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的综合治理是
- 格式:ppt
- 大小:2.53 MB
- 文档页数:17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害虫综合治理包括的三个基本观点是(生态学观点)、(经济学观点)、(环境保护学观点)。
2. 在防治策略上,防治r选择类害虫最适合的防治方法是(化学防治或药剂防治)。
3. 在农业上,害虫取食或产卵等行为造成农作物经济损失的受害,称为(虫害)。
5. 草地螟的越冬虫态是(老熟幼虫),越冬场所是(土壤)。
6.植物对某些昆虫种群所产生的损害具有避免或恢复的能力,称为(植物抗虫性)。
7. 目前,在我国用于害虫防治实践的昆虫病原细菌主要是(苏云金杆菌)。
8.农业害虫的预测预报按测报的目的和内容可分为(发生期预测)、(发生量预测)、发生范围和为害程度预测。
9.常见的昆虫田间分布型有(随机分布型)、(核心分布型)、(嵌纹分布型)。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影响昆虫种群数量增长的环境因子属于非密度制约因子的是(B)。
A 生活空间B 温度C捕食性与寄生性天敌 D 食物数量2.下列害虫可以在土壤中穿行造成作物受害的是(A)。
A 东方蝼蛄B 细胸金针虫C 亚洲玉米螟D 二化螟3.下列防治方法中,能有效地防止危险性害虫远距离传播蔓延是(D)。
A 农业防治法B 物理机械防治法C 生物防治法D 植物检疫4.田间发现大豆幼苗被害虫为害,其为害症状是大豆的主根被咬断,断口整齐平滑,地上部植株枯死,则该害虫最可能是(A)。
A 蛴螬类B 金针虫类C 蝼蛄类D 地老虎类5.田间调查某地块玉米螟对玉米危害所造成的损失, 抽样调查200株, 其中有20株被玉米螟为害, 平均每健株产量为100克, 被害株产量为80克, 则该地块玉米的产量损失百分率为(D)。
A. 10%B. 20%C. 40%D. 2%8. 下列害虫属于迁飞性害虫的是(B)。
A 华北蝼蛄B 粘虫C 甘蓝夜蛾D 菜蛾9. 下列贮粮害虫中,属于初期性贮粮害虫的是(C)。
A 赤拟谷盗B 锯谷盗C 玉米象D 黄粉虫10.下列蚜虫,在我国东北生活史类型为留守式的是(B)。
病虫害防控宝典:综合治理方法一、引言病虫害综合治理是指运用生态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知识,结合现代农业技术,对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以达到控制病虫害、保护农作物、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病虫害综合治理强调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注重生态平衡,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障农产品安全和环境保护。
本文将详细介绍病虫害综合治理的方法和策略。
二、病虫害综合治理方法1.农业防治农业防治是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选用抗病抗虫品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是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手段。
(2)轮作和间作:轮作可以改变病虫害的生活环境,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间作可以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提高抗病虫害能力。
(3)土壤改良:通过施肥、翻耕、排水等方式改善土壤环境,增强作物生长势,提高抗病虫害能力。
(4)田园卫生:及时清除田间杂草、病残体等,减少病虫害的传播源。
2.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对病虫害进行有效控制的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天敌昆虫:引入或保护天敌昆虫,如寄生蜂、捕食性昆虫等,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2)微生物制剂:利用拮抗微生物、病原微生物的拮抗剂等微生物制剂,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3)性引诱剂:利用性信息素诱捕或干扰病虫害的正常交配,降低病虫害的繁殖能力。
3.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手段,对病虫害进行控制的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诱杀:利用灯光、颜色、气味等诱杀病虫害。
(2)隔离:在农田周围设置隔离带,阻止病虫害的传播。
(3)筛选:对种子、种苗等进行筛选,去除携带病虫害的个体。
4.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农药对病虫害进行控制的方法。
