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特点
- 格式:docx
- 大小:13.90 KB
- 文档页数:2
道家管理思想道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流派,其管理思想在古代中国的政治、社会和组织管理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道家管理思想的特点和应用,并分析其对当代管理实践的启示。
一、道家管理思想的渊源道家管理思想的根源可以追溯到道家经典《道德经》。
《道德经》以道(即“道”)为核心概念,强调“无为而治”的原则,主张倡导自然而然的管理方式,提倡无为而治、柔性管理和放手态度。
二、道家管理思想的基本观点1. 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道家管理思想的核心观念之一。
它主张领导者不应过度干预员工的工作,而是以柔性的方式引导和支持,让事情自然发展,达到自然的平衡和秩序。
2. 柔性管理:道家管理思想倡导柔性管理,强调在管理中注重人的因素,尊重个体差异性,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领导者应摒弃强权领导的方式,而采用温和、灵活的管理方式,在关心员工的同时保持一定的自律和规范。
3. 放手托管:道家管理思想强调放手托管,鼓励领导者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赋予员工更多的自主权和决策权。
领导者应相信员工的能力,给予他们更大的自由度,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
三、道家管理思想的应用1. 建立和谐的组织氛围:道家管理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重员工的人性需求。
在实践中,领导者可以倡导团队合作、互相理解和信任的价值观,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归属感。
2. 培养员工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道家管理思想鼓励放手托管,赋予员工更多的自主权和决策权。
领导者可以通过培训和提供发展机会,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和自信心,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培养组织的创新能力。
3. 倡导均衡和可持续发展:道家管理思想注重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领导者应关注组织的长远发展,不仅追求经济效益,还注重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
通过制定合理的目标和策略,平衡各方利益,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四、道家管理思想对当代管理实践的启示道家管理思想对当代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现代组织管理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吸取经验:1. 追求精神层面的管理:道家管理思想强调追求精神层面的管理,注重员工的内心需求和价值观的引导。
中国传统文化的管理思想与特征-东方哲学论文-哲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各种相应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特定环境与条件的产物,都与当时的社会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既是对管理实践的反映、概括与总结,也是管理认识与理念的理论化、系统化与体系化。
中国现代管理理论同样如此。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管理思想进行必要的梳理、承启与阐释,是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与方面。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管理思想与特征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孕育了辉煌的文化内涵,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为宝贵的历史遗产。
管理思想作为文化与实践的函数,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同样极为灿烂。
(一)管子的管理思想管子(公元前770~前476 年)是我国春秋时期齐国杰出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辅佐齐桓公实现了称霸诸侯的理想,政绩卓着,。
《管子》一书大约成书于战国(前475~前221)时代至秦汉时期,是战国中后期管子的学生们托老师之名写成的一部论集,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经济学、管理学巨着,也是世界上最早涉及并阐释管理理念及管理思想的着作,可谓管理之祖。
《管子》今本实存76 篇﹐分为8 类,其主要管理思想可概括为:第一,天地为心的治理论。
管子提出,人君应以天地为楷模,以天地为心,无私无。
天道产生权,权产生法,以法治国;地德产生义,义产生礼,以德治人。
管子的治理论还衍生了宽猛相济、刚柔并举等管理理念。
自利的人性观。
管子认为,自利是人所共有的情节。
民,利之则来,害之则去。
民之从利也,如水走下,于四方无择也。
但管子并未走向极端,他认为自利与利人不仅可以调和,甚至自利本身就是一种内在的善,既有自利之德,又有利人之德,唯其如此,才不至于有二心。
第二,民富与国富相统一,以民为本和与时变思想。
管子强调,国富不民富,民富才有国富,民富是国富的必要条件。
民富可以多收税,税收增加国家就会富裕。
国家要兴盛,一定要民富。
国富兵强,诸侯就服从国家的政令,藏富于民并不是以牺牲国富为条件。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特点一、顺“道”《管子》认为自然界和社会都有自身的运动规律,社会活动,如农业生产,人事,财用,货币,治理农村和城市,都有“轨”可循二、重人一是重人心向背,二是重人才归离。
三、人和四、守信“君子信而后劳其民”(《论语·尧曰》)。
