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04+水体的运动规律-备战2018年高考地理之高频考点解密+Word版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5.55 MB
- 文档页数:20
专题三水体运动规律一、水循环(1)水循环的分类①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又叫大循环。
②内陆循环:补给陆地的水量很少,参与水量最少。
③海上内循环:参与水量最大的水循环。
(2)水循环的意义①水循环维持着全球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此时水资源不断地以更新;②使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③影响着全球气候,塑造着地表形态(3)河流主要补给类型(汛期,典型分布地区)①雨水补给②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③高山冰雪融水补给④湖泊水及地下水补给:河流水与地下水互补,与湖泊水相互调节典例: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西北地区的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东北地区的河流:两个汛期,春汛和夏汛(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和雨水补给)华北和南方地区的河流:一个汛期,夏汛(雨水补给)西北地区的河流:一个汛期,夏汛(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河流与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关系:丰水期河流水补给地下水,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流水二、海水的运动1.海水运动的形式:潮汐、海浪、洋流2.洋流(1)洋流的类型以及成因: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2)洋流的性质:暖流、寒流(3)洋流的分布:北半球以及南半球的洋流分布模式北半球中低纬度: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中高纬度: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北印度洋海区:夏季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冬季呈逆时针方向运动(4)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②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形成四大渔场(加拿大纽芬兰渔场、欧洲北海渔场、日本北海道渔场、秘鲁渔场)③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顺流速度快,省油省时。
逆流相反。
④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扩大污染面积,但可以加快净化速度。
水体运动规律高考真题地下水是一种宝贵的水资源。
读图9回答1-2题1.图9为某地两条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示意图,可反映河流与潜水补给关系的一般情况。
图中数字表示潜水位(单位:米)。
读图判断。
( )A.a图河流自南向北流,b图河流自北向南流B.a图河流自北向南流,b图河流自南向北流C.a图潜水补给河流,b图河流补给潜水D.a图河流补给潜水,b图潜水补给河流2.近年来,苏南地区封闭了大量的机井,其原因主要是( )A.减缓地面沉降B.防止土地荒漠化C.地下水开采成本高D.苏南地表水丰富,不需要开采地下水下图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
专题03 水体的运动规律本专题考查的形式多以示意图、统计图及热点区域为背景,侧重考查河流及其补给、各种水体相互关系、水循环及其影响、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试题难度一般不大,因此,复习时应着重提高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
2018年高考考查方向预测:1.结合地理图示和有关材料,考查陆地水体相互关系及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2.结合区域判读及有关资料,考查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河流的水文特征1.河流的水系、水文特征分析思路2.河流特征及其水文特征的应用(1)根据河流特征判断地形①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地势的高低,河水从高处向低处流。
②根据水系特征可判断地形类型:向心状水系,地形为盆地;放射状水系,地形为山顶;若河流平行排列如下图所示,则地形特征为山河相间分布。
③根据河床宽度判断地形:若河流河床较宽,则说明该河流经平原地区,一般流经平原地区的河流比较弯曲。
(2)根据河流的水文特征可判断地理环境特征:①含沙量大,则说明上游植被覆盖率不高,水土流失严重。
②若河流有结冰现象,则说明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③若河流出现两次汛期,一次是春汛,另一次是夏汛,则说明该河流在我国东北地区、俄罗斯的西伯利亚等地区。
3.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流量和水位变化含沙量变化破坏植被地表径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增加植树种草地表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水位升降缓慢减少硬化城市路面增加地面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铺设渗水砖减少地面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河流水位平衡减少水库以下河段河修建水库对流量有调节作用,使河流水位平衡流含沙量围湖造田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二、洋流1.洋流的分布与北半球同纬度的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相比较,南半球西风漂流为寒流,主要原因有:(1)南极大陆是一个冰雪覆盖的大陆,影响其周围海域的水温;(2)漂浮的冰山的融化吸收大量的热量;(3)南极大陆强劲的极地东风加剧海水的降温。
解密04 水体的运动规律考点热度★★★★★考点一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1.从发生领域、环节等理解水循环的概念2.人类对水循环的利用和影响(1)正向利用①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加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②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③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
④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
⑤实施人工增雨,加大降水量。
合理的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某些环节进行正向利用,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能够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如修建水库进行拦蓄洪水,可减少洪水威胁和水灾发生,城市铺设渗水砖可防治城市内涝现象。
(2)负向影响①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会减少蒸腾,使空气中水汽减少,降水量减少;同时会使下渗减少,大量地表径流产生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②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③城市路面硬化,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
④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使用,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
1.区分水循环示意图中各环节的技巧一般情况下,海陆间循环主要有四个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输送),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内循环主要有两个环节(蒸发、降水)。
但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都可能发生水汽输送,只不过海洋上空向陆地上空的水汽输送是最主要的输送方向,径流输送在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都存在。
