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教案第四章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10
【引言】同学们好!在上一章里我们学习了关于人生的问题,我们认识了人的本质,了解了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以怎样的人生态度实现人生价值等问题,使我们对自身有了更好的了解和认识,进而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不断求得发展。
人要生存发展,必须处理好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因为人类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
复杂的社会关系里面包含着许多复杂的道德关系。
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要了解什么是道德、道德的功能与作用、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原则;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以及大学生如何自觉提高道德修养等问题。
这一章有四节内容,我们分两次课学习。
今天我们学习前两节即“道德一般”与“传统道德”。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什么是道德?道德的概念,我们在中学时已经接触过。
就是: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如何理解这个概念呢?我们先请诸位思考这样两个问题:问题一:你在过去做过使你的亲人、朋友、同学、老师痛苦的事情吗?事后你弥补过吗?现在想起来你的感觉如何?问题二:我国的一个留学生在德国留学时,每天都要乘地铁,慢慢地他发现德国的地铁没有检票口,他在一次乘车时没有买票,结果没有任何人找他麻烦,他暗自庆幸。
于是在后来的日子里,又有几次没有买票,毕业后他以各科全A 的成绩去德国各大公司求职均被拒绝,他只好降低自己的求职条件,可是仍不被聘用。
在一次求职失败后,他愤怒地质问拒聘自己的人事主管自己成绩优异而不被录用的原因,在他一再的质问下,对方只好说出:非常遗憾,由于您的社会信用上记录着您曾乘地铁没有买票,因此我们不能聘用您。
我们为自己的同胞遗憾吗?所以,我们说,要完整地理解这个我们非常熟悉的词语,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道德是社会要求,表现为人的行为规范。
有“路”有道,惟德有“得”在中国古代,“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或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的准则、规矩、规范。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12个方面。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思想觉悟。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2. 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难点:1. 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
2.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通过展示一些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闻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2. 提问: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有哪些内容?二、讲授新课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a. 富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b. 民主:人民当家作主,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c. 文明:倡导文明风尚,弘扬民族精神。
d. 和谐: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e. 自由:人民享有充分自由,实现个人价值。
f. 平等:人人平等,公平竞争。
g. 公正:社会公正,维护社会公平。
h. 法治:依法治国,维护社会秩序。
i. 爱国:热爱祖国,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j. 敬业:爱岗敬业,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k. 诚信:诚实守信,树立良好社会风尚。
l. 友善:关爱他人,构建和谐社会。
2. 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 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b. 在行动上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c.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
d. 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
三、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布置课后作业:结合自身实际,撰写一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得体会。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你们在课后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历。
复习提问:1、什么是人生环境?2、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3、协调个人关系与他人的关系应坚持哪些原则?4、道德的功能和作用?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所谓“传统”是指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社会习惯力量和行为方式,它存在于制度、思想、文化、道德各个领域,对人的行为有无形的控制作用。
•所谓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一般指从先秦到辛亥革命时期,以儒、墨、道、法各家伦理道德传统为内容的伦理思想和道德实践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之所在。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我们民族的道德文化源远流长,它发端于先秦时期,经过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等各种不同学术文化思潮的洗礼、激荡、筛选、陶铸,而不断丰富发展,成为世界上最有特色的道德文化体系。
它内容极其丰富,个性极其鲜明,影响极其深远,是世界上道德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一)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二)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孔子是最早推行和强调“仁”的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孟子说“仁者爱人”。
韩愈说:“博爱之谓仁。
”朱熹说,仁是“爱之理,心之德”倡导仁爱:孔子推崇“忠”、“孝”、“恕”、“悌”。
“忠”:孔子曰“臣事君以忠”“孝”:孔子认为“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恕”:“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悌者,弟也。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三)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夫礼者,所以立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礼记》坐让老弱、入守行列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仪表仪容:头容正、肩容平、发必理、面必净(四)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诚:真实不妄,表里如一。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目的要求】掌握道德的内涵与功能,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掌握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内容。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道德的内涵和功能(2)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2、教学难点: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内容、核心和原则【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讨论、实践【教学时数】理论3学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让美德占据灵魂有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弟子坐在郊外的旷野里上最后一堂课,一直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竟会问弟子的问题是:如何除去周围长满的杂草?弟子纷纷给出各种答案,有的说要铲;有的说用火烧;有的说在草上撒石灰;有的说要挖根。
