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替换:阅读理解正确答案的最明显特征
- 格式:doc
- 大小:59.00 KB
- 文档页数:10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正确选项与错误选项的特征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正确选项的特征1.关键词直接复现2.对原文关键词进行同义替换或转换正确选项特点与识别方法1. 直接复现类可从问题中找到关键词,以此为线索,运用略读及查阅的技巧迅速定位即可。
2. 同义转换类需对原文信息进行准确理解并简单推理,观察词义、词性及语态的变化。
复习时应掌握英语的多种表达法。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错误选项的特征错误选项就是命题人用以干扰你思维的陷阱。
高考英语,由于词汇量的限制,挑选的文章不能过难。
命题人员就在问题和干扰选项上做文章。
使你即使基本读懂文章,也不能轻松做对全部题目。
现在的干扰项不仅语言复杂,而且欺骗性强。
两个语言水平相当,对文章理解差不多的考生会因为对干扰项的辨别能力不同,而答题的正确率不一。
为了提高辨别错误或干扰信息的能力,有必要分析干扰项的种种特征,使我们在种种命题人设置的陷阱面前,做到胸有成竹。
一、“以假乱真”的选项把文章中出现的一些词放在选项里,达到似曾相识的感觉,迷惑考生。
在各种干扰信息中,伪了。
伪造性的信息也就是文章中根本没有的意思,硬是编造出一个信息,组成一个选项,以假乱真,以迷惑和干扰考生。
以假乱真的伪造性信息有两种表现形式。
这就告诉我们:在辨别选项时,一定要琢磨选项的意思,不要因为时间紧,不读完选项的句子,或粗粗一读,只看到几个表面文字与文章中有关部分相同就下结论。
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似乎还可以得出这样一条经验:选项中出现相关句中的原词越多,这个选项越可能是命题人的陷阱。
二、“无中生有”的选项利用考生知道的一些基本常识,设置选项,无中生有。
这就告诉我们:在做题目,看选项时,一定要读原文,一定要根据文章中说到的,一定要注意问题中的“According to the passage,”“In the author’s view,”的提醒。
千万不要因时间来不及,而不读原文,凭主观想象,千万不要根据自己或人们对这一方面的一般看法来套。
阅读理解中的关键词辨析技巧在阅读理解中,正确理解和辨析关键词对于准确把握文章主旨、思路和细节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键词辨析的技巧,帮助你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一、同义词与近义词辨析在阅读理解中,有些文章会使用同义词或近义词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例如,文章可能使用"buy"一词来描述购买行为,而另一篇文章则使用"purchase"这个词。
因此,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寻找并理解这些同义词或近义词的含义。
例如,当我们阅读一篇有关创业的文章时,文章中可能会出现"start a business"和"establish a company"这两个短语。
虽然这两个短语看起来不完全相同,但它们实际上表达了相似的意思。
我们需要通过对上下文的理解,确定它们的含义是相同的。
二、正反对比词的判断有些文章中会使用正反对比的词汇,以表达不同的观点、观点变化或者转折关系。
正确辨析这些词汇对于理解作者的意图至关重要。
例如,文章可能使用"although"来引出一个转折关系,表明作者将在之后介绍一个相反的观点。
而使用"however"则意味着作者要提出一个与之前观点相对立的观点。
通过正确理解这些正反对比词的含义,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论述。
三、因果关系词的判定在阅读理解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因果关系的表达。
正确辨析因果关系对于理解文章的逻辑和推理过程至关重要。
例如,文章可能使用"because"来说明一个原因,指出某个事情发生的原因。
而使用"therefore"则表明某个观点是基于之前的论证而得出的结论。
通过正确理解这些因果关系词的含义,我们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论证逻辑。
四、数量词与程度词的辨析在阅读理解中,数量词和程度词的使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具体度量或者程度。
例如,文章中可能使用"many"来表示某个事物的数量众多,而使用"few"则表示数量很少。
英语阅读理解技巧英语阅读理解技巧阅读理解是英语考试的重点,得英语阅读者得英语天下,这些都毋庸置疑。
以下关于阅读理解的技巧是多人经验的总结,希望能为大家的英语学习助一臂之力。
第一部分十大解题思路一、细节题1、题干上有五个W一个H提问,2、题干中明确的会提到时间、地点、人物或者事物等细节信息。
3、有可能针对文章中的一句话或者几句话发问。
4、题干和选项有可能考察一种因果关系。
5、解题关键:返回原文,准确定位。
做题依据一定要紧扣文章本身返回原文:1、可以根据题干所列的地点、时间、人物、事物返回原文。
2、根据出题的顺序返回原文。
3、根据题干中或四个选项中的重点词,或同义词返回原文。
4、通过长难句返回原文。
二、句子理解题1、标志:题干中明确指出是原文中的某句话,重要的不是上下文,而是句子本身。
2、步骤:(1)重点是返回原文,对该句子进行语法、句法、词法的精准解析。
正确(不能推)理解该句子的深刻含义。
(2)若该句话的含义不能确定,则适当依据上下文进行判断。
局部含义有整体含义决定。
(3)一般来说,选项中的正确答案与原句是同义关系,只不过用其他短语表达。
3、错误选项特征:推的过远,做题时注意把握理解度。
4、正确选项不包含过于绝对化的词语。
三、主旨大意题1、标志:best title main idea main problem conclusion mainlydiscuss mainly deal with或者问作者的写作目的purposethe author intends to do sth a digest of利用宏观阅读技巧作主旨题,不管是出现在什么位置,都把他作为最后一题来做。
2、方法:(1)段落少,用串线法。
(2)快速作文法:两个选项难以分辨的时候,用这两个选项做作文,快速给出纲。
3、选项不能选择局部信息,也不能选范围过宽的信息。
四、态度题1、标志:题干中出现attitude believe consider deam regard2、作者态度可以分为三大类:(1)正态度:支持,乐观,赞同(2)客观、中立、公正(3)反对、批评、怀疑3、等价选项都不选4、有些选项一定不是正确答案(永陪选项):indifferent(漠不关心);subjective(主观的biased(有偏见的);puzzled(迷惑不解的)5、识别作者态度:方法一:可以根据作者论述的主线及举例的方式进行判断方法二:当作者态度没有明确提出时,找文章中有褒贬含义,含有感情色彩的词。
英语阅读理解九大题型解题技巧细节题:看完题目回到原文,重叠原文,得出答案。
正确答案的特征:① 正确答案经常与中心思想有关。
② 正确答案的位置,最常见的三个位置是:段首段尾处、转折处、因果处。
③ 正确答案经常运用的原则是:同义替换、正话反说、反话正说。
扩展资料解题技巧:1. 例证题:① 例证题的标记。
当题干中出现example, case, illustrate, illustration, exemplify 时。
② 返回原文,找出该例证所在的位置,既给该例子定位。
