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罐子乐
- 格式:doc
- 大小:663.00 KB
- 文档页数:5
《好玩的罐子》幼儿大班体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习简单的罐子玩法,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柔韧性和协调性。
3. 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体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用罐子进行简单的体育游戏,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在游戏中,幼儿能熟练掌握罐子的使用方法,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材料准备:若干个罐子、绳子、圈圈等。
2. 场地准备:宽敞的户外活动场地。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基本技能训练(10分钟)(1)罐子抛接:幼儿两人一组,用罐子进行抛接练习,熟练后可尝试单手抛接。
(2)罐子投掷:幼儿站在规定的线后,将罐子投掷到前方的小圈内,距离逐渐增加。
(3)罐子平衡:幼儿将罐子放在头顶,保持平衡,沿着指定路线走。
3. 游戏环节(10分钟)(1)捉迷藏:幼儿用罐子遮住眼睛,寻找隐藏的伙伴。
(2)罐子接力:幼儿成纵队站立,用罐子进行接力比赛。
(3)罐子足球:幼儿将罐子当作足球,进行踢球比赛。
4. 放松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放松运动,如深呼吸、肌肉拉伸等,让幼儿缓解疲劳。
五、教学反思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参与程度,以及手眼协调、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表现。
2. 收集幼儿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
3. 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家长协助幼儿在家中进行罐子游戏的练习,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罐子主题的区域,让幼儿自主探索罐子的多种玩法。
八、安全注意事项1. 确保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束缚。
2. 检查罐子等器材的完好性,避免尖锐处,确保幼儿安全。
3. 教师应密切注意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
中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罐子乐福建省直属机关幼儿园沈婉冰活动结束的讲评中,我和幼儿进行了一次谈话,引导幼儿认识到材料的不同会影响“高楼”的稳固性及高度。
和孩子们协商后我做出了以下游戏调整:目标调整:1运用点数的方法计数叠高的易拉罐数量。
2、能与同伴进行叠高的易拉罐的高矮比较。
环境创设调整:1把活动场地从拥挤的走廊调整到宽敞的场地。
2、设置了入区游戏标记,旨在控制幼儿的游戏人数材料投放调整:1整理材料,将易拉罐按照软硬分类整理,把不容易叠高的软易拉罐另外放置游戏玩法调整:点数叠高的易拉罐数量后与同伴比较“高楼”的高矮游戏推进二:观察:区域活动时,桓桓和宏宏都选择了叠高楼的游戏。
桓桓用旺仔牛奶易拉罐叠到了13层,当他小心翼翼地想放上第14个易拉罐时发现够不着了,他使劲踮起脚尖想放上去,还是够不着,这时宏宏说:“我比你高,我来!”,高个的宏宏踮起脚尖终于把第14个易拉罐放上去了,两个孩子高兴得拍手欢呼。
我对他们说“能不能试观察试再放一个上去”,桓桓说“怎么放?我们不够高,够不着”,“那想想办法怎么能够分析得着呢?” 他们想了一会,突然宏宏说“哦,我有办法了!”说着着从教室里搬来一张椅子放在高楼旁,他站在椅子上对桓桓说“你帮我拿易拉罐”,就这样借助椅子的高度又叠高了3个易拉罐,俩孩子一起数:“ 1, 2, 3, 4……17!”孩子们又高兴得欢呼起来。
分析:游戏中,幼儿选择了硬壳材质的易拉罐,所以高楼搭得又高又稳。
幼儿对于调整推进(图2、增加旺仔牛奶、王老吉等硬的易拉罐材料数量调整到宽敞的场地整理后的易拉罐叠高楼的游戏有着较强的挑战欲望, 并且在活动中慢慢积累了较丰富的操作的经验, 叠的“高楼”也越来越高,但由于幼儿自身条件(身高)阻碍了进一步的探索和挑 战,由于我恰当的引导,使幼儿想到利用椅子这样的辅助材料来继续完成挑战。
另 外,中班幼儿喜欢和同伴一起游戏,教师应创造条件鼓励幼儿学习合作游戏,并尝 试在游戏中解决问题。
中班体育:罐罐乐江苏省丹阳市云阳第一中心幼儿园张敏风【设计意图】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对一些废旧的瓶瓶罐罐非常感兴趣,常常是三五成群的摆弄着玩耍。
于是,我抓住这个机会,带领我们班的幼儿共同收集易拉罐,本着废物利用,一物多玩的原则将旧易拉罐作为学具引入课堂,开展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1、引发幼儿利用废旧物品开展体育活动的情趣,引导幼儿共同制定规则并认真遵守。
2.会创造性地玩易拉罐,并能创造出多种玩法。
3、通过“勇敢的建筑师、开轮船、开火车”的游戏,练习平衡、跳、搭建等动作技能,同时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精神与对体育游戏的兴趣。
【活动准备】空的旺仔牛奶易拉罐若干,布置好场地,贴好标记。
【活动过程】一、热身活动幼儿分成四路纵队,两队两队面对面站好,老师站中间,跟老师一起进行热身运动。
(学小动物、活动关节等)拿出易拉罐,请小朋友做小小工程师,分小组玩,大家合作开动脑筋,看谁玩的花样多,一起玩起来吧。
二、探究玩法1、每小组自由分散探索易拉罐的玩法。
(提醒小伙伴一起合作游戏),请各小组展示自己作品如:搭高楼、火箭、独木桥、火车等。
再分散玩一次别人介绍的玩法。
2、小结:孩子们玩的花样真多,你们太聪明了,易拉罐的玩法太多了。
师:老师也想出了一种玩易拉罐的方法,你们想不想玩?做勇敢的建筑师越过重重困难去建高楼三、“建高楼”比赛,幼儿分四队活动。
玩法:幼儿各手持一易拉罐,走过“平衡木”—跳过“矮墙”—手托易拉罐走S型路到指定地点用手中的易拉罐搭高楼,然后跑回来拍第二个小朋友的手到最后排队,第二个小朋友继续,直到搭起一座高高的房子。
