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语文通用版: 论述类文本阅读
- 格式:doc
- 大小:883.50 KB
- 文档页数:40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能够准确分析论点、找到论据,并进行论证。
教学重难点:1.辨别论点和论据2.理解论点的含义和作用3.分析论据的有效性和可信度4.运用合理的方法进行论证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些典型的论述类文本,如社论、评论、议论文等2.学生准备纸笔,用于记录要点和思考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一些例子引出论述类文本,并提出让学生思考的问题:这些文本有什么共同点?它们的特点是什么?二、讲解(15分钟)1.论述类文本的定义:论述类文本是以论述为目的的一种写作形式,通过提出论点并给出论据进行说明和论证。
4.论证方法的分类和特点:比较分析法、因果推理法、举例论证法等。
三、示范(15分钟)1.选择一篇社论或评论,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论点和论据。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a.这篇文章的论点是什么?它在文章中的位置和作用是什么?b.文章用了哪些论据来支持这个论点?c.这些论据合理吗?有哪些不足之处?d.这篇文章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支持论点?2.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和思考,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论述类文本的分析方法。
四、练习(25分钟)1.给学生发放一篇论述类文本,要求他们独立分析论点和论据,并做出论证方法的判断。
2.学生分组讨论并互相交流,比较归纳各自的分析结果和判断依据。
3.部分学生代表展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结果,并进行讨论。
五、总结(10分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强调学生要善于区分论点和论据,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
鼓励学生多阅读各类论述类文本,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和文本分析能力。
六、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独立选择一篇论述类文本,并按照今天讲解的方法进行分析和判断。
要求他们在下节课前准备好自己的分析结果和思考成果。
201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检测论述类文本阅读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人们说起登高,首先想到重阳,然而登高并非重阳节的专利。
中国人自古崇尚登高望远,古诗词里流传下来千百代无数文人骚客登临的诗句,这些诗句贯穿一年四季的终始——时而夏日炎炎,时而雨雪霏霏,时而春花灼灼,时而落木萧萧。
登高处,可以是自然的山川,也可以是人造的楼台。
凡人视野有限,所以谁都想看一看那楼外楼、山外山.唯一和今人的大概不同是,古人登高,不是为了观景,也不是为了某个节日,当然更不是为了旅游,而是为了一展胸襟。
所谓胸襟,就是怀抱,就是远志,就是精神。
通俗地说,就是理想。
很可惜,这正是今人最缺失的东西。
文人登高,如同好汉饮酒,喜欢自然是喜欢的,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借助这种方式获得一种不可言传的类似于“天人合一"的抒发和共鸣,又称“一浇胸中块垒"。
由于每个人的身世不同,境遇不同,价值取向有异,哲学思想有别,每个人在登高的时刻,所思所感也就不一样,或者说人各有志,所以即便大家同登一座山峰,写出来的诗句之意味也会相去千里。
儒家的登高,是为接近心中至高无上的“仁";道家的登高,是为寻求成仙得道的“仙”;皇帝祭祀封禅,要登天下五岳。
在古人心目中,高山是最与苍天相近的地方。
儒家对于君子人格的终极要求便是“高”和“远”。
孔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
”这说的是“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是在说“远”。
某种意义上,高是空间的概念,远是时间的概念,但这两种维度又不是确指的,因为君子的“怀抱”无时无刻不在胸中运动变化,好比道家修炼的内气,大象无形。
钟子期听俞伯牙抚琴,他听得出伯牙的志趣,就说“巍巍乎若泰山”,又说“洋洋乎若流水"。
高山流水,其实分别是伯牙胸中逸气的不同表现形式,凝止团聚,则冲霄而为山;顺势发散,则奔腾而为水。
琴家没有这份逸气,想弹奏好这支曲目,那是不可能的。
《论语》说:“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平。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归纳总结附解析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书面语有文言与白话之分。
一般而言,文言与白话的区别,主要在于书面语与口语的关系。
大部分汉语史研究者认为,先秦时期的书面语与口语基本一致,汉魏以后二者出现分离现象,即口语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生新变化,而书面语仍然以先秦典籍中的词汇、语法、句法等为标准,这就形成了文言。
白话相对于文言而言,与口语的关系更为密切,大约萌芽于汉魏之际。
魏晋以后,尤其到了唐代,文白分野渐趋明显。
古白话经过长时期的历史积累,至宋代有了质的飞跃。
主要有两个表现:其一,口语向书面语领域的“渗透”加速,同时代的口语大量出现在书面语中;其二,口语进入书面语,涉及的文体进一步扩展,文学作品之外,以文言为主要载体的儒学及史学著作中也出现了白话。
由此而始,古白话突破了文言的藩篱,渐渐登上大雅之堂。
