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探究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4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
下面是整理的学习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学习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心得体会1作为一名教育战线的中青年教师,此次有幸参加了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学习,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因此在培训过程中,我一直怀着饱满的热情,认真学习,大胆实践,在学习之余还不时提醒同事抓紧时间,和他们交流学习体会,所以彼此的教育技术能力进步很快。
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对教师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只有教师的素质高,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以适应当今教育形势需要。
从小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青年教师而言,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的一大趋势。
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给我带来了一次与现代技术接触的机会。
通过学习我的最大收获是1、教育观念的改变本次培训,最大的收获是在聆听专家的讲座后,使我的教育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一直认为信息技术就是教给学生计算机知识,通过这次培训才知道计算机技术只是信息技术的一部分,计算机只是我们获取信息最有效的工具。
而信息技术课主要内容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也就是说,信息技术教师在教给学生信息技术技能的同时,更要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通过培训,结合了教师应掌握的大部分内容(powerpoint多媒体展示,教学设计,个人博客的创建,文字处理软件,电子邮件)。
这种任务驱动式学习,更营造了一种学习的氛围。
没有大而空的理论阐述。
师生平等,使我更易于理解与接受。
使我认识到怎样从学生的角度,将自己的课设计好和上好,并且很大程度的弥补了我的计算机知识的缺陷。
《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教与学的实践研究》为了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切实有效地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结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我校大胆创新,将传统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有效融合,依托学乐云教学平台组织师生开通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逐步实现“一人一空间、人人用空间”的良好氛围,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的全面提升。
一、强化信息化建设,为网络学习空间的开展提供硬件保障本着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着眼现在,展望未来,制定了学校信息化建设三年发展目标。
通过几年的努力,为每一个教室和功能室都配备了希沃一体机,引进智慧校园数字化平台,学校还积极引进学乐云教学软件和问导网教学平台,充分利用网络空间内的优质教学资源、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提供了精准高效的信息化教学服务。
二、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空间打造智慧课堂几年前,我校的教学还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模式下,整堂课学生都处于被灌输的状态,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
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如果学生学习没有动机的话,一切学习、教学都是白搭的”。
所以要借助信息化辅助手段让老师走下舞台,变成后台,让学生走上舞台,变成课堂的主宰者。
本着这个教学理念,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改领导小组,特聘学乐云软件公司和希沃一体机的技术人员现场培训,针对教师们的掌握情况邀请市教育局信息中心进行全员测试并及时反馈,老师们对网络学习空间的认识由茫然逐渐变得亲近。
1.借助学乐云网络学习空间,巧设翻转课堂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合作、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校大胆实践,针对学困点和易错点,鼓励教师提前录制微课讲解视频,并设置一些开放式主观题,发送到班级学习空间,鼓励学生课前自主探究学习,针对完成情况教师也可以提前了解学情。
课堂上针对预习中的困惑让学生去议,规律让学生去找,方法让学生去讲,引领学生从知识学习向综合素养的逐步提升。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论文有关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论文第一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探究一、加大多媒体的有效使用,提高辅助教学的效率我们知道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不仅需要对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更需要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是理论知识和上机操作的有机统一。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来说,确实是显得比较抽象,学生学习也比较枯燥。
仅靠传统的黑板教学模式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如何使抽象理论内容形象有趣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更加利于接受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想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改变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必然的选择。
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有两种不同的方式:1.使用课件组织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多媒体课件使用声、光、电等多种技术,为学生呈现图片、视频、声音等在多个方面给与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刺激,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点有效理解。
适当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将教学所需的数据、文字、图像、声音有机的融为一体,制作成相应的课件后,既可以重复使用还可以按照教学的需要随时调整课件各部分的组合。
一个设计合理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
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学,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把难的知识简单化、把复杂的知识步骤化,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可操作性,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2.在机房利用教学软件指导学生进行操作练习在机房里上课主要使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可以把教学步骤展示在大屏幕上,引导学生进行操作练习。
