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三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摸底试卷(I)卷
- 格式:doc
- 大小:448.50 KB
- 文档页数:18
重庆市高三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摸底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4题;共50分)
1. (2分) (2016高二下·重庆期中)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某种地理事物的分布,数字代表城市。
读图,图
中阴影部分最可能表示世界()
A . 人口密集带
B . 主要森林带
C . 石油主产区
D . 主要工业区
2. (4分) (2017高二下·和平期中) 下图所示我国某著名的旅游岛,它由火山岩构成,面积约16平方千米。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在该岛旅行可能看到()
①海底温泉②珊瑚礁③峡湾风光④热带海洋生物⑤温泉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⑤
C . ②③④
D . ②④⑤
(2)
在①~④旅游线路中()
A . 线路①消耗体力最大
B . 线路②视野最为开阔
C . 线路③平均海拔最高
D . 线路④海岸线最曲折
3. (4分) (2013高一上·回民月考) “×”代表河水自外向里流入,“•”代表河水自里向外流出,判断四幅图中不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4. (4分) (2015高一上·南昌期中) 读下面地球公转图(阴影表示夜半球,内圆表示极圈,中心表示北极点),回答下题.
(1)
从C→D这一段时间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增大
B . 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增大
C . 北半球白天比黑夜长
D . 南半球白天比黑夜长
(2)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从D→A→B这半年中,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B . 在D→A这段时间里,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扩大
C . 从B→C→D这半年中,北极圈内极夜的范围逐渐扩大
D . 在C→D这段时间里,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缩小
(3)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从A到B这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
B . 从C到D这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
C . 到C点时,深圳市昼短夜长,而且在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
D . 从B到C这段时间内,深圳市被太阳直射一次
5. (2分) (2013高一上·安溪月考) 已知长春(125°E)地方时为11时,新疆和田地方时为8时,和田的经度为()
A . 75°E
B . 80°E
C . 85°E
D . 90°E
6. (4分) (2017高二下·杭州期末) 为进一步有效治理全球变暖,科学家将于2018年在美国发射一颗高空热气球,向大气平流层中喷射雾状的金刚石粉、氧化铝、方解石等物质,这些物质能冷却地球的同时修复臭氧层。
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平流层是指左图中的()
A . a
B . b
C . c
D . d
(2)“这些物质能冷却地球”主要是增大了右图中的()
A . e
B . f
C . g
D . h
(3)天然矿物方解石主要存在于()
①石灰岩②大理岩③花岗岩④片麻岩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7. (2分) (2013高一上·唐山月考) 下列地理现象和形成原因,按其内在联系叙述正确的是()
A . 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折射和反射作用
B . 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大气逆辐射
C . 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大气的散射作用
D . 城市上空的雾比郊区多﹣﹣空气中的水汽多
8. (4分) (2017高一下·双鸭山月考)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图中表示台风天气系统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2)
北京秋季常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图中表示影响这一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A . a
B . b
C . c
D . d
9. (4分)(2017·湖南模拟) 积雪是指覆盖在陆地和海冰表面的雪层,对气候变化具有高度敏感性和重要反馈作用,是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阿勒泰地区冬季积雪深度深、积雪日数长、分布面积广,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在()
A . 降低冬季风速
B . 河流冬季补给增加
C . 降低土壤湿度
D . 加剧冬季寒冷程度
(2)
下列积雪观测气象站中,海拔最高的是()
A . 布尔津站
B . 清河站
C . 哈马河站
D . 福海站
(3)
多年统计数据变化趋势表明,东部青河站与富蕴站冬季积雪日数减少,但最大积雪深度增加。
该现象可佐证阿勒泰东部区域()
A . 洪涝灾害减少
B . 初雪日期提前
C . 气温下降显著
D . 降水强度增加
10. (6分)下图为某区域图,图中右侧分别表示乙河流局部河谷剖面示意图和Q湖不同季节的蓄水面积分布图,读图回答题。
(1)
关于该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位于南半球
②Q湖北侧深度变化大于南部
③图中P湖应为淡水湖
④沿岸大部分地段海域有暖流经过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②③
(2)
关于甲河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部分河段有结冰期和凌汛现象发生
B . 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C . Q湖最大湖面b出现于七月
D . 冬季盛行西南风
