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教案用纸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8
《教案用纸》word版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语文2. 课题:古诗鉴赏3. 课时:1课时4. 年级:八年级5. 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本节课所学的古诗;学会分析古诗中的意象、表达技巧和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古诗的主题和表现手法;学会从多个角度审视和解读古诗,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诗中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并背诵本节课所学的古诗;分析古诗中的意象、表达技巧和情感。
2. 教学难点:学会从多个角度审视和解读古诗,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诗人背景及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自主阅读古诗,感受诗歌韵味。
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古诗的基本意思和主题;教师提供学习资料,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古诗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古诗中的意象、表达技巧和情感;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补充。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和解读古诗,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5. 练习巩固: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师批改作业,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五、课后作业1. 背诵本节课所学的古诗;2. 完成课后练习,深化对古诗主题和表现手法的理解;3.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鉴赏分析,下周分享。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古诗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2.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3. 互动式教学: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4.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典型古诗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掌握鉴赏方法;5. 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或表演,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教案标题【学科】《课题名称》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掌握(具体知识点)。
- 学生能够运用(具体技能)。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 通过(具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学科领域)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具体知识点或技能)。
2. 教学难点:- (具体知识点或技能)。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教具、多媒体设备等。
- 教学参考资料、习题等。
2. 学生准备:- 完成课前预习。
- 准备相关学习材料。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 通过(具体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新课讲授- 按照教学重难点,分步骤进行讲解。
- 结合实例、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
- 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
3. 课堂练习- 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4.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 针对教学重难点,展开讨论,互相交流。
5.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 强调教学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 学生参与度、课堂纪律等。
2. 作业完成情况:- 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准确性等。
七、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 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 教学改进:-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 对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预判和调整。
八、教学时间安排1. 课时:1课时2. 时间分配:- 课堂导入:5分钟- 新课讲授:20分钟- 课堂练习:10分钟- 小组讨论:10分钟- 课堂小结:5分钟九、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2. 教具3. 多媒体设备4. 教学参考资料5. 习题注:以上模板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编写格式要求一、页面设置:A4纸,页边距设定为左右边距3.17cm,上下边距2.54cm。
二、格式要求中文课程名称采用三号仿宋加粗字体,英文课程名称采用三号Times New Roman加粗字体,位置居中。
正文内容采用仿宋四号字体,行间距22磅,首行缩进2字符,模板填写具体格式参照大纲样本。
中文课程名称英文课程名称(空一行)课程编码:课程性质:学时、学分:**学时,**学分开课院系所:具体内容授课方式:具体内容授课对象(对象层次、专业):具体内容考核方法:具体内容教学目的及要求:具体内容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具体内容内容首行缩进2字符,**学时采用右对齐。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书名》,***主编,****年第*版,*****出版社2.《书名》,***主编,****年第*版,*****出版社预修课程:具体内容大纲撰写人:***病理学Pathology课程编码:40000001课程性质:选修课学时、学分:30学时,1学分开课院系所:基础医学院病理教研室授课方式:讲授授课对象(对象层次、专业):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考核方法:笔试,闭卷考试教学目的及要求:目的是通过本学科的学习使学生明确认识疾病的病因与形态变化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要求掌握病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特别是基本病理变化及病变的转归;在病理学个论的学习中,除了要求掌握有关基本概念之外,还强调掌握常见病的病理变化特点及病变的发展变化规律,掌握病理改变与临床症状、体征的关系。
基本技能方面,要求学会观察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病理变化的方法,并能应用病理学知识综合分析病理学变化,能对所学疾病的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联系进行独立分析、作出初步结论。
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3学时第一节萎缩萎缩的概念:生理性与病理性萎缩。
病理性萎缩的原因及分类(营养不良性、压迫性、失用性、去神经性、内分泌性萎缩)、形态变化与影响。
