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精品资料5.2 北方地区
- 格式:docx
- 大小:48.73 KB
- 文档页数:7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精品资料
5.2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学设计
【目标确定的依据】
1.相关课程标准陈述
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2.学情分析
通过以前地理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地理学习方法,初步养成了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学习习惯,并且有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储备,但是本节内容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域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自然环境上,还表现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
如果从方方面面分析我国的地域差异,学生难以掌握,因而主要应讲自然环境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说明自然环境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更易于学生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创设问题情境、自主探究、实践应用、总结质疑等活动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材分析
教材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安排在一节内容中,旨在让学生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形成各自地理单元的整体印象。
教材没有面面俱到地讲述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只选取了它们的一些突出特征进行介绍,减少了识记内容,有效地降低了难度要求,教材的正文内容较为简洁,将主要篇幅留给了图像、阅读和活动这些内容,这样既给教学留有较大的发挥空间,也有利于突出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
本节内容地理图像十分丰富,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些地理图像的阅读与分析,提升读图、用图的能力;涉及的问题有一定难度,具有较大的思维量,需要教师给予点拨、引导。
但学生的空间概念建立还不够完善,部分学生读图用图能力还比较差,这对于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带来一定困难。
所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空间概念,提升读图、填图能力是本节课的重要任务。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等区域概况。
2.通过图文资料,归纳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3.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归纳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两大地理单元的地理差异,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4.通过学习,理解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等区域概况;通过图文资料,归纳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难点:归纳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两大地理单元的地理差异,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图文资料,准确说出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等概况。
2.通过图文资料,简单归纳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3.通过家乡地理的学习,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归纳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难点: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评价任务】
1.结合北方地区图,准确说出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等概况。
2.结合图文资料归纳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3.说出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下列诗句中,形象地反映我国北方地区景观的是()
A.“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附:板书设计
北方地区
1.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等概况
2.人文地理特征
【教学反思】
附件1:教学目标叙写解读
1.学习目标的设计要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和学情三方面的分析。
2.学习目标的设计要把课程标准分四步细化分解,找到本节课的核心目标。
即:学段目标—学
3.核心目标的分解
第一步:分析陈述方式、句型结构和关键词。
在北方地区图上归纳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陈述方式:结果性目标
句型结构:行为条件(学习环境)+行为动词(行为表现)+核心概念(关键词)
行为条件是“在北方地区图上”;行为动词为“归纳”;核心概念(关键词)为:“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第二步:分析关键词,构建概念图。
第三步:根据概念图,分解行为动词。
归纳是在地图上说出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同义词:找到、说出、指出、知道、记住等。
第四步:根据概念图,确定行为条件。
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核心概念)
概念体系
行为动词 概念体系
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
第五步:根据概念图,确定行为程度。
1.
通过图文资料,准确说出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等概况。
2.通过图文资料,简单归纳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3.通过家乡地理的学习,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
附件2:评价任务设计解读
北方地区图是学习本节课知识的重要工具,能够主动、熟练地阅读和使用北方地区图是本节课要培养的重要能力。
附件
3:表现性任务设计
对北方地区图使用的评分规则
概念体系
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
行为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