大量口语词、方言词进入文学语言,是汉语词汇发展的特点之一。
经过文学作品的传播,这些词汇与原有的普通词语渐渐取得并存的地位,并在以后的发展中显示出不同的生命力。
这一特点在宋代的诗、词、文中都有所表现。
人论宋诗,皆曰“以文为诗”,而口语入诗正是其重要表现之一。
词在宋代的繁荣,也使口语进入书面语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宋代文学的各种文体,都不同程度地形成了口语化的特色。
除了文学作品,更值得重视的是,受禅宗语录影响而产生的宋儒语录以及史学著作等非文学作品,也开始大量使用白话,形成对正统文言语体的重大突破。
文言何以成为正统?就在它与儒家思想紧密联系,它是儒家原典本有的语体,继而成为儒家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
宋儒语录与史著中出现白话,无疑大大动摇了文言的正统地位。
白话书面语在宋代多种文体中大量涌现的同时,相关的语言理论也有了显著的发展,说明这种语言现象带有“自觉”意识。
书面语脱离口语毕竟不合语言的发展规律,人为地制造了阅读的障碍。
早在文言势力强大的汉代,王充就针对书面语脱离口语的状况,倡导“文字与言同趋”,这就是后人所说的“言文一致”。
一轮复习统编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题(附答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题画诗和咏画诗周金标顾名思义,题画诗是题于画面之诗,诗情画意,相得益彰,这是狭义的题画诗。
但“题”字亦有品评之意,如王维《题友人云母障子》、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就是诗人品评屏风画的诗,但并未题于画面。
后人在讨论题画诗时,较多使用广义的内涵,将品评画作之诗和题于画面之诗统称为题画诗,其实这是不妥的。
确切地说,品评画作之诗应当称为咏画诗,它与题于画面的题画诗有诸多区别,不可不辨。
唐宋时期的李白、杜甫、苏轼、黄庭坚等,写作了大量歌咏绘画的诗作,沈德潜认为杜甫对题画诗有首创之功,他在《唐诗别裁集》中说:“(杜甫)题画诗开出异境,后人往往宗之。
”但杜甫等人的诗歌并未真正题于画面,只是咏画诗。
现存题画诗具迹最早的大概是宋徽宗赵佶的作品,其《芙蓉锦鸣图》《腊梅山禽图》空白处各题有绝句一首,但这在宋代也是偶一为之罢了。
文人画兴盛于元代,文人而兼画家,自画自题,题画诗随之而兴。
唐宋以来诗画分途的局面,在元代尤其是元末彻底改观。
到了明清,题画诗进入繁荣期,几乎是无画不题。
数量之多,远超唐宋。
咏画诗一般采取尊题手段,赞美画作,以逼真传神为最高境界。
杜甫咏画就常常以画为真,疑画物为真物,又用真物衬托画物,渲染画物的逼真效果。
如《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悄然坐我天姥下,耳边已似闻清猿",这种手法为后人继承,如黃庭坚《题宗室大年画二首》其二:“水色烟光上下寒,忘机鸥鸟恣飞还年来频作江湖梦,对此身疑在故山。
”也是疑画作真,忘情赞美。
咏画诗一般从画外入题,逐渐过渡到画面,表明观画缘起和自己的观众身份,否则显得突兀,易致读者茫然不知所云。
如杜甫《画鹘行》“高堂见生鹘”,苏轼《王维吴道子画》“何处访吴画?普门与开元”等,或开门见山,或旁敲侧击,亮出自己观画者的身份。
此忌对画面或作精细描写,或作概要提示。
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情纵览阅读素养1.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
论点有如下特点:(1)论点一般表述为一句话,所表达的意思要准确、鲜明。
(2)论点出现的位置多变。
①有的直接出现在开头,开门见山;②有的放在文章结尾,大多以“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为标志,收束全篇;③有的出现在文章中间,勾连首尾;④有的标题就是全文的论点,直观醒目。
当然,也有少数文章并没有明确表明论点的语句,而是要考生自己概括。
(3)文本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
中规中矩的论述类文本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
为了使论述更深刻,更有条理,中心论点之下可以有若干分论点。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统率和被统率的关系,而各分论点之间不能互相矛盾、交叉或包含。
2.论据。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正确性和可行性的材料。
论据有两种:(1)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2)理论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格言、原理、定律及人们公认的道理等。
运用事实论据要详略得当,引用理论论据要准确恰当,论据的安排要有一定的顺序。
对论据的要求有三点:一是典型;二是新颖;三是能证明论点,与论点有内在联系。
3.论证。
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一般来说,论点是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而论证(包括论证的过程和方法)是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
1.圈重点,抓关键。
边读边圈画关键词句(文眼句、中心句、结论句、过渡句及反复强化的词语等)。
2.梳思路,明结构。
对勾画内容进行提取、整合,梳理出文章思路。
理清文章围绕论点是如何展开说理的,把握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把握观点和材料的关系。
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住了上述内容,对“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理解才不至于出现偏差,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才不至于出现遗漏,对文中“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的概括和“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才不至于出现偏移或错位。