虽然化学防治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但长期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和病虫害抗药性增强。
因此,在病虫害综合治理中,化学防治应作为辅段,在其他防治方法无效时谨慎使用。
使用化学农药时,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严格遵守农药使用规定,确保农产品安全和环境保护。
三、填表(15分))森林昆虫学试卷库(一)答案一、名词解释:(24分)胚后发育:昆虫自卵内孵出,到成虫羽化并达到性成熟为止的整个发育过程,称为胚后发育。
稚虫:幼虫与成虫形态不相似,生活环境、习性也不相同,一般幼虫水生,成虫陆生,“稚虫”,如:蜻蜓。
多型现象:指昆虫不只在雌雄个体上差异,而且在同一性别内形态也分几种类型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法是利用某些生物或生物的代谢产物以防治害虫的方法。
双名法:属名、种名、命名人的姓氏或缩写。
孤雌生殖:不经两性交配即产生新个体,或虽经两性交配,但其卵未受精,产下的不受精卵仍能发育为新个体。
发育起点温度;各种昆虫的生长、发育、繁殖对温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在温带地区开始生长发育的温度称为发育起点温度,拟态:一种动物"模拟"其它生物的姿态,得以保护自己的现象,称为拟态二、问答题:(每题32分)3 影响昆虫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在昆虫生长发育中是如何起作用的?(一)温度(二)湿度(三)温湿度的综合作用(四)光(五)风(六)土壤因子(七)食物因素对昆虫的影响(八)昆虫的天敌通过取食与被取食关系影响昆虫的数量。
四、论述(29分)1、何谓害虫的综合治理(IPM),有何特点和局限性?和TPM有何不同?你还知道哪些害虫控制的策略?(15分)定义:在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指导下,以园林技术措施为基础,充分利用生物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客观规律,因地因时制宜,合理使用生物的、物理的、机械的、化学的防治方法,坚持安全、经济、有效、简易的原则,把害虫数量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以达到保护人畜健康、增加生产的目的。
特点:1、生态学观点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综合考虑生态平衡、社会安全、经济利益和防治效果,立足于整个生态系统。
2、经济学观点不要求彻底消灭害虫,只要求将害虫数量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
净活动收益=挽救资源的价值-活动费用。
3、容忍哲学允许一定数量的害虫存在。
生态系统:是在某一特定的景观的地域或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所有的生物及其环境要素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一个“动态系统”害虫综合治理: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
它从农业生态的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以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3R”:抗药性,农药残留,再猖獗经济损害允许水平(EIL):防治措施引起的产品价值增量与防治费用增量相等时,与之对应的害虫密度M即为EIL物理防治:是从生理学或生态学角度,利用光、惹、颜色、温度、声波、放射性等防治害虫的技术。
生物防治:在害虫防治过程中有时可利用有益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和基因产品等控制有害生物,包括以虫治虫、微生物治虫及其他有益动物的利用、利用不育昆虫和遗传方法防治等。
经济阈值(ET):是应采取控制措施时的种群密度,是一个报警水平,是防治行动的指标。
潜在害虫:其种群平衡密度(EP)一般不超过经济阈值(ET),在IPM 管理体系中该类害虫不是真正的有害种类。
偶发性害虫:平衡密度(EP)低于经济阈值(ET)。
它主要是受到异常气候或杀虫剂的使用不当引起的。
周期性害虫:平衡密度(EP)低于经济阈值(ET),种群密度较有规律的超过ET。
常发性害虫:平衡密度(EP)常在经济阈值(ET)上下波动,属主要害虫,要密切注意。
最严重(关键)害虫:平衡密度(EP)在经济阈值(ET)以上。
其种群密度始终在ET以上。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生命系统是一个等级系统,即包括了多个层次和水平:基因、细胞、器官、种群、生态系、景观。
