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脑原位模型建立和其他文献分享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64 MB
- 文档页数:14
小鼠模型的构建1.基因打靶小鼠2.条件敲除小鼠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是通过基因打靶,把两个loxP 位点放到目的基因一个或几个重要的外显子的两边。
该小鼠和表达Cre酶小鼠杂交之前,其目的基因表达完全正常。
当和组织特异性表达Cre酶的小鼠进行杂交后,可以在特定的组织或细胞中敲除该基因,而该基因在其他组织或细胞表达正常。
条件性基因敲除鼠适用范围为:(1)该基因有胚胎致死性;(2)用于研究该基因在特定的组织或细胞中的生理病理功能。
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的设计利用了Cre/LoxP或Flipe/Frt原理。
它们都是位点特异性重组酶系统。
这里以Cre/LoxP系统为例。
比如在待敲除的一段目标DNA序列的两端各放置一个loxP序列,得到flox(flanked by loxP)小鼠。
将flox小鼠与带有细胞特异性表达Cre的小鼠交配繁殖,以获得在特定细胞里把目标基因敲除掉的小鼠,即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
此外,若与控制Cre表达的其他诱导系统(比如CreERT2)相结合,还可以对某一基因同时实现时空两方面的调控。
Cre/loxP系统来源于噬菌体,可以介导位点特异的DNA重组。
该系统含有两个组成成分:一个是一段长34bp的DNA序列(LoxP序列),含有两个13 bp的反向重复序列和一个8 bp的核心序列。
LoxP 的方向由中间这8个碱基决定。
这段LoxP序列是Cre重组酶识别的位点。
令一个组成部分是Cre重组酶。
它是由噬菌体编码的一种由343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
Cre可以介导两个LoxP位点的重组,从而引起两个LoxP之间DNA序列的缺失。
如果将Cre重组酶cDNA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置于组织或细胞特异性启动子之下,可以得到Cre组织/细胞特异性表达的Cre小鼠,也叫Cre工具小鼠。
跟Flox小鼠交配之后,可以得到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
所谓Flox小鼠是指在某个基因的某个外显子两侧各放一个LoxP序列。
这段序列就是Flanked by LoxP,也就叫做Flox小鼠。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E)小鼠模型详细步骤及说明原型物种人来源低氧导致的脑损伤模式动物品系SPF级Balb/c 小鼠,雄性,6~8周实验分组随机分组: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和药物组,每组15只实验周期4~6w建模方法将实验动物置于可视恒压舱内,并持续注入流量为5L/min的低氧气体(8%O2及92%N2),每次90min。
每周干预1~3次,干预周期为3周。
应用疾病模型模型评价Morris水迷宫实验所有组别,于12周龄时,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试验分为定位航行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
1. 定位航行实验:小鼠连续接受5天的训练,每天4次,每次时间间隔30min,记录下小鼠从4个入水点和入水并找到平台所需要的时间,即逃避潜伏期。
4次潜伏期的平均成绩作为当日的最终结果进入到最后统计。
2. 空间探索实验:实验的第6天,撤去平台,从距离平台的最远端入水后,将小鼠放入水中,记录下30s内小鼠的游泳轨迹,并观察分析小鼠在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以及它的穿越平台的次数。
行为学结束后,将各组小鼠摘取全脑,冰上剥去小脑,放入4%多聚甲醛中固定,用于病理学检测。
1. 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海马区和皮层去Aβ淀粉样斑块染色情况。
光学显微镜下,计数6个视野下每组小鼠同一部位的阳性斑块数量,作统计分析。
2. Thiolain S染色石蜡白片用Tholain S荧光染料染色,染色检测海马区以及皮层区Aβ淀粉样斑块(绿色荧光)的表达。
荧光显微镜下,计数6个视野下每组小鼠同一部位的阳性斑块数量,作统计分析。
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表示有显著差异。
人脑瘤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的亲本性探索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恶性脑瘤是一种具有高度致死率的疾病,目前在治疗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针对脑瘤的传统疗法如手术、放疗和化疗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限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造成巨大的影响。
因此,发展新型治疗手段对于治疗脑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研究人脑瘤的临床前模型主要包括体外细胞培养和动物模型。
然而,体外培养细胞的结果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性,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建立更真实可靠的动物模型对于研究脑瘤发生、发展和药物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裸小鼠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研究,其特点是不能自主产生免疫反应。
