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10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课时1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3
- 格式:doc
- 大小:201.50 KB
- 文档页数:11
第10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1.一个体系:多个角度着手,全面梳理文化发展措施2.(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①原因 a .共同原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b .具体原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②要求: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引导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从而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发挥其对社会与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性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文化创新既要以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为根基,又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既要反对全面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全面肯定传统文化的“守旧主义”。
(2)正确对待外来文化①原因:这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既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又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这是加强文化交流的要求,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有利于吸收各国的优秀成果;这是推动文化创新的要求,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有利于我国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②要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积极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途径,利用大众传媒等手段,加强与外来文化的交流;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以更好地吸收各国优秀文化成果;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
既要以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又要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既要反对拒绝任何外来文化的“封闭主义”,又要反对一味推崇外来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
考点1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基本表现形式是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1)文化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可见诸于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
(2)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3)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意义和原则(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1.(2017·广东学业水平测试)既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又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的是()A.民族节日B.传统思想C.文化遗产D.宗教信仰2.(2016·广东学业水平测试)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坚守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不变B.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C.认同并接受所有的民族文化D.各民族文化相互学习和吸收3.(2014·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对待文化多样性,不正确的主张是()A.认同本民族的文化B.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C.互相借鉴,取消差异D.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4.(2014·广东学业水平测试)201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决议,正式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一、单项选择题Ⅰ1.“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举国上下同庆中秋节是( )A.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B.中华民族身份的唯一标志C.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源泉D.体现了文化的区域性特征解析:“举国同庆中秋节”即庆祝民族节日,故A符合;BC说法错误;D与题意无关。
答案:A2.由于国家大型工程建设的需要,重庆、湖北等地的部分居民被国家安排到广东等地安家落户,他们所到之处,对当地的文化变迁产生着极大影响。
这说明( )A.人口迁徙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B.人口迁徙促进了文化的传播C.商贸活动促进文化的发展D.经济活动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解析:部分居民被国家安排到广东安家落户属于人口迁徙,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B3.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
这句话所体现的关于文化的正确观点是( )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③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创新④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有优秀文化,也有落后腐朽文化,我们必须辩证地对待。
所以②说法错误。
答案:C4.下列关于文化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③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④文化多样性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故④说法错误,排除含④的项即可。
答案:A5.目前,全世界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有饮茶习俗,饮茶人口20多亿。
英国人喜爱现煮的浓茶,并放一二块糖,再加少许冷牛奶。
美国人不愿为冲泡茶叶、倾倒茶渣浪费时间,因此他们常喝乌龙、绿茶等罐装冷饮茶。
俄罗斯人喜爱喝红茶,茶味浓厚。
日本茶文化同中国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方式多以喝清茶为主。
范文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A版精品课件:文化1/ 17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课件(62张)第十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考纲展示]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 课前八分钟记忆预习看什么,怎么看3/ 17考点一文化的多样性 [抓教材·夯基础——自主扫描] 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民族节日文化遗产地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位的长期积淀就的重要标志庆祝民族节日,是民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作族文化的集中展示,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用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表达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世界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性共性和普遍的规律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民族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性在着差异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关系特征。
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5/ 17[点拨] 文化没有优劣之分。
由于各民族之间经济、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都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
3.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态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度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具体原要求: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则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原要求。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因荣的必然要求7/ 17[温馨提示] 图表法归纳文化多样性1.(2016·高考江苏卷,T21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
课下作业(二十三)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一、选择题1.“清辉悄洒何悠悠,月到中秋分外明。
