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小蜗牛慢慢爬1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5
《小蜗牛慢慢爬》教学反思
这堂课以孩子们喜爱的小蜗牛为切入点,引导孩子学习用画、剪等方法组合装饰,完成一只纸质小蜗牛手工作品。
儿童的世界是游戏的世界、童话的世界。在这堂美术课中我始终让学生处于有趣味的感知活动中,随着趣味的增强,学生在教学环节的变化中主动探究,获得知识与快乐。为了能够突破重难点我在课前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有针对性地制作了小蜗牛模型,分发到各小组,用来引导学生认真欣赏观察后分析小蜗牛是如何制作的。孩子们很快就能分析出基本的方法与步骤:画、卷、粘贴等,在教学中,学生的发言非常精彩。整堂课教授的20分钟内我让孩子置身于蜗牛的精美制作中,教学环节的设计对调动、激发低年段孩子的兴趣有着较大的作用。
不得不说,每磨一次课都会出现一些问题,这次磨课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首先,在讲授蜗牛外壳花纹时,要求过于精细,没有考虑制作时间。
其次,教师用实物投影机演示制作外壳时,学生的注意力不大集中。如用摄影机拍摄后播放,效果会更好些。
再次,在评价环节中,对部分学生作品的评价一带而过,不够详细具体。
经过这次磨课,发现我的这堂课在情感教育上有一定的缺失,我只注意培养孩子的探索与研究自然的精神,却忽略了让孩子们向蜗牛
身上坚持不气馁的良好品质学习。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好用来总结我的这次磨课最好不过了。在课堂上一环扣着一环,无论哪个环节或者小细节出现问题,都会产生蝴蝶效应。磨课虽然结束,但在我以后教学活动中,我希望保持磨课的态度去对待我的每一节常规课。关注课堂中的细节问题,从严对待每一堂课。像小蜗牛一样坚持不懈的努力朝自己目标前进。
湘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11. 小蜗牛慢慢爬》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小蜗牛的形象,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表现能力;
2.培养学生对形与色的敏感度;
3.学生掌握色彩基本的涂抹技巧;
4.提高学生的美术修养,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
小蜗牛慢慢爬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五彩颜料、笔、调色盘等美术常用工具;
2.打印好小蜗牛的图片;
3.每个学生准备一张A4纸和一支笔。
四、教学过程
1. 了解小蜗牛
1.知识点:通过图片展示和大家一起了解小蜗牛的形象特点,如身体、脑袋、眼睛等。
2.操作:教师向学生展示小蜗牛的图片,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各自找出小蜗牛最具特点的地方,并且用言语说出来。
2. 绘制小蜗牛
1.知识点:通过自己的感性认识和表现的需求去表现小蜗牛的形象。
2.操作: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灵感,在一页纸上画出小蜗牛的形象,可以使用各种颜色。
3. 涂色
1.知识点:学习如何用五颜六色的颜料进行染色,熟悉涂色技巧,增进对颜色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2.操作:请学生根据自己对小蜗牛的表现需求,运用调好的颜料涂出小蜗牛的形象,自由搭配颜色,让自己的小蜗牛更具有个性化特征。
4. 完成作品
1.知识点:通过互相欣赏自己的作品,提高自己审美水平,打造自己的作品风格。
2.操作:让学生互相观察彼此的完成作品,对自己的作品表现、颜色搭配等方面加以反思,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五、教学反思
1.教学过程中此次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学生通过本次绘制小蜗牛的活动,更加清晰地了解了小蜗牛的特点,这有助于他们后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1. 小蜗牛慢慢爬1-湘美版
一、课程目标
1.了解蜗牛,并了解它的特点;
2.通过绘画实践,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绘画技能;
3.学习用简单的线条和基本的颜色来表现事物,并感受绘画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
1.掌握蜗牛的基本形态;
2.掌握线条和颜色的基本使用;
3.实现绘画作品自由发挥。
三、教学难点
1.将蜗牛的特点用线条和颜色表现出来;
2.通过绘画作品自由发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四、教学准备
1.湘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材;
2.小蜗牛图片。
五、教学过程
1.前置知识
教师通过描述和展示图片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蜗牛的基本特点。
2.引入新知
通过图片展示小蜗牛,让学生认识小蜗牛。然后老师通过以下问题来引入新知:1.小蜗牛是一种什么动物?