五、利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纸、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及其推广,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和世界文明的发展,并使“利器说”成为中国管理思想的重要内容。
六、求实儒家提出“守正”原则,是说看问题不要偏激,办事不要过头,也不要不及,“过犹不及”,过了头超越客观形势,犯冒进错误;不及于形势又错过时机,流于保守。
这两种偏向都会坏事,应该防止。
《管子》提出“量力”原则和“时空”原则。
凡事量力而行,“动必量力,举必量技”,“不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
七、对策《史记》中说:“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孙子》认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每战必殆”。
《管子》主张“以备待时”,“事无备则废”三国时代孙权、刘备对曹操的赤壁之战,诸葛亮的空城计,孙膑的“减灶骄敌”八、节俭九、法治“舜有尽,寿有尽,天下过无己者。
以有尽逐无已,所止者寡矣”。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一)儒家的管理思想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代表作:《论语》、《孟子》、《荀子》主要的管理思想1、仁政2、德治3、礼制儒家管理思想对日本企业经营方式的影响:涩泽荣一,《论语与算盘》“本田”的经营思想:“以人为中心” 和“三现主义”儒家管理思想对新加坡企业经营方式的影响:注重“培养家庭核心价值观”儒家管理思想对韩国的影响:李朝时代,就把儒教定为国教儒家管理思想对中国企业经营方式的影响:“两参一改三结合”的鞍钢宪法管理模式,北京同仁堂药店的“兢兢小心,汲汲济世”(二)道家的管理思想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代表作:《道德经》、《庄子》无为而治论从整体内容来看,道家学说以道为中心和纲领,从道出发,然后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因人、因势、因需要,向四面八方扩展开来。
浅析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积淀了浩如烟海的治国、治生及修身的思想,形成了具有独特韵味的中国古代管理文化。
中央集权的国家管理制度,财政赋税的管理、官吏的选拔与管理、人口田亩管理、市场与工商业管理、漕运驿递管理、文书与档案管理等方面,历朝历代都有新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杰出的管理人才,在军事、政治、财政、文化教育与外交等领域,显示了卓越的管理才能,积累了宝贵的管理经验。
战国时期著名的“商鞅变法”是通过变法提高国家管理水平的一个范例;文景之治使国家出现了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的局面;万里长城的修建,充分反映了当时测量、规划设计、建筑和工程管理等的高超水平,体现了工程指挥者所具有的高度管理智慧;都江堰等大型水利工程,将防洪、排灌、航运综合规划,显示了我国古代工程建设与组织管理的高超水平;丁谓主持的“一举三得”皇宫修建工程堪称运用系统管理、统筹规划的范例。
还有许多令人赞叹的管理实践都体现了中国古人高超的管理智慧。
综观中国古代管理实践可以看出,管理与行政基本融为一体。
由于古代中国是典型的农业经济,行政管理是社会管理最主要的模式,因此,任何一项工程,任何一项管理活动,无不以国家或官府的名义展开,管理实践也只有在和行政融合过程中才有表现的机会。
实际上,我们所了解的中国古代管理实践,无一例外不是行政中的管理实践。
中国古代的管理实践是一种经验管理。
古代管理实践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管理者或决策者的素质高低。
管理者的个人知识、能力和经验越丰富,越有可能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活动,否则,管理就可能缺乏成效,甚至失败。
因此,管理实践是和个人经验分不开的,是一种典型的经验管理。
中华古典管理思想是积我国劳动人民5000年的实践经验形成的,它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基本内涵。
探索中国古代管理的思想流派和理论体系,古为今用,已成为当今世界管理学界研究的一个焦点。
研究一下中华古代管理思想,分析其成败,探究其优劣,古为今用,这对于探索建立完整的社会主义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和带有鲜明民族个性的现代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总结一下中国管理思想中国管理思想是指中国人在管理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理念、原则和方法论。
它是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管理思想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和务实创新。
在中国管理思想中,重视有效的组织管理、员工激励和文化塑造,注重协调与平衡,追求共同成长和持续发展。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根植于儒家文化和中国古代社会制度的特点。
儒家强调仁爱、孝道和忠诚,提倡道德和伦理规范,注重领导者的德行和榜样作用。
中国古代社会的封建制度也对管理思想产生了影响,封建主义思想中的等级观念和权威体系在管理实践中得到了体现。
近代以来,西方管理思想的引入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得中国的管理思想开始向现代化转变。
中国的管理理论与实践开始关注效率和效益,发展了一批以提高组织绩效为目标的管理模式和方法。
中华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和"和谐发展"的理念也成为中国管理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管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侧重于人的因素。
中国的管理者普遍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重人际交往和沟通技巧,并具有高度的人情味。
中国管理思想中尊重员工、关注员工的成长和发展,将员工视为组织的最重要资产。
同时,中国管理者也倾向于采用集体主义的管理模式,注重团队的协作和整体利益。
