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江乡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
- 格式:pdf
- 大小:334.29 KB
- 文档页数:19
第 1 页,共 19 页乐江乡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含解析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 2分 ) 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 ) A. 1<x≤2 B. ﹣1<x≤2 C. x>﹣1 D. ﹣1<x≤4【答案】B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析】【解答】解: ,解①得x>﹣1,解②得x≤2,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2.故答案为:B【分析】先分别求得两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大于小的,小于大的取两个解集的公共部分即可.2、 ( 2分 ) 已知两数之和是25,两数之差是3,则这两个数分别为( ) A. 12,10 B. 12,9 C. 15,10 D. 14,11【答案】D 第 2 页,共 19 页【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数字问题 【解析】【解答】解:设两个数分别为x、y,根据题意得:,解得: ,故这两个数分别为14、11.故答案为:D.【分析】抓住题中关键的已知条件,将其转化为等量关系是:两数之和=25;两数之差=3,设未知数,建立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3、 ( 2分 ) 为了了解某区初中中考数学成绩情况,从中抽查了1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在这里样本是( ) A. 全区所有参加中考的学生 B. 被抽查的1000名学生C. 全区所有参加中考的学生的数学成绩 D. 被抽查的1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答案】D 【考点】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解析】【解答】解:本题考查的对象是某区初中中考数学成绩,故样本是所抽查的1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D正确,符合题意.第 3 页,共 19 页考查的对象是数学成绩而不是学生,因而A、B错误,不符合题意.全区所有参加中考的学生的数学成绩是总体,则C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我们在区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概念时,首先找出考查的对象,从而找出总体、个体,再根据被收集数据的这一部分对象找出样本,最后再根据样本确定出样本容量,根据样本、总体、个体、样本容量的定义即可进行判断.4、 ( 2分 ) a是非负数的表达式是( ) A.a>0B.≥0C.a≤0D.a≥0【答案】 D 【考点】不等式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非负数是指大于或等于0的数,所以a≥0, 故答案为:D.【分析】正数和0统称非负数,根据这个定义作出判断即可。5、 ( 2分 ) 下列各式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 第 4 页,共 19 页A.x+3y=5B.﹣xy﹣y=1C.2x﹣y+1D. 【答案】A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A. x+3y=5,是二元一次方程,符合题意;B.﹣xy﹣y=1,是二元二次方程,不是二元一次方程,不符合题意;C. 2x﹣y+1,不是方程,不符合题意;D. ,不是整式方程,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含有两个未知数,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就是二元一次方程,根据定义即可一一判断:A、是二元一次方程符合题意;B、是二元二次方程,不符合题意;C、不是方程,不符合题意;D、是分式方程,不是整式方程,不符合题意。6、 ( 2分 ) 若整数 同时满足不等式 与 ,则该整数x是( ) A.1B.2C.3第 5 页,共 19 页D.2和3【答案】 B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特殊解 【解析】【解答】解:解不等式2x-9<-x得到x<3,解不等式 可得x≥2,因此两不等式的公共解集为2≤x<3,因此符合条件的整数解为x=2. 故答案为:B.【分析】解这两个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求出解集,再求其中的整数.7、 ( 2分 ) 如图,直线AB,CD交于O,EO⊥AB于O,∠1与∠3的关系是( )A. 互余 B. 对顶角 C. 互补 D. 相等【答案】A 【考点】余角、补角及其性质,对顶角、邻补角 【解析】【解答】∵EO⊥AB于O,∴∠EOB=90°,∴∠1+∠3=90°,则∠1与∠3的关系是互余.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得到∠2=∠3,再由EO⊥AB于O,得到∠1与∠3的关系是互余.第 6 页,共 19 页8、 ( 2分 ) 下列各组数中,是方程2x-y=8的解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解析】【解答】先把原方程化为y=2x-8,然后利用代入法可知:当x=1时,y=-6,当x=2时,y=-4,当x=0.5时,y=-7,当x=5时,y=2.故选:C.【分析】先把原方程化为y=2x-8,然后利用代入法,逐一判断即可。9、 ( 2分 ) 下列四个方程组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 )个.( 1 ) ,(2) (3) (4) .A. 4 B. 3 C. 2 D. 1【答案】D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1)是二元二次方程组;( 2 )是二元二次方程组;第 7 页,共 19 页( 3 ) 是分式,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4 )是二元一次方程组;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两个方程中,含有两个未知数,且含未知数项的次数都是1的整式方程。判断即可。10、( 2分 ) 利用数轴确定不等式组 的解集,正确的是 ( ) A.B.C.D.