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鉴定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91.00 KB
- 文档页数:7
xx市xx区xx镇
xx所属房屋安全性技术鉴定报告
1 工程概况
xx房屋位于xx市xx区xx镇xx街42号,为二层砖混结构。
该建筑修建于1999年,总建筑面积约为156m2,其中每层建筑面积约为77.8m2。
为了弄清该建筑的安全状况,xx市xx区xx镇海堂社区居民委员会特委托xx建筑设计院对该建筑进行结构安全性技术鉴定。
我院接受委托后,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在委托单位相关人员的配合下,于4月2日进场对该房屋结构进行了现场检查、检测。
根据现场检查及检测结果,提出本鉴定报告。
2 鉴定目的、范围和内容
2.1鉴定目的
查明该建筑的结构现状是否完好,进行安全性技术鉴定。
2.2鉴定范围
xx所属房屋。
2.3鉴定内容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和业主的委托要求,这次鉴定的主要内容如下:
(1)结构布置与原设计是否一致;
(2)建筑物现状;
(3)建筑物安全性评级;
3 鉴定标准和依据
(1)《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
(2)《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99)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版)》(GB50009-2001)
(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6)《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8)《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08)
(9)《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
(10)《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136-2001)
(11)《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00)
(12)《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第一号修改单
(13)《建筑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建设部(90)建抗字第377号文>
(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5)《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16)《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4 现场检查及检测
该建筑(图1)位于xx市xx区xx镇xx街42号,修建于1999年,该建筑层数为二层,一楼为商业门面,二楼为住宅用房。
xxx
图1 xx所属房屋外观图
该建筑平面为矩形,采用砖混结构,承重方式以纵墙承重为主;楼盖和屋盖形式均为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空心板;基础类型为条形基础。
建筑一层层高为3.6m,二层层高为3m,总高度为6.6m;基本开间为3.6m,基本进深为3.3m;建筑总长为7.2m,总宽为10.8m;总建筑面积约为156m2。
该建筑一楼为商业门面,二楼为住宅用房。
结构平面布置见图2、图3。
图2 一层结构平面布置图
图3 二层结构平面布置图
经现场检查及检测,未发现因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上部结构变形及裂缝,表明建筑物地基基础基本完好。
该建筑的承重墙体未发现明显可见的裂缝;梁、柱及节点基本完好,见图4,图5;楼梯间基本完好,见图6;个别楼板有轻微裂缝,见图7。
xxx xx
图4 梁基本完好图5梁柱节点基本完好xx xx
图6 楼梯间基本完好图7个别楼板有轻微裂缝
经抽测,该建筑圈梁和构造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砖的强度等级为MU20,砂浆的强度等级为M2.5。
5 承载能力验算条件
(1)恒载标准值:楼面4.5kN/m2,屋面5.5 kN/m2;
(2)活荷载标准值:楼面2.0 kN/m2,上人屋面2.0 kN/m2。
(3)基本风压:0.3kN/m2。
(4)设防烈度及地震动参数:抗震设防烈度7度,地震加速度0.10g。
(5)计算软件: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2008。
6 安全性鉴定
根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按构件、子单元、鉴定单元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分为四个安全性等级,并按该标准3.2.5条规定的检查项目和步骤,从第一层开始,逐层进行。