教师在教师机上的操作过程通过软件同步显示在学生机上,每个学生都可以仔细观察教师的操作。
当教师演示操作完成后,学生可以立即模仿老师的操作过程,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作者:陈河龙来源:《课堂内外·教师版》2018年第08期【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多种教学理念及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智慧教育理念受到了较多老师的认可,它不仅使老师从传统教学理念中走出来,还给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带来了新的内容。
网络学习空间的合理利用,能为学生建立有效的智慧课堂,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智慧课堂;网络学习空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多种教学理念及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高中数学智慧化教学平台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理解能力,对学生数学思维立体空间的培养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一、智慧课堂概述数学是高中教学中的基础性课程,此课程的教学模式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所谓智慧课堂,即以“智慧”为出发点,利用智慧教育模式开展智慧教学。
近些年智慧教学在实践中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对于学生智慧、全面以及协调发展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二、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的现状分析从目前高中教学中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来看,还有诸多待改进的地方。
虽然较多老师已经有意识地将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到教学中,但没有深入挖掘其功能,所以应用依旧停留于表面;再者,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活动没有根据网络学习空间的特征进行设计,而是照搬传统课堂设计;最后,从目前老师利用的网络学习空间资源来看,还不具备多样性、交互性特点,内容十分分散。
同时教学评价方面并没有依托网络空间的多样性,难以实现全面性的评价目的。
三、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高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1. 教学设计方面第一,树立智慧型学习人才的培养目标。
在设计高中数学教学目标时,老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明确学生的需求,以此来选择教学策略;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会解决数学题的同时,构建创新思维模式,使学生能够灵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第二,借助问题或者任务来引导学生学习。
浅析网络学习空间助推创新教学实践摘要:本文从网络发展的实际出发,阐述了建设网络学习空间、有效利用网络学习空间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创新教学、增强教学互动。
“网络学习空间”所导致的无限空间互动必将促进教学实践的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网络学习空间;教学互动;教学实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图分类号:g633.93当今世界日趋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知识获取、更新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
信息技术超乎预想地使我们的学习与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使知识的更新速度到达了不可思议的程度。
从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看,从运用多媒体教学到网络多媒体教学,再到网络学习空间教学,每一次都上升到一个新层次。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两大浪潮的冲击下,网络公开课、网络支持的微课和翻转课堂等网络学习空间风起云涌。
在这样的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指出“以信息技术创新教与学的方式和环境,开发、整合数字化资源,为教师、学生和社会人员方便、快捷地获取优质学习资源、交流信息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学习平台,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
”那么,什么是网络学习空间?构建网络学习空间对教育教学又能产生怎样的影响呢?首先网络学习空间是指学生、教师、管理者、家长等多个主体之间的交流、分享、沟通、反思、表达、传承等活动的载体。
空间既指网络虚拟学习环境,也指个体能够存放知识、分享知识的物理空间。
网络学习空间以其自身的功能促使学生个性化学习、教师创新性教学,以此达到师生无限互动。
1 网络学习空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个性化学习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网络学习空间以其丰富多样的信息资源为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提供了可能,使学生能得到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提高,真正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科资源开展自主学习。
通过网络有效地构建符合自身需求的知识结构,利用网络学习空间的过程成为了学习者自我驱动、自我主导、自我控制、自主学习的过程。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一致性实践探究发布时间:2023-01-01T15:48:54.337Z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2年12月作者:蔡文锦[导读] 为提升教学的质量效果,满足教学的科学性目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理论应运而生,旨在打造一体化、系统性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作为新时期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当代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技术内容,对此,高中技术教师则需加强教学重视,革新教学手段,借助网络环境推进“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实施,以提高教学整体成效,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本文基于网络背景,重点讨论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策略,以供参考。
蔡文锦福建省尤溪第一中学【摘要】为提升教学的质量效果,满足教学的科学性目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理论应运而生,旨在打造一体化、系统性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作为新时期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当代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技术内容,对此,高中技术教师则需加强教学重视,革新教学手段,借助网络环境推进“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实施,以提高教学整体成效,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本文基于网络背景,重点讨论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一致性;信息技术教学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2)12-115-01引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不仅为教育事业开辟了新的路径,亦是推动了信息技术教学的地位,在全面发展视域下,高中生亦需要具备较好的信息素养,以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
