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新版一年吉林省家乡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69.50 KB
- 文档页数:16
地方课程《家乡》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吉林省地方课程《家乡》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题目为《家乡水果》。
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几个方面来谈一谈我的教学思路。
一、说教材教材分析:《家乡》课程开设的主旨是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整合我省各地的文化资源,培养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和社会责任感。
介于以上分析,结合本课教材,联系学生实际,我确定如下三维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家乡水果的种类,感受水果的香甜以及劳动人民的可爱。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进一步探究“家乡美”的兴趣。
本课重点:以多种渠道搜集家乡水果的资料。
本课难点:让学生领悟到吉林省的发展需要我们每个家乡人去共同创造。
二、说教法:为了让学生了解家乡水果的香甜,我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教学:以情景再现做依托,设计情景式教学;以问题讨论为主线,设计探究式教学;以平等交流为前提,设计互动式教学。
采用多媒体展示法、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三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三、说学法: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在学法的指导上力求体现“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理念,引导学生采用:合作、探究、讨论、总结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那么如何将以上教法和学法恰如其分地运用到整个课堂教学中呢?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一、激情导入:上课伊始,我以充满激情的话语导入:我们的家乡吉林省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勤劳勇敢的家乡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在这片黑土上描绘着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家乡的水果,感受那沁人心脾的香甜!(板书课题:家乡水果)【设计意图:激情导入设计的精彩与否,关系着整堂课的教学质量。
课的一开始我就把饱满的情绪传递给每个学生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他们,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二、开展活动:《家乡》课注重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因此,本节课,以“感知——理解——深化”三个教学阶段来进行。
吉林版家乡教案教案标题:吉林版家乡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吉林省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特色文化。
2. 学习吉林省的历史和重要事件。
3.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4. 提高学生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素养。
教学内容:1. 吉林省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
2. 吉林省的特色文化和民俗风情。
3. 吉林省的历史和重要事件。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吉林省的美景和特色文化,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学生是否知道吉林省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
主体:1. 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a. 讲解吉林省的地理位置,包括与其他省份的接壤关系。
b. 介绍吉林省的自然资源,如农田、森林、矿产资源等。
c. 引导学生思考吉林省的自然资源对当地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性。
2. 特色文化和民俗风情:a. 介绍吉林省的特色文化,如长春电影节、吉林冰雪旅游节等。
b. 讲解吉林省的民俗风情,如吉林省的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
c. 组织学生参与一些与吉林省特色文化和民俗风情相关的活动,如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学唱吉林民歌等。
3. 历史和重要事件:a. 介绍吉林省的历史沿革,包括吉林省的建省时间和历史变迁。
b. 讲解吉林省的重要事件,如吉林省的解放、经济发展等。
c.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了解吉林省的历史和重要事件对当地人民的影响。
总结:1. 总结吉林省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特色文化和历史。
2. 引导学生对吉林省的家乡热爱和自豪感。
3. 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和传承吉林省的文化。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和问答,检查学生对吉林省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完成相关作业,如绘制吉林省的地理位置图、写一篇关于吉林省历史的小短文等。
3. 观察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表现情况。
教学资源:1. 吉林省地图和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2. 吉林省的历史和文化资料。
3. 相关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吉林省的重要景点和文化遗址。
四年级《家乡》课学期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相比具有比较强的自行探究的能力,学生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好的提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动手操作的能力。
