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易错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350.01 KB
- 文档页数:7
中考知识点易错点归纳中考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以下是对中考各科目易错点的归纳总结:语文- 古诗文默写:注意易混淆的字词,如“烽火连三月”中的“烽”字。
- 阅读理解:把握文章主旨,注意细节理解,避免断章取义。
- 作文:避免跑题,注意文章结构,逻辑清晰。
数学- 计算题:注意运算顺序,避免因粗心大意导致的错误。
- 应用题:仔细审题,理解题意,正确列出方程或公式。
- 几何题:正确使用几何定理,注意图形的相似性、全等性等。
英语- 语法:注意时态、语态、主谓一致等常见错误。
- 阅读理解:快速浏览,抓住文章大意,注意细节题的陷阱。
- 写作:避免语法错误,注意句式多样性,逻辑清晰。
物理- 公式应用:正确理解公式含义,避免生搬硬套。
- 实验题:注意实验原理和步骤,理解实验数据的意义。
- 计算题:注意单位换算,避免因单位错误导致计算错误。
化学- 化学方程式:正确配平,注意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书写。
- 化学计算:注意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避免因小数点错误导致结果错误。
- 实验操作:熟悉实验器材,注意操作规范,避免因操作不当影响结果。
生物- 概念理解:准确理解生物学概念,避免概念混淆。
- 图表分析:注意图表中的信息,结合文字描述进行分析。
- 实验题:熟悉实验流程,注意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历史- 时间线:准确记忆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避免混淆。
- 人物评价:全面评价历史人物,避免片面理解。
- 事件影响:理解历史事件的深远影响,注意多角度分析。
地理- 地图阅读:熟练掌握地图的阅读技巧,注意地图上的符号和注记。
- 地理现象分析:结合地理知识,分析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原因。
- 区域地理:熟悉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注意区域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政治- 概念理解:准确理解政治概念,避免概念混淆。
- 时事政治:关注时事,理解时事背后的政治原理。
- 论述题:注意观点的表达,逻辑清晰,论据充分。
结束语:中考复习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希望以上的易错点归纳能够帮助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避免常见的错误,提高复习效率。
中考易错知识点中考是学生们学习生涯中的一次重要考试,对于每一个考生来说,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备考过程中,掌握易错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帮助我们避免不必要的丢分,提高考试成绩。
以下是一些中考中常见的易错知识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语文1、错别字在作文和基础题中,错别字是一个常见的丢分点。
例如“再接再厉”的“厉”,容易写成“励”;“世外桃源”的“源”,容易写成“园”等。
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重积累,多写多练,减少错别字的出现。
2、古诗词默写古诗词默写是中考语文的必考内容,但很多同学会因为错别字或者记错诗句而丢分。
比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的“凌”和“览”,“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的“畔”等,都需要准确记忆。
3、病句修改病句修改也是一个易错点,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句式杂糅等。
例如“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这句话就是搭配不当,应该把“改进”改为“提高”。
4、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理解和运用是中考的重点和难点。
例如“之”字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用法,“而”字也有多种含义。
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和理解。
二、数学1、计算错误计算是数学的基础,但很多同学在计算时容易粗心大意,出现错误。
例如在分式运算、解方程、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等方面,要认真仔细,按照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2、概念不清对一些数学概念理解不透彻,容易导致错误。
比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等概念,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圆的相关定理等,都需要准确掌握。
3、图形题在几何图形的题目中,容易忽略一些条件或者对图形的性质理解错误。
例如在三角形的全等证明、四边形的性质应用、圆的切线问题等方面,要认真分析图形,找出关键条件。
4、应用题应用题是数学考试中的常见题型,但有些同学在理解题意、设未知数、列方程和解方程等环节容易出现问题。
要学会从题目中提取关键信息,找到等量关系,正确列式求解。
1、单词拼写和词性单词拼写错误和词性混淆是常见的问题。
中考复习各科易错知识点中考对于每一位初中生来说都是一次重要的挑战,而在复习过程中,各科都存在一些容易出错的知识点。
掌握这些易错点,能够让我们在考试中少丢分,提高成绩。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梳理一下各科的易错知识点。
语文在语文考试中,字词的读音和书写常常容易出错。
比如“字帖(tiè)”这个词,很多同学会误读成“字帖(tiě)”;“剽(piāo)悍”容易写成“慓(piào)悍”。
还有成语的使用,“首当其冲”常被误解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做某事,其实它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病句也是一个易错点,常见的语病类型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等。
例如“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这句话就缺少主语,应该删去“通过”或“使”。