③ 搜索该例证周围的区域,90%向上,10%向下,找出该例证支持的观点。
注意:举例的目的是为了支持论点或是为了说明主题句。
举例后马上问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不能用例子中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
④ 找出该论点,并与四个选项比较,得出选项中与该论点最一致的答案。
⑤ 例证题错误答案设计的干扰特征经常是:就事论事。
即用例子中的某一内容拉出来让你去选。
(╳)要求:在阅读中,遇到长的例子,立即给这个例子定位,即找出起始点,从哪开始到哪结束。
2. 指代题:① 返回原文,找出出题的指代词。
② 向上搜索,找最近的名词、名词性短语或句子。
③ 将找到的词、词组或句子的意思代入替换该指代词,看其意思是否通顺。
④ 将找到的词、词组或句子与四个选项进行比较,找出最佳答案。
3. 词汇题:"搜索代入"搜索法:即把搜出的结果和选项对比一下。
代入法:即当搜索不出来时,把选项分别代入原文,看看哪一个通,那么就是哪一个。
① 返回原文,找出该词汇出现的地方。
② 注意结合上下文理解该单词的含义。
③ 如果该词汇是简单词汇,则其字面意思必然不是正确答案。
考研阅读不是考察字认识不认识,而是考察是否能根据上下文作出正确的判断。
④ 词汇题的正确答案经常蕴藏在原文该词汇出现的附近。
注意不能靠单词词义直接往下推。
⑤ 寻找时要注意同位语、特殊标点、定语从句、前后缀,特别要注意寻找时的同性原则。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正确选项与错误选项的特征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正确选项的特征1.关键词直接复现2.对原文关键词进行同义替换或转换正确选项特点与识别方法1. 直接复现类可从问题中找到关键词,以此为线索,运用略读及查阅的技巧迅速定位即可。
2. 同义转换类需对原文信息进行准确理解并简单推理,观察词义、词性及语态的变化。
复习时应掌握英语的多种表达法。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错误选项的特征错误选项就是命题人用以干扰你思维的陷阱。
高考英语,由于词汇量的限制,挑选的文章不能过难。
命题人员就在问题和干扰选项上做文章。
使你即使基本读懂文章,也不能轻松做对全部题目。
现在的干扰项不仅语言复杂,而且欺骗性强。
两个语言水平相当,对文章理解差不多的考生会因为对干扰项的辨别能力不同,而答题的正确率不一。
为了提高辨别错误或干扰信息的能力,有必要分析干扰项的种种特征,使我们在种种命题人设置的陷阱面前,做到胸有成竹。
一、“以假乱真”的选项把文章中出现的一些词放在选项里,达到似曾相识的感觉,迷惑考生。
在各种干扰信息中,伪了。
伪造性的信息也就是文章中根本没有的意思,硬是编造出一个信息,组成一个选项,以假乱真,以迷惑和干扰考生。
以假乱真的伪造性信息有两种表现形式。
这就告诉我们:在辨别选项时,一定要琢磨选项的意思,不要因为时间紧,不读完选项的句子,或粗粗一读,只看到几个表面文字与文章中有关部分相同就下结论。
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似乎还可以得出这样一条经验:选项中出现相关句中的原词越多,这个选项越可能是命题人的陷阱。
二、“无中生有”的选项利用考生知道的一些基本常识,设置选项,无中生有。
这就告诉我们:在做题目,看选项时,一定要读原文,一定要根据文章中说到的,一定要注意问题中的“Acco rding to the passage,”“In the author’s view,”的提醒。
千万不要因时间来不及,而不读原文,凭主观想象,千万不要根据自己或人们对这一方面的一般看法来套。
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总结一、阅读理解的解题顺序和方法1.先题后文原则:先扫描题干,确定题型——主旨题或细节题(含推断题、词汇题等)。
2.原文定位原则:划出题干中的关键词作为定位词,在文中快速找到定位词所在,将该句或其前后各一句确定为关键信息句。
可以用以下方式定位:(1)数字、年份、时间;(2)专有名词、人名、地名;(3)题干指出的段落、句子、词;(4)题干中的低频关键词;(5)顺序定位,即每道题的关键信息句会按题的先后顺序依次出现。
3.扫描文章,划出以下答案所在的句子。
(1)首段、各段首句、末段末句这些处于较明显、特殊位置的句子往往是段落或文章的主题句,具有较强的重要性,一般是文章主旨的出处;(2)定位词所在句子及其前后句子这些关键信息句一般都是细节题的答案所在,需仔细阅读和理解,答案一般就是其同义转换或直接推导;(3)因果关系的词以therefore, as a result, thus, so, That is why,in fact词语或句式为标志,这些词汇或句式后面的句子是主题性信息,是作者真正观点的地方,前面是支持观点的论据;(4)转折关系的词but, however, yet,although,while这些词后所表达的内容是作者真正观点的地方,与之对应的内容会作为干扰项出现在选项中;(5)例证处通常以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Let’s take…, Consider…等词汇、短语或句式为标志,表示举例,也是支持性的细节信息,位于例子前后的句子一般都是例子要说明的主题。
4.比较原文、题干和选项确定最终答案。
二、阅读理解答案的特征1、主旨题中,体现中心思想或写文章的目的(如介绍或报道某事物)是答案;2、细节题中完全照抄原文且不是作者真实意思的不是解,使用词性转换、同义词或近义词的方式进行同义替换的才是答案;3、含义不确定的是答案,如:can, could, may, usually, might, most, more or less, be likely to; possible, seem, probably, perhaps, maybe, to some degree;4、含义绝对的不是答案,如:Must, always, never, the most, all, any, none; No, each, only, have to, completely, totally;5、简单的不是解,相对复杂的是解;字面意思不是解,深一层含义的是解;6、主旨题和细节题表述范围扩大的不是答案,范围缩小的不是答案,与原文对应的是答案;三、知识和技能要求答案一定在文章中或文章的某一句中,用以上方法找出正确答案基于以下两点能力:1、达到或接近考纲要求的词汇量;2、对长句和难句有一定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考研英语“正确答案”五大特征,轻松搞定40分阅读理解这是名牌大学(全国排名前20)的“内部资料” ,很多同学觉得比较实用,现在奉献出来,或许对你有些帮助。
考研英语“正确答案”五大特征,轻松搞定40分阅读理解首先,我们得逞清一个认识,考研阅读考察的都是些什么文章。
记叙类文章肯定没有,因为记叙文的命题深浅不好把握。
这么多年来,还从来没有从哈里波特或者廊桥遗梦等西方小说中选一段来考大家。
现在的问题是有人居然说考研英语多考说明文,实在不知道这些人有没有一点文学常识,我们把从99到08年的10年考研阅读理解的文章做了一个分类:99-08年10年间共考了43篇文章,我们可以按照提出一种观点,揭示一种现象的原因和影响,介绍社会对于某个事务的反应,提出一种新的研究结论,书评,对某个主题分观点论述型,分为六类。
提出一种观点,比如06年第一篇,美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
第四篇,应该正确的看待艺术与幸福的关系。
揭示一种现象的原因和影响,如06年的第二篇。
莎士比亚的故乡斯特拉福镇两个产业上的争论,00年的第一篇。
美国经济的转折及其影响。
介绍公众对于某个事务的反映,如04年的第三篇各方对美国经济减缓的反应。
97年的第一篇,各方对安乐死法案通过的态度。
