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专项组的通知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1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市政府专家决策咨询委员会的通知正文:----------------------------------------------------------------------------------------------------------------------------------------------------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市政府专家决策咨询委员会的通知(市政发〔2013〕2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为加强科学决策,充分发挥专家咨询作用,经研究决定成立西安市政府专家决策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决咨委)。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市决咨委的主要职责是:开展战略性、前瞻性的宏观研究,为市政府提供决策服务和高端咨询;对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方针政策和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咨询论证和后评估;对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与中长期规划提供研究咨询评估;对本市-1-重大发展事项、项目投资和招商引资等提供支持;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与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与襄助。
市决咨委办公室设在市发展研究中心,承担市决咨委的日常工作和服务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崔玉凤兼任。
附件:第一届西安市政府专家决策咨询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西安市人民政府2013年1月4日附件第一届西安市政府专家决策咨询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名誉主任:刘世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董军西安市市长主任:杨广信西安市人民政府咨询员副主任:徐宗本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魏炳波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锦秋中国建筑西北设计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秘书长:崔玉凤西安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副秘书长:陈洵荣西安市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秘书长(常务):徐楠西安市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专家委员:一、发展战略组白永秀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杜培元长安国际医疗健康管理研究院院长,教授冯根福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院长,教授郭鹏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郭卫东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高工雷英杰西安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任万迪昉西安交通大学现代管理研究所所长魏杰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徐可为西安文理学院院长,教授二、金融财政组曹和平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冯涛西安交通大学经金学院证券研究所所长,教授谷孟宾陕西省社科院金融投资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李成西安交通大学经金学院金融系主任,教授罗亚民西安市财政局局长权永生陕西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邵亚良上海国际集团总裁,研究员王满仓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教授郑瑛西安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三、生态文明及农业发展组方兰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冯慧武西安市农业委员会主任高榕西安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工和红星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霍学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院长,教授李伯钧西安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李佩成长安大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袁晓玲西安交通大学经金学院教授张平白鹿原生态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四、工业发展组杜跃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方红卫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侯洵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黄伟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苏秦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印建安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岳宏志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新民西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五、文化旅游组陈实西北大学经管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教授郝小奇西安日报社社长惠毅西安电视台总编辑李骊明西安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马耀峰陕西师范大学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舒德干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毓文西安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周萍陕西省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高工六、社会发展组黄琳娜西安市中医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李建科陕西师范大学食品与营养学院院长,教授李树茁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刘建申西安一枝刘集团总裁毛瑛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席恒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辛渭川西安市中心医院院长,主任医师严石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杨宗科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七、城市建设管理组陈晓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教授韩骥西安市规划委员会总规划师惠西鲁西安市规划局局长李里丁陕西省政府参事,高工梁锦奎西安市规划委员会秘书长刘加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刘科伟西北大学城环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教授王圣学长安大学城市研究所所长,教授周庆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规划院院长,教授八、科教组郝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李颖科西安市教育局局长陆剑秋西安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所长,教授覃征清华大学软件学院教授王应虎陕西星王企业集团董事长,高工问向荣西安市科学技术局局长修军陕西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总裁,高工九、特邀委员组高云虎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耿战修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巡视员黄红元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李天顺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巡视员刘苏社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副司长骆磊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副司长任明辉卫生部国际合作司司长任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司副司长王宗成中国证监会创业板发行监管部巡视员夏文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主任张光平上海银监局副局长张军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主任——结束——。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地方税务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2014)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6.15•【字号】陕政办发[2014]62号•【施行日期】2014.06.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地方税务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陕政办发〔2014〕62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陕西省地方税务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核、省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4年6月15日陕西省地方税务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陕西省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厅字〔2014〕39号),设立省地方税务局,为省政府直属机构。