阅读理解中,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容易出现偏差,需要仔细分析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以及关键语句。
作文方面,要注意审题清晰,避免跑题。
同时,要注意书写工整,标点使用正确。
数学数学中的易错点也不少。
在代数部分,分式方程的分母不能为零,解完方程后一定要进行检验。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是重点也是难点,要清楚对称轴、顶点坐标的求法,以及函数的增减性。
在几何部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容易混淆,要牢记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圆的相关知识中,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需要特别注意,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
在计算方面,要注意运算顺序和符号的处理,避免粗心导致错误。
英语英语学科的易错点主要集中在语法和词汇上。
时态是易错点之一,比如现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时的区别,很多同学容易用错。
名词的单复数变化规则要牢记,不规则变化的名词更要加强记忆,如“child children”“foot feet”等。
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及用法也容易出错,比如“good better best”“bad worse worst”。
介词的用法比较灵活,如“in”“on”“at”在表示时间和地点时的不同用法。
2023中考道法复习【易错知识点】20类整理归纳一:“本质”、“实质”、“性质”类1.犯罪的本质特征: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3.我国改革的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4.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义社会。
5.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6.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发展问题。
二:“集中”、“集中体现”类1.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直接体现共同富裕原则的经济成分:集体经济。
4.艰苦奋斗的集中表现:创业精神。
三:“主体、主要、主角、主导力量”类1.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公有制。
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按劳分配。
2.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我国经济大舞台上的主角:公有制经济。
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国有经济。
四:“决定”类1.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
2.决定一个国家民族未来的事业:教育。
决定人们一生命运的事业:教育。
3.我国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五:“制度”类1.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六、“基础”、“基石”类1.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民主平等。
2.我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
4.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
中考数学易错点总结
以下是中考数学易错点总结:
1. 题目未仔细审题:中考数学题有很多需要仔细审题的,如果没有认真阅读题目,容易做错。
2. 计算错误:计算错误是中考数学的一个大问题,因此在做数学题时,需要耐心地完整计算,避免粗心的笔误。
3. 公式记不清:中考数学中有很多公式,需要事先认真记忆和理解。
4. 几何题图形画错:中考数学有很多几何题,如果图形画错,答案就会错误。
5. 不理解概念:在做数学题时,难免会出现不理解概念的情况,因此需要认真的学习数学概念,理解其含义。
6. 不会分析问题:中考数学的问题有时需要进行分析,如果没有仔细分析问题,就很容易将坐错。
7. 概率题计算错误:计算概率题时,不能只考虑一个事件,还要考虑其他事件的因素。
8. 公式套用不当:中考数学中的公式不能随便套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9. 非标准答案:中考数学有时会出现非标准答案,需要认真理解题目,避免盲目使用。
10. 考试压力:中考数学是一场考试,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因此需要做好心理准备,保持冷静。
中考易错点汇总(270个知识点)1.新冠肺炎的冠是第一声的2.数学分式方程要检验3.G e r m a n(德国人)的复数形式为G e r m a n s而不是G e r me n4.数学统计问众数的时候不能直接写数字!!要写这个数字所属的范围(文字类)。
5.化学一定要看清是要写化学式,还是汉字6.大煞风景s h a是一声,奢靡mi是二声,靡靡之音是三声7.光的反射中,要先写反射角再说入射角8.筵yán席9.是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不是“一番”10.溶液不显电性,所有正电荷加负电荷等于零11.数学求证时,记得写证明,还要答…12.化学纯碱不是碱,是盐,碳酸钠;氢氧化钙是微溶13.物理长度测量记得要估读14.数学:圆的某条弧的度数指的是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不是圆周角的度数。