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时则需立足网络环境,积极革新传统教学方式,采取“教学评”一致性策略打造更加系统、完整的信息技术课堂,以提升教学质量及效率。
具体在实施期间,教师需围绕教学评三个方向落实,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一、以学定教,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基础前提,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构建而言,是保障其有效开展的重要指标,有利于理想课堂的建设与实施。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探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高中地理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的重要环节,也正在逐渐受到“互联网+”的影响和改变。
本文将探究在“互联网+”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变革路径和发展方向。
一、互联网+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高中地理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
老师可以借助网络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等辅助工具,使地理知识更加直观、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利用互联网,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大量的地理学习资料,拓宽了地理学习的渠道和范围。
互联网+高中地理教学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在互联网上,大量的地理学习资源丰富多彩,但内容的真实性和权威性难以保证,学生很难辨别信息的有效性。
其次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师生之间的面对面互动和交流是至关重要的,互联网技术的引入可能对此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高中地理教学也应该积极创新,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以往无法实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打破时空限制,实现远程教学。
利用视频直播、在线会议等技术,师生可以在不同的地理位置进行实时的互动交流,共享地理学习资源。
互联网+可以推动地理学习内容的多元化和个性化。
通过个性化定制的学习资源、在线互动教学平台等,满足不同学生地理学习需求的个性化要求。
互联网+也为高中地理课程的拓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可以引入更多地理领域的前沿知识、热点问题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互联网+可以促进师生互动和双向沟通。
教师可以搜集和整合全球各地的地理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料。
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老师进行实时交流,提问、互动、讨论问题,实现更加良好的师生互动效果。
互联网+高中地理教学的发展路径,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共同努力。
福州市教育局关于公布福州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
结题验收结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福州市教育局
•【公布日期】2023.02.07
•【字号】榕教直〔2023〕2号
•【施行日期】2023.02.0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
正文
福州市教育局关于公布福州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结题验
收结果的通知
榕教直〔2023〕2号
各县(市)区教育局、高新区教卫局、市属学校课题有关单位:
根据《福州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管理办法》和《福州市教育局关于组织开展福州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结题验收的通知》(榕教直〔2022〕41号)要求,福州市电化教育馆于2023年2月组织专家对研究期限为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延期一年)的课题进行了评审验收,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学黄琦老师主持的“具身认知视域下基于智慧教室环境的高中古诗文教学策略探究”等58个课题,研究过程详实,研究成果达到预期,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现予以公布。
福州市教育局2023年2月7日。
探究网络课程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课程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作为一门信息技术教学,网络课程为高中学生提供了更多样化、灵活性更强的学习方式。
本文将就网络课程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分析其优势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课程以其便捷、灵活的特点逐渐在教育领域得到应用。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如何应用网络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就网络课程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网络课程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优势1.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网络课程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需要学生了解并掌握各种软件工具和编程语言,网络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类软件的教学视频、教学资料和实践案例,以及与之相关的编程实战项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2.提供灵活的学习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网络课程则具有时间和空间的灵活性。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时间安排自主学习,不再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这对于信息技术学科,尤其是编程等实践性较强的内容更为重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和学习资源。
3.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网络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自主研究和思考,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较于传统教学中对知识的被动接受,网络课程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网络课程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挑战1.质量良莠不齐的网络课程随着网络课程的普及,市面上涌现了大量的网络课程,但其中的质量良莠不齐。
由于网络课程可以由个人或机构制作,存在着教学设计不科学、内容不合理、教学资源不完善等问题。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育工作者需要针对网络课程的质量问题进行筛选和评估,选择优质的网络课程进行教学应用。
