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当代讲述我国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目前状况和发展方向(计算机)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5
当代讲述我国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目前状况和发展方向(计算机)在1999年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审计中,计算机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这次审计中,统一使用了财务审计摘要系统。
根据审计项目的要求,系统设计了审计工作底稿、各种报表、审计报告等内容,具有输入、存储、查询、修改、打印、汇总等功能。
在本次财务审计中,审计人员利用该系统完成了输入工作底稿、填写各种报表、编制审计报告初稿、汇总各级数据等多项任务,实现了大部分审计数据输入输出的计算机化。
此外,审计人员还对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有一定的了解,并尝试与被审计单位连接和读取电子数据,广泛使用word、Excel等文本和表格处理软件准备和打印辅助工作底稿和审计文件。
计算机的应用基本上贯穿了这次财务审计的全过程。
可以说,计算机已经成为审计人员的“第二支笔”。
在这次财务审计中,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大大简化了审计人员的计算和抄写,提高了工作效率。
更重要的是使审计人员能够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增强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意识。
计算机辅助审计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
199近年来,各级审计机关逐渐重视并发展了计算机辅助审计。
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做了许多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全国统一组织的大型审计项目,使用辅助审计软件编制审计文件,填写各种报表,汇总审计数据例如,1998年粮食企业的库存审计使用了天财报表汇总系统,1999年工商银行和建行的审计使用了财务审计汇总系统
2、利用审计数据接口软件读取或直接复制数据库获取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进行数据采集、账户或账户查询、抽样检查、利息重新计算等。
3。
对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进行初步探索,了解其一般业务操作流程和内部控制要点,并对系统的合理性做出一定判断
4。
使用通用软件(主要是word、Excel等。
)处理文本和数据,包括撰写审计文件、起草相关文件、计算和汇总等。
5。
建立审计机构内部局域网,开展审计数据传输、法律查询等工作,实现领导、业务部门和审计团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双向沟通
由于计算机辅助审计起步较晚,受资金和人才不足的影响,现阶段我国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发展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计算机的功能和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审核员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核。
目前,最常用的系统是那些以统一方式收集数据的系统,或文字处理和表格处理程序。
在很大程度上,计算机被视为功能更强的“打字机”和“计算器”。
但是,在对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进行测试和检查、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等较高层次的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中,只有部分审计机构或部门进行了试验,没有大规模推广。
计算机辅助审计仍处于摸索阶段。
2。
辅助审计软件的滞后发展极大地制约了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发展。
从目前辅助审计软件的使用情况来看,仍存在软件功能不完善、无法
与被审计单位数据建立直接联系、操作容易出错等缺点。
缺少辅助审计软件的类型。
大多数现有的辅助审计软件只能满足特定审计项目或某类审计的需要。
目前还没有功能相对完整的通用软件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审计,这使得计算机辅助审计经常出现“无米之炊”的情况此外,辅助审计软件基本上是由审计机构出资或由组织人员开发的,使用范围基本上仅限于审计机构。
应该说,没有真正的审计软件产业和市场,软件质量没有经过市场的检验,市场缺乏资金、人力和物力的支持。
第三,审计机构的计算机硬件建设落后,不适应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发展要求。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硬件设备也在不断更新。
但是,由于资金短缺等原因,计算机硬件建设总体上比较落后,特别是基层审计机构对计算机的投资较低,人均计算机份额较低。
许多已经被淘汰的过时模型对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4。
对审计人员的培训不够。
相当多的审计人员计算机操作水平不高,尚未建立起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的审计团队。
许多审计机构对审计人员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水平重视不够,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支持和发展还没有制度化,无论是在招聘干部方面还是在日常业务培训方面。
近年来,各级审计机关逐步采取了一些措施,如举办计算机应用知识考试,提高了现有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
然而,他们与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熟练程度还有一定的距离。
同时,很少有审计师精通审计和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人才短缺的新问题是计算机辅助审计发展中最难克服的“瓶颈”。
国家审计署提出今年“人、法、技”建设目标。
它明确把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发展作为我国审计事业发展的重点。
计算机辅助审计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发展我国的计算机辅助审计,把审计事业推向一个新的水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事业的发展各级审计机关要建立支持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开发的机制,从资金到人员给予积极支持,重点培养一批既有审计实践经验又有软件开发能力的审计人员。
此外,要制定一系列支持审计软件产业和审计软件市场发展的政策,逐步实现审计软件的市场化和产业化。
2、重视审计人员计算机知识的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和意识培养既懂计算机操作又懂审计的审计人员是发展计算机辅助审计最重要的环节。
各级审计机构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计算机培训和考核计划,培养和培训一批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的审计人员。
另一方面,审计人员应树立和提高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意识,摒弃旧观念,积极学习计算机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审计实践
3、加快审计机关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使用环境建设从审计的长远发展出发,各级审计机关要充分重视计算机硬件建设,加大对计算机设备和系统的投入,重点建设审计机关内部局域网和审计数据库,推进审计机关现代化。
4。
计算机辅助审计可以发展到非现场监测和实时监测审计机构的审计范围很广,受审计机构现有人力物力的限制,审计的实际覆盖面很小。
此外,审计对象在其业务和运作中不断发展和变化。
许多新问题
会在瞬间出现,或者事后无法补救。
仅仅依靠审计机构现行的事后审计和现场审计方法进行监督显然是不够的。
计算机非现场和现场监控应该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或发展方向。
计算机具有即时响应、远程操作、自动报警等功能。
可以通过立法或制定部门规章等方式,规定在被审计单位的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建立内部审计模块。
它可以在被审计单位内部建立非现场即时监控系统,然后通过网络技术与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系统连接,在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单位之间建立远程监控。
这种非现场实时监控系统需要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支持,只能通过审计机构、相关部门、被审计单位等方面的联合建设来实现,但这应该是计算机辅助审计和现代审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