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课文教学实录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黄河颂》课文教学实录
(一)生字词
师:听了歌,老师想问问同学们,你们在歌声中体会到什么作者的什么情感啊?(歌曲表现了作者赞美黄河、歌咏黄河的一种感情。
表现了一种爱国情怀。
)
师:同学们觉得自己读的怎么样呢?(没有感情,没有节奏)
师:好,暂时读不好没关系,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学习,同学们一定能读的更好的,那么首先呢,也是最基本的,我们来看一下本课的生字词(点击课件,显示生字词,领读识记)
澎湃(péng pài )高山之巅(diān)狂澜(lán )
浊流(zhuó )屏障(zhàng )九曲(qū )
(二)理解标题,“颂”为重点
师:很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课文,首先请大家看看本课的标题——《黄河颂》,这三个字,同学们觉得哪一个字是重点呢?(颂)
师:黄河颂,也就是对黄河的颂歌。
那它到底歌颂了黄河的什么呢?咱们来读课文,看歌词。
请同学们把课文打开。
我们一起来欣赏名家的精彩朗诵。
(点击课件,播放朗诵视频)
(三)理解“朗诵词”
师:我们在听的时候,会发现诗人在歌词之前还给它加了一段内容。
这段内容是什么呀?(朗诵词)
师:这段朗诵词摆在歌词之前你们认为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呢?(铺垫的作用,它概括了后面的内容。
总起和提示的作用。
总起,它就是告诉我们这个歌词它主要是赞颂黄河。
提示,在这个朗诵词的“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就提示我们后面的歌词它主要是要讲黄河英雄的气魄。
)
那也就是说,朗诵词在歌词之前,可以起到一种铺垫、提示、总起这样的作用。
我们后面的歌词是要赞颂黄河的英雄气魄和它所代表的民族精神。
很好,那这样,我们一起来把朗诵词读一下,体会它所起的作用。
同时,老师希望,在能够对后文起到作用的关键词、句上同学们应当在读的时候怎样呀?(加强语气。
)
(四)歌词
师:这一小节写到了黄河之水、黄河的流向、走向等等。
那既然是表现黄河英雄气魄的'诗句,我想,我们同学们在读的时候可不可以用声音来表现这种气魄呢?(指名读)
师:(简单点评)好,那表现黄河英雄气魄的,我们要把它读出来,就要用声音把气势表现出来,你们认为在哪些词句上,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把它读好?(应该在动词上面把情感投入进去。
动词都在描绘黄河流的时候那种动态。
师:那么有哪些动词呢?我们一起找出来(“望黄河滚滚”的“望”、“奔向东南”的“奔”、“掀起万丈狂澜”的“掀”)
师:那除了这几个动词还有没有其他关键词呢?(“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这句应该稍微读重一点。
因为黄河是曲向流程的,在这里应把它读得有一种高低起伏的感觉。
)(分句齐读)
师:很好。
看来,我们要读好课文,读好诗篇,一定要读好什么?(关键词)那我们再一起来把这一节齐读一遍。
(全体齐读)
(2)师:很好!这就是黄河的气魄!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所以见到黄河这样的一种气魄,诗人对它的赞颂之情随之也油然而生,喷勃而出。
所以,后面就是在赞颂黄河,好,我们来看看最能体现诗人赞颂之情的、最能够浓缩他情感的诗句是哪一句呢?(啊,黄河!)
师:“啊,黄河!”饱含着诗人的深情。
而且,诗人一连串用了三个“啊,黄河!”那这样的诗句我们怎么把它读好呢?我想,把这个任务交给同学们来尝试。
怎么把诗人赞颂黄河之情的诗句读好,回想一下刚才我们用到的读诗的方法。
请同学们自己来把三段“啊,黄河!”尝试着读好,等一会儿来交流。
而且老师想提醒大家,三句“啊,黄河!”读法是不是一样处理的呀?(不是)
师:先读一下再说为什么?开始!(生自由读)
师:好,同学们。
我问一下,有没有体会到三句“啊,黄河!”是不是一样的处理呀?(不是,因为第一个“啊,黄河!”这里写到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既然是摇篮,我们就应该读得深情一点。
第二个“啊,黄河!”写到了它像一个巨人。
既然是一个巨人,我们就应该读得更加坚定。
第三个“啊,黄河!”写到了它哺育了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就应该在读这一段的时候使感情达到顶峰,要激昂!)
师:老师想请三个同学来试一试。
(指三名同学分读)
师:怎么样?挺不错的。
我们可以看到,三节“啊,黄河!”语气在逐渐地增强,我们感情也在逐渐地加深。
很好,我们一起来一遍,注意!深情,坚定,激昂,读出它的变化!(生齐读)
师:那什么的词叫关键词呢?(就是最能够体现它的内容、抒发我们感情的词句。
师:看来,同学们还是很善于学习呀!我们要读好诗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投入自己的感情,全身心地投入来读,还要读好关键词句。
这样呢,我们就能够把诗篇读出情感,读出韵味。
(五)问题探究
2.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较易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
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3.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对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一句,首先应该明确句中的“臂膀”指的是什么。
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
其次,应该和上文结合起来理解,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师:同学们,解决了字音,理解了诗意,把握了重点的字词,学习了朗读诗歌的一些技巧之后,我相信大家一定想试一试自己的朗读有没有比刚上课的时候好吧,下面让我们酝酿好感情,一起来吧这首诗,包括朗诵词,一起来朗诵一遍。
(六)作业(课堂)
下面还有一点时间,请同学们完成这样一个任务(点击课件,出示“写一写” “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然而黄河却遭到了人为的破坏。
现在请同学们针对这一生态危机为黄河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语,呼吁人们保卫母亲河。
)
(七)小结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了我们伟大的民族,激发了广大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向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定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