哲学家听完后,站起身说:“课就上到这里,你们用各自的方法除去一片杂草,没有掉的,一年后再来除草。
”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不再是杂草丛生,而是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
弟子们坐在谷子地边,等着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
几十年后,哲学家去世了,弟子们在整理他的遗著时,私自在书的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
同样,要想让灵魂无纷扰,惟一的方法是:让美德占据灵魂。
我们每个人都一样,如果让灵魂长上“杂草”,不可能有健康的人生,只有用美德去占据它,我们才能永远拒绝“杂草”,保持健康的心态。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孔子说:“对品德不进行培养,对学问不进行钻研,听到好人好事不能跟着做,有了错误不能及时改正,这就是我所担忧的。
”康德曾经告诉我们:“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现实生活中道德几乎无处不在,但是到底什么是道德,道德是怎样产生的,我们该怎样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并不是所有人都清楚,这就是我们第七讲要解决的问题。
近期,食品安全问题成为街头巷议的话题,牵动着每一位消费者的心。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地位和作用,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地位和作用。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
三、教学难点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道德修养的关系。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提问: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何作用?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国家的精神支柱,对于培养公民道德品质、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二)讲授新课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地位和作用(1)内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体公民共同遵循的价值准则,是推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精神支柱。
(3)作用:有助于培养公民道德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国家繁荣富强。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1)富强:努力实现国家富强,为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2)民主:保障人民民主权利,推动政治体制改革。
(3)文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4)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5)自由:保障人民享有充分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
(6)平等:消除社会不平等现象,实现人人平等。
(7)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权益。
(8)法治:依法治国,保障国家长治久安。
(9)爱国:热爱祖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10)敬业:爱岗敬业,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11)诚信:诚实守信,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12)友善:团结友善,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日常生活中?2.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课程章节:第四章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和意义;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 提高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1. 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2. 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意义;3. 新时代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教学难点:1. 如何将理论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2. 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本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新时代大学生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2.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1. 讲解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 介绍理想信念的定义和特点;- 分析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
2. 讲解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意义- 强调理想信念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分析理想信念对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意义。
3. 讲解新时代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三、课堂互动1. 教师提问:如何将理想信念教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3. 教师总结讨论要点,强调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
四、案例分析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如优秀大学生事迹、社会热点事件等;2. 分析案例中体现的理想信念教育元素;3. 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启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章内容,强调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反思自身在理想信念方面的不足;3. 教师点评并给出改进建议。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认识程度;2. 学生在课堂互动、案例分析中的参与度;3. 学生在反思与总结中的自我提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教案第四章第一节《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内容及意义,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能力目标:通过材料展示,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合作学习,发现问题,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过程、特点等的教学,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新时期面临新形势情况下提出的科学命题,通过学习其科学内涵,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内容及意义教学难点: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及含义【教学方法、教具】以教材、教参、多媒体为教具,以启发法、讲授法、提问法等为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歌曲欣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歌学生讨论:1、同学们能记住与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吗?2、在社会生活在,我应该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频分享[百家讲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核心价值观的含义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也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