6.1 构件安全性鉴定评级
1、砌体结构构件
本工程为砖混结构,主要砌体承重构件为砖砌体承重墙。
砌体结构构件的安全性鉴定,对每一受检构件按照承载能力、构造、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或变形)和裂缝等四个检查项目,分别评定其等级,取其中最低一级作为该构件的安全性等级。
(1)承载力子项
现场调查范围内,在承重砌体构件中,基本符合规范要求;在非承重砌体构件中,基本符合规范要求。
本子项评为a u级。
(2)构造子项
各砌体墙的高厚比符合要求,连接及砌筑方式基本正确,构造基本符合要求。
故本子项各墙段的构造等级可评为a u级。
(3)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或变形)项
砌体墙的垂直度均满足要求,本子项各构件均可评为a u级。
(4)裂缝子项
有轻微裂缝的墙体构件评为b u级,出现砖裂缝的墙体构件评为c u级。
该房屋本子项评为
a u级。
2、混凝土结构构件
本工程承重的混凝土结构构件主要为梁、构造柱、楼梯构件等。
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评定,每种类型的每一受检构件按照承载能力、构造、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或变形)和裂缝等四个检查项目,分别评定其等级,取其中最低一级作为该构件的安全性等级。
(1)承载力子项
现场调查范围内,未发现混凝土结构构件存在明显因承载力不足而产生的缺陷,构件工作正常。
本子项各构件均可评为a u级。
(2)构造子项
结构构件连接方式正确,构造基本符合国家设计规范的要求,工作基本无异常,本子项其它各构件的构造等级均可评为a u级。
(3)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位移(或变形)子项
受弯构件挠度及施工偏差造成侧向弯曲基本满足要求,本子项各构件评为a u级。
(4)裂缝子项
混凝土构件未见明显可见裂缝,故混凝土构件裂缝等级均可评为a u级。
6.2 子单元安全性鉴定评级
1、地基基础子单元
(1)各主体结构构件现状良好,未出现明显不均匀沉降现象,没有因地基变形对上部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未发现上部结构有沉降裂缝、变形或位移。
本项目评定为A u级。
(2)基础主要构件检查项目
因地基的安全性等级已评为A u级,本房屋建筑场地的环境正常,故基础的安全性等级可取与地基相同的等级A u级。
(3)地基稳定性(斜坡)检查项目
本建筑场地平坦,不存在明显斜坡或毗邻深基坑,地基稳定,无滑动迹象及滑动史。
本
项目评定为A u级.
(4)本子单元评定结果
根据以上结果,地基基础子单元的安全性等级评定为A u级。
2、上部承重结构子单元
(1)构件项目
综合上述“构件安全性鉴定评级”中五个子项的评级结果,本项目结构安全性等级评定结果如下:
①砌体结构构件:评定为A u级。
②混凝土结构构件:评定为A u级。
(2)结构整体性项目
①结构布置
房屋结构布置基本合理,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系统,结构造型及传力途径设计基本正确。
本检查项目评定为A u级。
②支撑系统(或其它抗侧力系统)的构造
构件截面尺寸、连接构造基本符合要求,基本无明显残损,能较为有效地传递各种侧向作用。
本检查项目评定为A u级。
③圈梁构造
根据砌体设计规范的要求,多层砌体民用房屋应在所有纵横墙上设置圈梁,纵横墙交接处,梯间四角,均应设构造柱。
本检查项目评定为A u级。
④结构间的联系
锚固、连接方式基本正确,无明显松动变形或其他残损,本检查项目评定为A u级。
⑤本项目结构安全性等级
根据以上结果,结构整体性项目的结构安全性等级,评定为A u级。
(3)结构侧向位移项目
本工程上部承重结构的顶点位移和底层层间位移均小于结构不适于继续承载的侧向位移限值,结构侧向位移项目的结构安全性等级评定为A u级。
(4)本子单元评定结果
综合以上各项目的评级结果,上部承重结构子单元的安全性等级评定A u级。
6.3 鉴定单元安全性评级
(1)地基基础子单元:评定为A u级;
(2)上部承重结构子单元:评定为A u级;
(3)综合考虑以上结果,本房屋的结构安全性等级评定为A su级。
7 鉴定结论
根据现场检查检测情况:该建筑基础基本完好;梁、柱及节点基本完好,楼梯间基本完好,未发现可见裂缝;圈梁基本完好;承重墙体与楼板基本完好。
(1)根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该建筑安全性鉴定结果为A su 级。
(2)根据《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 125-99)和《建筑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建设部(90)建抗字第377号文>,该建筑震后的安全等级评定为A级,基本完好。
xx建筑设计院
2011年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