提出一种新的研究结论型。
如06年的第三篇,一个新的研究结论;渔场中的大型食肉类动物正在迅速减少。
05年的第一篇,一个新的研究结论:猴子同样会反对不公平。
书评型。
如05年的第四篇,书评--正式英语的衰落是必然的。
96年的第五篇。
关于一本反对神创论的书。
对某个主题分观点型。
如02年的第一篇,如何进行幽默,2001年第三篇,新闻媒体失去公信力的原因。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提出一种观点,提出一种新的研究结论还是介绍公众对于某个现象的反映还是书评,这些文章有一个总体的特征就是:不只是对事物加以简单的描述,而要通过描述表达某种或者某些观点,看法和态度。
因此这些都可以归结为大类的议论文。
从测试学的角度来说,阅读理解试题无非就是考察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而阅读理解能力就是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所以阅读理解题目的设计无论怎么千变万化,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在考察我们能否把文章的有效信息找出来,而我们知道,议论文的有效信息就是文中表达的观点,论点,主论点,分论点以及作者的感情倾向和态度,这些就是考研命题的出题点所在。
英语四级阅读猜题的技巧:解密答案的特征基本规律:1、“体现中心思想的选项是答案”2、“看似合理的选项不是答案;看似不合理的选项是答案”3、“照抄原文的选项不是答案;和原文作同义替换的选项是答案”4、“含义肯定的选项不是答案;含义不肯定的选项是答案”5、“含义绝对的选项不是答案”6、“含义具体的选项不是答案,含义概括的选项是答7、“含有some(包括someone、somebody、some time、something、certain等)的选顷是答案”8、简单的不是答案,复杂的是答案9、英语里有一些含义丰富的“小词”,特别是一些形容词,副词,介词。
10、发展变化是答案。
11、“含有表示‘重要’的选顷是答案”表示“重要”的词主要有:important、necessity, essential等.1、“体现中心思想的选项是答案”文中的细节、例子、引语都是为了说明文章主旨、段落主旨,所以考细节的题目,虽然不是主旨题,但能体现中心思想或段落土旨的选项是答案的可能隆要远远大于其他选项、例如四级98-6-39的A)、99-1-21的A)、99-1-26的B)、99-l-36的A)、99-1-39的D)、99-6-22的D)、99-6-37的D)、99-6-38的B)、99-6-39的C)、99-6-40的D)、00-1-26的A)、00-1-35的A)、00-1-36的A)、00-12-24的A)、01-6-20的c)、02-1-11的A)、02-l-30的A)2、“看似合理的选项不是答案;看似不合理的选项是答案”四个选择项中若有一个对问题而言、根据常识看似不合理,而其他几项根据常识都可合理地作为问题的答案,此时若我们没看懂(或在听力理解中未听懂)文中意思,我们可以大胆猜测这个看似不合理的选项是答案。
作为答案的选项看起来不合理的原因可能是其中某个词不是常用意义,若根据其通常意义理解则该选项看起来当然不合理,也可能是一些特定的理由,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有助于使试题具有难度。
⾼三英语阅读理解⽅法技巧总结⾼考英语阅读理解⽅法技巧总结“阅读理解”占据着英语的半壁江⼭,⽽且是⾼考英语试卷的第⼀部分。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半”,前⾯这个题型解答的顺利与否,直接影响着后⾯其他试题的答题时间和答题⼼态,此类题⽬要以⼀定的词汇量为基础,然后辅之以合适的⽅法技巧,才能准做快做阅读理解类试题,为攻克后⾯的题⽬节省时间。
⼀、英语阅读理解答题思路及步骤【⾼考阅读的基本解题思路】第⼀,扫描提⼲,划关键项。
第⼆,通读全⽂,抓住中⼼。
1. 通读全⽂,抓两个重点:①⾸段(中⼼句、核⼼概念常在第⼀段,常在⾸段出题);②其他各段的段⾸和段尾句。
(其他部分略读,有重点的读)2. 抓住中⼼,⽤⼀分半时间思考3个问题:①⽂章叙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②⽂章中有⽆提到核⼼概念?③作者的⼤致态度是什么?第三,仔细审题,返回原⽂。
(仔细看题⼲,把每道题和原⽂的某处建⽴联系,挂起钩)定位原则:①通常是由题⼲出发,使⽤寻找关键词定位原则。
(关键词:⼤写字母、地名、时间、数字等)②⾃然段定位原则。
出题的顺序与⾏⽂的顺序是基本⼀致的,⼀般每段对应⼀题。
要树⽴定位意识,每⼀题、每⼀选项都要回到原⽂中某⼀处定位。
第四,重叠选项,得出答案。
(重叠原⽂=对照原⽂)1. 通过题⼲返回原⽂:判断四个选项,抓住选项中的关键词,把选项定位到原⽂的某处⽐较,重叠选项,选出答案。
2.作题练习要求:要有选⼀个答案的理由和其余三个不选的理由⼆、常考⽂体⽂体1:说明⽂说明⽂是⼀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式的⽂章体裁。
他通过对实体事物科学的解说,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物进⾏阐述,使⼈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有科学的认识,从⽽获得有关的知识。
⽂体特点与阅读策略:(1)语⾔特点:阅读理解主要考察考⽣对词汇和句式的掌握和运⽤情况。
说明⽂由于句式复杂等特点,相对于其他体裁的⽂章来说难度更⼤。
(2)结构特点:客观。
一、高考英语细节题考察概况:1.宏观考察概况:细节理解题有时比较直接,理解字面意思即可答题;有时则较为间接,需要归纳、概括和推理才能答题。
细节理解题占阅读理解总题量的60%左右,是最重要的得分点。
2.微观考察概况:(1)设问方式特殊疑问句形式:以when、where、what、which、who、why、how等疑问词开头引出的问题;通常涉及与主题有关的事实或细节,或就文中的数字进行提问。
(2)考察规律①正确选项特征A.同义替换(原句重复出现,200%错。
正确的都是有改动的,即同义替换。
)(1)替换关键词。
把原文的关键词进行同义替换,如把lose one's job换成了be out of occupation(2)改变词性。
把原文中的一些词变换了一下词性,如把so much important变换成of importance(3)改变语态。
把原文主动语态转为被动语态,如restoring and repairing the bridge变换成the bridge was restoring and reparing.B.信息归纳用精炼的语言来概括原文中比较分散或复杂的信息; 正确答案具有概括性(考察考生的理解归纳能力),深刻性,因为其考查的对象是阅读文章的重点和要点。
C.正话反说把原文中的意思反过来表达而成为正确选项比如说:I constantly remained confused about the learning predicament.我一直对学习的困境感到困惑。
