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物流发展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2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理论思考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理论思考朱再昱陈美球曹建华蔡海生黄宏胜刘滨罗志军(江西农业大学,南昌330045)摘要:文章根据江西省提出的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构想,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区位、资源、产业等优势,对所依托的可持续理论、系统工程理论、增长极理论、创新理论、产业群理论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凸显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为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规划、建设提供有力的决策参考。
关键词:区域经济;理论基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Reflecti on s on the Theory to Con struct Poyang Lake πs Ecolog i ca l and Econo m i c ZoneZHU Zaiyu,CHEN Meiqiu,CAO J ianhua,CA I Haisheng,HUANG Hongsheng,L IU B in,LUO Zhijun(J 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chang 330045,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strategic concep t of Jiangxi Pr ovince to construct “Poyang Lake πs ecological and econom ic zone ”,this paper makes an in 2dep th analysis on sustainable theory,system s engineering theory,gr owth polar theory,innovati on theory and industry cluster theory in support of constructing the region in the light of l ocation,res ources,industry and other advantages in Poyang Lake πs ecol ogical and econom ic zone 1Therefore,we can highlight the guidance of scientific theories and p rovide useful references for decisi on making to p r 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Poyang Lake πs ecological and econom ic zone 1Key words:regional economy;theoretical foundati on;Poyang Lake πs Ecol ogical and Econom ic Zo ne基金项目: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课题(08Z D101);2008年江西农业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作者简介:朱再昱(1968~),男,江西瑞金人,博士生,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资源经济。
生态经济区冷链物流运作模式研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水产品资源和悠久的渔业文化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重要基础。
本文在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鲜活水产品冷链物流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制约鲜活水产品发展的因素,针对现有的冷链问题,提出了适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冷链物流模式,将上下游企业进行有效地集成,形成冷链供应链模式;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鲜活水产品的流通现状,建立了批发型冷链供应链模式,满足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鲜活水产品流通的现实需求,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鲜活水产品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整个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鲜活水产品冷链物流批发型冷链物流模式研究背景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上接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下通长江,湖区水位受控于“五河”及长江的双盆影响,是一个过水性、吞吐型、季节型的湖泊。
被誉为我国最大的“大陆之肾”和淡水湖泊仅剩的“一湖清水”,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之一(陈美球,2008;刘士余,2007)。
2008年3月,江西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决策,以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成为江西省第一个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不仅关系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着长江流域甚至全国湖区的可持续发展。
平衡资源利用情况与实现鄱阳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是当今鄱阳湖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
《物流术语》中对冷链的定义是“为保持新鲜食品及冷冻食品等的品质,使其在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配有专门设备的物流网络”,温度保持在0℃-10℃范围内的仓库区域为冷藏区,温度保持在0℃以下的仓库区域为冷冻区。
冷链物流不仅是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更是衡量流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一点心得体会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由来与重要意义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国际重要湿地。
在国际上,鄱阳湖的生物多样性倍受关注,特别是白鹤等珍稀越冬候鸟引世人注目;在国家层面上,鄱阳湖对长江中下游的调蓄洪水功能长期受到重视,其对长江流域生态健康的维护地位凸显;在江西省,它是母亲湖,是鱼米之乡,是重要淡水渔业基地。
而湖区的农民对鄱阳湖的理解较为实在,靠山吃山,靠水吃鱼,鄱阳湖是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重要物质来源。
进入21世纪以后,江西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鄱阳湖区和鄱阳湖流域的人口、资源、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
2007年温家宝总理提出了“永远保持鄱阳湖一湖清水”的要求。
同年,国家开始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省委省政府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充分利用鄱阳湖生态良好和淡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做出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科学决策。
并提出了把鄱阳湖区建设成为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区、新兴产业集聚区、改革开放前沿区、城乡协调先行区和江西崛起带动区的战略定位。