另一个中国管理思想的特点是注重和谐发展。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的理念非常重要。
中国管理者追求个体与组织、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平衡,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并追求利益的多方共赢。
中国管理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务实创新。
中国管理者主张实事求是,强调务实的管理方法和实效性。
中国管理者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改进管理理念和方法。
总而言之,中国管理思想是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管理思想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管理思想重视人的因素,注重员工的成长和发展,并倡导和谐发展和务实创新。
关于中国管理思想的总结中国管理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特点,追溯至古代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以及现代的社会主义思想,都对中国管理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管理思想的总结,探讨其核心观念和特色。
首先,中国管理思想的核心观念是“以人为本”。
古代中国的儒家思想强调人的仁爱之心、礼治之道,提出君子之道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管理者要注重道德修养、以身作则,与员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此外,中国古代的道家思想强调无为而治,强调顺应天道,倡导管理者要以柔软的方式管理人,尽可能减少干预和控制。
这些思想理念都贯穿于中国管理思想的发展中,使得中国的管理风格更加注重人的价值和发展,关注人的情感需求和人格尊严。
其次,中国管理思想注重家庭和社群的概念。
中国历史上,家庭和社群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影响着人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这种“家庭观和社群观”的影响在中国管理思想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管理者更注重员工之间的亲情关系和人情味,强调团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
他们更倾向于与员工建立亲密的关系,在处理工作问题时更倾向于以家庭和社群为背景,注重员工的感受和人际关系的管理。
这种特点在现代中国的企业管理中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第三,中国管理思想还强调以德治企。
传统中国的儒家思想中,强调从道德的高度规范自己的行为,即“行有道而不变,随时适应并积极回应变化,并通过激浊扬清的方式提升管理者的道德品质和修养。
现代社会主义思想也强调道德的重要性,倡导管理者以自身的道德高度来影响和带动员工。
在中国企业中,诚信、信任、责任等价值观念被视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最后,中国管理思想注重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天人合一、宇宙观念,注重整体观念。
管理思想中也强调要从整体的角度看问题,注重综合分析和整合资源,以达到优化结果的目的。
此外,长远发展观念也是中国管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特色。
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特点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中央集权,重视君权。
古代中国国家治理的核心是皇帝,皇帝是国家政权的最高统治者。
古代的中国国家制度强调中央集权,皇帝掌握着极大的政治权力。
例如,唐朝的官僚制度和宋朝的科举制度都是由皇帝直接颁布的,并且由皇帝控制权力下放的程度。
这样的中央集权体制确保了国家的统一性和稳定性。
二、官僚体制,重视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古代中国的官僚体制是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官员由皇帝任命,根据其能力和廉洁程度来评定官员的品质。
古代中国注重选拔有才干、有德行的人才进入政府机构,同时,还实行严格的选拔和考核制度,以保证官员能够尽职尽责,依法办事,并且防止权力滥用以及腐败行为的发生。
三、礼制思想,重视道德和社会秩序。
中国古代的政治体系中,始终倡导以礼制思想为核心的道德观念。
古代中国政府以孝为本,强调尊敬和服从的传统价值观念,同时也推崇忠诚、正直、廉洁等道德品质。
礼制思想在古代中国社会中起到了自上而下的行为规范和社会秩序的约束作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四、依法治国,注重法律和司法制度。
中国古代的国家治理也注重依法治国。
古代中国历代政府都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法律,以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人民的权益。
同时,在古代的中国,也有一套完备的司法制度,用以调解争端和处理各类犯罪。
司法活动相对独立于行政权力,这就为人民提供了一种法律保护的手段。
五、封建特色,实行分封制度。
古代中国采用了分封制度,将国家划分为多个封建诸侯国,并由皇帝授予封号衔职,以管理和统治辖区内的事务。
封建制度在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一种政治控制手段,也是统一国家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礼制思想、依法治国和封建特色。
这些特点在古代中国政治体系中相互交织,共同为古代中国的国家治理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和有序的框架。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案例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源远流长,积淀了丰富的管理智慧和经验,对今天的管理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本文将以几个具体的案例来探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特点和价值。
