状与子叶颜色自由组合出现四种性状组合,所以A 符合题意.答案 A[例2] 下列有关孟德尔的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F1自交后,F2出现绿圆和黄皱两种新性状组合B.对F2每一对性状进行分析,比例都接近3∶1C.F2的性状表现有4种,比例接近9∶3∶3∶1D.F2中遗传因子组成有4种解题分析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出现了绿圆和黄皱两种新性状组合,且分析每一对性状,比例都接近3∶1,说明遵循分离定律,A、B正确;F2的遗传因子组成有9种,性状表现有4种,比例接近9∶3∶3∶1,C正确,D错误.答案 D知识点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1.理论解释(1)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01两对遗传因子控制.①黄色和绿色分别由遗传因子□02Y、y控制,圆粒和皱粒分别由遗传因子□03R、r控制.②亲本纯种黄色圆粒的遗传因子组成为□04YYRR,纯种绿色皱粒的遗传因子组成为□05yyrr.06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遗传因子可以□07自由组合.(2)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09黄色圆粒,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为□10YR、Yr、yR、yr,数量比为F1遗传因子组成为□08YyRr,表现为□111∶1∶1∶1.□1316种,遗传因子的组合形成□149种,(3)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12随机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性状表现有□154种.2.遗传图解(1)过程图解(2)F2中各性状表现、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问题探究如果亲本换成纯合的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F1表型是什么?F2性状表现有哪几种?其中亲本类型比例是多少?重组类型比例是多少?提示:亲本为YYrr×yyRR→F 1为YyRr,即F 1表型为黄色圆粒;F 2性状表现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亲本类型比例是6/16,重组类型比例是10/16.问题探究 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纯种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F 1,F 1自交得F 2,F 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3∶3∶1,与F 2出现这样的比例有直接关系的原因是什么?提示:F 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比例为1∶1∶1∶1;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互不干扰;F 1自交时,4种类型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F 1的16种配子组合方式都能发育成新个体;必须有足量的F 2个体.[例1] 下列关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 B .每一对遗传因子的传递都遵循分离定律 C .F 1中控制两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相互融合D .F 2中有16种配子结合方式、9种遗传因子组成和4种性状表现解题分析 F 1中控制两对性状的遗传因子是独立的,互不干扰的,不相融合的,C 错误. 答案 C[例2] 纯种白色盘状与黄色球形南瓜杂交,F 1全是白色盘状南瓜,F 1自交产生的F 2中白色球形南瓜有300株,则纯合的黄色盘状南瓜有( )A .100株B .200株C .300株D .400株解题分析 由白色×黄色→白色,可知白色为显性性状,盘状×球形→盘状,可知盘状为显性性状,假设A 、a 和B 、b 分别控制南瓜颜色和形状,则P 为AABB×aabb→F 1AaBb ――→⊗F 2A_B_ A_bb aaB_ aabb 白盘 白球 黄盘 黄球 9 3 3 1 300株 n n =300株,黄色盘状纯合子=13×300=100(株).答案 A[例3] 小麦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用纯种的高秆抗病和矮秆不抗病两个品种做样本,在F 2重组类型中纯合子占的比例约为( )A.116 B.216 C.29 D.416解题分析 纯种高秆抗病×矮秆不抗病→F 1高秆抗病――→⊗F 2高秆抗病∶高秆不抗病∶矮秆抗病∶矮秆不抗病=9∶3∶3∶1,重组类型所占的比例为916,故重组类型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29.答案 C题后归纳重组类型的确定及概率计算(1)纯合亲本的杂交组合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双显(AABB)和双隐(aabb),另一种是一显一隐(AAbb)和一隐一显(aaBB).这两种情况下,F2中的重组类型及所占比例是不同的.(2)概率计算要确定范围.若求重组类型中的纯合子所占比例,范围是重组类型,而不是全部F2个体,不能忽略求解范围.知识点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和自由组合定律1.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1)方法:□01测交实验,即让F1(YyRr)与□02隐性纯合子杂交.(2)测交实验分析图解①分析图解②孟德尔依据提出的假说,演绎推理出测交实验的结果(3)实验验证在孟德尔所做的测交实验中,无论是以F1作母本还是作父本,结果都与预测□11相符.(4)结果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相符,由此证明了假说是正确的.问题探究在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中,若两亲本相交,后代性状出现了1∶1∶1∶1的比例,能否确定两亲本的基因型就是YyRr和yyrr?试举例说明.提示:不能.Yyrr和yyRr相交,后代也会出现1∶1∶1∶1的比例.问题探究在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中,若测交后代有两种性状,且数量之比为1∶1,试分析F1的遗传因子的组成.