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 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案 沪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3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方程》数学教案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方程》数学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能够根据事物间的等量关系正确列出等式。
学会运用加、减法以及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理解和掌握简单方程的求解过程,并能正确书写解题格式与检验方法。
2.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运用加、减法以及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来求方程的解。
能够根据事物间的等量关系正确列出等式。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吗?那么,在当时的情况下,聪明的曹冲是怎么来称出大象的体重的呢?(生答)
师(归纳):由于大象的重量就相当于那堆石头的重量,因此,只要把那些石头的重量相加,我们就能得到大象的体重了。
(媒体演示)出示等量关系式:石头的总重量=大象的体重
二、新课探索
探究一认识方程
1.出示(课本45页的图1)
师:图上的天平处于什么状态?生:平衡状态
师:天平平衡说明什么?。
列方程解应用题(五上)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考方法,能找到等量关系列出相应的方程。
方法与过程:经历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过程,感悟三种不同的找等量关系的方法,初步体会列方程和列算术解应用题的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方程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确定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好吗?(分别出示,学生口答算式并计算)1、水果大卖场原有苹果50箱,卖出10箱,又购进12箱,现在大卖场有苹果多少箱?师:谁会列式?你是怎样思考的?怎样找到的?原有箱数-卖出箱数+购进箱数=现有箱数师:也就是根据题目叙述找到数量关系的是吗?(板书:根据题目叙述)这是我们经常用的方法。
2、在第29届奥运会中,中国队获得21枚银牌,获得的金牌数比银牌的2倍还多9枚,中国队获得多少枚金牌?师:谁来解答? 你是怎样思考的?银牌数量×2+9=金牌数量师:是怎样找到的?题目叙述中哪一句是很关键的,让你一读就明白?这个条件把问题与已知的条件联系了起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件,根据这个关键条件我们才能确定数量关系的。
(板书:根据关键条件)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米,宽是4米。
它的周长是多少米?师:这题根据什么数量关系思考的?(长+宽)×2=长方形的周长师:我们学过的计算公式也就是数量关系。
(板书:根据计算公式)小结:看来我们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本领学得都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应用题。
二、新授:1、出示:(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8米,已知长是10米,它的宽是多少米?师:仔细读题,说说什么变了?(组内交流后集体反馈)师:审题真仔细,条件、问题变了,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该怎样列式?生1: 28÷2 -10=4(米)生2:(28-2×10)÷2=4(米)师:数量是什么?生:周长÷2 –长=宽;(周长-长×2)÷2=宽师:这两个数量关系就是根据周长公式倒推得到的。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简易方程(列方程解应用题)▏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为沪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4章第4节“简易方程”,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将学习如何从问题中抽象出数学关系,建立方程模型,并运用基本的代数知识求解方程。
教学目标1. 理解方程的概念,能够识别等量关系,并正确列出方程。
2. 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难点1. 抽象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正确建立方程。
2. 理解并运用方程的解法,特别是移项和合并同类项的概念。
3. 将方程的解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理解解的实际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演示文稿、教学示例题、练习题、答案解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橡皮、直尺。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新课- 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的等量关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语言表达这些关系。
- 提问学生,什么是方程?方程在数学中有什么作用?第二阶段:知识讲解- 讲解方程的定义,强调等量关系的重要性。
- 通过具体示例,展示如何从问题中抽象出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 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包括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步骤。
第三阶段:实践演练- 分组让学生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列出并求解方程。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第四阶段:巩固提高-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教师选取部分练习题进行讲解,强调解题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第五阶段: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 强调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板书设计1. 方程的概念:等量关系的数学表达。
2. 方程的列法:从问题中抽象等量关系。
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移项、合并同类项。