关于信息技术基础的网络化教学问题探析摘要对高中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网络化教学问题进行探讨,主要从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学的现状入手,对网络化教学的特点和网络化教学在信息技术基础中的应用进行重点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网络化;高中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1-0083-02目前,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计算机应用能力成为21世纪人才需要掌握的基本技术,高中作为培育人才的摇篮,更应该重视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学。
在计算机逐渐应用在教学上以后,原有的教学模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网络化教学逐渐被应用到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的基础理论是建构主义理论。
网络化教学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探索知识,主动构建所学知识。
网络化教学能够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使资源实现共享,由于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学习者可以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完成教学任务。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学的现状由于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个性发展各有差异,所以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度各不相同,学习的状况也差异很大,就使得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掌握水平各不相同。
有的学生之前就已经在家中接触过计算机,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已经非常了解,并且操作熟练;有的学生之前很少接触计算机,对于基本的知识比较欠缺,这就使学生发生严重的分层,给教学增加了难度。
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计算机知识更新换代很快,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拘泥于教材,而教材的编写需要较长的时间,然后还要经过校方的遴选和订购,等买好的教材发到学生的手上,计算机知识已经有了新的发展,所以教材的知识往往是落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的,这就使学生不能学到最新的知识,不能与现实的应用相接轨。
2 网络化教学的特点网络教学平台分为学生课堂、公共学习区、管理区、教师课堂四个部分,用户通过注册后才可以访问该系统,不同的用户能够使用不同的功能,公共学习区是所有注册用户都可以使用的区域。
-101-2023年第19期(总第359期)教学一、引言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信息科技为支撑,构建中小学智慧学习环境,旨在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协作探究以及合作研讨的学习平台,创设课堂教学变革的学习空间场所。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重在培育新时代数字原住民把握世界变局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1]。
新课标倡导以项目学习活动为载体,以融入学科大概念为抓手,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借助项目学习设计大单元教学,重塑课堂教学的育人生态,推动课堂教学变革,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以及合作研讨的内驱力[2]。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倡导在课程中融入智慧教育方法,借助数字化工具促进学生在项目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建构学科大概念核心知识结构框架,实现智慧学习。
在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安徽省教科院借助优质课评选推进大单元教学。
本文结合阜阳市高中信息技术大单元教学主题教研活动,以教育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必修1的第一单元《初识数据与计算》为例,展开智慧教育环境下高中信息技术大单元教学实践探索。
二、大单元教学实施前:学情分析,单元设计大单元教学设计是以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大概念为统筹,借助项目学习活动,按照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核心知识逻辑体系逐渐建构的,能帮助学生跨学期、跨教材、跨课时搭建学科核心知识框架,能促进学生在项目学习活动中应用信息技术重新对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大概念进行整合与梳理。
(一)问卷调查,学情分析在大单元教学实施前,课题组首先访谈个别高一新生,实地了解、记录学生在初中阶段信息科技学习情况,特别是对电子表格的操作应用能力,关于数据、信息、知识以及智慧概念的理解程度。
由于访谈学生数有限,课题组在抽样访谈的基础上针对性地设计问卷调查,主要收集学生姓名、班级、身份证号码、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运动爱好、喜欢吃的食物等基础性数据。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整合信息,掌握高一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身体健康的综合情况。
基于智慧教室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江苏江阴市华士高级中学(214400)卞凤娟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214400)秦红兵[摘要]智慧教室是智慧课堂的重要载体,它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文章简要概述智慧教室的特征和优势,重点探讨基于智慧教室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策略。
[关键词]智慧教室;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G 633.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22)17-0091-03如今,教育界掀起了一股智慧教育的浪潮。
智慧教育主要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依托,为学生创造了适宜的学习环境。
智慧教育可切实推进个性化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智慧教室是实施智慧教育的关键要素,其对智慧教育活动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智慧教室是智慧课堂的重要载体,是多媒体智能系统,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将智慧教室应用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已成为未来教学的发展趋势。
一、智慧教室的特征智慧教室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四点:(1)具有超强的交互性,能全面支持师生间、生生间以及学生终端与教师终端间的交互;(2)更加智能,既能全面录制并保存教学过程,又能在录制过程中智能切换师生视角,确保整个教学过程的录制更加智能化;(3)实现了资源共享,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4)线上线下相融合,让上课不受时空阻隔。
智慧教室采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使师生不再受时空的阻隔,可让师生享受到优质的教学服务。