他们喜欢在自己的探索中获取知识,喜欢在玩中学,喜欢在做中学,喜欢在想中学,喜欢在用中学。
对周边的事物产生着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但不能自觉地从生活中进行学习,也不能很好地把语文知识用于生活中。
在学习的方式上,存在着单一式的学习,缺乏合作学习的习惯,不能做到与人交流,与人对话。
喜欢受到表扬或赞美,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时是很幼稚的见解。
二、教材分析本册共有四个单元,共15个内容。
内容包括:农业与农村;走向市场的农业;家乡的民族风情;家乡的戏曲与曲艺等。
通过本册的内容,让学生领略家乡蓬勃发展的农业、多姿多彩的民族和异彩纷呈的艺术,激发学生对家乡更浓烈的热爱之情,感受农业的重要性。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了解以下内容:1、农业对人类的重要性及农业与农村包括农具的变迁、农业新面貌、农村新风貌。
2、走向市场的农业包括日渐兴起的农村产业;身价倍增的玉米;吉林省的绿色农产品及游览博览会来进一步扩大知识。
3、了解吉林省的民族风情包括传统的民族服饰、美食、住所、体育项目和节日。
4、了解我省的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和民间曲艺。
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和理解课文内容,完成课后要求。
2、难点:查阅资料,提前预习。
五、教学措施通过网络、书籍来搜集有关家乡的农业、农村的新变化、市场农业的快速发展、家乡的各种民族风情、家乡的戏曲与曲艺等相关的文字、图片、故事、音像等资料,来了解吉林家乡农村的各项事业的发展。
六、评价方案1、课堂上的参与力和学习态度看40%。
2、课堂认为完成情况看30%。
3、看学生的预习(材料的准备、作业的完成)能力看30%。
七、教学进度表及安排隔周上一节《家乡》课。
(四)年级(家乡)教学进度表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课时教案课时教案课时教案课时教案。
吉林版家乡教案引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向学生传递有关家乡的知识。
作为吉林省的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吉林省的独特之处,并将这些知识带给学生。
本文将介绍一份吉林版家乡教案,旨在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有条理地传授关于吉林省的知识。
一、教案背景在编写教案之前,教师需要了解教学背景。
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
吉林省的地理环境、人文历史和经济特点使之成为一个独特的地方。
因此,了解吉林省的特点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有意义的。
二、教案目标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能力水平,教师可以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例如:1. 了解吉林省的地理位置和边界;2. 了解吉林省的地形和气候特点;3. 了解吉林省的人口和民族构成;4. 了解吉林省的文化和历史。
三、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能力水平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教学内容:1. 吉林省的地理位置和边界:让学生了解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等省市接壤,同时也与俄罗斯和朝鲜接壤。
2. 吉林省的地形和气候特点:让学生了解吉林省的地形以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吉林省的大部分地区是山地和丘陵,气候以寒冷干燥为主。
3. 吉林省的人口和民族构成:让学生了解吉林省的人口规模以及各民族的分布情况。
吉林省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较多的省份之一,主要有汉、朝鲜、蒙古等民族。
4. 吉林省的文化和历史:让学生了解吉林省的文化遗产和历史事件。
吉林省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如长白山、敦化东鹏石窟等,同时也有着丰富的历史事件,如抗日战争等。
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
以下是几种可能的教学方法:1. 多媒体展示:利用投影仪或电脑等多媒体设备展示吉林省的地图、图片和视频,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吉林省的地理和文化特点。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吉林省的各个方面,并向全班汇报他们的研究成果,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第1课、绘地图授课内容:绘地图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位置图,及学校的位置图。
2.通过绘制地图让学生了解到居住地有哪些隐患。
3.经历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过程,体验归纳总结的方法。
教学重点:知道自己家乡或学校的地形图并标出有“安全隐患的地方”。
教学难点:了解居住地及学校的“有安全隐患的地方”,教育孩子要远离。
教学准备:吉林省地图,伊通地图,靠山地图,文字资料、图片以及视频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你们知道自己的家庭住址吗?位于我们吉林省地图上的那个地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探究新知:(听、看、讲、想、做)1.在下面地图上找到你的学校。
(想、做)2.小组成员交流书中的表格相互补充班上汇报。
(看、听、讲、想、做)[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和动手操作能力]3.试一试(看、听、讲、想)(1)为你的学校绘制一幅“学校地图”。
(2)用同样的方式给自己所居住的地方画一幅地图。
4.试一试(1)选择画的最准确的“学校地图”和“居住地地图”用彩笔标出“有安全隐患的地方”。
(2)组内成员交流,班上汇报总结:我们的学校和居住地都有“有安全隐患的地方”请大家远离那些有危险的地方保护我们的生命。
5.看读一读的内容:每个人的家乡地图(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边读边画所获知识点。
(2)小组成员交流,,班上汇报,有困难的同学组内的同学帮助。
第2课知情者说授课内容:知情者说教学目标:1.知道了解家乡的历史,同时关注家乡的发展过程。
2.使学生了解“吉林地名的由来”。
3.真正体会家乡的发展,从而达到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点:知道了解家乡的发展过程,同时推举出同学中博学多闻的人。
教学难点:搜集住过的村镇或小区过去是什么样子?教学准备:文字资料、图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你们知道自己的家乡过去是什么样子吗?和我们现在比起来有哪些不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总结:很多家乡的历史内容保存在家乡人的记忆中。
