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品社《春天的故事》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3
《春天的故事》春天来了,大地一片生机盎然,万物复苏,仿佛整个世界都沐浴在了温暖的阳光之下。
春天的故事,是一首充满生机和希望的诗篇,是一幅充满色彩和活力的画卷。
春天的故事,从大地开始。
冬天的寒冷已经逐渐消退,大地开始回春。
枯草变绿,花朵盛开,树木抽出新芽,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展现在眼前。
春风吹拂,微风拂过面庞,温暖而清新,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阳光明媚,温暖的阳光照耀在大地上,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温暖和希望。
春天的故事,还有那些可爱的小动物。
春天是它们繁衍生息的季节,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小兔子在田野里嬉戏,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它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春天的故事,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与美好。
春天的故事,还有那些美丽的花朵。
春天是花开的季节,桃花、樱花、玫瑰、茉莉……各种各样的花朵竞相绽放,它们散发着迷人的芬芳,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美好和愉悦。
走在花海中,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心情愉悦、神清气爽。
春天的故事,还有那些勤劳的农民。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农民们忙碌在田间地头,播种、浇灌、施肥……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为大地播下希望的种子,为人们的生活注入了无尽的粮食和希望。
他们是春天故事中最美的注脚,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谱写着一曲曲生生不息的赞歌。
春天的故事,还有那些温馨的家庭。
春天是家人团聚的季节,人们在这个时候更加珍惜家庭的温馨和幸福。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聊天、吃吃饭、唠唠嗑……这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凡而又幸福,让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幸福。
春天的故事,是一首充满生机和希望的诗篇,是一幅充满色彩和活力的画卷。
让我们珍惜春天,珍惜大自然的恩赐,让春天的故事永远在我们心中绽放。
愿春天的故事,永远充满着温馨和希望,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春天故事中最美的注脚。
浙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社会《春天的故事》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小学五年级《春天的故事》课文;•了解春天大自然的变化;•学习几种常见的花卉植物的名字和特征。
2. 情感目标•意识到春天对大自然和人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环境的珍爱意识。
3. 能力目标•学会用基本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学会自己动手制作一份春天植物。
二、教前准备1. 教具准备•课文《春天的故事》;•彩色笔、绘画纸和彩色纸;•雨伞和小长靴的图片。
2. 布置作业请学生在家庭中收集一些有关春天植物和春天的图片或材料。
3. 教师备课分析《春天的故事》这篇课文是一篇散文,它主要描写了几种春天植物的花朵,介绍了春天大自然的变化。
因此,我们在教学前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研读好这篇散文;•准备好教学素材及活动设计;•给学生讲解清楚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本次课学习的意义;•将学习的重心放在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上,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操作能力。
三、以上海的春天为例,展开课堂教学1.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根据学生们带来的春天图片及材料进行展示,引导学生讲述自己对春天的印象,渐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导入教学学生边欣赏边朗读课文《春天的故事》,教师可以适当注释,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 模拟春天的气氛让学生合作演绎春天的气氛,其中一个学生持有小雨伞,另一个学生持有小靴子进行模拟雨水和泥泞的感觉。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春天的感知,也能够让课堂气氛更活跃。
4. 学习春天植物在课前讲授了几种常见的春天花卉及其特征,带领学生观察和分辨这些植物,讲解花的结构和作用。
加强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5. 制作春天绿植如果时间充足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份属于自己的春天植物,用纸张、彩色笔和绘画纸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6. 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到花园或者植物市场拍摄自己感兴趣的植物照片,回来后可以和班级同学分享。
四、教学反思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很好地表达出自己对春天的理解和感受,这体现了情感目标的达成。
小学品德与社会《春天的故事》教学设计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哈拉海镇柴岗中心小学邵成明教学目标1、态度目标:通过学习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祖国建设突飞猛进的步伐,体验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从而在心中拥护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坚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崇高信念。
2、能力目标:学会从图片、表格、资料中获得有效信息,将图片与文字内容有机结合、综合利用,加深对教材的理解;通过观察身边生活,采集相关资料,比较变化,形成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和正确处理社会信息的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开始了伟大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迎来了“春天”。
了解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大致进程。
探究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巨大变化,认识改革开放推动社会进步的道理,理解改革开放决策的正确性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性。
教学准备:1.《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视频。
2.有关我国改革开放后取得巨大成就的一些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师: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学们,你们知道是谁倡导的改革开放吗?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春天的故事》。
