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海燕》第一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海燕》第一课时教案教材分析《海燕》安排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因为它的文体特点(散文诗)适于单元要求:强调朗读,注重联想与想象,了解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学习抒情性语言。
自然这也是顺应新课程标准“阅读”部分的要求。
《海燕》是首著名的散文诗,本文写于1901 年,那时正是俄国1905 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国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动摇着沙皇统治的根基。
来自社会底层、深谙人民疾苦的高尔基,触摸到刚刚开始跳动的新时代的脉搏,以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创造出了“海燕”的艺术形象,来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
据此,我以感悟“海燕”形象的精神内涵为切入口,激发学生兴趣,迅速深入文章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塑造海燕形象的方法。
3.掌握象征手法。
过程与方法:1.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2.通过表达交流,揣摩海燕的形象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敢、坚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诵读”;象征、对比的写作手法与众多的修辞格也是朗读时必须掌握的知识;体会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形象的作用,把握散文诗的优美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出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英勇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则是作者的初衷,领会“海燕” 精神的内涵,结合实际,运用发散思维,使学生把握“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
是我们现在的教育的人文目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认真预习课文,掌握字词,结合工具书,查阅背景资料,搜集高尔基的相关资料和相关背景。
教学方法朗读法、质疑法、比较法、多媒体演示法。
朗读法:教学千法,朗读为本。
叶圣陶老先生文言文学习的特殊性,曾经说过,“习文言,必先熟读若干篇,勉强记住不算,要能自然成诵才行。
”也就是说,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是通过读来完成的,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诵读非常重要。
质疑法: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则诱发探究,通过探索,才能发现真理。
一海燕〔第一课时〕目标预设1.介绍背景知识2.读准字音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在诵读中把握这首散文诗的结构4.用准确的语言归纳出海燕性格特征5.理解比照和烘托的写作手法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把握文章的结构3.归纳海燕的性格特征教学准备1.准备朗读录音2.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前夕的斗争情况与作家和作品的发表情况预习导学1.给如下加点字注音翡.翠〔〕蜿蜒..〔〕飞窜.〔〕胆怯.〔〕2.填空《海燕》的作者是国著名作家,本文是他在1901年写的幻想曲的结尾局部,原题。
列宁非常喜欢这首革命诗歌,曾在自己的作品中引用本文的“〞,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它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品。
自传体三部曲、、和剧本。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生活向我们展示了它的生活之美。
如:在阳光光明媚的花园,草坪似翠绿的地毯,孩童似猴子般机灵,老者似神仙般逍遥,我们感受到的是生命的柔美。
二.精讲点拨,质疑问难1.整体感知(1)播放朗读录音。
要求学生认真听读,注意停顿。
学生欣赏、倾听。
做停顿标记,学生试着有感情地放声朗读。
(2)教师提问:用一段话概括海燕所展示的生命之美。
(3)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集体评价。
2.表情朗读,品味诗歌画面思考与调整(1)指导朗读课文,注意海上图景的变化和海燕动作神情的开展变化。
学生齐读、分读。
(2)学生思考问题,找出文章的线索,理清课文的结构。
明确:以暴风雨渐次逼近这线索,把海燕放在暴风雨“降临之前〞“逼近之时〞“即将降临〞三个场面中进展刻画。
(3)抓住文中的语句,理解作者所描绘的海上图景的变化和海燕动作神情的开展变化,用准确的语言归纳出海燕的性格。
明确:勇敢、乐观和对暴风雨的渴望。
(4)学生思考:海上风起云涌的景象对表现海燕有什么作用?明确:写海浪与狂风生死拼搏的激战场面,正是以壮阔的背景来烘托海燕的战斗雄姿。
写风、云、雷、电一齐出动,以此背景来烘托海燕那战斗号召的豪迈激昂,振奋人心。
《海燕》(第一课时)嘉鱼县蓝天抗洪英雄中学易文教材分析这一单元所选散文诗都是撷取我们常见的自然之景,经过作者激情敏锐的心和生花妙笔,便赋予这些景物以灵魂,传达出作者的心灵之音。
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学生加强朗读,注意课文中的联想与想象,了解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学习抒情性语言。
《海燕》是俄国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的代表作品,写于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作者是借助海燕这一形象来表达对革命的渴望和对革命者的热情讴歌、赞扬。