南方医科大学教案首页南方医科大学教案用纸南方医科大学教案用纸2、Ferguson分类:前柱:前纵韧带、前 2 / 3椎体、前2/3椎间盘;中柱:后1/3椎体、后 1 / 3 椎间盘、后纵韧带和椎弓;后柱:关节突、椎板、棘间韧带、棘上韧带。
二、病因和分类临床上根据致伤机理、损伤部位、稳定性等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1.根据受伤时暴力作用的方向可分为:①屈曲型。
最常见。
受伤时暴力使身体猛烈屈曲,椎体互相挤压使其前方压缩,常发生于胸腰段交界处的椎骨,可合并棘上韧带断裂。
暴力水平分力较大时就产生脱位。
②伸直型。
少见。
高空仰面落下时背部被物阻挡,使脊柱过伸,前纵韧带断裂,椎体横行裂开,棘突互相挤压而断裂,或上椎体向后移位。
③屈曲旋转型损伤。
暴力使脊柱不仅屈曲且伴有旋转,可发生椎骨骨折外,常有关节突骨折及脱位。
④垂直压缩型。
暴力与脊柱纵轴方向一致,垂直挤压椎骨,使椎骨裂开,骨折块常突向椎管压迫脊髓。
2.根据骨折后的稳定性,可分为:①稳定型。
椎体压缩高度未超过50%;单纯横突骨折。
②不稳定型。
椎体高度压缩超过50%;椎体畸形角>20°;伴脊髓神经功能损害;骨折伴脱位;压缩骨折伴棘突或棘间韧带断裂等。
3.Armstrong-Denis分类:是目前国内外通用的分类。
共分为:①压缩骨折。
椎体前柱受压,椎体前缘高度减小而中柱完好。
②爆裂骨折。
脊柱的前中柱受压爆裂可合并椎弓根或椎板纵行骨折。
椎体前缘及后缘的高度皆减小,椎体的前后径及椎弓根间距增宽。
③后柱断裂。
脊柱后柱受张力断裂,致棘间韧带或棘突水平横断;并可延伸经椎板、椎弓根、椎体的水平骨折,即Chance骨折。
故可累及中柱损伤。
④骨折脱位。
脊柱三柱受屈曲、旋3分钟讲解法图片模式图南方医科大学教案用纸教学内容时间分配媒体选择转或剪力作用完全断裂,前纵韧带可能保持完好。
⑤旋转损伤。
旋转暴力经椎间盘的损伤,损伤椎间盘明显狭窄而椎体高度无明显改变。
损伤间盘的上下椎体边缘有撕脱骨折。
综合与实践:一天用的纸-西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纸的种类及用途。
2.能够在实践中感受到纸张的重要性,并从中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3.学会用纸板和易拉罐等废旧材料制作玩具、礼品包装等物品。
4.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中,我们将通过实践体验的方式来了解纸张的种类及用途,并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玩具、礼品包装等物品,从中加深学生对环保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与展示(5分钟)在进入正式的课程之前,教师可先通过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呈现各种纸张的种类及用途。
如报纸、笔记本、卫生纸、手帕纸、瓦楞纸板等。
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这些纸张可能都用在了哪些场合。
同时,教师也可借此时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纸张,减少浪费。
2. 实践体验(35分钟)教师将会引导学生将平时可能浪费的废旧材料,如易拉罐、纸板等材料收集起来,进行手工制作。
制作项目可包括:纸板玩具、礼品包装等。
学生将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并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实践。
3. 分享与总结(10分钟)课程结束后,老师将会引导学生对手工制作的成品进行展示与分享。
同时,让学生分享在制作的过程中,自己对环保的认识发生了哪些改变。
最后,教师可将这次实践的重点再次强调,并进行总结。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学生在实践中深刻的感受到了纸张的种类及用途,并从中了解到了环保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手工制作,学生增强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
但是在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学生制作时不够细心,导致成品不够美观;还有些学生不太愿意和其他同学合作,希望在这些问题上能够有所改进。
课程设计用纸书写模板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理解相关概念和原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技能目标: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XX学科相关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培养对XX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探究精神,培养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部分: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XX概念的定义、XX原理的阐述等。
2.第二部分:XX学科的方法和技术,包括XX方法的介绍、XX技术的应用等。
3.第三部分:XX学科的实际应用,包括XX问题的分析和解决、XX案例的讨论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XX案例,使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方法和技术。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的XX学科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设备和材料,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方面。
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授课班级:XX级XX班授课时间:2023年X月X日授课地点:物理实验室教学目标:1. 理解光的折射定律和全反射条件。
2. 掌握使用实验仪器测量折射率和临界角的方法。
3. 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4.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光的折射定律。
2. 全反射条件。
3. 折射率的测量方法。
4. 临界角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1. 实验误差的分析和处理。
2.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光的传播特性,引出光的折射现象。
2. 介绍光的折射定律和全反射条件。
二、实验原理1. 光的折射定律: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2. 全反射条件: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线全部反射回光密介质。
三、实验仪器与器材1. 光具座2. 准直管3. 折射仪4. 望远镜5. 毛玻璃6. 比色片7. 计时器8. 记录纸四、实验步骤1. 调整光具座,使准直管与望远镜的光轴平行。
2. 将比色片插入折射仪,观察望远镜中的像。
3. 记录不同入射角下的折射角和像的位置。
4. 重复步骤3,改变入射角,记录数据。
5. 计算折射率和临界角。
6. 分析实验数据,讨论实验误差。
五、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与原理。
2. 实验仪器与器材。
3. 实验步骤与数据记录。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 实验误差分析。
六、课堂小结1. 回顾光的折射定律和全反射条件。
2. 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 强调实验误差的来源和处理方法。
七、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光的折射和全反射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2. 思考如何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精度。
教学反思:1.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操作,及时纠正错误。
