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历史专题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2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课件人民版必修2
- 格式:ppt
- 大小:5.03 MB
- 文档页数:34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通史概要:本专题主要叙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苏联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为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列宁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结果、意义;苏联成立;苏联第一部宪法生效;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斯大林时期):1925年召开的联共(布)十四大决定把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1927年召开的联共(布)十五大通过逐步开展农业集体化方针。
斯大林模式形成标志:1936年苏维埃八大通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
特点:政治方面: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
经济方面: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评价:与当时苏联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在二三十年代使苏联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有严重缺点和弊端,阻碍苏联国民经济发展和政体改革。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时期):赫鲁晓夫改革时间、内容、失败原因;勃列日涅夫改革时间、概况;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方式,改革的后果;苏联解体的经过: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背景、实质、结果)→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阿拉木图宣言》(标志苏联完全解体)。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课标要求: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意义。
分析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说明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
(2)过程与方法:阅读列宁《论粮食税》、《列宁全集》等历史文献,学习用历史材料说明历史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列宁为首苏维埃政权克服种种严峻困难巩固新政权的事实,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通过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有益探索的事实,坚持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0)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1)、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外)(2)、国内反动势力的反扑,经济情况极为糟糕(内)1918年,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目的:(1)直接目的:为了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2)主观目的:实现向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3、内容(1)、农业:余粮收集制-无偿征收农民余粮(2)、工业:推行工业国有化-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3)、贸易:取消自由贸易(物物交换)(4)、产品分配:实物配给制(平均主义分配)(5)、劳动方面: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4、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经济结构单一求纯,否定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5、评价:1)积极方面:①它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
②它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了军事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③为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一种尝试。
2)消极方面(失误):①它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引起工农群众的不满;②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它继续用于恢复被破坏的国民经济,结果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生产的下降;③并非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1)、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的破坏;自然灾害(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误(3)、工人、农民不满(4)、阶级敌人乘机叛乱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2、标志:列宁在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3、目的:直接目的为了解决经济和政治危机。
根本目的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4、原因: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这一规律决定3、内容(1)固定粮食税(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支配)——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政府对国企实行经济核算,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3)实行自由贸易(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4)实行工资制(按劳取酬)——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4、特点和实质(1)特点: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2)实质: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进而使社会主义成分战时资本主义成分,最终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新经济政策的实质: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5、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评价)(1)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实现工业化打下坚实基础。
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2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互动课堂人民版必修2疏导引导一、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1.必要性(1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后,仍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农业国。
(2为了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在资本主义包围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苏联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
2.实施(11925年,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正式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21926~1928年,主要是对原有工业企业进行改建扩建,同时新建了几千家企业;从1928年起,苏联开始实施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31932年,苏联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33年开始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也于1937年提前完成。
3.评价苏联用十年的时间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有了自己的汽车、拖拉机,有了自己的航空工业、各种化学工业;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到1937年时,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达77.4%;工业总产值实现了大跨越,到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已经位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苏联不再是一个技术上依赖于西方的农业国,而是世界工业强国了。