可以说,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结合我省省情落实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的必然要求,是争取江西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有利地位的正确选择。
二、如何建设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一)协调好三种关系1.认真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根本。
首先,我省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地位还没有根本改变,而鄱阳湖大部分地区还比较落后,因此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与建设的第一要务。
其次,鄱阳湖是全国11个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鄱阳湖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用水安全,保护好鄱阳湖生态资源与环境不仅是江西也是全国性战略。
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就是要以保护优化发展,在发展中搞好保护,以发展促进保护。
具体地就是以治理保开发,以开发促治理,通过优化经济结构,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实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中率先探索出一条保护与发展相协调的路子。
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几点思考发布日期: 2008年07月10日作者:王平俭2007年,国家开始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省委省政府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充分利用鄱阳湖生态良好和淡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做出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科学决策。
并提出了把鄱阳湖区建设成为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区、新兴产业集聚区、改革开放前沿区、城乡协调先行区和江西崛起带动区的战略定位。
可以说,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结合我省省情落实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的必然要求,是争取江西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有利地位的正确选择。
如何把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功在江西、利在全国的重大项目做好,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当前,全省相关地市、部门及国内外有关单位正在动员和组织力量,积极进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调研、规划等前期工作。
我们认为,搞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与建设,要协调好三种关系,坚持五项原则,把握四个环节。
一、协调好三种关系1.认真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根本。
首先,我省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地位还没有根本改变,而鄱阳湖大部分地区还比较落后,因此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与建设的第一要务。
其次,鄱阳湖是全国11个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鄱阳湖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用水安全,保护好鄱阳湖生态资源与环境不仅是江西也是全国性战略。
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就是要以保护优化发展,在发展中搞好保护,以发展促进保护。
具体地就是以治理保开发,以开发促治理,通过优化经济结构,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实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中率先探索出一条保护与发展相协调的路子。
2.认真协调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一个有机经济体,强调的是内在联系,既有竞争,但更多的是分工、互补与合作。
从现实看,区域内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各自的地区利益与诉求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市场壁垒、要素流动障碍、利益分配冲突、产业同构严重、过渡竞争等不利于经济一体化的现象和问题。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后感第一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后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后感鄱阳湖位于江西省的北部,是江西的母亲湖、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湿地重要的候鸟越冬地,属于世界的“生命湖泊”。
鄱阳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中水质量最好的湖泊,呗誉为长江中下游的“天然调节器”。
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鄱阳湖的保护和治理,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资源、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保护好鄱阳湖的生态环境,永葆鄱阳湖“一湖清水”。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立足与江西的独特的资源优势,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重大战略举措。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在保护生态中加快发展;目标是立足于江西实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做出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
为了突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特色,并不排斥保护生态和经济发展的统一性。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把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统一起来。
既保护绿水青山,又促进经济发展模式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理论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经济理论,既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将生态系统等自然科学概念引入以一定行政区域为界的社会科学领域,运用生态经济的原理和系统工程进行研究,探索这一复合系统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社会和谐的途径,促进经济社会、环境与资源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有四个有利于:(1)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有助于推动产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迈进,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提供示范;(2)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
大湖流域的开发和保护,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困难。
