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选择还是社会建构——欧洲一体化理论范式之争评析
- 格式:pdf
- 大小:456.35 KB
- 文档页数:6
国际制度研究:从旧制度主义到新制度主义- 论文关键字:理论主义制度国际历史政治研究组织社会学国际制[摘要] 国际制度研究在早期阶段具有形式或法律的制度主义的深刻印记,在研究方法上属于旧制度主义的范畴。
行为主义革命的发生和“国际机制”概念的提出为新制度主义取代旧制度主义创造了学术积累上的必要条件。
当前在国际关系研究中至少有三种不同的新制度主义,即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和历史制度主义。
就解释行动的基本逻辑而言,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属于“预期结果逻辑”,社会学制度主义则属于“适当性逻辑”,但就历史观而言,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都认为历史总是有效率的,历史制度主义则将无效率的历史带入研究议程。
[关键词] 国际制度研究;旧制度主义;新制度主义就人类生存的基本社会空间———由竞争性的民族国家构成的国际体系而言,国际制度(internatinal institu2tins) 的确立、扩展与强化无疑是20 世纪后半期最为引人注目的历史性变革之一。
作为对这一现实的回应,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国际制度日益成为国际关系理论与经验研究中的主要焦点,新制度主义( ne institutinal2is) 则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确立了分析范式的地位。
本文旨在通过一种跨学科的视野,阐明新制度主义进入国际关系研究的学科背景,概述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三种新制度主义范式,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三种范式进行初步的比较分析。
一、国际制度研究的困境与突破国际关系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由于其早期拓荒者们“大多局限于威尔逊的国际政治观”,[1 ] ( P215) 这一学科在幼年时期具有鲜明的乌托邦性质。
在著名的“十四点方案”中,威尔逊提出了建立国际联盟的设想,希冀通过这样一个国际制度来维护和保卫世界和平。
在“十四点方案”的影响下,国际制度从国际关系学科诞生之时起就在其研究议程中占有重要位置。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威尔逊理想主义以致命打击,但人们对国际制度的关切并没有因此而趋于消弭。
对中世纪唯名论与实在论之争的几点看法《欧洲哲学通史》讲到中世纪唯名论与实在论之争,从时间范围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唯名论与实在论的发起,代表人物为波爱修和爱留根纳;中期唯名论与实在论之争,主要提到了四个代表人物,即安瑟尔莫、洛色林、阿伯拉尔、托马斯·阿奎纳;晚期唯名论的兴盛,代表人物有罗吉尔·培根、邓斯·司各脱、威廉.奥康。
从派系观点看,主要划分为极端的实在论、极端的唯名论、温和的实在论、温和的唯名论。
如何理解好中世纪唯名论与实在论之争,我想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把握。
一、唯名论和实在论之争,包含着唯物论与唯心论之争列宁指出:“中世纪唯名论同实在论的斗争和唯物主义者同唯心主义者的斗争具有相似之处。
”其实质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哲学路线在中世纪的特殊表现。
主张一般先于“个别”而存在的实在论,走的是唯心主义哲学路线。
而唯名论主张“个别”是唯一的实在,“一般”或“共相”只是名称,则表现出唯物主义的倾向。
唯名论和实在论之争,争的不是一般和个别的概念名称问题,而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属本体论的范畴,体现出了巨大的哲学意义。
二、唯名论和实在论之争,代表了不同阶级的政治利益在西欧封建社会,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形成了封建主阶级、农奴阶级、市民阶级的对立,而封建主阶级内部,还有教会地主和世俗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在政治上表现为教权和王权的矛盾。
唯名论和实在论的斗争,而是同当时社会的政治斗争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的。
实在论者利用自己的观点,为“三位一体”、“原罪”等正统教义作论证,同基督教的一些基本教义是密切相关的,教权与王权正如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教权高于王权,国王要服从教皇。
这就充分论证了封建等级制和上帝统治一切的合理性。
唯名论则把教会、教义看作一般,只不过是个名词而已,只有个别事物是真实的,重视个人对现实幸福的追求。
这样唯名论的观点就与宗教的统治、教义和禁欲主义发生了矛盾,否定和动摇了罗马教会的最高权力和封建等级制的统治,受到当时教会的强烈反对。
《第一次论战——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第一节一场严肃但吵闹的论战一、论战背景一战前夕:古典的均势现实主义;一战后:理想主义;经济危机和二战后:现实主义形成。
二、争论焦点1、理想主义(1)人性可以改造。
人类在教育和正确思想的驱使下,在好的客观环境的限制和作用下有能力克服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最终走向文明。
(2)战争可以避免。
战争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不完善的国内或国际政治体制的缺陷,由于对人类进行教育和开化的困难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不足引起的。
一旦人类的教育程度提高了,再不是感情思维而是理性思维,再不是用武力去解决问题而是用协商的办法解决问题,人类的战争则最终可以消除。
、(3)利益可以调和。
国际之间不存在重大的利益冲突。