分析环节时要分清空间区域和箭头方向,一般箭头向上为蒸发,箭头向下为降水。
2.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的思路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分析时可从四个角度进行。
2019年高考地理高频考点解密04 水体的运动规律考点热度★★★★★考点一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1.从发生领域、环节等理解水循环的概念2.人类对水循环的利用和影响(1)正向利用①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加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②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③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
④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
⑤实施人工增雨,加大降水量。
合理的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某些环节进行正向利用,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能够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如修建水库进行拦蓄洪水,可减少洪水威胁和水灾发生,城市铺设渗水砖可防治城市内涝现象。
(2)负向影响①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会减少蒸腾,使空气中水汽减少,降水量减少;同时会使下渗减少,大量地表径流产生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②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③城市路面硬化,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
④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使用,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
1.区分水循环示意图中各环节的技巧一般情况下,海陆间循环主要有四个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输送),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内循环主要有两个环节(蒸发、降水)。
但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都可能发生水汽输送,只不过海洋上空向陆地上空的水汽输送是最主要的输送方向,径流输送在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都存在。
分析环节时要分清空间区域和箭头方向,一般箭头向上为蒸发,箭头向下为降水。
2.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的思路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分析时可从四个角度进行。
专题03 水体运动规律【考向解读】1.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2.陆地水体及其相互作用。
3.洋流分布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命题热点突破一】水循环1.三类水循环图示的比较图32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有利影响:在水利措施中,修筑水库、塘坝等拦蓄洪水,增加枯水期径流;农林措施中,“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下渗量,调节径流,加大蒸发量,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跨流域调水,调节水资源地域分布差异,扩大灌溉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蒸发量,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量增加;保护湿地资源、植树造林、保护草原等,可带来有利的影响。
(2)不利影响: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的自然蓄水量,削弱了湖泊防洪抗旱的能力,减弱了湖泊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城市地面硬化度高,减少了绿化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市内涝;等等。
例1、[2015·海南卷]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水量是基本稳定的;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水量也是相对平衡的。
据此完成(1)~(2)题。
(1)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 B.水汽输送C.降水 D.径流(2)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 )A.基本不变 B.总趋势为增加C.总趋势为降低 D.在冰期相对较低【变式探究】湖泊换水周期的长短可以用公式T=W/(Q×86 400)计算。
T为换水周期,以天计;W为湖泊储水量,以立方米计;Q为年平均入湖流量,以米3/秒计。
平均深度=储水量/面积。
下表所列为我国某时期部分湖泊的有关数据。
据此完成1~2题。
湖名面积(km2) 储水量W(108 m3) 年平均入湖流量Q(m3/s)洞庭湖2820 173 10 353太湖2420 44 195滇池(昆明) 297 12 29青海湖4853 742 39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 )A.湖泊面积越大,换水周期越长B.储水量越小,换水周期越短C.太湖水循环最活跃D.洞庭湖水体更新最快2.对青海湖和洞庭湖的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A.青海湖面积大的主要原因是该湖储水量大B.青海湖换水周期短的主要原因是该湖年平均入湖流量小C.洞庭湖平均深度小的主要原因是该湖泥沙淤积严重D.洞庭湖年平均入湖流量大的主要原因是该湖流域降水量小【答案】D 【解析】题干中湖泊换水周期的计算公式显示:湖泊的换水周期与湖泊的储水量呈正相关,与年平均入湖流量呈负相关。
2019年高考地理高频考点解密专题04水体的运动规律解密04 水体的运动规律考点热度★★★★★考点一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1.从发生领域、环节等理解水循环的概念2.人类对水循环的利用和影响(1)正向利用①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加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②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③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
④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
⑤实施人工增雨,加大降水量。
合理的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某些环节进行正向利用,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能够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如修建水库进行拦蓄洪水,可减少洪水威胁和水灾发生,城市铺设渗水砖可防治城市内涝现象。
(2)负向影响①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会减少蒸腾,使空气中水汽减少,降水量减少;同时会使下渗减少,大量地表径流产生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②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③城市路面硬化,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
④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使用,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
1.区分水循环示意图中各环节的技巧一般情况下,海陆间循环主要有四个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输送),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内循环主要有两个环节(蒸发、降水)。
