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卷材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 格式:docx
- 大小:13.63 KB
- 文档页数:1
防水卷材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1、空鼓
现象:铺贴后的卷材表面,经敲击或手感检查,出现空鼓声。
原因分析:基层潮湿,沥青胶结材料与基层粘接不良。
由于人员走动或其他工序的影响,找平层的表面被泥水沾污,与基层粘接不良。
立墙卷材的铺贴,操作比较困难,热作业容易造成铺贴不严不实。
预防措施:保持找平层表面干燥洁净。
铺贴卷材前一、二天,刷1-2道冷底子油,以保证卷材与基层表面粘接。
铺贴卷材时气温不宜低于5ºC。
雨季施工应有防雨措施,或错开雨天施工。
对于检查出的空鼓部位,应剪开重新分层粘贴。
2、卷材转角部位后期渗漏
现象:防水工程完后,转角部位出现渗漏。
原因分析:在转角部位,卷材未能按转角轮廓铺贴严实,后做找平层时造破坏。
所选用的卷材韧性较差,转角处操作不便,沥青胶结过高或过低,不能确保转角处卷材铺贴严密。
转角处未按有关要求增设防水附加层。
预防措施:基层转角处应做成圆弧形或钝角。
转角处应选用强度高、延伸率大、韧性好的卷材。
沥青胶结料的温度应严格按有关要求控制。
涂刷厚度应力求均匀一致,各层卷材均要铺贴牢实,并增设卷材附加层。
当转角部位出现粘贴不牢、不实等现象时,应将该处卷材剪开,灌入沥青胶,用喷灯烘烤后,逐层补好。
3、管道处铺贴不严密
现象:卷材与管道壁粘结不严,出现张口、翘边现象,一般管径越小,上述现象越严重。
原因分析:管道未进行认真的清理、除锈,不能确保卷材与管道的粘结。
穿管处四周呈死角,使卷材不易铺贴严实。
预防措施:管道表面的尘垢和铁锈要清除干净。
在管道穿越砖石结构处,管道四周宜用细石混凝土包裹,其厚度不应小于300mm。
抹找平层时,应将管道跟部抹成直径不小于50mm的圆角。
卷材应按转角要求铺贴严实。
亦可在穿管处埋设带法兰的套管,将卷材防水层粘贴在法兰盘上,粘贴宽度至少为100mm,并用夹板将卷材压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