【答案】 A 【考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析】【解答】解:先解不等式2x+1≤3得到x≤1则可得到不等式组的解集为-3<x≤1,再根据不等式解集的数轴表示法,“>”、“<”用虚点,“≥”、“≤”用实心点,可在数轴上表示为: . 故答案为:A.第 8 页,共 19 页【分析】先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的方法:把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向右画;<,≤向左画),数轴上的点把数轴分成若干段,如果数轴的某一段上面表示解集的线的条数与不等式的个数一样,那么这段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有几个就要几个.在表示解集时“≥”,“≤”要用实心圆点表示;“<”,“>”要用空心圆点表示.11、( 2分 ) 下列说法:①5是25的算术平方根, ② 是 的一个平方根;③(-4)2的平方根是±2;④立方根和算术平方根都等于自身的数只有1.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④ D. ③④【答案】A 【考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及开立方 【解析】【解答】解: ①5是25的算术平方根,正确;② 是 的一个平方根 ,正确;③(-4)2=16的平方根是±4,故③错误;④立方根和算术平方根都等于自身的数有1和0,错误;正确的有:①②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可对①作出判断;根据平方根的性质: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可对②③作出判断;立方根和算术平方根都等于自身的数有1和0,,可对④作出判断。即可得出正确说第 9 页,共 19 页法的序号。 12、( 2分 ) △ABC的两条高的长度分别为4和12,若第三条高也为整数,则第三条高的长度是( ) A. 4 B. 4或5 C. 5或6 D. 6【答案】B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设长度为4、12的高分别是a、b边上的,边c上的高为h,△ABC的面积是s,那么又∵a-b 页【答案】 50° 【考点】对顶角、邻补角,平行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AB∥CD, ∴∠1=∠AGF, ∵∠AGF与∠EGB是对顶角, ∴∠EGB=∠AGF, ∴∠1=∠EGB, ∵∠1=50°, ∴∠EGB=50°. 故答案为:50°. 【分析】根据平行线性质得∠1=∠AGF,由对顶角定义得∠EGB=∠AGF,等量代换即可得出答案. 14、( 1分 ) 如图,直线AB和CD相交于O点,若∠AOD=127°,则AB和CD的夹角为________度第 11 页,共 19 页【答案】53° 【考点】对顶角、邻补角,相交线 【解析】【解答】解:∵直线AB和CD相交于O点,∠AOD=127°,∠AOD+∠AOC=180°∴∠AOC=180°-127°=53°故答案为:53°【分析】根据两直线相交,得出∠AOD+∠AOC=180°,代入计算即可求出答案。15、( 1分 ) 已知一个表面积为12dm2的正方体,则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为________ 【答案】dm 【考点】算术平方根 【解析】【解答】解:∵正方体有6个面且每个面都相等,∴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2.∴正方形的棱长= .故答案为: dm第 12 页,共 19 页【分析】根据正方体共有6个面,而且每个面都是大小相等的正方形,从而得出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反之边长等于面积的算数平方根即可得出答案。16、( 1分 ) 商家花费760元购进某种水果80千克,销售中有5%的水果正常损耗,为了避免亏本,售价至少应定为________元/千克. 【答案】 10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设售价至少应定为x元/千克,依题可得方程x(1-5%)×80≥760,从而得出x≥10. 故答案为:10.【分析】设售价至少应定为x元/千克,根据“ 有5%的水果正常损耗 ”可知销售的水果占(1-5%),故每千克水果损耗后的价格为x(1-5%),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即可.17、( 1分 ) 如图,身高为xcm的1号同学与身高为ycm的2号同学站在一起时,如果用一个不等式来表示他们的身高关系,则这个式子可以表示成x________y(用“>”或“<”填空). 1号 2号【答案】 < 第 13 页,共 19 页【考点】不等式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果用一个不等式来表示他们的身高关系,则这个式子可以表示成x<y, 故答案为:<【分析】由图可知1号同学低,2号同学高, 1号同学的身高<2号同学的身高,据此即可作出判断。三、解答题18、( 5分 ) 甲、乙两人共同解方程组 ,由于甲看错了方程①中的a,得到方程组的解为 ;乙看错了方程②中的b,得到方程组的解为 ,试计算 的值. 【答案】解:由题意可知:把 代入 ,得, , ,把 代入 ,得 , ,∴ = = .【考点】代数式求值,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第 14 页,共 19 页【解析】【分析】根据甲看错了方程①中的a,将甲得到的方程组的解代入方程②求出b的值;而乙看错了方程②中的b,因此将乙得到的方程组的解代入方程①求出的值,然后将a、b的值代入代数式求值即可。19、( 5分 ) 如图,已知D为△ABC边BC延长线上一点,DF⊥AB于F交AC于E,∠A=35°,∠D=42°,求∠ACD的度数. 【答案】 解:∵∠AFE=90°, ∴∠AEF=90°﹣∠A=90°﹣35°=55°,∴∠CED=∠AEF=55°,∴∠ACD=180°﹣∠CED﹣∠D=180°﹣55°﹣42°=83°.答:∠ACD的度数为83°【考点】余角、补角及其性质,对顶角、邻补角,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分析】先根据两角互余得出 ∠AEF =55°, 再根据对顶角相等得出 ∠CED=∠AEF=55° ,最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答案。20、( 5分 ) 初中一年级就“喜欢的球类运动”曾进行过问卷调查,每人只能报一项,结果300人回答的情况如下表,请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来,根据图示的信息再制成条形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