一、主要职责(一)贯彻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和省政府规章,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依法加强税收征收管理。
(二)承担共享税、地方税以及省政府指定的社会保险费、基金的征收管理职责,为政府筹集财政收入。
(三)负责地方税务系统依法行政和依法治税,实施税收执法权力清单制度,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依法办理地方税税率调整及减免事项。
(四)开展地方税制度改革和体系构建,负责国家各项税收政策的宣传解释、贯彻落实和执行情况调研,提出税收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建议。
(五)负责监督检查税收法律法规政策的贯彻落实,规范税收执法活动,负责税务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开展税收法律救济。
(六)负责规划和组织实施地方税务系统纳税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税收信用体系建设,制定和监督执行地方税务系统纳税服务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对纳税人进行税法宣传、咨询辅导、办税服务、权益保护和信用评定,规范纳税服务行为,强化社会协作。
指导、监督注册税务师管理机构工作。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下放一批行政事权的通知正文:----------------------------------------------------------------------------------------------------------------------------------------------------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下放一批行政事权的通知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按照“市级统筹、重心下移、权责对等”原则,结合我市实际,市政府决定下放36项行政事权。
各区县政府、西咸新区管委会、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级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行政审批权运行的监督,做好下放事权的落实和衔接工作,防止出现管理脱节和监管真空,不断提高政府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政策解读,确保各项行政事权“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附件:西安市下放管理层级行政事权目录(共36项)西安市人民政府2020年6月27日附件西安市下放管理层级行政事权目录(共36项)序号事项名称事项类型审批部门设定依据下放后审批部门备注1民办职业培训学校设立、分立、合并、变更及终止审批(初级、中级)行政许可市人社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十二条:举办实施以职业技能为主的职业资格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的民办学校,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并抄送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五十三条:民办学校的分立、合并,在进行财务清算后,由学校理事会或者董事会报审批机关批准。
分立、合并民办学校的,审批机关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三个月内以书面形式答复。
第五十四条:民办学校举办者的变更,须由举办者提出,在进行财务清算后,经学校理事会或者董事会同意,报审批机关核准。
第五十六条:民办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终止:(一)根据学校章程规定要求终止,并经审批机关批准的;(二)被吊销办学许可证的;(三)因资不抵债无法继续办学的。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省直机关房改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通知
正文:
----------------------------------------------------------------------------------------------------------------------------------------------------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省直机关房改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通知
(陕政办函[2007]114号)
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鉴于省直机关房改委员会部分组成人员工作变动,省政府决定,对省直机关房改委员会组成人员进行调整。
调整后的组成人员如下:
主任:史健生省政府副秘书长兼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
副主任:李广利省委副秘书长
韩水岐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
刘德勤省政协副秘书长
委员:黄赛蒙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韩中林省财政厅副厅长
岳崇省监察厅副厅长
兰继堂省房改办主任
高育昌建行陕西分行副行长
胡铁汉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
省直机关房改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七年七月十七日——结束——。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西安市规划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通知正文:----------------------------------------------------------------------------------------------------------------------------------------------------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西安市规划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通知(市政发〔2013〕53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鉴于部分成员工作职务变更,经协商沟通,市政府研究决定,对西安市规划委员会组成人员进行相应调整。
现将调整后名单通知如下:顾问:周干峙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住建部顾问魏民洲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唐凯国家住建部总规划师梁锦奎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科技组副组长主任:董军西安市委副书记、西安市市长副主任:张锦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杨冠军陕西省住建厅厅长岳华峰西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XXX 西安市副市长段先念西安市副市长乔征西安市政府咨询员杨广信西安市政府咨询员、市政府专家决策咨询委员会主任韩骥教授级高级规划师秘书长:惠西鲁市规划局局长总规划师:韩骥(兼)副总规划师:席保军市规划局总规划师委员:张孝成陕西省住建厅副厅长、教授级高级规划师韩一兵陕西省住建厅副厅长赵元超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刘小平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周若祁西安交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刘星源西安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刘科伟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教授霍小平长安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蔡辉长安大学规划院副院长、副教授王圣学长安大学城市研究所所长、教授吕仁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克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周庆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规划院院长、教授吴昊西安美术学院教授黎少平香港AHB建筑工程设计公司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张仲良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高级工程师向德西安市政协副主席、市文物局副局长张永安市人大城建环资委主任委员王德安市政府秘书长钱虎威市政府副秘书长杨国胜市政府副秘书长雷英杰市发改委主任李颖科市教育局局长田党生市国土局局长张印寿市环保局局长苗宝明市建委主任贺简政市市政局局长任立新市交通局局长张永科市旅游局局长吕恒军市商务局局长田高社市市容园林局局长吴雪萍市市容园林局副局长、高级建筑师郑育林市文物局局长崔玉凤市政府研究室主任陈浩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安建利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杨安定经开区管委会主任李元曲江新区管委会主任门轩浐灞生态区管委会主任强晓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主任何亮航空基地管委会主任陈长春航天基地管委会主任康军沣东新城管委会主任石卫平西安水务集团董事长李骊明市社科院巡视员、研究员王桢市规划局巡视员丛远飞市规划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学超市规划局副局长陈琦市规划局副局长肖青利市规划局副局长陈道麟市政协常委、市规划局副巡视员孙震海市规划局副巡视员李琪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张宁西安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规划师、高级工程师杨文晓陕西省城乡规划协会会长、高级工程师和红星教授、博士生导师姚文育市热力总公司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供热专业)李春芳高级工程师高晓基高级建筑师市规划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与市规划局合署办公),负责规划委员会日常工作,并组织开展规划专业各项技术咨询活动。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财政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5.10.16•【字号】市政办发〔2015〕75号•【施行日期】2015.10.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财政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西安市财政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核、市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5年10月16日西安市财政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陕办字〔2015〕44号),设立西安市财政局,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一、职能转变(一)取消的职责。