4. 方程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方程的列法和解法。
2. 拓展练习: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方程的应用。
列方程解应用题一(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学生将掌握如何设立未知数,并列出相应的方程来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在具体情境中建立方程模型的方法,并能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难点1. 难点一: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设立未知数,并理解未知数与问题中的其他数量之间的关系。
2. 难点二: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列方程的方法,特别是在含有多个未知数的情况下。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笔。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 利用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数学语言描述这些问题。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第二阶段:新授- 以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为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设立未知数的方法。
- 通过黑板演示,展示如何列出方程来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 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自己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阶段:巩固练习- 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要求他们独立完成。
- 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解答他们的疑问。
第四阶段:总结-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
板书设计- 在黑板上列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步骤。
- 用彩色粉笔突出显示重要的概念和方程。
作业设计- 设计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 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课后反思- 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考虑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 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思考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 记录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以便调整教学方法。
教学难点难点一: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设立未知数,并理解未知数与问题中的其他数量之间的关系设立未知数是解决应用题的关键步骤,学生往往在这一步感到困惑。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简易方程(列方程解应用题)▏沪教版(1)《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出正确的等量关系式,用列方程的方法求一倍数的应用题。
2、通过分析比较,体会在解答某些应用题时,用列方程方法的优势。
(二)过程和方法:1、通过复习,会运用所学知识采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不同角度解决同一个问题。
3、通过对比分析,体会算术解法和列方程解法在解题思路上的区别。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2、渗透不同事物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观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体会利用等量关系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说一说等量关系式:师: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应用题,知道列出正确的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下面,我们来复习一下,根据条件请说出你马上能想到的等量关系。
(1)小丁丁比他妈妈的年龄小24岁。
小丁丁的年龄+24=小丁丁妈妈的年龄(2)小巧爷爷的年龄是她的5倍。
小巧的年龄×5=小巧爷爷的年龄(3)小亚爸爸的年龄比小亚年龄的3倍大5岁。
小亚的年龄×3+5=小亚爸爸的年龄师:刚才的找等量关系,同学们掌握得不错,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课题出示)二、探究新知1、教学书第52页例题:师:改革开放之前上海最高的大楼是国际饭店,现在上海高楼林立,(停顿)其中上海浦东中银大厦就是其中的一幢(停顿),那么浦东中银大厦和国际饭店的高度分别是多少呢?请大家默读例题。
(出示中银大厦和国际饭店的图片)。
板书:上海浦东中银大厦的总高度为258米,比上海国际饭店的3倍还高24米,上海国际饭店高多少米?(1)尝试练习:师:你能找到等量关系来解答吗?可以借助数状算图、线段图,用你喜欢的方法在学习单上尝试解答。
完成后在组内说一说你的方法。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 列方程解决问题(二)▏沪教版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 列方程解决问题(二)▏沪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沪教版五年级上册的第六章第三节,主要讲述列方程解决问题。
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学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方程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方程解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 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方程解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正确解方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笔记本、文具、练习本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小明买书为例,他买了3本书,每本书的价格是24元,他给了45元,问他还找回多少钱?2. 例题讲解: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设找回的钱为x元,则有:24 × 3 + x = 45解方程得:x = 45 24 × 3x = 33. 随堂练习:(1)小华买了4支铅笔,每支铅笔的价格是5元,他给了10元,问他还找回多少钱?(2)妈妈买了2件衣服,每件衣服的价格是90元,她给了200元,问她还找回多少钱?4. 学生独立练习:让学生独立解决类似的问题,巩固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列方程解决问题:1. 确定未知数2. 列出方程3. 解方程4. 检验答案七、作业设计:1. 小明买了一些苹果,每斤苹果的价格是3元,他给了15元,问他还找回多少钱?答案:找回6元。