实际上是否定国家利益在国际政治中的重要性。
(4)建立国际机构,保卫世界和平。
由于世界处于无政府状态,应当用集体安全代替均势。
(5)国际法和国际条约可以保证世界和平。
国际法和国际条约可以规范国家的行为。
(6)重视国际道德和公众舆论。
国家只有在国际道德的约束下才能在对外关系中不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
而要维护国际道德一方面要依靠国际组织的力量,另一方面要靠公众的觉悟和文化素质,发挥学者和政治活动家的积极性。
2、现实主义对理想主义的批判(1)批判理想主义不是研究国际关系的现状怎样,而是看国际关系应当怎样,对国际问题的研究完全凭主观意志。
(2)批判理想主义对国际问题的看法过于理想化。
现实主义认为,国家利益决定了国家之间关系难于协调,集体安全无法维护世界和平,世界和平的保证不是利益和谐的结果,而是利益牵制的结果。
(3)批判理想主义在研究国际问题时忽视权力。
理想主义认为,权力是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
但现实主义认为,没有实力的国际关系是空想的国际关系,靠国际法和国际道德来实现国际和平是一种空想的乌托邦。
3、现实主义(1)人性本恶。
由于人总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人是自私的,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冲突的关系。
国家是个人的集合,这就决定了冲突和斗争是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范式下的国家安全研究王学军2012-12-28 16:59:52 来源:《当代亚太》(京)2007年9期作者简介:王学军,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内容提要:自冷战催生了现代安全研究以来,安全研究深受国际关系理论范式辩论的影响。
随着国际关系理论范式的转变,国家安全研究经历了从理性主义到建构主义的历程。
本文试图对这两种不同视角下的国家安全研究进行描述,并指出建构主义视角转换的进步性意义。
关键词:理性主义建构主义安全困境安全共同体没有人会否认,无论对个人、国家还是全人类而言,安全都是人类所面临的首要问题①。
在主权国家体系下,无论安全关注的领域和层次如何扩展,国家都是主要的安全指涉对象和安全提供者,国家安全都将是最重要的研究和关注对象②。
与之相应,国家安全研究也成了国际政治学科诞生以来最根本、最重要的研究主题。
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某种意义上,国际政治研究就是关于国家安全问题的研究。
因为国家间政治,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方面而言,都是指国家在其他国家的存在所造成的可能威胁下的生存③。
自冷战催生了现代安全研究以来,安全研究深受国际关系理论范式辩论的影响。
从传统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到建构主义,国家安全研究经历了从理性主义到建构主义的历程。
本文将对安全研究的视角转换进行初步的描述与分析,并指出这一转换的进步性意义。
理性主义与建构主义:两种本体论视角的概述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日益受到社会建构主义的挑战。
随着一系列建构主义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的出现,国际关系学科史上日益形成了第四次论战的态势。
1998年,彼得•卡赞斯坦、罗伯特•基欧汉和史蒂芬•克拉斯纳明确指出,90年代国际关系领域争论的焦点是围绕理性主义与建构主义之间的对立而展开的④。
这一最新的理论论争往往被学者们称为“本体论”之争,因为建构主义在这场争论中将哲学和社会学理论引入了国际关系研究议程,对国际政治进行了本体性思考,并对理性主义的根本假定无政府状态提出了质疑和批判。
国际关系三大体系理论概述国际关系三大体系理论概述——对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的整理总结文/念治呈国际关系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但是,西方国际关系学开始成为一门科学的学科则是从一战后结束后才开始的。
1919年英国威尔士大学设立了第一个国际关系教席是国际关系学科成立的标志。
随后在不同时期曾出现不同学术理论在国际关系学术界主导的局面。
国际关系学脱胎于国际公法学和世界史学的娘胎中,后又受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影响,逐步形成一门横跨众多学科,并穿越时空的学科。
因此,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就显得大有裨益。
所谓国际关系,即国家间关系以及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的关系,但在国际政治学的理论研究中,一般拥有主权的近现代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包括彼此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和安全关系,但在国际政治学研究中,一般更加关注其政治和军事安全。
因此,国际关系学的知识谱系的主题是冲突与合作,或曰战争与和平,发展宏线是从现实主义成为国际政治学研究的主轴逐渐发展成为当今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三足鼎立的局面。
一、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历史沿革一战的惨痛代价引起了人们的深刻反思,人们希望建立一个没有战乱的国际社会,这种夙愿集中反映在威尔逊总统1918年提出的“十四点计划”之中,其理想主义的核心是要建立一个可以维护世界和平的超国家组织,具体表现为国际联盟的建立。
威尔逊理想主义中的民族自决、自由贸易、国际组织等观念极大地影响了后来自由主义的发展。
但他理想主义多为一些国家关系思想和政策建议,要发展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理论还有一段距离。