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最根本观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这一根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而言之就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也就是共同理想。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1、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一个社会的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体现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和作用。
- 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不同领域的具体体现。
2. 能力目标:- 能够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行为的关系。
- 能够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行为实践。
- 能够批判性地看待社会现象,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 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行为中的具体体现。
2. 教学难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行为的关系。
- 在多元价值观环境中,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 搜集相关教学资源,如视频、图片、案例等。
- 设计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准备:- 预习相关教材内容,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概念。
- 思考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播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片,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2. 提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它对我们有什么意义?(二)新课讲授1. 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 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行为中的具体体现:- 在学习上:勤奋好学,追求卓越。
- 在工作上:爱岗敬业,勇于创新。
- 在生活中:诚实守信,乐于助人。
3. 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行为的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践行经验。
- 教师总结,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三)互动环节1. 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景,让学生展示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编号: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教案2014 ~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分院(系):师资发展部教研室:思政教学部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学分:3学分授课专业班级:广编1401——1404;摄影1401、1402;表演1401、1402;动画1401、戏剧1401 教师姓名:徐贝琳职称:使用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年版作者及出版社:罗国杰,夏伟东(高等教育出版社)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教务处制教研室审阅意见:教研室组长:年月日说明:1、本表原则上以每章为单位填写。
2、此表后面为本次安排的授课内容的教案正文。
辅助手段基本内容和时间分配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一、道德名言马丁路德: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的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
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康德: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德谟克利特:让自己完全受财富支配的人是永不能合乎公正的。
狄德罗: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
二、道德两难有一群小朋友在外面玩,而那个地方有两条铁轨,一条还在使用,一条已经停用只有一个小朋友选择在停用的铁轨上玩其它的小朋友全都在仍在使用的铁轨上玩很不巧的,火车来了(而且理所当然的往上面有很多小孩的,仍在使用的铁轨上行驶)而你正站在铁轨的切换器旁,因此你能让火车转往停用的铁轨这样的话你就可以救了大多数的小朋友;但是那名在停用铁轨上的小朋友将被牺牲你会怎么办?三、人为什么需要道德?人是否能离开道德而得到幸福生活?(讨论)四、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否出现道德危机?1、曾经理所当然的道德/不道德行为在现代面临了质疑:要不要拾金不昧?公车上要不要让座?可不可以说谎?2、道德危机的表现道德的权威危机——“偶像的黄昏”道德规范的危机——“底线道德”的突破道德价值的危机——道德相对主义道德信仰的危机——道德虚无主义五、道德及其历史发展1、道德的语义分析:古时候“道”和“德”是分开使用的,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教学目标]:了解道德的起源与本质,正确把握道德的功能与作用;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辨析道德建设中的错误思潮;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明确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把握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提高进行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道德的本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意义;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教学难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坚持集体主义?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学生讨论相结合[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导入语:人生在世,谁都想拥有一个幸福、美满、有价值的人生,这不仅需要人们对人生有正确的观念、对价值有正确的评判,而且还需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生存智慧。
在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要求,同时又不得不受到社会的政治、法律、伦理的支配和约束。
为了使人真正成为人,社会成为真正的理性社会,就必须有道德的自觉规范。
作为社会调控体系的重要手段,伦理道德与法律规定共同构成人们的行为规范内容。
本章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道德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皆见,人人都知道道德,可并非人人都说得清道德是怎么回事。
道德格言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的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
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马丁`路德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康德一旦魔鬼开始说谎,连地狱都将不复存在。
——托马斯·布朗一个诚实的人,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被派到国外去说谎。
——亨利·沃顿导入案例:视频资料<<狼子野心>>互动环节:请同学们先谈一下自己现有的对道德的看法和认识。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授课班级:XX级XX班授课教师:XXX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2. 使学生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 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所遭遇的一些曲折及其原因。