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探索大湖流域治理、保护、开发的新经验,有助于保护“一湖净水”,维护湿地复合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保障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3)有利于构建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实施的新支点。
关于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思考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引言。
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鄱阳湖经济区。
是江西发展的机遇,江西的经济将实现飞跃式的发展。
用科学的眼光看待这个发展的机会。
1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推动科学崛起的举措,是关系长远发展的重大决策。
要以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切实保护鄱阳湖区域优良的生态体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促进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的高度统一,使鄱阳湖区域成为生态文明示范区、新型产业聚集区、开放前沿区、城乡协调先行区和江西崛起带动区。
鄱阳湖是江西的代名词,是我省的名片,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
鄱阳湖的保护治理和鄱阳湖的经济开发关系江西未来的发展,关系全省4300万人民子孙后代的福一个地区的发展,全民皆富才是一个地区的富裕。
面临机遇,要善于把握,把握好,明天将是另一番景象。
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
清新的一座城市,让人有种自然与现代结合的感觉。
这是现代都市的发展趋向,推进城市化的进程。
建设鄱阳湖经济区就是江西发展的一个机遇。
要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实现可持续发展。
区是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构想,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
国务院已于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
有了政策的扶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繁荣景象指日可待。
江西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提供人才资源。
江西高校林立,人才倍出。
文化和经济是一致的,同步前进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所以要把基础巩固好,实现全方位,多领域的发展。
这也是成立以来,XX省第一个纳入为国家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对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于XX省北部,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XX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和鄱阳湖全部湖体在内,国土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什么重大战略背景?首先,从国际战略背景来看,全世界都开始认真思考和审视人类文明发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人类的明天将迈向何方?全世界都在关注、思考、努力,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是中国政府在承担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上,作出的一次主动响应、积极作为的生动实践。
其次,从国内战略背景来看,中央先后提出科学发展观、“两型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崭新理念和重大战略方针,目的就是要引导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恰恰可为实现这一目的提供示范引领作用。
最后,不容忽视的是江西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江西正处在人均gdp2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重要时期,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同时也是资源能源压力不断加大、生态环境质量容易恶化的关键时期,必须探索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子。
同时,江西要根本转变欠发达地区的地位,必须从全局着眼、从长远出发,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保护江西的青山绿水,为江西未来赢得更多的发展权利、更大的发展空间。
必须强调的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对江西原有区域发展战略的继承、提升和突破,秉承了山江湖工程、昌九工业走廊、九江沿江开发、环鄱阳湖城市群等一系列战略方针,同时也是对历次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精神的积极落实。
因此,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一项应时而生、顺势而为、前景光明的重大战略,它把握了人类文明发展规律,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落实了中央指示精神,契合了江西发展实际。
实现加快崛起赶超进位问: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什么重大战略意义?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作了高屋建瓴的精辟概括,省委书记苏荣强调:这是一项事关全局发展的大事**省长吴新雄指出: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具体而系统地审视其重大战略意义,可以从两个角度去把握——第一,可以站在国家战略高度去把握。
总结起来,至少有四个方面的重大意义: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江西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研究说到江西,人们常会联想起唐朝王勃写于赣江之滨的《滕王阁序》:“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江西的地理和生态有着得天独厚的布局,而环鄱阳湖区又是江西经济、文化、生态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温家宝总理在江西视察时指出,“要切实保护好鄱阳湖的生态环境,使鄱阳湖永远成为‘一湖清水’”。
落实好温总理的指示,不仅是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的必然要求,更是江西充分利用生态优势,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如何实现鄱阳湖永远成为“一湖清水”的目标,是摆在全省4300万人民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省委、省政府作出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全省综合竞争力,加快推进全面小康进程,在新的起点上实现中部崛起新跨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构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意义目前江西经济社会正处于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发展的环境和资源的压力在不断增大。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运用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构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然的战略选择。
(一)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省委、省政府以生态经济的理念,提出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这一战略构想,是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谋划江西未来发展的具体体现。