一轮复习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含答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自近代科学兴起以来,人类见证了科学改造世界的力量,也充分享受到了科学成果带来的社会福祉。
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具备了强大的自主性,如果任其无约束地发展,它的潜在成果既有可能造福人类,也有可能摧毁人类。
如何让科学始终朝着善的方向发展,是今天人类亟需解决的问题,科技伦理的兴起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
科技伦理的目标很明确,即通过有效的规范,保证科学研究的所有环节都处于伦理的规训下,使研究的整个链条都指向追求善的目的。
科技伦理发生作用的空间结构包括政策环境、研究主体、研究手段、研究对象与研究结果等,这个研究链条的每个环节内都存在伦理缝隙。
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科学就会从人类福祉变成人类的噩梦。
科学是探索未知的事业,其本性是喜欢自由的研究氛围。
由此,人们自然会认为,不应该为科学研究附加任何的约束,所有这些约束都是研究的障碍。
这种说法在社会上很有市场。
其实,这是一种短见。
哲学家托德·莱肯曾指出:“我们对人类的有限性的焦虑,致使我们设计出更高级的不变的实在,这就是上帝、形式、道德法则。
”也就是说,我们要设计出一个远离我们的完美王国,去应对我们所面对的不确定现实。
道理很简单,任何时代的人的认知都具有时代局性,总有一些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出现。
如果是好的倒也无妨;如果是恶的,其影响就很难消除。
而且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这种可能性不是变小了,而是变大了。
为此,预先设置一些高于当下实践要求的伦理规范,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未来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危害。
因此,对研究人员进行科技伦理的熏陶、规训,恰恰是引导他们追求善的有效手段,是给他们竖立向善的路标,而非设置研究的障碍。
近代科学是西方的产物,对于中国人来讲,科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舶来品,我们没有与之相对应的传统与经验,因而在科技伦理上存在先天的不足。
另外,我国的教育体制中也缺少这方面的系统训练,从而导致我国科技人员对科技伦理的认识严重不足。
一轮复习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 含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戏剧和小说一样,在当代人的探索和实验中,出现过淡化情节、不要故事的倾向,但在外国文学史和戏剧史上似乎很难找到没有故事和情节的伟大小说或经典戏剧。
英国小说家佛斯特曾强调“小说是说故事”。
王国维曾断言:“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高尔基说:“对戏剧的基本要求是:戏剧应该是现实的、有情节的、充满着行动的。
”小说、戏剧同为叙述艺术,都是讲故事的艺术。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人物在舞台上面对观众表演故事。
小说和戏剧的不同在于,小说是讲故事,戏剧是演故事。
而戏剧对于剧作家而言,还是讲故事,只是和小说家讲述的方式不同而已。
因此,当代剧作家沈虹光坚持:“戏剧需要讲故事。
”中外戏剧史上的经典戏剧所讲述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俄狄浦斯王》《哈姆莱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窦娥冤》《赵氏孤儿》《梁山伯与祝英台》《暗恋桃花源》无不情节精彩,故事感人。
《雷雨》的经典首先就体现在它戏剧故事的经典性上,虽然仅有精彩的故事情节并不足以使一出戏剧成为一部经典,但精彩的故事情节却是一部伟大的戏剧不可缺少的要素,是其成功的基础和具有顽强舞台生命力的前提。
早在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第一次对悲剧进行理论阐释和总结时,曾把情节列为悲剧艺术的“六个成分”的首位,指出“情节乃悲剧的基础,又似悲剧的灵魂。
”亚里士多德是在考察了古希腊戏剧创作实践的基础上作出这样的判断的。
他举例说:“情节的安排,务求人们只听故事的发展,不必看表演,也能因那些事情的结果而惊心动魄,发生怜悯之情;任何人听见《俄狄浦斯王》的情节,都会这样受感动。
”亚里士多德谈的是悲剧,但适合于不同体裁的戏剧,如喜剧和正剧。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以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重点讨论的“情节”指的是经过布局安排的故事情节,实际包含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戏剧故事和戏剧结构。
故事情节之于戏剧之所以重要,原因之一,是故事情节乃是剧作家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深入思考、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进而呈现于戏剧中的现实的或历史的人物状态。
第1部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根据论述类文本专业性强、难读懂等特点,结合考生在做题时耗时长、正答率低的情况,本部分准备从以下方面突破:首先,明确高考怎么考;其次,再了解选项“6大命题手段、8大设题陷阱”情况,把握高考方向与命题规律;然后,根据高考命制选项特点,运用“微课堂”来教会考生运用“三步法”读文本,特别是第二步“微观勾画”法,“勾画”出高考命题点,节省做题时间;最后,掌握“三比”解题法,又快又准地选出答案。
