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史纲要习题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格式:doc
- 大小:73.50 KB
- 文档页数:17
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一、单项选择题(共 11 道)
1 . 1976 年 ]0 月粉碎“四人帮”后,党和国家的工作出现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主要是因为主持中央工作的华国锋仍然坚持()
A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B .“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C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
D .“批邓、反击右倾反案风”
2 .被称为开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宣言书,并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了思想准备的重要文献是()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C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开幕词》
D .《南方谈话》
3 . 20 世纪 70 年代末,中国农村率先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土地经营上实行()
A .互助合作制度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
C .产业化经营制度
D .机械化耕作制度
4 .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重大事件是()
A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 1979 年的理论工作务虚会
D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5 . 1980 年 8 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的讲话,分析了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这篇讲话是()
A .《目前的形势和任务》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D .《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
6 . 1984 年 10 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
A .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B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C .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市场经济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7 .1992年6月29日,江泽民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论断是在()
A .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发表讲话,
B .中共十四大
C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五大
8 .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修改后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在( )
A .中共十三大
B .中共十四大
C .中共十五大
D .中共十六大
9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标志是()
A .1992年6月29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发表讲话,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论断
B .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C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D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10 .提出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文献是()
A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B .《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C .中共十五大报告
D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E .中共十六大报告
11.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是在()
A .中共十三大
B .中共十四大
C .中共十五大
D .中共十六大
二、多项选择题( 11 道)
1 . 1979 年 3 月 30 日,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讲话,指出必须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
A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D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E .坚持改革开放
2 .中共十二大对社会主义民主和文明的有关论述有()
A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B .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来保证
C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必须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D .要把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结合起来
E .要把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结合起来
3 .中国在 20 世纪 80 年代设立的首批经济特区有()
A .深圳
B .珠海
C .汕头
D . 海南
E .厦门
4 .中共十三大确定的“三步走”的战略包括的三个阶段是()
A . 1990 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 .到 20 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 .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D .到 2010 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E .到 2015 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5 .1990年3月,邓小平在同江泽民等谈话时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两个飞跃”的思想,它们是()
A .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B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C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现
D .改革农产品流通制度,发展农村市场经济
E .发展集约化和集体化经济
6 .判断我们各方面工作得失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
A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 .是否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
D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E .是否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地位
7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 .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B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C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 .人民群众当家作主
E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8.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 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实现的两个根本转变是()
A .从单纯公有制向以公有化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转变
B .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C .从劳动密集型增长方式向技术密集型增长方式转变
D .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E .从主要靠引进技术向主要靠自主创新转变
9 .1996年10月.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对新形势下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和规划,强调要()
A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B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C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D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E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10 .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完整概念,其主要内容是()
A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 .代表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
C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E .代表中国最先进阶级的根本要求
11.中国基层民主自治体系的主要内容是( )
A .农村村民委员会
B .乡镇居民委员会
C .城市居民委员会
D .知识分子代表大会
E .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三、名词解释(共 5 道)
1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3 .“三讲”教育
4 .中共十六大
5 .“八荣八耻”
四、简答题(共 8 道)
1 .中共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
2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的内容及意义。
3 .邓小平对新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贡献。
4 .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对邓小平同志的历史地位作了怎样的评价?
5 .十四大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方面有那些创建?
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及其意义.
7.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及其意义。
8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内容及其意义。
五、论述题(共 4 道)
1 .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
2 .如何评价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
3 .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有哪些理论建树?
