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下半叶一十九世纪 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 格式:ppt
- 大小:39.66 MB
- 文档页数:43
* 工业革命时期建筑(18世纪下半叶~ 19世纪下半叶)(欧洲、美国) 1、时代背景2、主要理论与流派3、主要理论家与建筑师霍华德(1850~1928)古斯塔夫??埃菲尔(1832~1923) 4、主要建筑雄师凯旋门、伦敦水晶宫、埃菲尔铁塔巴黎世界博览会机械馆1、时代背景时代背景新材料和新技术初期生铁结构钢铁框架结构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进入了近代阶段。
而到了十八世纪末首先在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继英国之后,美、法、德等国也先后开始了工业革命。
到十九世纪,这些国家的工业化从轻工业扩展到重工业,并于十九世纪末达到高潮。
西方国家由此步入工业化社会。
这个时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与建筑都发生了种种矛盾与变化:建筑创作中的复古主义思潮与工业革命带来的新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对建筑设计思想的冲击之间的矛盾;建筑师所受的传统学院派教育与全新的建筑类型和建筑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城市人口的恶性膨胀和大工业城市的飞速发展等。
这是一个孕育建筑新风格的时期,也是一个新旧因素并存的时期。
时代背景工业革命是社会生产从手工工场向大机器工业的过渡,是生产技术的根本变革,同时又是一场剧烈的社会关系的变革。
一方面是生产方式和建造工艺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不断涌现的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技术,为近代建筑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途。
正是应用了这些新的技术可能性,突破了传统建筑高度与跨度的局限,建筑在平面与空间的设计上有了较大的自由度,同时影响到建筑形式的变化。
这其中尤其以钢铁、混凝土和玻璃在建筑上的广泛应用最为突出。
新材料和新技术施工从1850年8月开始,到1851年5月1日结束,总共花了不到9个月时间便全部装配完毕。
它是世界上第一座用金属和玻璃建造起来的大型建筑,并采用了重复生产的标准预制单元构件。
“水晶宫”是20世纪现代建筑的先声,是指向未来的一个标志。
在整座建筑中,只用了铁、木、玻璃三种材料,随着铸铁业的兴起,1775~1779年第一座生铁桥(设计人:Abraham Darby)在英国塞文河上建造起来,1793~1796年在伦敦又出现了更新式的单跨拱桥――桑德兰桥,全长达236英尺(72米)。
18c下半叶~19c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1.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2.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3.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类型4.面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城市矛盾而提出的探索第一节、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1.工业革命的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出现在17世纪,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城市与建筑的重大变化却是在18世纪的工业革命以后。
特别是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已经从轻工业扩至重工业,铁产量的大增为建筑的新功能、新技术与新形式准备了条件。
2.工业革命的冲击,给城市与建筑所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首先,是工业城市问题。
工业革命导致了生产集中,由此而引起的人口恶性膨胀,以及由于土地私有制和房屋建设的无政府状态而造成的交通堵塞、环境恶化,使城市陷入了混乱之中。
其次,是住宅问题。
虽然资产阶级不断的建造房屋,但他们的目的是为了牟利,广大的民众仍只能住在简陋的贫民窟中,严重的房荒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大威胁。
最后,是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成了对新建筑类型的需要,并对建筑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在建筑创作方面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反映当时社会上层阶级观点的复古思潮;另一种则是探索建筑中的新功能、新技术与新形式的可能性。
3.为什么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人口会迅速增长?18世纪下半叶,随着机器大生产的发展,原来的一些封建手工业城市已经逐渐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的工业城市(首先在英国,其次是法国、比利时等),旧城不断扩建、新城陆续产生,大工业企业需要很多的工人在同一个建筑物里共同劳动;但这些工人必须住在附近以便于工作,于是他们便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村镇,由此而产生的人们的各种需要,相应的诸如手工业者、裁缝、鞋匠等等都搬到这里来了,于是小城镇就发展为小城市,继而发展成大城市。
城市越大,交通运输越发达,越利于人口集中。
这就决定了大工厂城市以惊人速度成长。
(补充: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在城市中的盲目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尤其以大城市最为突出,相应的农村人口数量便不断减少。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1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第一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要紧建筑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
各种代表建筑及风格(设计者):法国古典(罗马)复兴:巴黎万神庙(J.G.Soufflot)、凯旋门(J.F.Chalgrin)。
英国古典(罗马)复兴(不完全):英格兰银行。
英国古典(希腊)复兴(重要地位):爱丁堡中学(T.Hamilton)、不列颠博物馆(Sir Robert Smirke)。