一组结束到老师处拿小旗表示完成任务,看哪一组又快又好!第二次玩时将“矮墙”加高,增加难度。
四、“开轮船“游戏幼儿坐在易拉罐上休息,敲敲腿、手臂、互相敲敲背,放松一下。
领头幼儿做船长,四条小船划起来了,大风来了,大家赶快搭肩膀,团结在一起,风吹过去时大家一起往风的方向倒身体,教师改变风向,孩子们相应的倒向一边。
2024年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好玩的瓶瓶罐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材第四章《声音的奇妙世界》,主要内容包括:认识不同的瓶瓶罐罐,通过装水实验发现声音的高低与瓶罐的大小、水位的关系;学习利用瓶罐演奏简单节奏;培养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瓶瓶罐罐的形状、大小对声音的影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培养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增强幼儿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瓶罐演奏节奏的掌握。
教学重点:认识瓶瓶罐罐的形状、大小与声音的关系;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知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装有不同水位的水的瓶瓶罐罐、小棒、音乐播放器。
学具:每组一套瓶瓶罐罐、小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瓶瓶罐罐,讨论它们的形状、大小。
邀请幼儿猜测:这些瓶瓶罐罐装上水后,敲击它们会发生什么变化?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演示:用小棒敲击装有不同水位的水的瓶瓶罐罐,让幼儿观察、听辨声音的高低。
讲解瓶罐大小、水位与声音的关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瓶瓶罐罐,进行装水实验,观察、记录声音的变化。
教师指导幼儿学习利用瓶罐演奏简单节奏。
4. 互动游戏(10分钟)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分组用瓶罐演奏节奏,体验合作的乐趣。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演奏错误。
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瓶瓶罐罐的形状、大小与声音的关系。
2. 简单节奏的演奏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家中的瓶瓶罐罐,进行装水实验,记录声音的变化。
2. 答案:根据实验结果,记录声音的高低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探索其他物品(如碗、杯子等)与声音的关系,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2024年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好玩的瓶瓶罐罐》一、教学内容《好玩的瓶瓶罐罐》选自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材第四章《声音的探索》。
本节课主要详细内容为: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让幼儿了解不同材质、形状的瓶瓶罐罐对声音产生的影响,以及探索如何用身边的物品制作简单乐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不同瓶瓶罐罐对声音的影响,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
3. 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不同瓶瓶罐罐对声音的影响。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各种瓶瓶罐罐(玻璃、塑料、陶瓷等材质)、水、小石子、记号笔、音乐CD等。
学生准备:空瓶瓶罐罐(每人一个)、水、小石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瓶瓶罐罐,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它们的特点。
邀请幼儿上台敲击瓶瓶罐罐,听声音,让其他幼儿猜测是哪个瓶瓶罐罐发出的声音。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一个塑料瓶为例,讲解不同水位、不同材质对声音的影响。
邀请一名幼儿上台演示,其他幼儿观察和讨论。
3. 动手实践(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分配不同材质、形状的瓶瓶罐罐。
每组幼儿自行探索不同水位、不同材质的瓶瓶罐罐对声音的影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播放音乐,让幼儿用瓶瓶罐罐演奏简单的节奏。
教师邀请部分幼儿上台展示,其他幼儿评价和鼓励。
各组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
六、板书设计1. 空瓶瓶罐罐、水、小石子2. 不同材质、形状的瓶瓶罐罐3. 声音的影响因素:材质、形状、水位4. 简单乐器制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用身边的物品制作一个简单的乐器,并记录制作过程和心得。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发挥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探索,让幼儿了解了不同瓶瓶罐罐对声音的影响,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中班区域活动教案:好玩的易拉罐一、活动目标1. 了解易拉罐的材质和特点,知道废旧物品可以利用。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体验合作创作的乐趣。