农业防治:是利用一系列栽培管理技术(包括选用抗虫品种),根据农田环境与害虫间的关系,有目的的改变某些因子,控制害虫的发生和为害,以达到保护作物、防治害虫的目的。
1、农业昆虫学:是研究农作物害虫生物学、发生规律与防治的科学2、生态系统(ecosystem):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其物理环境相互作用,不断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构成的功能单位。
3、农田生态系统(agro-ecosystem):人类在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上,从事种植业活动所形成的生态系统4、自然控制(natural regulation):在自然界中,一些物种种群保持着很多个体数量,而另一些种群的数量却保持中等或非常稀少,通常物种种群既不可能无限制地连续增长,也不会轻易绝灭。
在所有环境因素的作用下,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并在种群的平衡密度上下波动。
环境因素作用于种群数量的过程称为自然控制5、自然平衡:自然控制最终所导致的一个状态,即平衡状态。
即自然控制使生物群落内各物种种群的数量成一定比例的存在,而不至于出现剧烈地变化,总能维持各自的种群在平衡密度上下。
这种现象称为自然平衡6、种群动态(种群消长):指在一定空间内,特定种群在时间序列上的数量变化。
7、密度制约因素:这样的因素作用于害虫种群,与害虫种群密度高低有关(或依赖于害虫的种群密度高低)。
如竞争、捕食、寄生、疾病和种内调节等生物因素。
特点是:具负反馈机制。
对害虫种群具有调节作用。
8、非密度制约因素:这种因素对任何高低密度的害虫起相同的作用,其作用大小与密度高低无关。
如低温、降雨、干旱等。
特点是:作用是灾难性的,有时控制作用明显。
无负反馈作用。
9、生态对策:也称生活史对策,是物种(昆虫)在进化过程中,经自然选择获得的对不同生态环境的适应方式。
10、逻辑斯蒂曲线(S形曲线):当种群增长达到其资源供应状况所能够维持的最大密度,即环境负荷量K时,种群将不再继续增长而稳定在K值左右,即dx/Kt=0,。
这就是种群增长的~~。
11、r-类害虫(r-对策者,r-strategist):其种群密度很不稳定,很少达到环境容量水平(K),大部分时间保持在S曲线的上升阶段。
作业题1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农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是一门和害虫作斗争的应用科学,是研究农业害虫的发生消长规律及其有效防治技术,保护农作物不受虫害,保证并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科学。
2. 害虫生态对策:是害虫种群在进化过程中,经自然选择获得的对不同栖境的适应方式。
3. 植物检疫:是依据国家的法律规定,运用科学技术方法,对调运的植物及植物产品进行检验和监督处理,限制和制止危险性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进行人为的传播和蔓延的一整套措施。
4. 害虫发生期预测:是预测某种害虫的某一虫态的出现期或为害期,即发生的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及在农田猖獗为害期,以确定防治的有利时机,即防治适期。
5. 地下害虫:是指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在土壤中生活,主要为害植物的地下部分(如种子、根、茎等)和近地面部分的一类害虫。
二、填空题1.(预防为主、综合防治)2.(田间实际调查法)(人为接虫控制为害的试验)(模拟害虫为害试验)3.(昆虫种类调查)(种群分布调查)(种群动态调查)(防治效果调查)(受害程度调查)4.(抗选择性)(抗生性)(耐害性)5.(生态学观点)(经济学观点)(环境保护学观点)6.(鞘翅)(叩头虫)7.(老熟幼虫)(土壤)8.(1)三、单项选择题1. B 2. A 3. B 4. C 5. A 6. A 7.A 8. A 9. A 10. B四、简答题1. 农业害虫为害农作物的方式有哪些?答:农业害虫为害农作物的方式有:(1)直接取食为害害虫对农作物的为害方式主要是通过取食直接为害,如咀食为害,潜叶为害,卷叶和缀叶营巢为害,钻蛀为害和刺吸为害等。
(2)非取食为害一些种类害虫还可进行非取食为害,如叶蝉、飞虱、蓟马等害虫可将卵产于植株组织中而引起伤害,蝼蛄可在土壤中穿行为害。
(3) 传播植物病害一些种类害虫如蚜虫、叶蝉、飞虱、蓟马等可传播植物病害(如病毒病),对作物产量造成更大的损失。
2. 物理机械防治法包括那些内容?答:物理机械防治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机械捕杀。