提示:由于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配子yr,所以测交后代的性状及比例由F1决定,由于后代有两种性状且比例为1∶1,说明F1能够产生两种配子且比例为1∶1,其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或Yyrr或YYRr或YyRR.2.自由组合定律[例1] 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加以验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测交实验为杂种子一代(YyRr)与隐性纯合子(yyrr)的杂交B.杂种子一代的配子组成为Yy、Rr、YR、yr,隐性纯合子的配子组成为yrC.雌雄配子随机结合D.测交后代表型为黄圆∶黄皱∶绿圆∶绿皱=1∶1∶1∶1解题分析形成配子时,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故杂种子一代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YR∶Yr∶yR∶yr=1∶1∶1∶1,B错误.答案 B[例2] 在豚鼠中,黑色(C)对白色(c)、毛皮粗糙(R)对毛皮光滑(r)是显性.能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最佳杂交组合是( )A.黑光×白光→18黑光∶16白光B.黑光×白粗→25黑粗C.黑粗×白粗→15黑粗∶7黑光∶16白粗∶3白光D.黑粗×白光→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解题分析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就是验证F1产生配子时,是否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产生四种不同的配子,最佳方法为测交.D项符合测交的概念和结果,黑粗(相当于F1的双显)×白光(隐性纯合子)→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四种类型,比例接近1∶1∶1∶1).答案 D技法提升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方法(1)测交法:让双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1∶1.(2)双杂合子自交法:让双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3)花粉鉴定法:取双杂合子的花粉,对花粉进行特殊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若有四种花粉,比例为1∶1∶1∶1,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1.已知玉米籽粒黄色对红色为显性,非甜对甜为显性,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纯合的黄色非甜玉米与红色甜玉米杂交得F1,F1自交或测交,预期结果不正确的是( )A.自交结果中黄色甜与红色非甜比例为9∶1B.自交结果中黄色与红色比例为3∶1,非甜与甜比例为3∶1C.测交结果是红色甜∶黄色非甜∶红色非甜∶黄色甜=1∶1∶1∶1D.测交结果是红色与黄色比例为1∶1,甜与非甜比例为1∶1答案 A解析黄色甜和红色非甜都属于单显类型,它们的比例应为1∶1,A错误.2.父本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母本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其F1不可能出现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 A.AABb B.AabbC.AaBb D.aabb答案 D解析父本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产生的配子为AB、Ab;母本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产生的配子为AB、Ab、aB、ab,F1中不可能出现aabb,D符合题意.3.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这两对遗传因子独立遗传)的水稻自交,自交后代中两对遗传因子都是纯合的个数占总数的( )A.216B.416C.616D.816答案 B解析AaBb自交后代中两对遗传因子都是纯合的个体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aabb、aaBB、AAbb,均占F2的1/16,共占4/16.4.下列有关自由组合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不相融合B.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C.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D .形成配子时,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答案 B解析 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是: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故A 、C 、D 错误,B 正确.5.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图中哪个过程( )AaBb ――→①1AB∶1Ab∶1aB∶1ab――→②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子代9种遗传因子组成――→④4种性状表现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 A解析 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形成配子时.6.番茄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果对黄果为显性.现有高茎黄果的纯合子(TTrr)和矮茎红果的纯合子(ttRR)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问:(1)F 2中出现的重组型个体占总数的________.(2)F 2中高茎红果番茄占总数的________,矮茎红果番茄占总数的________,高茎黄果番茄中纯合子占________.(3)若F 2共收获800个番茄,其中黄果番茄约有________个. 答案 (1)58 (2)916 316 13(3)200解析 (1)用高茎黄果纯合子和矮茎红果纯合子杂交,即TTrr×ttRR ,F 1为TtRr,F 1自交,F 2重组型个体高茎红果(T_R_)比例为3/4×3/4=9/16,矮茎黄果(ttrr)比例为1/4×1/4=1/16,故F 2出现重组型个体占总数的9/16+1/16=10/16=5/8.(2)F 1自交,后代性状表现及其比例为高茎红果(T_R_)∶高茎黄果(T_rr)∶矮茎红果(ttR_)∶矮茎黄果(ttrr)=9∶3∶3∶1.所以F 2中高茎红果番茄占9/16,矮茎红果番茄占3/16;高茎黄果番茄中纯合子(TTrr)占1/3.(3)F 2中黄果番茄所占的比例为3/16+1/16=1/4,1/4×800=200,所以黄果番茄约有200个.。