之所以这样设想,是因为前两步属于高考命题解读过程,是后两步的基础;后两步属于高考题的解答过程。
(2016·高考全国卷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
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
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
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
《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为游历见闻的连缀。
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
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亲历亲闻。
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
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
但是,一名水手也许要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和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边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典型题附解析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
家庭不仅为人的生存发展提供基本物质保障,而且也为人的精神生活提供重要环境。
人生的幸福很大程度上可归结为家庭的幸福。
因此,家庭是生命的摇篮、情感的港湾、文明的载体。
中华文化强调人伦之道,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家庭伦理道德规范,如尊老爱幼、父慈子孝、夫勤妇俭等,这些家庭伦理道德对维护家庭关系、家庭模式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作用。
《礼记》说:“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
”所谓“肥”,即健康、和谐、融洽。
在我国先贤看来,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角色,自己的责任,所有角色互相配合才能成为团结协作的整体。
当然,家庭之中难免有矛盾,这就需要协调。
协调得好,大家都心情舒畅,同心协力发展事业、发家致富,培养子女健康成长,这就是“家和万事兴”。
家庭关系的重要协调和保障机制之一是孝道。
“百善孝为先”,孝道的基本内容是父慈子孝,它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得到普遍奉行。
由孝道形成的浓厚的家族亲情,对家庭稳定乃至社会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孔子认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把“孝”的准则诉诸报恩的情理。
饮水思源、知恩图报,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报恩是一个有教养的人的必备品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中华文化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主要通过家庭来培育这种品质,而不是像西方那样通过教堂培育。
“立爱自亲始”“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强调从报父母养育之恩开始,再推广到报师长教导之恩、朋友知遇之恩、国家培养之恩等。
亲情之爱犹如投进湖里的石子,荡开的层层涟漪由近及远。
传统的孝道还要求子孙继承祖辈的志向、理想及其崇高事业,弘扬祖辈进取的精神和坚忍的意志。
这是家族乃至民族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的重要精神纽带。
家庭关系的另外一个重要协调和保障机制是夫妇之道。
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从2017年高考全国卷3套试题分析,论述类文本阅读在命题的思路和考查要点上与前几年相比有较大变化:综上来看,考点更凸显论述文的文体特点,这也符合高考阅读题“依文(体)定题”的命题指导思想和意图。
基于此,我们复习备考时应有所变化,首先在读文上应把论述文看成一篇议论文,阅读时认真把握文本论述的论点、论证方法、论据使用等,以此为切入点,快速读懂文本,为解题作好铺垫。
具体而言,应重点贯彻以下2种读文意识。
(一)勾画筛选意识——勾画关键词句,筛选关键信息具有“勾画筛选意识”就是在阅读文本过程中,根据试题题干中的关键词,边阅读边勾画关键词句,进而筛选文本信息。
1.关键词(1)年代时间(多次出现时间)、数据(多个数据)及其概语(如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仅仅、之一等表范围的词语)(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非常等表程度的词语)(3)已然未然词(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等表时间的词语),或然必然词(如果、可能、也许、一定、必然等表判断的词语)(4)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辑错误的词语(因为、因此、……的原因是、因而、由于、从而、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也、又、不再是……而是、不仅……还等)(5)表示举例子的词(例如、如)(6)解说性的词语,“换句话说”“也就是说”“所谓”“即”等表明前后意思相同。