2. 妈妈买了一些香蕉,每斤香蕉的价格是7元,她给了20元,问她还找回多少钱?答案:找回4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学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正确解方程。
学生通过随堂练习和独立练习,进一步巩固了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简易方程(列方程解应用题)▏沪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四章第四节,题目是《简易方程——列方程解应用题》。
这一节的内容主要围绕如何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展开。
我们会学习如何根据实际问题列出方程,并通过解方程找到问题的答案。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学会如何根据实际问题列出方程,并解方程找到答案。
难点是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如何正确地列出方程,并快速地找到答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投影仪等,以及一些实际问题的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在黑板上写一个实际问题,比如“小明有苹果和橙子共20个,苹果有8个,问橙子有几个?”然后我会邀请同学上来解这个问题。
2.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讲解如何根据实际问题列出方程,并解方程找到答案。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出一些类似的练习题,让同学们自己尝试解决。
4. 板书设计:我会根据讲解的内容,设计一些板书,帮助同学们理解和记忆。
5. 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同学们回家后巩固所学的内容。
六、作业设计1. 请列出方程,并解方程,找出答案。
问题1:小明有苹果和橙子共20个,苹果有8个,问橙子有几个?问题2:小华买了3斤苹果和2斤橙子,一共花了15元。
苹果每斤5元,橙子每斤3元。
问小华买了多少个苹果和橙子?答案:问题1:橙子有12个。
问题2:小华买了5个苹果和2个橙子。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比较好,但在解决一些复杂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和指导。
在课后,我会针对这个问题,给同学们一些额外的练习题,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个知识点。
同时,我也会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列方程解决问题(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根据题意正确寻找等量关系,并能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2. 在比较算术方法和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两种解法各自的特点,初步体会“化逆为顺”代数思想。
3. 经历观察线段图,并比对文字找寻等量关系的过程,初步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提高数学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4. 在利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根据题意正确寻找等量关系,并能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体验借助图示,建立图与等量关系之间联系的过程,感悟数形结合思想。
【教学设计】【环节一】:复习引入(一)复习旧知,初步体验数形结合思想1.复习引入,回顾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2.揭题。
【设计意图】:出示例题,通过出示“x+a = b”型的方程,帮助学生复习“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结合图示,建立图与等量关系之间的联系,并利用关键句或图示找到等量关系,初步体验数形结合思想。
(二)情境引入,再次体验数形结合思想1.情境引入,完成练习;2.结合板书,汇报“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3.体验利用关键句或图示(线段图)找到等量关系的过程4.辨析“2x=14”,“14÷x=2”,“x=14÷2”等不同方程背后所蕴含的等量关系。
【设计意图】:出示例题,通过解决“ax=b”型的方程,帮助学生回忆“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同时规范学生的书写,养成严谨的验算习惯;结合图示,建立线段图与等量关系之间的联系,利用关键句或图示找到等量关系,体验数形结合思想;通过辨析“2x=14”,“14÷x=2”等不同方程背后所蕴含的等量关系,体会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根据不同的等量关系列出不同的方程,也为后续“化逆为顺”的代数思想做铺垫。
【环节二】:教授新知(一)初步体验方程的优越性1.情境引入,学生完成练习;2.借助树状算图展现算术方法的“逆向”思考过程;3.借助树状算图或关键句找出等量关系并列方程解决问题;4.比较算术方法与方程方法,初步体会列方程解决问题“化逆为顺”的优越性。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 列方程解决问题(二)▏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将继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掌握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并能够熟练解决方程中的未知数。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加强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如何进行方程的构建与求解。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包括识别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构建合适的方程,并能够求解方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学生能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难点1. 等量关系的识别:学生需要能够从问题中抽象出等量关系,这是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