4. 培养幼儿环保意识,养成节约资源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1. 易拉罐若干个,可以是不同大小、颜色的。
2. 安全剪刀、锤子等工具。
3. 彩纸、颜料、胶水等装饰材料。
4. 画纸或布料等展示平台。
5. 音乐、音响设备。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手中的易拉罐,引发幼儿对易拉罐的好奇心,询问幼儿是否知道易拉罐的用途和特点。
2. 探索: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观察易拉罐的形状、材质等特征,引导幼儿思考废旧物品的利用价值,讨论如何将易拉罐变成好玩的玩具。
3. 创作: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发一些易拉罐、装饰材料和工具。
引导幼儿共同创作,将易拉罐装饰成自己喜欢的玩具或艺术品。
4. 展示:每组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趣事。
其他幼儿欣赏并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家长协助幼儿在家利用废旧物品创作玩具,拍照记录并分享到班级群。
2. 环境布置:将幼儿创作的作品展示在幼儿园公共区域,供全体幼儿和家长欣赏。
3. 主题班会:组织一次以“环保创意”为主题的班会,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环保理念。
五、注意事项1. 确保幼儿在使用工具和材料时的安全,教师应随时关注幼儿的操作情况。
2.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意,给予适当的引导和鼓励。
3. 活动结束后,教师要提醒幼儿整理工具和材料,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和责任感。
4. 家长参与: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创作过程,增进亲子关系,共同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六、活动步骤2. 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易拉罐的形状、颜色和材质等特征,引导幼儿思考废旧物品的利用价值。
3. 教师分发易拉罐、装饰材料和工具给幼儿,并展示如何安全地使用这些工具。
4.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创作,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易拉罐装饰成自己喜欢的玩具或艺术品。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罐子的声音(附件版)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罐子的声音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通过探索和实践,了解不同材质、大小的罐子发出的声音不同。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1.不同材质、大小的罐子若干个。
2.水若干杯。
3.记录表格、笔。
4.音乐器材(如铃铛、鼓等)。
三、活动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一个空罐子,敲击发出声音,引发幼儿兴趣。
2.探索与实践:(1)教师将不同材质、大小的罐子分发给学生,让幼儿自由探索罐子发出的声音。
(2)幼儿两人一组,一个幼儿拿罐子,另一个幼儿拿笔和记录表格。
拿罐子的幼儿敲击罐子,拿笔的幼儿记录罐子的声音特点。
(3)幼儿互换角色,再次进行探索和记录。
3.小组讨论:(1)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探索到的罐子声音的特点。
(2)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不同材质、大小的罐子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4.实践应用:(1)教师出示音乐器材,让幼儿用罐子模仿音乐器材的声音。
(2)幼儿自由组合,用罐子创作简单的节奏音乐。
5.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活动过程,总结所学知识。
(2)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其他物品发出的声音,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四、活动延伸1.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探索其他物品发出的声音,记录下来,带到幼儿园与同伴分享。
2.环境创设:教师在科学区投放各种物品,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探索声音的奥秘。
五、注意事项1.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操作,确保安全。
2.教师要引导幼儿用恰当的词语描述罐子的声音,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4.在小组讨论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倾听他人意见,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一、探索与实践的重要性1.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不同材质、大小的罐子发出的声音,幼儿可以学习如何用感官去观察和描述周围的事物,这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原理。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装有不同材料的罐子(如米、水、石头等)、木棒、塑料杯等。
