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第24讲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含答案和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627.00 KB
- 文档页数:8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
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
这表明当时周朝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2.图4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
该作品体现了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3.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
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
这说明宋代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4.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
这表明,宗谱的纂修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B.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C.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D.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5.1876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设有“互相问答”栏目,其中大多问题是从读者的兴趣、关注点出发的。
[高中历史]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1卷(历史部分)答案详解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
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
这表明当时周朝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答案】D【详解】A.当时是春秋时期,到战国礼乐制度才真正崩溃;B.中国封建社会仍然延续了王位世袭制,故排除;C.材料主要反映了分封制受到挑战,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D.根据材料“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可知,周王的分封权力受到削弱,周王逐渐失去天下共主地位,故选D。
25.图4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
该作品体现了图4步辇图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答案】C【详解】依据图示,结合所学可知,《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画面上唐太宗端坐在由六名宫女抬着的步辇上,另有数名宫女或掌华盖,或持扇。
禄东赞身着吐蕃民族流行的联珠纹袍,拱手向唐太宗致敬,生动地刻画出藏族使臣的身份和恭敬、机敏的性格特征。
该画线条劲细流畅,色彩浓丽,人物神形兼备均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同时《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有利于研究唐朝的民族关系,因此具有史料价值。
由此可知,阎立本的《步辇图》体现了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故C项正确。
《步辇图》取材于唐贞观八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的事件,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不能体现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也不能体现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故AB项错误。
第24讲新时期的改革开放考纲要求 1.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课标提示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概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4.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考点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考点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自主学习答案]考点一①停滞②实事求是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④经济建设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⑥家庭承包经营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⑧生产和分配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⑩增强企业活力⑪公有制⑫按劳分配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⑭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⑮基本框架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考点二①厦门②海南岛③外向型④秦皇岛⑤珠江三角洲⑥1990⑦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巧学妙用]思维导图——十一届三中全会概念阐释——经济体制改革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规律的要求,对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进行的改革。
基本目标是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图解历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图片证史——从“粮票”到“股票”的演进图1代表着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图2体现了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前者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后者以市场配置资源。
方法技巧——巧记经济体制改革思维导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轻巧识记——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考法1新时期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考题1】(2016·江西赣州模拟)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将村内土地分开承包,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
新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解析一直是学生们备考时关注的热点话题。
历史科目是高中阶段重要的一门学科,对于学生的素养培养和历史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一些历年新高考历史真题进行解析,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和应对考试。
首先,我们来看一道2020年新高考历史试题:1. 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马克思指出:创造巨大财富的工人,却自称“贫穷的工人”。
他们的贫穷是以及工人和财富创造者的复杂关系。
加下句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小商品生产阶段,工人的贫困与资本家的富有直接对立B. 随着整个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不断加深C. 在社会主义改造条件下,工人的贫困现象终将得到彻底的解决D. 阶级和阶级斗争是无产阶级从被奴役走向自由的历史过程这道题涉及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历史发展的关系。
正确答案是C。
在社会主义改造条件下,工人的贫困现象终将得到彻底的解决,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下不存在剥削,工人享受到了平等分配的权益。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道2019年新高考历史试题:2. “罗马不在一天建成”。
这句话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意味着建立罗马共和国的过程是痛苦而艰难的。
以下关于罗马共和国建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始于贵族的剥削统治B. 罗马共和国建立的过程中,平民阶层逐渐获得了平等权益C. 罗马共和国建立后,罗马以征服扩张为主要发展策略D. 罗马共和国的统治方式是维持了公民的平等与自由这道题考察的是罗马共和国的建立过程和特点。
正确答案是B。
罗马共和国建立的过程中,平民阶层逐渐获得了平等权益。
这是因为罗马共和国在克服贵族的剥削统治后,逐渐增加了平民的政治参与度,实现了政治权力的平等化。
最后,我们来看一道2018年新高考历史试题:3. 革命的设计者资产阶级在法国大革命中,他们的主要目的是()。
A. 废除封建私有制B. 保护私有财产C. 扩大人民的民主权利D. 争取劳动者的福利这道题涉及了法国大革命中资产阶级的政治目标。
第24讲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四川乐山调研)1976~1977年中国领导人及各类代表团出访300多次。
其中,科技教育出访最显著,先后出访联邦德国、英国、日本,以及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国家。
这次出访潮( )A.实现了工作重心的全面转移B.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来源C.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D.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解析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工作重心的全面转移和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故A、C项错误;1976~1977年中国领导人对西方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出访调查,为1978年的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来源,故B项正确;1992年十四大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D项错误。
