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药方集
- 格式:docx
- 大小:17.77 KB
- 文档页数:3
『妙方集』治风湿性关节炎妙方(方11首)
治风湿性关节炎妙方
1附子汤
【来源】汉·张仲景《伤寒论》
【歌诀】附子汤里用人参,茯苓白术芍药增,
三令杂至各有因,寒湿内侵乘阳虚。
【组成】附子9克,茯苓9克,人参6克,白术12克,芍药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方中附子先煎30分钟。
【功效】温阳散寒,化湿利痹。
【方解】方用附子温阳散寒,化痰止痛;配以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化湿利痹;芍药缓急止痛。药仅5味,合用则标本并治,补泻兼施,力专而效宏。
【主治】寒湿内侵、身体骨节疼痛、恶寒肢冷、苔白滑、脉沉微无力。可用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舌血管神经性水肿、羊水过多等病症。
2桂枝附子汤
【来源】汉·张仲景《金匮要略》
【歌诀】桂枝附子是经方,生姜大枣甘草相,
桂枝汤中附易药,温经散寒此方宗。
【组成】桂枝12克,附子6~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3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祛风除湿,温经散寒。
【方解】方用桂枝、附子祛除寒湿,温经通络,且桂枝还能祛在表之风寒;佐以生姜大枣调和营卫,炙甘草温中和药。药简力宏,效果甚佳。
【主治】风寒湿外袭肌表、身体烦疼、不得转侧或自汗出以及
虚寒性胸腹痛、喘咳、泄泻、苔薄白、脉虚浮而数。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感冒、自汗、哮喘、肠炎、鼻衄、胸痹、心源性水肿、尿路结石、荨麻疹以及虚寒性疾病等病症。
3蠲痹汤
【来源】清·程国彭《医学心悟》
【歌诀】蠲痹汤里用二活,桂心秦艽海风藤,
当归川芎甘草配,桑枝乳香与木香。
【组成】羌活6克,独活6克,桂心15克,秦艽9克,当归9克,川芎6克,甘草3克,桑枝9克,海风藤9克,乳香6克,木香6克。
中医各科秘方之风湿疼痛麻木关节炎秘方
19。风湿痹痛药酒方段仲隆
(组成及用法) 茴香根9g 香樟树根9g 五香血藤9g 制香附9g 红牛膝9g 红荨麻6g 搜山虎3g 铁筷子6g 青木香9g 石菖蒲9g 见血飞9g 朱砂莲3g 川芎6g 小血藤6g 土白芷9g 草乌1.5g 白龙须3g 岩川芎6g 制川乌6g 伸筋草9g 各药细切,加好酒750g浸泡3个月即可饮用,每日3次,每次15g。
(主治)风湿疼痛。
(解析] 五香血藤、红荨麻、搜山虎、铁筷子、见血飞、土白芷、白龙须、岩川芎等均为贵州民间常用草药,性多辛温,均有舒筋活血、祛风除湿、散寒止痛、利水消肿之效。余药亦均类同药理。白龙须即八角枫须根,有大毒,尤以须根为剧。有方用白龙须30g研粉,加蜂蜜适量,做蜜丸30粒,每次服1粒,每日2次,温开水送下,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效果较好。本方用量甚少,当属安全。荨麻诸本草俱言有毒,今有煮食为菜者甚众,故知其无毒,尤善治风湿骨痛之证。
20.风湿骨痛药酒方张致安
(组成及用法] 钻地风18g 千年健18g 汉防己30g 当归18g 秦艽18g 桑寄生18g 白颈蚯蚓5条白烧酒1000g 上药细切,泡酒月余,每服15g,日2次。
(主治] 风湿疼痛或游走不宁,或固着不移,或关节疼痛。
(解析) 本方祛风湿,壮筋骨,止痛消肿,可用于一般肢节酸痛、筋骨痿软、风湿痹痛诸症。钻地风为草药,性凉味淡,治筋骨,行脚气,祛风活血止痛。张氏谓服本方药酒,当忌一般水分过重食物,如稀饭、水豆腐之类均宜少吃。
21。苍耳膏杨济中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单验方集锦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系统性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中医认为类风湿关节炎是由于风寒湿邪侵袭关节,导致气血不畅,痹阻关
节所致。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着悠久的历史,临床上应用广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单方验方集锦,供大家参考。
一、羚羊角消痹丸
【组方】羚羊角30克,艾叶15克,细辛6克,广木香6克,莪术6克,枳壳6克,制川椒3克。
【功效】祛风通络,消痹止痛。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用法】上述药品研末,每次5~6克,开水送服。