二、智慧教室的优势(一)有效解决传统远程教学的矛盾智慧教室可为学生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学习更轻松、更有趣。
以智慧教室为载体实现远程教学,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效解决了传统远程教学中的“教”与“学”的矛盾,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能够实现深度交互打造智慧教室,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体现了智慧教育的内涵。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智慧教室,能够实现师生深度交互以及即时交互,有效解决传统教学中师生沟通交流不够深入的问题,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探究式学习研究》实施方案根据教技厅函〔2018〕105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8年度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根据《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2018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的部署,我部决定开展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
文件的指导思想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以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为依托,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为核心,以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为动力,全面加强空间建设与应用,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推动教与学变革,构建“互联网+教育”新生态。
文件的总体目标是:到2022年,面向各级各类教育、全体教师和适龄学生,全面普及绿色安全、可管可控、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实名制空间。
以空间为纽带,贯通学校教学、管理与评价等核心业务,将空间作为基于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基本环境,作为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共享服务的主要渠道,作为先进文化建设和家校共育、校企共建的有效载体,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实现基于空间的教与学应用、教学管理、教育治理的常态化,加快推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建设。
那么如何落实此政策精神,如何把网络空间与教育教学相融合呢?我们学校经过几年的探索研究,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经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现进行“学生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探究式学习研究”的课题研究。
一、概念界定: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下,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网络。
有意识地将网络的内容渗透到教学工作中,在教学中应用网络学习空间,能够顺应课程标准的发展。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积极探索新型教学资源”。
小学生非常喜欢形象、生动的事物,在开展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究、相互讨论的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去学习知识,在增强教学乐趣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浸染,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可以切实深化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
探究网络课程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课程已经渗透到各个教育领域中,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也不例外。
网络课程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本文将探讨网络课程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并对其优势和挑战进行分析。
一、网络课程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1.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网络课程具有全球性和无时差的优势,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获取到丰富的教学资源。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需要大量的实例、案例和最新的技术资料,网络课程可以通过视频、文档、课件等多种形式提供这些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传统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网络课程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在线讨论、互动答疑、案例分析等,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弥补师资不足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师资不足的问题,很多学校只有一两名信息技术教师,而且很多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也不够高。
网络课程可以通过优秀教师的资源共享,弥补师资不足的问题,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学资源。
4.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网络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通过学生的学习记录和学习行为分析,网络课程可以为学生推荐适合他们自身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
5.培养信息技术素养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而网络课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
通过网络课程,学生可以了解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并学会如何合理、安全、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
二、网络课程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优势1.弥补教师不足网络课程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和支持,弥补由于师资不足导致的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大单元教学实践探究摘要:在学科教育中,为了实现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实施,就需要教师将传统的课时设计转变为大单元的教学设计。
在厘清学科核心素质的内涵表达,提炼大单元教学的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梳理大单元教学的总体框架和基本构成要素,文章主要探究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大单元教学的时间策略。
以期为广大教师在大单元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设计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要想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就必须对原有的课程进行改革,把零散的课程设置改为“大单元”的课程设置,这已经是一种共识。