”中国人对月亮的崇拜、敬爱之情在中秋节时表现得尤为突出。
“明月千里寄相思”“花好月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佳句妙词无不在诉说着人们对团圆、美好的期盼。
这说明( )A.民族节日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当前文化生活状况的体现C.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D.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解析:选D。
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A项错误;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B项错误;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C项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D项正确。
2.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印刻着文明的痕迹。
一页页山河变迁,一段段历史影像,凝结在这一砖一瓦、一瓶一罐的文物之中。
有人曾言:“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复兴,都是从总结自己的遗产开始的。
”材料表明( )①文物展示民族文化,表达民族情感②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③文物遗产是一国文化复兴的原动力④文物对于展示文化多样性意义重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C。
文物作为文化遗产,可以传承历史文化,展示文化多样性,②④符合题意;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①不选;文物对文化复兴有促进作用,但不能说是原动力,③不选。
3.2017年7月8日,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申遗九年的中国福建省鼓浪屿以“历史国际社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至此,中国已拥有52处世界遗产。
鼓浪屿申遗成功( )①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②集中展示中华民族文化和表达民族情感③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④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的意义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解析:选D。
中华文艺可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①不选;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不选;③④是对文化遗产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入选。
第十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综合提升1.怎样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1)首先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
(2)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3)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做到世界各国人民相互尊重、共同发展。
(4)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
2.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2)“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3)把握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4)反对“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3.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1)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2)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3)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4.理解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之间的关系5.全面认识科学技术的作用角度科技的作用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交流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信息技术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变革,促文化发展进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科学技术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弘扬科学精神,能够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精神文明建设学的良好氛围思想道德建设提高科学文化修养,有利于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微专题10 开放探究类主观题解法开放探究类试题是全国卷政治试题常见题型,这类试题立足于思维的开放、知识的开放,凸显了对生活案例的解读,对知识的综合理解与运用,旨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思维,是高考命题要求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佳体现,也是学生日常探究性学习的延伸。
课时1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考纲传真] 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4.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5.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6.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考点1| 文化的多样性第1步——[基础梳理]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民族节日也属于文化遗产,比如春节、端午节等。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1)文化是世界的:由于世界各民族的④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2)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3)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文化是⑤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⑥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3.尊重文化多样性(1)文化多样性的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尊重文化多样性a.态度:既要⑦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⑧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b.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⑨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c.原则:遵循各民族文化⑩一律平等。
第2步——[重难突破]1.正确认识和理解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关系。
2.全面把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的知识文化,易犯“民族虚无主义”错误。
第3步——[命题探究]命题点1 保护文化遗产[典例1] (2017·济南期末)2015年7月4日,中国土司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之所以要重视对中国土司遗产的保护,是因为文化遗产( )①让文化的记忆得以传承②对展现文化多样性有独特作用③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④必将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A.①②B.③④C.①③ D.②④A[集中表达民族情感的是民族节日,故③错误;文化遗产中蕴含着传统文化,但它本身不是文化传播的手段,故④错误;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其保护有利于文化记忆的传承,故①正确;②正确分析了文化遗产的作用,故符合题意。
]文化遗产和民族节日都能体现出文化的多样性,但二者的具体作用是不同的,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但集中表达民族情感和集中展示民族文化的只能是民族节日。
[对点训练1] 猴年春晚创新性地融入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如华阴老腔、云南彝族的海菜腔和跳菜舞等,并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巧妙地与不同风格的流行歌曲相结合,让全球观众能够欣赏并了解到中华大地优秀的传统文化。
此举( )①使我国的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融为一体②是传播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③有助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④让人们潜移默化的感受到传统文化魅力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D[①中“融为一体”说法错误,排除;②分析错误,题干中的文化举措不是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主要是人口迁徙、商业贸易和教育等。
③④符合题意,故入选。
]命题点2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典例2] (2014·全国卷Ⅰ·19)历史上,中华文化曾经成为法国社会的时尚,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和凡尔赛宫的装饰中都能找到中华文化元素。
同样,法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深深吸引着广大中国读者。