2. 环境准备:安静的室内活动场所,音响设备齐全。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本次活动主题,展示罐子并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
2. 探索:幼儿分组进行探索,用木棒敲击不同材料的罐子,听声音并记录。
3. 发现: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振动产生声音的原理,让幼儿了解不同材料发出的声音特点。
4. 实践:幼儿自选材料,用塑料杯制作会跳舞的罐宝宝,并进行展示。
5. 总结: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活动过程,总结收获,并进行情感交流。
四、活动反思:1. 教师在活动中是否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索?2. 幼儿在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主动思考?3. 活动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兴趣和认知水平?五、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会跳舞的罐宝宝,记录制作过程和感受。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会跳舞的罐宝宝”展示区,让幼儿互相交流、欣赏。
3. 教学活动:组织类似的主题活动,让幼儿进一步探索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六、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规律。
2. 操作法: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制作会跳舞的罐宝宝,培养动手能力。
3. 互动法:鼓励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介绍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2. 声音的传播:讲解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固体和液体也能传播声音。
3. 音乐与舞蹈:让幼儿感受音乐与舞蹈的结合,体会舞蹈的节奏与音乐的关系。
八、活动步骤:1. 导入:教师展示会跳舞的罐宝宝,引发幼儿兴趣,导入活动主题。
2. 探索: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材料振动产生的声音,记录实验结果。
幼儿体育玩具教案:罐子游戏的多重玩法罐子游戏是一款具有多重玩法的体育玩具,它不仅可以发展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运动技能、反应速度等方面的素质,还能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竞争意识等社交能力。
本文将为您介绍罐子游戏的多重玩法,并提供相应的教案设计。
一、规则介绍罐子游戏的规则比较简单,通常分为两种方式:单人游戏和多人游戏。
(1)单人游戏单人游戏需要使用1-3个罐子,将罐子放在地上,要求参与者依次踢倒罐子,看谁的用时最短或倒下的罐子数量最多。
(2)多人游戏多人游戏需要使用3个罐子及以上,将罐子放在地上,分成两队进行比赛。
每队队员轮流踢罐子,倒下的罐子越多,得分越高。
最后比分高的队伍获胜。
二、多重玩法除了简单的单人游戏和多人游戏外,罐子游戏还有多种玩法,下面为您一一介绍:(1)数字挑战将数字用油漆笔或标签贴在罐子上,要求参与者按照数字大小依次将罐子踢倒,看谁先完成或总用时最短。
教案设计:年龄段:3-5岁教材环节:1.组织孩子进行热身体操。
2.分别向孩子展示数字牌并解释意思。
3.带孩子去罐子游戏区域,并向他们介绍数字挑战游戏的规则。
4.让孩子们小组内讨论,看哪个小组能够最快地完成挑战。
5.标记时间和完成任务的时间,以便比较。
6.提醒孩子们在比赛中保持秩序,遵守游戏规则。
(2)盲目踢罐在参与者眼前放置多个罐子,盲目选取其中一只罐子进行踢倒,看谁在规定时间内踢倒的罐子数量最多。
教案设计:年龄段:4-6岁教材环节:1.团队热身训练。
2.向孩子们介绍盲目踢罐游戏的规则。
3.将孩子分成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能在3分钟内踢倒的罐子数量最多。
4.标记时间和参与者的数量,以确定最终成绩。
5.报告比赛结果,并让参与者表扬互相,鼓励友谊和尊重竞争。
(3)雷区游戏将罐子放在绳网的每个节拍上,小队成员轮流在绳网上疯狂跳跃,踢倒对方小组的罐子,并防止对方抢夺自己小组的罐子。
教案设计:年龄段:5-7岁教材环节:1.组织小组进行热身运动,保持身体温热。
好玩的罐子教案:激发幼儿运动兴趣在幼儿园里,如何激发儿童对运动的兴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除了富有趣味性的活动和游戏,教案也是影响运动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这里,我们向大家介绍一个好玩的罐子教案,教案中的活动将运动与游戏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融入了童话故事和色彩艺术元素,让幼儿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到运动的乐趣。
以下是详细介绍:一、教学目标1.为幼儿提供一个机会,通过运动活动和游戏体验运动的乐趣和益处。
2.通过小组竞赛活动和奖励方式激发幼儿对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3.帮助幼儿学习并了解到维持身体健康的必要性所在。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中的活动受到了童话故事《绿野仙踪》的启发,主题为运动和彩虹的主题色彩。
活动包括以下内容:1.循环状物品幼儿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带着爱心和勇气,在循环状的运动中完成一系列困难的任务。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锻炼幼儿们的平衡感和腿部肌肉。
2.彩虹跨群幼儿被分成了四个组,每个组需要代表彩虹上一个颜色,跑到另一侧的水泥块上面。
该任务旨在加强幼儿们的感觉和协调性。
3.彩虹通道幼儿将在一个彩虹通道中进行跑步游戏。