但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都可能发生水汽输送,只不过海洋上空向陆地上空的水汽输送是最主要的输送方向,径流输送在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都存在。
分析环节时要分清空间区域和箭头方向,一般箭头向上为蒸发,箭头向下为降水。
2018年高考地理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专题04水体运动规律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根据图形理解洋流的形成原因及分布模式。
4.阅读有关资料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5.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结合图表和数据信息,分析不同河流的水源补给类型及水量变化特点(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2.阅读材料,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说明水循环对人类的影响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3.运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常见的人类活动如植树造林、修水库、跨流域调水等对水循环的影响。
大型工程建设如南水北调,三峡大坝,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及城市化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4.结合大洋科考路线、海上石油运输线、主要农产品和矿产资源运输线考查洋流分布,洋流对沿岸气候、海洋污染物、渔场分布及航运的影响。
5.通过分析图表资料分析世界或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差异与时间分布特点,提出改变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合理化建议。
1.如何分析流量过程曲线图(1)流量过程曲线反映的主要内容①流量的大小。
②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
③从曲线高峰期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④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2)从流量过程曲线分析原因①流量是由河水来源决定的。
②洪水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出现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刚好相反。
③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冰川融水补给。
④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⑤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由于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
⑥曲线变化和缓,多系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
2.河流补给类型的分析(1)大气降水为河流的最主要补给形式,根据不同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差异,河流的径流年变化存在以下三种形式:①全年径流量较为稳定:热带雨林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②夏季为汛期,冬季为枯水期:(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和热带草原气候区;③冬季为汛期,夏季为枯水期:地中海气候区。
解密04 水体的运动规律考点热度★★★★★考点一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1.从发生领域、环节等理解水循环的概念2.人类对水循环的利用和影响(1)正向利用①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加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②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③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
④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
⑤实施人工增雨,加大降水量。
合理的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某些环节进行正向利用,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能够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如修建水库进行拦蓄洪水,可减少洪水威胁和水灾发生,城市铺设渗水砖可防治城市内涝现象。
(2)负向影响①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会减少蒸腾,使空气中水汽减少,降水量减少;同时会使下渗减少,大量地表径流产生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②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③城市路面硬化,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
④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使用,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
【方法技巧】1.区分水循环示意图中各环节的技巧一般情况下,海陆间循环主要有四个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输送),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内循环主要有两个环节(蒸发、降水)。
但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都可能发生水汽输送,只不过海洋上空向陆地上空的水汽输送是最主要的输送方向,径流输送在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都存在。
分析环节时要分清空间区域和箭头方向,一般箭头向上为蒸发,箭头向下为降水。
2.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影响的思路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分析时可从四个角度进行。
(1)从时间尺度看,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如修建水库和植树造林。
(2)从空间尺度看,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如跨流域调水。
(3)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大面积排干沼泽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所以应保护沼泽;过量抽取地下水,会导致地面下沉、海水倒灌;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降水以地表径流的形式迅速向河道汇集,河流径流变化幅度增大,易造成洪涝灾害。
(4)从水资源角度分析,人类对水资源加以利用时,应充分了解水循环的规律,如果开发利用的速度超过了水资源循环的周期,则会出现水资源枯竭。
人类生产或生活中直接排放的未经处理的污水也会加剧对水资源的破坏,使世界大部分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危机。
(2016•新课标全国文综Ⅲ)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完成1—3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而旱季时河流因缺少地下水补给而径流量大减,因此导致河流径流量的变化增大。
故选B。
2.植被恢复后,蒸发(腾)量增加,地表植被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加,地表水下渗作用增强,地下径流增加,地面径流减少。
故选C。
3.森林植被恢复后,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加,增加下渗量,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因而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总量减少,岩层向乙河倾斜,雨水下渗到透水岩层后,倾斜汇入乙河,乙河径流量增加,而甲河径流量减少。
故选D。
