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之家
首页
教学研究
幼儿教育
高等教育
外语考试
建筑/土木
经管营销
自然科学
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
高考历史大一轮课件近现代历史上的改革
高考历史大一轮课件近现代历史上的改革
格式:pptx
大小:7.02 MB
文档页数:33
下载文档原格式
下载原文件
/ 33
下载本文档
合集下载
下载提示
文本预览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兼并严重,农民 失地现象普遍,导致 阶级矛盾尖锐。
自然灾害频繁,人民 生活困苦,社会动荡 不安。
封建制度腐朽,官僚 主义盛行,政府效率 低下,社会矛盾加剧 。
西方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入侵中 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民族危机深重。
列强在华设立租界、控制关税 、倾销商品,严重侵犯了中国 主权和经济利益。
政治状况
北洋政府时期,中国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军阀割据、派系林立,中央政府权力相 对较弱。
经济状况
该时期中国经济处于转型阶段,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外国资本和封建经济 仍占主导地位,经济发展不平衡。
重要改革措施及其实施效果
改革措施
北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尝试建立现代金融体系 、推动工业发展、改革教育制度等。
国民政府制定《抗战建国纲领》,提 出战后国家重建计划和目标。
实施土地改革政策,减轻农民负担, 促进农业发展。
恢复和发展工业生产,实行重点工业 建设政策,提高国家工业化水平。
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改 善国家经济环境。
对当代中国发展启示
在国家面临危机时,应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团结一致共 同抵御外敌。
封闭半封闭状态
对外经济交流有限,国际 贸易和外资利用受到严格 限制,国内市场相对封闭 。
生产力水平低下
由于长期战乱和计划经济 体制的束缚,中国生产力 水平相对较低,经济发展 缓慢。
改革开放启动背景和目标设定
国内外形势变化
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形势趋于缓和,中国需要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同时,国内计划经济体制弊端日益显现 ,改革呼声渐高。
武昌起义爆发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 发,迅速得到全国响应,标志 着辛亥革命的全面展开。
中华民国建立初期政治体制特点
临时政府成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 就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临时约法》颁布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 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确立了 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05
抗日战争期间及战后 调整与重建
抗日战争期间政治经济环境变迁
01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 国进入全面抗战阶段, 政治经济环境发生巨大 变化。
02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建 立战时陪都,政治中心 西移。
03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各党派、团体、军队 和广大民众团结一致, 共同抗日。
04
战争对经济造成巨大破 坏,工业生产停滞,农 业生产下降,财政金融 困难。
影响
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 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 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为后 来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戊戌变法过程与失败原因分析
过程
光绪帝颁布变法法令,推行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改革措施;但由 于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变法法令大多未能得到实施。
失败原因
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 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同时,变法也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和支持力量。
实施效果
由于政治动荡和军阀割据,许多改革措施未能得到有效实施 ,实施效果有限,甚至在某些地区出现了倒退。
各方势力对改革态度分析
军阀势力
军阀势力大多关注自身利益和地 盘,对改革持保守或反对态度,
阻碍了改革的推进。
民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对改革寄予厚望,希 望通过改革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 但往往受到政治动荡和外国资本的 打压。
责任内阁制实行
实行责任内阁制,大总统行使主要行 政权,内阁对议会负责。
政党政治初现
出现了一批政党和政治团体,开始了 政党政治的尝试。
辛亥革命对近现代历史进程影响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促进了民族觉醒和民主意识传播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 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辛亥革命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民 主意识,推动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对改革的态度复杂,一方 面希望改革能够带来更好的生活, 另一方面又担心改革带来的社会动 荡和不确定性。
总体评价和历史地位
总体评价
北洋政府时期的改革尝试在一定程度 上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但由于政 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改革未能 取得根本性成功。
历史地位
北洋政府时期的改革是中国近现代历 史上的重要篇章,为后来的改革提供 了经验和教训,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 生了深远影响。
军阀割据和混战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陷入 了军阀割据和混战的局面。
新文化运动兴起
在思想文化领域,新文化运动 兴起,提倡民主和科学,对封 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五四运动爆发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标志 着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04
北洋政府时期改革尝 试
北洋政府时期政治经济状况
对外开放
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 城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等举措,积极融入世界经 济体系。