进入彩虹通道,幼儿需要穿过一系列障碍,迈过许多匹马、躲避石头和木桩并绕过以一棵大树,从而成功穿越彩虹。
4.彩虹冲刺幼儿将在一个障碍赛道中进行比赛。
教师在之前会帮助幼儿们练习调节呼吸和由慢变快的速度训练,以便于之后进行彩虹冲刺。
三、教学方法1.教师示范法该教案主要采用教师示范的方法,以帮助幼儿直观了解活动的规则和目标,让幼儿了解并掌握环节。
2.小组竞赛法为了激励幼儿们的兴趣,并使游戏变得更具挑战性,本教案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幼儿将分为四组参与各项活读,最后由组内表现最好的幼儿拿走该小组的奖励。
四、教学步骤1.教师在课前详细介绍彩虹故事背景,规则和目标,并询问幼儿有关彩虹和运动的知识与想法。
2.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循环状物品的活动,同时鼓励和安慰他们。
3.将幼儿分为四组,每组代表一种彩虹各颜色。
组内成员编队,跑到另一端的水泥块上。
罐子游戏教案:培养幼儿协作与团队精神幼儿园是孩子接受社会教育和心理成长的重要场所。
在社会化交往的环境中,幼儿开始了解自我、逐渐与他人互动,并且学习如何成为团队的一员。
在这个过程中,班级活动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方式,让幼儿们汇集在一起玩耍。
而罐子游戏,是一种能够培养幼儿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的活动。
一、游戏的目的1.培养团队精神:通过游戏中的合作环节,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让他们学会在团队中协作,认知团队中每个成员的重要性。
2.激发想象力:通过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让幼儿们可视化地将自己想象的东西呈现出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3.促进交流:游戏的交叉性质,可以让幼儿们学会沟通和交流。
能够对话和解释自己想法的幼儿,不但能够加强与他人的关系,还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需求和心情。
二、教学内容1.游戏名称:罐子游戏2.适用年龄:3至6岁儿童3.游戏材料:记牌器、数码摄像机、一组幼儿可以举起的小罐子(可以使用一些有趣的罐子,如棒冰桶、垃圾桶、奶桶等)。
4.游戏规则:a.幼儿们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组5至6人。
每个小组独立工作,最后进行展示。
b.让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他们要一起商量如何使用小罐子拍摄一段有趣的视频。
c.幼儿从小罐子中选择一个颜色或一种容器(如奶瓶、玩具盒等)来开始他们创作。
注意:幼儿需要与小组成员协商,以确保演出的完整性。
d.开始拍摄。
小组成员可以根据主题创造任何场景和对话,并且可以在演出中使用小罐子。
视频时间不超过3分钟。
e.完成后,将视频向其他小组进行展示和点评,大家可以共同评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视频。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督促幼儿在主题和剧情上发挥创意,学会合作和协商,加强表达和沟通能力。
2.教学难点:给幼儿创造和分享自己的主题,注意在创作过程中引导,而不是直接指导,让幼儿在尽可能地自由发挥的同时,体验到成长过程中的取舍与决定。
四、教学实施1.导入环节: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和目的,给出演出的小主题(例如动物、节日等)。
幼儿园中班教案《瓶瓶罐罐来运动》教学目标:1.能正确说出“瓶瓶罐罐”这四个单词,并能把它们分成两组:容器和活动器械。
2.能够理解并举例子说明瓶瓶罐罐的用途和运动时的动作。
3.能够运用“瓶瓶罐罐”参与小组活动,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材料:1.图片或实物:空瓶子,罐子,水壶,滚筒,拳击球,游泳圈2.布置好的活动场地:能供幼儿玩“瓶瓶罐罐”游戏的区域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四张图片:空瓶子,罐子,水壶,滚筒,并请幼儿凑成两个小组,将这四个物品分成两组:容器(瓶子、罐子、水壶)和活动器械(滚筒)。
2.呈现(15分钟)教师请幼儿再次观察这四个物品,并帮助他们理解并说出正确的名称:“瓶子”、“罐子”、“水壶”、“滚筒”。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品都有什么用吗?鼓励幼儿大胆回答并给出肯定的反馈。
3.讲解和示范(15分钟)教师详细地讲解和示范这四个物品的用途,比如瓶子可以盛水喝、装花、玩水枪等;罐子可以盛沙子玩、装花盆等;水壶可以用来煮热水、装花等;滚筒可以坐、滚、玩游戏等。
教师可适当配上动作示范,引导幼儿模仿。
4.小组活动(20分钟)教师请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物品(瓶子、罐子、水壶、滚筒)作为队旗,并取一个组名。
然后把课堂一部分地方划成两个活动区,每个区域都有一些小球、拳击球等活动器械。
教师告诉幼儿这是一个“瓶瓶罐罐”游戏,规则是:在规定时间内,队员们要使用自己的组名物体进行活动,盛住尽可能多的小球或拳击球,并放到自己的区域。
最后,由教师和其他幼儿一起评判哪个小组规定时间内盛的小球或拳击球最多,并给予奖励。
5.总结(5分钟)教师请幼儿回顾一下今天的学习内容:“瓶瓶罐罐”是什么?你们还记得今天的活动规则和要求吗?鼓励幼儿回答并做出简单总结。
6.教学延伸(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游戏延伸,让幼儿自由组合物品并发挥创意,进行新的活动,如:瓶子当橡皮筋球桩、罐子当铃铛、水壶当响鼓等。
2024年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罐子的声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音乐活动指导手册》中班第三章《声音的探索》。
