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台技术部全年工作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4
技术播控部2014年工作总结
2014年就快结束,回首过去一年的工作,有硕果累累的喜悦,有协同攻关的艰辛,也有遇到挫折时的惆怅,可以说2014年是衡东广播电视台推进机制改革、拓展市场、持续发展的关键年。
我部门在台党组的正确领导及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工作重点,按照部门年度工作要求,依据部门绩效考核实施细则,加强工作及学习,充分理解消化绩效考核实施细则要求,明确本部门职能职责,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1.设备维护方面一丝不苟。
(1)全年共维护采编播设备及办公设备[含故障修复及例行维护]800余次,
其中磁盘阵列存储系统约50次,采编播系统约600次,办公设备约150次。
(2)全年广场LED维护共计约30余次,无论冒雨顶酷热均进行维修,确保广场LED的优质播出。
一直铭记这句话,“我们所用设备就如同大家平常用餐的器具,需用之惜之,爱之护之,有谁愿意自己餐具内常是残油污垢,有谁会用满是灰尘、残缺不全的饭碗?”,体会其意味,据之履行设备管理的职责。
用心去保养、呵护设备,出现状况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一定及时处理,我们也能感受到其带来的那种亲密和相知的无穷乐趣。
2.技术革新方面稳步推进
(1)开发广场LED无人值守系统:广场无人值守系统承担着排广场LED信号播出的重要任务,是保证安全优质播出的关键环节。
而传统的靠人员值班,存在工作量大、环境差、效率低、成本高等缺点。
为了改变传统模式的缺点,部门结合煤广场LED播放系统的实际需求,结合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开发研制了“广场LED无人值守系统”,可以完全实现广场LED的自动化控制和地面远程监控,能够有效的提高LED有效利用率,减少人员成本,延长LED 使用寿命,减少安全播出事故。
(2)无卡非编系统的自主研发: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目前计算机已完全能够脱离视频编辑卡的硬件加速功能而直接对视频进行实时的多层画面编辑合成,另外无卡非编由于没有传统的
视频卡,系统的稳定性非常高,并且极大地降低了整个非编系统的设备投入,因此新一代基于CPU+GPU技术的无卡非编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随着这一进程的加速,无卡非编以其低廉的价格,不俗的性能以及与IT技术完美的兼容性被越来越多的电视台所采用。
但传统观点认为,无卡非编由于板卡的限制不可能像传统非编那样输出视频信号给监视器实现预监功能,这就大大限制了其使用的范围,如果能用无卡非编实现同样的预监功能,实现IT与广电行业技术的融合,那就意味着完全可以利用无卡非编来代替传统昂贵的有卡非编进行素材的上下载、常规编辑、领导审片等绝大部分工作。
部门通过大量实验找到了用无卡非编实现全屏预监的解决方案,能完美实现无卡非编的全屏预监难题。
(3)杨山及金觉峰差转台天馈系统改造及石岗无线电视补点站规划建设:由于我县地处丘陵山区,地形因素严重影响了电视信号的传输,很多地方收不到衡东县台的电视信号,看不到县台的电视节目,衡东本地群众希望高质量收看县电视台节目了解我们衡东动态的愿望也非常强烈。
群众的呼声就是我们的使命,为了能尽快解决群众收视难的问题,掌握到第一手资料,部门深入到全县各个乡镇了解情况,设置了多个无线电视信号测试点。
为加强无线电视信号,改善收看效果,部门从源头抓起,提高信号源。
一是对杨山及金觉峰差转台天馈系统进行改造;二是石岗无线电视补点站规划设计建设。
这样,从县城片区到金觉峰片区,各个差转台及补点站的发射性能大大提高,信号的覆盖范围也大大提高。
3.农村广播系统及衡东县人民广播电台技术系统的顺利验收:
(1)白莲乡马黄村及新塘镇潭泊村村村响工程的规划设计及建设:
建设农村广播系统是基层组织的舆论宣传工具,是基层组织的工作管理方法。
面对越来越多的公共危机事件,农村广播系统有着应急广播的功能,保护群众生命和财产的有效手段,另外农村广播系统还是基层农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依托。
国家政策要求:《湖南省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建设和验收规范》、《十二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则》等文件中均指出要建设农村广播系统,因此,农村广播系统是新时代农村必须要求具备的一种刚需。