《海燕》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的节律和流动感的油画,具备诗的音乐美和绘画美,给人以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全诗激情洋溢,背景宏大壮丽,具有典型的革命浪漫主义特征。
教学目标1、把握海燕的形象,感悟文章主旨。
2、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理解象征的作用。
3、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散文诗优美的意境,理解“海燕”的艺术形象。
高尔基把所有的笔力都集中在塑造海燕形象上,把握“海燕”的艺术形象,是教学应解决的根本问题。
难点:理清本文的象征意义并结合实际把握“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
本文写于特定的历史年代,与学生生活相距甚远,学生理解象征的意义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将其确定为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点拨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多媒体展示雷电天气的音画)师:同学们,上个星期天傍晚,忽然间天昏地暗、电闪雷鸣,在这样天气里,你们喜欢呆在哪里呢?为什么呢?(学生回答)(多媒体展示浊浪淘天的音画)师:在暴风雨来临之前我们都喜欢在能够感觉到温暖、温馨和安全的地方呆着,但是有一种鸟却总是很勇敢的在这样的天气里,在浊浪滔天的海面上穿梭、飞舞。
这种鸟叫什么名字呢?(多媒体展示海燕画面及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高尔基的《海燕》。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找话题,用谈话的方式,使课堂气氛活跃,运用多媒体技术再现情境,更有利于下面对文章内容和海燕形象的把握。
二、检查预习1. 检查字词2. 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知识设计意图:检查学生预习效果,为本节课做好初步准备,同时识记必要知识点,也为后面理解形象、把握象征手法做个铺垫。
海燕
高尔基
(第一课时)
授课教师:康秀炎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通过朗读认识海燕的形象,体悟海燕的豪情。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认识海燕的形象,体悟海燕的豪情。
教学难点:朗读训练
学生分析:八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是缺乏锻炼。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九课,属于一篇散文诗,本节课是第一课时,要侧重感性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时时处处都在向我们展示生命之美……
今天,我们来感受生命的——勇敢之美
二、作者介绍高尔基(1868--1936):俄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高尔基名言:(齐读)重点强调: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三、写作背景:本文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看书上注释)那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俄国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动摇着沙皇统治的根基。
它塑造了搏风击浪的勇敢的海燕形象,预告革命风暴即将到来,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战斗,这是一篇无产阶级革命战斗的檄文与颂歌,受到列宁的热情称赞,这篇散文诗被誉为
“战斗的革命诗歌”。
填空(抢答)《海燕》是一首诗,是高尔基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的结尾部分,原题《》。
四、读一读,记一记。
(先找学生注音,然后齐读)呻吟
..
..胆怯.翡.翠掠.起蜿蜒号.叫口号.晃.动晃.眼吓.唬恐吓.
听写:苍茫胆怯翡翠精灵蜿蜒呻吟蠢笨争鸣掠起
五、朗读训练
六、请同学们找出有关描写海燕形象的句子,想像三个场面中海燕的雄姿。
小组讨论(两分钟)归纳出“海燕”的性格特征并说说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黑色闪电……(提示:形和色)运用比喻,从形和色两方面表现了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
高傲(提示:神态)表现海燕藐视环境的恶劣,自豪而充满信心,突出它的英勇精神。
碰、掠起、冲、穿过(提示:动作)勇敢、迅猛、锐不可当
飞翔、飞舞显示其全身心投入战斗,以斗争为乐。
大笑、号叫(提示:声音)欢快、豪迈
“这个敏感的精灵”“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提示:拟人化)拟人化的描写显示了它的勇敢和智慧,表现了它具有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
“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对胜利充满必胜的信心
两次叫喊豪迈兴奋、欢快
海燕是一个(矫健勇猛自信乐观斗志昂扬坚强无畏)的形象。
七、海燕的心理活动应包括哪几点?(讨论一分钟)
1.欢乐,与其他海鸟的恐惧形成鲜明的对比。
2.对暴风雨的热情和渴望。
3.无畏,和战胜暴风雨的信心。
4.蔑视:它与其他海鸟的对话应形成冲突,表现出海燕对怯懦者的蔑视
八、模仿创造:请你仿照句子说一段话。
假如我是(海燕),我将对(海鸥)说:收起你对暴风雨的恐惧吧,我们不仅要善于享受生活中的阳光,也要敢于承受生活中的风雨,这样的人生才是完整的.
假如我是(),我将对()说-------
九、课堂小结:三个场面;海燕的形象
十、作业:课后练习
课后反思:本节课朗读训练还是有一点欠缺,时间安排有点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