1.取消组织注册会计师考试职责。
2.取消契税征管职责。
(二)承接部分代理记账机构资格审批和年检职责。
(三)加强的职责。
1.加强现代政府预算管理职责。
2.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职责。
3.强化财政监督职责。
二、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有关财政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起草财政、财务、会计管理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分析预测财政经济形势,参与制定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提出运用财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和综合平衡社会财力的建议;拟订市与区县的财政分配政策、财政体制和转移支付制度并组织实施,完善鼓励公益事业发展的财税政策。
(二)承担市本级各项财政收支管理的责任。
负责编制年度预决算草案并组织执行;负责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报告全市和市本级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和决算有关情况;制订市本级经费开支标准、定额;负责市级部门年度预决算的编制和调整工作,负责政府预决算和部门预决算公开工作。
(三)负责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按规定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及其他非税收入;管理财政票据;制定全市彩票资金管理制度,按规定管理彩票公益金。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国资委关于监管企业实施分类管理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09.07•【字号】市政办发[2016]71号•【施行日期】2016.09.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有资产监管综合规定正文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国资委关于监管企业实施分类管理意见的通知(市政办发〔2016〕71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市国资委《关于监管企业实施分类管理的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9月7日关于监管企业实施分类管理的意见(市国资委)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完善国资监管体制,增强国资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激发监管企业发展活力,有效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按照省、市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资委《关于省属企业实施分类管理意见》的通知(陕政办发〔2014〕112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市属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市发〔2016〕3号)的要求,现就监管企业实施分类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分类管理的重要意义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紧紧围绕国有企业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国有资本持续保值增值两个目标,以中央和省、市各级关于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精神为指导,在合理界定企业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对监管企业分类施策,进一步做优做强做大监管企业,不断提高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主动引领西安经济发展新常态,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分类管理的基本原则(一)强化管理与促进发展相一致。
分类管理要着眼创新国资管理方式,按照谁出资谁分类,切实规范履职行为,有效提高监管水平,推动企业发挥市场主体作用,释放发展活力,提高发展质量。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和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问题的通知正文:----------------------------------------------------------------------------------------------------------------------------------------------------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和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问题的通知(陕政发[2004]42号2004年9月29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规范税收征管,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切实保证县乡干部职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和基层政权正常运转,促进全省经济和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批转财政部关于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国发〔2002〕26号文件)精神,省政府决定,从2004年1月1日起,调整和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
现将《陕西省省以下财政体制调整方案》印发你们,请依照执行。
陕西省省以下财政体制调整方案根据《国务院批转财政部关于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国发〔2002〕2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省政府决定,在现行省与设区市和杨凌示范区(以下简称市区)事权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我省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
一、调整和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的必要性我省省对下分税制财政体制自1995年运行以来,调动了各级政府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促进了全省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财政分配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
主要是,现行按企业隶属关系划分收入级次的做法,已经不适应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和企业深化改革的需要;省级收入结构单一,调控能力较弱,对财政困难地区转移支付补助力度不够;全省有相当一部分县乡财政困难,地区间财力差距呈扩大趋势;现行体制未能有效地建立起与地方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相联系的激励机制,不利于调动各级政府增收积极性。
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税务总局•【公布日期】2018.05.31•【文号】税总办发〔2018〕79号•【施行日期】2018.05.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通知税总办发〔2018〕7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驻各地特派员办事处,局内各单位: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系列部署,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办发〔2018〕23号)的要求,高质量完成《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税总发〔2016〕50号)及税务总局《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实施办法》(税总发〔2017〕44号)明确的各项工作任务,更好地指导各地税务机关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意义公开透明是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增强政府公信力执行力,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各级税务机关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部署要求,大力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制度机制,全面加强政策解读和舆情回应,不断扩大主动公开范围,持续创新拓展公众参与,政务公开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对于从源头上防范税收舆情、推动税收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在政策解读的及时性、网站信息检索的便利性、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的规范性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各级税务机关应进一步提升对政务公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改进短板,提高质效,不断提升政务公开工作水平,为高质量推进新时代税收现代化作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正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税总发〔2017〕4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局内各单位:现将《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遵照执行。