②干扰选项特征A.张冠李戴,无中生有B.曲解文意,答非所问C.颠倒是非,因果倒置,无原因推导(过度推断)D.正误参半,盲目推断,正反混淆二、高考英语阅读细节题三步法:第一步,初步读题干,弄清楚关键词所在位置和明确答题方向第二步,迅速定位和找出题干关键词相关的近义词,反义词或者解释性信息,最好明确句间逻辑关系和段间逻辑关系(因果,递进,解释,转折,对比,比较等关系)第三步,利用正确选项特点,确定答案(明确近义词替换原文信息,关注变换原文语态词性或词形,简化或概括原文,正话反说)三、高考英语阅读细节题三步法带练1.What do we know about Astro Access?A. It redesigns jet airplanes.B. It offers weightlessness experience.C. It provides physical treatmentD. It hires the disabled to be astronauts第一步,初步读题干,弄清楚关键词所在位置和明确答题方向1.What do we know about Astro Access?我们对星际通道了解多少?问的角度是什么what;对象是星际通道第二步,迅速定位和找出题干关键词相关的近义词,反义词或者解释性信息,最好明确句间逻辑关系和段间逻辑关系(因果,递进,解释,转折,对比,比较等关系)Mazyck was one of 12 participants in a Zero Gravity flight, organized by the group Astro Access. This type of flight recreates the weightlessness that astronauts experience without going all the way to space. Flying over the Pacific Ocean off Southern California, the modified 747 jet airplane made 15 steep dives and climbs, allowing the flyers multiple periods of weightlessness.The experience left Mazyck feeling joyful. “The flight was something that I would never have experienced in my wildest dreams," she says, “especially the floating the weightlessness.原词对应:weightlessness(失重;无重状态);experience(体验);由于这段话没有出现转折连接词,所以判断这个段落各个句子的逻辑关系是顺承关系段落翻译:Mazyck是由Astro Access组织的零重力飞行的12名参与者之一。
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技巧,大学生英语四六级学习攻略(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技巧,大学生英语四六级学习攻略在大学的四年宝贵时光中,英语六级显示出举足轻重的地位,每位同学都曾近为她奋斗过,本店铺整理了英语学习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考英语常见的阅读理解正确答案的设置与出处规律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所应用的试卷中不论是全国甲卷、全国乙卷还是新高考卷的试题整体难度与往年大体相同。
试题所选用的语篇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语境展开,体裁多样。
在词汇的使用上,高考语篇的词汇丰富,含有大量的派生词、熟词生义现象以及英语短语与习语;在句式的选择上,有一定的长难句,句子结构复杂;在题型的设置上,延续了近几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出题模式,不仅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继续重点考查考生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对考生核心素养的考查。
试题融人了文化自信、国际视野、人文情怀等方面,体现了高考立德树人、培养考生良好品德、发展素质教育的目标,充分发挥高考的育人功能和积极的导向作用。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考查的题型分为四种:细节理解题、主旨大意题、推理判断题和词义猜测题。
2020-2021年全国卷和新高考卷四种题型的考查情况如下表。
年份及卷区细节理解题主旨大意题推理判断题词义猜测题2021年全国甲卷 2 1 11 12021年全国乙卷 4 2 8 12021年新高考Ⅰ卷 6 2 6 12021年新高考Ⅱ卷8 1 5 12020年全国Ⅰ卷7 2 5 12020年全国Ⅱ卷8 1 4 22020年全国Ⅲ卷8 3 3 12020年新高考Ⅰ卷 5 0 8 2从上表可以清晰地看出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主要考查细节理解题与推理判断题。
想要掌握阅读理解的通法,学生就要:一定一读题干,定位置;二查一一查关键词、句,以及关键词、句的上一句或者下一句;三对比——推敲对比答案信息。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正确选项的设置规律如下:一、常位于段首段尾处,往往是同义替换英语文章的主题句经常出现在首段,段落的主题句经常出现在段首。
此外,首段的末句或第二段的首句常常也是文章的主题句。
文章的尾段或者段落的结尾一般会是概括和总结性的陈述,经常会得出某种结论或提出某项建议,因此文章的段首段尾,经常是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设题的题眼。
怎样提高英语阅读理解正确率怎样提高英语阅读理解正确率英语阅读理解只要一理解错题意就会答题错误,怎么才能提高英语阅读理解正确率呢?大家是否清楚呢?下面一起来看看!一、正确答案的十个特征1、体现中心思想(包括段落中心)的多是答案2、照抄原文的大多不是答案,同义替换的多是答案3、含义不肯定的大多是答案,如:can could may usually might most more or less relatively be likely to含义绝对的大多不是答案: must always never the most all any none entirely含义相反的大多是答案4、具体的不是答案,概括性的、抽象的大多是答案5、带有some的大多是答案:someone somebody sometime something certain6、简单的大多不是答案,复杂的是答案,字面意思不是答案,含义深刻的大多是答案7、带虚词的大多是答案:another other more either both also beside additional extra different same particular nearly not enough8、“变化”大多是答案:change delay improve postpone increase9、“重要的、基础的”大多是答案:important necessity essential basisbe based on二、阅读题的四种题型及命题思路1. 主旨题-中心思想① Main idea -what is the main idea / point of this passage?② Main topic-what is the main topic / subject / title?③ Purpose-what is the author’s main purpose in the passage?对策:答案多在文章的首句或末句;解:多为概括性的选项2. 细节性问题① Accroding-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掌握,如:时间、地点、事件等细节问题。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正确答案的一般性特征:1.用同义词(或信息)替换原文中的一个或几个关键词(或信息),并且在意义、时态、程度、范围均与原文信息保持一致。
也即正确答案就是原文信息的同义转化,换一句话重现原文信息。
这是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正确答案的最明显特征。