2.小蜗牛的身体有什么特点?
3.小蜗牛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
3.讲解示范
教师在黑板上或者幻灯片上展示小蜗牛的图片,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并模仿,掌握蜗牛的基本图形和颜色的表现方法,让学生学会用蜗牛的特点画出蜗牛。
4.练习实践
学生动手创作,用丰富的想象力,自由的表现自己的小蜗牛,同时老师在一旁帮助指导,提醒学生画出蜗牛时要注意细节和特点。
5.展示分享
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老师邀请一些同学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同学们共同探讨作品的优点、问题和不足,提高学生的审美和创作能力。
6.小结
老师提醒学生注意蜗牛的特点和细节,引导学生感受绘画的乐趣,强化学生的绘画基础技能。
六、教学输出
学生完成作品后,在课堂或生活中可以多加练习,并尝试用不同的颜色和线条表现蜗牛的不同特点,慢慢掌握绘画技能,提升美术素养。
第11课小蜗牛慢慢爬(教学设计)
一、课程背景
《小蜗牛慢慢爬》是美术二年级下册第11课的内容,主要任务是引导孩子们
去观察生活中的小蜗牛,并通过画画的方式来了解小蜗牛的形态、特点和颜色。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能增强对生活的观察力,提高绘画技能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小蜗牛的形态、特点和颜色,并能正确使用相关词汇描述小蜗牛的特征。
2.掌握画小蜗牛的基本技巧,如线条、染色、涂抹等。
能力目标:
1.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创意思维能力,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来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2.提高孩子们的绘画能力和审美水平。
情感目标:
1.鼓励孩子们热爱自然、珍爱生命,从小培养生态意识。
2.培养孩子们的耐心和细心,增强他们的集中注意力和意志力。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
教学内容
1.生活中的小蜗牛
2.小蜗牛的形态、特点和颜色
3.画小蜗牛的方法
教学过程
复习与导入(10分钟)
老师可以通过一个小游戏的形式来引导孩子们进入课堂。比如让他们说出他们在生活中见到过的昆虫,并简单介绍一下。
新知呈现(15分钟)
老师可以通过图片或幻灯片,来呈现小蜗牛的形态、特点和颜色,介绍它们生活的习性和特点。
然后,老师可以通过示范和讲解的形式,让孩子们掌握画小蜗牛的基本技巧,如线条、染色、涂抹等。
实践操作(30分钟)
1.给孩子们发放画纸和颜料,让他们动手画小蜗牛。
2.老师可以逐个指导,帮助孩子们纠正错误,完善他们的画作。
总结与展示(5分钟)
老师可以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画作,并进行点评和评选出最佳作品。
作业布置(5分钟)
让孩子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生活中,到户外去寻找各种昆虫,并画出自己的作品。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11《小蜗牛慢慢爬》湘美版
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让学生熟悉蜗牛的生活方式和日常习性。
2.通过线条与形态的感受,学生掌握画中事物的外貌特征。
3.通过色彩的运用,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画面组合方式,养成色彩感知的习惯。
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教师播放《小蜗牛慢慢爬》的视频,鼓励学生跟随画面观察蜗牛的出没习性以及慢慢爬行等特征。
2. 示范教学
教师向学生展示已画好的蜗牛绘画作品。然后,鼓励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中的细节和特征,例如触角、脚歧、壳的形态等。
接下来,教师在黑板上以简洁的线条描绘蜗牛的外型,并带领学生一起模仿观察。并逐步加入其余的细节,在理解蜗牛的有机体特征这方面,学生可以脑海中“想象”出一个完美的蜗牛形象,并逐步根据教师的建议反复地润色。
3. 绘画实践
给每位学生发放彩纸,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脑中的蜗牛形象。这里需要提醒学生,他们不必局限于简单的黑白构图,鼓励他们发挥创想,运用各种颜色及组合方式,调配出不同的色彩渲染。