2. 方程的构建:如何将等量关系转化为数学方程,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克服的难点。
3. 方程的求解:学生需要掌握求解方程的方法,包括移项、合并同类项等。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展示实例,黑板用于展示方程的构建与求解过程。
2. 学具:学生需准备练习本和笔,用于记录解题过程。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新授:通过分析新的实际问题,教授学生如何识别等量关系,构建方程,并求解方程。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尝试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4. 讨论与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总结。
板书设计板书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设计:1. 问题:展示实际问题的描述。
2. 等量关系:列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3. 方程构建:构建相应的数学方程。
4. 方程求解:展示方程的求解过程。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布置2-3道实际问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包括识别等量关系、构建方程和求解方程。
2. 思考题:提供一道稍微复杂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尝试解决。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年级数学上册解方程教案沪教版(精选5篇)第一篇:五年级数学上册解方程教案沪教版解方程教学目标:1.在会解简单的两步方程的基础上,初步学会解三步的方程。
2.掌握解三步方程的顺序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解方程的能力。
4.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转化的观点。
培养学生认真计算,自觉检验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是解含有三步运算的方程的算理和算法;教学难点是如何对方程进行变形求解。
教学设计: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1.下面括号中的x的值,哪个是方程的解?3X+6=12(X=2,X=6)3.5-2X=2.1(X=2.8,X=0.7)0.7(X-2)=5.6(X=8,X=10)(X+0.4)÷2.5=1(X=2,X=2.1)2.解方程,并写出检验方程。
10-1.4X=7.2(X-3)÷1.3=0.2 3.教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简易方程。
板书课题:解简易方程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题):(23+X+18)÷2=30 1)分析:师:请学生尝试解方程。
然后进行交流核对。
师:解这个方程,应该先算哪一步?生:先求23+18的和等于多少,使方程变成41X÷2=30.师引导小结:这样的方程,能计算的先计算出来,再想含有未知数的一项是一个什么数,用学过的解方程的知识来求方程的解。
2.(出示例题)7X+9-3X=17.8 师:学生尝试在小组内说说解方程的步骤。
用心爱心专心 1 师:解这样的方程关键是什么?生:能化简的部分先化简,把三步方程转化成两步方程,然后再用学过的方法进行求解。
3.试一试:(26+X-18)÷3=10 8X-4X+1=25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集体核对,讲清解题算理。
引导学生小结:解这一类方程,要能化简的部分先化简,把三步方程转化成两步方程,再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把含有的X的项看成一个数,根据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一步步求出解。
《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2、能够运用方程解决一倍数问题。
3、培养学生的分析以及综合能力,能够从不同角度解决同一个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够准确的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1)桃树的棵树是梨树的2倍,如果设梨树为x棵,则桃树为( 2x )棵。
(2)桃树的棵树是梨树的1.5倍,如果设梨树为x棵,则桃树为( 1.5x )棵。
(3)桃树的棵树比梨树多8棵,如果设梨树为x棵,则桃树为( x+8 )棵。
(4)桃树的棵树比梨树少8棵,如果设梨树为x棵,则桃树为( x-8 )棵。
(5)桃树的棵树是梨树的2倍多8棵,如果设梨树为x棵,则桃树为(2x+8 )棵。
(6)桃树的棵树是梨树的3倍少7棵,如果设梨树为x棵,则桃树为(3x-7)棵。
2、揭示课题:列方程解一倍数问题3、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是什么?(学生先说教师总结)(1)审题用x表示未知数。
(2)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写答句。
在这个步骤中,你认为哪一步是最关键?(第二步)二、探求新知1、今年学校刚刚举行义卖活动,同学们都踊跃参与,捐出了自己家里闲置的物品,希望能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某一天班级里要举行表彰大会。
小明骄傲的说:“我捐赠图书34本”(1)小华说:“你真厉害,你捐赠的图书比我的2倍少4本”。
“同学们,你们知道小华捐了多少图书吗?”解法1:(34+4)÷2 解法2:设小华捐赠图书x本。
2x-4=34x小华:小明:(2)小胖说:你捐赠的书是我的3倍多4本。
解:设小胖捐赠图书x本。
3x+4=343、拓展提高1、义卖活动中,许多小朋友捐出了许多的文具,铅笔是尺子的2倍多4个。
圆珠笔是尺子的3倍少12个,三种文具一共有100个,尺子有多少把?解:设尺子有x把。
尺子:(2x+4)+(3x-12)+x=1006x-8=1006x=108X=18铅笔: 2×18+4=40(个)圆珠笔: 3×18-12=42(个)2、学校统计捐款数目,四年级比三年级的2倍多120元,三年级捐款数是二年级的3倍,三个年级共捐款3470元。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根据题意正确寻找等量关系。
2.初步学会用方程描述等量关系。
3.能用方程解答一步计算应用题。
4.在探究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格式。
教学重点及难点:
根据题意正确寻找等量关系并用方程描述等量关系。
教学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引入
小亚买了7支铅笔,小巧也买了一些,她们一共买了21支铅笔。
小巧买了多少支铅笔?