4. 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内容: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1.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2.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3.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1. 意义a. 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b. 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奠定了基础c. 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提供了保障2. 经验教训a. 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核心作用b.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c.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d. 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展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 提出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过程中,有哪些重要思想成果?二、讲授新课1. 讲解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强调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2. 讲解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强调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 讲解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强调工业化是国家富强的基础。
三、案例分析1. 分析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如“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等。
2. 分析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过程中遭遇的曲折及其原因,如“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
四、课堂讨论1. 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讨论如何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继续前进。
2.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个人品德的概念和重要性;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个人品德修养;3. 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1. 个人品德的概念;2. 个人品德的重要性;3. 如何提高个人品德修养。
教学难点:1.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规范;2. 如何将道德观念内化为个人的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品德在人生中的作用。
2. 提问:什么是个人品德?个人品德对个人和社会有什么重要意义?二、讲授新课1. 个人品德的概念- 个人品德是指个人在思想、情感、行为等方面所表现出的道德品质。
- 个人品德包括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方面。
2. 个人品德的重要性- 个人品德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础,是个人成功的保障。
- 个人品德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3. 如何提高个人品德修养- 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自觉践行道德规范。
- 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关注他人的感受。
- 锻炼道德意志,抵制不良诱惑。
- 重视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三、案例分析1.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探讨个人品德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案例一:某大学生因品德问题被退学。
3. 案例二:某企业家因诚信经营获得成功。
四、课堂讨论1. 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提高自己的个人品德修养?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五、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个人品德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规范,提高个人品德修养。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个人品德的概念、重要性和提高方法。
2.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积极参与,能够将道德观念内化为个人的行为习惯。
3.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品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个人品德修养。
《思修》第四章教案4.1道德箴言录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令我敬畏:在我头上的灿烂星空和在我心中的道德律令。
——康德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课程导入人生问题的核心也就是怎样做人的问题。
而“如何做人”的关键是做一个具有怎样的道德品质的人。
本章就从理论到实际阐述我们应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趣谈]道德的起源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
首先有一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
之后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后,发现莫不如此。
于是猴子们达到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
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
结果,被其它四只猴子打了一顿。
因为其它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他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
A尝试了几次,虽被打的满头包,依然没有拿到香蕉。
当然,这五只猴子就没有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
这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
当然,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其它四只猴子打了B一顿。
特别的是,那只A猴子打的特别用力。
B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的很惨,只好作罢。
后来慢慢的一只一只的,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动那香蕉。
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猴子们打。
这就是道德的起源。
正如我们现在的很多人一样,都知道这是不道德的,不应该做的,但是为什么不能做这个深层的原因大家都不甚了解,也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所以今天,我们必须先来了解一下道德起源和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首先,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
编号: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教案2014 ~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分院(系):师资发展部教研室:思政教学部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学分:3学分授课专业班级:广编1401——1404;摄影1401、1402;表演1401、1402;动画1401、戏剧1401 教师姓名:徐贝琳职称:使用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年版作者及出版社:罗国杰,夏伟东(高等教育出版社)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教务处制教研室审阅意见:教研室组长:年月日说明:1、本表原则上以每章为单位填写。
2、此表后面为本次安排的授课内容的教案正文。