不仅符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搞好产业发展规划,可以有效地避免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对本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有利于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有利于实现“生态立省”与“加快发展”的有机统一,有利于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促进江西发展的政策措施,从而在全国形成生态优良,资源充裕、品牌特出的示范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SWOT分析引言SWOT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战略管理工具,用于评估一个项目、产品或组织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鄱阳湖地区是中国重要的“三湖一库”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拥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因此发展生态经济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通过对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SWOT分析,分析其内外部环境因素,为地区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一、优势(Strengths)1.丰富的生态资源:鄱阳湖地区拥有丰富的湖泊、河流、湿地和植被资源,这些资源对于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和渔业等产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2.生态环境优美:鄱阳湖地区的空气质量好,水质清澈,土地质量优越,这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3.地理位置优势:该地区地处江西省中部,毗邻赣江和长江,交通发达,有利于企业运输和物流的发展。
4.文化底蕴深厚:鄱阳湖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这为发展文化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劣势(Weaknesses)1.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鄱阳湖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亟待提升。
2.产业结构单一:该地区主要以农业和渔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的动力。
3.生态环境受威胁: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鄱阳湖地区的生态环境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水污染和土地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
4.人才流失:由于发展机会有限,鄱阳湖地区的高级人才普遍流失,限制了地区人力资源的发展。
三、机会(Opportunities)1.生态旅游市场需求增加: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休闲旅游需求的增加,生态旅游市场具有巨大潜力,为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了机会。
2.政府政策支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3.发展水产养殖业:鄱阳湖地区拥有丰富的水产资源,开展水产养殖业可以有效提高地区的经济效益。
4.文化旅游需求增长:人们对于文化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鄱阳湖地区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具有吸引力。
把握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机遇的几点思考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省委、省政府深刻分析全国区域经济新态势基础上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充分体现了江西在全国区域发展变化格局中的新定位,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新一轮解放思想的智慧结晶,有利于全省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促进各地的均衡发展。
这不仅对全省的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也为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战略机遇。
我县是环鄱阳湖区的重点滨湖县,积极跟进、承接机遇、抢抓机遇、把握机遇是促进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客观审视自我敞迎机遇机遇面前人人平等,但机遇不会青睐毫无准备的人,无准备之仗准败无疑。
在“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进一步认真审视万年,深化对万年县情的认识。
第一,我县是发展的前沿,我县经济位于江西东部与省城的中枢部位,是饶昌景鹰四个城市的交汇节点,属长珠闽、港澳台与中西部结合的共同腹地,是鄱阳湖地区对接长三角、闽三角的最前沿。
但也应看到我县地处上饶的边缘,发达地区的腹地。
如前沿的优势不能彰显,边缘化的趋势将越来越大。
第二,全县干群通过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实践”活动,精神面貌、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思发展、议发展、谋发展、求发展的氛围越来越浓。
但开拓创新意识还不够强,等、靠、要的思想还不同程度存在,影响、阻挠发展的和谐音符时有发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见事不管事的现象还较为严重,这些都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克服。
第三,近二年来,市场导向意识已逐步深入人心,多数干群能以市场导向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但在操作过程中不自觉地还会用资源导向意识去想事、谋事、干事。
资源导向意识的禁锢还没从根本上冲破。
第四,纵向比,我县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运行质量也明显提升。
07年完成生产总值28.55亿元,比上年增长19%,财政总收入2.2731亿元,比上年增长19.5%。
关于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化工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中心生态化工研究室卢琴芳)为积极策应江西省委省政府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构想,8月18日至20日,由九江市政协与我校省环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中心联合开展环鄱阳湖区域生态经济专题调研工作,校长(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甘筱青博士、市政协副主席(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化学化工学院院长)陶春元教授率部分鄱阳湖生态研究中心各研究室成员及相关人员20余名赴星子县、永修县、湖口县进行实地调研考察。
在各县政府、县政协的热情接待与陪同下,调研人员实地考察了星子县的鄱阳湖水文监测站和鄱阳湖沙滩旅游项目、永修县的星火工业园和吴城候鸟保护区及水质监测站,湖口县的金砂湾工业园和南北湾水产场,沿途看到了热火朝天的工业园区、美丽的候鸟保护区、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清洁的鄱阳湖水面,感受到振奋和鼓舞,激发了研究人员参与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信心和决心。