15.数学一定要看是求半径还是直径16.做数学几何题的条件不要自己以为就可以了要一点一点的证出来17.纯碱不是碱18.m u s t必须m u s t n’t不许,不准c a n’t不可能19.数学统计题一定要写过程再画图20.物理的小g,题目没给10N/k g就要用9.8N/k g(这是最保险的哟)21.平方根有正负,算数平方根没有哦22.汽油柴油都是消耗原油得到的能源不止电能是二次,上述两个油也是23.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煤灼烧是化学变化啊啊啊啊啊24.数学分式方程解完要写“经检验,x=?是方程的解然后概率(画树状图)时,画完要写明“共有_种等可能情况,有_种符合情况,故P(__)=_”25.为报倾城随太守是倾不是顷26.“函数”不只是二次函数!!!27.H₂O₂中氧元素是-1价实验题制氧气中固固加热型如果有棉花团在试管口是高锰酸钾的实验,没有是氯酸钾C u不会和酸反应纯碱是盐不是碱,它是显碱性28.①s o m e t i m e s②s o m e t i m e③s o m e t i m e④s o m e t i m e s口诀:s连住是有时,分开几次几倍都行分开一段时间,相聚某个时候29.樯倒楫倾的樯,是木字旁!!不是土字旁!!30.物理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之和,并联电路电流等于各部分电流只和,各支路电压处处相等31.电解水是化学变化,考试的时候如果让你写离子符号,千万不要选字母32.做选择题要看清正确的还是错的33.部编教材语文对镜帖花黄通假字帖34.画力的方向示意图时,一定不要少画,也不要多画,根据实际的情境,分析力的情况当两个物体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时,没有f(摩擦力)35.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惟!惟!不是唯!36.语文咄咄逼人(d u o一声)37.可燃冰不可再生我错了好几回了38.牛顿第一定律是用实验加推理的方法推导出来的,不是单纯的实验!39.中和反应会放热,也属于实验现象,可以鉴别物质的重要条件喔40.强(q i a n g三声)聒不舍41.易错读音:前倨(j u四声)后恭禅(s h a n四声)让散(s a n四声)落42.化学粗盐提纯等一类的题,要注意题目问的是滤渣还是滤液!!!43.自行车的后轮所受摩擦力向前,前轮是向后44.稀释浓硫酸的时候是酸入水,沿器壁,并搅拌!!45.语文提取宾语部分是谓语后的一大堆,不是单纯的宾语中心语。
中考易错知识点总结中考易错知识点总结中考是对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成果的集中考察,知识点繁多,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以下是一些中考易错知识点的总结,供学生参考。
一、语文易错知识点:1. 词语辨析:- "被造句"与"比喻句":"被造句"是指将一个名词作为宾语,用来说明产生该名词的原因或方式;"比喻句"是通过与其他事物的类比来表达某个事物的特点或含义。
例如:"他的犯错误,是因为看缺点看得太凶。
(被造句)"与"他是个行走的百科全书。
(比喻句)"- "划等号"与"划下划线":划等号是用来表示两个事物相等,划下划线是用来标示重点部分。
例如:"数学是我最喜欢的学科,等于我生命中的一切。
(划等号)"与"数学是我最喜欢的学科,它是我生命中的一切。
(划下划线)"2. 历史人物易混淆:- 项羽与刘邦:项羽是刘邦的对手,他是楚国的名将,也是楚汉战争的主要人物,最后被刘邦打败;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他打败了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
- 钱学森与钱钟书:钱学森是中国现代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我国著名的航空航天专家;钱钟书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他的代表作品有《围城》等。
3. 语法易错点:- 时态:在叙述过去的事情时,要使用过去时态,如"我昨天去了动物园。
";在表示当前正在进行的动作时,要使用现在进行时态,如"他正在写作业。
"。
- 代词的使用:代词应与其代替的名词在性、数、格等方面保持一致。
如:"我和他去了公园。
(我和他的主格应保持一致)"二、数学易错知识点:1. 基本运算易错点:- 乘法与除法的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乘法与除法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先算乘法,再算除法。
中考知识点易错点总结中考是学生所面临的重要考试之一,对于学生来说,要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除了平时的努力学习外,还需要注意一些知识点易错的问题。
下面就来总结一下中考知识点易错的问题,希望对同学们能有所帮助。
一、语文语文是中考的一门重要科目,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非常多,下面就来总结一下中考语文常见的易错知识点。
1. 词语辨析中考语文中常会出现词语辨析的题目,这需要同学们对词语有着较深的理解和掌握。
常见的易混淆的词语有:主要与首要、对立与矛盾、因果与结果、现象与本质等。
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强化对这些词语的辨析能力,避免在考试中出现错误。
2. 阅读理解中考语文中的阅读理解题目通常要求同学们仔细阅读文章内容,然后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同学们要注意回答问题要点,不要离题偏移,要根据文章内容准确作答。
3. 作文题目中考语文作文题目通常会涉及到一些时事热点或者社会现象等,这就需要同学们在平时多多积累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在作文中要注意语法、用词等方面的准确性,避免出现低级错误。
二、数学数学是中考的另一门重要科目,由于数学知识点较为繁杂,所以易错点也较多。
下面就来总结一下中考数学常见的易错知识点。
1. 公式运用中考数学涉及到很多公式的运用,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加强对公式的记忆和理解。
同时,在解题时要注意公式的准确使用,避免运用错误。
2. 解题方法中考数学的题目通常有多种解题方法,同学们要注意掌握各种解题方法,并在实际解题中选择合适的方法。
同时,要注意解题步骤的准确性,特别是在解方程、几何等题型中要注意每一步的推理过程。
3. 计算问题在数学中,同学们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特别是在平时的练习中要注意细致,避免计算错误。
另外,对于大数和小数的运算尤其要仔细,避免出现计算错误。
三、英语英语是中考的必考科目之一,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英语是一个难点,下面总结一下中考英语易错知识点。
1. 词汇中考英语中常涉及到一些容易混淆的词汇,比如一些近义词、反义词等,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词汇的辨析和记忆,避免在考试中出现错误。
中考容易混淆知识点罗列一、历史与社会1.经线、经度、经线圈;2.西经与西半球;东经与东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什么)3.0度经线即本初子午线;0度纬线即赤道。
4.图例——符号及说明。
注记——文字和数字5.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东密西疏);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6.俄罗斯与印度同我们中国各有两段边界是相连的;中国有邻国最多的省区是新疆。