首先,我们可以从《孙子兵法》中找到丰富的管理思想。
《孙子兵法》强调“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一思想对于现代管理同样适用。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同时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对于制定有效的竞争策略至关重要。
此外,《孙子兵法》还提出了“兵不厌诈”的观点,这也启示我们在管理实践中需要善于变通和灵活应对,不拘泥于一成不变的规则和方式。
其次,我们可以从《论语》中寻找到古代管理思想的宝藏。
孔子提出了“治国有如烹小鲜”的观点,这一思想强调了管理者需要细致入微地处理事务,善于调配资源,以求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同时,孔子还强调了“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观点,这启示我们在管理团队时需要注重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和积极性,而不是简单地依赖权威和约束。
再者,我们可以从《道德经》中汲取古代管理思想的智慧。
道家强调了“无为而治”的观点,提倡“以柔克刚”,这启示我们在管理实践中需要善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而不是简单地依赖强制性的管理手段。
同时,《道德经》还强调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也提醒我们在管理团队时需要善于了解员工的特点和需求,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工作潜力。
最后,我们可以从《资治通鉴》中发现古代管理思想的珍宝。
在历史故事和典籍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关于管理智慧的案例和故事。
例如,汉武帝时期的“蜀宫案”、“酷吏”等故事,都反映了古代管理者在处理权力、纪律、激励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案例丰富多彩,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智慧和经验,对于今天的管理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我们应该善于汲取古代管理思想的精髓,结合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特点首先,在政治制度方面,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特点是封建专制制度。
一方面,建立了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由于思想上的封建礼教以及社会等级制度的存在,君主在政治上享有绝对的权力,即“天命”;另一方面,封建制度中还存在着世袭的贵族特权,例如士大夫阶层享有政治和经济上的特权,而庶民则受到限制和压迫。
其次,在政权运行方面,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特点是重视礼制和统治合法性。
君主掌握着权力,但在行使权力时必须遵守一套严格的礼仪制度,以维护统治合法性。
礼制是规范统治者行为的准则,也是体现统治者威望和君臣关系的重要手段。
再次,在行政管理方面,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特点是以官僚制为主。
在古代,政权需要运转,君主需要依靠大量的官僚机构来管理国家事务。
官员选拔往往以文化程度、考试成绩和推荐关系为依据,重视人才选拔的同时也加强了君主的控制。
官僚体制的存在保证了政权的正常运行,但也限制了社会和思想的发展。
此外,在法律制度方面,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特点是以德治为主,即道德道德为先。
中国古代法律法规较少,而更多地依靠道德规范和行政指导来维持社会秩序和道德标准。
德治强调君臣父子、夫妻兄弟等关系的和谐,社会稳定和道德修养是治理社会的重要手段。
最后,在社会控制方面,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特点是重视思想控制和道德教化。
统治者注重思想道德的教育和灌输,通过宣传教育、礼仪乐舞等方式,塑造统治者的形象,增强民众对统治者的威望和愿意接受统治的意愿。
同时,社会中实行了各种约束制度,例如家族制度、乡党制度等,以确保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特点主要体现于政治体制、政权运行、行政管理、法律制度以及社会控制等方面。
封建专制制度、重视礼制和统治合法性、以官僚制为主、以德治为主、注重思想控制和道德教化,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独特之处。
中国古代管理管理制度1. 引言中国古代是世界上最古老、最辉煌的文明之一。
在中国古代社会,管理管理制度在维护社会秩序、治理国家、实现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中国古代管理管理制度的演变、特点以及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2. 管理制度的起源管理管理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中,君主与臣民之间建立了特殊的关系,君主通过制定管理制度来管理国家和臣民。
这些管理制度通常包括职位制度、官员考核制度、税收制度等。
这些制度不仅帮助君主管理国家,还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3. 管理制度的演变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管理管理制度也发生了演变。
在古代中国的封建社会中,最重要的管理管理制度是皇帝的刑法和封建官制。
这些制度通过法律和官员来实施管理,以保证社会的秩序和安全。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革,管理管理制度也在不断改进。
在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的引入使得社会地位的提升与个人才能的选拔更加公平。