现将化工方面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化工产业的现状与差距(一)化工产业规模及布局近几年,环湖各县(区)依托工业园区,工业经济得到有效发展,工业经济总量增长显著,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化学工业发展陆续增强,如永修县是九江市工业发展的强县,其星火工业园有产能和规模排名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星火有机硅厂和世界500强的美国卡博特公司,依托30万吨有机硅产能扩张,有机硅下游产品的开发得以加速,其落户的下游企业逐年增加,续建107硅橡胶项目,氯磺化聚乙烯等项目,迅速作大作强有机硅工业城;湖口县是九江市工业发展最快的县区,其金砂湾工业园内的化工化纤已成园区内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后劲十足,如已有硫酸生产企业中伟科技公司、硫氢化钠生产企业乔旭公司等,在建或将建的有投资30亿元30万吨粘胶纤维项目、投资15亿元20万吨烧碱项目,投资12亿元240万吨的焦炭项目、投资10亿元的精细化工项目。
District economy | 区域经济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88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胡启启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安徽蚌埠 233000摘要:环鄱阳湖区域经济是整个江西经济高效发展的引擎,江西在实现中部崛起进程中,要充分重视鄱阳湖区域在全省经济发展中所能迸发出的巨大能量,并且作为江西发展最成熟的地区,鄱阳湖区的发展速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江西的发展速度。
江西要实现经济健康发展,建设好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关键。
关键词: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保护;绿色经济;对策一、前言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为外围,以保护环鄱阳湖经济圈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协调经济绿色健康发展为支撑,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共同发展。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最早于2008年的一次江西省级范围的专家学者座谈会会上正式提出,并于当年得到逐步推进建设,鄱阳湖经济试验区后更名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圈。
在2009年,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经济区规划》,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从区域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规划体现着国家对于鄱阳湖区域生态以及经济建设的重视,国家意在将鄱阳湖经济区建设成全国生态经济示范区以及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
可以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立不管是对于江西省还是全国,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目标及其发展优势(一)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目标协调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循环的共同发展。
主要包括:维持区域生态平衡、保护鄱阳湖重要调蓄洪功能,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对于长江流域的调节蓄洪一直发挥这重要作用,并且对区域生态意义重大。
进行生态农业改造,传统农业多以人工为主,效率低下并且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构逐步完善生态安全体系,使环境质量稳步提高,将环保绿色理念贯穿到整个鄱阳湖区的生态经济发展之路当中,只有走生态绿色的发展之路,才能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
现代商贸工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绿色物流发展对策研究佘敏燕黄美娟(江西科技学院,江西南昌330098)摘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强调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更加协调,实现低碳经济。
物流作为实现物体空间移动 的有效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和谐建设,发展绿色物流迫在眉睫。
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绿色物流发展阻碍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提出相应改善对策,为绿色物流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绿色物流;阻碍因素;对策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9311/ki. 1672-3198. 2016. 26. 0141研究背景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不断重视,为了生态环境 与经济发展能够更加协调,生态保护区的构建迫在眉 睫。
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 区规划I,这对鄱阳湖经济区的生态保护具有重大意 义。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强调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更加 协调,实现低碳经济。
物流作为我国的新兴产业,将实 体物品从供座地向接送地进行空间移动,在移动过程 排放废气,消耗能源,是造成温室效应、环境污染的重 要原因,有资料显示2014年我国物流能源消耗占据全 国的7%—8%,存在物流成本高、消耗大、环境污染严 重等一^系列冋题。
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物流发展现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要涉及江西重要市、县,其中 包括九江、南昌、景德镇市,及鹰潭、宜春抚州、上饶、吉 安部分县(区)。
随着城市之间交往的日益频繁,物流 变得非常重要,实现的物品空间上的转移。
物流作为 实现经济交往的重要手段,一直以来备受重视,国家对 物流进行规划、物流平台的建立、运输网络的不断完 善,都让物流越来越成熟的发挥着作用,但同时物流的 问题也愈加凸现出来,与国外发达国家的物流水平仍 有较大的距离。
2.1目前物流效率低物流具备七大职能,职能与职能之间的配合好坏影 响着物流整体效率。
运输上,线路的迂回、道路的拥堵 以及车辆调度不合理都导致运输时间过长,这不仅使得 能源的浪费还会影响顾客的物流体验。
《关于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思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注册会计师专业黎源0091642摘要。
鄱阳湖为中国提供了丰富的各类资源,其经济地位和生态地位都极其重要,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也是带动江西乃至中部讲解腾飞的重要“引擎”,为了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更好地发挥强力发动机作用,有必要在总体规划、指导思想、功能分区、发展前景上下大力气,从而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更具竞争力。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经济以人为本现代产业xx年3月,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战略构想。
这一构想是基于对当代国内外的形势和江西省情审视,以及对鄱阳湖所具有的独特地位的深刻认识,从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两个基本点出发,谋求新的崛起而提出的。
实现这一构想,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支撑,突出理论的指导地位。
本文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实际情况,对有密切关联的主要理论展开讨论。