(7)文章重点阐述的概念、术语、人名及指代词等。
2.关键句(1)从内容上来看,能体现作者观点、态度、倾向的句子。
(2)从表达上来看,议论抒情性的句子,“可见”“因此”“所以”“由此可见”等作为语言标志的语句。
(3)从结构上来看,揭示行文脉络的句子,如起始句、过渡句、收束句、指代句等。
根据勾画出的这些关键词句,加以连缀整合,能够帮助我们迅速把握文意,理清文章思路,为阅读各题的四个选项时能迅速找到该内容在文中的大体位置做准备。
有时甚至会出现某个选项的内容刚好与我们勾画的词句相对应的情况,这大大加快了我们判断选项正误的速度。
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从2017年高考全国卷3套试题分析,论述类文本阅读在命题的思路和考查要点上与前几年相比有较大变化:题目考查能力常见设问命题特点第1题考查对文章局部信息的理解分析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第1小题与往年相比,基本没有变化,侧重于局部信息的理解第2题考查对文体要素的论证分析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第2小题凸显论述文的文体特点,直接考查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第3题考查对文本观点的逻辑推断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第3小题重在考查对文本观点的把握,但与传统命题角度不同的是:采用逻辑推断的方式考查题指导思想和意图。
基于此,我们复习备考时应有所变化,首先在读文上应把论述文看成一篇议论文,阅读时认真把握文本论述的论点、论证方法、论据使用等,以此为切入点,快速读懂文本,为解题作好铺垫。
具体而言,应重点贯彻以下2种读文意识。
(一)勾画筛选意识——勾画关键词句,筛选关键信息具有“勾画筛选意识”就是在阅读文本过程中,根据试题题干中的关键词,边阅读边勾画关键词句,进而筛选文本信息。
1.关键词(1)年代时间(多次出现时间)、数据(多个数据)及其概语(如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仅仅、之一等表范围的词语)(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非常等表程度的词语)(3)已然未然词(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等表时间的词语),或然必然词(如果、可能、也许、一定、必然等表判断的词语)(4)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辑错误的词语(因为、因此、……的原因是、因而、由于、从而、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也、又、不再是……而是、不仅……还等)(5)表示举例子的词(例如、如)(6)解说性的词语,“换句话说”“也就是说”“所谓”“即”等表明前后意思相同。
(7)文章重点阐述的概念、术语、人名及指代词等。
2.关键句(1)从内容上来看,能体现作者观点、态度、倾向的句子。
(2)从表达上来看,议论抒情性的句子,“可见”“因此”“所以”“由此可见”等作为语言标志的语句。
(3)从结构上来看,揭示行文脉络的句子,如起始句、过渡句、收束句、指代句等。
根据勾画出的这些关键词句,加以连缀整合,能够帮助我们迅速把握文意,理清文章思路,为阅读各题的四个选项时能迅速找到该内容在文中的大体位置做准备。
有时甚至会出现某个选项的内容刚好与我们勾画的词句相对应的情况,这大大加快了我们判断选项正误的速度。
[示例](二)“关系”突破意识——始终思考论点、论据和论证,理清论述3关系[特别说明]阅读论述类文本时,要不断强化以上两种意识,以便在解题时能迅速准确地找到解题依据。
对于“勾画筛选意识”的读文示范将在下面[高效读文示范]“2017·全国卷Ⅲ”正文中勾画,而对于“‘关系’突破意识”则采用与正文对照列表的形式直观呈现。
[高效读文示范]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解析:选C A项,“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理解错误。
由第①段末句“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可知,在新型的城镇化建设中,要想不留下“乡痛”,应该做的是“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而不是“兼顾人文保护”。
B项,“乡村记忆……必须完好保存下来”以偏概全。
由原文第②段“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进行综合甄选”可知,乡村记忆中有一些是不值得保留的,所以乡村记忆不必“完好保存下来”。
D项,偷换概念。
根据原文第④段的表述可知,活化乡村记忆指“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而不是“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
“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的表述也不对,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使乡村记忆成为配套设施,而原文第④段中的“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产业等”,意思是“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作为乡村记忆的配套设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解析:选C C项,“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无中生有。
由原文第②段“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可知,文章只是简单阐述了用综合甄选的方式保留乡村记忆,并未举例具体说明甄选的标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解析:选B B项,“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偷换概念。