此外,唐宋时期还出现了许多管理制度创新,如户籍制度、考试制度等,这些制度为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4. 管理制度的特点中国古代管理管理制度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首先,它强调家族道德和稳定性。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家族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单位,管理制度强调了家族内部的和谐和稳定,以保证社会的秩序。
其次,中国古代的管理制度注重儒家思想的传承和推行。
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管理制度往往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强调道德和仁爱的价值观。
此外,中国古代管理管理制度还注重官员的选拔和考核,以确保国家的良好治理。
5. 管理制度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中国古代管理管理制度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管理制度帮助维持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通过管理制度,政府能够对社会各个领域进行有效的管理,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确保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其次,管理制度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管理制度,政府能够对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进行管理和规划,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特点(一)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特点中央集权•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以中央集权为主要特点。
•中央政府拥有最高权力,享有统治权和行政权。
•中央政府通过朝廷建立官僚体系,管理全国各地。
皇权至上•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中,皇权至上。
•皇帝是国家最高统治者,被视为天命的象征。
•皇帝拥有绝对权力,控制政府和军队,并制定法律、管理经济。
文治主导•文治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主要手段。
•通过文化和教育来塑造人民的思想认同,加强统治者对民众的控制。
•文治重视儒家思想的普及和实践,强调忠诚、孝道和礼仪。
•官僚体系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核心组织形式。
•官员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职分级,按照职位等级来组成官僚体系。
•官僚体系负责具体的行政事务,实施国家政策和决策。
封建制度•中国古代国家治理采用封建制度。
•地方政府以封建制度为基础,负责管理土地和人口。
•封建制度通过封建等级来界定人民的身份和地位。
依法治国•中国古代国家治理强调依法治国。
•法律作为约束统治者和人民行为的重要手段。
•通过制定和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社会控制•中国古代国家治理通过严格的社会控制来维持秩序。
•重视思想教育和道德规范,以减少社会矛盾和不安。
•通过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来约束人民的行为。
•中国古代国家治理对异邦採取打击政策。
•将确保统一和领土完整作为首要任务。
•对边境地区的战争和征服起到重要作用。
以上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对中国的历史和现实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济发展•中国古代国家治理注重经济发展。
•通过加强农业生产和贸易发展,提高国家的财富和国力。
•鼓励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社会等级体系•中国古代国家治理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体系。
•社会等级按照官僚体系、财富和血统来划分。
•上层贵族享有特权和权力,下层农民和低层市民处于社会较低地位。
周期性政治改革•中国古代国家治理采取周期性的政治改革。
•正常情况下,每个朝代一般持续几十年。
关于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今天在阅读管理学课本,刚刚翻到“中国早期管理思想”一节,我也对中国古代史十分感兴趣,就坐在电脑前深入的了解了一下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无为而治——老子的管理思想
以民为本——群体本位的管理着眼点
追求稳定——孔子的管理目标
这是老师所介绍的经典的古代思想,更深入的讲,老师总结到:老子在人性假设问题上,同孔子一样不依主观判断去抽象地认识人性。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见素抱朴”的,外表单纯而内在朴实,人的不良习气是后天形成的。
老子的人性观也决定他反对以法制路线来管理,倾向于软性管理、德治路线。
老子说:“重积德,则无不克”,重视德治,没有什么事办不到。
我在详细阅读了网络资料后,总结出了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特点:顺道、重人、人和、守信、求实、节俭……与其说这是管理思想,不如说这是中国的一种人格品质的教育标准,是在中国人血液里灌注进去的东西。
之后有看到一个问题:“中国的管理思想博大精深,可是为什么系统的管理理论先出现在西方?”有人分析说:中国的理论造诣确实非凡,但不善于提炼成理论的东西。
而且不可否认,中国的理论基础是诸子百家,后人只是在上面略加修改。
也就是说,春秋时期中国的理论已经基本达到封建社会的巅峰,虽然那时中国还没有进入封建社会。
这样造成了后人的懒惰,既然孔子无人能及,我们不如
干点别的,没准还能扬名千古呢。
这样,中国就落后了。
再者,西方管理理论出现时,正值中国社会走下坡路的时候。
当时中国封建专制,人们根本没有说话著书的权利,怎能总结出管理理论呢?