2.叙述角度与原文基本一致。
如原文从energy角度来阐述,答案变成fuel角度(二者角度均为“能源”);如原文是human角度,答案是people角度(二者角度均为“人”)。
3.原文是具体实例、数据,而答案变成抽象概括和总结。
4.原文是抽象概括,答案为具体实例。
5.答案完全取自原文,没有做任何更改。
(这种情况在部分省市高考试卷中有体现)6.原文是双重否定,而答案变成肯定,句义不变。
7.原文是肯定,答案变成同等意义下的否定。
8.正确答案一般具有积极性的一面,而非消极性。
9.变换语法而不改变原意,比如由主动语态变为被动语态。
10.正确答案体现全文主旨或段落主旨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立场。
(这是高考阅读理解作答任何类型的题目应始终牢记的一点即很多题目的正确答案刚好落在全文主旨句或段落主旨句上如细节题、推断题、主旨题、含义题、态度题以及文章宏观结构题。
)(1)剖析高考重要且实用的宏微观阅读理解高分必备策略。
告诉学生们如何做到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抓住文章的重要必考信息,避免非重要信息的干扰。
(2)细分阅读理解各类题型。
从题干解读人手,解读每一种题型的题干特征,让考生明晰题目归类。
(3)题干、选项和原文存在着什么关系——解决我们精确定位原文的问题,实质上也是揭示命题专家是如何做到题干和原文相关信息的链接的,这是我们精准解题至关重要的一步。
(4)正确答案和原文存在着什么关系——可以帮助我们看清命题专家是如何“乔装打扮”正确答案的,即揭示正确答案的一般性特征,使考生在考场有限的时间内快速遴选出正确选项。
(5)错误答案和原文存在着什么差异——可以让我们弄清错误答案的特征,帮助考生快速、有效排除错误项。
英语阅读同义替换原则在英语阅读理解中,同义替换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和理解策略。
它指的是在保持原文意义不变的前提下,用不同的词汇、短语或句子来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思。
掌握同义替换原则不仅能够帮助读者更准确地理解文本,还能提高阅读速度和扩大词汇量。
本文将从同义替换的定义、类型、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以及提升同义替换能力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同义替换的定义同义替换在英语中通常被称为“paraphrasing”或“synonym substitution”,它涉及使用与原文不同但意义相近或相同的词汇、短语或句子来重述原文的内容。
同义替换的目的是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增加表达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同时帮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文本。
二、同义替换的类型1. 词汇级替换:这是最常见的同义替换形式,涉及单个词汇的替换。
例如,将“big”替换为“large”,将“happy”替换为“joyful”等。
词汇级替换要求读者对同义词和近义词有丰富的了解。
2. 短语级替换:短语级替换涉及多个单词的组合。
例如,将“a lot of”替换为“plenty of”,将“in order to”替换为“so as to”等。
短语级替换要求读者对固定短语和习惯用法有一定的掌握。
3. 句子级替换:句子级替换是最复杂的同义替换形式,它要求读者用完全不同的句子结构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例如,将“He is too tired to walk.”替换为“He is so exhausted that he cannot walk.”。
句子级替换需要读者具备较高的语法和句法能力。
三、同义替换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1. 理解作者意图:通过识别文本中的同义替换,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意图。
作者可能会使用同义替换来强调某个观点、增加表达的多样性或避免重复。
2. 推断词义:在阅读过程中,读者难免会遇到生词。
通过上下文中的同义替换,读者可以推断出生词的大致意思,从而提高阅读的流畅性和准确性。
如何做细节理解题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细节理解题是就文中的某句、某段、某一具体细节或事实进行提问并要求作答的题型,在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细节理解题主要包括事实信息题、间接信息题、数字计算题、细节排序题和正误判断题,其中事实信息题、间接信息题和数字计算题考查得较多。
一、命题方式1.特殊疑问句形式:以when、where、what、which、who,how much/many等疑问词开头引出的问题。
2.判断是非形式:含有TRUE/FALSE、NOT true/false 或EXCEPT等判断是非的问题。
解题指导此时要注意题干中是否含有否定词,如not、never 等。
3.填空形式:如“The biggest challenge for most mothers is from”“According to...”开头的提问形式。
二、正确选项特征1.同义替换:把原文中的一些关键词换成意义相近的词,成为正确选项。
2.正话反说:把原文中的意思反过来表达而成为正确选项(适用于寻找错误选项的题目)。
3.语言简化:把原文中的复杂语言进行简化,成为正确选项。
4.词性或者语态的变化:把原文中的一些词变换一下词性,或者改变原文句子的语态,给考生制造障碍。
三、干扰选项特征1.文不对题:选项中的描述与原文完全一致,确属原文信息,但不是题目要求的内容。
2.主观臆断:选项内容是根据主观想象或推测得出的结论,符合常识,但不符合文章内容。
3.偷换概念:所述细节确实与原文一致,但变换了主体,把原来做该事的“张三”换成了“李四”。
4.无中生有:在意思上与原文大相径庭甚至完全相反。
5.将原文内容扩大或缩小:与原文的内容极其相似,只是在程度上有些变动。
6.选项内容部分正确或部分错误。
四、解题方法2.事实信息题常出现在应用文中,涉及的话题主要包括:广告类、活动安排类、书籍电影介绍类、演出信息类等。
题目一般就文中的某一具体事实细节设题,设问方式多是以5W1H(what、who、when、where、why 和how)等开头找到答案。
研习专页Ⅰ——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正确答案的最明显特征:同义转化同义转化是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正确答案的最强特征,这种同义转化关联在传统的阅读理解题型中是答对每一道题目的关键,所以考生应花相当的精力积累同义词汇、表达,对于高考阅读获取高分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同义转化实则是英语语篇的一种语言特征和规律即语言复现现象。
它广泛地体现在英语语篇中的各个角落如语篇中的同义结构(详见本书P22页的“同义、反义结构示例”部分)、题干和原文的同义转化关系、正确答案和原文的同义转化关系。
甚至书面表达部分也要用到“同义转化”,书面表达有一条重要的评分细则就是语言的多样化和丰富性,实际上就是“同义转化”的体现。
以下我们专门辑录了2014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真题原文与题干+正确选项构成同义转化关系的实例,供大家慢慢体会。