由原文第③段可知,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中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说明的应是故乡“已呵护了乡村记忆”,而不是“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第一讲题目如何命——洞悉9大设误陷阱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时,不仅要读懂文章,而且要洞悉选项从何处而来,清楚题目设置的陷阱有哪些,这样就有助于快速准确识破陷阱,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陷阱一:曲解文意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原文信息]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
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黄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
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
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
”[比对分析]选项中“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错,属于曲解文意。
原文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表述的意思是“有些历史学家之所以‘疑古’,是因为没有充分研究、利用古史材料”,但这并不说明“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
陷阱二:扩大缩小[例2](2015·全国卷Ⅰ第1题A项)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原文信息]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
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比对分析]根据原文,借贷、质、押、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在宋以前就存在,而“典”是在宋代才产生的信用形式。
显然选项以偏概全,扩大了概念范围。
陷阱三:混淆时态易八卦,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原文信息]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
[比对分析]选项混淆时态。
删去了原文中的“极可能”,把“或然”变成了“必然”。
陷阱四:因果混乱[例4](2017·全国卷Ⅱ第1题D项)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原文信息]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比对分析]选项因果混乱。
“从而”一词强加因果,从原文可知,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只是“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而不是“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的因素。
[例5](2016·全国卷Ⅲ第3题B项)“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为这些作品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
[原文信息]文学中有历史。
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
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
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
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
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
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
[比对分析]选项中的“‘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与“是因为这些作品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不存在因果关系。
根据原文可知,“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为在当时的史学家看来,历史是讲求真实的,而神话故事显然有悖信史,而他们又没有找到能够合理利用神话传说中的史料价值的途径。
因此,选项属强加因果。
陷阱五:颠倒是非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原文信息]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比对分析]选项前半句正确,后半句混淆是非,选项用否定词“无”将原文“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世界时尚”一句,对肯定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融合的意思变成了否定两者之间有关系。
陷阱六:偷换概念我升华,达到内心丰富。
[原文信息]我们手捧书本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