作者根据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的现实需要,教师应以自己的教学经验为基础,对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整体框架、构成要素以及应该遵守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目的是为了让教师能够更好地理清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从而更好地掌握大单元设计的本质及特点。
一、结合大单元理念梳理教学活动教育是一种高度系统化的活动,而对教育活动进行系统地策划,则是对教育活动进行系统地策划的结果。
学科核心素质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跨单元的、跨课时的进程,以系统视角来设计单元的教学,从知识模块,从教学“单元”的角度来看,启发和指导学生使用数字手段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并将其移植到相应的问题的解决中去,这样的系统化的思维方式,与学科核心素质的培育需求自然是一致的,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更好地梳理课堂教学活动,明确教学任务,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成效。
教师应结合单元内容进行子任务设计,老师可以以单元知识内容、素养目标、学情基础等为基础,建立结构图,制定单元学习计划,让学生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在探索过程中,推动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以网络空间为媒介,建构单元的知识系统大单元的课程设置是按照一定的主题,把有关章节的内容进行编排,采用专题教学的方式进行。
为此,需要对课本上的内容进行再集成,使其在网上的学习平台上进行大单元的展示。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高中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探究在当今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功能,为高中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它不仅改变了教学的方式和手段,更拓展了教学的资源和空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一、信息技术在高中综合实践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1、丰富教学资源信息技术为高中综合实践课程提供了海量的资源,无论是文字、图片、音频还是视频,都能轻松获取。
例如,在研究环保主题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到世界各地的环保案例、政策法规以及最新的科研成果,这些丰富的资源能够让学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问题,为实践活动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2、拓展学习空间借助信息技术,学习不再局限于教室和校园。
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虚拟实验室等进行远程学习和交流。
比如,学生可以参与线上的科学实验课程,与其他学校甚至其他国家的学生共同探讨实验结果,分享彼此的见解和经验,这种跨越时空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3、增强学习兴趣信息技术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能够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如通过动画演示复杂的工艺流程,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等。
这些新颖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培养信息素养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学习,学生需要学会筛选、整理、分析和利用信息,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现代社会中必备的能力之一,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和工作。
二、信息技术条件下高中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的现状1、硬件设施逐步完善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许多高中学校配备了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如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实验室、电子白板等,为信息技术在综合实践课程中的应用提供了物质基础。
2、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有待提高虽然教师们普遍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还不够强,无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例如一些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只是简单地将文字和图片堆砌在一起,缺乏交互性和趣味性。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探究作者:卞朋海
来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6年第02期
【摘要】在“三通两平台”工程的推动下,网络学习空间已悄然进入学校教育。
本文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出发,利用网络学习空间的优势来改进现有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提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在线互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优化资源,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等创新策略,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网络学习空间;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6)02-0047-02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地教育主管部门都把“三通两平台”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工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
网络学习空间因其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动态开放的学习平台、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而深受师生青睐。
通过近年的研究与实践,笔者探索出利用网络学习空间改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几条策略。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依托网络学习空间,利用微课创设情境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情境创设方式,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微课形式来创设情境。
1. ;嵌入式微课
嵌入式微课主要运用PowerPoint软件将教学内容中以陈述性知识为主的理论知识制作成微课,通过嵌入文字、图像等多种媒体形式,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提升理论知识的教学效果。
在选修教材3.2《网络通信原理》一课中,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枯燥乏味。
教师可以运用嵌入式微课结合生活中网购商品的流程将网络中数据传输的过程制作成微课,让学生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微课资源的引导下自主获取新知,真正理解网络数据传输过程,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录制式微课