教案一:了解吉林省家乡的地理位置(1200字)一、教学目标:1.了解吉林省地理位置;2.了解吉林省的气候特点;3.了解吉林省的自然资源。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吉林省地理位置及其特点;2.掌握吉林省主要自然资源的名称及其特点。
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约5分钟)教师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位置,并展示吉林省地理位置的图片。
2.了解吉林省地理位置(约15分钟)(1)呈现地理位置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2)通过提问,帮助学生了解吉林省地理位置:问:吉林省位于哪个省份?答: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
问:吉林省有哪些省份与之相邻?答:吉林省与黑龙江省、辽宁省相邻。
3.了解吉林省的气候特点(约15分钟)(1)呈现吉林省的气候特点的图片和关键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2)通过提问,帮助学生回答有关吉林省气候的问题:问:吉林省的气候特点是什么?答:吉林省冬季寒冷,夏季温暖,春秋两季温差较大。
4.了解吉林省的自然资源(约15分钟)(1)呈现吉林省的自然资源的图片和关键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2)通过提问,帮助学生回答有关吉林省自然资源的问题:问:吉林省有哪些主要的自然资源?答:吉林省的主要自然资源有煤炭、铁矿石、金属矿、石油、天然气等。
5.拓展延伸(约10分钟)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吉林省的其他特点,例如吉林省的民俗文化、旅游景点等,并进行展示。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吉林省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图片展示和提问,使学生对吉林省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同时,通过拓展延伸的环节,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养。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掌握程度,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以便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吉林省家乡上册教案教案标题:吉林省家乡上册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吉林省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特色文化。
2. 掌握吉林省的主要地理特征和自然景观。
3. 了解吉林省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
4.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1. 吉林省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
2. 吉林省的地理特征和自然景观。
3. 吉林省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
教学难点:1. 吉林省的地理特征和自然景观的描述。
2. 吉林省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理解和欣赏。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图片资料。
2. 吉林省地图和相关资料。
3. 吉林省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提问:“你们还记得上一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吗?”然后简要复习,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关于吉林省的知识。
”Step 2: 学习吉林省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15分钟)使用课件或地图,向学生展示吉林省的位置,并介绍吉林省的自然资源,如森林、水资源和矿产资源。
通过图片和简短的介绍,激发学生对吉林省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的兴趣。
Step 3: 学习吉林省的地理特征和自然景观(20分钟)展示吉林省的地理特征,如长白山、长春市的平原和吉林市的湖泊。
通过图片和文字描述,让学生了解吉林省的地理特征和自然景观的美丽与独特之处。
Step 4: 学习吉林省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20分钟)展示吉林省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图片或视频资料,介绍吉林省的传统节日、民间舞蹈、传统音乐等。
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吉林省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与他们的家乡文化进行比较和对比。
Step 5: 总结与拓展(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思考,让学生总结所学的吉林省的知识,并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Step 6: 课堂作业(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吉林省的作文,表达自己对吉林省的认识和感受。
经吉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14年审定通过吉林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教科书家 乡JIA XIANG四年级下册《家乡》编写组编著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1课、省会城市长春授课内容:省会城市长春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2.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
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教学重点: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通过欣赏和观察现代建筑的图片,萌生创造自己心中的城市的理想。
教学准备: 吉林省地图,文字资料、图片以及视频资料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问:听听这首歌描写了什么?二、谈话引导,***导入。