二、独活寄生丸
【组方】独活20克,川芎12克,寄生14克,红花6克,黄芩10克,防风10克,
百部8克。
三、桂附地黄丸
【组方】桂枝9克,白术15克,地黄12克,茯苓15克,川芎9克,秦艽9克,炮
附子6克,甘草6克,五味子6克。
【功效】温肾散寒,活血止痛。
四、当归四逆汤
【组方】当归10克,生姜10克,茴香10克,细辛10克,炮乌梅10克。
五、四逆散
【组方】制附片3g,炙甘草3g,芍药 12g,
【功效】散冷气、祛湿气,活血,舒筋络。治疗寒湿环绕型凝滞疼痛、关节肿胀、运
动受限
六、温痹汤
【组方】川乌12克(敲破)、细辛6克、辣椒6克、精盐6克、生姜9克、羌活9克、川芎12克
【功效】祛风湿、散寒痹,破坚散结
以上就是一些中药单方验方集锦,这些方剂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是在使用这些中药治疗时,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来用药。患者在服药期间应注意配合医生进行适当的运动和康复训练,积极配合治疗,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107个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痛的中药验方,收藏,备
用,转发~
处方1【组成】防己防风各10g 黄芪15g 白术10g 秦艽10g 羌独活各10g 桂枝当归各10g 茯苓10g 生姜2片大枣5枚【用法】水煎温服。
【功效】祛寒除湿,和营通络。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症见发热,恶风,恶寒,晨僵明显,周身关节疼痛剧烈,遇冷则甚,得热则安。
【方源】《实用中医风湿病学》
处方2
【组成】防己10g 蚕砂20g 苡仁30g 连翘15g 苍术 15g 赤小豆30g 滑石30g 焦山栀15g 黄柏10g 淮牛膝30g
【用法】水煎温服。
【功效】清热除湿,宣痹通络。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症见恶风发热,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手不能握,足不能覆,骨骱灼热、疼痛、肿胀、晨僵。
【方源】《实用中医风湿病学》
处方3
【组成】当归秦艽桃仁红花各10g 地龙10g 五灵脂没药各10g 羌活15g 川芎10g 牛膝30g 甘草5g 制半夏10g 枳壳10g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功效】活血化瘀,祛痰通络。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缓解期。关节肿痛变形,屈伸受限,痛处不移,皮肤失去弹性,按之稍硬。
【方源】《实用中医风湿病学》
处方4
【组成】党参15g 独活10g 桑寄生30g 秦艽10g 防风 10g 细辛5g 当归10g 芍药川芎地黄各10g 杜仲牛膝茯苓各15g 黄芪15g 白术10g 肉桂3g 甘草5g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功效】益肝肾,补气血。
【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缓解期,肝肾同病,气血两损。症见形体消瘦,关节变形,僵硬,活动受限。伴腰酸无力,眩晕心悸,气短。
类风湿关节炎汇总
类风关届中医的“痹症”范踌,其临床特征则与“历节病”、“白虎历节风”较为相似。汉代张仲景在《金匾要略》中,对“历节病”的主要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药已有较系统的论述。.其中所载桂枝芍药汤、乌头汤、越婢加术场等方因其疗效显著,至今仍被沿用。继后,在唐代《千金方》、明代《普济方》、清代《张氏医通》等著作中,对本病关节晚期变形的特点均有形象的描述,并收载了治疗历节病的各类药物处方及针灸、按摩等多种治疗方法。中医中药秘方网搜集整理
类风湿性关节炎(以下简称类风关),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全身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好发于青壮年,男女之比约1:3。本病发病率较高,据世界关节基金会报道,类风关的发病率在0.5%-2%之间。我国目前尚无精确的统计数字,但据对江淮中下游地区的调查显示,发病率为1.6%,估计我国罹患本病人数达160万人。关于类风关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因而缺乏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
