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5课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4
历史第五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堂笔记一、青铜器1. 定义:青铜器是指用铜和锡等金属合金铸造的器具。
在中国,青铜器主要用于祭祀、战争和日常生活等方面。
2. 发展历程:(1)商代:青铜器的鼎盛时期,出现了大量的礼器、乐器、兵器等。
代表作品有司母戊鼎、后母戊鼎等。
(2)西周:青铜器逐渐走向衰落,但仍有一定的发展。
代表作品有大克鼎、毛公鼎等。
(3)春秋战国:青铜器逐渐被铁器所取代,但仍然有一定的生产。
代表作品有曾侯乙编钟等。
3. 特点:(1)造型:青铜器的造型多样,有鼎、簋、壶、尊等。
(2)纹饰:青铜器的纹饰丰富多样,有兽面纹、云雷纹、龙纹等。
(3)铭文:青铜器的铭文是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料,主要记录了器物的名称、重量、年代等信息。
4. 意义:(1)青铜器的制作技术代表了古代中国的高度文明水平。
(2)青铜器的纹饰和铭文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二、甲骨文1. 定义: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主要用于卜辞和铭文。
甲骨文是用龟甲和兽骨刻写的,因此得名。
2. 发展历程:(1)商代:甲骨文的发源地,主要用于卜辞和铭文。
(2)西周:甲骨文逐渐衰落,但仍有一定的使用。
(3)春秋战国:甲骨文逐渐被金文所取代。
3. 特点:(1)形态:甲骨文的字形简单,线条粗犷,具有一定的象形性。
(2)内容:甲骨文的内容主要包括卜辞、铭文等。
(3)价值:甲骨文是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料,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4. 意义:(1)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字的诞生和发展。
(2)甲骨文的研究为我们了解古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笔记第五课:中国古代农业与商业一、概念解释1.农业:是指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土地、水、气候等)进行农作物的种植和养殖的活动。
2.商业:是指商品的买卖流通过程,也包括商人进行商品买卖的经济活动。
3.农业社会: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形态,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农业是经济的基础。
4.商业社会:以商业为主导的社会形态,商人占据主导地位,商业活动极为繁荣。
二、古代农业1.农业的出现:中国是农业起源地之一,约在10000年前进入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进行土地耕作。
2.农业方法:原始农业方法主要有火种耕作、休耕耕作和早期水稻种植。
3.农业工具:原始农具多为木制,如犁、耒、镰刀等,进入青铜时代后,农具开始使用铜质制品。
三、农业文明的发展1.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是农业文明最初的阶段,人类开始种植作物并养殖动物,逐渐形成部落社会。
2.商代农业:商代农业发展较为成熟,农民种植的作物有小麦、大麦、粟、黍、稻、谷子等。
同时养殖的动物有牛、羊、猪等。
3.农耕社会:周朝是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发展阶段,农业生产方式进一步提高,使用铁器与水利工程的应用。
4.齐、楚、秦农业:齐国农业以养殖业为主,楚国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秦国则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开展集体化农业。
四、古代商业1.商业的起源:商业起源于农业社会,人们通过交换农产品满足自己的需求,渐渐发展壮大成为一种经济活动。
2.商业的形式:商业逐渐发展出了贸易、市场、货币、铺面等形式。
3.商业的发展:商业发展通过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贸易路线的开辟,而且这些贸易线路间接地促使了中国古代孕育出了郑和下西洋等航海活动。
五、农业与商业的关系1.分工合作:农业和商业相互依存,农民生产农产品,提供食物等生活必需品,商人则通过交换商品而满足农民的需求。
2.经济发展:农业和商业的发展不断推动经济的发展,为社会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3.社会变迁:随着农业和商业的发展,农耕社会逐渐演变为商业社会,商人的地位也逐渐提升。
历史八年级第五课知识点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以前农民们都是自己种自己的地,力量分散,收成也不稳定。
后来国家说,咱们一起搞合作,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大家的地合起来一起种,工具一起用,这样力量大,效率高,能多打粮食。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手工业者们以前也是各干各的,规模小,发展难。
国家就引导他们组成手工业合作社,一起干活,一起发展,把小手工业变成大产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于那些资本家开的工厂、商店啥的,国家没有直接没收,而是实行了公私合营。
就是国家和资本家一起经营,慢慢地国家的成分越来越多,最后就变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企业。
这三大改造完成后,就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啦,咱们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怎么样,这样讲是不是好理解一些?。
八上历史第五课笔记
一、甲午中日战争
1、原因:日本蓄谋已久,企图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2、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
3、时间:1894年---1895年
4、战役:黄海海战(邓世昌牺牲)
5、英烈:左宝贵(回族,在朝鲜牺牲),邓世昌(黄海海战),丁汝昌(威海卫战役)
6、结果:中国清政府战败,签署《马关条约》
二、马关条约
1、签订时间:1895年
2、中国签约代表:李鸿章
3、条约内容
(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兵费2亿两;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4)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4、影响:(1)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
(2)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3)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5、三国干涉还辽:《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德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