森林昆虫学复习题(课程代码232307)一、名词解释题1、两性生殖与孤雌生殖两性生殖:是指需要经过雌雄交配、受精,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孤雌生殖:又称单性生殖或女性生殖,是指不经雌雄交配(或需经交配),卵不受精就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完全变态:个体发育史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虫态;其幼虫和成虫之间不仅外部形态和内部器官迥然不同,且生活习性也常常不同。
不完全变态:个体发育只经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无蛹期;成虫特征随幼虫的生长发育逐步显现。
3、积温与有效积温生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须从外界摄取一定的热量,其完成某一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称为积温。
积温是一常数。
表达式为NT=K。
一切生物(包括昆虫)只有在发育起点温度以上才能开始发育。
因此只有在发育起点以上的温度才是有效温度。
生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完成某一发育阶段所摄取的总热量应是有效温度的总和,称为有效积温。
表达式为N(T-C)=K4、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来控制害虫种群,使其不能造成损失的方法。
化学防治是用农药防治害虫、病菌、线虫、螨类、杂草及其它有害生物的一种方法。
5、趋光性与趋化性趋光性:昆虫视觉器官对光的刺激所产生的向着光源或背离光源的反应。
趋化性:是通过嗅觉器官对化学物质的刺激产生的向性反应。
6、周期性孤雌生殖与偶发性孤雌生殖周期性孤雌生殖:是指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随季节的变迁交替进行,亦称“异态交替”。
偶发性孤雌生殖:指在正常情况下行两性生殖,但由于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偶尔可能出现未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
7、性二型与性多型不同性别的同种个体间除了第一性征外,还有其它形态和习性差异,这种现象叫性二型。
性多型是指同一性别的个体存在形态和习性上差异,可分为多个类型。
8、补充营养与恢复营养补充营养:成虫期为了生殖细胞发育成熟而进行的营养活动。
恢复营养:有的昆虫能反复进行补充营养,每补充营养一次就有一批卵发育成熟而产出,这种特殊的补充营养称为恢复营养。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主要内容哎呀,说起“有害生物综合治理”,这可真是个超级重要的话题呢!你想想,就像我们的房间,如果不经常打扫,是不是就会变得乱七八糟,还可能会有小虫子到处乱跑?那大自然和我们生活的环境也是一样的呀!有害生物,就是那些会给我们带来麻烦和危害的小生物们。
比如说,偷吃粮食的小老鼠,咬坏衣服的小虫子,还有传播疾病的蚊子和苍蝇。
那什么叫综合治理呢?可不是简简单单地打打药、赶赶跑就行啦!这就好比我们要打赢一场大战役,得有各种战术,还得大家一起配合。
首先,得搞清楚这些有害生物是从哪儿来的。
是从外面跑进来的,还是在我们家里自己“生”出来的?这就像警察叔叔破案一样,得找到源头才行!比如说,家里的垃圾桶要是不及时清理,是不是就容易招来苍蝇?然后呢,要想办法预防它们出现。
比如说,把吃的东西都收好,别让老鼠有机会偷吃;窗户装上纱窗,不让蚊子飞进来。
这就好像我们出门前要关好门窗,免得小偷进来一样。
如果有害生物已经出现了,那也不能慌。
不能一股脑儿地用很多毒药,那样可能会伤害到我们自己,还可能让有害生物变得更厉害。
得选择合适的方法,就像我们选择合适的武器一样。
有时候,可以用一些天然的方法。
比如说,种一些能驱赶虫子的植物,像薰衣草、薄荷之类的。
这就好像给我们的家穿上了一层“保护衣”,让虫子不敢靠近。
还有呢,大家一起行动也很重要!比如说,整个小区一起打扫卫生,消灭害虫的藏身之处。
这就好比一群小伙伴一起做游戏,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赢。
“哎呀,要是不管这些有害生物,那我们的生活得乱成什么样呀?”你能想象每天被蚊子咬得满身包,吃的东西都被老鼠啃坏的日子吗?那简直太可怕啦!所以说呀,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真的太重要啦!只有把有害生物都治理好,我们才能过上舒服、健康的生活。
这就像是给我们的生活打造了一个坚固的城堡,把那些捣乱的“小坏蛋”都挡在外面!。
病虫害综合治理案例分析病虫害综合治理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对农作物、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中的病虫害进行综合管理,以达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的目的。