4. 画面组合
完成自己的绘画作品后,教师会带领学生一起进行画面组合练习。比如让学生用简单的线条在黑板上进行不同的组合,从中学习颜色的大致排列方式并了解基本的画面组合规律。
5. 作品展示
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可以挑选一批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并带领学生一起欣赏完成的绘画作品。同时,教师可以也可以在作品展示中带领学生品味不同的色彩搭配和组织方式,加深学生颜色感知的习惯。
教学评价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黑板上依次涂上进入角色所需的画眼、鼻和脑部等特征。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细节上逐步深入掌握小蜗牛的形态轮廓,从而更好地表达绘画作品。另外,当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存在明显的错误时,需要及时指出并帮助学生纠正,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绘画水平。
《小蜗牛慢慢爬》微课教学设计
课型:综合•探索
年级:二年级下册
课目:《小蜗牛慢慢爬》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小蜗牛的基本造型,能运用画、卷、折、黏合的方法制作一只小蜗牛。
2、过程与方法:在制作过程中感受创造的乐趣,养成浅显的设计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蜗牛,体会卷折纸条与“螺旋形”之间的联想与创造,激发对自然的探索与研究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小蜗牛的基本造型和制作方法,大胆制作。
教学难点:小蜗牛的制作过程。
一、猜谜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好!欢迎来到美术课堂,今天呀!王老师请大家猜一个谜语:它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打一动物)对,蜗牛,你们真聪明!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蜗牛慢慢爬》。
王老师带来了一段小蜗牛的视频,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看了这段视频,你对蜗牛有哪些了解呢?蜗牛冬夏长眠、爬的慢、会分泌粘液、分布广,种类多。
二、新授课、自主探究
1、现在老师带大家一起来认识蜗牛,一只蜗牛由触角、头、身体、外壳组成。
2、仔细观察蜗牛的外壳是什么形状?想想它有什么作用?
通过观察,我们知道蜗牛的外壳呈螺旋形,并且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蜗牛的身体会躲进壳里,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我们一起来欣赏各种各样的蜗牛。黑色的蜗牛、绿色的蜗牛、有花纹的蜗牛;这是色彩斑斓的蜗牛,这是螺旋形花纹的蜗牛。(小结:蜗牛种类繁多、色彩各异。)
3、教师:(我们学习、了解了蜗牛,你们想制作一只漂亮的蜗牛吗?)
三、制作步骤:
1、第一步:构思、设计(想一想你要做一只什么样的蜗牛。)
二年级下美术教案-小蜗牛慢慢爬l湘教版
一、教材分析
蜗牛的整个躯体包括贝壳、头、颈、外壳膜、足、内脏、囊等部分,身背螺旋形的贝壳,是陆地上最常见的软体动物之一,本课一小蜗牛为动身点,关键是要抓住小蜗牛的背部特点,才能将其表现出来。同时也在告诉学生要热爱小动物。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把握小蜗牛的差不多造型,能大胆的用曲线条制作。
2 过程与方法:能在活动中尝试用优美的语言表达春天的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意与同伴分享体会
三、教学重点
把握小蜗牛的制作方法
四、教学难点
小蜗牛的制作过程
五、教学预备
课件,手工实物展现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1 猜谜导入
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忙躲进房里头。(打一动物) 生:蜗牛
2 揭示课题
3 讨论蜗牛特点
师:谁明白蜗牛有什么特点?
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只可爱的小蜗牛?
4 生讨论制作方法
5 师总结:
制作蜗牛的背部----头部和底部----粘贴
同学们想不想试一试呢?