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可以用下图表示:国际关系理论的初创阶段表现为理想主义的兴起,即1919—1948年,但在其第一个阶段发生了一个重大的“断裂”,这就是1939年现实主义大师卡尔《二十年危机》的出版,此书矛头直接指向威尔逊的理想主义下国际联盟在制止侵略方面遭到失败的典型事例,指责威尔逊理想主义是与现实主义完全对立的乌托邦主义,忽视现实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亦即“实然”问题,而去一味考虑“应然”问题,即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模块3 文化发展历程一、专制下的启蒙1.背景(1)思想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
(2)经济上: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政治上:英、法等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形成。
(4)文化上:近代科学的兴起,科学与知识的进步。
2.概况(1)性质:17、18世纪,欧洲爆发的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2)过程:开始于英、法,然后扩展到德国、荷兰等国。
(3)思想武器:理性。
(4)斗争矛头: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迷信。
3.代表人物(1)英国启蒙思想家人物主张意义(2)法国启蒙思想家论基础卢梭自由、平等是人的天性,是自然赋予每个人的权利;提出“主权在民”的主张否定了封建王权的合法性,描绘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蓝图,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并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狄德罗人人享有自然权利,包括财产权、生命权和自由权;人们通过契约组成国家,保障财产权等自然权利体现了科学与民主的时代精神,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坚力量,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理性主义二、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1.康德道出启蒙的真谛(1)基础:法国卢梭的“人生而自由”.(2)主张①认为人是自由、平等的.②提出思想的自由:人不是他人的工具.③批判统治阶级的愚民政策。
(3)意义:康德对理性做了哲学的探讨,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道出了启蒙的真谛。
2.卢梭对“理性”的质疑(1)主张①把理性视为人类行为和真理的向导是不可靠的,依靠情感、听任本能和情绪办事更可靠、更经常。
②人类天性本善,知识的进步有害于人类的幸福。
(2)评价①震动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由此形成了一种浪漫主义思潮,卢梭因此成为浪漫主义之父。
②指出了人类理性的局限性,揭示了科学对人类的生活是一把“双刃剑”的道理,凸显了人的情感和个性。
③使个人主义膨胀,为张扬个性而造成混乱和无序;排斥和拒绝现代科技.3.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1)人们已从对人的崇拜发展到对理性的崇拜。
(2)以人类的共同属性为前提,指出人类社会应该满足人对自由和平等的要求。
现代性论域中的乌托邦重构社会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完美的,总是需要不断地被批判和超越,“解放”因此成为一项永无止境的事业。
在现代性的谋划中,理性在“人的解放”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既是推动人走向解放的动力,又是衡量人的解放程度的标志。
然而,现代性和启蒙理性为人寻找新的价值归宿的企图没有奏效,启蒙创造的工具理性乌托邦破灭了。
对现代性的“解放逻辑”及其内在悖论进行深入的反思,成为当代最为重大的课题之一。
作为对现代性问题的反思,乌托邦被置于一个新的理论平台上。
重建一种合理的乌托邦理论,成为超越启蒙以来的现代性的可能性选择。
关键词:现代性;乌托邦;理性;解放bo---一、理性的自负:人类历史进步的现代性谋划在前现代社会,人们相信世界是一个有意义的体系,世界万物可以在某种神圣的秩序里发现和确定自己的位置。
在现代社会,借助于科学与启蒙,人类实现了世界的理性化以及世界的祛魅,塑造了人们的理性意识,催生了主体性意识,使人代替上帝成为历史的主体,并产生了在人间建立天国的期望。
运用理性设计理想未来,这是启蒙的基本法则。
在启蒙主义者的历史进步观中,一部人类历史就是一个在普遍理性引导下人类争取自由和解放的统一的合目的过程。
在启蒙运动中,被誉为西方“现代哲学之父”的笛卡尔为法国启蒙哲学提供了重要思想来源,而孔多塞则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最后一位哲学家。
法国启蒙学者们把“天赋”观念和“理性”原则直接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认为人类社会受到天赋的理性原则——“公平”、“正义”、“平等”、“自由”的主宰,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理性原则展现的历史,一切违反这些原则的现象,最终将被历史抛弃。
作为历史进步观的奠基者,启蒙学者认为历史的进步是和人类理性在每一个时代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的。
历史并不是英雄人物所创造的英雄业绩,而是人类理性觉醒的产物。
他们虔诚地相信“理性的进步将与人的美德和幸福同步”,并对“人的解放”和“人的成熟状态”做了详尽的描述。
孔多塞的《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是一部有关历史进步观的经典。
欧洲一体化研究的理论视角*金宵**摘要:随着对全球化问题讨论的深入,区域化也逐步引起了学界的注意。
其中欧洲一体化作为区域化的典型代表,成为了国际关系学者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