录制式微课是教师在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教学内容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编排,然后录制视频,再经过后期剪辑制作,添加动画、图片、注释等,最终形成微
课。
在录制式微课中,往往只能听到教师的讲解声音,而看不到教师的身影,这种“不出镜”的教学方式能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让他们更好地集中精力思考问题。
教师把制作好的微课发布到网络学习空间,并按照一定的组织结构进行科学管理。
学生只要进入网络环境便能登录自己的学习空间,浏览课堂学习目标、下载学习资源,开展自主探究学习。
教学资源的获取不再受限于教师机统一发送,教学过程的掌控也不再局限于广播,学生拥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教学氛围和谐融洽。
运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探究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情境性、过程性和时效性,确保每位学生都有足够的参与时间和体验机会。
在线交流,有效提高互动学习效率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要实现这种交往和互动,组织课堂讨论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课堂讨论主要采用口头讨论。
从组织形式上看,通常分为同桌讨论、小组讨论、集体大讨论等。
其中,小组讨论是被普遍采用的一种讨论形式。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参与讨论的质量受到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座位形式、教师调控能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课堂讨论内容不容易保存,生生互动讨论的参与面不够广泛,课堂讨论效果难以控制。
利用网络学习空间组织课堂讨论,能改进原有的组织形式,调动每位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提高互动学习效率。
1. ;搭建有效载体,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
教师在课前将精心设计的富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发布到网络学习空间,课堂上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参与课堂讨论,利用网络学习空间中的“点赞”“评论”“提问”等互动节点发表观点,实时查看他人观点,并且可以追加自己的看法,轻松开展互动学习。
教师端实时关注学生的参与情况和讨论质量,有效调控,提高互动学习效率。
2. ;提供必要帮助,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重在结合知识点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让学生按照教师设计好的学习路径逐步深入探究以获取新知。
必修教材5.3《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一课中,教师通过文字、图像、微课等形式向学生推送学习目标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教师实时监控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关注有困难的学生,必要时也可以给予个别指导,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优化资源,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目前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许多学生对教材内容不太感兴趣,一些爱好信息技术的学生因为缺乏相应的学习资源而得不到更好的学习,个人潜力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前提下,优化教学资源,开展个性化教学。
1. ;分析学情,适当调整教材内容
教师在开展单元教学设计之前,可以通过学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学情。
在满足学生求知欲的前提下,依据教材和考纲,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有时也可以适当调整教材内容的先后顺序。
例如,必修教材第六章《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和选修教材第四章《建立主题网站》都是关于网站的设计与制作,教师经过调查发现,学生对这部分内容颇感兴趣,于是对原本分设在两本教材中的章节进行整合,重新开展单元设计,并安排充足的课时,让学生经历较为完整的网站制作流程,最终形成网站作品。
实践之后发现,这样的调整和重组是符合学生的需求和认知规律的,教学效果较好。
2. ;紧跟发展,适时更新教学素材
目前教材中选用的教学素材和案例缺乏时代感和趣味性,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围绕教学目标,从生活中寻找案例和素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最近几年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中,已陆续出现关于“物联网”“云计算”“二维码”等新知识的考题。
这些知识点在教材中并未提及,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和积累信息技术知识。
3. ;开发资源,积极开展校本教学
有效的信息技术教育要回归日常生活,在知识、技术与生活的融合中,增长学生的智慧,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开发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应选择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内容,也可与中学生信息技术竞赛以及学校开展的各项主题活动相结合,提高课程的实践性。
“3D仿真机器人”就是一门与全国中小学生计算机表演赛相结合的校本课程。
学生在仿真环境下,搭建模拟机器人,再通过编程让机器人完成指定的任务。
该课程的开设为学生搭建了更加系统、完善的学习平台,让一些感兴趣的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更出色地参加比赛。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校开展的“品鉴高校”“毅行远足”“印象乌镇”等系列主题活动,开设“数字化图像加工”和“微视频制作”等校本课程,鼓励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积累素材,并运用所学知识加工、表达信息,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无论是优化教学内容还是开发校本教学,都意味着教学不再是照本宣科,教师重新组织的教学内容、活动任务单、教学案例、校本学习资源等都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途径推送给学生,并加以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
网络学习空间不仅能为师生提供一个高效、安全、个性化的资源空间,还能及时有效地开展教学互动与反馈。
教师利用网络学习空间中的“单元设计”“新课学习”“教学课件”“实践素材”等不同栏目为学生及时推送和管理学习资源。
学生实名登录网络学习空间,在线浏览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下载学习资源,为开展自主互动学习奠定基础。
通过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研究,笔者认为网络学习空间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钟柏昌.信息素养高级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121-130.
何克抗.我国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09(10):32-35.
钟绍春.教育云、智慧校园和网络学习空间的界定与关系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6):11-16.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