“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的实施将会使农民及时获取党的富民政策,进一步改变农村封闭落后的状况,掌握知识,脱贫致富。
有的基层干部曾形象地指出:农民致富靠两条路,—条是看得见的柏油路,一条是看不见的信息路,所以说“电视村村通,广播村
村响”是一项政绩工程、民心工程。
“农村广播村村响”的实施可以使广大农村地区的干部和群众能进一步及时了解、掌握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高民众的素质,有利于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2)全县地质灾害系统的设备摸底及用户资料汇总:
“地质灾害防治系统”采用专业群测群防信息终端采集监测数据,基于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实现数据的可靠传递,通过专业行业软件对海量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处理,是一套集地质灾害预警、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服务于一体的智能化信息系统。
部门深入到全县各个乡镇的地质灾害监测点了解情况,明确监测责任人员,进行了以下工作:一是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资料的信息化管理,便于随时查阅;二是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使地质防治工作变被动为主动;三是加强对监测责任人的管理,有效控制虚假监测数据的产生;四是群测群防终端,可在灾情发生后及时发送现场图片等具体信息到管理平台。
4.衡东县人员广播电台技术支持工作顺利完成:电台山头设备的组装及机房设备协调。
5.省市县上级机构资料报表及资料的上传:
(1)恢复衡东人民广播电台的频点,同时把相关资料省厅技术资料的审核,明确FM97.8作为我台频率的合法地位;
(2)对我县下发的《衡东县为民办实事工程--广电篇》进行处理,并数据汇总入库:
(3)市县文广新局的下发文件精神的贯彻执行:一是提交《衡阳市2014
年“四中全会”期间安全播出值班安排表》;二是填交了《广播电视节目传送业务经营许可证材料》;三是填写了《安全优质播出设备技术要求》表格等。
5.安全监督及安全保障有序进行。
每月定时巡查全台安全设备,对某些不符合规范的予以纠正,能整改的立即进行整改。
6.部门创收工作按部就班。
本部门全年经济创收任务2万元,现在基本上已经完成任务。
如果在机顶盒维修方面计算在内,必定超额完成任务。
7.设备采购方面有声有色。
以物美价廉的基准来指导采购工作,花小钱办大事,基本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1)严格按照政府采购制度进行采购;农数公司投资100万,机顶盒4000
台;电缆线40000米;
(2)补点设备3套。
投资25万,分别为踏庄德圳石岗,解决了1500余户的电视收看难题。
(3)杨山及金觉峰的模拟电视改造,投资30万元,提高了发射性能,扩大了信号的覆盖范围。
(4)技术革新工程,投资20万,解决了广场LED值班难及无卡非编不上屏等一系列难题。
8.技术培训方案规划进行。
部门全年协助政工股举办技术业务培训工作,培训工作有序进行。
9.投稿工作有条不紊。
部门严格按照投稿规划投稿,两个月一篇,不拖欠,不懈怠,保质保量的完成稿件任务。
10.考核外工作尤其精彩纷呈。
其一是农村无线数字电视机顶盒维修方面,全年共维修机顶盒约1200台,合计机顶盒维修费20640元。
如果抵算创收任务的话,完全是超额完成了部门任务。
无线数字电视事业的顺利发展离不开部门积极有效的进行机顶盒维修。
其二是参与承办了我县一系列大型活动:
(1)与湖南电视台的“心得乐”大型慈善活动;
(2)大型电视访谈节目《电视问政》第一期;
(3)大型电视访谈节目《电视问政》第二期;
(4)滨江广场汽车展销会;
(5)2014年衡东县群众文化艺术节暨广场舞大赛;
(6)衡东县党纪党规知识抢答大赛六场次;
(7)协助南岳台成功录制“建区30年南岳区群众文化艺术节”;
(8)2014年衡东县人大、政协、经济工作会议;
部门提前进场,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到的最早,走得最晚,超前保障了活动的各项技术工作,最终确保了活动的成功。
8.工作态度积极认真。
严格落实效能管理各项制度,严肃工作纪律,全体工作人员严格遵守上下班制度,按时到岗,没有出现过早退、迟到和工作时间无故离岗、脱岗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