(注:囿于图书篇幅限制,仅列举很小一部分以飨读者。
)1. 原文:In an effort to prevent language loss, scholars from a number of organizations—UNESCO and National Geographic among them—have for many years been documenting dying languages and the cultures they reflect.(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D篇)题干+正确选项:Many scholars are making efforts to rescue disappearing languages.(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32)对应关系:Many scholars=scholars;making efforts to=In an effort to;rescue=prevent、documenting;disappearing languages=language loss、dying languages;are making(现在进行时)时态对应have... beendocumenting(现在完成进行时)2. 原文:The behaviour of a building’s users may be at least as important as its design when it comes to energy use, according to new research from the UK Energy Research Centre (UKERC).But this report shows that sustainable building design on its own—though extremely important—is not enough to achieve such reductions: the behaviour of the people using the building has to change too. (2014湖南卷C篇)题干+正确选项:As to energy use, the new research from UKERC stress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behaviour of building users.(2014湖南卷66)对应关系:energy use=energy use;the new research from UKERC=new research from the UK Energy Research Centre (UKERC)、this report;stresses=according to、shows;the importance= as important as;the behaviour of building users=The behaviour of a building’s users、the behaviour of the people using the building3. 原文:Feedback (反馈) facilities, like smart meters and energy monitors,could help bridge this information gap by helping people see how changing their behaviour directly affects their energy use.(2014湖南卷C篇)题干+正确选项:The information gap in energy use can be bridged by feedback facilities.(2014湖南卷69)对应关系:The information gap=this information gap;energy use=energy use;can be bridged by(被动)=could help bridge(主动);feedback facilities=Feedback facilities4. 原文:The idea of being able to walk on water has long interested humans greatly. Sadly, biological facts prevent us ever accomplishing such a thing without artificial aid—we simply weigh too much, and all our mass pushes down through our relatively small feet, resulting in a lot of pressure that makes us sink. (2014重庆卷C篇)题干+正确选项:Walking on water hasn't become a reality mainly because humans have biological limitations.(2014重庆卷44)对应关系:Walking on water=walk on water;hasn't become a reality=prevent us ever accomplishing such a thing;humans=humans;biological limitations=biological facts5. 原文:It'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people act the way they do because of their personalities and attitudes. (2014重庆卷E篇)题干+正确选项: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personalities and attitudes are commonly believed to determine one's behavior.(2014重庆卷52)对应关系:personalities and attitudes=their personalities and attitudes;are commonly believed to= It'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determine one's behavior(determine暗示因果关系)=people act the way they do because of(because of暗示因果关系)6. 原文:All these, however, remains true only in so far as people want toaccept technology and move forward by finding new and more efficient ways of doing things. (2014江西卷D篇)题干+正确选项:According to Paragraph 1, progress can benefit people when they are willing to accept technology and advance steadily. (2014江西卷70)对应关系:progress=All these;benefit people=remains true ...in so far as people;when=only;they are willing to=people want to;accept technology=accept technology;advance steadily=move forward7. 