1.根据题意说出它的等量关系。
2.交流:
①小亚买的铅笔数+小巧买的铅笔数=一共买的铅笔数
②小巧买的铅笔数+小亚买的铅笔数=一共买的铅笔数。
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一)第一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为沪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的“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一)”部分。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学会通过问题情境找出等量关系,并能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找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能够根据这些关系列出方程。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难点:1. 正确找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2. 根据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3. 理解并运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找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教给学生如何根据这些关系列出方程。
然后,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5.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
板书设计:1. 等量关系的概念和如何找出等量关系。
2. 如何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3.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作业设计:1. 基本练习:找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2. 提高练习:解决一些稍微复杂的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方法。
总体来说,教学效果良好,但仍有部分学生对等量关系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列方程解应用题第三、四课时第三课时教学目标:学生学会根据基本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方法,从思路上比较算数法与方程法的优越性,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根据基本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
教学难点:分析题中的条件与问题,找出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列式解答学校科技小组有42人,田径队比科技小组人数的3倍还多19人。
田径队有多少人?提出问题:可以怎样列式?每题中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具体说一说?二、新课:例3:学校田径队有145人,比科技小组人数的3倍还多19人,学校科技组有多少人?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学生画出线段图;根据线段图找出题中的相等关系;根据相等关系列方程。
学生列出的方程有:3x+19=145 145-3x=19 (145-19)÷x=3 145-19=3x教师提出要求:选出你认为最简洁的方程进行解答。
教师规范学生的书写格式。
三、比较师生共同探讨:算数法和方程法有什么不同?师生共同的结论:算数法是从已知到未知,一种数量关系解决一个问题;方程法是问题直接参与计算,一种数量关系解一组问题。
四、巩固练习和课后作业(书上)板书设计:列方程解应用题例3:学校田径队有145人,比科技小组人数的3倍还多19人,学校科技组有多少人?例3、解:设科技组有X人。
3x+19=1453x=145-193x=126x=42答:科技组有42人。
第四课时教学目标:继续学习根据相等的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
在比较中使学生自我感悟到方程法的简洁,从心理接受方程的解法。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思维灵活性。
教学重点:分析题中的相等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教学过程:一、引入:我们为什么要用方程解应用题?在什么情况下用方程解?二、新课:例4、妈妈买了8千克苹果和5千克香蕉,共付79元。
已知每千克苹果6.5元,每千克香蕉多少元?提出问题: 8千克苹果和5千克香蕉与共付出的79元之间是什么关系?怎样表示这种关系?学生根据分析,列出的方程有:6.5×8+5X=79 79-5X=6.5× 8 5X=79-6.5×8 师生共同讨论:你现在对列方程解应用题有什么感受?谈一谈。
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三)第三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探究找等量关系并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内容主要包括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识别生活中的等量关系,以及通过列方程解决相关的应用问题。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等量的概念,并教授他们如何通过方程表达这些关系。