答案 B2.(2017·湖南常德模拟)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历史发展进入新阶段。
关于“新阶段的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A.先改革后开放,以国内改革带动对外开放B.去苏联模式,开创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农村发展的动力D.始终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解析 改革和开放基本上是同步的,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故A项错误;改革开放是中国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故B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才是农村发展的动力,故C项错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才提出来的,故D项错误。
答案 B3.(2017·山西模拟)有学者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这说明了两者的农业政策( )A.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B.赋予农民的经营方式不同C.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D.取得农业成就的手段相同解析 根据材料“大规模的劳力动员”指人民公社化运动,由于受“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急于求成,造成多次反复和损失。
2024年高考历史新课标卷参考答案及全解析24.考古学者在某史前遗址发掘出1300余座墓葬,大、中、小三类墓葬分别占总数的不到1%、近10%和90%。
其中大型墓葬规模大、随葬品丰富,出土了成套的石制、陶制礼器等。
据此可以推断,该遗址处于A.旧石器时代早期B.旧石器时代晚期C.新石器时代早期D.新石器时代晚期【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大型墓葬规模大、随葬品丰富,出土了成套的石制、陶制礼器等”可提取出随葬品种类多样且出现了礼器,结合所学可知,礼器出现于仰韶文化时期,而仰韶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同时根据材料“大型墓葬规模大、随葬品丰富”可知出现了贫富分化,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贫富分化的现象,因此可知该遗址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D 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该遗址出现了随葬品和礼器,这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而旧石器时代,尚未出现贫富分化,因此排除A,B项;根据材料“大型墓葬规模大、随葬品丰富,出土了成套的石制、陶制礼器等”可知,该遗址已经出现了陶器,而新石器时代早期,出现了陶器,因此不能确定该遗址一定处于新石器时代早期,排除C项。
25.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政治变革,争相延揽人才,诸子百家大都呼吁“选贤与能”。
不认同这一理念的学派是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答案】C【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政治变革,争相延揽人才,诸子百家大都呼吁“选贤与能”,属于变法派,符合当时的政治需求,是历史发展趋势。
儒家代表孔子和孟子就积极奔走各国宣传仁义之道;墨家代表墨子则倡导兼爱非攻,这些都有利于政治稳定,推动社会发展。
但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主张“小国寡民”,不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故C符合题意。
26.三国魏代汉、西晋代魏,都通过“禅让”实现:权臣在切实掌握军政权力后,皇帝下诏表彰其功业、德行,表示尊重天意、民心,主动让位;公卿大臣则群起劝进,权臣再三谦退,“不得已”建立新政权。
“禅让”反复出现A.保障了政治和平稳定B.放弃了血缘世袭传统C.维护了特权阶层利益D.巩固了儒学忠孝伦理【答案】C,感谢刘胜军老师提供资料参考,特此修正【解析】巩固了儒学忠孝伦理。
高中改革开放试题及答案1.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标志着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请简述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
答案: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政策等。
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主要是加强法治建设,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保障人民民主权利;文化体制改革主要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社会体制改革主要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对外开放政策主要是吸引外资,推动国际贸易,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2.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答案: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逐渐增加;国有企业改革,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迅速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均衡,城乡差距逐渐缩小。
3. 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答案: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社会流动性增强,城乡人口流动更加频繁;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社会秩序更加稳定;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4. 请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几项重要成就。
答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重要成就包括: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功实现数亿人口的脱贫,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一些领域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通信网络等覆盖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
5. 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1.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历史发展进入新阶段。
下列关于新阶段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先改革后开放,以国内改革带动对外开放B.去苏联模式,开创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C.家庭承包责任制成为农村发展的动力D.始终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答案: B解析: 改革和开放基本上是同步的,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故A项错误;改革开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新时期的中国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故B项正确;家庭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才是农村发展的动力,故C项错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提出来的,故D项错误。
2.1984年10月,中央决定,将国营企业应当上缴国家的利润按11种税种向国家交税,税后利润归企业自己安排使用。
此规定( )A.强化了国家对企业的管理B.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C.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D.提高了企业工人的待遇答案: C解析: 根据材料“1984年”“税后利润归企业自己安排使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故A项错误;材料“上缴国家的利润按11种税种向国家交税”并没有说明企业的税收负担减轻,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税后利润归企业自己安排使用”,可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工人待遇的提高,故D项错误。
3.在1993年3月八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国营企业”的提法被“国有企业”取代。
这一修改表明( )A.“大锅饭”的分配体制被打破B.企业的法人实体地位提高C.公有制经济地位大幅降低D.企业产权拥有者发生转变答案: B解析: 1984年国营企业改革说明已经打破“大锅饭”的分配体制,故A项错误;“国营”到“国有”是落实“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这促进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的扩大,故B项正确;无论是“国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的基础都是公有制,故C项错误;企业产权拥有者仍然是国家,故D项错误。
第24讲改革开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2年江西南昌二模)下列图片可以反映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转变是()(导学号50520225)A.土地的使用权B.土地的全部权C.劳动者的乐观性D.劳动成果的安排2.1979年,国务院183号文件指出:农工商联合企业有权对已经完成购销任务的农产品自行组织加工生产,各相关部门应当将这种加工生产纳入方案范围,对其进行所需物质的供应。
材料表明我国农工商联合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是()A.在方案经济主导下,具有肯定自主权B.以市场为导向,享有独立自主权C.执行国家统购统销的方案生产任务D.高度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相统一3.(2022年山西太原一模)1984年中心1号文件提出,在兴办社队企业的同时,鼓舞农夫个人兴办或联合兴办各类乡镇企业,但大量新兴的私营企业还是称自己为“集体企业”。
