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课时作业人民版必修2
- 格式:pdf
- 大小:857.61 KB
- 文档页数:5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疏导引导一、重农抑商1.就是强调重视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2.战国时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以后历代王朝都沿用。
3.确立原因:(1)努力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中国封建社会之所以采取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其原因有:①农业能为人们提供最基本生活资料;②封建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来保证财政收入;③有利于社会安定,将农民紧紧地束缚在土地上;④工商业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其发展又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⑤商品交换不发达,拥有货币、店铺和作坊不如经营土地能使生活有保障;⑥从根本上来讲,它是自然经济的反映,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必然产物。
(2)政治文化方面的考虑民众致力于农耕,则朴实而易于驱使,谨慎而遵从国法,有利于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和君主的地位。
(3)评价重农抑商经济政策的实质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
这一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政权,起了积极作用,因此,从根本上说重视农业的思想也是正确的。
(如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中重农抑商的规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壮大了秦国的实力,为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但是,到了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消极作用成了主要方面。
明朝中后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在这种形势下,统治者把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采取各种措施,极力压抑和束缚资本主义发展,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农业也长期停留在自然经济水平上。
同时,抑商的结果迫使商业资本流向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发展,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
二、区域经济政策的倾斜1.①在大一统的政治经济结构中,不同地区的发展条件不同。
②最高权政集团施行的区域经济管理政策,有时会出现畸轻畸重的偏差,使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受到影响。
2.表现:①秦王朝对关中秦国本土和新征服的六国故地实行不同的政策,使关东地区的经济结构遭到破坏。
高考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500字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可以分为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和商业经济三个主要部分。
这三个部分在古代中国的经济中各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共同构成了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框架。
首先是农业经济。
古代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经济在古代经济中起着基础和主导作用。
古代中国农业以种植和养殖为主要方式,主要农作物有稻谷、小麦、蔬菜等。
古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三农政策的支持,包括土地制度、税收等措施,这些措施有助于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此外,农业在古代社会中也起到了保障食物供应、维持社会稳定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其次是手工业经济。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以家庭手工业为主导,包括纺织业、瓷器业、木器业等。
古代手工业发达,技术熟练,产品品质精良,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都享有盛誉。
手工业经济在古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又为贸易和商业提供了原材料和产品。
最后是商业经济。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起步较晚,但在后期逐渐发展壮大。
商业经济主要以城市商业为中心,城市作为商业集散地和贸易中心,积聚了大量商品和商贾。
商业经济促进了商品产销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繁华。
古代中国的商业交往主要以陆上贸易为主,丝绸之路等重要贸易通道的开通推动了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发展。
古代中国经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
由于交通不便、通讯不畅,古代中国的经济主要以封闭和自给自足为特点。
各地的生产和消费都较为独立,难以实现统一的市场和经济体系。
其次是农业经济的主导地位。
古代中国是一个农耕社会,农业经济在整个经济体系中起着基础和主导作用。
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农民的生活和社会稳定都与农业经济密切相关。
再次是政府的控制和干预。
古代中国的经济活动受到政府的广泛控制和干预,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调控经济,包括土地制度、税收制度、市场监管等。
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2008年8月22日,我国决定从当年9月1日起,在全国统一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以减轻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税务负担。
追溯历史,清政府为了限制私营工商业的发展,对私营工商业实行重税政策,规定“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地之税”,商人有时“且贩自东市,既已纳课,货于西市又复重征”,再加上官吏勒索舞弊,“以致商人裹足不前”,而清政府则将税银铸为银锭,以充国库开支。
乾隆年间广东东阜盐税银锭想一想:清政府对私营工商业征收的税种有哪些?这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提示:(1)税种:属于流通税的关津之税;属于营业税的市肆之税。
(2)影响:抑制了私营工商业的发展,不利于新的经济因素和新的生产方式生长,致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课标要求: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一、重农抑商1.提出过程(1)________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2)《________》提出了后世长期遵循的重农原则。
2.基本含义强调发展________,限制商业和________的发展。
3.主要目的(1)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________。
(2)保障________,维护政治稳定,巩固________地位。
战国时期,重农抑商原则的提出是商业的不稳定性、商人流动性大等现象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发生矛盾的产物。
4.发展状况(1)________初年,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商人的________低下。
(2)汉武帝推行打击________、发展________的政策,以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3)直到________,西汉确立的商人应入________且不得为官的制度依然继续实行。
(4)宋代,商人在社会上、政治上和_______________上的地位开始转变,但依然实行____________的政策。
5.影响使________活力受到压抑,而新的经济因素和________的萌芽,也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课标要求】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有关中国古代王朝经济政策的基本知识。
借助于历史文献深入理解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原因。
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中所提供的历史文献和图片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大胆的想象、合理的历史推理和主动的探究。
【教学重点】理解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教学难点】理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学习过程课前自主预习一·自主探究:1.什么是重农抑商政策?如何评价该政策?2.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二.知识清单:清单一重农抑商1.内涵: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2.目的:(1)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①;(2)安定人心,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
3.表现:(1)②,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原则;(2)《吕氏春秋》强调治国应以农业为重;(3)西汉初年,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4)汉武帝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③的政策;(5)历代王朝大多采取禁奢侈的经济政策。
4.影响:压抑社会经济活力,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得不到正常发育。