本文以我国某地区为例,对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实践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背景及意义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恶化以及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病虫害问题日益严重。
病虫害不仅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而且还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产生潜在威胁。
因此,加强病虫害综合治理,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案例分析1. 病虫害发生情况以我国某地区为例,该地区位于我国南方,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和繁殖。
近年来,该地区病虫害问题日益严重,主要病虫害包括水稻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玉米螟、棉铃虫等。
2. 病虫害综合治理措施(1)农业防治农业防治是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基础,主要包括选用抗病品种、调整作物布局、改进栽培技术、加强肥水管理等措施。
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风险;调整作物布局,可以减少病虫害的传播途径;改进栽培技术,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加强肥水管理,可以改善作物生长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①天敌昆虫:通过引入或保护天敌昆虫,如寄生蜂、捕食性昆虫等,对病虫害进行控制。
②微生物制剂:利用微生物制剂,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③植物源农药:利用植物源农药,如苦参碱、印楝素等,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农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方法。
化学防治具有见效快、防治效果好的优点,但长期使用会导致病虫害产生抗药性、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在病虫害综合治理中,化学防治应与其他防治方法相结合,合理使用。
3. 病虫害综合治理效果通过实施病虫害综合治理措施,该地区病虫害发生程度得到了有效控制,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提高。
1、农业昆虫学 : 是研究农作物害虫生物学、发生规律与防治的科学2、生态系统(ecosystem) : 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其物理环境互相作用,不停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构成的功能单位。
3、农田生态系统(agro-ecosystem) : 人类在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上,从事栽种业活动所形成的生态系统4、自然控制(natural regulation) : 在自然界中,一些物各种群保持着好多个体数目,而另一些种群的数目却保持中等或特别稀罕,往常物各种群既不行能无穷制地连续增添,也不会轻易绝灭。
在全部环境要素的作用下,物各种群数目的变化保持在必定范围内,并在种群的均衡密度上下颠簸。
环境要素作用于种群数目的过程称为自然控制5、自然均衡: 自然控制最后所致使的一个状态,即均衡状态。
即自然控制使生物群落内各物各种群的数目成必定比率的存在,而不至于出现强烈地变化,总能保持各自的种群在均衡密度上下。
这类现象称为自然均衡6、种群动向(种群消长): 指在必定空间内,特定种群在时间序列上的数目变化。
7、密度限制要素 : 这样的要素作用于害虫种群,与害虫种群密度高低相关(或依靠于害虫的种群密度高低)。
如竞争、捕食、寄生、疾病和种内调理等生物要素。
特色是:具负反应体制。
对害虫种群拥有调理作用。
8、非密度限制要素 : 这类要素对任何高低密度的害虫起同样的作用,其作用大小与密度高低没关。
如低温、降雨、干旱等。
特色是:作用是灾害性的,有时控制作用显然。
无负反应作用。
9、生态对策 : 也称生活史对策,是物种 ( 昆虫 ) 在进化过程中,经自然选择获取的对不一样生态环境的适应方式。
10、逻辑斯蒂曲线( S 形曲线):当种群增添达到其资源供给状况所可以保持的最大密度,即环境负荷量K 时,种群将不再连续增添而稳固在K 值左右,即dx/Kt=0, 。
这就是种群增添的 ~~。
11、r- 类害虫 (r- 对策者, r-strategist):其种群密度很不稳固,极少达到环境容量水平 (K) ,大多数时间保持在S 曲线的上涨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