国家税务总局2017年4月27日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实施办法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6〕8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实施细则》(国办发〔2016〕80号),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税总发〔2016〕50号),结合税务部门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政务公开工作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政务公开决策部署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全面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全过程公开(以下统称“五公开”),加强政策解读、回应社会关切、推进公开平台建设,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增强税务部门公信力和执行力,提升税务部门治理能力。
(二)基本原则。
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关注关切,以公开促落实,以公开促规范,以公开促服务。
依法依规明确税务部门政务公开的主体、内容、标准、方式、程序,加快推进权力和责任清单公开。
坚持改革创新,注重精细化、可操作性,务求公开实效,让群众看得到、听得懂、能监督。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新闻媒体为载体,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扩大公众参与,促进税务系统政务公开。
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制定专项改革实施方案
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布日期】2009.05.31
•【字号】
•【施行日期】2009.05.3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制定专项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2009年5月31日)
市改革创新领导小组各工作办公室:
为了认真贯彻《西安市改革创新促进条例》,落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09年3月16日印发的《西安市改革创新促进条例的实施意见》(市政办发[2009]70号)文件的工作安排,推动全市改革创新工作,请市级有关牵头部门结合制订“十二五规划”,起草制定2010年至2015年改革创新专项改革实施方案。
具体分工如下:请市国资委负责牵头制定《西安市国有企业改革实施方案》;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牵头制定《西安市社会保障改革实施方案》;市财政局负责牵头制定《西安市农村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市金融办负责牵头制定《西安市投融资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市科技局负责牵头制定《西安市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市教育局负责牵头制定《西安市教育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市文化局负责牵头制定《西安市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市编办负责牵头制定《西安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各专项改革实施方案请于2009年11月30日前报送市发改委。
请各部门高度重视编制专项改革实施方案工作,配备得力人员,高质量、高标准地按时完成任
务,为我市十二五改革规划的编制打好基础。
请各有关部门将撰稿联系人员名单于2009年6月30日之前报市发改委。
联系人:***87295571。
西安市政府各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办公厅和组成部门
政府办公厅(参事室)卫生局文化局市政管理委员会
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审计局规划局城乡建设委员会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旅游局人事局司法局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招商局)国土资源局农业局财政局
民族事务委员会(宗教事务局)林业局水务局科学技术局
监察局(与市纪委机关合署办公)民政局物价局交通局
经济委员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局)公安局教育局商业贸易局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西部开发办公室)
直属特设机构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直属行政机构
政府研究室(市经济研究中心)粮食局文物局外事办公室
侨务办公室(归国华侨联合会)体育局政府法制局环境保护局
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广播电视局地铁办公室统计局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气象局信息化办公室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议事协调机构
人防办公室
垂直管理机构
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地税局国税局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部门管理机构
机关事务管理局(由办公厅管理)
市政直属事业单位
地方志办公室社会科学院(市社科联)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城墙景区管理委员会浐灞河综合治理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地震局
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西安市工业合作联社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管委文史研究馆
航天基地
人民团体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西安市分会残疾人联合会科学技术协会
市红十字会市妇联
副局级机构
市改善投资环境投诉中心市房屋管理局市市容园林局市黑河供水工程管理局
其他机构
烟草局信访局档案局供销合作社
文化执法总队国家统计局西安调查队。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2015)【法规类别】机构编制【发文字号】市政办发[2015]68号【发布部门】西安市政府【发布日期】2015.10.16【实施日期】2015.10.16【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市政办发〔2015〕68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核、市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5年10月16日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陕办字〔2015〕44号),设立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挂市西部开发办公室、市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工作办公室牌子。
一、职能转变(一)调整的职责。
1.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担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职责,划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担的交通运输和邮电综合协调职责,划入市交通运输局。
3.将原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承担的人口发展战略、规划职责,划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4.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承担的石油天然气管道(城镇燃气管道除外)保护职责,划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取消的职责。
1.取消市权内政府投资项目、企业投资项目招标实施方案核准职责。
2.取消人才引进落户核准职责。
3.取消投资纳税落户核准职责。
4.取消高校新生落户、外地大学生落户核准职责。
(三)下放的职责。
1.将企业在区、县总投资5亿元以下的项目备案职责下放区县政府。
2.将区、县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审批职责下放区县政府。
3.将区县申请中央、省、市投资补助的且补助额占总投资不足30%的项目审批职责下放区县政府。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过渡期有关税收征管工作的通知正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过渡期有关税收征管工作的通知税总发〔2018〕6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驻各地特派员办事处,局内各单位:根据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工作部署,各级新税务机构挂牌至“三定”规定落实到位前的改革过渡期,原国税、地税机关按原有职责协同办理税费征管业务,统一以新机构名称对外执法和服务,确保税务机构改革和各项税收征管工作平稳有序推进,确保不断提升纳税人的办税体验。
现就做好过渡期有关税收征管工作通知如下:一、做好税费征管业务衔接(一)表证单书及印章使用。
新税务机构挂牌后,启用新的行政、业务印章,原国税、地税机关的行政、业务印章停止使用。
税收业务印章根据工作需要按规定刻制,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可以使用税收业务专用章。
各类证书、文书、表单等启用新的名称、局轨、字轨和编号。
(二)纳税人户籍管理。
新税务机构要统筹做好税务登记的确认、变更、注销和停复业等工作,实现税务登记事项“一窗办理”,内部信息共享共用。
对当期有任一税种申报记录的纳税人,新税务机构不得将其认定为非正常户。
对纳税人在原国税、地税机关户籍管理状态不一致的,新税务机构应当根据纳税人实际情况按规定处理,保持同一纳税人状态的一致性。
