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假说、互动假说、输出假说与任务型教学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3
输入假说、互动假说、输出假说与任务型教学
任务的作用在于提供了语言的输入和输出,因为输入和输出需要意义协商的参与,结果就促进了语言习得。
一、输入假说
来自于克拉申。他认为理解是输入成为内化的前提,当学习者接触的语言形式略高于其现有水平,该语言形式就能够被理解,最后内化产生语言习得。
他指出了有利于学习者内化的语言输入的特征&有意义&略超过学习者现有水平&对学习者来说可理解。
他提出了著名的“i+1”的公式(i为学习者现有水平,i+1为略超出现有水平)
他强调“习得”是可理解的输入而不是输出的结果。就是通过理解信息或者说吸收可理解的输入。
他还提出"情感过滤说”:良好的情感会形成低过滤,也就是说学习者会努力从输入中获得更多。因而学习者态度对学习十分重要。
他认为,可理解输入的途径有两条:1、学习者利用语境(语境信息:超语言信息如表情、手势等;背景知识;已具备的语言能力)2、教师对提供的输入进行简化。(避开学习者习得能力达不到的多余规则。目的是为了促进交际)
输入假说的核心思想是:唯有充分的可理解的输入才能导致习得的产生。
二、互动假说
来自朗。他认为在交谈中,当沟通、理解发生困难时,交谈的双方必须依据对方理解与否的反馈,进行诸如重复,释义、改变语速等语言上的调整,也就是说要意义协商,使得输入变得可理解,来促进习得。朗认为途径有三:1、简化输入2、利用语言和超语言语境3、修正调整互动结构
双向的交流比单项交流更重要。意义协商在课堂上涉及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调整,协商,日常交往中指学习者与母语使用者为达到沟通的相互调整,包括了输入和输出两方面。
三、输出假说
苏安集中表达了这个假说。对加拿大沉浸式教学法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在语法正确上优势大,但是口语和写作差。
他分析师因为没有输出,只是教师注入式的输入导致的。得出结论学习者要想更流利又准确的学好第二语言,更需要“可理解的输出”。在交际中遇到困难,学生不得不将语言表达修改的更连贯,准确,以便使自己被理解,也即是可理解的输出。
输出的作用:
1、引起学习者对语言问题的注意
2、输出对目的语的结构和语义进行假设验证。
3、输出具有元语言功能
4、输出能使目的语表达成为自动化。
中介语理论认为学习者有内在大纲,有自然的习得顺序,不受外界影响而改变。二语习得过程正是学习者不断对目的与系统形成假设,验
证假设,修正假设,使中介语系统不断完善并向目的与靠拢过渡的一个过程。语言错误说明了学习者积极验证假设,具有正面的反馈意义,这为任务型教学采用任务大纲。以任务组织教学、意义第一,不直接讲语言形式,而让学习者在目的语完成交际的过程中领悟、概括、归纳目的语语法,验证、修正假设、完善自己的中介语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