考法一水循环主要环节的判断及影响因素(题型预测:选择题)(2018•河北省保定高三模拟演练)下图是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天然林区多年平均径流深与森林覆盖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曲线①②③依次代表A.年径流量、地表径流、地下径流B.年径流量、地下径流、地表径流C.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年径流量D.地下径流、地表径流、年径流量2.在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可以A.增加地表径流量B.增加径流总量C.减少地下径流量D.控制土壤侵蚀【答案】1.B 2.D考法二水循环原理的应用(题型预测:选择题或综合题)(2018•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三期初联考)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
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A.蒸发量增加B.地下径流量增加C.降水量增加D.雨季地表径流量增加4.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①减少土壤侵蚀②补充地下水③增加下渗量④解决城市洪灾⑤解决城市缺水问题A.①②B.④⑤C.③④D.②③【答案】3.D 4.D考点二河流水文特征分析1.从三个方面把握河流的补给类型(1)雨水补给——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
(2)冰雪融水补给——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3)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河流流量稳定。
2.两个重点(1)河流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关键词)流量:取决于流域面积大小、流域内降水与蒸发的关系。
流速:主要与流域内的地形条件有关。
汛期:取决于主要补给水源的季节变化。
凌汛:与河流的纬度位置和流向有关。
结冰期:主要与流域内气温的高低有关。
含沙量:主要与流域内植被覆盖状况、河流补给条件、汛期或枯水期、流域内的人类活动有关。
(2)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方法技巧】1.河流流向的判断方法(1)根据一条等高线判定河流流向通过一条等高线的弯曲状况,就可以确定河流的流向,即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2)根据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化曲线判定河流流向湖泊或水库对河流径流有调节作用,使得湖泊或水库下游的河流年径流量比较平稳,所以水位变化曲线的起伏就较小。
(3)根据河床的深浅判定河流流向在河岸弯曲处,由于受水流的冲刷,凹岸河床较深,凸岸往往形成河漫滩,河床较浅。
在河岸平直处,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右岸河床较深,左岸较浅;南半球相反。
2.根据河流的水文特征判断地理环境特征的方法(1)若河流含沙量大,则说明该河流上游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2)若位于我国季风区的河流有结冰现象,则说明该河流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3)若河流出现两次汛期,一次是春汛,另一次是夏汛,则说明该河流可能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俄罗斯的西伯利亚等地区。
3.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通常通过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进行考查,一般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流量,通过曲线图可判断(1)河流流量大小:取决于降水量或冰雪融化量及流域面积。
例如,以大气降水(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一般较大,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一般较小。
(2)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夏雨型、冬雨型)的河流往往径流量季节变化大,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3)汛期出现的时间:例如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在夏季;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大多在春季;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在雨季,可能是夏季,可能是冬季,也可能年内降水均匀,无明显的汛期。
(4)有无断流:一般以大气降水、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不会出现断流的情况。
内流河断流往往由气温低,冰雪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
(5)曲线变化和缓:可能是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如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还可能是水库的调节。
(2017•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据表中数据推测,该省境内河流结冰期约为个月。
(2)说明图11中a点上游河段的水文特征。
请回答两项(结冰期长除外)。
【答案】(1)6(2)流量较大;含沙量较小;流速较快;流量和水位的季节变化较大。
风气候,降水量大,河流的补给量大,流量大;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因此河流的流量和水位季节变化也大;长白山森林茂密,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较小;a河上游流经长白山区,地形崎岖,落差大,水流流速较快,水能丰富。
考法一河流补给与流量过程线图的判读(题型预测:选择题或综合题)(2017•辽宁省六校协作体期中)读我国某区域河湖水位变化示意图,该区域内湖泊与河流有互补关系,回答1—2题。
1.关于该河流和湖泊的位置关系可以确定的是A.湖泊位于河流的源头B.湖泊地势高于河流C.湖泊地势低于河流D.湖泊与河流相通2.关于该区域河湖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湖泊储水量最小的时间点是②B.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同步变化C.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湖水补给河水D.时间点③比时间点①河湖之间水体补给更快【答案】1.D 2.D【解析】1.结合题干和图示信息知,湖泊水和河流水具有互补关系是因为其水位高低差异,该关系也只能说明湖泊与河流是相通的。
故选D。
2.湖泊储水量最小的时间点是④;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大部分时间同步变化,但时间点②至点③间并不同步。
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河水补给湖水。
时间点③湖泊与河流水位差异比时间点①大,河湖之间水体补给更快。
故选D。
考法二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与描述(题型预测:综合题)3.(2018•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秦岭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主峰太白山海拔3771.2米,秦岭南北的温度、气候、地形均呈现差异性变化,因而秦岭—淮河一线成为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
(1)描述乙地河流的水系特征及原因。
(2)分析甲地地形对乙地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答案】(1)水系特征:干流自西向东,北部支流众多,南部支流稀少。
原因:干流南侧秦岭为断裂上升,地势陡峭;且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稀少,故河流南部支流少。
(2)甲山地使乙地河流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径流量减少;甲山地使乙地河流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利于寒冷气流堆积,气温低,延长了河流的结冰期。
考点三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大洋表层洋流的分布受近地面风带、地转偏向力及海陆分布等的影响,洋流的分布、流向及性质呈现出较明显的规律,如下图(北半球冬季)。
(1)中低纬度海域:形成以副热带海域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