原文:As has been all too apparent in recent days at Balcombe, few issues cause greater concern than energy policy. (2014福建卷E篇)题干+正确选项:We can learn from the first paragraph that energy policy catches much attention of the public. (2014福建卷72)对应关系:energy policy=energy policy;catches much attention of the public=few issues cause greater concern(greater暗示比较级)8. 原文:Supporters insist that wind must be part of a mix of renewables, nuclear and carbon, and that the country is committed to meeting EU ( European Union) targets for non-carbon energy generation. (2014福建卷E篇)题干+正确选项:Supporters think that the expansion of wind power agrees with EU targets for non-carbon energy generation. (2014福建卷73)对应关系:Supporters think that=Supporters insist that;the expansion ofwind power=wind;agrees with=meeting;EU targets=EU ( European Union) targets;for non-carbon energy generation=for non-carbon energy generation9. 原文:The findings may impact how we understand the formation of culture in societies through social learning. (2014湖北卷C篇)题干+正确选项:Dr. Carter’s findings indicate that our culture might be formed through learning from each other. (2014湖北卷62篇)对应关系:Dr. Carter’s findings=The findings;our culture=culture in societies;might be(暗示可能性语气)=may(暗示可能性语气);be formed=the formation of;learning from each other= social learning 10. 原文:If we always reproduced what was there before, we would all still be living in caves. Thus, I would argue against copying previous architectural styles and choose something fresh and different, even though that might be the more risky choice.(2014安徽卷D篇)题干+正确选项:By “move things forward ” in the last paragraph, the author probably means “c hoose new architectural styles”. (2014安徽卷70)对应关系:choose new architectural styles=argue against copying previous architectural styles、choose something fresh and different11. 原文:As the result of his work, Ebbesmeyer has become known as the scientist to call with questions about any unusual objects found floating in the ocean.(2014广东卷D篇)题干+正确选项:Ebbesmeyer is most famous for phoning about any doubtful objects on the sea. (2014广东卷44)对应关系:Ebbesmeyer is most famous for=Ebbesmeyer has become known as;phoning about= call with questions about;any doubtful objects=any unusual objects;on the sea=found floating in the ocean 12. 原文:It was Henry Thoreau who showed mankind the richness of going on foot. The man walking can learn the trees, flowers, insects, birds and animals, the significance of seasons, the very feel of himself as a living creature in a living world.(2014天津卷D篇)题干+正确选项:The author mentions Henry Thoreau to prove that walking in nature helps enrich one’s mind. (2014天津卷53)对应关系:Henry Thoreau=Henry Thoreau;walking in nature=going on foot、walking;helps enrich one’s mind=showed mankind the richness、learn...13. 原文:To reach our goal of losing weight—the output, we need to control what we eat—the input (输入). That is, we tend to care about the output but not to control the input. This is a bad way to construct goals. (2014北京卷C篇)题干+正确选项:The writer thinks that setting weight loss as a goal is a mistake because it is focused too much on the result. (2014北京卷63)对应关系:setting weight loss as a goal=To reach our goal of losing weight;a mistake=a bad way to construct goals;is focused too much onthe result(too much暗示比较级)=we tend to care about the output but not to control the input(but not to暗示比较级)14.原文:In fact, the opposite is true: trees survive through their co-operation and support, passing around necessary nutrition "depending on who needs it".