11. (2分) (2018高三下·黄陵开学考) 读下图中①~④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回答下列各题。
(1)下图中①~④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①洋流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北移有关
B . ②洋流反映了该海域8月洋流的流向
C . ③洋流按成因分类属于补偿流
D . ④洋流流经的两岸地区为热带雨林带
(2)当赤道以北海域洋流流向为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B . 非洲热带草原一片枯黄
C . 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强盛
D . 亚欧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12. (4分) (2017高三下·河北月考) 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野外科考,绘制出图中等高线和主要河流图。
并于北京时间2015年12月22日13:20在图中丁地测得该日最大太阳高度为4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某风电企业准备在图中设立风电发电场,该学习小组提供的最佳参考位置应该是()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2)
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相关地质部门资料,绘制出丁到戊的地质统计图(右图),曲线上各数据表示各测量点对应的地下某相同岩层的深度,则可以判断出沿途剖面线为()
A . 背斜山
B . 向斜谷
C . 背斜谷
D . 向斜山
(3)
下列是该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该区域的发展提供的参考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A . 大力发展旱地小麦生产,提高粮食总产量
B . 利用水资源丰富的特点,发展立体化农业
C . 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旅游业
D . 加大当地人口生态搬迁,扩大环境承载力
13. (4分) (2016高三上·襄阳月考) 翡翠岛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黄金海岸南部。
该地区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
区内风向季节变化较大,夏、秋季节盛行偏西风,冬、春季节盛行偏东风且春季风力较大。
下图为翡翠岛自然保护区等高线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目前,该地区沙丘获得的补充沙源主要来自()
A . 西北内陆
B . 浅海区及沿海沙滩
C . 深海区
D . 河流
(2)
图示地区沙丘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受()
A . 冬、春季节偏东风的影响
B . 涨潮海水的影响
C . 夏、秋季节偏西风的影响
D . 落潮海水的影响
(3)
滑沙入海是该岛颇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该旅游活动对沙丘影响最明显的季节及具体影响是()
A . 冬季使沙丘高度增加
B . 夏季使沙丘高度增加
C . 冬季使沙丘高度降低
D . 夏季使沙丘高度降低
14. (4分) (2018高一上·武威期末) 构成火山锥的岩石属于()
A . 沉积岩
B . 侵入型岩浆岩
C . 喷出型岩浆岩
D . 变质岩
二、综合题 (共3题;共40分)
15. (15分)读下面的两图(上幅图为从雅加达到北京附近沿经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下幅图为经北京附近沿纬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回答1~3小题。
(1)
在上幅图中,A处的大片森林中出现苔原植被是因为()
A . 纬度位置影响,属纬度地带分异
B . 海陆位置影响,属干湿度地带分异
C . 受地形影响,属垂直地带分异
D . 受地形影响,属地方性分异
(2)
在下幅图中,大陆东部和西部沿岸地区是森林,但是森林的种类不同,其影响因素是()
A . 下垫面
B . 洋流
C . 太阳辐射
D . 大气环流
(3)
在下幅图中,B处之所以能形成草原的原因是()
A . 受到夏季风的影响较为湿润
B . 受到西风的影响带来丰富的降水
C . B处有高山冰雪融化,使这里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能滋润草地的生长
D . 受冬季风的影响从北冰洋带来丰富的水汽
16. (15分) (2018高一下·射洪开学考)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从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来看,水循环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海上内循环三种类型,其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循环是________。
简述其地理意义________。
(3)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对水循环中的________(环节)的直接影响最大。
17. (10分) (2017高二下·寿光期末)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奥卡万戈三角洲,亦称奥卡万戈沼泽,由奥卡万戈河注入卡拉哈里沙漠而形成,平均面积均1500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但其面积随季节变化明显,下图示意奥卡万戈周边地区略图。
(1)描述奥卡万戈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2)分析奥卡万戈沼泽面积随季节变化明显的原因。
(3)说明奥卡万戈沼泽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4题;共50分)
1-1、答案:略
2-1、答案:略
2-2、答案:略
3-1、答案:略
4-1、答案:略
4-2、答案:略
4-3、答案:略
5-1、答案:略
6-1、
6-2、答案:略
6-3、
7-1、
8-1、答案:略
8-2、答案:略
9-1、答案:略
9-2、答案:略
9-3、答案:略
10-1、答案:略
11-1、答案:略
11-2、答案:略
12-1、答案:略
12-2、答案:略
12-3、答案:略
13-1、答案:略
13-2、答案:略
13-3、答案:略
14-1、
二、综合题 (共3题;共40分) 15-1、答案:略
15-2、答案:略
15-3、答案:略
16-1、
16-2、
16-3、答案:略
17-1、答案:略
17-3、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