2.板书:春天的故事3.课前播放《春天的故事》。
4.师:同学们,一曲《春天的故事》把我们的思绪带回到了1978年。
在那一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全国迎来了一个经济建设的春天,改革开放为中国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改革开放给我们家乡以及全国带来的变化。
5.师:歌中歌颂的是哪位老人?他对我国有哪些贡献?6.出示幻灯:邓小平爷爷——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从1978年以来,他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使得中国逐步发展强大,并以昂首的姿态走向世界!7.邓小平爷爷画下的这个圈是什么地方?8.生(师):深圳。
二、改革开放辉煌成果缩影1.介绍小渔村的变迁:深圳在30年前,是一个人口稀少、偏僻荒凉的小渔村,贫穷而落后;30年来,深圳以年均增长25.8%的速度迅猛发展,2009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201亿元,经济总量位居大中城市前列。
春天的故事教材分析: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四单元《祖国迈开新步伐》共含三个主题:1、春天的故事。
2、金色的海岸3、西部晨曲。
其中“春天的故事”主要讲述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祖国各个方面所取得的重大变化,通过对比,证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并逐步么迈入小康社会。
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初步懂得改革开放的具体内涵和政策。
知道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基本措施,并知道改革的原因及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我国的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号角,改革开放创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从沿海走向内陆,改革的步伐越迈越大,祖国更加繁荣,人民日益富裕。
我们的学生都是出生在21世纪的孩子,他们一生下来就赶上了祖国的大好春天,对于改革开放前的那段岁月是一片空白,没有一点感性的认识,没有认识就很难感受到今天生活的美好,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所以我们的教学,做到既不夸大事实,也不回避问题。
从学生最近认知区域入手来走进学生内心世界,从而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是“改革开放”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政策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个基本国策带领国家和人民走向繁荣富强。
2.知道开放的地区,了解5个经济特区的地理位置,感受这些特区的发展变化。
3.学会通过各种途径搜集5个经济特区的现代化建设成就的资料,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积极进取。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感受改革开放以来五个特区的发展变化,体会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可贵之处。
难点:了解经济特区的最一般的意义,引导学生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
教学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视频歌曲:《春天的故事》。
师:大家听过“春天的故事”这首歌吧,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板书课题 11.春天的故事)(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2.学生交流感受。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春天的故事》(第一课时)——走进春天教材分析:本课揭开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社会从贫穷走向富强的一段历史,重点讲述了邓小平领导下的中共中央做出了改革开放的英明决策,告别计划经济体制,使中国摆脱了定额分配的贫困面貌,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
要求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所实施的一些重要举措,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欣欣向荣的局面。
教材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安排了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介绍,着重让学生了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所实施的一些重要举措,介绍了较有代表性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和改革开放给各地带来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经济特区的一些基础知识。
要求学生了解经济特区的定义,知道我国有5个经济特区,能够准确地在我国地图上找出5个经济特区以及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位置。
第三部分家庭相册中四幅真实的图片展示了几十年来普通劳动人民住房的变迁。
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成效。
第四部分着重向学生介绍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教材精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庆典上,人们打出的“小平您好”这一横幅的照片,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道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
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这位伟大的领袖,课文最后还设计了“留言板”这一环节,学生通过上网查询、采访等方式,了解人们对伟人的认识和评价,知道是邓小平带领人民摆脱贫困,走向幸福,从而从心底里萌生出对伟人的崇敬和感激之情。
本课的立意在于感受中国的崛起,通过了解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路,感受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体味这一英明决策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福利,进而感念时代,感恩伟人。
学情分析:处于21世纪的少年儿童,对上一世纪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事情,往往知之甚少。
一方面,他们真实能够看到的是当下的繁荣,即使从长辈的零星回忆里了解过去的生活,也只是形成一种没有时代概念的历史碎片;另一方面,借助于一些影视作品和阅读资料,他们了解的也只是类似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类的大事,在他们眼里,只有解放后新旧社会更替的概念,对建国以来中国社会走过的艰难历程,几乎一无所知。