现代有关资料首见于1957年,主要介绍针灸治疗类风关的经验。在50-60年代中以传统疗法治疗为主。进入70年代后,报道逐渐增多,尤其是肋年代,广大医者在继承发掘古人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又大胆创新,取得了某些突破性进展。在病名上,根据类风关的特殊关节症状,参照古代文献有关记载并结合临床体会,有医者提出类风关为“麻痹”一名,并为不少医家所接受。在治疗方面,除传统方药和针灸外,用专方、单方治疗本病的报道令人瞩目。如雷公藤,迄今为止是公认治疗本病的较为理想的有效新药。初步统计,本药临床报道已逾千例,有效率在867%-98.4%之间。多年随访资料证明其远期疗效也是乐观的。雷公藤对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已得到普遍承认,目前除了对其化学成分、药理、毒副作用作进一步研究外,还致力于雷公藤的剂型、剂量的改革,力求发挥其更有效的治疗作用。
名中医治风湿性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二十三个秘方
行痹主方
【来源】顾靖远,《新编经验方》
【组成】秦艽、续断、当归、没药、威灵仙各6克,松节、晚蚕砂、虎骨(炙酥)各12
克,羌活、防风各3克,桑枝150克(煎汤代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用】祛风祛湿、通经活血、止痛。
【方解】风寒湿邪合而为痹,风气胜者为行痹,故方以祛风为主。羌活、防风、秦艽、
续断皆祛风除湿之品;当归、川断、乳香、蚕砂活血定痛;虎骨祛风湿、健筋骨、止痹痛;威灵仙、松节、桑枝通络止痛,祛风除湿。诸药合用,能使风湿除而痹痛止,经络通而肿胀消,是治疗行痹的效方。其中虎骨一味价钱昂贵,且不易得,可用豹骨、熊骨或狗骨代之。
【主治】行痹(风气胜者为行痹),证见骨节游走性疼痛,日轻夜重,或红或肿,按之
极热,甚而恶寒喜热。
【加减】头目痛者,加甘菊、川芎;肩背痛者,加桔梗,倍羌活;手臂痛者,加片姜
黄;腰、膝、脚痛者,加牛膝、杜仲、川萆薢;筋脉挛急者,加羚羊角、羊胫骨;红肿疼痛者,加生地、黄芩。
痛痹(痛在一处,固定不移,属寒气偏重),加桂枝、倍当归,宜酒煎。外用蚕砂炒热,
绢包熨之。或用牛皮胶同姜汁烊化贴之。
着痹(又名著痹)(肢体重着、不能移动、疼痛麻木,此湿气偏甚)加苍术、茯苓、泽泻、
天麻,甚者加白鲜皮。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颇著。
32.2三消饮子
【来源】任应秋,《任应秋论医集》
【组成】生川乌(先煎至不麻口为度)12克,北细辛6克,苍术、独活、牛膝各9克,全
当归12克,穿山龙、千年健、追地风各30克,威灵仙18克,乳香、没药各3克(均去油)。【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趁热服,服时可滴酒数滴。
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妙方(方11首)
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妙方
1白术附子汤
【来源】汉·张仲景《金匮要略》
【歌诀】白术附子汤生姜,大枣再配炙甘草,
散寒化湿通络痛,风湿痹证此方施。
【组成】附子9克,白术12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12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散寒化湿,祛风通络。
【方解】方用附子、生姜辛温散寒,且能化湿;配以白术化湿祛风,以助附子化湿之力;炙甘草温中并调和诸药;大枣扶脾。合而用之,共奏散寒化湿,祛风通络之功。
【主治】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大便硬、小便自利。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各种风湿痹痛等病症。
2桂枝芍药知母汤
【来源】汉·张仲景《金匮要略》
【歌诀】桂枝芍药知母汤,麻黄生姜白术襄,
防风附子配甘草,通阳行痹逐风湿。
【组成】桂枝9克,芍药9克,知母9克,麻黄9克,生姜3克,白术9克,甘草6克,防风9克,附子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方中附子先煎30分钟。
【功效】通阳行痹,祛风逐湿。
【方解】方用桂枝、麻黄、防风祛风通阳;附子温经化湿止痛;合以知母、芍药养阴清热;白术化湿祛风;生姜散寒;甘草调和诸药。诸药相伍,共奏通阳行痹,祛风逐湿之功,实为治顽痹之良方。
【主治】肢节疼痛、肿胀、头晕短气、温温欲吐、舌偏红苔白、脉濡数。可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痛、坐骨神经痛、腰腿痛、麻疹并发肺炎、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深部组织炎等病症。