详细内容包括:通过探索不同的罐子,了解声音的多样性;学习用罐子制作简单的乐器,并尝试演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辨别不同罐子发出的声音,培养他们的听觉感知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他们创造性地制作乐器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准确地区分不同罐子发出的声音。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制作乐器和演奏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大小的罐子、水、小石子、沙子、彩色纸、胶带等。
学具:每组一套相同的教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闭上眼睛,听老师敲击不同罐子的声音,让他们猜猜是哪个罐子的声音。
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同一个罐子,装上不同的东西,声音会不一样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老师展示如何用罐子制作乐器,并讲解制作方法。
邀请一组幼儿示范制作过程,其他幼儿观看并学习。
3. 制作环节(10分钟)每组幼儿按照老师的方法,用胶带将彩色纸固定在罐子上,制作成独特的乐器。
老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演奏环节(10分钟)每组幼儿用自己制作的乐器进行演奏,尝试发出不同的声音。
邀请部分幼儿分享他们的演奏成果。
5. 随堂练习(5分钟)老师播放一段音乐,幼儿用自己制作的乐器为音乐伴奏。
六、板书设计1. 《罐子的声音》2. 内容:声音的多样性制作罐子乐器演奏与分享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用家里的物品制作一个独特的乐器,并尝试演奏。
2. 答案:根据幼儿家庭实际情况,可选用瓶子、筷子、纸盒等物品制作乐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次活动中,大部分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制作和演奏,但在声音的辨别方面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关注幼儿的听觉训练,提高他们的声音辨识能力。
幼儿园中班优秀游戏活动案例好玩的易拉罐一、活动背景设计意图: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对一些废旧的瓶瓶罐罐非常感兴趣,常常是三五成群的摆弄着玩耍,于是抓住这个机会,带领我们班的幼儿共同收集易拉罐,本着废物利用,一物多玩的原则,将易拉罐作为学具引入课堂,开展了本次活动。
活动准备:易拉罐若干,布置场景“小河”,朵拉头饰1个,泡沫垫若干,一封信,音乐等。
二、活动内容与过程实录一、开始部分:引导幼儿自由探索易拉罐的玩法(1)激发幼儿玩易拉罐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早上好。
今天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奇妙的东西,请你们猜一猜是什么呢?恩,是一个圆柱体,哦,不对,还是两个。
铛铛铛铛,看,这是什么?(引出易拉罐)。
(2)幼儿自由探索易拉罐的多种玩法,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注意观察,提醒幼儿注意易拉罐不能打到别的小朋友。
(3)幼儿集体交流展示自己的玩法并小结。
(单脚站立或两脚分站在罐上,练习平衡;踢着玩;夹着易拉罐跳;滚着玩;头顶罐走等)二、基本部分:闯关游戏—“拯救朵拉”1、情景导入。
教师:小宝贝们,刚刚朵拉打电话来,说她被捣蛋鬼抓起来了,需要我们的帮助去营救他呢,有没有宝贝愿意和老师一起去营救他的啊?可是要去救她的路上是有很多障碍的,小朋友们怕不怕这些障碍呢?好,那我们都来当小勇士吧,你们有没有信心救出朵拉啊?好,小勇士们,我们出发吧!1)陆地过障碍(锻炼幼儿跨、跳等动作的灵活性以及协调性)A、伴随音乐,抵达陆地。
教师:停,小朋友们看,捣蛋鬼给我们设了这么多障碍,我们要怎样通过啊,还要我们不准碰到易拉罐哦。
幼儿自由发言,示范。
B、小朋友逐一过障碍(音乐)C、小结、鼓励教师:宝贝们,你们真是太聪明了,每个小朋友都用了不同的方法通过了障碍。
你们好棒呀,为自己鼓鼓掌吧!让我们继续出发吧!2)过小桥(培养幼儿平衡能力)A、伴随音乐,抵达小桥教师:一,这里有一条很深很深的河,我们要怎么过去呢,你们有看到什么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过河的吗?B、小朋友逐一过桥。
题目:罐子真好玩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发展思维。
2、协助幼儿培养与人团结协作的精神。
3、锻炼幼儿的大肌肉与小肌肉。
活动准备:
1、各种罐子若干。
2、活动中所用的各种音乐。
3、户外场地:幼儿园操场
活动过程:
一、音乐(火车过山洞)进场。
二、问候时光
1、教师与幼儿打招呼(小朋友们早上好)
2、点名(教师用英语点名)
3、教师与幼儿一起唱歌欢迎叔叔,啊姨来参加今天的活动。
三、运动时光:
1、首先请幼儿跟老师听音乐跳一次律动。
2、请家长与幼儿跟着老师一起跳律动。
四、快乐时光;
1、老师出示罐子,问罐子有什么作用?幼儿:“装东西、装饮
料、能够拿来玩”。
2、老师:“请小朋友告诉我们能够怎样玩罐子呢?”。
3、让幼儿带着问题玩罐子。
4、老师收回罐子,总结幼儿的玩法(抛、踢、转等)。
5、老师带领幼儿与家长到户外玩游戏“我是足球高手”。
五、温馨时光:
幼儿与家长的两个手各拿两个罐子,随音乐跳舞,结束活动。
幼儿园中班教案《瓶瓶罐罐来运动》•相关推荐幼儿园中班教案《瓶瓶罐罐来运动》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教案《瓶瓶罐罐来运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标:1.用瓶瓶罐罐布置运动场景,锻炼平衡、跳跃及躲闪等能力。
2.通过游戏增强环保意识。
3.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
准备:经清洗的瓶罐若干(数量是幼儿人数的2倍),音乐。
过程:一、做瓶罐操今天我们要和瓶瓶罐罐一起来运动,请找两个你喜欢的瓶罐朋友听着音乐跳起来吧。
二、瓶罐运动1.教师和幼儿合作将瓶罐放在场地上,布置成"树林""小桥""小沟"等活动情境。
