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常见类型及诊断治疗
- 格式:docx
- 大小:27.95 KB
- 文档页数:4
心律失常常见类型及诊断治疗
当人处于健康状况下,心脏会在一定范围的频率下进行搏动,而心率搏动的
冲动来源于窦房结,并且按照一定的程序传到心房与心室。而患者的心率失常就
是患者在心脏搏动的过程中因为多种病因或者诱因导致患者的心脏冲动、频率、
节律以及起源部位和传导速度等功能发生异常。心律失常症状发生以后,需要充
分的结合患者心率失常的发生类型及对对人体各器官功能的影响进行及时的诊断
治疗,使患者的心率失常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否则将会延误患者的治疗时机进
一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1心律失常常见类型分析
1.1按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分类
冲动形成异常:常见的有窦性心律失常和异位心律。窦性心律失常是指患者
的心脏搏动起源于正常的心脏起搏点,即窦房结,但其节律异常,如窦性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或者是心律不齐、窦性停搏等等。而异位心律主要是指患者的心脏
搏动不是源于正常的心脏起搏点的窦房结,而是出现了异位心脏搏动,常见的有
期前收缩,阵发性的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心室扑动以及心室颤动等。
冲动传导异常:按照生理性分析包括干扰和房室分离。按照病理性分析包括
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分支阻滞以及室内阻滞。而房室
间传导途径异常主要包括预激综合征。
1.2按照速率和部位进行分类
按照速率和部位进行分类主要包括快速型心律失常和慢性心律失常两大类别。
2心理失常的诊断
在临床中诊断心律失常采用普通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负荷实验、心
室晚电位、心脏电生理检查等多种方法。
(1)通过心电图进行诊断是临床中诊断心律失最常见的无创伤性检查技术,通过清晰准确完整的记录心电图,然后针对心电图进行分析,从而,诊断心房与
心室节律是否规则,心房与心室的频率是否一致,PR期间是否处于恒定状态,同
时P波与QRS 波群的形态是否正常,并且分析P 波和QRS波群的相互关系。
(2)动态心电图是一种小型的便携式心电记录仪,可以24小时记录患者的
心电活动,而患者在接受心电图记录心率情况时可以不受检测地点限制,可进行
正常活动和工作。动态心电图检测主要用于明确患者的心悸、昏阙症状是否与心
律失常有关,或寻找患者的心率失常或者是心肌缺血发作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与
患者昼夜工作的关系、与患者的服用的常用药物的关系等,从而有效的探求患者
心律失常的致病因素。
(3)心电图负荷实验主要用于在运动时出现心悸症状的患者,这类患者可
采用运动负荷实验进行协助诊断。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诊断时应该注意即使是正常
人进行运动负荷实验时,也有可能会发生室性期前收缩,通过运动试验诊断心律
失常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敏感性相比于动态心电图有所不及。
(4)运用心室晚电位进行诊断,主要是采用信号平均技术将QRS波群终末
部分或者是ST段上采集到的多个高频、低幅、形态呈尖峰状的心电位为称之为
心室晚电位,在进行分析的情况下作为折返形成的基础,从而判断心肌梗死患者
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以及猝死危险性的情况。
(5)心脏电生理检查,是在患者的食道内或者是心腔内采用无创或者有创
的心脏电生理检查技术帮助患者确诊心律失常的类型,进一步了解患者心率失常
的致病因素和发病部位,从而分析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机制,为治疗提供依据。
(6)此外在临床诊断心律失常时还会结合患者的病史以及体征进行诊断,
结合患者的病史进行诊断时需要详细询问患者发作时的症状和相关病史,从而针
对患者的心率失常症状进行初步判断,然后结合患者心率失常发生的诱因临床症
状以及频率、终止方式、对病人造成的伤害进一步确诊患者的心律失常类型。在
针对患者的体征进行检查时,除了正常的心率和节律检查以外,通过诊断患者的
心脏体征也可以帮助确诊患者的心律失常疾病。
3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
3.1病因治疗
针对患者的炎症、冠状动脉狭窄、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心脏
神经症、药物不良反应等相关基础疾病进一步治疗心律失常。
3.2血流动力学障碍终止治疗
针对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各种心律失常进行终止治疗,例如低血压、休克、急性肺水肿、昏阙、猝死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心律失常在治疗的过程中采用电转复、心脏起搏或者是抗心律失常药终止发作。
3.3药物治疗
(1)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I类:主要为钠通道阻滞剂,包括IA类奎尼丁、普鲁卡因胺等药物,IB累
包括利多卡因、美西律、托卡因,IC类包括普罗帕酮、莫雷西嗪等。
II类:β受体阻滞剂,主要包括普莱诺尔、美托洛尔、比索诺尔。
III类:钾通道阻滞剂,主要包括胺碘酮、索他洛尔、伊布利特、多菲尼特。
IV类:钙通道阻滞剂,主要包括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除上述四大主要快速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之外,还有部分患者需要采用洋地黄类、硫酸镁、氯化钾等药物进行治疗。
(2)缓慢型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异丙肾上腺素:对于窦性静止、窦房阻滞等缓慢型心律失常采用异丙肾上腺
素进行治疗,在应用时通常舌下含服10~15毫克,必要时4小时的频率进行含服,静脉应用1~3ug/分钟进行滴注,维持患者的心率在60次每分左右。
阿托品:属于M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性阻
滞和房室传导阻滞等症状,在应用的过程中常用剂量为口服0.3~0.6毫克,每天
3次,采用静脉注射时每次1~2毫克,可根据病情在30分钟以后重复使用。
氨茶碱:促进钙离子内流和抑制钾离子外流,常用剂量为口0.1~0.2克/次,每天3次,或者采用0.5克加500毫升5%的葡萄糖进行静脉滴注。
肾上腺素:可以促进心脏兴奋,常用剂量为3~5毫克静脉注射,当这种方法
治疗无效时才用,35分钟后重复静脉注射,必要时增大剂量。
3.4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经导管射频消融术以及手术治疗,前者可以针对快速性
心律失常进行根治,后者现阶段已经逐渐被前者的广泛应用而逐渐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