7.在34个省级行政区中,新疆的面积最大,占全国总面积的六分之;内蒙古自治区是跨经度最多的省区;甘肃省邻三个自治区(新疆、内蒙古、宁夏);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我国领土的最东端和最北端都在黑龙江省;长江和黄河都流经的省区是青海和四川;长江的上游和中游都流经省是湖北省;8.容易使我们记错的几个简称,山西省—普一太原:安徽省—皖一合肥;福建省一闽—福州;江西省—赣—南昌;河南省一豫一郑州;湖北省—鄂一武汉;湖南省—湘一长沙;广东省—粤—广州;贵州省—贵或黔一贵阳;云南省一云或滇一昆明;陕西省一陕或秦一西安;9.沿北纬32度线,从西向东,我们能看到: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横断山、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这条线是我国最典型的地势三级阶梯分布)。
10.造成中国气候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影响;造成中国降水东西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的影响。
11.造成同纬度的两个地方(如中国南方的珠江流域和西亚的阿拉伯半岛)气候、降水的差异是两地海陆位置的不同及受季风的影响。
12.地形、地势、地形区;13.治黄的关键(治沙)、根本(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防洪);14.区别:(1)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的生长;(2)气候复杂多样——使世界土大多数农作物均能找出适合我国生长的地方。
15.中国各种地形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山地,浙江省的主要地形以丘陵为主;对中国气候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季风;对河流走向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地势;16.世界土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长江三峡工程。
中考最容易误解的知识点50条1.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
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与质量、体积无关,但与状态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2.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3.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
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4.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5.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
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
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6.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7.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8.惯性是属性不是力。
不能说受到,只能说物体具有惯性。
9.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10.物体受平衡力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相互推断。
物体受非平衡力时,若非平衡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11.1kg不等于9.8N。
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12.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
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14.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
15.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16.杠杆调平与天平调平:哪端高,螺母向哪端调。
两侧的平衡螺母调节方向一样。
17.动滑轮不一定省一半力。
提升重物时只有沿竖直拉,才能省一半力。
18.动力最小,力臂应该最大。
中考易错知识点汇总1、干燥的气体用排空气法收集,排空气法的原则,拿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空气的相对分子质量(29)相比,小于空气用向上排空气法,大于空气的用向下排空气法。
收集纯净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2、当前核电站获得核能的途径是重核裂变3、对惯性的理解:A、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运动状态下都有惯性。
惯性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大小无关,它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B、惯性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了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时所处的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是物体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下具有惯性的表现;而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它跟物体受不受外力无关。
C、重力越小,惯性越小;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惯性消失。
这句话是错的。
惯性只跟质量有关D、请注意,不要说出“物体受到惯性作用”、“产生了惯性”、“受到惯性力”等诸如此类不科学的话。