各理论流派的学者通过对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剖析,运用不同的分析框架来解释欧洲一体化的原因、内涵、发展趋势。
本文将对六种较为有影响力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一个简略的梳理,从不同理论视角看待欧洲一体化议题。
关键词:欧洲一体化;欧洲联盟;一体化理论一、何谓欧洲一体化学界对欧洲一体化的定义争议颇多,一般来说,欧洲一体化是一个过程,是指欧洲众多国家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向一个整体发展的过程。
欧洲一体化真正开始于1951年。
当时,为了限制联邦德国的煤炭和钢铁生产总量,从而控制其军事工业的发展基础,法国提出了一个被称之为舒曼计划(Schuman Plan)的方案,建议把法国和德国的煤炭和钢铁生产置于一个共同机构管理之下。
一些西欧国家(包括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也参与进来,他们同法国和联邦德国一起在巴黎共同签署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该条约也被称为《巴黎条约》。
这个条约是西欧主权国家之间在一体化进程中签订的第一个具有约束力的立法文件。
该条约明确规定煤钢共同体以共同市场、共同目标和共同机构为基础,这三个共同实际上是后来的欧共体以及今天的欧盟所确立的长远发展目标的雏形。
不少专家和学者将区域一体化分为建立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统一大市场、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五个层次。
欧洲一体化作为区域化的经典案例,已经实现了前四步,正在向第五阶段迈进:在1951年煤钢共同体建立之时,其已跨越了自由贸易区阶段;1968年7月1日,欧洲一体化实现了关税同盟;1993年欧洲统一大市场基本实现;1999年1月1日,欧元顺利启动,首先在11个成员国实现了货币联盟。
目前,正处于建设和完善经济货币联盟的阶段,并且在不断地推进政治和安全领域的一体化。
在进行下一步讨论前,有必要对“欧洲一体化”与现在被讨论较多的“欧洲化”进行概念辨析。
法兰克福学派工具理性批判的三大主题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剖析法兰克福学派工具理性批判的三大主题,揭示其对现代社会的重要影响。
法兰克福学派,作为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流派,对工具理性的批判构成了其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
本文将首先概述工具理性的概念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然后详细介绍法兰克福学派工具理性批判的三大主题:技术统治论、大众文化批判和意识形态批判。
通过对这三大主题的探讨,我们将更好地理解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观点及其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深刻洞见。
在技术统治论方面,法兰克福学派批判了技术理性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全面渗透和控制,认为这导致了人的主体性的丧失和自由的丧失。
大众文化批判则关注大众媒体和流行文化如何传播和消费工具理性,进一步削弱了人们的批判能力和独立思考。
意识形态批判则揭示了工具理性如何成为一种隐性的意识形态,维护着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秩序。
通过对这三大主题的深入剖析,本文旨在揭示法兰克福学派工具理性批判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思考。
二、工具理性的概念及其背景工具理性,又称为功能性理性或技术理性,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它源于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特别是启蒙思想家对于科学的崇尚和对理性的无限信任。
工具理性强调理性的计算和功效功能,将一切事物都视为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
在这种观念下,人的行为和决策主要基于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而非道德、审美或伦理的考量。
工具理性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和现代资本主义的崛起。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规模化,人们越来越依赖技术和理性来计算和控制自然及社会现象。
这种趋势导致了对效率和利润的过度追求,而忽视了人的内在需求和社会的整体福祉。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这种以工具理性为主导的现代社会存在深刻的危机,因为它剥夺了人的主体性和自由,将人类降格为机器和技术的附庸。
在法兰克福学派的视角中,工具理性批判旨在揭示现代社会中工具理性泛滥的弊端,并寻求超越这种单一理性的途径。
单一范式还是多元范式——认知视角下译者主体研究的跨学科思考谭素琴【摘要】Studies on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from the cultural or cognitive paradigm have their respec- tive pitfalls in that the cultural one focuses on external macro-environment and inter-subjectivity while the cognitive one highlights translators' linguistic psychology. The multifaceted translator indicates that trans- lator' s cognition embraces linguistic and socio-cuhural dimensions; which can find its supports from em- bodied philosophy, Bourdieu' s habitus and the disciplinary establishment of translation studies itself. In this view, the integrated paradigm for translators' cognitive studies is proposed.%单一范式下文化视角或认知视角的译者主体研究,要么过度关注译者的普遍性和主客体间多元关系,要么侧重于译者的个体体验和内部思维特别是语言心智,都无法充分诠释译者的翻译选择和决策。