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对啊,吉林省使我们的家乡,那你们知道我们省的省会是什么吗?引入课题三、探索新知1.读一读:长春市简介(1)通过本资料你了解了什么?(2)我们的省会是什么呢?2.试一试长春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与家乡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请说说自己的生活与“长春市”有联系的地方。
最少要说出5个。
3试一试每人选择属于长春市的一个事物,用一句话来概括说明!.第2课、朝鲜族授课内容:朝鲜族教学目标:了解朝鲜族的地理位置、天气状况、服饰特点、饮食文化、住房特点以及地热取暖的特点,学习朝鲜族人民的日常用语。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资料的能力,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好奇心,提高学生文明礼仪的素养,渗透民族之间的理解教育。
教学重点:学习朝鲜族衣、食、住、语言的特点,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与他们所在地理位置、天气气候的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对朝鲜族衣、食、住、语言的认知,体会朝鲜族人民的智慧,渗透民族之间互相尊重、理解,热爱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
2015新版一年吉林省家乡教案[全文5篇]第一篇:2015新版一年吉林省家乡教案第1课早啊,春天教学目标:1、使用不同方法,继续积极参加“寻找春天、展示春天、留住春天”的活动,体会亲近大自然的乐趣。
2、通过观察、比较,认识春天盛开的花,借助花进一步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欣赏力。
懂得赏春活动中应有的文明行为,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1、通过观察、比较,认识春天盛开的花,借助花进一步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
2、使用不同方法,继续积极参加“寻找春天、展示春天、留住春天”的活动。
3、懂得赏春活动中应有的文明行为,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录音机、歌曲《春天在哪里》、实物投影、教师制作的干花标本、《公园一角》的画、贴图(做游戏的小朋友、分类垃圾筒、语言提示牌)、描写春天的诗。
春天盛开的花朵、《公园一角》的画、贴图(做游戏的小朋友、分类垃圾筒、语言提示牌)。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内容:早啊,春天教学过程:一、导入1、问:一年之中有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板书:春天来了)2、问:现在已经是春天了,一提起春天你首先会想到什么?(板书:画一朵花)引入课题二、探索新知1、那种现象说明春天到了?2、认识春天盛开的花,借助花进一步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1)问:春天来了,在你生活的地方,有哪些花会盛开?把他们简单介绍给大家过渡:老师也仔细观察了身边的环境,发现了许多在春天盛开的美丽花朵,我请大家去欣赏一下。
(播放课件:桃花、迎春花、梨花等花朵盛开的录像)(2)问:刚才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在春天盛开的花朵,你的心中有什么体会?(板书:美)过渡:今天有几位美丽的花仙子来到了我们身边,你们想不想和它们做朋友?那咱们掌声欢迎它们出场!3、家乡人春天的生活与其他季节的生活有什么不同?4、有哪些和春天联系在一起的“危险”或“安全隐患”需要我们注意?5、读一读:家乡的春天总结:同学们,春天正是出游的好季节。
第1课省会城市长春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自己的省会——长春。
2.培养学生爱家乡的情感,增强为家乡的繁荣而努力学习的意识。
3.增强学生实践活动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我们的省会——长春。
教学准备:找一找长春市的图片、照片和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趣1.谁知道我们吉林省的省会是那个城市?2.你喜欢长春吗?为什么?二、看一看、读一读、说一说1.关于我们的省会——长春,你了解吗,把你了解的介绍给大家。
2.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长春市的图片、照片或资料。
3.听了同学们的汇报你有什么感想?4.为了长春的明天更加的美好,你打算怎么做?5.教师小结:(1)长春是吉林省的省会所在地,是吉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吉林省最大的城市。
(2)长春市有“汽车城”、“电影城”、“文化城”、“森林城“之称。
(3)在长春市有很多的大学和报社、图书馆等。
(4)长春市的绿化面积很大,素有“春城”之美誉。
6.做一次有关“长春市”的展览。
三、选一选、展一展1.把我们收集到的图片、照片和资料选一选,办个长春市图片展。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画一画未来的长春。
3.学生展示。
4.师生互相评价。
5.说说这次活动的感受。
四、教师总结长春是我们的省会,是我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我们要为长春的发展献言献策,为我省的经济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
第2课朝鲜族教学目标:1.简单了解朝鲜民族服装美食及习俗文化。
2.感受朝鲜族能歌善舞的民族特点,3.增强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热爱。
教学重点:了解朝鲜民族服装美食及习俗文化。
难点:了解朝鲜民族服装美食及习俗文化。
准备:自制课件、挂图。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大家都已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一共有(56)个民族,我们今天要一起走进另一个少数民族。
瞧,她们来了!二、了解朝鲜民族所处地理位置。
播放ppt通过观看地图,向幼儿介绍朝鲜族所处的地理位置。
师:朝鲜族现有人口近20万。
是国内15个人口逾百万的少数民族之一。
1、乌拉古城兴起的时间和地理位置
乌拉古城位于吉林市北部,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迄今已有
300余年的历史。
因其形成早于吉林市,所以民间有“先有乌拉,后有吉林”的说法。
2、乌拉古城兴起的原因
乌拉古城的兴起,与船厂的开工,吉林水师营的建立密切相关。
吉林乌拉军事地位重要,并且拥有水陆交通,经济和人口等方面的优越条件,因此这里成为“吉林将军”的驻地,是当时吉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与文化中心。
3、乌拉古城在清朝时的地位
在古代,乌拉地区是满族祖先活动的地区,到清朝归属盛京(治所设于今沈阳市)管辖,后改为宁古塔将军管辖。
4、现在的名称
曾设乌拉街人民公社,1984年,乌拉街乡改为乌拉街满族乡,后变更为乌拉街满族镇,隶属于永吉县。
1999年,归属吉林市龙潭区。
四平的满语名称为“细直”与此相似的地名,你还能举出一些吗?