粤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下《11 春天的故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11课《春天的故事》以春天为背景,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春天的变化,从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珍惜春天,珍惜生活,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材内容丰富,图片生动,文字简洁,贴近学生生活,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他们对春天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情感态度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对春天的美好现象视而不见,对生活缺乏热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发现春天的美好,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春天的变化,认识春天的美好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体验春天,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春天的变化。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体验教学法等,引导学生观察、感受春天,激发他们的情感。
2.教学手段:利用图片、视频、音乐等媒体资源,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春天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对春天的印象,引出本课主题。
2.教学基本内容:a.春天的事物:让学生观察图片,了解春天的变化,如冰雪融化、草木发芽、花儿开放等。
b.春天的美好现象: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如阳光明媚、微风拂面、鸟儿欢叫等。
c.春天的寓意:讲解春天的象征意义,如新生、希望、美好等。
3.情感体验:让学生谈谈自己身边的春天,分享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引导学生珍惜春天,热爱生活。
4.课堂小结:总结本课内容,强调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浙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社会《春天的故事》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春天的故事》这篇文章中的主要故事情节;2.能够详细描述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描写;3.提升学生对春天的认识和理解;4.让学生体会到春天给人们带来的美好与希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中的故事情节;2.描述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描写。
三、教学准备1.课文《春天的故事》的复印件;2.班级中提前布置好的春天相关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几张春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春天场景。
引导学生回忆春天的特点和春天给人们带来的变化。
2. 阅读文本(10分钟)教师分发课文《春天的故事》的复印件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阅读。
学生可先默读一遍,然后再对课文进行大声朗读。
3. 理解文章(10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课文的解读。
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描写,并给出自己的理解和描述。
教师可以适当给予提示和指导。
4.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讨论并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描述。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呈现他们组的讨论成果。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示他们的分析和观点。
5. 合作小组展示(15分钟)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向全班展示他们小组的讨论成果。
其他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或给予意见和建议。
教师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和交流,形成互动。
6.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在学生的讨论和展示之后,对他们的观点和理解进行总结归纳。
让学生回顾课文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描写,再次强化他们对春天的认识和理解。
7. 课外拓展(5分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课堂的时间情况,为学生提供一些与春天相关的额外阅读材料,并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拓展。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的表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来评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描述能力。
2. 学习成果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展示和思考表达,评价学生对课文理解和春天主题的掌握程度。
春天的故事体现的品质和概括
案例一:
思想感情:《春天的故事》写出了人民对改革开放的拥护和对小平同志的崇敬,是真正的百姓心声。
该曲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歌,记下了深圳乃至整个中国的变化。
虽是歌曲,《春天的故事》却有史诗般的气势,虽然气势恢弘,它却又十分亲切,使人如沐春风。
蒋开儒和叶旭全亲身感受了特区的巨大变化,他们运用白描的手法,叙述的笔触,和亲切感人的语调,热情歌颂了邓小平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以及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
案例二:
《春天的故事》体现了中国走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体制。
1979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要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五个地方设立经济特区,这些作为港口城市,为改革开放提供了便利条件。
1992年,邓小平又在南海边写下诗篇,推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深圳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
在此背景下1994年春天故事这首歌概括了这一精神。
案例三:
《春天的故事》体现的是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的精神它鼓舞着亿万中国
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奋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斗志。
春天的故事课文
《春天的故事》是一首描述春天景色的作文,描述了冬天的结束和春天的到来,以及动物们如何度过冬天和迎接春天。
以下是部分内容:
“春天到了!美丽的冬姑娘悄悄的离去,可爱的春姑娘便身穿一身漂亮的花衣裳飞来了。
惊蛰到了,冬眠的动物们都睡醒了,他们都爬出洞来了。
蟒蛇、憨态可掬的狗熊、小青蛙,他们三个好朋友互相打电话,它们约好暮春的时候一起去公园玩。
暮春到了,三个好朋友,在公园里聚在了一起,讲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它们有什么想法?蟒蛇说:“冬天我钻进了洞里,一觉醒来,现在就到了春天。
” 狗熊说;“睡了一个冬天了,我还没睡够呢,哎!我
该出去找些蜂蜜了。
” 青蛙说:“我也没睡够,我真想天天都是冬天呀!