6 生合作制作蜗牛
7 展现优秀作品
(三)课后提升
画一幅有小蜗牛的图画,并试着讲一讲它的故事。
教案标题: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1. 小蜗牛慢慢爬1-湘美版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蜗牛的基本特征和形态,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形状和颜色进行绘画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态度。
教学重点:
1. 蜗牛的基本特征和形态。
2. 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1. 蜗牛的细节描绘。
2. 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蜗牛的图片、绘画材料和工具。
2. 学生准备绘画材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出示蜗牛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蜗牛的形态和特征。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蜗牛的了解和观察到的特点。
二、讲解蜗牛的基本特征和形态(10分钟)
1. 教师讲解蜗牛的基本特征,如身体结构、壳的形状和颜色等。
2. 教师示范如何用线条和形状描绘蜗牛。
三、学生绘画实践(20分钟)
1.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自己动手绘画蜗牛。
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作品展示和评价(10分钟)
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2. 教师总结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的建议。
五、拓展活动(5分钟)
1. 教师出示其他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
2. 学生自由选择一个动物进行绘画。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观察和绘画蜗牛,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和鼓励,让学生在绘画中体验到乐趣和成就感。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态度。
《小蜗牛慢慢爬》教学反思
《小蜗牛慢慢爬》以孩子们喜欢的小蜗牛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学习用画、剪等方法组合装饰,完成一只小蜗牛的手工制作,隶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
本课通过歌曲导入、认识蜗牛的结构、拆分纸蜗牛、教师示范制作步骤、学生创作和小结拓展这几个步骤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通过《小蜗牛慢慢爬》的歌曲导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通过欣赏蜗牛图片,了解蜗牛的基本结构,然后通过问题:蜗牛的外壳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发现蜗牛的外壳呈现螺旋形,这是本课的重点部分,教师出示蜗牛教具,让学生自己拆一拆,通过逆向推理学习并讨论制作纸蜗牛的要点。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对知识重点的掌握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并自己总结制作步骤。在学生完成制作之后,全班评选最美蜗牛,并拓展到蜗牛的坚持不懈的精神。
整个教学在学校前辈的多次关心下,终于有一个完整流畅的教学过程。通过这次的磨课我意识到只要在老师的充分引导下,学生一定能够做出完美的作品。通过多次的上课,反复的修改,汲取了众人之长,教学流程更加顺畅,不在死背教案,课堂环节顺其自然。虽然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学习总结,在以后的课堂之反复提炼。
经过此次教学过程,我在教学上多有了一些经验积累,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有了这些积累,我会更加进步的!以后再有这样的活动更要积极参加,不断地提高自己。
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制作方法,能运用画,卷,粘等方法制作一只小蜗牛。
2.在制作中感受创造活动的乐趣,养成浅显的设计意识。
3.认识蜗牛,体会卷折麻线与“螺旋形”之间的联想与创造,激发对自然的探索与研究精神。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蜗牛的外壳城螺旋形。
教学难点:蜗牛的制作。
教学准备: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视频激趣,导入课题
1.导入课题: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些新朋友,看一看听一听,它们是谁?(课件画面播放)
师:歌曲中的主角是谁啊?生:小蜗牛。
2.揭示课题:
师:对,小蜗牛就是今天我们的新朋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它们的世界。板书:(小蜗牛)
二、认识蜗牛
师:你们喜欢观察吗?你们喜欢看书吗?爱观察爱看书的孩子我都喜欢,那谁来说说你了解的小蜗牛?
生讨论。师:蜗牛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爬的很慢!很坚强;很勇敢。
师:对!虽然蜗牛爬的很慢,但它非常执着,遇到困难也不回头。(板书慢慢爬)
1、蜗牛的基本结构:
师:刚才我们看的是动画中的蜗牛。现在我们来看看大自然中的小蜗牛长什么样子。(播放图片)
师:有谁愿意来说说蜗牛的身体结构呢?
生:头、触角、身体、外壳、尾巴等部分。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细心。它有小小的头,长长的身体和尾巴,两对触角长触角上长着眼睛,嘴巴,背着一个重重的壳。它的壳有什么作用呢?
生:遇到危险时,蜗牛就会钻到壳里保护自己。
师:嗯!说的非常正确。它的壳是?(教师用手比划,学生回答)螺旋状的。
师:蜗牛它是一种软体动物,就是没有骨头,它的背上有个呈螺旋形的外壳,它的头上一共有两对触角,较长的一对的触角顶端长着蜗牛的眼睛,小触角往下一点有个小洞,那就是它的嘴巴,里面长了一条锯齿状的舌头,科学家们称之为“齿舌”。(板书:慢慢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