【加减】若风湿偏盛者,加秦艽、独活;寒湿偏盛者,加苡仁、车前子、泽泻;热化火伤津者,加生地、麦冬、玄参;湿热下注者,加防己、萆薢、海桐皮;胸胁满闷者,加柴胡、黄芩;口渴欲饮者,加石斛、天花粉。
桂枝汤类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理论探讨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为关节炎和全身炎症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中医传统理论中,类风湿关节炎被归为“风湿痹证”范畴。而桂枝汤是治疗风湿痹证的经典方剂之一。本文将对桂枝汤类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理论进行探讨,以期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1. 风湿痹证的病因病机
《内经》中指出:“痹者,衰也,衰则络泄不布,郁邪于中,形堕气轻,不可以动,故重。邪气不得从血络节。是以傍邪之气令人重。”类风湿关节炎可视为寒湿、风寒、湿热等邪气侵袭而致。这些邪气在体内聚集形成痹症,导致气滞血瘀,瘀阻不通,从而导致关节炎。
2. 桂枝汤类方的基本方剂构成
桂枝汤类方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组成。其中桂枝具有温经散寒、理气和胃的作用;芍药具有活血祛瘀、舒筋活络的作用;甘草具有益气和中、调和药性的作用;生姜具有温中止呕、散寒解表等作用。这些药物共同作用,有助于舒经强志、活血祛瘀、调和气机的作用,从而治疗风湿痹症。
桂枝汤类方对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温经散寒、祛除寒湿
桂枝具有温经散寒的功效,对于风湿痹症中的寒湿之邪有明显的排除作用。当外邪侵袭人体表里之间,使得人体气血失调而出现关节疼痛的症状时,可通过温经散寒的药物来驱逐体内的寒湿之邪,从而缓解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
(2)舒经强志、活血通络
桂枝汤类方中的芍药具有活血祛瘀、舒筋活络的作用。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受阻,导致疼痛、肿胀等症状。而芍药能够活血祛瘀,舒筋活络,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肿胀的症状。
【徐书: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辨证治疗】
余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机虽属风、寒、湿三气杂至而成,但不同于一般的风湿痹证。
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乌头汤、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关节肿痛,旨在告诉我们此病的病情比较复杂,并提出两大治法——温经散寒法与寒热同用法。
余30年前曾跟随朱良春老师学习,朱老提出,类风湿性关节炎不仅仅是风、寒、湿的问题,其发病机制乃风、寒、湿入髓入络,形成免疫复合物。单纯的祛风散寒之剂,如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桂加白术汤、甘草附子汤等,对此病无济于事。
由于此病风、寒、湿邪深入髓腔,根深蒂固,故朱老提出补肾壮督治其本,参出养血祛风、散寒祛湿、化痰通络、虫蚁搜剔等法,特别是重用虫类药物能破瘀散结,非一般草木之品可以比之。朱老还提出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三关”:第一关是疼痛关,第二关是肿胀关,第三关是关节变形关。并提出一系列治法,施治于临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余师其意,在临床当中常从阴阳来辨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寒热入手,常用两个方:第一个是乌附麻桂姜辛汤,另一个是木防己汤,并结合丸药——海马丸,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辨证分型】
1、寒痹
临床表现:关节疼痛,僵直,遇寒则甚,舌淡苔白,脉沉细。
选方:乌附麻辛桂姜汤。
用药:川乌10g,制附片10g,麻黄5g,桂枝10g,干姜5g,细辛5g。