评:让幼儿参与布置活动情境,既利于锻炼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也利于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
2.幼儿四散在活动场地,按自己的`意愿尝试过"树林"(躲闪跑),走"小桥"(平衡),跨"小沟"(跳跃)。
3.请个别幼儿演示,然后提出要求:除了刚才的方法,还可以怎么布置"树林""小桥""小沟"?还可以用什么方法通过"树林""小桥""小沟"呢?4.幼儿分散探索,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幼儿思考不同的布置方法和运动方法。
评:教师让幼儿在尝试玩的基础上提出创造性的玩法,体现了活动的递进性,也激发了幼儿的创造性。
5.教师让幼儿用自己想出来的运动方法过"树林""小桥""小沟",将多余的瓶罐运到"环保屋"。
评:游戏"瓶瓶罐罐运到环保屋"不仅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也让幼儿在行动中增强了环保意识。
幼儿园用罐子玩游戏教案反思教案标题:幼儿园用罐子玩游戏教案反思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幼儿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4. 促进幼儿对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准备:1. 空罐子(适量)。
2. 彩色纸、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3. 小球或其他适合放入罐子的物品。
4. 幼儿园教室或室外活动场地。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与幼儿一起观察一些空罐子,引导他们讨论罐子的形状、颜色和用途。
2. 提问幼儿:你们有没有想过用罐子来玩游戏?我们可以用罐子来做什么有趣的事情呢?主要活动:1. 制作彩色罐子:a. 给每个幼儿提供一个空罐子和彩色纸。
b. 引导幼儿将彩色纸剪成合适的大小,用胶水或胶带固定在罐子上,使其变得更加美观。
c. 鼓励幼儿使用不同的颜色和图案来装饰罐子。
d. 提醒幼儿小心操作,避免受伤。
2. 罐子投掷游戏:a. 将一些小球或其他适合放入罐子的物品放在教室或室外活动场地的不同位置。
b.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一人持有一个彩色罐子。
c. 指导幼儿站在一定距离处,轮流尝试将小球投入罐子中。
d. 鼓励幼儿使用不同的投掷技巧和力量,增加游戏的难度。
e. 让幼儿交换角色,以便每个人都有机会投掷和接球。
反思:1. 教案目标达成情况:通过这个教案,幼儿在玩游戏的同时,能够发展手眼协调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合作与沟通能力,并对环境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2. 教学过程中的亮点:a. 引入活动环节通过观察和讨论,激发了幼儿的思考和兴趣。
b. 制作彩色罐子的活动,让幼儿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感。
c. 罐子投掷游戏促进了幼儿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同时锻炼了他们的运动技能。
3. 教学过程中的改进点:a. 在制作彩色罐子的活动中,可以提供更多的材料选择,如颜料、画笔等,以满足幼儿的个性化需求。
b. 在罐子投掷游戏中,可以设置不同的投掷目标,增加游戏的变化性和挑战性。
小罐子跑得快教案中班教案标题:小罐子跑得快教案(中班)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培养基本的协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2. 引导学生发展精细运动技能,如抓握和投掷。
3. 提升学生对数字概念的理解和数数能力。
教学准备:1. 小罐子(透明的塑料杯子)- 每位学生一只。
2. 彩色纸张和彩色笔。
3. 一个大号的骰子。
4. 活动区域的准备,如清理空间,确保安全。
教学步骤:1. 引入活动(5分钟):- 向学生展示一个小罐子,并问他们是否知道小罐子能做些什么。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想法。
- 解释小罐子跑得快游戏的规则:学生将小罐子放在头顶上,尽可能快地跑到终点。
- 与学生一起讨论游戏的目标和规则。
2. 游戏规则和说明(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两人。
- 解释游戏规则:每个小组的一名学生将小罐子放在头顶上,另一名学生将掷骰子,根据骰子上的数字,小组中的学生必须走相应的步数。
-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确保小罐子在头顶上保持平衡。
- 演示游戏规则,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
3. 游戏实施(15分钟):- 让学生按照小组进行游戏,每个小组轮流进行。
- 确保学生在游戏中互相鼓励和支持。
- 观察学生的表现,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4. 游戏结束(5分钟):- 游戏结束后,与学生一起回顾游戏的过程和经验。
-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游戏中遇到的困难和如何克服它们的经验。
- 引导学生总结游戏的目标和规则。
5. 结束活动(5分钟):- 邀请学生一起收集小罐子,并存放在指定的地方。
- 与学生一起清理活动区域,并确保所有材料都被妥善归位。
教学延伸:1. 可以在游戏中增加挑战,如增加小罐子的数量或增加步数。
2. 鼓励学生创造自己的游戏规则,以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在游戏结束后进行数数活动,让他们数一数他们走了多少步,或者统计每个小组的总步数。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参与程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评估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游戏规则并按照规则进行游戏。
