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精仪系--控制工程基础--实验内容与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66.50 KB
- 文档页数:3
实验内容
(一)直流电机双环调速系统实验,此时必须松开连轴节!不带动工作台! 1. 测试电流环特性 ,由于外接霍尔传感器只有一套,有五套PWM 放大器有电流输出(接成跟随器方式,其电流采样输出为25芯D 型插座的17(模拟地),19脚,但模拟地是电流环的模拟地,不是实验箱运算放大器OP07的地!所以,只能用万用表量测。多数同学可用手堵转,给定微小的输入电压(小于±50mV )加入到电流环输入端,再加大就必须松开手,观察电机转速能否控制?为什么?如果要测试电流环静态特性,必须用台钳夹住电机轴,保证电机堵转。所以此项实验由教师按图22进行,这里只给出以下数据:
图 22 电流环静态特性实验接线图
(1)霍尔传感器的校准 利用直流稳压电源和电流表校准霍尔传感器,该
传感器为LEM-25,当原边为1匝时,量程为25A ,而原边采用5匝时,
量程为5A ;现在按后者的接法实验,M R 约500Ω。
(2)然后利用它来测试PWM 功率放大器的静态传递系数。电流环的静态特性如表2所示。注意电机是堵转的!
1V;得到通频带400Hz.
2.根据给定参数,利用MATLAB设计速度环的校正装置参数,画出校正前后的Bode图调,到实验室自己接线,教师检查无误后,可以通电调试;首先,正确接线保证系统处于负反馈,如果正反馈会产生什么现象?如何通过开环特性判断测速反馈是负反馈?对此有正确定答案后方能够开始实验。
(1)在1
β和β=0.4~0.5时分别调试校正装置的参数,使其单位阶跃输入的
=
响应曲线超调量最小,峰值时间最短,并记录阶跃响应曲线的特征值;
能够用A/D卡把数据采集到计算机中更好!
(2)断开电源,记录最佳的校正装置参数;
(3)测试速度环静态特性,为加快测试速度,可直接测试输入电压和测速机电压的关系;在转速低的情况下用手动阻止电机的转动,是否会影响转速?
为什么?分析速度环的机械特性(转速与负载力矩的关系曲线称为机械特
性),从而说明系统的刚度。
(4)有条件的小组可测试速度环频率特性(只测量幅频特性)。
(二)电压-位置伺服系统实验
开始,也必须脱开电机与工作台的连轴节!直到位置环调试好后,再把连轴节连接好!
1.断开使能,手动电机转动,检查电子电位计工作的正确性!
2.让位置环开环,利用调速系统,观察电子电位计在大范围工作的正确性,可利用示波器或万用表测试电位计的输出。
3.位置环要使用实验箱的头2个运算放大器,所以必须注意注意位置反馈的极性;为保证位置反馈是负反馈,必须通过位置系统开环来判断,这时位置调节器只利用比例放大器,如果发现目前的接线是正反馈后,怎么接线?
4.将位置环的位置反馈正确接到反馈输入端,利用给定指令电位计,移动它,使电机位置按要求转动。正确后,即可把连轴节连接好,连接连轴节时用专用内六角扳手。这时应该断电!
5.按设计的校正装置连接好,再上电。测试具有比例放大器和近似比例积分调节器时的阶跃响应曲线,并记录之;
6.测试输入电压-位置的传递特性曲线;
7.用手轮加小力矩估计系统的(电弹簧)刚度。
三、实验报告要求
(一)速度环实验
1.对速度环建模,画出速度环方块图,传递函数图
2.画出校正前后的Bode图,设计校正装置及其参数;
3.写出实验原始数据,整理出静态曲线和动态数据;
4.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分析速度环的特点,并写出实验的收获和改进意见;
(二)位置环实验
1.对位置环建模,画出位置环方块图,传递函数图;
2.画出校正前后的Bode图,设计校正装置及其参数;
3.写出实验原始数据,整理出静态曲线和动态数据;
4.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分析位置环的特点,并写出实验的收获和改进意见;5.最后,假如采用工业控制微机或单片机或DSP,如何组成数字控制系统,这里可以利用光电编码器组成数字式位置反馈,也同时可利用光电编码器组成角速度反馈。画出系统的组成方块图?你对计算机控制系统是否感兴趣?其设计与分析方法是什么?你对高精度测角或微小位移测量传感器有多少知识?
由于实验准备时间短,测试设备需要较多的经费,现在还不能够满足实验的要求,请大家见谅,并欢迎有志者参加实验室建设的工作中来!
参考资料:
1.董景新赵长德《控制工程基础》,1992 ,清华大学出版社
2.桂林星辰电力有限公司《直流脉宽伺服系统使用手册》
主页:
3.秦继荣沈安俊《现代直流伺服系统控制技术及其系统设计》1993 ,机械工业出版社
4.高钟毓《机电系统控制工程》2002 ,清华大学出版社
5.赵良炳《现代电力电子技术》1995 ,清华大学出版社
6.上海巨风实业公司“直流伺服电机样品”
7.安杰伦公司“HEDL-5540 光电编码器资料”
主页:
8.薛定宇《反馈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matlab语言与应用》
2000 , 清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