德国古典(希腊)复兴:柏林勃兰登堡门(nghans)、柏林宫廷剧院(申克尔)。
美国古典(罗马)复兴:美国国会大厦(Willian Thornton and trobe)。
美国古典(希腊)复兴:宾夕法尼亚银行(trobe)浪漫主义又称哥特复兴:英国国会大厦(Sir Charles Barry)哥特风格。
折衷主义也称集仿主义:巴黎歌剧院(J.L.C.Garnier)巴洛克和洛可可、巴黎圣心教堂(Paul Abadie)拜占庭和罗马风。
法国的古典复兴:1、净化建筑代表作:巴黎万神庙。
2、帝国风格特点:雄壮壮美,内部具有东方和洛可可的装饰。
布赖顿英国皇家别墅:生铁构件。
伦敦“水晶宫”展览馆(1851,帕克斯顿)巴黎埃菲尔铁塔(1889,埃菲尔)“田园都市”由霍华德提出“工业都市”由加尼埃提出“带形都市”由索里亚提出第二章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工艺美术运动:主张在设计上回溯到中世纪传统,复原手工艺行会传统,主张设计的诚实真挚。
新艺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比较重视中世纪的哥特风格,把哥特风格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来源。
“新艺术”运动则舍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完全走向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的直线,强调自然中没有完全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状装饰构思差不多来源于自然。
红屋(1859~1860,韦布)新艺术运动代表人物:德国:奥尔布里希,贝伦斯。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七、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建筑1.古典复兴: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末,受法国启蒙思想运动和考古运动的影响,最早出现的复古思潮。
它以恢复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形式为主,讲究简洁与和谐之美。
英国德国以复兴古希腊形式为主,法国美国以复兴古罗马形式为主。
代表实例:英国大英博物馆、美国国会大厦、法国巴黎万神庙。
2.帝国式风格:拿破仑帝国时代,在巴黎建造了许多国家级纪念性建筑,例如星形广场上的凯旋门等建筑,都是罗马帝国时期建筑式样的翻版,在这类建筑中,他们追求外观上的雄伟壮丽,内部则常常吸收东方的各种装饰或洛可可的手法,因此形成所谓的帝国式风格。
3.浪漫主义: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在欧美国家浪漫主义文学艺术思潮下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
它强调艺术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与学院派的艺术风格进行抗衡,建筑上体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
实际上可分为新浪漫主义时期和哥特复兴时期。
代表实例:英国国会大厦。
4.折衷主义: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欧美国家中流行的一种建筑思潮。
为了弥补建筑风格上的局限,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建筑风格,或者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又称为“集仿主义”。
折中主义不讲究固定的法式,只讲究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
代表实例:法国巴黎歌剧院。
5.圣吉纳维夫图书馆:法国建筑师拉布鲁斯特设计,他反对学院派拘泥于古典规范的方法,建议用新结构与新材料来创造新形式。
这是法国第一座完整的图书馆建筑,铁结构、石结构和玻璃材料在这里得到了有机的配合。
拉布鲁斯特第二个著名作品是巴黎国立图书馆。
6.巴黎国立图书馆:法国建筑师拉布鲁斯特设计,图书馆地面与墙全部用铁架和玻璃制成,这样既可以解决采光问题,又可以保证防火安全,在书库内部几乎看不到任何历史形式的痕迹,根据功能的需要而布置,因此也有人称它为功能主义者。
但是,必须指出他在阅览室等其他部分的处理上,仍表现出折中主义的影响。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背景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已从轻工业扩至重工业,铁产量的大增为建筑的新功能、新技术与新形式准备了条件。
工业革命的冲击,给城市与建筑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1.工业城市因生产集中而引起人口的恶性膨胀,土地私有,房屋建筑无政府状态——交通堵塞、环境恶化。
2.住宅问题3.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成了对新建筑类型的需要并对建筑形式提出了新要求。
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在这种情况下,在建筑方面有两种倾向:1、反映当时社会上层阶级观点的复古思潮;2、探求建筑中的新功能、新技术与新形式的可能性。
复古思潮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流行于欧美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折衷主义古典复兴指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盛行的仿古典的建筑形式。
18世纪古典复兴建筑的流行,原因三方面:1.政治上,由于资产阶级对民主共和的向往;(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束缚了建筑的创造性)2.考古发掘进展的影响,唤起了人们对古希腊、古罗马的礼赞;3.思想文化:法国的启蒙运动(资产阶级人性论、自由、平等、博爱)法国以罗马式样为主(而在英国和德国则以希腊式较多)1追求理性主义的表现,虽然采用古典柱式作为构图手段,但却趋向简单的几何形体,或使古典建筑具有简化、雄伟的新风格,或力求打破传统的轮廓线。
代表建筑:部雷:伟人博物馆1783年牛顿纪念碑1784年勒杜:巴黎维莱特城门1785年勒·桑戴城门“帝国式”风格:拿破仑帝国时代,在巴黎建造了许多国家性的纪念建筑,都是罗马帝国建筑式样的翻版,它们追求外观上雄伟、壮丽,内部则常常吸取东方的各种装饰或洛可可的手法。
如巴黎星形广场凯旋门(主持人为奥斯曼)。
浪漫主义是十八世纪下半叶-十九世纪上半叶活跃在文学艺术领域中的另一种主要思潮。
既带有反抗资本主义制度与大工业生产的情绪,又夹杂有消极的虚无主义色彩。
一、先浪漫主义时期: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特点:模仿中世纪的寨堡风格或哥特风格,追求非凡和异国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