(三)欠税公告。
新税务机构在发布欠税公告前,应当按户对纳税人所有税种欠税信息进行归集确认后,根据《欠税公告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令第9号)对纳税人欠税情况予以公告。
(四)风险统筹。
新税务机构要加强风险任务扎口管理,统筹风险管理任务安排,有序开展风险任务的推送和应对工作。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12.22•【字号】市政办发[2009]267号•【施行日期】2009.12.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有资产监管正文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市政办发〔2009〕267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西安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核、市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西安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陕办字〔2009〕84号),设立西安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为市政府直属特设机构。
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履行市委规定的职责。
一、职责调整(一)加强指导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的职责,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更多的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二)强化国有资产经营财务监督、风险控制和经济责任审计的职责,进一步完善所监管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三)加强对开发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职责。
二、主要职责(一)根据市政府授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和行政法规履行出资人职责,监管市属企业的国有资产,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
(二)承担监督所监管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
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体系,制定考核标准,通过统计、稽核对所监管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进行监管;负责所监管企业工资分配管理工作,制定所监管企业负责人收入分配政策并组织实施。
西安市人民政府令第116号——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西安市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9.18•【字号】西安市人民政府令第116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西安市人民政府令第116号《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西安市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的决定》已经2014年9月10日市人民政府第9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市长董军2014年9月18日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西安市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的决定一、第二条第一款修改为:“本办法所称规范性文件,是指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有关机构、开发区管委会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以下统称制定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并发布,在一定范围、时间内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具有普遍约束力、可以反复适用的文件”。
第三款修改为:“制定机关内部工作制度、人事任免决定、对具体事项的行政处理决定、具体工作实施方案,以及其他不涉及公民、法人、其他组织权利义务或者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文件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款修改为:“市人民政府、各区县人民政府和镇人民政府发布的规范性文件为政府规范性文件;政府工作部门、有关机构、开发区管委会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以下统称部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为部门规范性文件”。
二、第三条修改为:“本市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备案及监督检查,适用本办法”。
三、第七条第一款中的“行政强制措施”修改为“行政强制和机构编制”。
四、第十条修改为:“拟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或者对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产生直接影响的,制定机关应当采取书面征求意见或者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意见”。
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对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或者公众意见有重大分歧,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应当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五、第十四条第四项中的“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政策”修改为“法律、法规、规章目录,国家政策”。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民政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2.05.28•【字号】市政办发[2002]51号•【施行日期】2002.05.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民政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市政办发[2002]51号)《西安市民政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市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审核、市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二00二年五月二十八日西安市民政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西安市市级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陕字[2002]25号),西安市民政局是主管全市有关社会行政事务工作的市政府组成部门。
一、职能调整(一)划出的职能将农村养老保险职能,交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二)划入和增加的职能1、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管理工作。
2、社团基金会的登记监管工作。
3、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4、市经济委员会承担的组织协调抗灾救灾职能。
5、市老龄委和市残联承担的老年人、福利企业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众的社会福利救济工作。
6、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7、指导、协调全市社区建设工作。
二、主要职责根据以上职能调整,市民政局的主要职责是:(一)拟定全市民政工作的方针、政策及规章制度,草拟民政地方性法律、法规和规章草案,编制本市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指导民政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二)指导、监督全市社会团体登记管理工作,负责全市社团登记、年检和社团基金会的监管工作,查处社团组织的违法行为和未经登记而以社团名义开展活动的非法组织。
(三)指导、监督全市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负责全市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年检,查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违法行为和未经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
(四)负责全市优待抚恤工作和烈士褒扬工作;负责全市退伍伤残军人的评残抚恤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抚恤工作;指导烈士陵园的业务工作。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燃气行业专项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2.08•【字号】市政办发[2011]220号•【施行日期】2011.12.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能源及能源工业综合规定正文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燃气行业专项整顿工作方案的通知(市政办发〔2011〕220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西安市燃气行业专项整顿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一一年十二月八日西安市燃气行业专项整顿工作方案近年来,我市燃气行业发展迅速,城市气化率已达到95%,城市燃气的安全运行和供应保障工作已成为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市燃气行业管理力度,最大限度地保证城市运行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市政府研究,决定自2011年12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燃气行业专项整顿工作。