但是,苏联工业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弊病,如形成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
二、农业全盘集体化1.实施(1为改变农业生产的落后状况,实现农业的社会化大生产,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了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
(2为了配合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斯大林决定通过农业全盘集体化来克服粮食危机。
(31929年下半年起,一场大规模、群众性的集体化运动开始了,过去一家一户自愿参加集体农庄的做法被整村、整乡、整区加入集体农庄的浪潮所代替。
(4过火的行为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
1930年3月,斯大林为此写了《胜利冲昏头脑》一文,对集体化运动进行了整顿和纠偏,农业集体化运动又发展起来。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考点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国际:帝国主义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
(2)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企图恢复旧政权不断发动叛乱。
2.内容(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2)工业: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
(3)产品分配: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
3.评价(1)积极影响:①适应了战时需要,为战胜国内地人提供了保证。
②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消极影响:①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
②导致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导致经济、政治危机。
2.提出:列宁在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提出。
3.内容(1)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课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
(2)工业:改变国营企业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经济核算。
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将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
(3)商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4)分配制度: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4.作用(1)经济:使俄国经济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下了见识的基础,国民经济已基本得到恢复,人民生活有了初步好转。
(2)政治:工农联盟得到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3)理论: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列宁的一次有益探索。
【轻巧记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个背景:外国武装干涉与国内叛乱,内忧外患。
两个特点:“战时”、“共产主义”。
三个结果:战争胜利、经济危机、政治危机。
四个内容:余粮收集制、企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物配给制。
【思维升华】新经济政策的“新”及其实质表现:新在重视商品经济、开放市场、允许自由贸易和货币流通。
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与扩大工农联盟,逐步地、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推进以生产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
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体会与教训2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例题与探讨人民版必修2典题精讲例1 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体制的短处本质上是…()A.经济权利高度集中B.用行政命令来治理经济C.限制商品货币关系D.否定价值规律与市场机制思路解析:第一,A项是斯大林模式在政治上的表现,故排除;B、C、D三项都属于斯大林经济体制短处的表现,但不管是用行政命令来治理经济,仍是限制商品货币关系,都是不是定价值规律与市场机制的表现。
答案:D黑色陷阱:由于错误地把“用行政命令来治理经济,用指令性打算来排斥市场调剂”当做了本质属性范围的内容,因此容易错选B项。
若是在日常学习中可不能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方式去看待问题,那么咱们就可不能有深切准确的观点或观点,判定问题就会显现失误。
变式训练1 决定苏联20世纪30年代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全然因素是()A.那时社会生产力进展水平B.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的需要C.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形成D.粉碎外国武装干与的需要思路解析:斯大林模式是社会主义在苏联特定历史条件下进展的产物,是与苏联那时的国情相一致的,它大体适应了苏联那时的生产力水平,在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庞大的作用,取得了庞大的成绩。
答案:A变式训练2斯大林模式的严峻短处表此刻()①管得过量,经济效益不高②缺乏社会主义民主③群众的制造性受到压抑④党政不分,政企不分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思路解析:本题为组合选择题,解题时采纳确信法。
斯大林模式突出特点是高度集中。
在经济方面的特点,用行政命令乃至强制手腕治理经济,是一种准军事制的国民经济体系。
政治方面,权利高度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党政不分,形成个人高度集权的体制和制度。
斯大林模式违抗了生产关系必然要适应生产力进展的客观规律,没有依照不断进展的生产力水平适时调整生产关系,也不适应世界经济进展的不断转变的趋势;不按经济规律办事,压抑了地址和企业的踊跃性,愈来愈严峻地阻碍了苏联经济的进展和生产力的提高。
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世界的局面,革命后的俄国走上了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
在没有现成模式和经验可借鉴的历史情况下,苏俄开始了艰难的社会主义探索历程。
在这一探索历程中,列宁和斯大林先后进行的探索既有创新的成功经验,又有失败的教训。
实践证明列宁领导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是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途径。
斯大林所开创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对后来苏联和世界历史影响深远,斯大林逝世后的苏联改革基本上是在斯大林模式的影响下进行的,成效都不是很大。
由赫鲁晓夫所发起的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经过曲折的发展,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苏联最终走向解体。
社会主义运动受到巨大挫折,究其原因和教训,仍然值得我们今天的人们深思。
本单元同学们要探究的课题主要有: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然性是什么?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有哪些?3、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4、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表现在哪些方面?通过以上课题的探究学习,同学们可以认识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在艰难的历史条件下向前发展,既有成功又有失败,然而以后的苏联改革并没有真正吸取教训,并最终导致了改革失败和苏联走向解体的历史悲剧。
第一节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内忧外患,内有地主、资产阶级的武装叛乱,外有协约国的武装干涉。
在这种情况下,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便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军事上的胜利。
在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想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尽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但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相反还激化了工农矛盾,结果失败了。
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要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应该肯定,后期要否定。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败后,苏俄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和改善工农联盟,逐步地、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