第2节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第1课时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一、培养基的配制1.培养基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2.培养基的种类3.培养基的营养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此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O2的需求。
二、无菌技术1.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的关键:防止杂菌污染。
2.消毒和灭菌消毒灭菌概念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微生物使用强烈的理化方法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常用方法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酒精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湿热灭菌、干热灭菌、灼烧灭菌适用对象操作空间、双手等接种环、接种针、玻璃器皿、培养基等(1)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2)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
(3)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4)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接触。
三、微生物的纯培养1.纯培养:在微生物学中,将接种于培养基内,在合适条件下形成的含特定种类微生物的群体称为培养物。
由单一个体繁殖所获得的微生物群体称为纯培养物,获得纯培养物的过程就是纯培养。
2.微生物纯培养的步骤:微生物的纯培养包括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分离和培养等步骤。
3.酵母菌的纯培养(1)菌落:分散的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可以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
(2)获得单菌落的方法: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液体培养基含有水,而固体培养基不含水。
( ) 2.获得纯净微生物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
() 3.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都要进行消毒。
() 4.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
() 5.平板冷凝后应将平板倒置,防止皿盖上的冷凝水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第九章 化学平衡第二节化学平衡第 一 课 时基础知识点和考点::1.化学平衡的概念2.可逆反应的概念3.化学平衡的特征,标志与判断同步优化训练1. 反应2SO 2 + O 2达到平衡后,再向反应容器中充入含氧的同位素O 188的氧气,经过一段时间后O 188原子存在于( )A .O 2B .SO 2C .O 2和SO 2D .O 2、SO 2和SO 32. 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 (g )+ 3B (g )2C (g )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C 生成的速率与C 的分解速率相等B .单位时间生成n molA ,生成3n molBC .A 、B 、C 的浓度不再变化D .A 、B 、C 的分子数比为1︰3︰23. 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2molA 和1molB 发生反应2 A (g )+ B (g )3C (g )+ D (g ),达到平衡时,C 的浓度为Wmol/L 。
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若C 的浓度仍为Wmol/L ,该配比是( )A .4molA + 2molB B .3molC + 1molD + 1molB + 2molAC .3molC + 1molD D .1molA + 0.5molB + 1.5molC + 0.5molD4.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重要特征是( )A .反应停止了B .正逆反应的速率均为零C .正逆反应都还在继续进行D .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5. 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SO 2(g )+ O 2(g )2SO 3(g )。
已知反应过程某一时刻SO 2、O 2、SO 3浓度(mol/L )分别为0.20、0.10、0.20,达到平衡时,浓度可能正确的是( )A .SO 2、O 2分别为0.40、0.20mol/LB .SO 2为0.25 mol/LC .SO 2、SO 3为0.15 mol/LD .SO 2为0.24 mol/L ,SO 3为0.14 mol/L223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 3v正(N2)=v正(H2)B v正(N2)=v逆(NH3)C 2v正(H2)=3v逆(NH3)D v正(N2)=3v逆(H2)8.某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 (g)+2B(g)2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