2.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 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的原理,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南方医科大学医用化学教案第一章:医用化学基础1.1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与结构1.3 生物大分子与生物活性物质1.4 溶液的性质与浓度计算1.5 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第二章:无机化学2.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2.2 氧化还原反应2.3 酸碱平衡与缓冲溶液2.4 常用无机化学试剂及其应用2.5 生物无机化学与药物设计第三章:有机化学3.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3.2 有机合成反应与策略3.3 药物化学结构与活性关系3.4 天然有机物与生物活性3.5 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第四章:分析化学4.1 定量分析方法与误差控制4.2 光谱分析与色谱分析4.3 电化学分析与生物传感器4.4 药物分析与质量控制4.5 临床化学与生物标志物第五章:物理化学5.1 热力学基本概念与定律5.2 动力学基本理论5.3 电化学与电分析化学5.4 胶体与界面化学5.5 相平衡与相转变第六章:生物化学6.1 碳水化合物与能量代谢6.2 脂质与生物膜6.3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6.4 核酸与遗传信息6.5 酶学与生物催化第七章:药理学7.1 药物的作用机制7.2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7.3 抗微生物药物7.4 心血管系统药物7.5 抗肿瘤药物与生物靶向治疗第八章: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实验技术8.1 常用实验技术与操作8.2 生物大分子的分离与纯化8.3 生物活性物质的测定与分析8.4 药物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8.5 现代生物化学实验方法与技术第九章:临床化学与生物标志物9.1 临床化学实验室的组织与管理9.2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项目及其临床意义9.3 生物标志物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9.4 临床化学自动化与信息化9.5 临床化学的质量控制与标准化第十章:医用化学在临床领域的应用10.1 药物设计与合成10.2 药物制剂与药效学10.3 临床药物治疗与药物相互作用10.4 生物材料与医疗器械10.5 化学治疗与免疫化学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化学键与分子结构:重点关注化学键的类型、特点以及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南方医科大学教案首页单位及科室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教师姓名唐建军技术职务讲师课程名称临床医学概要教材版本第2版授课方式课堂教学授课内容第二十一章外科学基础第三节麻醉学时 2学时专业年级卫生经济中医制药2009级教学日期 2011年04月01日主要内容麻醉前准备和麻醉前用药全身麻醉的概念、方法、药物及并发症局部麻醉的概念、方法、药物及不良反应椎管内麻醉的概念、方法、药物及并发症麻醉期间和恢复期的监测和管理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临床课的学习、思维方法与要求熟悉麻醉的概念、麻醉前准备、麻醉方法、麻醉药物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各种麻醉方法的操作技术等基本技能重点难点麻醉前准备和麻醉前用药局部麻醉药的不良反应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的并发症主要教电脑“powerpoint”学媒体(包括文字、表格、图片)主要外 anesthesia,analgesia,general anesthesia,local anesthesia语词汇 intrathecal anesthesia,spinal block,epidural blockpremedication,minimum alveolar concentration,MAC有关本课题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的新进展疼痛治疗(pain clinic)的新观点复习思考题麻醉前准备的内容有哪些?麻醉前用药的目的是什么?课堂测试题什么是基础麻醉、全身麻醉、复合麻醉?如何预防和治疗局麻药的毒性反应?硬膜外阻滞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什么?腰麻后头痛的原因是什么?教研室审查意见备注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教案用纸第一军医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教案用纸第一军医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教案用纸第一军医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教案用纸第一军医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教案用纸。
南方医科大学教案首页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授课内容史占军2006-4-21课程名称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课次编号004授课年级临床本科授课方式理论课第六十九章学时数2一、掌握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病理改变教学二、掌握急性血源性骨髓炎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目的主要内容复习思考题教参考文材献教研室意见三、掌握慢性血源性骨髓炎病理特点及临床表现一、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病理改变二、急性血源性骨髓炎诊断三、慢性血源性骨髓炎病理特点及临床表现四、化脓性关节炎病理分期和治疗试述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病理及早期诊断。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与转归?南方医科大学教案用纸教学内容第二十章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第一节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细菌侵入骨质,引起炎性反应,即为化脓性骨髓炎。
病变可侵及骨组织各部分,但主要为骨髓腔感染。
致病菌大多数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溶血性链球菌,其它如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也可引起。
细菌侵入途径大多为血源性,但也可从外界直接侵入。
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大多是因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没有得到及时、正确、彻底治疗而转变的。
少数低毒性细菌感染,如局限性骨脓肿等,一开始就是慢性发病,急性症状多不明显。
如急性期经过及时适当处理,可能痊愈而不形成慢性炎症。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一、病因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最多见(占 80~ 90%),其次为链球菌和大肠杆菌。
肺炎双球菌,伤寒杆菌等则少见。
一般进入骨骼途径有三:(一)血源性化脓性细菌通过循环在局部骨质发生病变,即为血源性骨髓炎。
感染病灶常为扁桃腺炎、中耳炎、疖、痈等。
患者大多身体衰弱,营养较差,过度疲劳或急性病后发生。
外伤常为一诱因,病人有时有轻度外伤史,外伤有时决定发病部位,如局部轻度挫伤后可发生股骨或胫骨骨髓炎。
(二)创伤性和医源性系直接感染,由火器伤或其它外伤引起的开放性骨折,伤口污染,未经及时彻底清创而发生感染,即为外伤性骨髓炎。
骨与关节手主时,无菌操作不严,也可引起化脓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