裸小鼠在承受异种移植肿瘤方面表现出较高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并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细胞学、药物筛选和治疗效果等方面的研究。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人脑瘤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通过探索不同原位来源的人脑瘤细胞对裸小鼠生长的影响,确定最佳的移植细胞,为进一步研究脑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提供有效的实验模型。
三、研究内容1. 筛选原位来源的人脑瘤细胞选取多个不同来源的人脑瘤细胞株(如胶质瘤、星形细胞瘤等),对其进行培养和扩增,筛选出生长健康、形态稳定和细胞学性状符合要求的细胞株。
2. 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将筛选出的细胞株注射到裸小鼠的颅骨内,建立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
观察移植后小鼠的生长情况、肿瘤形态和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的变化。
通过体重、X线和病理学等手段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
3. 不同原位来源的人脑瘤细胞对裸小鼠生长的影响分别采用不同源的人脑瘤细胞行颅部原位移植,观察移植后裸鼠的生长情况和肿瘤形态。
通过对照实验确定最佳的移植细胞种类和条件。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建立人脑瘤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验证不同来源的人脑瘤细胞对裸小鼠生长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脑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提供有效的实验模型。
同时,探索人脑瘤在裸小鼠内的生长及生物学特性,对于研究脑瘤的发生机制、侵袭性和治疗策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裸小鼠脑胶质瘤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磁共振成像研究王舒楠,张伟国,陈金华,马长锁,赵丽(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放射科,重庆400042)摘要:目的建立裸鼠脑胶质瘤原位移植瘤模型并进行MR扫描,摸索扫描的最佳参数,探讨1.5T磁共振在检测裸鼠颅内成瘤的可行性,为下一步实验奠定基础。
方法SHG-44细胞传代培养后,用微量注射器吸取肿瘤细胞悬液直接穿刺接种,在肿瘤细胞接种后第15天行1.5T MR扫描,裸鼠麻醉后置于小动物线圈采集图像并利用影像工作站测量体积。
而后取脑组织做病理切片,计算体积后行HE及CD34染色,与MRI图像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除去围手术期死亡2只裸鼠外,剩余的13只裸鼠在MR增强序列图像上均能见到肿瘤,成瘤率达100%,且位置同组织切片相一致。
在MR 图像上测得的肿瘤体积为(29.41±10.95)mm3,组织切片测得的肿瘤体积为(26.57±9.70) mm3,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985,P ?)。
肿瘤微血管丰富,且主要集中在肿瘤的边缘。
结论采用微量注射器直接建立裸鼠胶质瘤原位移植瘤模型简单便捷,成瘤率高。
1.5T 磁共振能活体检测裸鼠脑胶质瘤成瘤情况,并能进行一定的功能成像,是动态监测裸鼠胶质瘤发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裸鼠;胶质瘤;磁共振成像;原位移植Estabilshment of human glioma orthotopic model in nude mice and monitored by 1.5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Wang Shu-nan, Zhang Wei-guo, Chen Jin-hua, Ma Chang-suo, Zhao Li(Department of Radiology, Daping Hospital, The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2,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the model of human glioma orthotopic implantation in nude mice,and investigate 1.5T magnetic resonance in the detection of transplanted tumor. Methods The glioma cell line SHG-44 was cultured in vivo. The glioma cells were injected into nude mice brain using micro-syringe to form glioma. Fifteen days later, nude mice were scaned by 1.5T MR with animal-coil to detect the tumor. Tumor volume was measured in AW4.3 imaging workstation. Then take brain tissue biopsy done with HE staining and CD34 staining. Tumor volnme was measure under microsope to evaluated the relativity with the dates in MR imagings. Results Two nude mice were dead in perioperative, the other thirteen mice survive and be detected tumor in bran by MR scanning with contrast injected. The location in MRI isconsistent withthat in tissue section. Tumor volume is 29.41±10.95mm3measured by MRI and is 26.57±9.70mm3 measured under microsope.