成就总结和未来展望
成就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实现了从温 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同时,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也不断增强。
未来展望
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强国际 交流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完善。
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影响
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 些障碍,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
辛亥革命是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的诞生, 对亚洲和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存在问题及后续发展
01
02
03
04
革命果实被窃取
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建立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推行新政和 预备立宪,试图通过改革维护其统治 地位。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为巩固政权、发 展经济和教育事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措施。
北洋政府时期军阀割据混战,各派系 为争夺地盘和权力纷纷进行改革尝试 。
02
早期探索与尝试:洋 务运动、戊戌变法
洋务运动内容及影响
内容
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建立近代化工业 、交通运输业、军事等;培养翻译、 军事、科技人才;创办新式学堂,派 遣留学生等。
目标设定
改革开放的目标是实现国家现代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具体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 、文化体制改革等方面。
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突破
农村改革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赋予农民土地经营权, 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
城市改革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 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 活力。同时,发展领土,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先进思想传播与启蒙运动
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维新变法运动提倡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文化教育,促进了思想解放。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旗帜,对封建礼教进行猛烈抨击,动摇了封建思想统治 地位。
统治阶级内部变革需求
国民政府战时经济政策调整
01
02
03
04
国民政府实行战时经济体制,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
。
实施统制经济政策,对重要物 资实行统购统销,加强物价管
制和金融管制。
实行工业内迁政策,将沿海工 业迁移到内地,促进内地工业
发展。
开展大后方经济建设,发展农 业、手工业和商业,保障战时
物资供应。
战后国家重建计划及其实施情况
03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 建立
辛亥革命背景及过程概述
民族危机加深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面临 列强侵略和民族危机,社会矛
盾尖锐。
革命思想传播
革命派通过创办报刊、建立团 体等方式,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
革命团体兴起
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 命团体纷纷建立,推动了革命 形势的发展。
THANK YOU
高考历史大一轮课件近现代 历史上的改革
汇报人:XX 20XX-01-29
目录
• 近现代历史改革背景与原因 • 早期探索与尝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 • 北洋政府时期改革尝试 • 抗日战争期间及战后调整与重建 • 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开放进程
01
近现代历史改革背景 与原因
封建社会晚期矛盾激化
在国家建设中应注重内地和西部地区的开发以促进区域 协调发展。
在经济发展中应实行统制经济政策以保障国家安全和稳 定。
在当代中国发展中应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并不断完善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06
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 开放进程
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状况回顾
01
02
03
计划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高 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政府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 干预和控制。
早期改革思想传播与实践意义
传播
早期改革思想通过洋务派、维新 派等人士的倡导和传播,逐渐深 入人心,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积 极的影响。
实践意义
早期改革实践虽然大多未能成功 ,但为后来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 经验和教训,也为中国近代化的 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后世改革启示作用
• 启示:改革必须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符合人民意愿;改革需要 坚定的领导力量和广泛的社会支持;改革需要逐步推进,不能 急于求成;同时,改革也需要注重实际效果,避免形式主义。
文档推荐
最新文档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3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丨苏教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9.1 守护生命 教案
这个春节真无聊作文(精选12篇)
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数学高一下期末阶段练习(课后培优)
港口内河航道电气信号装置的无线通信技术研究与应用
高中数学第一章计数原理1.2排列与组合1.2.2组合第2课时课堂探究教案新人教B版选修2_3
港口内河航道电气信号装置的无线通信与物联网技术研究
家庭影院活动策划方案模板
抽样推断的含义和特点
C 类和对象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