具体方案如下:一、工作目标根据《西安市燃气管理条例》及相关法规,按照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公平竞争、方便用户的方针,规范天然气公司、天然气加气站、液化气储罐站和供应点的规模、布局、数量及服务标准,取缔、查封无证经营的天然气加气站、液化气储罐站、液化气供应点和液化气营运车辆,完善市、区、街办三级长效管理机制。
二、整顿标准和要求(一)天然气公司1.加强对管网、设备巡查,强化一线巡线安检人员的责任意识。
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和完善与道路施工挖掘单位沟通机制,杜绝挖断管道事件发生。
对运行时限达十年的天然气管线,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安全评估。
对废弃的天然气管道要及时清理拆除。
2.建立健全用户档案和日、月报表制度,每两年免费进行一次用户安全检查。
3.建立并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整改。
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向行业主管部门报告,经同意后可采取暂停供气的安全保护措施。
2021年1月中州学刊Jan.,2021第1期(总第289期)AcademicJournalofZhongzhouNo.1ʌ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研究ɔ中国社会保险费征缴机制的发展历程与展望白小平㊀㊀㊀靳彤彤摘㊀要:我国社会保险费征缴机制以2018年为界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㊂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18年为社会保险费征缴阶段,可细分为 国家 单位 劳动保险费㊁三方缴费的社会保险费㊁多元参与缴纳的社会保险费阶段;2018年至今为 费改税 转型阶段㊂在新形势下,构建以税为主㊁税费结合的渐进式征缴机制是当前所需㊂其中社会统筹以 税 的形式征缴,对欠税行为可采用追缴的行政手段,保障基金充足;个人账户以 费 的形式缴费,对缴费主体以柔性的方式普遍征缴,对欠费行为宜采用补缴的民事方式维护资金安全,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从实施机制上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型社会保险提供支撑㊂关键词:社会保险;保费征缴机制;费改税;追缴与补缴中图分类号:F842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3-0751(2021)01-0073-07㊀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保险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保险的探索,到市场经济时期社会保险的转型,再到全面深化社会保险改革的过程㊂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保险从无到有,从小范围到覆盖城乡㊁统筹全体职工和城乡居民,社会保险项目不断增加,保险水平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指数也不断提高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要建成以人民为中心㊁覆盖全民㊁城乡统筹㊁权责清晰㊁保障适度㊁可持续的新型社会保险体系,需要科学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机制的支撑,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从而持续推进平等社会合作与社会公平正义建设㊂一㊁我国社会保险费征缴机制回顾:社会保险费阶段自新中国成立至2018年,我国社会保险经历了劳动保险㊁社会保险到全面建设社会保险的阶段,社会保险费征缴机制也经历了 国家 单位 劳动保险费㊁三方缴费的社会保险费到多元参与缴纳的社会保险费阶段,农村社会保险建设也有了极大改观㊂在这一阶段,社会保险以费的形式进行资金筹集,形成各项社会保险基金㊂1.社会保险费征缴机制探索: 国家 单位 劳动保险费阶段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了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探索㊂基于当时城乡有别㊁农业社会为主的社会结构,为首先确保职工的社会福利,政务院于1951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并于1953年颁布了‘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政务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若干修正的决定“等文件,标志着国家机关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公费保险㊁城镇企业职工劳动保险制度建立㊂该阶段社会保险的特点呈现以国家机关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㊁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为主的 国家 单位 劳动保险模式,保费征缴机制的特点为国家保险,农村居民则以土地和家庭自我保障为基本形式㊂本阶段养老保险费征缴机制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国家机关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公费形式,养老保险费由财政支付,由财政部和人事部管理;二是以国营企业㊁集体企业为主的单位缴费机制,由工会负责劳动保险费的统筹实施,具有 国家 单位 保障特点㊂到1956年,劳动保险实施范围扩大到13个产收稿日期:2020-09-10作者简介:白小平,男,兰州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兰州㊀730050)㊂靳彤彤,女,兰州理工大学法学院硕士生(兰州㊀730050)㊂37业与部门,但重心偏向于国营企业和机关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具有不平衡性㊂①医疗保险费征缴机制由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两种形式组成㊂公费医疗面向国家机关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学生,劳保医疗则面向国营企业和县级以上大型集体企业的正式职工㊂公费医疗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承担,劳保医疗个人不需要缴费,由企业和劳动保险基金组织按一定比例提取福利费承担,各级卫生部门按照单位人数比例进行管理和统收统支㊂②在其他保险方面,工伤保险主要适用于国营企业职工和国家机关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覆盖群体有限,存在依不同身份享受不同待遇的问题㊂工伤保险费由企业和劳动保险基金组织共同负责缴费,由中华全国总工会负责征收㊂失业保险方面多为临时性救济措施,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并没有相关条款的规定㊂在此阶段,农村社会保障主要体现为 五保 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㊂2.社会保险费征缴机制改革:三方缴费的社会保险费阶段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 国家 单位 劳动保险已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险要求,社会保险面临重大改革㊂1986年‘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和1991年‘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等文件的颁布,标志着以城镇为主㊁兼顾农村的社会保险制度的形成㊂在此阶段,政府关注的重点是国家㊁企业和职工三方主体在社会保险系统中缴费负担的平衡问题,三方缴费机制的确立成为社会保险费征缴机制的突出特点㊂此阶段的养老保险费征缴机制由三种形式组成:一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实现三方统筹㊂1986年,‘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确定了养老保险社会化的大方向,实行由职工与企业共同缴费㊁政府适当补助的三方缴费机制㊂199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确立了 统账结合 的养老保险模式,即基本养老保险费实行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相结合㊁由企业和职工共同负责缴费的部分积累制,辅助以国家财政补贴㊂③二是国家机关㊁事业单位延续国家保障形式㊂三是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自愿缴费机制形成,并由过去的农村养老保险(以下简称 老农保 )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 新农保 )转变㊂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1991年民政部确定了 老农保 方案,将个人缴纳与集体补助的养老金计入个人养老账户,确立了个人缴纳㊁集体补助㊁国家扶持相结合的原则㊂2009年,国务院提出实行新农保 政策,通过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的结合,建立由个人缴纳㊁集体补助㊁政府补贴相结合的 新农保 制度㊂与 老农保 不同的是,国家财政对 新农保 给予了巨大支持㊂医疗保险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相结合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㊂1993年,劳动部发布‘关于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意见的通知“,提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全覆盖,探索国家㊁用人单位㊁职工三方合理负担的缴费机制㊂1998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统筹方式,覆盖范围包括所有的城镇单位,终结了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㊂④2000年,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医疗保险改革如期完成㊂二是个人㊁集体㊁政府共同负责的新型农村医疗保险㊂2003年,我国开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 新农合 )的探索,建立了个人㊁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㊂2004年,‘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颁布,标志着全国 新农合 制度的建成㊂在其他保险方面,工伤保险适用于我国所有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其项目覆盖范围有所扩大,待遇也有所提高㊂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2003年‘工伤保险条例“颁布,确立了我国工伤保险的经济补偿㊁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三大职能,构建起完整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㊂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按时缴纳,职工个人不缴纳,缴纳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单位缴费费率之积,缴费费率按以支定收㊁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㊂在这一阶段,失业保险制度开始确立并逐渐社会化㊂1986年国务院颁布‘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形成了失业保险制度雏形,待业保险基金来源由企业缴纳全部职工标准工资总额的1%㊁银行利息和地方财政补贴三部分构成㊂1999年国务院颁布‘失业保险条例“,用失业保险代替待业保险,覆盖范围也由以前的国营企业扩至所有的城镇企业,失业保险金由用人单位和职工缴纳的费用及其利息㊁财政补贴和47中州学刊2021年第1期其他资金组成㊂3.