(2014辽宁卷C篇)题干+正确选项:The underlined sentence "the opposite is true" in Paragraph 2 probably means that trees depend on each other. (2014辽宁卷29)对应关系:the opposite is true=the opposite is true;trees depend on each other=trees survive through their co-operation and support=passing around necessary nutrition "depending on who needs it"15. 原文:But your primary concern is to let them know they are valued. (2014四川卷A篇)题干+正确选项:The volunteer s’ primary responsibility is to help people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to realize their own importance. (2014四川卷33)对应关系:The volunteer s’ primary responsibility=your primary concern;is to=is to;people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them;realize their own importance=know they are valued16. 原文:Economics deals with this problem through the concept of opportunity cost, which simply refers to whether someone’s time or money could be better spent on something else. (2014江苏卷B篇)题干+正确选项: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he concept of “opportunity cost” is applied to weighing the choice of opportunities. (2014江苏卷58)对应关系:the concept of “opportunity cost”=the concept of opportunity cost;is applied to=refers to;weighing the choice of opportunities (weighing暗示比较级)=whether... could be better...(be better暗示比较级)17. 原文:In contemporary culture, physical expressions of anger are generally considered too socially harmful to be tolerated. We no longer regard duels (决斗) as an appropriate expression of anger resulting from one person’s awareness of insulting behaviour on the part of another. (2014江苏卷C篇)题干+正确选项:The “duels”example in Paragraph 2 proves that the expression of anger is socially and culturally shaped. (2014江苏卷61)对应关系:The “duels” example=duels;the expression of anger=physical expressions of anger;socially and culturally shaped=are generally considered too socially harmful to be tolerated18. 原文:Some nights, in order to taste my victory more completely, I cheated. I would stop at the most exciting part of a story by Jack London or Bret Harte, and without warning tell them that that was as far as I had gone in the book and it would have to be continued the following evening. It was not true, of course; but I had to make certain of my new-foundpower and position. (2014浙江卷D篇)题干+正确选项:Sometimes the writer stopped at the most exciting part of a story to experience more joy of achievement. (2014浙江卷59)对应关系:Sometimes=Some nights;the writer stopped=I would stop;at the most exciting part of a story=at the most exciting part of a story;experience more joy of achievement(more暗示比较级)=taste my victory more completely(more暗示比较级)、make certain of my new-found power and position19. 原文:For example, a bird called the plover sometimes pretends to be hurt in order to protect its young.(2014上海卷A篇)题干+正确选项:A plover protects its young from a predator by pretending to be injured. (2014上海卷66)对应关系:A plover=a bird called the plover;protects its young=protect its young;pretending to be injured=pretends to be hurt20. 原文:Why do we put our children through this annual suffering? Some may say competition is character building; or it’s taking part, not winning, that’s important; or that it is a tradition of school life. (2014陕西卷D篇)题干+正确选项:Sports day is still an annul event in this school probably because it is a tradition of the school.(2014陕西卷58)对应关系:Sports day=this annual suffering;an annul event in this school=this annual suffering;a tradition of the school=a tradition ofschool life考生在细细研读完以上的例子和分析之后,相信会产生几点重要启发:1、阅读理解唯一的正确选项一定是加上题干之后等于或约等于原文的信息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