也许,中国的管理路程,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也需要社会的一种精神支持。
法学类102
马作鹏。
浅析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发展及其特点作者:曾凡金,等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中下旬刊》 2015年第1期曾凡金1,2 殷洁2 梁乔2 李锦宏3(1.贵州大学管理学院MBA 教育中心;2.安顺学院国有资产管理处;3.贵州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摘要管理伴随人类活动始终,其兼具社会和自然双重属性。
本文通过查阅和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简述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萌芽、产生和发展历程,分析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特点。
通过探讨,希望能给读者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管理思想历程特点启示1 概述美国管理学大师戴维·B·赫尔茨认为:管理是由心智所驱使的惟一无处不在的人类活动[1]。
管理是一个合成词,其中:管,是一个多义词,可释义为圆而细长中空的东西,组成的词有管道、管线等;也可释义为负责、经理,如管家、管企业等。
理,也是一个多义词,可理解为物质本身的规律,如生理等;也可理解为是非得失的标准,如道理等。
所以,就本质而言,管理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管理伴随人类活动始终,管理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形影不离,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可是,从中国现行管理学的内容来看,却显现了太多的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影子。
可以想象,如果仅用西方的管理学思想和技能在我国进行指导管理实践活动,必将会导致“舶来之物”的水土不服或是“药效”不佳,甚至会出现“东施效颦”等适得其反的情况[2,4]。
为此,研究和讨论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并总结归纳出其显著的特点,不论是对中国的管理理论研究,还是对管理实践活动都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2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发展进程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伴随中国思想史一起发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总体来看,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可以粗略的分为三个阶段,即: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萌芽于夏商周、形成于春秋战国、发展于隋唐时代[3]。
2.1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萌芽期夏王朝是中国第一个封建主义国家,自从其建立起就标志着在中国这古老国度上,炎黄子孙原有的民主议事制踏步挺进褒贬各异的独裁集权制。
中国古代管理故事
摘要:
一、引言
1.管理的重要性
2.中国古代管理的特点
二、中国古代管理的实践
1.孟子与梁惠王的故事
2.诸葛亮与刘备的故事
3.北宋王安石变法的故事
三、中国古代管理的思想
1.儒家管理思想
2.道家管理思想
3.法家管理思想
四、中国古代管理的启示
1.人民为本
2.善于用人
3.变革与稳定
五、总结
1.中国古代管理的价值
2.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正文:
一、管理的重要性
1.管理在任何时代都至关重要。
2.中国古代管理者在治理国家、管理社会方面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故事和经验。
二、中国古代管理的特点
1.儒家管理思想:以人为本,关注人民的福祉。
2.道家管理思想:无为而治,关注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3.法家管理思想:强调法治和秩序,实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三、中国古代管理的实践
1.孟子与梁惠王的故事:仁政、以民为本。
2.诸葛亮与刘备的故事:信任、团队协作。
3.王安石变法的故事:改革精神、敢于创新。
四、中国古代管理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1.人民为本:关注人民的福祉,实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2.善于用人:发现和任用人才,提高团队凝聚力。
3.变革与稳定:敢于改革,保持稳定,为国家和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
五、总结
1.中国古代管理故事揭示了古代管理者的智慧和才能。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概述纵观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发展,孔孟的管理思想是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变化的核心内容。
所以谈及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概述,孔孟的管理思想就是必须要说到的。