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地位及战略任务进行正确的定位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得以发展的重要前提。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功能定位,直接反映和决定它在国家区域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中的地位。
总结起来讲,就是着力构建“三区一平台”,即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和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
同时,围绕“三区一平台”的总体定位,着力构建“四大支撑体系”、重点打造“十大产业基地”,即着力构建安全可靠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调配有效的水利保障体系、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建设区域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旅游基地,光电、新能源、生物及航空产业基地,改造提升铜、钢铁、化工、汽车等传统产业基地。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获得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记得其肩负的重大战略任务。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第一位的战略任务,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要以湖体保护、滨湖控制、生态廊道建设为重点,强化流域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统筹湖区及流域上下游、干支流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突出湿地保护、污染防治、绿色屏障建设、血吸虫病防治,进一步推进实施鄱阳湖湿地和候鸟保护工程等。
关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的几点思考[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友好型工业发展2021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纳入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对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规划区作为全省的主要支柱产业聚集地和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承载着江西崛起的重大历史使命,其工业化的发展模式直接关系生态与经济高度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成败。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本质内涵要求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同志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本质内涵概括为四句话: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在保护生态中加快发展;目标是立足江西实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建设环境友好型工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方面,江西生态环境质量在全国排第四位,生态优势明显;另一方面,作为欠发达省份,以工业发展带动全省经济全面发展的强烈愿望,以及在近5年内以传统工业为主体的发展模式,使工业经济和生态建设协调发展面临较大压力。
主要体现在:1.工业产业规模小。
在全省主要行业中,规划区缺少实力很强的企业,大企业的规模也不大,特别是缺少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行业领头企业。
规划区年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的工业企业目前只有6家,分别是江西铜业集团、江西省冶金集团公司、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江铃汽车集团公司、南昌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但是总体来说江西企业的规模还是偏小。
2021年度中国制造业500强,江西省入选企业排位最高的江铜,其主营业务收入只有第一名宝钢集团的18%。
这种偏小的企业规模,导致企业抗击风险能力弱、企业竞争力不强,有好的产品也没有实力大规模生产,规模效益不能实现,难以形成强势品牌。
2.产业关联度低。
在规划区内,一是由于以采掘业、原材料和粗加工为代表的重工业资源密集型特征明显,在发展过程中,与轻工业关联度不高;二是产业相对零散,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分工协作,大企业难以发挥规模优势,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专业化协作方向发展不够,产业配套能力差,无法扩展和延伸产业链,难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造成整个规划区工业产业关联度较低。
关于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思考(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 ___________)摘要随着鄱阳湖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日趋严峻,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已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环鄱阳湖经济区”的建立,要确立区域一体化的意识,积极促进市场一体化机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推进环鄱阳湖区域综合环境治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鄱阳湖区域;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一、引言生态经济区,是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实现了协调发展、各个领域达到了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的区域。
其实质就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运用生态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遵循生态学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对全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系统进行结构改善和功能强化,在恢复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合理利用各类自然资源的前提下,促进湖区经济和社会健康、持续、稳定与协调发展。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交接处的南岸。
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国际性的重要湿地,江西人民的“母亲湖”。
主要包括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新余和抚州6个设市区以及周边的11个县市,本区在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状况方面都具有类似性,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水陆结合的自然区。
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强鄱阳湖的保护治理和开发建设,是从江西实际出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是和谐构建鄱阳湖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新形势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的重大实践,必将对江西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本文就此对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提出一些战略性的思考和策略,必将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产生很强的实践意义。