我国各省名称的由来,请同学们翻阅资料总结。
小结
1、吉林名称的由来
2、乌拉古城的兴起。
篇一:2015新版六年吉林省家乡教案授课内容:东北话教学目标:1、考察和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2、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感受家乡的可爱、激发热爱家乡之情。
教学重点:知道自己家乡的方言教学难点:能真正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音频文件《说方言》《龙江剧》《二人传》。
文字资料、图片以及视频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还记得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吗?生背诵: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师:乡土的芬芳、故园的眷恋、根的追寻.这是人类特有的情怀。
尤其是那些身在异乡的人,听到家乡话,看到家乡人,更会感到格外的亲切与温暖。
因为我们就是在这浓浓的乡音、乡情中长长大的。
引入课题二、学习新知师:先来说说“乡音”。
我国地域辽阔,方言众多,可以说是“南腔北调”,我们的家乡话叫什么呢?谁知道?师:谁会说?说一两个词语也可以。
(1)说一说东北话。
师:随着社会的进步,方言在我们的生活巾渐渐隐退了,看看你们能把这些东北话翻译成普通话吗?[课件出示一些典型的东北方言](2)发现了吗,东北话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很多演员把它运用到小品、相声、评书等艺术表演之中?师:东北活最接近普通话,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最富亲和力的一种语言。
白山黑水养育了我们豪放、热情的个性,东北话也带有这一特点。
(3)各地方言都带有当地人鲜明的性格特征,下面就请大家来听一听[课件播放:侯宝林的相声](4)读一读:话说东北话三、总结踏一方土,饮一江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在这黑土地上,有我们割舍不断的乡土情怀,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根就在这里,让我们共同珍视这笔珍贵的精神财富吧。
授课内容:通化市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到通化市是吉林省的地级市。
2、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通化市的经济教学重点:关注和了解自己所居住的城市,加深对通化的认识,从中发现引以自豪的地方,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积极地参与设计、规划家乡的未来。
家乡学科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七年级下册《家乡》共有三个单元:白山松水、万千气象、自然资源,共11课。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实践能力。
除了教材之外,其它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还有网络、电视、图书室和多媒体教室等。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在上学期学过《家乡》这门课程,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基础,但是学生缺乏搜集家乡吉林的资料的渠道,缺乏搜集家乡吉林的资料的方法和能力,在探究与实践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为此,教师要尽可能帮助学生拓展搜集资料的渠道,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和利用资料。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对白山松水的介绍和探究,了解吉林省的自然环境。
2、通过对吉林气候、气温、气象的介绍与探究,了解吉林万千的气象。
3、通过对吉林省自然资源的介绍和探究,了解吉林省的矿产、植物、动物资源。
4、通过阅读教材、探究实践、交流讨论等方式方法来学习七年级下册《家乡》这门课程。
5、通过七年级下册《家乡》的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吉林的思想感情,树立为家乡建设与发展而努力学习的理想和责任感。
四、教学措施
七年级下册《家乡》的教学可以通过阅读教材,问题交流、探究与实践
和举行活动等方式方法来进行教学,多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撰写小调查报告等实践活动来增强《家乡》课程与现实生活和现实生产的联系,增强课程的探究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提高《家乡》的教学成效。
五、教学评价:
七年级下册《家乡》的教学效果评价,采取平日评价与期末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以“优、良、中、差”作为评价等级。
六.教学进度:
详见教案.。
吉林家乡一年级下册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吉林家乡的美景——吉林家乡一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吉林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等方面的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对家乡的认知和热爱。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激发他们保护家乡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了解吉林家乡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 了解吉林家乡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吉林家乡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对其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吉林家乡的美景。
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吉林家乡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的图片或地图。
3. 吉林家乡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 (5分钟)1. 师生互动:与学生进行简短的问答交流,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如“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哪些关于吉林家乡的知识?”。
2.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吉林家乡的图片或地图,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吉林家乡的美景。
Step 2: 学习吉林家乡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15分钟)1. 呈现信息:通过多媒体展示吉林家乡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的图片或地图,向学生介绍吉林家乡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 引导讨论:提问学生吉林家乡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对其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有什么影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Step 3: 学习吉林家乡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 (20分钟)1. 呈现信息:通过多媒体展示吉林家乡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向学生介绍吉林家乡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
2.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处吉林家乡的自然景观或文化遗产进行深入了解,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准备简短的介绍。
3. 分享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所了解的吉林家乡的自然景观或文化遗产,并进行简短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