乌附麻辛桂姜汤是成都中医药大学已故名中医戴云波老师在数年临床实践中创制的一个著名方剂,主要用于寒湿入络入髓的痹证。余之理解,此方乃麻、附、细加乌头所得,提示我们治疗此疾应温、托、
开三法并用。邪气入内,内陷于髓腔,首先要开腠理,其次要温托,再次就是辛散,方可祛邪解除痹阻。寒痹的本质在于内外合邪,共同致病,外邪主要是寒邪,内邪最为多见的是痰和瘀。正虚是本,形成虚虚实实之候。附子禀雄壮之体,有斩官夺将之气,能通行十二经,驱逐在里之寒湿,加川乌、草乌大辛大热,就如古人所言“可见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离照当空,阴霾四散”之理。
类风湿的辩证、治疗及调理
类风湿的辩证、治疗及调理
中医学所称顽痹(或枉痹),相当于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破坏性关节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本病以双手、腕、膝、踝和足关节等的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可伴有发热、贫血、皮下结节及淋巴结肿大等关节外表现,血清中可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其病理为滑膜火,可侵及下层软骨和骨,造成关节破坏。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发病高峰在30岁-50岁,女性多发,男女比例为1:3。
>>满足下列四项你已患上类风湿
本病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血清学及影像学检查。
晨僵,单次持续至1小时,连续6周及以上。
三个(含三个)以上个数关节区的关节炎,关节肿痛侧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肘、膝、踝和跖趾关节共14个关节区中至少3个关节区,持续6周及以上。
手部关节关节炎,碗、掌指关节和近端指间关节至少1处肿胀,持续6周及以上。
对称性关节炎,身体双侧相同关节区同时受累(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跖趾关节不要求完全对称),持续6周及以上。
类风湿结节,关节伸侧、关节周围或骨突出部位的皮下结节。
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大于20)。
影像学改变,手及腕部前后位摄片有骨质侵蚀或骨质疏松。
>>类风湿性关节炎预防调理
1.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抗病能力。如做保健体操、练气功、打太极拳、做广播体操、散步等,因人制宜。
2.避免风寒湿邪侵袭,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注意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等,忌汗出当风、空调过低、睡竹席、睡地板等。
3.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乐观,注意劳逸结合,对本病有积极的治
『经方集』类风湿性关节炎经方案例
谢某,男,39岁,郑州人。有多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服用中西药,可未能有效控制症状,近因疼痛加重前来诊治。刻诊:手指不温,呈多发性对称性关节变形,疼痛,因受凉加重,肢体沉重,口干不欲饮水,舌质红,苔薄黄略腻,脉沉滑。辨为寒痰夹热证,治当温阳化痰,兼清郁热,给予桂枝芍药知母汤与二陈汤合方,桂枝12g,生白芍10g,麻黄6g,生姜18g,白术15g,知母12g,防风12g,附子10g,姜半夏15g,陈皮15g,茯苓12g,乌梅2g,生甘草6g。6剂,水煎服,每天1剂,每日3服。二诊:关节疼痛略有减轻,变附子为生川乌6g,以前方6剂。三诊:疼痛较前减轻,以前方6剂。四诊:口干消除,以前方6剂。五诊:诸证较前均有明显好转,以前方治疗80余剂,疼痛得到明显控制。之后,为了巩固疗效,以前方变汤剂为散剂,每次6g,每日服3次,治疗5个月,关节变形较前也有改善。随访1年,病情稳定,未有明显不适。
用方提示:根据疼痛因受凉加重辨为寒,再根据舌质红、苔薄黄腻辨为湿热,因口干不欲饮水辨为寒夹热,又因脉沉滑辨为寒痰,以此辨为寒痰夹热证。方以桂枝芍药知母汤温阳散寒,兼清郁热,以二陈汤醒脾燥湿,理气化痰。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中药熏蒸配方集汇
治疗痛风性关节炎配方
中药熏蒸组分为:
(1)以湿热为主者,处方:苍术30g,薏苡仁30g,红花20g,川乌15g,威灵仙15g,艾叶20g,木瓜20g,牛膝20g,茯苓20g.