社会保险费征缴机制完善:多元参与的社会保险费阶段201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是我国社会保险法治建设的重大实践,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险迈向法制化轨道㊂我国‘社会保险法“规定了基本养老保险㊁基本医疗保险㊁工伤保险㊁失业保险等诸多具体的社会保险项目,坚持广覆盖㊁保基本㊁多层次㊁可持续的社会保障方针,进一步规范了用人单位和参保人的社会保险权利与义务,保障了广大人民的根本权益,形成了单位㊁企业㊁个人㊁社会组织㊁国家等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机制,尤其是参保人员由 职工 向 个人 的转变,使我国社会保险的社会化与统筹一体化趋势加快㊂这一阶段养老保险费征缴机制由三种形式组成:一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实现了更为全面的社会统筹,包括对灵活就业者的养老保险统筹㊂我国‘社会保险法“既明确了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也明确了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㊁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并分别记入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㊂二是国家机关㊁事业单位开始实施社会统筹模式,并逐步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系统并轨㊂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启动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采取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进行㊁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适用不同的改革方案,实施统账结合模式,缴费由用人单位㊁个人和政府补贴三部分组成㊂⑤三是将 新农保 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统一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㊂201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㊂2014年‘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 新农保 合并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进行统一管理㊂医疗保险改革的重点是探索更高水平的全民医保体系㊂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之外,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 新农合 两项制度合并为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㊁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自愿参加,由个人缴费㊂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两部分组成,其中政府补贴覆盖范围包括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㊁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㊁低收入家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㊁未成年人等㊂在其他保险方面,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内容变化不大,主要是确定了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逐步实现省级统筹的目标㊂二㊁我国社会保险费征缴机制转型:社会保险费改 税 阶段㊀㊀为进一步加强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㊁支柱性和保障性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维护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结合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2018年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明确将基本养老保险费㊁基本医疗保险费㊁失业保险费等各项社会保险费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㊂随后,中共中央办公厅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实施 先合并国税地税机构再接收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征管职责 计划㊂由此,我国社会保险费征缴机制开始转型㊂1.以费为主的保费征缴机制存在的问题第一,征缴主体不统一影响征管效率㊂早在1999年,国务院颁布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就已做出社会保险费 可以由税务机关征收,也可以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征收 的规定,形成了社保部门与税务部门的二元主体征缴机制㊂依此规定,社会保险费征收存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征缴㊁税务部门代征㊁税务部门征缴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税务部门混合征缴四种模式㊂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征缴和税务部门代征在社保登记㊁核定㊁记录㊁确认㊁稽核㊁清欠等环节均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二者的区别只在于由谁负责征缴;混合征缴存在部门间征缴范围划定不清的问题;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征缴意味着社保行政管理部门自己征收㊁自己支付㊁自己监管,加之征缴手段有限,保障措施柔性有余而刚性不足,降低了征管效率㊂第二,法治化不充分影响征缴机制的科学建设㊂57中国社会保险费征缴机制的发展历程与展望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社会保险法治建设尚不健全,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短板㊂一方面,受我国城乡二元结构㊁地区差异和基础资源调配不平衡的影响,现有的社会保险项目多元细分且参保缴费的强制与自愿在设计上多有不同,制约着我国社会保险统筹一体化建设的进程㊂另一方面,社会保险在先试先行实践中产生了大量的社会政策,社会保险规范碎片化现象严重,不利于征缴机制的科学建设㊂如我国‘社会保险法“未涉及如何缴费问题,增加了执法的不确定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将征缴主体的选择权交由省㊁自治区㊁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使得各地方㊁各部门在具体工作中职责不明晰,影响其职能的有效发挥㊂第三,以费为主不利于社会保险基金安全和统筹层次的提高㊂‘中国企业社保白皮书2019“数据显示,我国企业社保基数合规比率为29.9%,统一按最低基数下限参保的企业比例为28.4%,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企业存在申报员工缴费基数与实际人数不符的情况,社保基金征缴情况不容乐观㊂加之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征缴保费,集社会保险费收㊁支㊁管于一身,缺乏有效监督㊂同时,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历来存在统筹层次低的问题,除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外,医疗㊁工伤㊁失业保险的统筹依然停留在市县层面,极大限制了社保基金在全国范围或较大范围内的统筹调剂㊂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征缴的地方性特点不利于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的提高,进而难以实现社会保险资金在较大范围内的互助共济㊂2.社会保险费征缴机制费改 税 优势第一,有利于统一征缴主体,提高征缴效率㊂2018年,‘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结束了税务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二元主体征缴时代,改由税务部门负责征缴社会保险费,这有利于解决征收主体不统一㊁征缴程序混乱的问题㊂并且税务部门还可利用自身专业化㊁信息化的优势,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在打击偷逃㊁漏报㊁欠缴行为方面有所作为㊂如2017年的一项调研发现,目前社会保险实际征缴率不到70%,如果改由税务机关全责征缴,将会使征缴率提高10% 20%㊂⑦第二,推动社会保险费征缴法治化㊂当前,税务部门征收社会保险费的依据是我国‘社会保险法“和‘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而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现行的‘税收征收管理法“尚未规定税务部门对非税收入的征管内容㊂社会保险费改由税务部门征缴后,这一方面可借鉴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税收征管程序来丰富征缴手段,另一方面可通过制定我国‘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法“来实现社会保险费的依法征缴,在分清征缴人与纳税人㊁缴费人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明确缴费人在征缴关系中的权利义务,保护缴费人合法权益㊂第三,促进缴费入口统一,扩大资金来源,缓解资金压力㊂社会保险费由税务部门征缴,其征缴的强制性与固定性特征和征缴业务的专业化㊁信息化优势,可以确保社会保险资金入口统一㊁来源稳定㊂社保资金入口统一意味着除单位依法缴纳㊁职工由单位代扣代缴外,参保个人(即全体居民)也一并依法被纳入征缴关系,这既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型社会保险改革打下基础,也扩大了社会保险资金来源㊂根据国家统计局近十年的数据,我国目前社会保险资金结余较多,总体上收大于支㊂而‘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 