多元合一的译者主体及其构成性的认知过程表明译者主体的认知是内部的语言认知与外部社会文化认知的统一体。
体验哲学中客观实际优于主体认知的思想,布尔丢生存心态及翻译学的语言本体与外部文化之争为认知视角下译者主体研究的社会文化认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学科理据,支持译者认知研究的多元范式之路。
十九世纪欧洲社会转型的启示摘要在欧洲编年史上,十九世纪是政治上反动黑暗的年代,又是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先进国家取得胜利和资产阶级专政完全确立的重要转型期。
本文通过对十九世纪欧洲社会的转型及其深层本质的研究,探索十九世纪欧洲社会转型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当前,中国转型期遭遇的诸多问题,与当时欧洲有许多类似之处。
所以,深入研究欧洲转型期,对当今中国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十九世纪欧洲社会现代化转型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十九世纪是欧洲社会的重要转型期,欧洲1848—1849年革命失败以后,工人运动和民族民主运动转入低潮,开始了马克思所说的“难忘的十年时代”。
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当时的政治现实这样描述:“第一条是,今天,举世的人都被一种无名的力量所驱使,人们可能控制或减缓它,但不能战胜它,它时而轻轻地,时而猛烈地推动人们去摧毁贵族制度;第二条是,世界上所有社会中,长期以来一直最难摆脱专制政府的社会,恰恰正是那些贵族制已不存在和不能再存在下去的社会;最后,第三条真理是,没有哪个地方,专制制度产生的后果比在上述社会中害处更大;因为专制制度比任何其他政体更助长这种社会所特有的种种弊端,这样就促使它们随着它们原来的自然趋向朝着那个方向发展下去。
”1欧洲社会平稳转型的历史背景及其基本特征由于1848年的欧洲革命风暴严重地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势力和金融贵族,迫使统治阶级进行了某些自上而下的改革;由于革命以后各国出现暂时稳定局面;在加上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金矿的发现,以及欧洲列强对落后国家和地区实行殖民掠夺,使得资本主义经济得以迅猛发展,形成了一次如恩格斯所说的,席卷整个欧洲大陆的“经济革命”,从而使这些国家完全确立了大工业。
16世纪起,世界史和人类文明通过几个主导着欧洲的国家而发生巨大改变。
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欧洲“将它的影子和存在投向了世界的其他地方”。
世界各地原本相互独立的文化和民族被欧洲殖民者的急剧扩张所吞没。
欧洲一体化的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分析标签:欧洲一体化;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新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作为新制度主义的重要分支,在制度内涵及核心假设方面都有其特点,自20世纪80年代末被应用于欧共体/欧盟研究以来,其学术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特别是它对欧洲一体化为何制度化以及如何被制度化提供了一个比较精细的理解,受到学界关注。
本文试图概括分析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基本特征及核心假设,阐析其对欧盟制度运作的经典解释,并就其理论解释优势及局限性进行思考和总结。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作为新制度主义的重要分支,和其他分支一样,也是围绕“制度重要”这一核心主张建立起来的。
有分析指出,具有各种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的欧盟常被看作各种各样制度主义的理想验证场所。
但是,对于制度到底如何重要,制度主义各个分支是有不同解释的。
作为更靠近经济理性主义一端的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把制度狭义地界定在正式规则程序层面,并且是作为行为体以更高效率开展交易的中介性变量发挥影响。
这种颇具特色的制度内涵解释使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在欧盟制度运作分析方面一度大显风头。
自20世纪80年代末被应用于欧洲一体化研究以来,其理论解释优势日益受到学界重视。
本文试图概括分析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其核心假设,阐析其对欧盟制度运作的经典解释,并就其理论解释优势及局限性进行思考和总结。
一、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一般特征及核心假设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最初源于政治学者对美国国会制度和行为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以肯尼斯·谢普斯勒(Kenneth A.Shepsle)为代表,在理查德·麦凯尔维(Richard Mck-elvey)、威廉·赖克(William Riker)等理性选择学者的研究基础上,转向制度分析,注意到美国国会制度,特别是委员会系统,在决策过程中对各类行为体的投票和表决权进行导向,能够导致“结构引导的均衡”。