(2)以痰浊为主者,处方:苍术20g,生半夏20g,制南星20g,艾叶20g,红花)15g,王不留行40g,大黄30g,海桐皮30g,葱须3根.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熏蒸方:肉桂40g,威灵仙40 g,川芎40 g,丁公麟30g,马钱子30 g,羌活、独活各30 g,药酒:追风止痛酒(本院自制),白花蛇1条,制川乌、制草乌各10g川芎10g,防风10 g,麻黄10 g,细辛10 g,制乳、没各10g鲜姜10片,60'白酒50 ml浸2周滤出备用。五虎除痹汤:全虫3 g,地龙15 g,娱松2条,僵蚕10 g,玄驹(黑蚂蚁)10g,桂枝15g,附片l0g.麻黄6 g,熟地20g,酒白芍30 g,当归15g,甘草10g 组成。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熏蒸药袋的方剂为川乌、草乌、羌活、独活、防风、透骨草、牛膝、杜仲、乳香、没药、当归、川芍12味药等。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采用中药武当追风胜湿液熏蒸治疗,方剂为制川乌、制草乌、羌活、独活、伸筋草、秦艽、四叶参、丁香各30g,桂枝、木瓜、黄芪、石斛、姜半夏、丹参、姜黄各15g。
关节疼痛--阴虚化热证
临床表现:周身关节疼痛,受累关节红肿热痛,们之灼热,僵直不利,活动受限,或身热而赤,五心烦热、失眠,舌质红,苔黄,脉浮数或洪实有力。治则:育阴清热活络。组方:细生地15g,嫩桑枝30g,京知母12g,忍冬藤20g,伸筋草15g,地骨皮12g,川牛膝10g,土茯苓10g,生杜仲15g,盐黄柏15g,毛苍术15g,黑玄参10g,晚蚕砂10g,夜交藤15g。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单验方集锦
【摘要】
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单方疗法在临床中被广泛运用。本
文介绍了红花蒜头汤、温经活血饮、益气活血汤、活血通关方和加味
逍遥散等中药单方的配方和作用。这些中药方剂可以通过活血化瘀、
温经散寒、益气活血等方式来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从根本上
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中药单验方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面具有疗
效确切、副作用小、不易产生耐受性等优势,对患者康复具有潜力。
通过中药治疗,患者不仅能够缓解疼痛和不适,还能够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炎症风险,延缓病情发展。选择适合自己的中药单方疗法,对于
管理和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症状将有很好的帮助,值得患者和医生进一
步研究和实践。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中药治疗、红花蒜头汤、温经活血饮、益气活血汤、活血通关方、加味逍遥散、康复、单方验方、潜力。
1. 引言
1.1 介绍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药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症状包
括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功能障碍等。中医认为,类风湿关节炎
是由于风寒湿邪侵袭体表,阻碍气血运行所致。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
炎的主要目的是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温经祛湿,从而恢复关节功能,缓解疼痛。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疗效确切、病因辨证、调节整
体机能等优势,而且不会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具有重要作用。在选择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时,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综合斟酌,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以取
得最佳治疗效果。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已经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
成效,为患者的康复带来了希望和可能。