建交50年来,中法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各自文化的繁荣,因为两国文化( )①在长期交流中达到了相互融合②都体现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③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④都源远流长,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C[本题的题眼是“中华文化曾经成为法国社会的时尚”“法国的历史、哲学等吸引着广大中国读者”“中法文化交流促进了各自文化的繁荣”。
本题考查中法两国文化发展繁荣的原因,而①是对题干的重复性表述,即文化在交流中借鉴、融合,不符合题意;“中华文化曾经成为法国社会的时尚”“法国的历史、哲学等吸引着广大中国读者”说明了两国文化都体现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个性,②③符合题意,选C项;中法文化尽管都源远流长,但没有相似的历史传统,④错误。
]运用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分析各国文化加强文化交流的原因时,既要从共性角度分析,即文化间的相通之处可以促进相互交流和借鉴;又要从个性角度分析,即文化间的差异所在要求相互交流和借鉴。
[对点训练2] (2017·大连二模)在人类文明庄严的通道上,任何一个出口处,中华文明无处不在。
在美国最高法院大楼的“司法、自由的护卫者”纪念碑上,刻有三个石像,分别是颁布《十诫》的摩西、雅典立法家梭伦,以及穿着长袍、留着长须、以系统道德理论治国的孔子。
这从侧面说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②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④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B[美国纪念碑上刻有孔子的石像,说明中国的道德理论被美国认可,体现出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故①正确;美国纪念碑上刻有孔子的石像体现出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尊重和借鉴,即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故④正确。
题干指向的是美国文化,体现不出中华文化包容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等特征,故②③不符合题意。
]命题点3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和要求[典例3] (2017·广州期末)元稹有诗云:“狮子摇光毛彩竖,胡姬醉舞筋骨柔。
”胡舞风行于唐代朝野,胡舞的传入引起了中土乐舞的变革,对中国后来的舞蹈和戏剧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这告诉我们( )①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②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③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④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D[根据材料中的“胡舞风行于唐代朝野,胡舞的传入引起了中土乐舞的变革,对中国后来的舞蹈和戏剧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信息可以判断③④正确;①与题意无关,故排除;②说法错误,因为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
][对点训练3] “我们无法改变各个国家文化上的差异,但可以通过文化交流了解并理解这样的差异,从而增进对不同国家文化的认同”。
这一观点告诉我们要( )①承认民族文化的统一性②主张消除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③尊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④主张加强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A.①④ B.②③C.②④ D.③④D[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材料强调的是对待世界文化差异性的正确态度,①与材料主旨不符;②中“消除”表述错误。
]考点2| 文化的交流与传播1.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1)商业贸易: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①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2)人口迁徙:每一次大规模的②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
(3)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③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4)其他途径: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2.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1)发展阶段: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2)大众传媒: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④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
(3)大众传媒的特点: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⑤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⑥主要手段。
提醒新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旧传媒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各种传播媒介共同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3.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1)意义: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促进外域文化的传入和中华文化的发展;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2)任务: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⑦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⑧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第2步——[重难突破]1.全面把握文化传播途径与手段的关系2.[点拨](1)文化因其多样性而需要传播,在传播中得到发展与创新,但要明确各民族文化是在一律平等的原则下交流的,同时并不意味着在交流中走向融合,化多样为单一。
(2)文化交流不是文化输出。
对外文化交流是为了赢得世人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理解、尊重和认同。
而文化输出则是为了输出意识形态和发展模式,进行文化渗透和侵略。
(3)文化交流是双向的。
文化交流对民族文化既有利也有弊。
不能认为文化无国界,可以任意交流和借鉴。
第3步——[命题探究]命题点1 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典例4] (2014·全国卷Ⅱ·19)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
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
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 )①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②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③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④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③④B[本题考查中华文化、大众传媒的知识。
回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电视台播放”“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等题眼信息,表明现代传媒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①③符合题意;②中“集中反映”表述错误;④中“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表述错误。
]中华民族文化吸收外来文化,可以改变或丰富其内涵或内容;中华民族文化走向国外,不会改革或丰富其内涵或内容。
[对点训练4] 2016年8月的巴西里约奥运会期间,很多商家都适时推出了各类展现巴西传统文化的体育纪念品,深受世界各地游客的喜爱,这同时也让巴西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巴西体育纪念品的热卖说明 ( )①商品交换可以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③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④文化传承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A.①③ B.①④B[精神产品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体育纪念品是巴西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通过商业贸易,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①④说法正确;②与题意不符;③说法错误,优秀文化能促进经济发展,而落后文化则起阻碍作用。
]命题点2 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和做法[典例5] (2017·济南联考)好的艺术不分国界,传统京剧曲目《杨门女将》与《锁麟囊》最近在法国和瑞士顶尖剧院创下连演7场的纪录,打动了诸多海外观众,被世界所称颂,为京剧和其他传统戏曲走出国门提供了一种“欧洲样本”。
由此可见( )①发展文化事业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②我国文化产业已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③中华文化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D[传统京剧走出国门,并被世界所称颂,这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也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③④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