辅助手段基本内容和时间分配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一、道德名言马丁路德: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的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
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康德: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德谟克利特:让自己完全受财富支配的人是永不能合乎公正的。
狄德罗: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
二、道德两难有一群小朋友在外面玩,而那个地方有两条铁轨,一条还在使用,一条已经停用只有一个小朋友选择在停用的铁轨上玩其它的小朋友全都在仍在使用的铁轨上玩很不巧的,火车来了(而且理所当然的往上面有很多小孩的,仍在使用的铁轨上行驶)而你正站在铁轨的切换器旁,因此你能让火车转往停用的铁轨这样的话你就可以救了大多数的小朋友;但是那名在停用铁轨上的小朋友将被牺牲你会怎么办三、人为什么需要道德人是否能离开道德而得到幸福生活(讨论)四、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否出现道德危机1、曾经理所当然的道德/不道德行为在现代面临了质疑:要不要拾金不昧公车上要不要让座可不可以说谎2、道德危机的表现道德的权威危机——“偶像的黄昏”道德规范的危机——“底线道德”的突破道德价值的危机——道德相对主义道德信仰的危机——道德虚无主义五、道德及其历史发展1、道德的语义分析:古时候“道”和“德”是分开使用的,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
“道”指道路、坦途。
后引申为原则、规范、规律、道理等。
“德”指字原义与“伐”相通,是指征伐的结果而言,由是“德”与“得”相通,讲授为主PPT展示案例引导90分钟指得到或占有奴隶、财富之义。
“道”德”并举,始于孔子,《论语〃述而》云:“志于道,据于德”。
荀子在《劝学篇》中开始把“道”和“德”联用“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谓道德之极”。
《管子〃君辰下》“道德定于上,则百姓花于下”。
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一词最早来源于拉丁语的“mors”,其原意是风俗习惯、性格的意思,以后逐步引申为原则规范、行为品质、善恶评价等方面的意思。
2、道德为何会出现历史上道德起源理论(1)宗教伦理认为:道德是上帝意志的创造。
(2)道德先验论认为:道德是先验、抽象的“精神”、“理念”、“良知”、“情感”。
(3)道德本能说:道德是人的动物本能进化而来(动物是否有道德)(4)自然本能说、抽象人性论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的起源:(1)客观条件:社会关系的形成(2)主观条件: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3)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3、道德的本质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第一,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第二,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道德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第三,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阶级属性。
第四,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4、道德的功能与作用道德的功能:认识功能、调节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
道德的作用:(1)、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2)、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3)、道德能够促进或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4)、道德能够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5)、道德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先贤格言: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曰:“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
”问题:传统道德在现代中国的命运如何热点问题:孔子PK章子怡北大张颐武教授说:“一个姚明,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都有效果。
《大长今》就是韩国把低端和高端的文化打通的一个好例子。
所以,要像重视孔子一样重视章子怡,中国文化才会有未来。
”(讨论) 祭祀孔子活动与“圣诞日”之说法带来的争议儿童读经运动与孔子学院在海外挂牌于丹说《论语》带来的“传统文化热”的引发的争议(一)中国传统道德1、何谓传统道德所谓“传统”是指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社会习惯力量和行为方式,他存在于制度、思想、文化、道德各个领域,对人的行为有无形的控制作用。
所谓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一般指从先秦到辛亥革命时期,以儒、墨、道、法各家伦理道德传统为内容的伦理思想和道德实践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之所在。
2、传统道德思想发展简史西周:“有孝有德”先秦:儒家“贵仁”、墨家“兼爱”、道家“自然无为”,绝仁弃义”批评世俗道德、法家“不务德而法”的非道德主义。
讲授为主PPT展示案例引导90分钟秦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合类”,建立“三纲五常”的神学伦理道德体系;“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董仲舒)魏晋:“名教”与“自然”之争,“玄学伦理思想”隋唐:儒、佛、道三教合流宋明:程朱理学“理在事先”与陆王心学“心外无理”,“存天理,灭人欲”为道学纲领清代:“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颜元);“道德之盛,使人之欲无不遂,人之情无不达”(戴震)3、传统道德主要内容: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第三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正确运用物质利益原则,反对只讲金钱、不讲道德的错误倾向,在实践中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思想保证。
”1、为人民服务还有必要吗毛泽东在1944年9月为纪念革命战士张思德写了《为人民服务》一文。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原因:(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为人民服务不同层次:高层次要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集体主义原则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原因是:经济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基本经济制度。
讲授为主PPT展示案例引导90分钟政治前提:人民当家作主的国体政体。
文化前提: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的先进文化。
低层次要求是做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辨证统一。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第四节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阐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公民道德建设纲要》虽将我国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表述为五句话、二十个字,但实际上概括的是十种道德规范,即每一句话由两个规范组成,分解开来看,就成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每种规范都有自己的要求。
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网友倡导:我们应有的10个道德细节一、专注。
专注地听别人说话,不论是上课听讲还是课后与朋友交谈;二、礼貌。
对别人礼貌也是对自己尊敬;三、勤励。
除了学习,还有生活,用勤励打理的生活会有声有色,心情愉悦;四、热心。
如果我们这个年龄都不热心,那就是社会的不幸,将来的不幸;五、友爱。
因为我们都是兄弟姐妹,偶尔小吵小闹不必耿耿于怀,这颗年轻的心不会每天早起就想谁好讨厌或者我要跟谁斗下去;六、诚实。
这是保持自己不圆滑、不世故的隔离墙;七、感恩。
相信自己时时刻刻都很幸运,但这幸运不是你一个人创造的;八、克制。
这是年轻的时候最难办到的事情,你能办到吗包括情绪、讲授为主PPT展示案例引导90分钟感情,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看上去疯狂的念头;九、正直。
分清是非自己又能永远站在“是”的那一边,注意态度要坚定,要有勇气;十、纯真。
纯真也是道德没错。
纯真不代表幼稚,而是要求你能守住一颗活泼轻松的心,这又是道德的底线,因为它可是那辆载你驶向幸福的快车哦。
努力锤炼个人品德:1、加强锤炼个人品德的自觉性2、向道德模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