他还把注意力转向“均衡制度”问题,即行为体如何选择并设计制度来确保相互收益,以及这些制度如何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或不变。
以下为附加文档,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删除,谢谢。
2012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白驹过隙,一转眼,我们已迎来了大学的第一个暑假,这也就意味着再等到新学期开始我们可就是学长学姐了,让我不得不再次感慨时间飞逝,是啊,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们还是一个刚刚毕业的高中生而已,准备用整个暑假的时间把高中三年的压抑释放出来,而现在已然是一名大学生一年有余了(当然,如果按开学时间来算自然是不大到一年),弄不清是什么时候褪去的“新生”的外衣,但是这会儿却颇有一种“老生”的滋味。
仿佛一切都在一夜之间变老,让人猝不及防。
来不及多多回忆大一的生活,暑假伊始我就投入到另一种生活当中去了,说是辛劳却也充实,说是疲惫却也会觉得那是一种享受,是啊,付出劳动后并有所得,心总大学生论坛大学生交友是会感到些许欣慰吧!不再多言,且说这个暑假我是如何度过的吧!坦白说,本打算在暑假里到工厂找一份临时工作的,遗憾的是并没有找到,附近的工厂里都没有熟人,厂子里似乎也不缺人,远的工厂里就更不可能找到活干了(也许是不够远,后来听说许多同学都在外地打工,而没有回家,由此不免感到有些惭愧)。
倒是在一开始找了一份在饭店端盘子什么的工作,不过离家较远加之还要上夜班,所以必须得住在那儿,后来让我给推辞掉了,因为那样一来几乎天天不能在家了,而我想多陪陪母亲。
就这样一连十多天都闷在家里,没有找到任何工作。
一天接到高中同学打来的电话,说是次日七八个同学小聚一下,心想也是,毕竟一旦开学而同学又不在同一个城市,连见面都不太可能,更别说弄一个小小的聚会了,遂决定参加聚会。
事实证明,我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聚会那天中午一起吃饭喝酒的时候,大家无话不说,最让我受益匪浅的是,有两个同学大一一年利用空闲时间自己挣了不少工资,更重要的是他们藉此锻炼了自己在社会上闯荡的能力,此外还有一个同学就在这个暑假办了一个补习班,收了五六十个即将上高中的学生,保守估计一个暑假下来净赚几千元。
其间,“社会”一词必然成为话题的重中之重,彼此交流闯荡社会的经验、趣闻,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认识,一顿饭的工夫,我觉得自己的思想已经相当落后了,自己对社会的认识恐怕多半是纸上谈兵吧!因此,我自是沉默而少言,有同学禁不住问我这个暑假没出去打工?我如实诉说,不想同学竟帮我出主意,他们比较了解我的性格,有些内向,所以出的主意多半是要我突破自己,多和人打交道,说在社会上不会交际是不行的!最后,一同学说暑假有很多商场都在搞活动,恰好他姨市某大型超市的经理,说可以帮我问问她那要不要人。
方法论之争的历史名词解释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中,自1883 年开始,在奥地利学派的领袖]格尔与德国新历史学派代表人物施穆勒之间爆发的“方法论之争”,持续数十年之久,是经济学说史中最重要的一次方法论之争。
经济学说史家较普遍的定论是:这是一场关于历史归纳法与演绎分析法在经济学中哪个更有效的著名论战,争论的双方最后似乎都同意归纳法与演绎法同等重要,二者在经济学研究中互为补充;经济学说史家们也普遍地同意这种结论。
但是,20 世纪80年代批判实在论( Critical Realism) 的兴起,使人们对这场“方法论之争”有了全新的认识:无论归纳法或演绎法都不是经济学中最有效的研究方法,争论的双方当时都还没有找到最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
批判实在论认为,演绎法从给定的假设出发,为结论的有效性提供了逻辑上可供检验的规则,但是由于演绎的结论已经蕴含在假设之中,因此除了在假设中已经存在的知识外,它不能提供任何超越假设的新信息或新知识。
归纳法的结论虽然包含超过假设的新知识或新信息,但同样存在严重局限性:归纳所得出的- -般化概括只具有相对的确定性,其结论也只能限定在经验层而上。
实际上,归纳的目的并非要得出“所有乌鸦都是黑的”的结论,它所起的作用只是从大量经验事实中发出疑问:“为什么乌鸦是黑的?”这种疑问旨在探讨内在因果机制的发动因素;而演绎只是形式逻辑,其结论已包含在前提条件之中。
正如哲学家皮尔士指出的,这两者从来不会产生新的科学发现,也不能提出新的科学理论。
所有科学的新思想都是通过溯因法和回溯法产生的,这两者才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所谓溯因法是指通过类比和隐喻,从有关某种事物的概念过渡到一种不同的、可能更发达和更深入的关于该事物的概念。
由于各学科研究的发展不平衡,当研究者无法理解本学科的一种事物,却注意到这一事物与其他学科理解得很清楚的另一事物具有相似性时,如果他能够通过类比和隐喻,理解在此之前他尚不能理解的本学科的那种事物,那么这种方法就是溯因法。
2023第2期·总第592期在20世纪的西方文论界,勒内·韦勒克(RenéWellek ,1903—1995)和诺思洛普·弗莱(Northrop Frye ,1912—1991)是两位声名显赫的学术巨擘,他们同以文学批评家的身份名世,且同样都强调文学批评之地位独立。
但从韦氏著述对弗莱的多次评论中,仍可依稀见出二人就文学批评理论与文本诠释原则所持观念的迥然之别。
韦勒克不仅认为“批评在弗莱手中超出了自己的范围”,〔1〕甚至直言“他的批评是一个精心虚构的世界,丧失了同知识、科学和概念的一切联系。
在这样一个梦幻的宇宙中,所有形式的置换、凝聚、认同都可以大行其道”〔2〕。
然而,弗莱却反复强调,他所从事的文学批评的首要任务就是“将创造与知识、艺术与科学、神话与概念之间业已断了的铁环重新焊接起来”〔3〕。
就此可见,韦勒克对弗莱的批评,其实已然涉及他们二人关于文学批评之理论观点的重要分歧:弗莱意图建起一个具备整体性文本诠释方案的文学批评理论,而更侧重文本细读的韦勒克则认为弗莱并没有完成他的理论大厦建构。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弗莱整体性文本诠释学思想研究”(YJS2021012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唐振,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韦勒克和弗莱是20世纪西方文论界的两座高峰,然在韦勒克对弗莱的评论中显然见出二者就文学批评理论与文本诠释原则所持观念的迥然之别。