(1)藻类、苔藓、蕨类三类植物植物类型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特点生殖方式用途代表植物藻类多数生活在水中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孢子生殖药用和食用衣藻、水绵、紫菜、海带苔藓生活在阴湿的地面或背阴处无根,只茎叶的分化,叶只有一层细胞孢子生殖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墙藓、葫芦藓蕨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孢子生殖形成煤的主要植物肾蕨、满江红2、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3、植株发育所需营养: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含氮无机盐:促进枝叶的生长。
含磷无机盐:促进果实的生成含钾无机盐:促进茎的生长3、子房→果实子房壁→果皮胚珠→种子珠被→种皮4、水是由导管从下往上运输,营养物质由筛管从上往下运输。
筛管在木质部(外),导管在韧皮部(内),中间是形成层,形成层的细胞分裂使植物茎长粗。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6、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糖类、脂肪、蛋白质水:约占体重60%-70%无机盐:钙——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鸡胸、X形或O形腿),牛奶、中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磷——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铁——缺铁性贫血(乏力、头晕)动物肝脏、菠菜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出现障碍海带、紫菜、碘盐锌——生长发育不良、味沉发生障碍维生素: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鱼肝油、动物肝脏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牙龈出血桔子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牛奶等(2)消化和吸收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唾液腺——唾液淀粉酶肝脏——胆汁(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胰——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胃腺和肠腺在消化道内从口腔开始,口腔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转化成麦芽糖,胃中的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人体的呼吸:(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呼吸道有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出的通道,对进入肺的气体变得温暖、湿润、清洁。
肺由肺泡组成,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2)呼气:膈肌舒张,胸腔上下径增大,肋间肌舒张,胸腔前后径增大,胸腔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吸气则相反。
4、人体内物质的运输(1)血液的组成血液的组成形态数量功能血细胞红细胞较小,红色,两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多血红蛋白可以携氧(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气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气分离)白细胞较大,有细胞核少吞噬病菌血小板无细胞核多有加速凝血和止血的作用血浆淡黄色透明液体多运输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物质和人体产生的废物(2)血管血管名称概念分布管壁特点管腔大小血流速度功能静脉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身体的各部分较薄大较慢将血液送回心脏动脉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送回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厚较大快将血液送到身体各部分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
最薄最小最慢物质交换毛细血管处的物质交换:组织细胞把二氧化碳、其他废物给组织血液,血液把氧气、养料给组织细胞。
5)神经系统的组成大脑(感觉、运动、语言等生命活动的功能)脑小脑(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中枢神经系统脑干(可调节身体基本生命活动)脊髓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2)反射的种类:简单的反射——生来就有的,如:缩手、眨眼、排尿、膝跳等反射。
复杂的反射——人类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逐步形成的,如:语言、文字等反射。
(3)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7、激素调节外分泌腺:有导管唾液腺、汗腺(1)分泌腺体内分泌腺: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和性腺(2)激素: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调节作用的微量化学物质。
(3)常见内分泌腺和激素内分泌腺分泌激素作用症状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呆小症、甲亢、地方性甲状腺肥大垂体生长激素促进骨的发育,调节生长发育。
侏儒症、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胰岛胰岛素调节糖代谢,降低血糖浓度。
糖尿病、低血糖症状细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有的有鞭毛和荚膜。
生活方式:异养。
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
芽孢是休眠体。
(2)真菌:细胞有成型的细胞核。
孢子繁殖。
青霉和曲霉的区别。
酵母菌、木耳、蘑菇、灵芝、霉菌等是真菌。
生活方式是异养。
二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
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2.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