风湿性关节炎关(痹症)的治疗
处方(一)
1、物组成:五步蛇20(单位以克计,下同),川,草乌各10,青风藤,络石藤,当归,牛膝,千年健各18,羌活,独活各16,青木香,地风皮,甘草,干姜各12。
药物加减:肩周炎加丹参30,麻黄10,陈皮10;
劲椎增生加:根30~40 ;
腰椎椎加:香咐子,杜仲,元胡,川断各10;
坐骨神经痛加:威灵仙,鸡血各20,海风藤15,红花10,牛膝,独活加至25。
症见麻木不仁者加:木瓜15,苡仁10;湿重于风者加苍术,木通,路路通各15;
风重于湿者加:防风,白芷各15,秦艽10;
寒冷痛甚者加:咐子,细辛,桂枝,海风藤各10;
红肿发热者加:丹皮,丹参,秦艽,银柴胡各15,去五步蛇,川,草乌;
关节畸形者加:僵蚕15,蜈蚣15条;
类风湿加:乌梢蛇,全蝎,蜈蚣,赤芍,丹参各10。
制用方法:取高粱酒2500ml,侵泡以上药物24小时以上,置陶罐中,以文火煎至药液1000ml 时取出药液,药渣再煎,共煎3次,将3次药液(药渣弃取不要)合并再煎至药液约剩2000ml 时,密封保存。每日服3次,每次50~75ml,轻者2周,重者1月痊愈。
临床适宜治疗:风湿,类风湿,劲肩腰腿痛等一切由风寒湿诸邪引发的各种痹症。
2.2 迁延不愈,多为正虚 RA迁延不愈,使气血伤耗,因而呈现不同程度的气血亏虚的证候;由于正虚邪去复感者亦不少见。故此阶段需以扶正固本为主,兼以驱邪。扶正是为调理阴阳,使气血流通,增强抗病能力。方药可选用独活寄生汤加减。
2.3 知常达变,用药切记灵通对于辨证治疗,也应辨证地予以灵通之法,临床上除对证用药外,可针对性地配以某些专用药物。(1)功效:①鹿角胶、龟版胶属骨胶类药物,为有情之品,功能温强任督,壮骨充髓,对类风湿关节炎晚期有骨节肿大,骨质疏松,软骨缺损,运用龟鹿二胶起重要作用。②水蛭属有情之品,祛邪不伤正,多用于寒热交错,虚实相兼之血瘀所致的关节肿痛诸症。③双花、连翘两者既能清气分之热,又可解血中之毒,对类风湿关节炎,热胜型之顽固疾患,大量服用甚为有益。④白芥子性味辛温,散寒化湿,通经达络,消肿止痛,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痛的消肿必用之要药。⑤全蝎、蜈蚣、山甲、地龙、守宫有消肿止痛,引药达病所,能软化骨节之僵直,故久瘀肿痛,关节僵直,骨节畸形可选用。(2)部位据《路志正医林集腋》载,同一痹病,所患部位不一,用药应选善走经络者。如:①手臂疼痛者加姜黄、桑枝、秦艽、山甲、桂枝;②下肢疼痛者加松节、木瓜、牛膝,湿重加防己、木通、黄柏、晚蚕沙;③颈部背部疼痛加羌活、独活、葛根、蔓荆子、防风;④小关节疼痛加丝瓜络、忍冬藤、鸡血藤、天仙藤;⑤有痰阻者加白芥子、僵蚕、胆南星;⑥有瘀血者加桃仁、红花、乳香、没药、姜黄、赤芍、泽兰;⑦腰部疼痛加羌活、麻黄、狗脊、杜仲、桑寄生;⑧关节变形者加骨碎补、自然铜、生牡蛎、补骨脂。
独活寄生汤(风湿性关节炎)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独活寄生汤
独活9g、桑寄生6g、当归(酒浸.焙干)6g、白芍6g、熟地6g、黄芪(酒浸.蒸)6g、牛膝(酒浸)6g、细辛6g、白茯苓6g、防风6g、秦艽6g、人参6g、桂心6g、川芎6g、杜仲(制炒断丝)6g、甘草(炙)6g。
【炮制】上为散。
【功能】主治治肾气虚弱,腰背疼痛,此病因卧冷湿地当风所得,不时速治,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疼重。或腰痛脚重、挛痹,宜急服此。
并治新产腹痛,不得转动,及腰脚挛痛痹弱,不得屈伸。
近人将治历节风并脚气流注,甚有效。
此汤最能除风消血。《肘后方》有附子一枚,无寄生、人参、甘草、当归。
【用法用量】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空心服。
气虚下痢,除地黄。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备急千金要方》卷八:独活寄生汤
独活9克、寄生6克、当归6克、白芍6克、干地黄6克、牛膝6克、细辛6克、茯苓6克、防风6克、秦艽6克、人参6克、桂心6克、川芎6克、杜仲6克、甘草6克
【制法】上十五味,哎咀。喜虚下利者,除干地黄。
【功能主治】祛风湿,止痹痛,补肝肾,益气血。主肝肾两亏,气血不足,风寒湿邪外侵,腰膝冷痛,酸重无力,屈伸不利,或麻木偏枯,冷痹日久不愈。现用于慢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属肝肾不足,气血两亏者。
【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
【备注】方中独活、秦艽、防风、细辛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杜仲、牛膝、寄生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当归、熟地、白芍、川芎
养血和血;人参、茯苓、甘草补气健脾;桂心温通血脉。诸药合用,共奏祛风湿,止痹痛,补肝肾,益气血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