弗莱主张将文学批评建构成具有一定程度独立性的“系统的科学”,韦勒克则认为这种建立在想象基础上的思维结构只是一种“虚构的批评”;同时,弗莱认为具体的文本价值判断并不是文学批评的根本任务,只是一种有关文本鉴赏“趣味的历史”,韦勒克则认为文学的直接经验是建构文学批评理论的基底,弗莱的做法等于是取消了文本的审美价值。
韦、弗二氏关于文学批评的争论,实则折射出20世纪西方文论中以“肌质”和“整体”所呈现的两种不同文本观和文本诠释范式。
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的理性主义范式及其批判左洁【摘要】“理性”是西方文化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理解西方文明以及西方国家行为方式的关键点,也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础。
因与“人是理性的”基本观点契合,与无政府状态下民族国家最大限度获取国家利益的需要及国际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相适应,当前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主导着整个国际关系理论学界。
理性主义研究范式在解释以及解决众多国际问题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其价值理性的缺失以及对主体性的忽视、导致其现实解释力不足。
%As a core concept of Western culture, rationality is the key point in understanding Western civilization and behavior of Western countries,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basis of Wester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Currently, Wester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of which the core is rationalism, is in harmony with the belief“People are rational”, which meets the needs of maximizing national interest in anarchy and maintaining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so it has been dominating the entire International Relation theory academia. Rationalism paradigm presented in Wester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provides an important guidance for explaining and solving numerous international issues. Rationalism paradigm, however, neglects value rationality and subjectivity, and lacks interpretation force for reality.【期刊名称】《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3(000)002【总页数】5页(P125-129)【关键词】理性;理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理性主义范式;反思主义范式;建构主义范式【作者】左洁【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80西方社会本质上可以用“理性”一词概括,从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对“理性”的推崇,再到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启蒙运动推动西方近现代文明的发展。
从功能主义到建构主义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的三种范式作者:张云燕文章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04 更新时间:2006-5-16对于区域经济合作理论上的探讨,国际关系学界存在三种范式,即传统的自由主义、现实主义和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建构主义。
本文首先对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的自由主义和现实主义范式进行了评析,指出它们各自的理论优势与局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别与共性。
接着介绍了建构主义范式下区域经济合作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以及它对前两者的理论补充。
最后指出,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的三种范式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
一、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的自由主义范式国际关系自由主义流派的基本理论观点是:(1)国家不是国际体系惟一重要的行为体;非国家行为体,如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能够影响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
(2)国家并不是自主的单一实体(unitary voluntary entity),在理论上,国家可以被分解,不同的国家机构代表了不同的国家利益,国家是实现社会目标的工具。
(3)国家通过理性选择可以使国际体系实现最优化。