2050“的数据显示,未来30年我国社会保险资金将会面临巨大压力,如2019年我国缴费赡养率为47.0%,到2050年将会达到96.3%,缴费者的压力增加一倍,社会保险基金结余赤字将越来越大,到2050年结余将为-11.28万亿元,纵然有政府财政补贴,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㊂实现社会保险的费改税有望缓解此问题㊂第四,有助于实现社会保险资金的全国统筹并应对复杂情况㊂目前,我国社会保险统筹具有分散化特点㊂尽管有些省份宣称已经实现了社会保险省级统筹,但实际完成程度有限㊂社会保险统筹层次低意味着社会保险资金的安全性和抗风险性低㊁互助性不强,这不利于社会保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㊂改由税务部门征缴社会保险费,可以从参保信息登记㊁收入与财产核定两个方面入手,实现全国社保信息的统一管理,征缴资金也可及时解缴于省级以上相关资金托管机构,形成社保资金在较大范围内的调剂基础㊂同时,面对零工经济从业者㊁灵活就业者和重大突发事件等复杂情况,统一缴费入口㊁持续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显得更加必要,从而实现风险共担和统筹资金在较大范围内的合理调配㊂三㊁我国社会保险费征缴机制展望:以税为主㊁税费结合的征缴机制㊀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保险参与人经历了67中州学刊2021年第1期国家 单位㊁企业(或农村集体) 职工(或农村居民) 国家㊁企业或国家机关 个人(职工㊁灵活就业者㊁城乡居民) 社会组织(包括事业单位) 国家的多元化全面覆盖发展过程,缴费机制也经历了社会保险由 费 到 税 的发展㊂然而,目前来看,由 费 改 税 只是将社会保险费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征缴转变为由税务部门负责,纳入非税收入征管,并没有将费改为实体税或是作为税收收入,或者说管理型社会保险缴费机制并未发生改变㊂按理说这不会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㊂‘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公布后,部分税务部门开始进行欠费清查和清缴活动,一时间使一些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微利企业陷入困境,有些企业做好了减员㊁降酬㊁改变用工形式㊁注销公司的准备㊂为此,中央及时叫停了清欠活动㊂这不仅暴露出用人单位或个人长期未依规缴费的问题,也说明了我国当前还不宜直接实行社会保险税或者说纯粹以税的方式去征缴全部社会保险费用,而需要以一种渐进式的征缴机制为社会保险费全面入税做好准备㊂⑧新形势下,结合我国社会保险项目统筹模式㊁缴费关系性质和主体参与情况,构建以税为主㊁税费结合的渐进式征缴机制是当下所需,该机制是指对社会统筹以税的形式征缴,征缴对象为用人单位和各类用工组织及平台,个人账户以费的形式缴费,征缴对象为职工和全体居民㊂1.以税为主、税费结合的征缴机制产生背景第一,构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型社会保险需要㊂新中国成立初期,受计划经济影响,我国实行劳动保险,这种保险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全民性社会保险,而是与职业相适应的保险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险虽然实现了劳动保险向社会保险的转变,覆盖范围也扩大及全体社会成员,但其整体设计仍局限于以劳动关系㊁人事关系为基础的社会保险项目构建,不利于新型社会保险机制建设,在一定意义上已成为构建新型社会保险的障碍㊂如当前新兴的零工经济从业者的社会保险权益如何对待?现有的社会保险制度如何应对 一仆多主 的用工现象?重大突发事件中劳动者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险权益如何实现并得到保障?等等㊂这些问题均使建立在传统劳动人事关系基础上的社会保险机制发生了动摇㊂我国现有的管理型社会保险机制和缴费服务应与时俱进,向全民统一的服务型缴费机制发展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要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实现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㊂也就是说,构建全面统一开放㊁全民参保共建㊁全民缴费共治㊁全民共享社保权益的普遍性社会保险系统已成为今后我国新型社会保险建设的趋势,而由税务部门征缴社会保险费(尤其在缴费入口的社会化和统一化方面)是新型社会保险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㊂第二,适应我国社会保险统账结合模式㊁缴费关系性质与主体参与情况不同的需要㊂我国社会保险项目类型不一,参保人缴费关系性质不同,个人参保的强制性与自愿性迥异,资金统筹模式也不尽相同,情况较为复杂㊂这使得税务部门征缴社会保险费成为一个十分现实的难题㊂如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由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㊁灵活就业者的养老保险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构成,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具有强制性,保费由用人单位依规缴纳,对职工缴费实行代扣代缴,辅助以必要的财政补贴,灵活就业者的养老保险由个人自愿缴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由个人自愿缴费㊁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构成,基本医疗保险也是如此㊂从参保人缴费关系性质来看,单位缴费大部分进入社会统筹,属于参保人共同共有,缴费刚性强,有公共债务特点;个人缴费有代扣代缴和自愿缴费之分,个人缴费部分进入个人账户或社会统筹(如失业保险),属于参保人个人所有(如受限制的个人账户),且受缴费积累年限条件限制,缴费刚性不足,有私人债务社会化特点㊂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缴费形式相对简单,但也存在如何覆盖新兴的零工经济从业者或灵活就业者的现实困难㊂同时,各项目账户资金入口不一㊁缴费方式 软硬 有别,单位与个人缴费关系的法律性质不尽相同,纯粹以刚性的税的征缴方式难以应付复杂状况,应该分项分类区别对待㊂第三,统一非税收入征管的需要㊂近年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所放缓,社会保险历史欠费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一刀切的费改税也会引发诸多矛盾㊂当前,我国税务机关在征缴社会保险费上形成三种模式:一是经办机构核定税务部门统一征管模式,即由社保㊁医保经办机构核定由税务部门统一征缴,而不做参保人情况区分,如上海㊁深圳㊁新疆㊁山西等地;二是税与费区分征缴模77中国社会保险费征缴机制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4.05.27•【字号】市政发[2004]69号•【施行日期】2004.05.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税收征管,关税正文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通知(市政发[2004]69号2004年5月27日)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决定》(国发〔2003〕24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通知》(陕政发〔2004〕5号)精神,保证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工作在我市顺利实施,推进我市外贸体制改革,保持外贸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现就我市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的重要意义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国际经济环境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深化财税和外贸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
这项改革,有利于从机制上解决出口欠退税问题;有利于建立稳定的出口退税资金来源,调动企业深化改革、增加出口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我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深化外贸体制改革,调整出口贸易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外贸出口的整体效益;有利于消除财政和金融运行中的风险隐患,合理调整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调动中央和地方发展出口贸易、加强出口退税管理的积极性,对于我国外贸出口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二、认真贯彻中央和省政府改革精神,建立我市出口退税新机制(一)建立与财政体制相配套、分享与分担相对等的市与区县出口退税增量负担新机制。
从2004年起,各区县出口退税超基数部分,按照现行财政体制规定的增值税分享办法进行分担,中央负担75%,地方负担25%。
地方负担的25%部分,增值税属哪一级所有,出口退税超基数25%部分就由哪一级负担。
市对各区县及3个开发区增值税出口退税基数的核定,参照陕西省财政厅采取的办法,根据2000年至2003年各区县应退税数(含退税数和免、抵税数)占全市的应退税数总额的比重及省核定到我市的出口退税基数总额计算确定。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专项
组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构编制
【发文字号】市政办函[2018]152号
【发布部门】西安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8.06.29
【实施日期】2018.06.2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专项组的通知
(市政办函〔2018〕152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具体安排,为全面做好我市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相关工作,经市政府同意,成立西安市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专项组。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要职责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协助国家税务总局、陕西省税务局推进西安市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工作,指导各区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