清单二工商业的管理1.政策:从秦汉到明清,对工商业始终执行严格的管理制度2.手段:(1)加重赋税征收;(2)对“市”进行严格管理;(3)国家垄断经营;(4)限制对外贸易。
3.表现(1)秦朝:a统一度量衡,通行的货币为①;b秦律中的《均工律》体现了使劳役人员才尽其用的原则。
(2)西汉:a汉初抑商,商人的赋税加倍;b汉武帝时开始实行②的制度。
(3)王莽时期:六种经济事业由国家经营管理;a对盐、铁、酒实行专卖;b政府铸钱c对名山大泽产品收税;d管制城市工商业经营和市场物价,办理官营贷款业务(即五均赊贷)。
(4)明清:实行③“”政策。
4.影响:(1)抑商政策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2)“海禁”政策扼杀了对外贸易进步的可能性。
【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之小船创作课程标准素养解读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从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角度,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知道“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关系。
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角度,理解古代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明清时期东西方政策的差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的危害。
重农抑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含义:重农抑商即主张重视农业,限制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经济思想和政策。
也称作“重本弃末”“强本弱末”。
2.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和政治文化,适应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3.开始: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此后,被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4.发展(1)西汉时期:商人社会地位低;汉武帝实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
(2)唐代:继续推行西汉时确立的商人一入市籍不得为官的制度。
5.评价(1)积极作用:封建社会前期,重农抑商政策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和维护国家的稳定,起了积极作用。
(2)消极影响:封建社会后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而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也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
工商业的管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表现(1)秦王朝统一度量衡,为工商业的发展规定了必要的统一标准。
(2)汉初抑商,商人的赋税加倍,汉武帝时代开始实行盐铁官营制度。
(3)对于私营工商业,古代王朝通常通过加重赋税征收的方式加以控制。
2.影响:历代王朝对工商业始终执行严格的管理制度,抑制了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出现和生长。
“海禁”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1.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称为“海禁”。
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课程标准分析本课课标要求是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这种政策的实质是维护封建经济基础。
作为农业经济的补充,古代工商业高度发达,并在明清以此为基础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它从产生那天起就受到政府的极力压制和束缚。
重农抑商政策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造成近代中国的落伍。
“”学情分析本课主要讲述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理论性较强,有些问题让高一学生掌握有一定难度。
要想学好本课需学生花费一些时间到图书室、网络等查阅相关资料,以便课堂上学生自主探究与师生互动。
但要学生投入较大的精力和时间进行课前准备,能否准备充分,会不会额外增加负担,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教学方法1.针对本课理论性较强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情境资料、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2.采用设置情境、设疑引思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用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帮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学习方法1.学生课前查阅文献资料,让学生体验历史,进一步认识“重农抑商”、“海禁”政策实施的原因和影响。
对查阅到的资料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培养学生进一步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学生根据老师设置的课前预习题预习课文,让学生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
3.运用师生互动,共同探究本课的疑难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重农抑商”、古代工商业管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课时作业人民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课时作业人民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课时作业人民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一、选择题1.“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这段话主张( )A.民贵君轻B.重农抑商C.农商并重 D.寓兵于农解析:选B。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政策.题干材料认为人民从事商业不利于社会稳定,不利于阶级统治,应该重农抑商,将农民固定在土地上。
2.桓宽在《盐铁论》中这样描述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后的情况:“今县官作铁器多苦恶,用费不省,卒徒烦而力作不尽……盐铁贾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耨,土耰啖食。
铁官卖器不售,或颇赋与民,卒徒作不中呈,时命助之,发征无限,更徭役均剧,故百姓疾苦之。
”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本质上反映了汉武帝实行重农抑商的后果B.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的目的在于巩固其统治的经济基础C.盐铁官营加重了民众的负担,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B.盐铁官营给地方官剥削民众的机会解析:选C.由题目中的信息“盐铁贾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耨,土耰啖食"“徭役均剧……百姓疾苦"可知盐铁官营制度不利于农耕经济的发展且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故C项正确;题目中未涉及重农抑商的政策,故A项错误;题目中未涉及实行盐铁官营制度的目的,故B 项错误;题目中未涉及地方官利用盐铁官营制度来剥削民众,故D项错误.3.“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遁其有无,官民农商,各安其所而乐其生,夫是以为至治之极."与此观点相似的是( )A.“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B.“生民在勤,所宝惟谷”C.“工农商虞本为一体,皆富民之政"D.“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解析:选C。
1.4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永乐二年正月)禁民下海。
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货,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
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材料二(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布“迁海令”)若从山东、江、浙、闽、粤沿海居民,尽徙入内地将所有沿海船
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
凡溪河,竖桩栅。
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
材料三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
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蛑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清两朝海外贸易政策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两朝实行的海外贸易政策的目的有何区别?(3)根据材料三,分析明清时期推行这种政策本原因。
(4)请简要分析海禁政策及其结果。
【参考答案】
(1)都不允许民间船只出海,禁止海外贸易。
(2)明朝是为了防止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统治;清朝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淸斗争。
(3)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结果.是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导致的。
(4)不仅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解析:本题考查明淸时期的对外政策。
第(1)(2)问可根据材料一、二提供的信息解答。
第(3)(4)问解答的关键是对闭关锁国政策的理解及对其产生的影响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