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but significant correlation(r =0.985). Conclusion It is easy and convenient using micro-syringe directly to establish the human glioma orthotopic implantation model in nude mice. 1.5T MR can detect the tumor in mouse brain in vivo, and to carry out certain functional imaging. 1.5T MR is an effective way to dynamic monitor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glioma in nude mice.Key word:Nude mice;Glioma;Orthotopic implantation;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胶质瘤是脑内最常见、浸润性最强的一种原发性脑肿瘤,临床治疗效果差,病死率很高。
脑卒中动物模型培训课件脑卒中动物模型培训课件脑卒中(cerebrovascular accident)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呈上升趋势。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治疗脑卒中,科学家们通常会使用动物模型进行实验研究。
本文将介绍脑卒中动物模型培训课件的内容,以及其在科研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一、脑卒中动物模型的基本原理脑卒中动物模型是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在动物体内模拟脑卒中的病理过程和临床表现。
常用的脑卒中动物模型包括大鼠、小鼠和猪等。
这些模型可以通过血栓栓塞、动脉夹闭、脑缺血再灌注等方法诱导脑卒中。
通过模拟脑卒中的发生过程,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机制,并寻找新的治疗方法。
二、脑卒中动物模型培训课件的内容1. 脑卒中的基础知识:在培训课件的开头,会对脑卒中的基本概念、病因和分类进行介绍。
这有助于学员对脑卒中的整体认识,为后续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提供基础。
2. 脑卒中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本部分会详细介绍常用的脑卒中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手术操作、药物注射等。
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学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脑卒中动物模型的评估指标:在建立脑卒中动物模型后,需要对模型的成功率和损伤程度进行评估。
培训课件会介绍常用的评估指标,如神经行为学评分、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学员可以通过掌握这些评估方法,准确地评估脑卒中动物模型的效果。
4. 脑卒中动物模型的应用:脑卒中动物模型在科研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培训课件会介绍脑卒中动物模型在脑卒中机制研究、药物筛选和治疗方法探索等方面的应用。
通过学习这些应用案例,学员可以更好地理解脑卒中动物模型在科研中的重要性。
三、脑卒中动物模型培训课件的重要性脑卒中动物模型培训课件的编制和培训对于科研人员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提供了一种系统的学习方式,帮助科研人员全面了解脑卒中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估方法。
其次,它促进了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了研究的效率和质量。
小鼠脑神经元的活动和解剖结构变化小鼠是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科学研究的实验动物,因为小鼠与人类的神经系统相似度很高。
神经元是小鼠大脑的基本组成单元,神经元的活动和解剖结构变化在神经科学研究中尤为重要。
小鼠脑神经元的活动小鼠的神经元活动研究主要依赖于神经元特异性荧光传感器基因。
这种基因被植入小鼠的基因组,可以使神经元内部发生变化时发出荧光信号,科学家可以通过显微镜对这些荧光信号进行拍摄和分析。
这样就可以观察神经元的电活动和钙离子水平等指标。
神经元电活动是神经元进行信息传递的基础,它可以通过放电和静息两种状态来反映。
放电状态通常指神经元受到刺激而发射动作电位的状态,是神经元与其他神经元通信的一种方式。
静息状态指神经元处于不受任何刺激时的状态,这种状态下神经元电压呈现稳定的负值。
神经元的放电状态和静息状态时间占比可以反映神经元的功能和状态。
实验表明,小鼠脑神经元在放电状态下会释放神经递质,传递信息。
除了电活动,小鼠的神经元的钙离子活动也被广泛研究。
钙离子是神经元中的一个重要信号分子,能够在神经元内部调控信号转导、代谢等过程。
钙离子在神经元内部的浓度变化可以通过信号放大器被测量出来,进而揭示神经元内部发生的不同变化。
小鼠脑神经元的解剖结构变化小鼠脑神经元的解剖结构变化是神经科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神经元的解剖结构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树突和轴突。
树突是神经元的一种突起,呈树状分布,可以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息。
轴突是另一种突起,是神经元发送信息的重要部分。
轴突的长度和形状不同,这也是神经元的一个重要结构特征。
小鼠脑神经元在经过某些刺激后,会发生自我调节和改变结构的过程。
例如,长时间进行学习训练的小鼠,其神经元的树突数量和形态会有所改变。
这有利于神经元更快地接收和处理信息,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
此外,小鼠的神经元也会在发生损伤后自我修复,恢复功能。
总结小鼠是神经科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动物模型之一,许多重要的发现都是通过对小鼠神经元的活动和解剖结构变化的研究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