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一、传染病及其预防1.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二免疫与计划免疫1.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皮肤和黏膜•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2.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3.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4.免疫:最初指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现指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健康.5.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1.安全用药处方药(R)非处方药(OTC)1、根据北斗七星斗柄确定四季北斗七星斗柄朝向东、南、西、北,分别表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2、月相变化的成因月相名称及其出现时间的判断①当日、月、地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居中时为新月(朔),时间为农历初一,地球居中时为满月(望),时间为农历十五、十六。
②当日、月、地三者相互垂直时,月球向日、地另一侧运动时为上弦月,时间为农历初七、八;月球向日、地中间运动时为下弦月,时间为农历二十二、二十三。
③月相④月相变化的周期29.53天。
当日、月、地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条直线,月球居中时,发生日食现象,日食总是发生于新月(农历初一)。
当地球居中时,发生月食现象。
月食必须发生于满月(农历十五、十六)。
3、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 (1)常见的太阳活动的类型有太阳黑子、日珥和耀斑。
太阳黑子发生于光球层,日珥和耀斑发生于色球层。
(2)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为11年,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黑子最多的一年为太阳 活动峰年;黑子数最少的一年为太阳活动谷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影响地球上的短波通讯。
②过多的紫外线对人体皮肤造成损伤。
③影响地球的气候。
④影响地球的磁场,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2)九大行星距日由近及远的顺序各行星距日由近及远的顺序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4.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和人类对月球与行星的探测 (1)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2)人类登月大事件(3)人类探测水星、火星、金星的大事件时间事 件1957年 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人类打开航天大门 1961年 苏联首次成功发射载人宇宙飞船,加加林成为人类第一位遨游太空宇航员1981年 美国成功发射第一架载人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进入一个新阶段 1993年 美俄等国家开始实施合建国际空间站,人类航天活动又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时间 事 件1959年 苏联“月球”2号探测器首次月面硬着陆成功 1961年 美国宣布实施“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1968年 美国“阿波罗”8号载人宇宙飞船首次成功绕月飞行 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月球,人类首次登月成功时间 事件1989正5月 美国航天飞机将“麦哲伦”号金星探测器送上太空 2001年4月 美国发射“奥德赛”火星探测器2003年 欧洲宇航局“火星快车”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2003年 携带“勇气”号火星车的美国“火星探测流浪者”号探测器发射升空 2003年 美国“勇气”号的孪生兄弟“机遇”号火星车发射升空 2004年 美国“信使号”水星探测器搭“德尔塔”2号火箭飞向水星6.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宇宙的构成:(3)太阳未来的演变过程(4)恒星的演变过程5、生命的诞生过程原始大气中甲烷、氨气、水、氢气、二氧化碳等在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等作用下合成氨基酸、核酸、单糖等有机物,这些物质汇集在原始海洋中,经过长期而复杂的化学变化,形成蛋白质、核苷酸等大分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经过浓缩、凝聚等作用,形成一个由多分子组成的体系,外面有一层膜,在原始海洋中又经历了漫长、复杂的变化,最终形成了原始生命。
6.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
时间事件1960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枚自制的运载火箭1970年“东方红”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昂首跨入航天时代1975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1985年“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参与国际竞争,为其它国家发射卫星1991年~现在发射“神舟”系列飞船,其中2003年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我国是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把宇航员送上太空的国家花的结构变化花被花萼 凋落(如苹果、桃)或存留(如茄子、草莓)花冠 凋落 花蕊雄蕊 凋落 雌蕊柱头和花柱凋落子房子房壁 发育成果皮果实胚珠 珠被 发育成种皮 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2.芽的发育和种子的萌发过程(1)芽的结构及其发育过程(如图4—1) (2)种子的萌发过程(图4-2)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胚中的胚芽、胚轴和胚根细胞就开始分裂和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