4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为什么会取得这些成就?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11 道)
1 .B 2.A 3.B 4.B 5.C 6.A 7.A 8.C 9.B 10.D 11.D
二、多项选择题(共 11 道)
1 .ABCD 2.ABC 3.ABCE 4.ABC 5.AD 6.ABD 7.CE 8.BD 9.ABCDE 10.ACD 11.ACE
三、名词解释(共 5 道)
1 . 1976 年 ]0 月粉碎“四人帮”后,由于当时主持中共中央工作的华国锋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使彻底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的要求和愿望遇到严重阻碍,党和国家的工作出现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为了冲破“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邓小平提出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强调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旗帜鲜明地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还同叶剑英、陈云、李先念、胡耀邦等支持和领导从 1978 年 5 月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场讨论,是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实现历史性的转折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2. 1981 年 6 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决议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对他一生的功过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总结,并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作了概括。
决议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作出了基本结论。
决议还肯定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
历
史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此,经过 3 年多的时间,中国的面貌大为改观,一个历史性的转折胜利地实现了。
3.1998年11月21日,根据中共十五大的部署,中央决定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
这次“三讲”教育历时近两年,使各级领导气:部普遍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明显加强。
实践证明,进行“三讲”教育,是加强党的建没特别是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一次创造性探索和成功实践。
4 .200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高度评价重要“三个代表”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大会对全面贯彻“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提出了根本要求。
大会从十个方面总结概括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这十条基本经验,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重大认识和重大方针,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一道,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作用。
大会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紧紧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5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在看望全国政协委员时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即: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四、简答题(共 8 道)
1 .中共十三大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 .十三大正式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
20 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既表明党和国家制定的不是一个过急的目标,又表明中国人民决心用—百年左右的时间艰苦奋斗,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路程,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和中国人民的雄心壮志。
“三步走”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解决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步骤等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对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历程,正是“三步走”的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逐步变为现实的过程。
3 .新时期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既包括经济体制的改革,也包括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改革。
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分析了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和深入,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愈益迫切的要求。
1986年,他又在多次讲话中阐明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他指出:政治体制改革要认真解决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党政不分、事实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等问题,认真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必须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遵循统一领导、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必须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总结本国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应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绝不能搞资产阶级自由化。
根据邓小平提出的上述基本思路,1986年9月,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把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之一。
1987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七中全会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央制定的《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决定将其主要内容写入十三大报告稿,提交大会审议。
十三大报告将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列为重要内容,阐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性质、目标以及方法、步骤等一系列问题。
4 .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高度评价邓小平对党和国家建立的卓著功勋,指出:邓小平是中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杰出领导人,在党所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的时期。
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5 .1993年底,中共中央根据别十四大的精神,立足改革发展的实际,提出了“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要求全党在各项工作中认真加以贯彻。
1994年5月,江泽民进一步提出: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三者相互促进。
1995年9月,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发表讲话,深刻阐述了要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十二个重大关系。
指出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总揽全局
的,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起来,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这是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规律,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
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完整的概念,是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来的。
他指出:“总结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同年5月,江泽民在江苏、浙江、上海党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又进一步把“三个代表”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系统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全党和全国上下兴起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潮,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发展,也为中共十六大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7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进一步阐明了科学发展观,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同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
这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2005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一脉相承,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
8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以后,为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央决定从2005年初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活动分三批、每批分三阶段
进行。
2005年1月,胡锦涛发表讲话,全面阐述了党的先进性建设思想,紧密结合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实践,深刻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进一步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什么是党的先进性建设、怎样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问题。
这次历时一年半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成立以来参加的党员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党内马克思主义正面教育、自我教育活动。
在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各级党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2006年6月30日,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发表讲话,总结党成立以来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丰富经验,系统论述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全面总结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对长期不懈地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了基本要求。
五、论述题(共4 道)
1 .1976年]0月粉碎“四人帮”的胜利,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在粉碎“四人帮”以后,广大干部和群众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方针和政策,彻底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势,使中国从危难中重新奋起。
当时主持中共中央工作的华国锋在粉碎“四人帮”、开展揭批“四人帮”运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他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使彻底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的要求和愿望遇到严重阻碍,党和国家的工作出现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为了冲破“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邓小平提出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强调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旗帜鲜明地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还同叶剑英、陈云、李先念、胡耀邦等支持和领导从1978年5月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场讨论,是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的“左 '' 倾错误,实现历史性的转折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认识和新决策奠定了重要基础。
1978 年1
2 月 18 日至 22 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共产党正式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