教学目标1. 理解等量关系:学生应能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并在实际问题中识别出等量关系。
2. 列方程能力:学生应能根据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3. 问题解决:学生应能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在涉及等量关系的情况下。
教学难点- 正确识别等量关系:学生可能会在识别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时遇到困难。
- 列方程的准确性:学生可能会在将等量关系转化为方程时遇到困难。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课件- 黑板和粉笔- 方程练习工作表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与回顾- 复习等量关系:以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为例,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等量关系。
- 引入新问题:提出一个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识别其中的等量关系。
第二阶段:探究与讨论- 小组合作:学生分小组,共同探讨如何识别等量关系,并尝试列出方程。
- 全班分享:各小组分享他们的发现和方程,全班进行讨论和评价。
第三阶段:实践与应用- 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独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要求他们识别等量关系并正确列出方程。
- 反馈与指导: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反馈和帮助。
第四阶段:总结与反思- 全班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等量关系和方程的重要性。
- 个人反思:学生进行个人反思,记录他们今天学到了什么,以及还需要进一步学习的内容。
板书设计- 等量关系:在黑板上画出等量关系的示意图,用不同颜色标注出相关的量和方程。
- 方程示例:在黑板上列出几个典型的方程示例,包括问题和解答过程。
作业设计- 家庭作业:学生需要完成几个实际问题,要求他们识别等量关系并正确列出方程。
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
教学目标:
1.能根据题意正确寻找等量关系。
2.初步学会用方程描述等量关系。
3.能用方程解答一步计算应用题。
4.在探究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格式。
教学重点及难点:
根据题意正确寻找等量关系并用方程描述等量关系。
教学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引入
小亚买了7支铅笔,小巧也买了一些,她们一共买了21支铅笔。
小巧买了多少支铅笔?
1.根据题意说出它的等量关系。
2.交流:
①小亚买的铅笔数+小巧买的铅笔数=一共买的铅笔数
②小巧买的铅笔数+小亚买的铅笔数=一共买的铅笔数
③一共买的铅笔数-小巧买的铅笔数=小亚买的铅笔数
④一共买的铅笔数-小亚买的铅笔数=小巧买的铅笔数
[说明:本题是较简单的一步计算应用题,学生很容易用算数法解出。
因此,教学重点应放在寻找等量关系上,鼓励学生根据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说出不同的等量关系,有利于新知的引入。
] 3.选择其中一个等量关系列出算式。
4.交流:
数量关系一共买的铅笔数-小亚买的铅笔数=小巧买的铅笔数
对应算式 21-7=
5.如果选择其他的等量关系,你能列出对应的算式吗?
6.小结:如果把未知数假设为x,那么我们就能利用其余三个等量关系列出相对应的方程。
[说明:让学生自主选择等量关系写出对应的算式,他们会借助原有的知识结构选择等量关系④,由此也就凸显出了“利用前三个等量关系列式必须有未知数参与”的感悟。
]
二、探究新知
例题:小亚买了7支铅笔,小巧也买了一些,她们一共买了21支铅笔。
小巧买了多少支铅笔?
1.以等量关系①为例,师生共同讨论解题格式。
小亚买的铅笔数+小巧买的铅笔数=一共买的铅笔数
解:设小巧买了x支铅笔。
7+x=21
X=21-7
X=14
答:小巧买了14支铅笔。
2.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3.归纳解题步骤,揭示课题。
4.从等量关系②、③中任选一个,模仿解题。
[说明:在师生的探究、交流过程中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格式,并在模仿练习中进行及时内化。
]
5.尝试练习。
小巧买了14支铅笔,是小丁丁买的铅笔数的2倍,小丁丁买了多少支铅笔?
[说明:通过尝试练习,给予学生学习的自由空间,鼓励学生列出不同形式的方程,并能阐述相对应的等量关系。
]
三、巩固练习
1.果园里有橘树326棵,比梨树多37棵,果园里有梨树多少棵?
2.学校有科技书486本,是故事书的3倍,学校有故事书多少本?
四、全课总结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2.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有哪些注意点?。