只可惜,永远也不可能。
” 狗熊说:“我们去玩健身器材吧!” 于是他们
向健身器材走去。
走在路上的时候,狗熊看见了一个马蜂窝,里面还有蜂蜜,狗熊看着金黄金黄的蜂蜜,口水不禁从口中流了出来,它跑向马蜂窝,没想到蜂蜜没吃到,结果还被蜜蜂蜇了一下。
”
由于《春天的故事》课文比较长,如果需要更多内容建议查阅相关资料。
春天的故事
教材分析: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四单元《祖国迈开新步伐》共含三个主题:1、春天的故事。
2、金色的海岸3、西部晨曲。
其中“春天的故事”主要讲述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祖国各个方面所取得的重大变化,通过对比,证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并逐步么迈入小康社会。
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初步懂得改革开放的具体内涵和政策。
知道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基本措施,并知道改革的原因及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我国的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号角,改革开放创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从沿海走向内陆,改革的步伐越迈越大,祖国更加繁荣,人民日益富裕。
我们的学生都是出生在21世纪的孩子,他们一生下来就赶上了祖国的大好春天,对于改革开放前的那段岁月是一片空白,没有一点感性的认识,没有认识就很难感受到今天生活的美好,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所以我们的教学,做到既不夸大事实,也不回避问题。
从学生最近认知区域入手来走进学生内心世界,从而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是“改革开放”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政策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个基本国策带领国家和人民走向繁荣富强。
2.知道开放的地区,了解5个经济特区的地理位置,感受这些特区的发展变化。
3.学会通过各种途径搜集5个经济特区的现代化建设成就的资料,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积极进取。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感受改革开放以来五个特区的发展变化,体会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可贵之处。
难点:了解经济特区的最一般的意义,引导学生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
教学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视频歌曲:《春天的故事》。
师:大家听过“春天的故事”这首歌吧,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板书课题 11.春天的故事)(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
2.学生交流感受。
问:①你知道歌词中说的那位老人是谁吗?(邓小平)(板书)“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出示幻灯)
②这首歌唱了一个什么故事?(说的是:1979年邓小平爷爷在中国南海边划了一个圈,进
行改革开放,创办经济特区,并带领全中国人民走上富强的道路。
)
3、简介邓小平,小结引入(出示幻灯课文p6第一段资料)
(邓小平爷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和创办经济特区的倡导者,他描绘了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并带领我们走向繁荣富强。
)(板书:总设计师)
4、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个《春天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怀念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爷爷,回顾改革开放最初的岁月。
(揭题,全班齐读。
)
二、新旧对比,了解改革。
(一)欣赏对比,事例激情。
1.刚才,歌中唱的那座在“春天中崛起的城市”就是深圳,深圳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
2.那改革开放前的深圳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呢?大家看一下。
(点击旧时深圳照片)
3.师:三十年多前,这里是一个十分偏僻、荒凉的小渔村呀。
那么,同学们,你想不想再来看看今天深圳的面貌呢?(点击“今日深圳图”)
4.昔日的小渔村如今成了繁华地,看了深圳的面貌的大变化,你有何感受呢?
(学生自由谈感想,老师引导他们阅读教科书第67页的文字资料“深圳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窗口城市”)(出示幻灯,学生齐读)
6.小结:改革开放以前,深圳是一个贫穷、破旧的边陲小镇。
如今的深圳,宽阔的街道,纵横交错,几十层的高楼鳞次栉比,高科技企业遍地开花。
(二)寻“变化”根源,学十一届三中全会中重要决策。
1.师:同学们,为什么像深圳这样的小渔村能发展成繁华的大都市呢?(就是因为改革开放政策好,邓小平爷爷创办了经济特区。
)(板书:改革开放、创办特区)
2、那么,改革开放这一政策是什么时候确立的呢?(出示幻灯小资料:1978年12月……改革开放新时期)学生齐读
三、认识特区,感受开放。
(一)聚焦经济特区。
1.引入:改革开放使我们的祖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人民的生活也大大地改善。
事实证明“改革开放,创办经济特区”这一基本国策是正确的。
2.什么是经济特区?你知道我国除了深圳,还有哪些经济特区吗?(出示资料:1980年,我国建立了……先锋。
)(板书五个特区名)
3.你能从地图找到5个经济特区的位置,并标出地名吗?(出示中国地图)(学生说说并在书中填答案。
)
(二)感受开放成就。
1.你们能说说五个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后发生的巨大变化吗?(如特区的地理位置特征、
发展成就、知名企业、特色产品等。
)
2.交流分享开放成就
(1)小组内说说(根据你收集的资料小组内交流)
(2)代表班上说说(五个代表说五个特区)
(3)重点说说汕头改革开放后的成就(从各个方面来讲),教师点评。
3.出示汕头图片,感受开放新成就(出示幻灯)
(1)学生观看
(2)谈感受
4.小结:改革开放,经济特区的创建,引进大量的外资、先进技术设备、管理经验和信息,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使许多地区旧貌换新颜,各地显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四、小结本课,延伸课堂。
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探讨和交流,我们知道,祖国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进行了经济改革,对外开放。
3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事实再一次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所以,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珍惜当今生活,好好学习,开拓进取,相信在我们习主席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生活将走进更加美好的新时代。
齐唱《走进新时代》出示视频歌曲。
2.下一节,我们将继续探讨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板书设计: 11.春天的故事
邓小平改革开放总设计师
创办特区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中文名:深圳经济特区别称:深圳
所属地区:中国广东下辖地区:罗湖、福田、南山
建立时间:1980年8月26日面积:395.992平方公里
人口:1200万人,170万为户籍人口GDP:2239.41亿元(2002年)
地理位置:广东省南部沿海地方特产:盛产荔枝等名果
知名产业:电子产业知名企业:华为
气候条件: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著名景点:红树林、内伶仃岛自然保护区及海上田园等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