(4)国内环境可以影响国家的外交政策,国家间的合作是可能的。
自由主义范式中与区域经济合作关系最紧密的理论是新功能主义理论。
新功能主义的经典著作是厄恩斯特·哈斯在研究欧洲煤钢共同体(European Coal and Steel Community,ECSC)的基础上,于1958年写就的《欧洲的统一》(The Uniting of Europe)一书。
他认为欧共体是欧洲煤钢共同体外溢(spill-over)的结果:"这是部门一体化的扩展逻辑。
"他预测这种外溢的过程会在共同体内继续。
关税同盟内部的贸易自由化将导致一般经济政策的和谐,并最终外溢到政治领域,导致某种政治共同体的建立。
(注:Ernst B.Haas,The Uniting of Europe:Political,Social,and Economic Forces 1950-1957,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8,p.311.)"功能性外溢"概念是哈斯的重要贡献。
西欧由中世纪向现代转型的反思龚世豪贾石刘成成毛鹏杨瑞强摘要:西欧由中世纪向现代化的转型具有其必然性,亦有其特殊性,具有再分析反思之必要。
本文在分析西欧现代化转型问题的基础上,从西欧出现资本主义、市民与王权的联盟、宗教现代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反思。
关键词:西欧中世纪现代化反思学界由中世纪向现代转型之问题研究,集中于西欧转型之特征,现代化转型之方式,亦有从军事宗教等某一方面进行的研究。
对西欧转型的反思研究,多与中国对比。
本文浅析前人之研究成果,结合个人对西欧现代化转型之认识,拾级而行,望能产生出些许价值。
一、关于西欧转型的简要评述为更好地进行反思,首先对西欧转型从经济、政治、思想三方面进行简要评述。
欧洲由中世纪向现代化转型亦主要表现在经济、政治、思想三方面。
经济上,由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政治上由臣民到公民、由人治到法制、由特权到人权,思想上由神启到理性。
经济上,一方面西欧封建制度下,实行自给自足庄园制经济走向解体,经济衰退与瘟疫流行,另一方面又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
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的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它引起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打乱了欧洲传统的经济关系,商人大发其财,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愈益增长,封建地主地位降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
政治上,封建统治结构开始发生质的变化,教皇权威衰落君主权力加强,贵族地位下降,市民阶级上升,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上,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是欧洲在思想文化向现代转型的开端。
它使人们从中世纪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确立了西方文化中的人文主义传统。
16世纪开始的宗教改革中人文主义者充分揭露了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宗教改革打破了罗马天主教的一统天下,实行了教化的民族化,建立了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教,完成了对西方基督教文化传统的近代化改造。
启蒙运动则高居理性主义的旗帜,用理性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与社会,最终瓦解了欧洲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石,全方位确立起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体系。
韦伯命题与中国现代性单世联广东省社会科学院,510610[内容提要]“多元现代性”的命题和“回到中国自身”的方法是文化中国学人反思韦伯的主要成果,作为“德国思想与中国现代性”专题研究之一,本文述评中国现代性话语与“韦伯命题”的关联方式,认为需要把作为现代化理论家的韦伯与作为文明比较论者的韦伯统一起来,在多元发展的文明史中理解现代性的多元形态,在现代化的普遍规范中把握不同文明的共同趋势,实现全球化与本土化、普遍价值与特殊形式之间的平衡。
Abstract:“Diversity” and “returning to China itself” are two themes which result from Chinese scholars‟ reflections on Max Weber. This paper, which is part of the author‟s research on “German thoughts and Chinese modernity”, attempts to reveal the relatedness between Chi-nese mode rnity and the “Weber thesis”. The author is of the opinion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Weber the modernity theorist and Weber the civilizations comparatist will enable us to attain a full comprehension of the diversified patterns as well as common trend of different civilizations and to achieve a balance between globalization and universal values on the one hand and lo-calization and special forms on the other.西方资本主义曾经是现代性的主导的、甚至是唯一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