二、制约环鄱阳湖发展的因素由于受经济、社会、政策和历史等因素,还有人口、经济、资源的多重压力,鄱阳湖区生态环境负荷日趋加重,并且日益恶化。
当前,鄱阳湖区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包括水生态失衡、土地植被退化、污染状况加重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物流发展思考
鄱阳湖位于江西北部,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江之水,下通长江,面积达3914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
环鄱阳湖区域涉及南昌、九江、上饶、鹰潭、抚州和景德镇六个设区市,共有土地面积531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31.86%;人口1847.1万,占全省的42.8%;2008年生产总值占全省57.68%;全省100强工业企业的75%以上集中在此地区。
区域内自然资源、旅游资源丰富,工业基础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一、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提出
2008年2月20日,江西省社科院院长傅修延提出《以国家划分主体功能为契机,申请“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实验区”》的报告,得到省委肯定。
2月22日,吴新雄省长专门主持召开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会议,就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名称、目标任务、建设范围、重大举措、组织领导进行了部署。
3月4日,省政府正式以赣府文[2008]48号文向国务院请示,恳请由国家批准立项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并请国家发改委主持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总体规划编制,2009年12月12号正式由国务院批准实施。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定位为生态优良、经济发达、城乡协调、生活富裕、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高度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经济区。
二、发展环鄱阳湖经济区物流系统的意义
区域物流的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深刻的内在联系。
完善的区域物流系统不仅能够促进区域内信息与商品的快速有效流动和增长,而且通过优化集成区域内企业的战略竞争资源,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要求在沿湖生态环境容量的刚性约束下,实施产业的有效集聚,在沿湖资源环境承载力内形成空间布局合理,资源集约利用的工业园区带。
优先发展环鄱阳湖经济区物流系统,是实现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目标的关键。
其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物流产业将形成新的产业形态,拓展了区域价值创造的新空间,符合生态经济要求,也是发展区域内现代服务业的主要内容。
二是现代物流系统可以推动区域内产业结构优化,有利于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加快资本周转,节约流通成本,带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因此,研究环鄱阳湖经济区物流发展的现状和比较优势,发展环鄱阳湖经济区物流系统,明确优先发展环鄱阳湖经济区物流系统的战略选择是促进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举措。
三、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物流业现状
受地域条件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总体来看环湖地区普遍对物流业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物流当作一个产业来对待。
目前环湖地区物流市场发达程度低。
区域内物流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物流服务的功能也不完善。
这主要是因为区域内制造企业、商业企业等社会化物流的需求主体都包揽了大量与自身业务相关的物流活动,没有以外包等方式交由物流企业来承担。
同时,环鄱阳湖经济圈的交通基础设施也存在许多问题:一是环湖地区东西之间没有连通,缺乏快速通道;二是环湖地区与长三角地区没有高速通道连接;三是铁路、公路、航空与水运没有形成联运;四是区域内现有省道和农村公路网络等级和运输能力低下;五是环湖港口设施较为陈旧,与生态经济区建设不完全适应。
四、发展环鄱阳湖物流产业的主要对策
所谓区域物流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地理环境中将区域内外的各类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进行有效的实体流动,是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几种功能的有机结合体。
基于区域物流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快发展环鄱阳湖物流系统建议如下:
(一)做好环鄱阳湖区域经济规划和物流发展规划
物流业作为支撑和服务产业,其自身的发展规划是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因此首先要做好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规划,研究确定其发展的战略方针、步骤、重点和措施,研究确定其产业规划。
只有明确了产业集群的方向,才能做好区域物流需求预测,根据物流需求量做好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设施设备投入、物流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等规划。
也只有明确了区域产业的发展方向,才能根据这一产业的特点发展与之配套的物流系统。
(二)发展区域产业集群物流服务体系
现代物流业是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以及运用现代组织和管理方式,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等环节进行整合,并进行一体化运营的新兴产业。
物流活动已由本地一体化向区域一体化、跨国一体化的物流方向发展,将必然涉及到报关、通关、保税、多式联运等国际物流环节。
因此,要通过政策扶持加强物流企业的集群,形成完整的,高质量的区域产业集群物流服务体系。
要通过发展物流园区,集成不同功能的物流企业,如运输企业、仓储企业、配送企业等,有机嵌入到集群供应链上下游的每一个环节中去,使得产业集群中分工精细的上下游企业通过物流企业实现无缝衔接,才能有力地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三)完善政府调控机制与调控方式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涉及到六个设区市,为了破除行政区划壁垒,避免出现多头管理现象,各地方政府要统一协调管理。
这就要求创新管理模式,设立一个强有力的协调推进机构,建立经济圈内各地区共同参与的协商制度,形成一整套区域协调联动机制。
省政府在构建环鄱阳湖经济圈中的一个关键作用是要打破地方保护性政策,尽可能地鼓励合作,对区域内的物流竞争及时协调,避免恶性竞争。
政府调控不能过度干预市场。
政府应该关注规划、标准化和公共信息平台等方面的工作,应该有意识的培育物流行业协会的发展,促进商业、物流等行业协会之间的合作,促进行业协会在制定和推广行业标准、解决行业争端、规范从业人员等方面发挥作用。
从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实际出发,构建环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合理规划符合生态经济要求的区域物流系统,包括环鄱阳湖区域物流系统网络规划、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物流中心规划、物流配送体系规划、物流产业规划等。
提出发展环鄱阳湖区域物流系统的政策建议,包括物流产业发展政策、行业管理政策,物流标准体系建设等。
这是推动环鄱阳湖经济区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实现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