中班探索性活动区游戏:罐子乐福建省直属机关幼儿园沈婉冰
游戏来源
平时在区域活动时,发现幼儿对“百宝箱”里的易拉罐非常感兴趣,经常摆弄易拉罐,于是就在探索性活动区内投放了各种易拉罐,让幼儿自主探索易拉罐的各种玩法,发现他们经常用易拉罐搭高楼、围城墙,我以此为契机,设计了“叠高楼”的游戏。
预期目标
尝试将易拉罐叠高,探索叠高过程中
保持物体平衡的方法。
图
片
材料
投放
各类易拉罐若干。
游戏玩法
尝试将易拉罐一个叠一个进行垒高,并能保持平衡不倒。
游戏推进一:
观察分析观察:区域活动开始了,森森和涵涵一起选择了易拉罐叠高楼的游戏,森森先放了一个王老吉易拉罐,然后又连续叠高了4个可乐易拉罐,第6个、第7个放了旺仔牛奶易拉罐,当他又拿了一个旺仔牛奶罐叠上去时,易拉罐倒了。
第二次,他又把这些散落一地的易拉罐重新叠高,这回叠到了第6个就倒了。
旁边的涵涵看见了说:“看我的!”他把箱子里的3个旺仔牛奶易拉罐连续叠在一起,森森递给他一个啤酒易拉罐,涵涵摇摇头说:“我不要啤酒易拉罐,他们太软了,我要旺仔牛奶易拉罐。
”他把箱子里的所有旺仔牛奶易拉罐都叠上去了,“高楼”搭好了,而且很稳,涵涵非常得意地数了数说:“我搭了12层,你才搭6层”。
一旁布布和宁宁看见了也加入了他们叠高楼的游戏,布布搭了3个易拉罐的时候,碰倒了宁宁的“高楼”,宁宁生气地说:“都怪你,把我的高楼弄倒了”,布布赶紧道歉:“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分析: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涵涵具备了一些相关叠高易拉罐的经验,他发现壳硬的易拉罐比壳软的易拉罐好叠高,他懂得把同材质的易拉罐叠在一起能使“高楼”既高又稳。
而且涵涵在游戏中自发地点数“高楼”有几层不正是我们要追求的让数学生活化、游戏化的过程吗?而布布和宁宁的争吵源于场地太拥挤,而参与游戏的幼儿太多。
正是由于场地设置不够合理,参与幼儿人数太多以及材料的适宜性和数量等因素均影响了幼儿的活动。
调整
推进
(图片)
活动结束的讲评中,我和幼儿进行了一次谈话,引导幼儿认识到材料的不同会影响“高楼”的稳固性及高度。
和孩子们协商后我做出了以下游戏调整:
目标调整:
1、运用点数的方法计数叠高的易拉罐数量。
2、能与同伴进行叠高的易拉罐的高矮比较。
环境创设调整:
1、把活动场地从拥挤的走廊调整到宽敞的场地。
2、设置了入区游戏标记,旨在控制幼儿的游戏人数。
材料投放调整:
1、整理材料,将易拉罐按照软硬分类整理,把不容易叠高的软易拉罐另外放置。
2、增加旺仔牛奶、王老吉等硬的易拉罐材料数量。
游戏玩法调整:
点数叠高的易拉罐数量后与同伴比较“高楼”的高矮。
调整到宽敞的场地整理后的易拉罐
游戏推进二:
观察
分析
观察:区域活动时,桓桓和宏宏都选择了叠高楼的游戏。
桓桓用旺仔牛奶易拉罐叠
到了13层,当他小心翼翼地想放上第14个易拉罐时发现够不着了,他使劲踮起脚
尖想放上去,还是够不着,这时宏宏说:“我比你高,我来!”,高个的宏宏踮起脚尖
终于把第14个易拉罐放上去了,两个孩子高兴得拍手欢呼。
我对他们说“能不能试
试再放一个上去”,桓桓说“怎么放?我们不够高,够不着”,“那想想办法怎么能够
得着呢?”他们想了一会,突然宏宏说“哦,我有办法了!”说着着从教室里搬来
一张椅子放在高楼旁,他站在椅子上对桓桓说“你帮我拿易拉罐”,就这样借助椅子
的高度又叠高了3个易拉罐,俩孩子一起数:“1,2,3,4……17!”孩子们又高兴
得欢呼起来。
分析:游戏中,幼儿选择了硬壳材质的易拉罐,所以高楼搭得又高又稳。
幼儿对于
叠高楼的游戏有着较强的挑战欲望,并且在活动中慢慢积累了较丰富的操作的经验,叠的“高楼”也越来越高,但由于幼儿自身条件(身高)阻碍了进一步的探索和挑战,由于我恰当的引导,使幼儿想到利用椅子这样的辅助材料来继续完成挑战。
另外,中班幼儿喜欢和同伴一起游戏,教师应创造条件鼓励幼儿学习合作游戏,并尝试在游戏中解决问题。
调整推进(图片)
游戏结束后,我让幼儿从桓桓和宏宏的例子思考:他们的楼为什么能搭这么高?使孩子们明白了借助椅子和桌子与同伴合作才能使楼搭得更高。
目标调整;:
能借助椅子、桌子与同伴合作叠高易拉罐。
材料投放调整:增加椅子和桌子
提供椅子提供桌子
游戏推进三:
观察分析观察:区域活动中,凯凯和文文借助桌子叠了19层的高楼,凯凯对琳琳说:“我们今天搭的楼最高,有19层”,琳琳不服气说:“我昨天和诗诗还搭了20层呢,比你们的楼高!”’“骗人!”凯凯不相信地说。
“不信你去问老师,沈老师昨天还用手机拍了我的高楼呢”。
琳琳说着向站在一旁观察这一幕的我求助,我微笑地对凯凯点点头说:“是真的”,凯凯对文文说:“我们明天再搭更高的楼”。
分析:中班下期的幼儿逐渐有了和同伴“竞赛”的愿望,而没有记录导致了两个孩子的争吵。
中班幼儿可以开始尝试学习记录,投放相关的记录表既能帮助幼儿记录一周以来的最高成果,又能让幼儿不断挑战自我和促进幼儿合作游戏能力。
调整推进(图片)目标调整:
尝试点数并记录自己叠高的易拉罐数量。
材料投放调整:
设置“周冠军”榜,并投放记录表供孩子们记录游戏结果。
设置周冠军投放记录表 游戏推进四:
观察分析观察:星期五的区域活动时,睿睿和涛涛用了十六分钟时间终于把高楼叠到了24层,这可是本周最高纪录。
请小伙伴和老师观赏了他们的挑战成果后,两孩子配合着小心地把易拉罐一个一个拆下来放在箱子里。
涛涛问睿睿:“还要搭高楼吗?”“不搭了,我们玩别的”睿睿回答,“玩什么?”涛涛问,“要不我们来玩打保龄球吧!”睿睿边说着把易拉罐迅速堆在一起,涛涛也赶紧帮忙堆好,“我去拿球来”涛涛说着从教室里拿来了一个皮球,两孩子玩起了打保龄球游戏,可是球太大了,睿睿只好用两只手抱住球把球滚向一堆易拉罐,随着易拉罐碰倒的声音,他们开心地欢呼起来,迅速吸引了周围一堆孩子来观战。
分析:易拉罐属于非结构化材料,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并不满足一种或两种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又自主生成了易拉罐的多种玩法。
教师可以观察幼儿的自主游戏,寻找幼儿有价值的兴趣点并给予必要的支持,让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游戏中得以可持续发展。
调整推进(图片)目标调整:
1、学习滚球击物,发展手臂力量和手眼协调能力。
2、探索如何排列易拉罐使击球命中率更高。
环境创设调整:
调整活动场地,设置保龄球道、犯规线、保龄球排列区。
材料投放调整:
增加幼儿单手能拿的玩具保龄球。
游戏玩法调整:
1、在保龄球排列区将易拉罐按照一定方阵排列整齐。
2、尝试瞄准目标并沿着球道单手滚球击中易拉罐
设置球道、起点线保龄球排列区
幼儿玩保龄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