这反映出()(导学号50520226) A.私营经济获得法律认可B.农村改革仍未取得突破C.国企改革目标逐步明确D.传统观念困扰体制转型4.(2022年江西宜春二模)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企业改革的若干规定》。
依据这些规定,企业拥有了生产方案权、产品购销权、定价权、资金使用权、工资奖金安排权、劳动人事权等一系列生产经营自主权。
其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确立市场定价,建立合理价格体系B.改革方案经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C.增加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D.实行政企分开,充分发挥政府职能5.改革开放后,合资企业引领了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的生产。
80 年月的一些品牌,如北京牌、长城牌逐步被淘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缘由是()A.中外合资升格为主体地位B.国产家用电器质量低劣C.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D.全球化冲击了国产品牌6.(2022年山西二模)下图为1978—2008年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动图。
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建设成果今天我们学习新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即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后我国进入到改革开放时期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经济建设的成果。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建国后三十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前无古人的探索中出现了失误。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建设采取了和以前完全不同的发展思想和改革策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重点难点】伟大的历史转折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知识梳理】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1.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①时间:1978年底②内容:确定_____________、开动脑筋、___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___________上来,实行______________③意义:是新中国历史上的__________,成为实行____________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2.经济体制改革①定义经济体制改革就是在坚持______________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进行改革,目的在于发展_________,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其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调节和发展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目的:解决人民公社经营管理过于集中,分配上平均主义严重的问题,发展生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过程:1978年,________(凤阳县小岗村)、________省首先试行包产到组、_____________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分户经营,自负盈亏意义:调动_______________,解放农村生产力,推动农业发展。
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③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_______,把企业搞活。
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
在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_______________共同发展。
第24讲新时期的改革开放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7·四川乐山调研)1976~1977年中国领导人及各类代表团出访300多次。
其中,科技教育出访最显著,先后出访联邦德国、英国、日本,以及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国家。
这次出访潮()
A.实现了工作重心的全面转移
B.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来源
C.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工作重心的全面转移和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故A、C项错误;1976~1977年中国领导人对西方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出访调查,为1978年的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来源,故B项正确;1992年十四大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D项错误。
答案 B
2.(2017·湖南常德模拟)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历史发展进入新阶段。
关于“新阶段的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A.先改革后开放,以国内改革带动对外开放
B.去苏联模式,开创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农村发展的动力
D.始终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
解析改革和开放基本上是同步的,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故A项错误;改革开放是中国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故B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才是农村发展的动力,故C项错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才提出来的,故D项错误。
答案 B
3.(2017·山西模拟)有学者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
提高农业生产率。
”这说明了两者的农业政策()
A.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
B.赋予农民的经营方式不同
C.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D.取得农业成就的手段相同
解析根据材料“大规模的劳力动员”指人民公社化运动,由于受“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急于求成,造成多次反复和损失。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毛泽东由个体经营转向集体经营,邓小平由集体经营转为家庭联产承包,所以经营方式都发生了转变,选择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4.(2017·江西宜春调研)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企业改革的若干规定》。
根据这些规定,企业拥有了生产计划权、产品购销权、定价权、资金使用权、工资奖金分配权、劳动人事权等一系列生产经营自主权。
其带来的主
要影响是()
A.确立市场定价,建立合理价格体系
B.改革计划经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C.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D.实行政企分开,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解析通过《关于深化企业改革的若干规定》,使企业拥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激发企业活力,故C项正确。
答案 C
5.(2016·山东菏泽一模)1986年8月,邓小平在视察天津港时高兴地说:“人还是这些人,地还是这块地,一改革,效率就上来了。
这无非是给了你们权,……。
你们有了权,有了钱,情况就发生了很大变化。
”其“变化”实际上是基于港口管理体制突破了()
A.“以政代企,政企不分”的模式
B.“政企分开,简政放权”的模式
C.“自主经营,简政放权”的模式
D.“政企分开,自负盈亏”的模式
答案 A
6.(2017·山东菏泽调研)下面是1970~2012年中国价格指数总体运行趋势示意图。
图中圈出的两个高峰出现的相同原因是()
A.借鉴国外成熟经验
B.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
C.对外开放逐步深入
D.管理体制改革的推动
解析根据材料图表可以看出两个高峰期分别是1980年和90年代中期。
1980年我国刚刚实行对外开放,因此“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的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市场经济并未发挥主体作用,故B项错误;1980年我国的对外开放刚刚起步,因此逐步深入的说法错误,故C项错误;1980年我国改变原来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到90年代中期管理体制进一步改革,故D项正确。
答案 D
7.(2016·广东珠海模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就是“去苏联模式化”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以下史实中,属于中国“去苏联模式化”的是()
A.着重发展重工业
B.实行“一五”计划
C.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相结合
D.强调集体利益,忽视个人利益
解析“苏联模式化”属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相结合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答案 C
8.(2016·河南郑州检测)下图中数据的变化从实质上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