孔孟的理想是实现仁政,孔孟所关心的是治国平天下,所以,管理思想当然是孔孟之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孔孟管理思想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呢?研究孔孟思想可以发现,孔孟讲管理从不脱离道德建设,而把道德建设作为实现管理目标的途径,“修己以安百姓”,“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这两点就说明了这一点。
孔孟主张治国以礼,为政以德,就是强调通过道德建设来治理国家,把管理活动纳入道德规范。
因为道德建设是孔孟管理思想的着眼点,所以,孔孟管理思想的基本特点是十分强调道德建设在管理中的作用。
可以把孔孟的管理思想称为管理道德思想。
孔孟管理道德思想的主要内容,是针对管理者提出了从事管理活动的几项重要原则,它们是:一、“爱人”;二、富民;三、教民;四、“克己复礼”;五、“和”;六、义利观。
“爱人”,是充满古典人道主义精神的概念,是从事管理活动所应持有的态度。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的内涵就是“爱人”,可见“爱人”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怎样算是“爱人”呢?孔子的解释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种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爱人”态度,要求管理者充分尊重和关心人,洋溢着道德的光辉。
以“爱人”的态度从事管理,势必致力于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和道德文明程度,将之落在实处就是富民和教民。
过去,有人读了“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两句话,便以为孔子是空谈道德而忽视人民物质生活的,这完全是误解。
孔子的这种措辞方法只不过是强调缩小贫富差距和保证社会安定的重要性,绝不是主张贫穷。
在孔子看来,能让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就是超过尧舜的大圣人,就充分体现他对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深切关心,对富民政策的高度重视富民以外,孔孟又强调教民。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特点
一、顺“道”
《管子》认为自然界和社会都有自身的运动规律,社会活动,如农业生产,人事,财用,货币,治理农村和城市,都有“轨”可循
二、重人
一是重人心向背,二是重人才归离。
三、人和
四、守信
“君子信而后劳其民”(《论语·尧曰》)。
五、利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纸、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及其推广,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和世界文明的发展,并使“利器说”成为中国管理思想的重要内容。
六、求实
儒家提出“守正”原则,是说看问题不要偏激,办事不要过头,也不要不及,“过犹不及”,过了头超越客观形势,犯冒进错误;不及于形势又错过时机,流于保守。
这两种偏向都会坏事,应该防止。
《管子》提出“量力”原则和“时空”原则。
凡事量力而行,“动必量力,举必量技”,“不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
七、对策
《史记》中说:“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孙子》认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每战必殆”。
《管子》主张“以备待时”,“事无备则废”
三国时代孙权、刘备对曹操的赤壁之战,诸葛
亮的空城计,孙膑的“减灶骄敌”
八、节俭
九、法治
“舜有尽,寿有尽,天下过无己者。
以有尽逐无已,所止者寡矣”。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一)儒家的管理思想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代表作:《论语》、《孟子》、《荀子》
主要的管理思想
1、仁政
2、德治
3、礼制
儒家管理思想对日本企业经营方式的影响:涩泽荣一,《论语与算盘》“本田”的经营思想:“以人为中心” 和“三现主义”
儒家管理思想对新加坡企业经营方式的影响:注重“培养家庭核心价值观”
儒家管理思想对韩国的影响:李朝时代,就把儒教定为国教
儒家管理思想对中国企业经营方式的影响:“两参一改三结合”的鞍钢宪法管理模式,北京同仁堂药店的“兢兢小心,汲汲济世”
(二)道家的管理思想
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代表作:《道德经》、《庄子》
无为而治论
从整体内容来看,道家学说以道为中心和纲领,从道出发,然后
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因人、因势、因需要,向四面
八方扩展开来。
这样就可以把中国古代另外的8个学派通过矛盾
的对立统一规律融合起来,合而为一。
在道家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由阴阳二个方面所组成,即凡
是正面的、表现积极性的事物都属于阳,如生命、公平、善良、
正义、光明、和平、热情,等等;凡是处于消极的事物都是属于
阴,如:死亡、罪恶、不公、黑暗、战争等等。
阴阳这对矛盾由于作用不同的情况就有了各种不同的形式。
如:
相生、相克、转化、共存、互惠、相比和统一。
1、自然无为——管理之道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不争”和“守柔”的智慧
老子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
“上有为,下无为”
2、自胜者强——自我修炼之道
讲到管理者的七种品质,老子说:“居善地,从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3、至德之世——理想境界
“小国寡民”。
特点是:自然、素朴、平等、自由、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